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源縣

滄源縣

滄源縣,即滄源瓦族自治縣。滄源,俗稱阿佤山區,也稱“葫蘆王地”。1949年4月,滄源佤族武裝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建立了滄源縣臨時人民政府,1964年成立了滄源佤族自治縣,是臨滄市唯一的革命老區縣。

基本信息

滄源縣 滄源縣
滄源縣,即滄源瓦族自治縣。
滄源,俗稱阿佤山區,也稱“葫蘆王地”。1949年4月,滄源佤族武裝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建立了 滄源縣臨時人民政府,1964年成立了滄源佤族 自治縣,是 臨滄市唯一的革命老區縣。
全縣轄6鄉4鎮,93個村民委員會,一個國營 勐省農場,總人口17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93.4%, 佤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5.1%,占全國佤族人口的40%以上,是一個以佤族為主體,傣、漢、拉祜、彝等20多種民族雜居的邊疆民族 自治縣,是全國僅有的兩個 佤族自治縣之一。國土面積2445平方公里,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縣。西面和西南面與 緬甸接壤,國境線長147.083公里,有大小通道30多條,全境屬國家二類開放口岸。境內的 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珍稀野生動物 白掌長臂猿和野生豚鹿的棲息地,是 亞洲象印支虎的重要繁衍地。

概況介紹

滄源縣 滄源縣

滄源是全國僅有的兩個佤族自治縣之一,是臨滄地區唯一的革命老區縣,屬國家二類邊境口岸,境內有享譽國內外的三千年古崖畫,國家級南滾河自然保護區,保存完整的原始生態群落,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有古樸的佤族民風民俗,多姿多彩的佤族歌舞,是中國佤族文化的主要薈萃之地,被譽為“崖畫之鄉”、“動植物王國”、“佤族歌舞之鄉”。佤族人民有著光榮的愛國主義歷史,20世紀30年代曾發生震驚中外的“班洪抗英事件”。

滄源佤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臨滄地區西南部,地處東經98°52′~99°43′,北緯23°04′~23°40′之間,東北接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東部和東南部與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相連,北鄰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西部和南部與緬甸國接壤,國境線長147.083公里,南北寬47公里,東西長86公里,總面積2445.24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占99.2%,壩區僅占0.8%,縣城勐董鎮海拔為1270米,距省會昆明市886公里,距臨滄行政公署所在地222公里。

滄源縣 滄源縣

滄源,古時俗稱佧佤山區或阿佤山區,也稱“葫蘆王地”。三國東晉時期屬衰牢縣地歸永昌群轄區,南朝時屬寧州,南詔時屬銀生節度地,大理國時歸屬永昌府地。元朝,南部及東北部屬木連路軍民總管府,西部及中部屬孟定路軍民總管府,明朝,分屬孟連長官司,耿馬安撫司,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屬鎮邊直隸廳。民國初年在勐角董土司地設滄源行政委員會,歸迤南道管轄。1934年初發生了震驚中外的“班洪抗英事件”,同年設定滄源設治局。1949年4月,佤族武裝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推翻國民黨設治局,成立了滄源縣臨時人民政府,歸普洱專區轄。1951年成立縣人民政府,駐地在現岩帥鎮。1952年,劃歸緬寧(臨滄)專區轄,同年12月縣政府機關遷駐勐董。1958年9月24日,國務院批准成立“滄源佧佤族自治縣”;1963年9月定名為“滄源佤族自治縣”,於1964年2月28日正式宣布成立。

境內山脈屬怒山支脈老別山山系。由耿馬縣回漢山脈延至勐來、勐角和班洪三區交界處。主要山峰有窩坎大山、大黑山、安墩山、湖廣大山、芒告大山、范峨山、那馬大山、公給山、幫盆山、班考大山、公濃山等。海拔一般為1900~2600米之間。  
境內有16條河流,分屬怒江水系和瀾滄江水系。  
主要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由於地處低緯,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7.3℃。

域內動植物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綺麗,是雲南典型的“動物王國”和“物種基因庫”。境內有豐富的金、銀、銅、鉛、鋅等礦物資源;有雄偉壯觀、保存完好、被譽為亞洲之最的司崗里溶洞及溶洞群;有世界最大的原始董棕林;有雄偉奇峻堪稱一絕的大小天坑;有巧奪天工的天然水墨丹青大峽谷。這裡又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及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有文明世界八大奇崖石刻畫之一的滄源崖畫;有震驚中外的班洪抗英事件;有神秘多姿的佤族文化;有熱情奔放的司崗里狂歡節“摸你黑”。

景點介紹

 

【勐來董棕林】
滄源縣 勐來董棕林

董棕林位於千米國畫長廊景區。董棕林的點綴,使壁畫增添了絢麗多姿的色彩,而成為一個主要景觀。董棕樹適應生長的氣候為熱帶、亞熱帶。全縣各鄉鎮基本上都有分布,勐來峽谷的董棕林比較集中一些,大概生長著上千株,董棕樹高約15—20米,其種子堅硬,種植時必須先把它的種子泡在燙水中,等種子的外殼鬆軟時,便可以種植。

董棕樹慣長在有巨石巨崖的石腳坡上,無論坡度有多大,它還是那樣的筆直挺拔,象徵著盤居在佤山上的佤族人民,有人把它喻為正直勇敢之人;董棕樹的壽命一般在一百年至二百年之間。到生長的後晚期,便會從樹尖的樹葉開始脫落,就像脫髮的老人。當破開時,人們發現除內有腹絲之外,大都是空的,因此,也有人把它比作“外吐文章腹中空”之人。百年董棕林又稱百年情侶園,當地人民始終對它充滿著一種崇敬和愛慕之情,傳說過去從縣城一帶,直穿勐來落水洞是一條又長又大的湖泊。

每當夜幕降臨時,一群身穿白裙的仙女們都要到此暢遊一休,同時到人間尋找意中人。找到後,就雙雙到林中互訴衷腸,表達愛慕之情。日久天長,董棕林就變成了情人幽會、談情說愛的地方,據說到那董棕林里幽會過的有情人都能白頭偕老,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所以董棕樹象徵著永恆的愛情,因而人們便對董棕林充滿了崇敬和愛慕之情。如果說哪一位想和他心愛的人白頭偕老,就雙雙到林里走一走,一定會達成這個心愿的。

【勐來崖廈】

崖廈,顧名思義就是石頭形成的大廈,根據考古學家1982年在這裡發現的一些與原始社會有關的產物,如:石斧、石刀等,斷定這裡曾是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部落居住地。後來考古學家們又發現在崖廈的這塊空地上留有拜佛用的香爐碎片,斷定崖廈也是佛教之聖地。

【落水洞】

落水洞位於藏龍谷景區。據說龍王子發怒用水淹沒勐來峽谷後,這水越積越深,來到這就排不出去了,然後這又可愛又頑皮的龍王子就把這當作了他洗澡玩耍的地方,因為他實在貪玩,有一天感冒了,就重重地打了個震天動地的噴嚏,令他萬萬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他的一個噴嚏竟然打通了一個洞,洪水紛紛往這個洞裡流下去,他嚇了一大跳,急忙藏到了前面100多米處的那個溶洞裡,7天7夜不敢出來,現在那個洞就稱之為藏龍洞。

後來,他看看四周好似沒有什麼動靜,就跑到落水洞這裡看個究竟,才發現原來他的噴涕竟然打通了一條7公里長的暗河,(順著公路走7公里後,就可看到這條暗河的出水口),他非常高興,又接著跑到這裡嬉水玩耍了,所以現在又把這落水洞稱之為龍宮,這座山谷則稱之為藏龍谷,即藏龍谷景區。

【千米國畫長廊】

滄源崖畫谷風景旅遊區是一個以崖畫為依託,充分展示佤族民俗文化為核心,集民族文化、民族風情和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的綜合性風景旅遊區,全長共78公里,總規劃面積600多公頃,該景區分為藏龍谷景區、千米國畫長廊景區、崖畫景區、勐懂口岸景區、永和國門景區。千米國畫長廊位於景區中段,這個景區的壁畫約有3公里長,峭壁高80—180米,最高達280米,壁畫陡立成崖,崖面有的形成崖廈,有的參差不齊,蜂窩狀溶孔密布,有的如刀削斧劈平整光滑,有的像一台台的梯田,崖面由於雜質浸染及附生攀援植物的點綴變得色彩斑斕,如同一幅巨型壁畫,描繪了古老大地的滄桑。

滄源崖畫是3000多年前佤族先民給我們留下的一幅生動的歷史畫卷,千米國畫長廊則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又一幅天然畫卷,沒有人工雕鑿、沒有人為塑造,完完整整展示著大自然那原汁原味的傑作、真真切切的情感,與崖畫形成了佤山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但作為居住在這裡的老百姓,他們不相信這美麗獨特的景觀完全是大自然形成的,因此千米國畫長廊伴隨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翁丁原始村落】

滄源縣 翁丁原始村落

翁丁的“翁”為水,“丁”為接,翁丁,意為連線之水。該地有幾條小河相互連線,以此得名。翁丁原始村落距縣城30公里,屬勐角鄉管轄範圍,共有98戶人家,400多 人。因為該村到目前為止還保留著許多佤家的傳統習俗和信仰而稱之為原始村落。

寨樁是佤家的一種圖騰崇拜,一般位於寨中央的打歌場,代表著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最高的那桿是用龍竹製的幡桿,頂部有幾圈竹篾做的飾物,上部故意插些刺刺的篾條頭子,這既是飾物,又是避邪的物器,就像漢人用艾蒿避邪,桃樹驅鬼,鬥神護家一樣。篾圈下面,有一尺長的木船,代表著一帆風順,木船下面,有一條木魚,代表年年有餘,有船就有水,有水就有魚,這預示著全村風調雨順、萬事大吉。幡桿旁,是棵人高的木塔樁,雕刻極粗獷,全是用斧頭砍鑿成的,塔身被生石灰刷過,潔白如銀,木塔上還刻了一些特殊的圖案,有圓點、方塊、三角塊、條塊,分別代表世上人間賴以生存的天地山川和一草一木。

木塔幡桿旁,還有一個木樁,頂上釘了個木盆,這是賧佛用的木盆。桿腳下有個鵝卵石代表著寨心。每逢節日吉慶還要在竹桿上掛一條五尺長的白布幡,這又容納了小乘佛教的禮俗。這時,家家戶戶都帶著食物來供奉寨樁,寨樁周圍堆滿了食物,插滿了許多祭鬼神的小三角旗,然後,全村老老少少圍著寨樁載

滄源縣 翁丁原始村落

歌載舞共慶一年的豐收,乞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等。因此樹有寨樁的廣場,既作為全寨祭神、祭鬼,舉行宗教儀式的重要場所,又作為全村寨佳節聚會、歌舞歡慶的理想之地。翁丁的寨樁充分說明了佤家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追求,堅信自己的傳說,寄託了一種美好的願望,寄託著一種誠懇的期盼和追求。
沙拉房也就是公房,主要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地方或遠方客人來訪找不到親戚,暫時歇腳的地方。

公房多數時間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地方,大家在這裡互訴情話,表達愛意,給姑娘送禮物,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東西後,他們便成了情人,相愛後並可以睡在一起,但卻不會輕易發生任何關係。因為佤族認為未婚先孕會得罪鬼神,會給地方帶來災害,而且還要受到習慣法的嚴懲,所以說是不允許的。如果那對男女過於相愛造成未婚先孕了,這時,就由女方拿一包茶葉到男方家,通知男方家,然後男方家就要領著這對青年到頭人家認錯,並由他家殺一頭豬,由頭人搞一些宗教活動,以向鬼神告罪,乞求鬼神原諒,趨逐將會給寨子帶來的一系列災難等。然後把豬肉送到各家各戶(哪怕只有一指頭,都必須送到)以表認錯之心。

這時,女的要背著一背籮沙子石頭,男的要扛一顆帶根的龍竹,兩人圍著寨子走一圈,當眾接受這樣的懲罰,如果不坦白,被人知道後,會被趕出村外,或全村人從此與你斷絕來往,不與你說話,完完全全把你孤立在一旁,對於這種懲罰,大家都害怕,所以一般不會未婚先孕。

滄源縣 翁丁原始村落

全村的建築風格現在還基本保持著竹木草頂結構的佤族“桿欄式“和“落地式”農舍,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部分農戶也換成了石棉瓦頂,但目前全縣90%的佤族村寨依然保持著這種原始的建築風格。“桿欄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關養牲畜、堆放雜物,房屋前面有一竹巴曬台,用來曬衣物、曬穀子等,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佤族村寨房屋密集、道路狹窄、房屋間距小,這是因為他們認為,只有在寨內也就是說在寨門、寨柵圍住的範圍內,才能受到寨神的保護和本寨人的幫助支援,械鬥時統一集體行動、統一部署,他們寧願在寨內擁擠,也不願獨戶遠離村寨。

寨門位於村子入口處,過去每個佤族村寨都有一個寨門,且寨門的位置和作用特別重要,進出村寨,只有通過寨門,寨門的大門一般都是緊閉的,友好往來者一般走側門,未經允許破門而入的視為入侵者。除寨門外,還有寨柵,也就是現在說的圍牆,現在翁丁村四周都有幾棵大的青樹,當時,就是以這幾棵樹圍寨柵的。圍寨柵時,先是圍繞寨子挖一圍深壕,再在挖出的壘土上栽上倒溝茨之類以為樊籬,有的還要在深壕內外再栽上竹子。時間一長,茨棵和竹縫越長越密,就成了一道天然的防工事,遇有械鬥或其它緊急情況,還要在壕溝中栽上用箭毒煮過的竹籤,人若踩著,往往很難醫治。

寨門和寨圍主要用來抵禦外族、外部落以及毒蛇猛獸的入侵。另外,全縣佤族村寨多依山而建,利用自然的地形、地勢擇險而居住,可防守;有水,利耕種;退,有退路。上可攀山頂、下可去山谷,所以說,寨內道路多不夠完整,呈不規則形狀,完全隨房屋排列變化自然形成,都坎坷難行。這既是受地勢地形之影響,又反映了佤族的生活習俗。同時,為了防火,糧倉都單獨建在村外。

滄源縣 翁丁原始村落

關於佤族居住地點,傳說最初多是一族即為一寨的。為便於通婚,在同一個地方,有幾個不同姓氏的寨子,挨在一起。後來,不同姓氏的寨子並成為一個寨子了,各個姓氏還是分片住在一起。各個姓氏聚居之間,雖無明顯分割開的標誌,但哪一姓氏住在哪一片,或者說,哪一片是哪一姓,本寨的人是很清楚的。就比如說,翁丁村,左上方是李家,右上方是楊家;左下方是肖家,右下方是趙家。楊家是這個寨子的創始人,所以這個寨子的頭人選在楊家。
佤族村寨都有一片神林,並把其中的一棵古老的大樹作為寨神或樹神的居所。翁丁寨的神林就在村子的左邊,裡面還有一個祭祀房,逢年過節或全村有什麼大事都要到那裡搞祭祀活動,乞求鬼神保佑全村平安健康、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等。神林里的樹從沒人亂砍,因而現在長得非常茂盛。

此外,佤族還有一個優良的傳統,那就是人死了以後實行土葬,不留墳墓,所以說,到下次埋人的時候有可能挖到舊墓,這時你只要把墓穴中的骨頭先揀起,等墓穴完全挖好後再將骨頭置於墓穴底,或放在墓穴外即可,絕不會有人說你亂動祖墳與你理論,這也是佤族節約土地資源的一大貢獻。人死了,家裡只能存放一天,然後就去安葬,每10天供一次飯,連續3次,3次以後也就是30天以後不再認墳,這種風俗習慣一直延續到今天。

佤族房屋的內部結構原始獨特,鐵三角是每家都必備的,用於生火、支鍋做飯,煮豬食的灶一般在靠門的一角搭建。火塘自進新房生起火後,就要讓火種保存下來,不得熄滅,就如漢人不能斷香火一樣,除非重建房屋或全村有什麼大災、送走舊年時才可以滅火外,那時又要舉行取新火儀式了。

翁丁村是老年過後第一天即大年三十開始滅舊火取新火的,這時,全村共同買一頭小公豬,各家各戶拿一些茶葉米送到村外老人鑽木取新火處,待搞好各種宗教活動後,各家各戶就依次用乾柴在燃燒的新火堆里點上火苗帶回家,各自生起自家的新火。這火塘,不用火時,就用火灰把它埋起,用時再刨開吹一吹,火塘上有一個炕巴,主要用來烘烤東西,進門上方的這個簡易閣樓,是堆放雜物的地方。

佤族置於火塘的三腳是家庭團結的象徵,火塘用的火則是家庭興旺的象徵。另外,佤族還以火塘上的炕笆喻父親,挨著火塘的閣樓喻母親。所以佤族家中的火塘、三腳、炕笆、閣樓,過去外人是不能隨便觸動的。一進門面對火塘正對面,一般是年老者及尊貴的客人方可上座,長輩的寢室也就是那個位置,一家人一般就圍著火塘邊睡,新婚夫婦,可在進門的左下方圍出一間房間。一進門前方的右下角,一般是搞宗教活動、祭祖的地方。另外,翁丁村還保持著編織紡織印染等傳統工藝及手碓、腳碓等習俗。
翁丁村在保持著傳統信仰的同時,正和全縣人民一道向著文明、健康、科學的新型生活方式前進。

【藏龍洞】

藏龍洞即龍王子的藏身之地,目前正處於初步開發階段,現已投資近100萬元;從洞口下台階大約150米才到景點叉道口,右洞現已開發600多米,左洞現已開發800多米。
溶洞是由碳酸鹽構成,受北東向次級斷裂制約,溶洞分為主洞和支洞,主洞長1115米,平均寬30米、高35米,規模宏大。洞中堆積物有黃色粘土和碳酸鹽岩塊石,因為暗河沉積和洞頂崩塌而成(該洞厚4至5米,局部達10米,多分布於洞口及壁底側)。洞中的這些化學沉積物非常豐富,有石筍石柱石鐘乳、穴珠、流石壩、石幔、石葡萄等。

由於多年地質演變原因,洞中廳堂很多是百獸廳位於進洞後120米,長40米,寬48米,高28米;該廳內石筍、石柱發育,千姿百態,有似小猴嬉戲、獅子蹲坐、老虎覓食等;神田廳從低到高層層疊疊,極富均律,該廳位於550米處(廳長40米,寬30米,高40米;洞底流石壩高1.7至1.5米,寬3米);充滿神奇色彩的觀音廳,廳門一石筍,很象觀音乘坐的寶蓮。

走入廳中,石柱有的象阿佤少女,有的象巨型靈芝,也有的象彌勒端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地上石球、石花晶瑩碧透,令人難以置信;塔林廳位於支洞300米處,廳中有數十支石筍、石柱,高約8—15米,其中有一石柱高約20米,根粗1.6米,頂天立地,石筍上小下大,其上石花遍布,若一座座石塔,潔白晶瑩,令人留戀往返。 據說,塔林廳就是龍王子的休息廳的,左洞有條地下河,是他嬉水玩耍的地方,因為調皮,他總愛撿各式各樣的石頭到這裡,慢慢的,這石頭就堆積成這樣,形成了一道美麗的景觀。

【滄源崖畫】

滄源縣 滄源壁畫

滄源崖畫是距今三千多年歷史的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物。滄源崖畫自1965年被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汪寧生教授發現以來,至今共發現15個崖畫點,它們主要分布於我縣的勐省鎮、糯良鄉以及我們現在所處的鄉——勐來鄉,各個崖畫點的內容大同小異,和你們現在看到的差不多,這一號點的圖案比較完整、集中。

崖畫分布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所處海拔為1000米——2000米之間,崖畫一般繪於垂直、平整的石灰岩崖面上及岩溶峭壁,距地面高1——8米,圖象大的約30厘米,小的約5厘米,各點崖畫面積大小不等,大的約80餘平方米,小的不足1平方米,其顏色都為暗紅色,據說是用赤鐵礦粉與動物血調合而成,崖畫題材有人物、房屋、器具、動物、神話人物等,目前,15個點的崖畫面積約500平方米,可辨認的圖象共約1100多個,其中人物約占74%,其它統占26%。

畫面呈現內容涉及狩獵、放牧、村落、戰爭、舞蹈、雜耍等;崖畫畫面上,水牛和水牛角繪的比較多,比較突出,是早期人類對水牛和自身母體的崇拜,整個畫面體現了遠古時期一個有組織、有首領、有指揮的家庭部落的生產和生活狀況,有了一定的社會組織和分工,他們的經濟結構已從單純狩獵發展到狩獵、採集、種植、放牧、搶奪並舉,過著相對穩定的生活。

在勾畫人物時,他們將人物身體勾畫成簡單的倒三角幾何形,四肢配四條靈活多變的細線,主要通過四肢的姿態及頭上的飾物,來反映其活動和身份,並根據男女特點繪成,男肩寬腰窄,女肩窄腰寬。總之,畫物不表現細部,全部塗色,類似剪影。人物、動物頭部都畫成圓點,而不表現五官。畫動物強調鼻、角、耳、尾的特徵,以表現其種屬。同時,不注意掌握身體各部分的比例,有時為了強調特徵,還採取誇張手法,故意將某一部分突出地表現出來。據推測,當時繪畫時大部分圖形應是畫者用自己的手指所繪,細小圖象和線條是用竹籤、樹枝、羽毛之類畫成,粗線條和大的色塊直接用手指平塗重染。

滄源崖畫的創作動機決不是單一的,各種體裁可能有不同的創作目的。但歸納起來,不外乎兩個方面,一個是宗教性的,一個是原始記事的。

與宗教信仰有關的有:
1、重大事件的記錄。最明顯的是第二地點村落圖,那裡所反映的完全是人們現實生活的面貌,而沒有其他畫面那種神秘的超自然的宗教氣氛。
2、神話傳說的記載。滄源崖畫中有些似人非人形象(“太陽人”“魚尾人”),或是對當時流傳的神話或神話中人物的描繪。

總之,在崖畫上寄託了當時人們生活期望和熱情。如今,當地民族都認為崖壁的後面住著仙人。仙人出來,人們就能在崖壁上看到他們的形象;仙人回去了“休息”,崖壁上就看不見了(崖畫確因光線明暗而或隱或現)。仙人可以賜福於人,故每逢過年,附近村寨人民要去祭祀;此外遇有生病及失物,也要來求仙人“幫助”。第一次調查時,就見到一個佤族老婦丟失四元人民幣,到這裡求仙人指引尋找方法。另外,在第二地點,丁來佤族傳說崖壁後面藏有寶物,崖畫是“寶物”顯靈所致。丁來寨佤族曾在該處挖掘,後因毫無所得而中止。至今第二地點崖根部還有一洞,即當時挖掘的遺蹟。

滄源縣 滄源壁畫

崖壁上有一道石門,有關這石門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過去,佤族祖先的生產生活方式非常落後,他們僅以採集野果,狩獵來維持生活,日子過得很貧窮。一位名叫艾惹的男孩就決定去尋找可以讓人們致富的方法,他踏遍了千山萬水,走過一年又一年的春夏秋冬,一天,他來到了一座石崖下,走著走著,突然聽到有人在召喚他,聲音由遠而近,他抬頭一看,石崖忽然敞開一道石門,與此同時,他被一股力量牽了進去。石門裡還有一道門,門口站著兩位如花似玉的年輕姑娘,她倆用那動人可愛的笑臉迎接男孩進門。

進門後,男孩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院子裡長滿了奇花異草,還發出閃亮耀眼的光,他覺得身臨世外桃源。隨同兩位姑娘進入客廳,客廳四面金壁輝煌,廳里坐著一對老年男女,可知他們是兩位姑娘的父母。兩位老人看見家裡來客,便同時站起來迎接,請他坐在銀制的靠椅上。兩位姑娘一位忙著倒茶,一位忙著拿菸酒瓜果,一同擺在男孩的面前。之後,姑娘的父親開始說話了。

 老人用親切的語氣對男孩說:“小伙子,我是達召崩布熱,我們全家四口人等了你整整三年,今天你終於來了,我們全家都很高興。說實在話,我家什麼都有,惟獨沒有兒子,今天請你來就是想招你來做我的上門女婿,”。接著,達召崩布熱指著他的倆個女兒,接著說:“這是我的大女兒葉嘎,今年18歲;那是我的小女依不勒,今年16歲有餘。我的這兩個女兒,都很不錯,你喜歡誰任你挑選,我們決不包辦,同時還給你一段時間考慮再作出決定”。達召崩布熱轉身從座位上拿了一本厚厚的書,又接著說道:“這是我家最珍貴的傳家寶,這本書內容博大精深,裡面什麼都有。它不但能使你識字、懂文化,還將教會你如何種植莊稼、飼養牲畜、狩獵、建蓋房屋等等,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如果你願意做我的女婿,它就歸你了”。

聽了達召崩布熱的一番真心話,艾惹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多么想留下,過這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但他放不下正在受窮的人們,反覆思考後,他對那對老夫婦說:“我很感激兩位老人的一片好心。說真心話,我真的很想留下來做你們的女婿。假如我留下了,我的同胞們該怎么辦?我不能丟下他們,自己享福。請求您們給我智慧,讓我先回去教會人們致富的方法。教會他們後,我再回來一生一世與您們同在”。艾惹從椅子上祈誠地朝兩位老人跪拜、磕了頭 。就在這時,只聽見一聲巨響,艾惹又跪在了來時的石崖前,他手上還捏著一塊很長的布,打開一看,裡面有許許多多的圖案。他心知這是達召崩布熱一家給他的智慧,他再次朝石崖重重地磕了頭。

艾惹回去後,經過不懈的努力,人類學會了種植、飼養、建築、各種技能等等,過上穩定、幸福的生活。看到這一切,他知道他的使命已圓滿完成,他決定去尋找達召崩布熱一家 。他帶上布畫,號令人們殺牛,然後他帶上裝滿牛血的葫蘆, 踏遍了千山萬水,搜盡了重巒疊嶂;去尋找達召崩布熱一家,每到一座山崖下,他們都要跪拜,都要高呼:“艾惹回來了……”可每座山崖都是緊閉的。但他沒有灰心,繼續尋找,且每到一處石崖,他就用牛血在石崖上烙上了布畫的圖案,這就是今天人們所看到的“滄源崖畫”。傳說後來,他就在這座山崖找到了達召崩布熱一家,和他們過著幸福的生活了。

 現在,艾惹就生活在這座山崖里了,且每過一百年這石門就會開一次,艾惹就會出來看一看,如果有人恰巧碰上,還可以進去參觀一下呢,如沒有結婚的還可以到裡面找尋你的意中人呢。據佤族老人講述,在佤族民間的確保存著一副其內容與滄源崖畫毫無差別的布畫。而且只要在那布畫上覆一新布,第二年拿出來時,也會在新布上疊印出一副同樣的畫來。因此,阿佤人認為這就是艾惹留下的那塊布畫,是神靈對我們佤族人的恩賜,被視為神物加以珍藏。直到解放後1966年那副布畫還保存在勐來明良村大寨頭人家裡。到了“文革”期間被當作“牛鬼蛇神、封建迷信書籍”沒收後神秘地失去了蹤跡。

滄源崖畫的發現,對研究我國西南邊疆及毗鄰的東南亞地區古代民族的歷史、宗教及文化藝術提供了形象的資料。是一幅完整記載古代歷史、社會、生活、習俗的畫卷。目前,滄源崖畫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廣允佛寺】

滄源縣 廣允佛寺

滄源廣允佛寺距今已有170多年的歷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景洪縣的曼飛龍白塔勐海縣的景真八角亭,為雲南省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三大古建築。該寺廟位於滄源縣城勐懂鎮大街被側的往娥村,俗稱“學堂佛寺”。該寺建於清代,是對雲南省西南地區信仰上座部佛教的少數民族有重要影響的寺院之一。現在還保存有大殿和二門,(寺院占地面積為2200平方米)。
寺前樑柱上兩條倒懸的木雕巨龍,龍尾在上、龍身盤柱而下,龍首高昂,一定前伸,一足踏木質鏤空的雲座,樑柱上朵朵形態各異的木雕詳雲,繚繞其間。精雕細刻,做工上乘,形態極佳,堪稱木雕藝術中的精品。雙龍兩側為清水牆,下層鑲嵌著鳳凰和麒麟圖案花磚一列。

大殿牆面上繪製的這10幅彩色壁畫,其中兩側正台的6幅,(寬均為3米,高2.1米);另4幅就木格窗而布局,使畫圍窗而成倒著的“凹”字。大殿佛台兩側的較小,寬僅1.3米。總面積約48平方米。具有傳統中國畫風格。除兩幅畫的內容屬佛傳故事外,其餘八幅均為風俗畫。畫面中有樓閣、城池、園林等;人物有達官貴婦、侍侯僕役、文官武將、兵丁、乞丐……人物的服飾多樣,達官貴人的穿戴,多像明朝的打扮;武士的馬蹄窄袖上衣、頂帶等衣著,是典型的清代服飾;其中部分婦女的穿著,與現代滄源、耿馬一帶的漢、傣婦女的著裝相似。壁畫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風土人情禮儀制度、階級關係、建築藝術等方面的情況。

從10幅壁畫的內容來看,主要反映了當時清政府冊封土司的場面,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同時,也反映了當地的社會風俗和人物的情況,具有歷史宗教民族藝術等方面的研究價值。
廣允佛寺是集建築、雕刻、繪畫等特色於一體,融漢族白族佤族傣族佛教文化於一身,在歷史地域、文化和宗教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1988年元月1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

班洪抗英紀念碑

滄源縣 班洪抗英紀念碑

震驚中外的“班洪事件”是中國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班洪、班老地區佤族人民愛國抗英鬥爭的歷史大事件,是祖國南疆邊陲各族人民團結禦侮,維護國家統一,領土完整的光輝壯舉。
1885年,英帝國主義占領緬甸以後,便將侵略魔爪伸向我阿佤山區,妄圖溝通和擴大其在華長江流域一帶的利益。

1900年,中英會勘滇緬界務時,英方蠻橫無理地不承認班洪為中國領土的事實,將佤族人民自古以來繁衍生息的“葫蘆王“地置於滇緬邊界南段未定界範圍。因為班洪部落豐富的礦藏資源,英國覬覦已久,垂涎三尺,因而中英會勘滇緬界務時,英方堅決不承認班洪為中國領土。英帝的侵略野心,激起了佤族人民的極大義憤,受到了佤族人民堅決的抵制和反抗,就在中英第一次會勘時,英方一支武裝準備經葫蘆王地的班弄、班老、班洪入勐角董傣族土司地,班洪王胡玉山就堅決不讓過,還讓秘書寫了一封信拿了一包雞蛋讓人交給英軍,英軍頭目司格德見到雞蛋和信後,得意洋洋。

誰知拆開信一看氣得兩眼都閉不下來。信上寫著:“葫蘆王地是中國的地方,你們不能來;如果敢來,我們就堅決打擊!“看完信後,翻譯又告訴他:“雞蛋不是禮物,而是佤族叫客人滾蛋不準再來的信號“。司格德氣得瞠目結舌,束手無策。後來,他只好帶著官兵和勘界人員離開芒卡繞道孟定,同中方勘界委員劉萬勝陳燦等經耿馬進入勐角董土司地紮營。

1900年2月,因司格德部下列敦等3人騎馬到勐董趕集搶走永和佤族的黃果,並開槍打死賣黃果的佤民一事,激起了趕集的佤、傣等各族邊民的無比憤怒,群起反抗,有兩個英兵被憤怒的民眾砍死。“黃果事件“爆發後,司格德發瘋地派武裝向勐董、永和進攻,沿路燒、殺、搶掠,許多傣族佤族寨子毀於大火之中。
胡玉山得知“黃果事件“的訊息後,立即派出武裝守住勐角與班洪之間的翁丁大山。同時又派出官員聯合永和、紹興、紹帕等部落共同抗擊英軍。最後英軍被迫逃回緬甸,不敢再犯。

由於1900年“黃果事件“的失敗,英國殖民者認識到佤族人民的厲害,無法用武力征服葫蘆王的邊民;然而他們又不甘心放棄對葫蘆王地這塊盛產銀礦的寶地的侵吞。鏇即傳教搞文化侵略,但英國殖民者派遣的“傳教士“被胡玉山抵制於葫蘆王地之外,侵入葫蘆王地征服佤族人的陰謀始終未遂。他們清楚地知道了這個葫蘆王──胡玉山比坐山的老虎還厲害,不搞掉他,休想侵占葫蘆王地的一寸土地,休想得到一塊閃光的銀礦。於是又絞盡腦汁施出了一個新的花招──收買軟化胡玉山,可還是碰了一鼻子灰。最後他們培植親英勢力,派密探深入阿佤山腹地,測繪地形,勘探地質礦藏,竊運礦石標本,乃至派出軍隊,槍殺我佤胞,燒毀我邊民村寨;繼之,即明火執仗地肢解、強占我國邊疆,掠奪我豐富的礦藏資源。

1933年,英帝侵略者作了武裝侵占班老、班洪的充分準備,並以武力恐嚇和金錢收買兼用的手段買通了鄰近部落的少數敗類,背著班洪、班老兩個部落首領,與英工程師伍波蘭、測量員巴爾闊簽訂密約,開辦班洪、班老受清光緒朝廷旨令共轄的茂隆銀廠。 是年10月,英帝出兵500餘人向阿佤山北部侵犯,占領了茂隆廠爐房等地,隨即用其所收買的芒相屬官等人“送禮“,揚言不受“禮“就要見諸武力,以戰逼降,企圖掠奪更多的資源和撈取政治外交上的主動權。班洪、班老愛國上層,不受欺騙,不畏強權,義正嚴辭地聲明“佤族漢族是一家,九老九代不丟伴。為保中國領土和礦藏,寧死也不投降!”

面對英帝侵略,班洪王胡玉山毅然召集各部落王緊急會議,共商愛國抗英大計。各部落王剽牛盟誓,就在1934年2月初的一天黎明,班洪王府大青樹下廣場打掃一新,一面鮮紅的大旗迎風飄揚。各部落佤族男女從四面八方匯集廣場,數百名武士荷槍掛刀或持弩標站在前列,昂頭挺胸,等待著剽牛盟誓時刻的到來。從勐角董、耿馬、岩帥、瀾滄等地請來的其他民族的代表也站在人海之中。

幾聲木鼓響後,4個佤族大漢牽著4條肥壯的大黃牯牛步入廣場中央,4個手持標槍的大漢跟在其後。魔巴念完經咒後,剽牛開始,閃亮的標槍頭猛力向牛刺去。牛鼓著烏黑的晴珠蹦跳,牽牛大漢拼力拉住。大牯牛跳了一陣,血灑遍地,精疲力盡,倒地而死。 四周的人高興地狂喊 “勐!勐!”(佤語,漢意為“好!好!”),剎時,芒鑼、木鼓、象腳鼓齊鳴,震天動地,一片沸騰。胡玉山看著剛才剽死的牛倒向裡面,更使他充滿勝利的信心。因為按照佤族習俗,被剽的牛倒向裡面就預示著戰爭必勝,大吉大利。他作為17部落的盟主對戰爭的勝敗肩負著最大的責任。他滿意地點頭下令剝牛。剽牛手一擁而上,刀光閃閃,4條大牯牛一剎時就被支解剝光。按照佤族盟誓習俗,把牛頭和牛腿分成17份給17王,牛肉款待客人和部落成員。

剽牛結束,胡玉山請16王到議事廳議事。議事開始,胡玉山叫長子胡忠漢拿出一個大銀碗放在竹桌上;叫次子胡忠華抱出一壇佤族酒。胡忠華斟酒,胡忠漢雙手捧酒碗給其父胡玉山。胡玉山接銀碗後先喝一口,然後遞給班老王困鄂,依次遞給其他各王輪番痛飲。直到煮熟的牛腸分成17截端送來吃之時,方才停止傳酒。最後17部落王決定聯合一致出兵三路,內懲民族敗類,對外驅逐英帝侵略軍,勝利飲馬滾弄江。第一路,由岳相、布訓、波崩率250人攻永邦小麻哈。第二路由胡忠漢、胡忠才、劉國用率700多人攻丫口英軍據點。第三路由胡玉堂、保衛國、昆尼率領300多人攻芒相岳康,胡玉山坐鎮班洪指揮,建立營盤紮寨,1934年2月8日,愛國抗英的“班洪事件“發生了。

戰鬥中,佤族武裝只使用大刀長矛、弓弩、火鐮槍銅炮槍火藥土炮等原始武器,而英軍則使用自動步槍、輕機槍、大炮、無線電台等先進武器裝備。相比之下,英軍占有明顯優勢,但佤族人民沒有被敵人的武力所嚇倒,他們採用靈活多樣的辦法打擊敵人。開始,英方出動了2000餘名洋槍洋炮裝備的武裝壓住了佤族武裝的火力,雙方在南依河畔激戰3天3夜,互有傷亡,不分勝負。第四天,胡忠漢武裝打下了丫口據點,英軍逃竄,旗開得勝。但胡玉堂、保衛國兩路軍中了英方的調虎離山計。

因為英軍佯稱:“我們在河邊打不過你們,明天從新寨方向打下來。”缺乏戰鬥經驗的阿佤人民不知是敵人的陰謀詭計,上當受騙,將多數兵力調到新寨方向,河邊只留下少數人防守。2月12日,英軍乘虛而入,用燃燒彈和機槍猛轟猛掃,把班老寨燒成一片火海。佤族武裝只得撤退到龍頭山、崗勐等地原始森林中休整,等待援軍再作反攻。
班老失守,告急的人不斷地從前線到班洪王府向胡玉山求援。胡玉山一面竭盡全力支援前線,組織加強防守,安撫百姓;一面按佤族習俗派人帶著蠟燭、谷花到孟定、鎮康、耿馬、勐角董、岩帥、雙江、瀾滄、景谷、普洱等四方告急求援,爭取各地祖國同胞和龍雲省主席的支持。

班洪、班老人民愛國抗英鬥爭,得到了全國人民的聲援,全國各大城市,海外華僑,留學生,以結社、遊行、發表文告向國民黨政府請願等形式,聲討英帝侵略行徑,南疆各地人民派出代表到班洪、班老進行慰問,鼓舞了佤族同胞的鬥志。是年5月,李希哲等人召喚景谷、雙江、瀾滄、岩帥、勐角董等地自發聲援班洪、班老抗英鬥爭的民眾1000餘人,組成“西南邊防民眾義勇軍“,馳援前線,與佤族武裝並肩戰鬥,奮勇作戰,僅10天激戰,就把侵略者趕出了丫口、爐房、南大等地。在我乘勝追擊、英軍節節敗退的時候,國民黨當局由於“九一八“事變發生不久,懼怕外交孤立,屈從於英方“不要擴大事態“的要求,勒令“義勇軍“於9月11日全部撤離阿佤山,使英帝侵略者一手炮製的滇緬未定界懸案更加複雜化。

撤離之前李希哲對省府委員說:“我們全體官兵為了國家不被外人欺負,而離鄉背井,忍飢挨餓,置生死於度外,到此地抗擊侵略,今遭小人陷害,以致政府懷疑,令人寒心。但所來義勇軍,都是農家子弟,各有父母妻室,父老放心把他們交給我帶來,應該讓他們安全回家務農團聚。我們並沒有什麼奢望,可以立即撤退“。說完揮淚不止。在場官佐,痛哭失聲。周圍士兵看到,也放聲大哭,頓時哭聲大震,十分悽慘。

中央政府以李希哲擅自組織武裝,下令雲南通緝治罪。雲南省政府表面例行公事,實則也不管他,他避過了通緝風頭,兩年後才回到景谷。班洪抗英戰鬥共持續了4個月,有44位佤族英雄兒女,為保衛祖國邊疆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後來,班洪、班老人民堅決鬥爭和全國社會輿論支持,國民黨當局才同英帝於1935年至1937年進行第二次滇緬南段邊界會勘。在大量歷史事實面前,英帝終於承認班洪地區是中國領土。1960年中緬兩國友好順利地解決了久懸不決的中緬邊界問題,班老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1987年4月,班洪抗英紀念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在還被列為雲南省國防教育基地。如今,我們佤山人民繼承和發揚了先輩們自強不息,英勇奮鬥的精神,我們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地領導及全國各界友好人士的大力支持幫助下,佤山的明天一定會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景區分布

滄源縣 滄源縣主要景點地圖

(1)崖畫谷景區:該區位於勐省經勐來、縣城至永和口岸國門長78公里的大峽谷內。面積為64.36平方公里。主要景觀有絢麗多姿的岩溶景觀、神奇迷人的崖畫、千姿百態的古榕、挺拔秀麗的董棕林。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和眾多的歷史紀念地,以及優美如畫的亞熱帶自然風光。

(2)南滾河景區:位於縣城西部,主要景觀有神奇迷人的自然風光和晨霧、富有典型佤族風情的古老山寨、班洪抗英遺址碑、熱帶雨林原始植被、野生動物、珍稀植物、富有南國風光特色的熱帶果林。

(3)拉勐河景區:位於岩帥鎮境內,主要景觀有豐富多彩的植物花卉和險峻陡立的峽谷斷崖畫及古樸濃郁的民俗風情。

(4)班列景區:位於勐來鄉境內,主要景觀有蒼翠茂密的熱帶雨林、跌盪懸瀉的溪流飛瀑,風光旖旎的高山湖泊,是消夏避暑的理想之地。

(5)滄源崖畫:分布於滄源縣的勐來鄉、糯良鄉、勐省鎮區域內,1965年至2000年陸續被發現,目前共發現了15個點,崖畫分布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海拔在1000米——2000米之間。15個點共有面積約400多平方米,共有圖形1100多個,畫面內容多為狩獵、舞蹈、戰爭、採集、建築和村落等。畫面布局多採用圖解、示意的形式處理空間。圖形描繪均作剪影式。畫面內容反映了一定的宗教觀念,作畫的意圖和功能具有明顯的記事性質。畫為暗紅色,以赤鐵礦粉拌動物的血,用手指或羽毛繪成,據測定。距今約3000多年,1983年1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廣允緬寺:位於滄源縣城勐董大街北側,又稱“學堂緬寺”,始建於清代,為小乘佛教建築。距今約170多年,是漢、傣、白建築工藝和繪畫工藝有機結合的獨特建築物。與西雙版納的曼飛龍塔,景真八角亭同被專家們稱為南傳佛教三大建築,寺院占地面積219平方米,主殿為穿斗式木架結構,殿堂門窗作透雕裝飾,梁坊門柱遍布”金水”圖案,技藝精湛,是傣族的傳統工藝。殿堂外牆壁及藻井繪有反映佛教教義和社會風俗的人物畫。1982年被省文物普查隊發現,1988年被批准為省級和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滄源木鼓:滄源木鼓存於縣文管所內,全縣僅存此一枚,已有百年歷史。解放前,佤族人視為“通天神器”,並由木鼓而產生了一系列祭祀、舞蹈和傳統,鼓身呈舟狀,由堅硬的紅毛樹幹雕鑿而成,鼓長2.62米,直徑0.59米,兩端稍細,鼓身有一長2.1米,寬5厘米的音孔腔,內中分兩半鑿空,分別稱公母音腔,公音沉,母音清脆。面對飽經滄桑的木鼓,使人想起先民們圍著木鼓跳舞祭祀、祈求平安幸福的場景。

(8)勐董水庫景區:勐董水庫位於滄源佤族自治縣城南,是一座集灌溉、防洪、發電和旅遊為一體的多功能中型水庫。水庫於是1997年9月開工建設,2002年3月28日正式封頂,6月20日完成全部外業工作,投資總概算為11580萬元。水庫景區占地面積為262畝,分為三個景點和一條中心大道。第一景點以娛樂、健身為主,設有打歌場、籃球場、網球場、培訓中心、游泳池、垂釣池等各種娛樂、健身設施,是活動的中心。第二景區為葫蘆塘,內有佤族的原始民居和原始的生產生活勞動作坊,寓為阿佤人從葫蘆里出來後,生活條件逐步發生的變化。第三景點是庫門以內的開闊地,這裡有傳說中牛在洪水中救了佤族人民的塑像,有象徵阿佤人過上幸福生活的孔雀開屏等。中心大道從庫門起,過三個景點,登327級台階直達攔河壩頂,整個景區布局合理,花園裡遍植佤山獨有的喬木灌木,奇花異草。

 

滄源佤族自治縣-佤族歷史傳承

佤族在中國境內是雲南省獨有的一種民族,其分布在雲南南部和西南部的臨滄、思茅、版納、德宏、保山五個地州,總人口近37萬人。而在世界上,幾乎東南亞各國都有佤族居住,據不完全統計,總人口達350萬餘人。中國的雲南只屬佤族居住地北部的邊緣地帶,總人口僅占世界佤族的十分之一。

由於歷史文化、地域等原因,佤族自稱和他稱多種多樣。“佤族”這一個名稱,是國務院根據境內大部分人民的意願於1962年才定下來的。所以只有境內和周邊地區才這樣自稱。據初步考證和根據佤族創世史詩《司崗里》所述,佤族一直是世居在雲南境內的一個民族,後因地理條件和民族群體相對弱小而不斷南遷。佤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蘇聯考古學家斯·伊·布魯克(《印度支那半島各國的民族成分和人口分布》,載《民族問題譯叢》,一九五六年第四期。)對中印半島上的考古發掘資料進行研究後認為:“在公元前二千年代末,有大批居住在中國西南地區的孟高棉的部落,南遷入中印半島,有一部分仍然繼續留在雲南的南部和西南部。”這一說法和《司崗里》史詩的說法是一致的。

根據《司崗里》史詩所述,佤族一直是一個不斷自北向南緩緩遷移的民族,後他們遷到怒江和瀾滄江之間山高坡陡峽谷深的地帶,藉助那一帶的天然屏障和優越的自然條件和氣候優勢,他們相對把自己封閉了起來,從而有了相對完整的歷史文化的傳承。後隨著人口的增長和地理條件的限制,大批人馬仍不斷南遷,故有一部分人仍留在了中國境內。

滄源佤族自治縣-佤族-佤族民間傳說

滄源縣 滄源縣

佤族的創世史詩《司崗里》是佤文化的靈魂,創世史詩里說,宇宙之初什麼都並不存在,後來輕的上浮、重的下沉,下沉的物質一開始只有鵝卵石這么大,那就是地球的誕生。地球越聚越大,不知過了多少年才長到今天這么大。地球誕生以後它有了自己的神靈,他就是天神,天神因為孤單他哭了起來,他的眼淚落到地球上形成了雨。有了雨地球上就有了水,水和土在一起又孕育出一個神靈,她就是地神。天神和地神在一起以後又生下了日月星辰,從而誕生了宇宙。

宇宙誕生以後,天神創造了除了人以外的世間萬物,地神就用泥土和水創造了第一批人類。第一批人類只吃泥土,而是有生沒有死,還一天生兩到三個孩子,所以對地球破壞極大。天神見了就派燕子把火帶到地球上把第一批人類消滅了。地神把人種藏進了山洞裡,第二批人類從山洞裡出來以後天神給了他們血肉之軀,但還是有生沒有死,不久人類又擠滿了地球,所以天神就用水來消滅第二批人類,並讓有生有死的第三批人類從葫蘆里再生。這正是佤族人民一直掛在口頭上的“司季然、司崗里”。

人類從葫蘆里再生以後,佤族的始祖艾佤一直領著他的族人在門高西爺住下來。據說住了四千年,由於人口太多,他們就分成兩路,一路跟著馬鬃蛇向西走,一路跟著癩蛤蟆向南走。跟著 馬鬃蛇走的叫“巴格衛”,據說他們進了印度。跟著癩蛤蟆走的叫“巴繞克”,他們就是現在的巴繞克人-佤族。將近一萬年的時候,跟著癩蛤蟆走的巴繞克人來到了今昆明滇池一帶,他們在昆明滇池(門些諾些)一帶居住了將近九百年。後來他們因為美人計將昆明和滇池輸給了尼文人(現屬何民族無從考證)。

離開昆明滇池的時候他們又分成兩路,一路向西來到洱海一帶;一路向南來到普耳一帶,後來他們一直向南來到了今柬普寨,留在後方境內的就是現在的德昂族和布朗族。來到洱海一帶的那一支在那裡遇到了天神的使者達巴召,達巴召在那裡才開始教人們蓋房子,人們才開始從山洞和樹上出來住在房子裡。在洱海一帶住了五百年,由於瘟疫到來人們才離開洱海到騰衝,並在騰衝住了一段時間。離開騰衝的時候巴繞克人又分成兩組,一組南下經潞西到緬甸臘戌,一組繼續留在了騰衝。

中國史書上更多記載的關於佤族的歷史主要是留在騰衝的這一組人馬。在臘戌住了幾百年。三千五百年前離開臘戌的時候巴繞克人又分成三組;一組向東跟著獵物走了,他們很早進到了滄源一帶,據說這是這一支人馬的先頭人創作了崖畫。一組繼續留在臘戌一帶。而大隊人馬繼續南下於3200年前到達了佤城(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
在佤城居住了三百年,後來巴繞克人因為被騙遷到門肯(緬甸景棟)和周圍的山區,五百年後爭奪佤城,因為再次被騙他們甚至連門肯都輸了,大隊人馬才開始上到山上去。佤族很早就會種水稻,上到山上的後人們上了山,可水稻不願意上山,所以在一千七百年以前有人賣給巴繞克人谷種的時候,要他們先砍人頭祭谷魂穀子才會長出來,就這樣佤族才有砍人頭祭谷魂的習俗。

離開門肯大部人馬來到公明山一帶,後來因為砍人頭祭谷魂人們四處分散,主要人馬東進和北上,分別來到了西盟和滄源一帶。三百年前,緬甸佤邦紹帕區的梅勞村生下一個人叫賽瑪,賽瑪走了很多地方,他主張用牛頭代替人頭,所以滄源大部分沒有砍人頭祭谷魂已經有三百多年了。後來達賽瑪在滄源縣的勐卡鎮的海牙村死去,終年五十餘歲,他的死對佤族不能不說是一種損失,因為他沒有機會走到更多的地方,其它地方,直到新中國建國以後才破除砍人頭祭谷的習俗,而緬甸一直到七十年代,在緬甸共產國際領導下才破除這一陳規陋習。

《司崗里》史詩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長篇兒童文學作品,裡面有佤族的創世說,接著是歷史傳說,並滲雜著趣味橫生的童話和寓言故事。有英雄人物故事,也有忠貞的愛情故事,令人讀了愛不釋手。根據傳說,現在境內的佤族早就在五六千年以前遷到了怒江和瀾滄江之間這一特殊的地理環境當中,這一帶山高坡陡峽谷深,屬橫斷山區,加上有怒江瀾滄江兩條河作為屏障,所以外來文化很難於滲透,加上這個民族一直相對弱小,他們就一直藉助這一特殊的地理環境把自己封閉起來,並拒絕和外界接觸。對於人類歷史和文化的發展而言,佤民族這么做自然是一種不幸和悲劇,但是他們最終還是保存了自己,否則很可能很早就被同化和取代了。現在我們研究佤文化,我們驚奇地發現這個民族在與外界隔絕的情況下,他們自己也創造了自己比較獨特的文化現象,且歷史傳承比較淳樸直接,積澱也相當深厚。

首先,我們可以說佤族是世界上把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傳承得和保存得相對最完整的一個民族。縱觀世界各民族,幾乎沒有任何一個民族不是在與其它民族的交往中發展進步的。在交往的過程當中,也必然有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響。雖然這些民族一直都有著自己的文化現象,但它多少吸收了其它民族文化的營養來豐富自己,促進自身的發展和豐富。而佤族因為弱小,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所以幾乎與世隔絕,更多的沒有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文化歷史傳承也就相對是直接的,淳樸的。就說現在,佤族對宇宙、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仍然還相對原始古樸,這些認識仍然還屬於人類文化的幼年時期的認識,所以有人說研究佤文化是我們研究古人類文化的活的標本。

其次,一個封閉的,不與外界接觸的民族,在簡單的環境當中和有限的物質條件下,為了生存和發展,他們必然要走一條適合於他們千百萬年下來仍然能生存和發展之路。佤族在這樣條件下,他們選擇了依靠“精神生活”,以精神為支撐,所以佤族是一個精神生活比較豐富的一個民族。他們節日之多居全國56種民族之首。而節日又是依靠歌舞來支撐的,所以佤族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一個民族,故有人說佤族的孩子只要會走路就會跳舞,只要會說話就會唱歌。在佤族村寨里,隨時都可以聽到看到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

總之,佤文化是一種比較獨特的文化現象,它有著獨特的底韻,積澱比較深厚。就其歌詞而言,它完全不亞於唐詩宋詞。就《司崗里》傳說而言,有很多地方與當前的考古學成果是相吻合的,是我們今後研究歷史的一本寶典。就其人而言,只要有一定的物質作為基礎條件,他們同樣可以生活得美滿充實,幸福安康。知足者常樂,常樂宜於人的健康,所以佤族也是一個比較長壽的一個民族。

滄源佤族自治縣-佤族-佤族婚戀習俗

滄源縣 滄源縣

佤族實行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很少。一般同姓不婚。過去,認為姑表婚姻是最好的婚姻,舅父家有優先選擇外甥女的權利。但這種近親婚姻所帶來的不幸,也早已被佤族人覺察到,有句俗語“鹽酸樹不開在馬草上,外甥女不嫁回到舅父家,外甥女嫁回到舅父家命運不好”。佤族有轉房習俗,大哥去世,小弟未婚,可以繼娶嫂子為妻;大姐去世,小妹未婚,也可以再嫁姐夫,但要在兩個自願的前提下才能實現。青年男女擇偶的主要條件是身強力壯、勤勞樸實、容貌相當,其次才是家庭經濟條件。

佤族婚姻要經過“串姑娘”互相認識了解、自由戀愛、訂婚送酒,才能結婚。
串姑娘 小伙子十六七歲就開始“串姑娘”。“串姑娘”一般是在晚上十點以後,姑娘有時獨自在家睡覺,有時三五個睡在一處。小伙子串姑娘可以三五個一起去,也可以獨個行動,老人、父母見有小伙子來串,不會幹涉,並要迴避。父母希望自家姑娘能找到稱心如意的伴侶,並且能嫁到本村寨更好。有名俗語“好喝的茶湯不讓潑出來,好姑娘不讓嫁給別村人”。小伙子串姑娘可以在家裡火塘邊,也可以在野外。姑娘一般集中在寡婦家睡覺,小伙子去串姑娘時,一般彈三弦,去時琴調急切,意為姑娘開門,返回時琴調悠揚,表示留戀,姑娘若已睡覺,可以叫醒。

對於來串的小伙子,不管姑娘是否中意都起來陪坐,否則會視為失禮。姑娘小伙坐在火塘邊問長問短,說說笑笑,雙方在攀談中自然流露出愛慕之情。過去串姑娘時,姑娘要給小伙子梳頭。梳頭時,便是男女彼此竊竊私語,充分表達自己情意和遞送愛情信物的時候。信物一般是煙盒、梳子、頭巾、錢、手鐲、戒指、銀紐扣等。在串姑娘期間,不能發生兩性關係。通過長時間交往接觸,相互了解,認為對方是最稱心的伴侶,才告之父母,準備訂婚。在過去,佤族有脫包頭的習慣,小伙子認為姑娘是最稱心的伴侶,就將姑娘的包頭脫下帶回家交給父母,父母要殺雞,將雞血滴在包頭上,然後占卦卜吉;若雞卦預示吉利,就訂婚;若是凶卦、父母要反對這門親事。

滄源縣 滄源縣

訂婚 佤族叫“朵帕克”,分三次進行。第一次是媒人帶上一斤酒,到姑娘家提親,探聽女方家對這門親事的意見,這叫“串姑娘酒”。第二次是送小禮,五至七人帶上一包茶葉、幾包煙、一壇水酒、一串芭蕉到女方家。這次要召集女方家舅父、老人等商議這門婚事。按常理,即使女方同意,也要當著大家的面假裝反對,說自家姑娘這樣不行,那樣不行,僅僅找些藉口而已。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送禮,這次所帶的彩禮比第二次多,除帶煙、酒、茶、糖、芭蕉外,還帶一隻大公雞、一籮大米到女方家。

到女方家後,由男方舅父酹酒,將所帶的彩禮交給女方家,女方家的親戚朋友要到齊,並殺大公雞煮爛飯招待賓客,最後由老人看卦確定結婚日子。訂婚後,男女雙方可以互相幫助勞動。訂了婚的姑娘就不再參加“串姑娘”活動了,否則,會受到男方家的懲罰,甚至會被拋棄。

結婚 訂婚後男女兩家各自做好準備,如釀製水酒,舂備大米、準備雞、豬等,等待舉辦婚禮。過去,男方要付給女方家聘禮。姑娘的聘禮父母不全部占有,要分給親戚。結婚那天,男女兩家各有自己的迎送隊伍,男方迎親隊伍由舅父杵長鏢走在隊伍前頭領路,由新郎的叔叔挎長刀緊跟舅父,隨後便是蘆笙手,敲鋩鑼的和拿禮品的若干人;女方家的送親隊伍也是這樣組成的。

迎親隊伍到新娘家門口時,新娘家的“門官”早已緊緊把門關上,新郎及迎親隊伍無法進去,只好暫時站在門外。等舅父跟門官對話,付給門官開門錢後,方才將大門開啟。“開門錢”一般是一個銀幣或者煙鍋,朝門縫裡塞進屋裡。進屋後,由舅父清點所帶的禮物,一一交給新娘的舅父,然後,新娘家擺出宴席款待迎親隊伍。在新娘家辦完後,就把新娘迎到新郎家。到了新郎家,大門早已打開,婆婆公公出來迎接新人。進屋後,還是由舅父清點新娘的嫁妝,再擺出宴席款待來賓。到此,結婚儀事就告結束。過去,佤族新婚之夜,新郎新娘不同房,由陪娘或者新娘姐妹陪新娘同居,婚後三天內新娘不能回娘家。

滄源佤族自治縣-佤族宗教祭禮

滄源縣 剽牛祭祀

佤族的宗教祭禮活動很多,大的活動一般與節日聯繫在一起,而小的活動一般不定期、不定時、不定數,並多以家庭為主。過去,除了祭社供神外,還有全寨性的砍木鼓、獵祭人頭、賧虎豹等。

砍木鼓 木鼓是佤族的吉祥物。砍木鼓是全寨性的活動,主砍木鼓家要殺豬剽牛,煮飯供全寨人吃,因此能砍木鼓的一般是比較富有的人家。從砍木、拉木到木鼓鑿成敲響將近個把月,村民要每家每戶送大米、鹽巴、水酒給主砍木鼓的人家作為禮物。選定那家主砍木鼓後,就選擇吉日,選派幾個有經驗的壯漢去森林裡選木料,選中了就回家敬告老人;第二次再去觀察所選的樹是否被雷擊過,樹幹上是否有穴洞;第三次才由頭人、老人、主砍木鼓的人家及幾十個壯漢一起去砍木鼓。砍木鼓時要注意大樹傾倒方向,一般倒向村寨方向最好。大樹砍倒後,斷成一截兩米長的樹段,將它放置在較平處。

第二天,全寨所有健康的男子都去拉木鼓樹,婦女有的煮飯送飯,有的還跟男人一起拉。拉木鼓樹要直路,樹上坐著一位善於辭令的男子,他在木鼓樹上吆喝,大夥迎合高呼。拉木鼓通常是兩天才拉到家,第一天拉到半路,讓樹在半路歇一晚上,在兩頭打上樹樁,如果樹將朝寨子的那棵樹樁攆倒為最佳。木鼓樹拉回寨子後,要請一位巧匠當師傅,七八個木匠動手雕鑿,一般要10天左右才雕鑿完工。鑿完敲響了,全寨人要慶賀一番,主砍木鼓家要拿出一條經過挑選毛純的黃牛,舉行一次最隆重的“砍牛”儀式。砍牛前,先將備砍的黃牛拴在牛頭樁上,砍牛人裝扮成女性,上纏包頭,下圍裙子,祈禱完畢便長刀一揮,使勁把黃牛的後腿一刀砍斷,牛倒下後隨即將牛尾巴砍斷,扔在主砍木鼓家的屋脊上,然後搶肉者一擁而上,剎時間一條活生生的黃牛便剩下斑斑血跡。主砍木鼓的人家忌食這牛肉。木鼓以紅毛樹、樺桃樹為最好。

滄源縣 剽牛祭祀

獵祭人頭 按照慣例,砍了木鼓後就要獵人頭來祭,社神才使地方平安,保佑糧食豐收。獵人頭是全寨性的活動,老人、頭人殺雞占卜後選擇吉日,派幾十個壯漢去獵取人頭,獵獲人頭後要儘快返回寨子,走到離寨子不遠外就鳴槍高呼,寨子裡的頭人得知獲得人頭後就敲鑼擊木鼓,敬告村民不要上山下河。然後由頭人、老人帶紅包頭、一碗米、一個雞蛋到指定地點迎接人頭。將紅包頭戴在人頭上,把米粒、雞蛋餵給那人頭“吃”,然後祈禱,給人頭敬酒,幾個婦女一邊哭泣一邊給人頭梳洗。

人頭砍到了,就要祭人頭。主祭人家是經過頭人選定的、能承擔祭禮期間村民吃飯的富有人家。祭禮活動結束後,由主祭人家的壯年男子,在眾人的吼叫聲、鋩鑼聲、木鼓聲中把人頭裝進竹籠里,抬到放置人頭的神林里。
祭人頭的最後一道儀式是洗滌砍人頭的長刀。負責洗滌長刀的人家也是經過頭人選定的。洗刀人家要備一條黃牛,屆時剽牛款待村民,剽牛部位是右前腋部位,剽後若牛往左方倒,牛血噴向空中為最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獵祭人頭陋習,已徹底革除。

祭虎豹 虎、豹佤語通稱“西外”。佤族認為虎豹是獸中之王,是天神的使者。獵獲麂子馬鹿不算有本事,打到虎豹才算是好獵手,是真正的英雄,打到虎豹才能唱獵歌。

滄源縣 剽牛祭祀

獵獲虎豹後,獵人一面派人跑回寨子報告頭人,並通知家裡作一些準備,一面用自己的挎包罩虎頭,意思是不讓虎豹見到自己。然後將兩棵野藤結成兩隻藤圈,一隻套在虎的胸部、一隻套在腰部,砍一棵長桿子穿過兩隻藤圈,抬走時使虎的四肢向下垂直,就像站著的活虎,獵人們前呼後擁,邊走邊唱,歌聲、號聲、槍聲響徹山谷林海。回到寨門外,早有許多人在那裡等候。要舉行“砍虎”儀式,將虎匍臥在地上,老人手拿酒杯到老虎跟前蹲下來酹酒誦祝,祝酒完畢,兩個男扮女裝的老者,各執一把斧子殺氣騰騰走到死虎面前,舉起斧子猛劈虎頭左右兩邊的地面,“阿哈!阿哈!”地一人劈三下。“砍虎”儀式完了,老人就給獵人們敬水酒洗塵,向他們祝賀。最後在激昂的獵歌聲和牛角號聲中,人們前呼後擁將死虎抬到獵手家,放在事先備好的木架上,兩個老婦人邊唱淒婉的獵歌邊為死虎梳理全身的毛,村民們圍著老虎跳一陣賧虎舞后,才認真細緻地剝虎皮。

虎皮從頭到腳完整無損地剝下來,套在仿照老虎模樣大小用竹篾編扎的“竹篾虎”上。虎皮套上去後作一些修飾就活像真虎一樣。再將虎標本掛在木架上三天三夜。每家逐戶要拿雞蛋“餵虎”,對準虎口把生雞蛋擲進虎口。
賧虎活動的最後一項是“送虎魂”,佤語叫“比安西外”,“比安”即獻祭,用虎豹祭社供神。負責“送虎魂”的一般是獵手的親家。佤族認為“虎魂”能將家裡的貧窮的疾病帶走,換來健康和豐收。

“送虎魂”這天,村民穿著新裝,照例地唱歌跳賧虎舞,又吃又喝,舉寨歡騰。兩個老婦人邊唱邊為虎梳理,歌聲深沉而淒涼,就像哭死人一樣的悲哀。最後,兩個壯漢將虎從木架上抬下來,再進寨走一圈,以示離別,家家戶戶照例拿出雞蛋“餵虎”,有的還捧出大米往虎身上撒,有的舉杯往虎身上澆酒,最後將虎抬出寨門,早已準備好的全寨所有的火藥槍一齊鳴放,全寨男女老少,將“虎魂”護送到社神林,將虎掛在木架上,人們又一次圍虎跳舞唱歌,氣氛莊嚴而熱烈。

叫魂 佤族認為萬物有靈魂,魂在物才在,魂亡物亦隨之亡。人的靈魂是一種自在之物,可以附人體,也可以離開人體,人一旦跌倒、受傷、受驚,其靈魂會受驚游離人體。這樣人就會生病體弱,這時往往要叫魂拴白線。叫魂時,隔壁鄰舍親朋好友也前來叫魂禮,一般是一碗米、一隻雞蛋,一兩塊錢和幾根白線等。火塘邊置一面簸箕,裡面放有別人送來的“魂”,負責叫魂的老人坐在簸箕旁,手把酒杯,祝辭叫魂,然後殺雞將血滴在備好的批杷枝葉和大米上面。

雞煮熟後撈出取舌頭、骨頭占卜看卦,從雞卦上可以看出魂是否叫齊,然後將一根紅白藍色扭成的線繩拴在被叫魂人的手臂上,一般女性拴在左手臂,男性拴在右手臂,魂系好,大家才吃雞肉爛飯、糯米飯。叫魂一般在晚上進行,吃了飯,碗筷留到第二天早上才洗,若當晚洗碗筷,會將叫來的魂沖走。

朵巴阿” “朵巴阿”是一種送腿子肉,認、拜祖先的禮儀。佤族認為“朵巴阿”是極為光彩的事,是維繫親屬關係、聯絡感情、表達心意的一種重要方式。腿要送右前腿,連肉帶骨整條送,同時加送一塊直徑一尺方圓的糯米粑粑。送腿子肉的規矩是按長幼之序。弟弟送給哥哥,哥哥送給伯父之小子,小子送給次子,次子送給長子;若父母還健在,兒子家的腿子肉要統統送給父母;若父母去世,就送給較親近的親戚;若確實找不到親戚可送,可敬獻給大樹,亦表示敬祭祖宗。
腿子肉一般是在逢年過節或家中辦大事時送,凡家中宰殺的畜禽和獵物的腿子肉均可送,沒有腿子肉的人家,可將糯米粑粑做成腿子形代替腿子肉敬獻給祖宗。

滄源佤族自治縣-佤族服飾

滄源縣 佤族服飾

佤族的服飾,各地差異很大。據說,佤族的紡織已有200年的歷史。那時僅有麻布、木棉布做成的一塊遮羞布或短裙。他們普遍穿上衣裙,是近一百多年的事。佤山邊緣區(即滄源大部、耿馬、雙江、瀾滄、孟連以及西雙版納的佤族)、鎮康地區(即鎮康、永德、景東等地的佤族)則更早一些。

佤族的傳統服飾,以黑色為基調,以自制土布為衣褲的布料。如婦女下裙,多用黑、紅、藍、紫、黃或白的彩線,混紡成條紋花粗布,單幅圍裹。不論男女老少,常年跣足。男子的衣著差別不大,常剃光頭或留一束長發於腦後。成年男子多纏黑色包頭,少數地區也有纏白色包頭的。

纏紅色包頭的多為大窩郎(掌管木鼓房的大頭人,多為建寨人及其後代)或頭人、魔巴(巫師)和獵人頭“英雄”。上衣多為無領長袖、左衽布紐或銀扣。褲子短而肥大,褲腰捲起來可以包東西。男子一般沒有更多的妝飾,個別地方有戴項圈、右手戴手鐲的。外出時,身挎背袋、長刀、火槍、弓弩、梭鏢、腿纏裹腿,是一副古代壯漢勇士的形象。
佤族老年婦女,多纏黑色包頭,上衣與老年男子相似。耳上墜有圓筒形或圈狀的銀制耳環。有的卻墜著粗短的木製耳塞,因耳環較重,天常日久,墜耳垂肩。脖上喜戴1-3個大小不等的銀項圈、手戴銀鐲。裙子一般為黑色或彩色條紋裙,腿裹護腿布。中青年婦女的服飾較為複雜,各地差異較大。

以頭飾為例,有披長發,戴銀髮箍的;有披長發戴銀泡帽的;也有用彩線纏發,盤繞頭頂,綴飾毛線彩球的。服裝款式也因地而異,有近似漢族的,也有近似傣族的。其中,最古老、最具佤族本色的佤山中心區(即西盟地區)的婦女服飾。

這個地區的婦女,喜留長髮披肩,頭戴發箍,耳墜耳垂,上穿無領短小坎肩,腹部裸露在外,佩帶有數個藤篾腰箍,胸前掛著數十串自製的天然果珠或料珠;手臂戴有銀鐲,下穿開口條紋花短裙,小腿常套很多個漆過的藤篾圈或裹一塊護腿布。配搭得十分自然得體,它既適應了阿佤山炎熱的亞熱帶氣候,又充分地利用自然物,彌補過去佤山紡織品的奇缺。美麗大方,個性突出,稱得上是服飾藝術的傑作。

滄源縣 佤族服飾

阿佤款式類型 阿佤款式主要以阿佤方言區西盟、瀾滄為代表。男性剃頭鏇發(頭頂留髮一撮,也稱魂發),纏包頭或戴帽子。包頭布一般2-3拃寬(40-60厘米),半排至一排長(100-160厘米),多數黑色,少數白色和紅色。男兒一兩歲穿耳,穿耳之後佩戴棉線,棉線陳舊斷絕,多數則已,少數則以銀環代之,至老。上衣為無領或圓領對襟布扣短袖披肩衣。

下穿大擺襠肥寬短腳褲,多為黑色或藍色,布條腰帶。女性自小留長髮,多數齊肩、少數在腰,頭上套發箍,發箍分別為銀制、鋁製或藤蔑箍等。女性幼年開始穿耳,佩戴耳環、耳鏈等。頸上佩戴多樣,有金制、銀制、鋁製項圈項鍊,有珍珠項圈項鍊,有動物骨胳相串的項圈項鍊,有竹、藤或金絲草編織的項圈項鍊等。

女性上穿無領短衣或披肩無袖對襟短身衣、下擺齊臍,用小銀泡或小銀幣作鈕扣。手上佩戴鐲子,多為銀鐲,其它還有銅鐲、鋁鐲和竹藤、草手圈等。下身穿開口短幅裙,裙長不超過膝蓋,或僅蓋大腿一半。多為黑色、白色、藍色、綠色或紫色少許。腰圈套若干個藤篾烤制的腰箍,小腿上也套若干圈,前者起腰帶作用,後者起固定裹腿布作用。

布饒款式類型 布饒款式類型以布饒方言區域的滄源東部、瀾滄西部為代表。男性,兒童與老者多剃頭留鏇發,兒童戴帽,老者纏包頭,青壯年多為蓄髮理頭,帽子多為黑色布、綢緞製成,圓形或錐形,錐形頂上著一束蓬鬆的穗纓須。包頭均為黑色,長度一排到二排,繞法物異,繞出三個尖角形,有時在尖頭上插上怪羽毛或花卉。男子幼年時多穿耳,但佩載耳飾者極少。上衣為黑色圓領,衣袖寬而長,右開大襟或無披肩對襟衣裳,布條紐扣。一般多穿內衣,顏色多為白色,也有其它顏色。下穿寬腰、大吊擺襠肥大長腳褲,黑色或藍色,腰帶多為布帶。中老年人多扎小腿綁帶,手上多佩戴手鐲,多為銀鐲,其次為銅、鋁鐲,也有佩載手鍊者。

女性自幼蓄長發,女童多戴圓帽和頭巾裹,老婦裹包頭,布尺比男性更長。少女與中年婦女多數將發梳纏繞於腦後,以發套或發卡箍之,也有編辮者。耳飾有銀制、銅製或金制耳塞及耳環、耳鏈、耳花等。上衣為黑色無領,長寬袖,襟開於右,布條鈕扣,布條腰帶。前胸衣襟上鑲嵌銀泡、銀幣或珍珠等。下穿開口長幅花裙,多為黑色、紅色兩種顏色相雜,也有紅、黑、白、藍、綠、黃相雜者,雜色圖案主要有條形和波形兩種。成年婦女一般穿雙裙,即里裙和外裙,里裙薄而短,外裙厚而長。

傣款佤式類型 傣款佤式類型服飾是布饒方言區域的一部分,主要以滄源西部及永德、鎮康兩個區為代表。穿戴者多為信仰佛教區域或者與傣民族雜居和鄰居的佤族。其款式接近於傣族的服飾,又還保留佤族自己一定的傳統特點。男性自幼剃光頭,戴帽子或扎包頭。帽子多為黑色綢緞和棉布縫製的小圓帽。相當部分戴紫色、灰色的黑色圓形毛線套帽。不穿耳,不佩戴耳飾。

上衣黑色之外,還有白色、藍色、灰色、紫色等,圓領長袖,對襟,布條紐扣。下穿直筒大腳褲。女性自幼蓄髮,長發梳理後纏繞於頭頂,以艷色布條系之。近代多半用大毛巾當包頭,多為白色。耳飾為金制或銀制的簡練而微小的耳鏈耳塞,頸上佩戴金、銀項鍊而不戴項圈。上衣一般為黑色、藍色、灰色圓領長袖右左大襟布條紐扣。下穿黑色、紅色、藍色或雜色長筒裙。腰系寬約三寸、長約二排的藍色或紅色、黃色綢帶,用時約繞2-3圈,也有用細薄棉布作帶者。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化和國際國內商品的流通,佤族的服飾在材料、款式等方面也在逐漸地演變,滄源絕大多數民眾的穿戴已逐步進入了現代化,開始穿流行服裝。西服開始滲透到人民的生活中。

滄源佤族自治縣-佤族禮節儀式

滄源縣 禮節儀式

禮儀是禮節和儀式的簡稱。遠古的時候,禮是敬神的意思,後來引申為表示敬意的通稱。而現在的禮儀指的是在平等條件下的社會規範和道德規範。禮儀對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來說是這個國家或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的集中表現。而對於一個人來說,它是這個人文化水平和道德修養的具體表現。每個民族都有一整套相對完整的待人接物的方式,且又因地域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區別。從古到今,了解一個民族的禮儀一直被作為和這個民族交往的第一把鑰匙。

首先,根據《司崗里》史詩所述和現代的佤族禮儀,應該說佤族是一個信譽和謙讓的民族。所以佤族的禮儀也是一個信譽而謙讓的禮儀。至今,無需什麼憑證,每個人都會為自己曾經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而負責。究其根源,這是因為佤族的神靈崇拜,萬物有靈,神靈公正、善有善報、惡有惡應相關。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神靈和自己的良心,所以說佤族的禮儀應該是尊神尊人的禮儀。所以他們以信譽為大,以信譽為先。其次,尊重別人就會得到別人的幫助和諒解,謙讓是對別人的尊重和寬容,所以說佤族是一個相當寬容的一個民族。第三,佤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同時也是一個團結互助的民族。有關史書記載,佤族在歷史上就一直同舟共濟,相互幫助,故“勇往直前、前赴後繼、戰無不勝”。所以說佤族的禮儀也就榮辱與共的一種神聖的禮儀。

滄源縣 禮節儀式

從具體的表現而言,不同的禮儀有不同的表現方式,表現在為人處事,待人接物、言行舉止上,同時也表現為一些禁忌,其內涵是比較深奧的。區分開來,禮儀也存在服飾禮儀、飲食禮儀、茶禮儀、酒禮儀諸多方面。要真的了解佤族這個民族,最好還是深入到阿佤山區體驗真實的生活才能真正品味到真實的佤文化。就說一般的禮俗也有很多很多。如:佤族認為人不能做壞事、虧心事,否則會遭到老天爺的懲處;贍養老人是一種義務又是一種光榮;客人到家要把雞頭敬給客人當中年紀最大或威望最高的人;贈送禮物,送單不送雙,有尚未成全之意;有孤兒寡婦從門前走過千萬不能“喂喂”地叫狗等等。這些都充分的體現出了一個民族的傳統美德。

滄源佤族自治縣-佤族傳統節日

滄源縣 傳統節日

“便克”節 每年農曆6月24日為節日,類似其他民族的火把節,但它有自己的民族特點。過節這天,家禽家畜、生產工具、生活用具要全部關好收齊,不能讓其留在野外,別人借去的東西也要收回,家裡人不準外出。除了派女孩到旱谷地里採摘小米穗或者幾片葉子、瓜果之類外,全寨人誰也不準上山下地幹活,不準出門串親。因為小米比旱谷成熟得早,就先叫小米魂,生怕不乾淨的人先拿吃,年收成不好。小米穗、瓜果等拿到家後要殺雞、蒸糯米飯,舂粑粑,由老人念祝語叫魂。這天早上忌諱客人進屋。

當夜幕降臨時,家家戶戶要點燃火把,豎在屋檐下,整個寨子亮如白晝,接著用乾蒿子和香灰撒向室內外,驅逐蚊蠅。青年男女借撒香灰之機互相傾訴愛慕之情,老人們成群結隊地巡迴喝酒唱調對歌,年輕人集中在舞場上踢竹球,整個寨子沉浸在歡樂的節日氣氛之中。在佤族節日中,便克是第一大節日,人們將它視為滅災驅鬼,送舊迎新,預示家事平安,五穀豐登,六畜滿園的隆重佳節,視為舊的災難、飢餓、疾病的結束,新的吉祥、平安、快樂的開始。

滄源縣 傳統節日

“齋”節 又稱新米節,每年農曆8月(佤歷10月)間,當穀子剛熟時,頭人便召集老人商定過節的日子。過節前一兩天內,大家要修好馱運新谷的道路橋樑。過節那天,將小女孩打扮得漂漂亮亮,讓她們在田地里摘谷穗,即拿“谷魂”。谷穗拿到家後,要殺雞、濾水酒、蒸糯米飯、舂粑粑等,並將拿來的新谷剝幾粒煮進雞肉料飯里,這就是“嘗新米”。過“齋”節時,大家都喜慶豐收。晚上,年輕人踏著皎潔的月光,在舞場上歡慶歌舞。1991年,經過各地佤族同胞的多方磋商,一致同意將新米節時間統一定在每年的農曆8月14日。

“臥”節 即春節。節日前幾個月,家家戶戶都要備好肉食、柴禾、節日新裝等,要維修房屋。臨近節日,婦女割草準備馬料,男子修水溝迎新水。臘月二十九日,村寨中的舞場上要栽一棵松樹,裝飾打歌場。
臘月三十晚,每家都舂糯米粑粑、濾水酒,請德高望重的老人來家裡酹酒祝詞。大年初一清早,大家都起來放槍鳴炮,宣布新的一年到來了,這時婦女小孩也都起來抬起竹筒接新年吉祥的“新水”。大年初一是戒忌日,佤語叫“近”。這天全寨人不出寨門,外寨人也不宜入寨進屋,大家只能在家裡安閒。大年初二清早照例響起隆隆的槍炮,告示大家今天的拜年日。佤族拜年通常逐家逐戶拜一下,備有家宴的吃上一點,未備家宴的喝上兩杯水酒就行了。佤族通常在初二這天開始打歌,下午四點左右老年人就到舞場開始打歌。當夜幕降臨時年輕人就陸續走入打歌場,老年人也陸續退出舞場。舞場氣氛熱烈,人們把一年中的激情和快樂盡情釋放出來,一直到半夜人們才漸漸散去。過年一般5—7天,打歌也要打3個晚上。過年期間,中老年人喜歡聚在一起唱“宗呷”(唱調),用歌來抒懷,年輕人則聚在舞場上打陀螺、到野外踏青娛樂。信仰佛教的班洪、班老佤族和傣族一樣,過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信仰基督教的永和等地佤族除了過便克節、新米節外,還過聖誕節。    

民俗風情

織布(勐卡)

滄源縣 滄源縣
滄源縣 滄源縣
 
滄源縣 滄源縣
滄源縣 滄源縣
滄源縣 滄源縣

舞動佤山大賽

中華民族園裡的摸你黑 

 

【抱歉,不支持flash】


 

參考資料

新華網-滄源佤族自治縣
http://www.yn.xinhuanet.com/nets/cy/index.htm

滄源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公眾信息網
http://www.cangyuan.gov.cn/home

 

雲南行政區劃(1)

桂林山水甲天下雲南美景人人夸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