簡介
肇興侗寨已有近2000年歷史。現有800餘戶、4000餘人。因其人丁興旺、民族風情濃郁,歷來被稱為“侗鄉第一寨”(現為馮驥才先生題字)。寨子依山傍水,兩條小河在寨中匯合後緩緩流過。沿河排列著乾欄式吊腳樓。寨中街巷縱橫,木樓鱗次櫛比。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侗族是中華民族家庭成員之一,歷史悠久,勤勞勇敢,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獨特的優秀文化。侗族自稱“甘”(gam),250餘萬人。侗族屬古“駱越”的一支。侗族古歌上對侗族也唱道;“我們都是越王的子孫,沒有貴賤之分。”歷史上對人侗族有過多種帶侮辱性的稱謂,據史書記載:秦稱“黔中蠻”,又稱“武陵蠻”,三國稱“仡“,隋稱“南蠻”,唐稱“僚”宋稱“仡伶”以後還稱為“仡佬”、“仡纜”“仡倭”“峒”、“洞僚”、“洞蠻”、,明稱“峒人”、“峒僚”、“峒蠻”、“峒苗”、“蠻僚”、清稱“洞苗”、“生苗”,也有的統稱為
“苗”。中華人民共合國成立後,正式確定稱為侗族。語言民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多通漢語,1958年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主要從事農業。兼營林業。婦女善紡織,侗錦、侗布精緻耐用,有優良的建築藝術傳統,鼓樓和風雨橋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善歌,以侗族大歌著稱。解放前處在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並有一定程度的資本主義經濟因素。侗族人民曾經多次與各族人民共同進行反壓迫反剝削的鬥爭。
解放後,先後建立三江、通道、新晃三個自治縣,並和苗族聯合建立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瑤苗等民族聯合建立了龍勝自族自治縣,按照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國務院全國人口普查檔案,以後又設立了玉屏侗族自治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實現了社會改革,各項事業均有發展。 侗族共有251萬餘人(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數據)主要聚居湘黔貴三省毗鄰地帶。在貴州省主要集中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從江、榕江、錦屏、天柱、劍河、三穗、鎮遠等縣,以及銅仁地區的玉屏侗族自治縣、銅仁縣、江口縣;在湖南省,主要分布通道侗族自治縣、新晃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靖州苗族自治縣,以及綏寧、城步、會同、黔陽等縣;在廣西,主要分布在三江侗族自治縣,龍勝各族自治縣、融水苗族自治縣、羅城仡佬族自治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等。以三省坡為中心,這些地區連成一片,使侗族成為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居住相對聚集的民族之一。
此外,在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宣恩、鹹豐等縣市還有數萬人,他們都是在明清兩代從貴州、湖南遷移而去的。由於風俗地域及語言方面的一些差異,人們習慣上以錦屏、靖州一線為界,將界北的天柱、劍河、錦屏、新晃等稱為侗族北部地區,界南的黎平、從江、榕江、通道、三江等稱為侗族南部地區。 侗族地域屬亞熱帶地區, 適合於林木和農作物的生長。盛產木材,為全國八大林區之一,尤其是杉木,自古以來,經長江和珠江水系,向湖南及廣東輸送了大批的優質木材。油茶和桐油的產量也相當高,還有茶葉、木耳、香菇、玉蘭片等土特產。侗族又是一個農耕民族,擅長稻作及稻田養魚,每年向外輸出數十萬噸糧食。可稱為祖國中南的好地方。 侗族的建築歷史悠久,在數千年的生存實踐中,孕育和發展了具有相當程度的文明。以鼓樓、花橋、乾欄式建築為代表的建築文化在我國建築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精湛的工藝、優美的造型、獨特的風格,享譽世界。侗鄉著名的鼓樓有:黎平的肇興鼓樓群、紀堂鼓樓、述洞獨柱鼓樓,三江的馬胖鼓樓,通道的馬田鼓樓;著名的花橋有:黎平的地坪花橋三江的程陽橋、巴團橋,通道坪坦回龍橋, 從江的增沖鼓樓、信地鼓樓。
侗族服飾
男子裝束
男子裝束,與漢族相似,特別是年輕人更是如此。只有聚居在黎平、榕江、從江三縣交界地區的,仍然保留著民族特色。頭頂留團長發,挽成螺髻,或三四寸長的短髮一團,不梳不挽,垂於腦後。穿右衽無領短大襟衣,寬筒褲,青布盤頭,寒冬身系腰帶,有的還足穿雲鉤鼻鞋。在從江縣的高傳等地,當青年人著裝打扮時,頭包花格布帕,上插羽毛,胸前斜掛銀鏈,右肱膝穎垂吊一串銀絲細牌,腰束或紅或綠綢帶,顯得格外英俊。
侗族少女配飾
婦女大都穿右衽無領,訂銀珠大扣的短大襟衣,著長褲,系圍腰或腰帶,婚前多用紅色毛繩結辮盤頭,額前垂有“劉海”,有的還喜修眉整容。婚後挽髻插釵於腦後,包頭帕或圍長巾。
尚重盛裝
婦女的裝束比較複雜,差別明顯。在天柱、錦屏、三穗、玉屏、劍河等地,靠城鎮近郊的,基本上與漢裝無異,尤其是已婚婦女,最為突出。居邊遠山區的,大都穿右衽無領,訂銀珠大扣的短大襟衣,著長褲,系圍腰或腰帶,婚前多用紅色毛繩結辮盤頭,額前垂有“劉海”,有的還喜修眉整容。婚後挽髻插釵於腦後,包頭帕或圍長巾。榕江縣的都柳江、寨蒿河、平永河兩岸,和黎平縣的天府、壩寨一帶則另具一格。著右衽無領大襟衣,衣長及膝,下穿長褲。襟邊、袖口、褲腳都鑲有布滾或加花邊,過去有的還穿蹋跟鉤鼻花鞋和白布襪子,而且對襪底非常講究,所挑的花紋圖案,不但名稱繁多,用色適度,美觀精緻,同時常常以此衡量作者的技藝水平和聰明才智。
肇興侗族少女服裝
侗族人的衣料,過去普遍使用自種的棉花,自紡自織自染的侗布。細布綢緞只作盛裝或配飾,現在也有的用“滌淪”、“的確涼”。喜著青、藍、白、淺藍色服。
民俗民風
侗族大歌
黎平侗族大歌是在中國侗族南部方言區由民間歌隊演唱的一種民間合唱音樂,主要流行於貴州省黎平縣南部及與之接壤的從江縣北部。侗族大歌歷史久遠,一般在村寨或氏族之間集體做客的場合中演唱。黎平侗族大歌是最具特色的中國民間音樂藝術之一,也是國際民間音樂藝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顆璀璨明珠。作為多聲部民間歌曲,它在多聲思維、多聲形態、合唱技藝、文化內涵等方面所達到的水平均為世所罕見。侗族大歌代表性曲目有《耶老歌》、《嘎高勝》、《嘎音也》、《嘎戲》等。
廣西三江侗族大歌主要流傳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縣梅林、富祿、洋溪鄉沿溶江河一帶的侗寨和羅城的侗族村寨。三江大歌通常在節日裡由男女歌隊坐在鼓樓或圍在火塘邊進行對唱,以此來講述人生哲理,傳授生產生活知識。按音色,三江侗族大歌可分為男聲大歌、女聲大歌、童聲大歌和男女混聲大歌幾種。主要歌腔有幾百種,代表作品有《嘎高勝》(高山歌)、《能悶高京》(高山井水歌)、《嘎倫練》(蟬歌)、《嘎依喲》(知了歌)等。三江侗族大歌內容豐富,品種多樣,鏇律優美動聽,被譽為世界“最美的天籟之音”。
打侗年
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民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月也 “月也”(侗語)是侗族民間規模最大的社交活動
月也 “月也”(侗語)是侗族民間規模最大的社交活動。“月也”有“哼八月”、“蘆笙月也”、“哼年月也”三種。第一種“哼八月”以雙歌為主,不帶蘆笙。雙歌乃是侗歌的一種,多為二聲部男女對唱,女唱男答,有時也用侗笛伴奏。第二種“蘆笙月也”是農閒夜間寨與寨之間的蘆笙對賽。曲目有“過寨曲”、“通報曲”、“告別曲”、“約伴曲”、“出寨曲”等等。第三種“哼年月也”則是自由選擇村寨對賽。一般在春節前練好蘆笙和耶歌、雙歌,正月出訪別村。到別寨以後,主寨姑娘會設紡車、雞籠、木柴路障,唱攔路歌。客寨的後生要唱開路歌進寨後,跳蘆笙踩堂舞。他們會在一個寨子裡停留三天,進行集體聯誼活動。
花炮節
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節,各地舉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縣來說,是正月初三(農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祿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卻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為頭、二、三炮,包炮都繫上一個象徵幸福的鐵圈,外用紅綠線包紮。燃放時以火藥鐵炮為衝力,把鐵圈衝上高空。當鐵圈掉下來時,人們便以鐵圈為目標,蜂擁爭奪,謂之“搶花炮”。據說,誰搶得花炮,誰在這一年裡就能人財兩旺,幸福安康。集會地點還唱侗戲、演彩調、吹蘆笙、“多耶”、打籃球等助興。花炮節在侗族人民的心中,是最熱鬧的節日。
鬥牛節
侗家人喜歡鬥牛為樂,村村寨寨都在鼓樓旁邊的“牛宮”飼養著善斗的“水牛王”。 每年農曆二月與八月的亥日是侗族的鬥牛節。節前年青人吹著蘆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約”,邀請對手。“送約”之後,便來到“牛宮”前吹奏蘆笙,敬祭3日,謂之替牛“養心”。鬥牛場地多選在四面環山,可容納萬人以上的山谷或坪壩中,也有的在專用的“打牛塘”(水塘)中進行。到了節期,鬥牛場周圍,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姑娘節
在湘黔桂邊境的少數民族,要過農曆四月八日的“姑娘節”。相傳這個習俗來自侗族楊姓。每年這一天,出嫁了的姑娘,必須要回到娘家來,與自己家的親姊妹和姑嫂們歡度佳節。屆時,姊妹們唱歌說笑,共同製作一種節日食品——烏飯糍粑。在她們回婆家去的時候,還要帶著許多烏飯糍粑,分贈給親友吃,也好補償“姑娘節”這一天小伙子們的寂寞。四月八吃烏飯(又叫黑飯)是一個古很老的風俗,據說是為了紀念侗家女英雄楊八美。烏飯是用一種帶黑色漿汁的葉子漬水,把侗區特產的“糯禾米”染黑,蒸煮而成的。
節日喜慶
黎平侗鄉特別以節慶活動的豐富多彩而著稱中國。據統計,每年節日集會多達20餘次。有的節日雖然名稱和意義相同,但過節的時間都有差異。節日的主要目的有;一是為了慶賀豐收;二是為祈求風調雨順;三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四是為了宗教活動;五是為青年男女社交活動。侗族節慶活動的的特點是任何節日都是民俗展示和文化藝術表演。可以說,“無文無過節”。主要節日有:正月的過年節、祭薩、龍家年;二月的趕社;三月的花炮節,摔交節;四月的四月八;五月的端午節;六月的天賜節、吃新節;七月的祭祖節;八月的趕歌坪、蘆笙節;九月的甲戌節;十月的祖宗節,十一月的平安節;十二月的過侗年。此外還有鬥牛節、泥人節、黃瓜節、千三歡聚節等等,真是“大節三六九、小節月月胡”。
最著名的當數每隔一年的黎平中國侗族鼓樓文化藝術節,這個盛大節日定在公曆的十月在黎平縣城舉行。鼓樓是侗族的象徵,鼓樓文化是侗族文化的集中表現。這個節日是侗族歌舞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節慶文化總的展示。因此,它是整個侗族的節日,也是生活在侗族區域內各個民族的共同節日。
侗族的節日有大中小型之分,但不管是那種規格,其特點都是結群交流活動,如大型的結群交往活動,最典型的是“集體作客”(侗語月賀)。它的活動形式,是兩個寨子之間全體民眾(或對等的人數),互相去對方寨上集體作客,歡度節日。在過節期間,通過唱侗歌、演侗戲等文藝活動,進行共同娛樂活動和文化交流,既使兩個寨子之間,連年往來不斷,增進雙方的傳統友誼,達到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克服困難的目的,也給兩寨之間的男女青年進行公開接觸交往的機會。“黎平•中國侗族鼓樓文化藝術節”吸納了侗鄉節日的優良傳統和活動形式。
節慶是是民族服飾的大展示。過節時,全寨老少煥然一新,姑娘們穿上節日盛裝,戴上珍藏多年的銀飾;小伙子們穿上蛋青亮布衣裳,包上九盤據齒頭帕。黎平侗族服飾豐富多彩,可在大致分5個片區,各有差異,口江鄉銀朝村的男式服裝和尚重蓋保的婦女式服裝其做工精細圖形花紋華貴,堪稱侗族服飾之精品,節日裡各種服飾竟展風采,形成色彩斑斕的侗鄉風情畫,使侗鄉旅遊倍添魅力。
月賀
“月賀”是侗族村寨交流傳極為廣泛的一種社交活動。意即“集體作客”。
“月賀”有三種形式:第一種“賀年”(新年旅行),規模最為盛大隆重。在這以前,人們早就開始積極訓練蘆笙和練唱“耶歌和、“雙歌”了。正月初八開始出訪。出訪之前,先在寨子裡預演一遍,全寨會餐,會上“多款”(誦讀款詞),交代注意事項,選好帶隊的寨老。到別寨以後,向主寨“多款”表示祝賀,有的則將款詞用紅紙寫好張貼於鼓樓;接著對唱耶歌和雙歌,對賽蘆笙。第二種叫“賀八月”(八月旅行),只唱雙玖,不帶蘆笙。第三種叫“賀輪”(蘆笙月賀)。這寨的蘆笙隊去那寨吹“進寨曲”。主寨姑娘盛裝出迎,迎到鼓樓前的蘆竹笙坪上主客兩寨蘆笙佇列隊比寨。主寨留蘆笙隊住宿,第二天派代表隊到乏客寨請寨里男男女女老少都到本寨作客,雙方舉行蘆笙賽,對唱“耶歌”通常要唱三個晚上。
乙寨如果要到甲寨上去作客,必須事先派人到甲寨去送信,信中寫明日期和要去的人數。如甲寨認為可以接待,則用紅紙寫一回帖,乙寨便如期到達。如甲寨認為條件尚未成熟苛本寨有事,則對送信者主明其事,表示謝絕或改期進行。如查某一寨準備同一個從未一起“月賀”的要求。如該寨寨老認為前來要求“月賀”的寨子是友好而有誠意的,便派人陪同送信回寨,一方面歡送新友,另一方面則過去迎請“月賀”隊伍。否則,便不以回帖,以示拒絕,不過,像後者這樣的情況是極少發生的。
“月賀”是一種友好的“交往活動”,在某種程度上帶有結盟的性質。凡有“月賀”關係的寨子,在處理民事糾紛方在,決不訴諸武力,亂動乾弋。如某一寨受我外來侵犯,所有“月、賀”的寨子則在輿論和力量上給予支持和援助。又如一人在路上行走,遇到某寨不禮貌不友好的行為,行者只要聲稱“我在你們寨上有賀哩”雙方立刻變得友好,所有月賀的寨子,各自都把雙方稱之為“賀”。“賀”有“賀瓦”和“賀主”之分。“瓦賀”為集體盟友。因此“賀瓦“受全寨”“賀瓦”先行,“賀主”排於後。 “月賀”與走親訪友有很大區別,不重在親戚間的一般交往,而以整寨“月賀”為重。
“月賀”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有那么一個傳說:從前,侗族人民大多居住在深山老林之中。一個寨子不知道另外一個寨子,彼此之間沒有什麼來往。有一個名叫雅祥的人外出打獵,因為追趕一隻山羊,在森林中迷了路,晚上,他看見許多妖魔鬼怪,好不容易才度過那可怕的一夜。第二天傍晚,他找到了一個從未到過的寨子裡去投宿,結識了一個史叫貫公的人。通過交談知道兩人都有同樣的遭遇,都認為寨與寨之間互不交往不好。第二天,他倆共同開闢了一條貫以寨到雅祥寨的道路。從此,兩經常來、往,互通有寨,開始了友好交往。故侗族中有貫公雅祥創造了“賀”之說。
侗族是一個熱情好客而又能歌善唱的民族。客人一到主人殺豬宰羊,熱情接待。客人走進,全寨每個姑娘均贈送毛巾數條,毛巾數條繡有極漂亮的吊須,系在青竹枝上。如遇上較大的寨子,竹竿林立,那一條條毛巾看起來就太極為有趣了。此外。主人還送糯米飯包,豬羊或小牛等作為“尾巴”,以示留有餘地下常來常駐的通途。
肇興泥人節
在著名的侗族風情旅遊勝地肇興,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泥人節。
肇興泥人節,侗語稱為“多瑪道神”,即打泥巴仗和黃牛打鬥。據寨上老人介紹,已有500多年歷史。
泥人節活動在距離肇興鄉所在地約4公里的夏格村舉行,那裡背靠青山,面對層層梯田,寨子依山勢而建,錯落有致。要說侗族村寨特點,那絕對典型。 300餘戶人家,全是侗族,寨內分布著4座建於不同年代的各式各樣的鼓樓;“桿欄”木房鱗次櫛比。從遠處望去,寨子若隱若現,清晨,雲霧繚繞,傍晚,炊煙裊裊,真可謂浮雲托侗寨,似在仙境間。
泥人節是在豐收之後的季節舉行,有慶豐收之意,但其文化內涵不僅於此,獨特之處是用泥土取樂,盡情表達人們對泥土的崇拜,對生養人類的土地無比熱愛的深厚感情;同時也是侗民族對土地祭祀的藝術化的方式。
泥人節這天,全寨老少穿上節日盛裝,婦女們在家準備最好的飯菜;人們準備蘆笙;青年男女們排練歌舞,全寨人都沉浸在一片歡樂和忙碌之中。
方圓幾十公里的侗族村寨,廣西的、貴州的、本縣的、外縣的、人們興高采烈,紛紛到夏格去過泥人節。
客人去到寨口,燃放鞭炮,吹起蘆笙。寨上人們吹起蘆笙迎賓曲,分列兩排夾道歡迎。青年們把路攔住,與客人唱起攔路歌,以表示對客人的歡迎。唱畢攔路歌,主人列隊把客人引進寨子,然後分別引到4座鼓樓去,侗族稱之為“接寨客”。即客人無論來自哪個寨子,無論是廣西還是貴州人,也不管認識不認識,只要到了鼓樓都是客人,都會受到全寨人的禮遇和款待。到鼓樓坐定後,就有主人三個五個地把客人請到家裡去做客。寨上爭相請客,以能多請到客人為榮耀。
中飯過後,泥人節活動正式開始。活動分為泥中和陸地兩個部分,最突出的是泥中部分。
泥中活動的過程十分精彩,場地是位於寨腳的一口大魚塘。秋收前村民們開田放魚時,各家各戶都把從稻田裡捉來的鯉魚選幾尾放到塘里去。於是塘里便鯉魚成群,五顏六色,十分好看。節日這天清早,寨上派人先把魚塘的水放至七八成乾,以可全部攪成泥漿為宜。活動開始,全寨男女青年便赤身裸體湧入塘中,先進行捉魚比賽,每有人捉到一尾魚,都要舉在頭頂,做一個怪動作以示炫耀。同伴則以各種方式追逐嬉戲,動作古樸、滑稽,常引得魚塘四周數千觀眾捧腹大笑,歡呼連天。
魚越捉越少,水和泥被攪成了泥漿,魚塘里的人們卻越捉越起勁,動作也就越做越粗獷激越。或用腳拍打泥漿,或用泥漿在塘中追打,弄得泥漿四濺,“泥煙”瀰漫,使整個塘中的人一會兒這個變泥人,一會兒那個變泥人。有的剛抹乾淨,一會兒又變成泥人,不斷變幻,稱為“互變泥人”。也有人稱為“扮泥人”。在變泥人過程中,人們有的手舞足蹈,有的對天疾呼怪叫,千奇百怪,無所不有,使人很快聯想起蠻荒時代人類生活的情景。
原來,“多瑪”是有這么一個傳說:很早以前,夏格寨的老祖先到夏格,開闢這個地方。那時這裡是深山老林,虎豹成群。有一天,先祖兩兄弟正在開墾荒田,一群餓虎將他倆團團圍住,一個個血口大張,吼聲如雷,情況十分緊急。大哥急中生智,用泥巴往弟弟身上打,並發出怪叫,弟弟產即明白哥哥的用意,也用泥巴往哥哥身上亂打,口中發出更可怕的聲音,並且手舞足蹈。不一會兩兄弟都變成了泥人。老虎不知是何怪物,嚇得四處逃竄,躲進深山。兄弟倆保住了性命,回到寨上把事情告訴人們,人們感慨萬分,認為泥巴不但能生出萬物養育人,而且還能抵擋邪惡救人性命,應當受到崇拜。從此就有了“多瑪”。多瑪之後舉行黃牛斗角,據說是表示只有勇敢 者才能戰勝困難。還有一種更古老的傳說,說是丈良丈美兄妹二人,在滔天洪水之後不得已兄妹開親,生下一個怪胎——肉球,一氣之下將其剁成幾塊,撒向天空,落入泥土中的肉變成侗家。總之,不管哪種說法,都表現了侗族對泥土的崇拜和熱愛。
陸上活動主要是在鼓樓坪里踩歌堂,賽蘆笙,晚上唱侗歌,演侗戲,有時通宵達旦。這些都屬於對“多瑪道神”的慶祝。
“千三”歡聚節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五期間,在茅貢鄉地捫村隆重舉行。方圓百里村寨有三四萬人參加節日活動。
何為“千三”?相傳,地捫村原有1300戶人家,後分到茅貢去700戶。臘洞200戶,羅大100戶,這幾個寨子的人都是“千三”的後裔,因而簡稱“千三”。
地捫是“千三”總根,故現人商議,所以分出去的各支人等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五聚會於地捫。年長月久形成習俗,故稱“千三歡聚節”。
歡聚節主要活動內容有5項:1、吊歌祭祖,2、踩歌堂對歌,3、演出侗戲,4、聚會敘情,5、鬥牛取樂。
吊歌祭祖。即由一人領唱,眾人合唱古歌。這些侗族古歌,既有豐富的想像又有生動的傳說。它體現了侗族人民對人類起源的古老看法,敘述了侗族繁衍、祖先遷徙、習俗沿革等到過程,在文學和民族歷史的研究上具有重要價值。歌唱中,一人領唱,成百上千甚至向千人應和,其情景震撼人心。
踩歌堂唱歌。一般分位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讚頌祖母的進堂歌;第二部分是轉堂歌,其中有季節歌、盤歌、情歌、誇讚歌、勸世歌等等;第三部分結束時的轉堂歌。
演唱侗戲。侗戲鼻祖吳文彩是“千三”後裔,臘洞人氏。“千三”人們為有這樣一位戲劇家而深感自豪,歡聚節上必演侗戲,以示紀念。
聚會敘情。可分到各家各戶,或部分集中起來吃“合攏飯”或到鼓樓里敘談。年輕人三五成群,彈琴唱歌,通宵達旦。
鬥牛取樂。即用專門飼養的水牛進行角斗,屆時旌旗林立,鑼鼓喧天,蘆笙齊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歡聚節選擇在地捫村舉行,除了它是“千三”總根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具有十分豐富的侗族文化資源;有古樸的傳說故事和歷史文物,而且保存較為完好。最具代表性的有“塘公”,相傳他是護佑“千三”一帶民眾的神,千百年來,代代受到敬仰。還有摸寨鼓樓,為“千三”之根,建寨之源。
至於臘洞文彩墓、登岑中日友好鼓樓、古代造紙作坊,則早已通過媒體傳播於海內外,遐邇聞名。
“千三”侗族弟子和各民族一樣,講團結、講義氣、熱情好客,文明禮貌,熱心公益事業。在漫長的歲月中,與各族人民彼此交往,相互學習,團結友愛,結成了深厚的友誼,並為開發“千三”及周圍地區作出巨大貢獻。如今的“千三歡聚節”已成為地捫方圓百里村寨人們共同的節日。
文化
語言文字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分南、北兩個方言。南、北兩個方言又各分三個土語區。侗語以侗文的標準音貴州榕江話為代表,聲母有32個,韻母有56個,聲調舒聲9個,促聲6個。由於聲調多,辭彙豐富,所以侗語是一種“富於音樂性的語言”。
過去,侗家人沒有與自己語言相適應的文字。1958年根據自願的原則,國家幫助侗族創造了文字。侗文採取了拉丁字母的形式,受到人民民眾的歡迎。侗文的產生,標誌著侗族文化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侗文的推行,對促進侗族文化的發展起著積極作用。雖然,侗文從創製推行以來,其間經歷了曲折的道路,但是實踐證明,侗文對保存、繼承、發揚侗族傳統的優秀文化,學習漢語文,吸收先進民族的科學文化,都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
侗戲鼻祖吳文彩
吳文彩(1798~1845年),侗族,黎平縣茅貢鄉臘洞村人。侗戲創始人,侗族人民其為尊稱侗戲祖師,侗戲鼻祖,又是漢侗文化交流先驅者之一。自幼聰敏,勤奮好學,曾入私塾7年,酷愛唱歌,精通侗歌音律,創作有大量的侗族情歌,古歌和勸世歌,二十多歲即成為侗鄉編歌能手,所編著的歷史歌《開天僻地》、《吳家祖宗》、《歷代皇朝》和勸世歌《酒色財氣》、《鄉老貪官》等至今廣為流傳。
中年時期,曾出遊附近府州,看過彩調、陽戲、花燈等漢族戲曲,受到啟發,吸收陽戲、彩調、花燈的藝術成就,把歷來在侗族民間一人坐著自彈琵琶、自作介白、自唱敘事歌的說唱藝術“多井”搬上舞台,用侗族服飾扮相、侗話介白、侗歌唱腔唱詞和走倒“8”字形步調的表演形式,首創了具有立體美感藝術的侗戲。以漢族唱本《硃砂記》、《二度梅》為藍本,在保持原著概貌的前提下,人物形象、語言、歌詞音韻、表演形式等全部民族化,譯編成為《梅良玉》和《李旦與鳳嬌》兩部侗戲腳本。兩戲歌詞共有440餘首,長達一萬餘行,每戲可演唱三至五天。這兩部戲曲作品採用借用漢字記侗音的方法記錄劇本,根據音韻的特點,大膽的運用民間歌曲“上下句”的基本結構來設計唱腔,融化陽戲中的“過門”使侗戲的唱腔具有獨特濃厚的民族風格,演出陽戲中的“過門”,使侗戲的唱腔具有獨特濃厚的民族風格,演出後深受侗族民眾的喜愛,很快在侗族地區自然普及,傳唱不衰。從此,侗族地區村村寨寨有戲班,世世代代唱侗戲。
特色建築
侗族擅長建築。結構精巧、形式多樣的侗寨鼓樓、風雨橋等建築藝術具有代表性。
在貴州、廣西的侗鄉,有許多久負盛名的鼓樓和風雨橋。因橋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風雨,故稱風雨橋。這些興時於漢末至唐代的古建築,結構嚴謹,造型獨特,極富民族氣質。整座建築不用一釘一鉚和其它鐵件,皆以質地耐力的杉木鑿榫銜接,全長64.4米,寬3.4米,高16米,五個石墩上各築有寶塔形和宮殿形的橋亭,逶迤交錯,氣勢雄渾。
侗寨鼓樓,外形像個多面體的寶塔。一般高20多米,11層至頂,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撐。樓心寬闊平整,約10平方米見方,中間用石頭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欄桿,設有長條木凳,供歇息使用。樓的尖頂處,築有寶葫蘆或千年鶴,象徵寨子吉祥平安。樓檐角突出翹起,給人以玲瓏雅致,如飛似躍之感。
在縣城南72公里,為肇興所在地,原有5座鼓樓,始建於清末,“文化大革命”初期被當成“四舊”拆毀,1981年至1983年民眾又先後捐工捐料捐款全部重建,成為鼓樓最多的侗寨,故稱鼓樓群。
肇興轄仁團、義團、禮團、智團、信團5個自然寨,845戶,3852人,居住連成一片。該寨座落成“舟”字形,是縣境內最大的一個侗寨,也是全國最大的侗寨。南北山巒環抱,室內流水瀅洄,吊腳樓鱗次櫛比,禾倉、禾晾、碾房、榨房、井亭、魚塘布局得體,5座鼓樓置於5團之中,4座花橋橫跨於河之上,把整個侗寨點綴莊嚴和諧,渾然一體。5座鼓樓,仁團為7層,高21.7米;義團為11層,高15.8米;禮團為13層,高23.1米;智團為9層,高14.8米;信團為13層,高28.9米。其結構除智團鼓樓外,其餘四座均與紀堂鼓樓相同,僅在裝飾彩繪上各異。
智寨鼓樓
重建於1982年,由16根柱子構成骨架,中間4根柱子直貫頂層,四邊為12根副柱,略小於中柱,用逐層內收的梁方金瓜柱支撐,層層挑出屋檐,類似寶塔。鼓樓基面約70平方米,中央設有火塘,四周有長條木凳,供人憩息,或吹笙談唱,或擺古談天。
該樓為九重檐四角歇山頂,置斗拱,通高14.8米。如意頭下各級均為八角形,翼角高翹,屋脊之上泥塑小葫蘆寶瓶,其翼角塑小鳥,玲瓏雅致。鼓樓的檐層輔小青瓦,屋脊白色,塑有虎、獅、鳳等。樓內雕樑畫棟,書有6幅楹聯,正面一至三檐之間塑有“雙龍搶寶”。
肇興花橋
花橋和鼓樓一樣,也是侗族人民建築藝術的精華。侗族人民在環繞村寨的河流上或穿寨而過的小溪上,建起一座座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花橋。花橋的全部橋身都是用杉木橫穿直套,卯眼相接,不用一根鐵釘和鐵部件,結構極為合理。他們還在橋身上建起一個長廊式的建築,把橋身完全遮蓋起來。長廊上有供過路人休息的長凳。因為人們可以在橋上避風躲雨,所以花橋也被人們稱為風雨橋或長廊風雨橋。
從結構上花橋可以分為亭閣式和鼓樓式兩種。橋面上有亭閣式建築的是亭閣式花橋,這種花橋在侗族地區是常見的。在比較寬闊的河面上,往往在大橋長廊上加蓋3至5層的四檐四角的鼓樓式建築,這便是壯觀的鼓樓式花橋。
位於貴州黎平縣地坪鄉的花橋,橫跨在美麗的南江河上,橋身長約70米,寬約4米,距水面高8米。橋上建有三座橋樓,中樓高約5米,是一座五重檐四角攢尖頂的鼓樓,頂上安裝有葫蘆寶頂,橋兩端是三重檐歇山頂高約3米的鼓樓。橋翼角巧裝套獸,橫廊頂脊裝飾泥塑鴦鴦、鳳凰。廊內兩側繪有侗族風俗畫和花鳥山水畫,形象生動。橋北端配建一座高約9米的六角攢尖頂的風雨亭。亭中常住著一位老人,他一年四季從早到晚,在這裡沏上茶水,供來往行人飲用。橋的柱頭上掛著一捆捆由熱心的侗族婦女扎制的草鞋,為行人提供方便。隆冬季節,寨里的人還輪流挑柴來生火,供行人歇息時取暖。這些暖人的情意,顯示了侗族人民樂於助人,熱情待客的美德。
特色美食
侗家待客是吃長桌飯,眾人圍坐在一個狹長的矮桌前,桌上擺的是侗族人的傳統食物如醃魚、泡菜、南瓜,如果運氣好,還可以吃上雞粥,本地土雞煮的粥,是侗家姑娘招待一起行歌坐月的小伙子的食品。侗家待客是吃長桌飯,眾人圍坐在一個狹長的矮桌前,桌上擺的是侗族人的傳統食物如醃魚、泡菜、南瓜,如果運氣好,還可以吃上雞粥,本地土雞煮的粥,是侗家姑娘招待一起行歌坐月的小伙子的食品。
旅遊指南
進出交通
坐火車先到湖南懷化。因黎平位於湘、黔、桂三省交界處,貴州境內道路狀況較差,取道懷化進入黎平,乘班車約6-7小時。肇興距黎平縣城67公里,車行約兩個半小時。
也可在貴陽新體育館乘直達肇興的班車,車程約12個小時票價85-100元不等。
氣候與游季
肇興屬於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一年四季皆可前往遊覽。
古鎮欣賞
中國古鎮游
古城、古鎮連同一種樣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消逝,僅僅發生在短短的幾十年間,我們必須承認,在“現代化”的浪潮里,“新價值”的狂歡中,能保存一些傳統生活空間和生活方式的古鎮,很可能難以逃避消逝的命運。讓我們一起加入到尋找古鎮的旅途中,去發現古中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