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盧家洲村坐落在瀘水與禾水的交匯口處。該古村以玉祠、斜塔、羅漢松“三寶”而遠近聞名。
![盧家洲村](/img/d/c86/nBnauM3X0ITO1kzN2QzNxMDNxITMxUTM0YTMwADMwAzMxAzL0c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公元882年,江西第一個狀元盧肇在吉州刺史任上過世。600餘年後明宣德四年,他的後代袁州(今宜春)盧塘村人盧仲文,為紀念他,舉家遷居吉州。盧仲文選擇了今吉安市北,瀘水與禾水匯合初處,在一棵幾百年樹齡的羅漢松旁,建造房屋。這就是後來的盧家洲村.
盧氏玉祠建於清嘉慶十年,坐北朝南,歇山頂,飛檐翹角,斗拱間飾圓形細雕圖案70幅。門樓下,板書“科第征貢”4個大字,以示祠主人乃元代開基祖先盧仲文為鄉舉進士,官入朝廷的顯赫身份。
盧氏玉祠有大門、腰門、後堂門共8座,其門楣、門檻、門蹲、條柱、門臼、牆角石、祠內16尊柱礎以及面闊三間的明廳階石均用整塊漢白玉製成,其中,中廳階石長近6米,寬0.48米,厚0.30米,比故宮最長的漢白玉還長1米多。此外,祠堂內還有大型漢白玉石鼓8尊。盧氏宗祠用這么多大型漢白玉造就,不僅造價昂貴,有的較故宮御
![盧家洲村](/img/8/dab/nBnauM3X2UDM1kTMwUzNxMDNxITMxUTM0YTMwADMwAzMxAzL1c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羅漢松屹立於盧家洲村西的古代水運碼頭,樹高28米,圍徑5.2米,據園林學者考證,樹齡在1500年以上,至今仍蒼勁挺拔,枝繁葉茂。
盧家洲村現有民居103棟,其中明清建築63棟,分為祠堂5座,書院4座,廟宇4座,古民居50棟。這些建築均為江南硬山式建築風格,防火牆高聳,馬頭牆起翹。村中尚有鑼井、鼓井兩口古井。井口均為抹角四邊形,大青石板豎砌而成。
盧氏玉祠
建於清嘉慶十年,坐北朝南,歇山頂,飛檐翹角,斗拱間飾圓形細雕圖案70幅。門樓下,板書“科第征貢”4個大字,以示祠主人乃元代開基祖先盧仲文為鄉舉進士,官入朝廷的顯赫身份。
盧氏宗祠占地一畝.大門前方的斗拱屋頂下有塊橫匾,上書'科第徵貢'四字.祠堂用漢白玉作柱礎,門框,門檻,台階,顯出與眾不同的雍容華貴的貴族氣派.正廳中間的一級階基,用一塊5米長的漢白玉鋪就,中國罕見.據說台基下面雕刻了一條龍,有'龍脈永存'的含意.祠內還有8個漢白玉石鼓墩,據說是用來鎮虎的,因為村莊是虎形地貌,不讓壺跑掉,村莊才永世興盛.
![盧家洲村](/img/1/b6f/nBnauM3X3EjM2AjM4MjNxMDNxITMxUTM0YTMwADMwAzMxAzLzY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盧氏玉祠大門漢白玉的門楣上雕有傳說中的八仙和太白金星像,人物小巧神態各異,卻栩栩如生,為祠堂添加了不少莊嚴的氣勢。大門下面的漢白玉門檻和門蹲上,雕有龍、蝙蝠、麒麟和喜鵲等祈福消災的吉祥動物,門檻正中雕有“錢斗”,裡面裝有不少“花邊”,希冀進出玉吃詞盧氏族人,都能日進斗金。玉石浮雕圖案之精美,寓意之深刻,讓人嘆為觀止。
盧氏玉祠有大門、腰門、後堂門共8座,其門楣、門檻、門
![盧家洲村](/img/b/50d/nBnauM3X2MjMwQDN3MzNxMDNxITMxUTM0YTMwADMwAzMxAzLzc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羅漢松屹立於盧家洲村西的古代水運碼頭,樹高28米,圍徑5.2米,據園林學者考證,樹齡在1500年以上,至今仍蒼勁挺拔,枝繁葉茂。
盧家洲村現有民居103棟,其中明清建築63棟,分為祠堂5座,書院4座,廟宇4座,古民居50棟。這些建築均為江南硬山式建築風格,防火牆高聳,馬頭牆起翹。村中尚有鑼井、鼓井兩口古井。井口均為抹角四邊形,大青石板豎砌而成。
![盧家洲村](/img/d/92c/nBnauM3X0ITOwMDNxMjNxMDNxITMxUTM0YTMwADMwAzMxAzLzY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比薩斜塔”
盧家洲村的村頭東南處有瀘水,禾水在這裡交匯,數千年的河水沖刷堆積造就了盧家洲村村址。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盧家洲村在瀘水,禾水交匯口附近,古盧家洲人一直飽受著河水的泛濫和侵蝕。“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為此,在明代萬曆年間,古盧家洲人便舉全村商賈之力,在瀘水,禾水交匯下游,建起了一座鎮河之塔用作鎮水妖的古塔,斜塔的落成,古盧家洲人從此告別了水害。這便是盧家洲人驕傲的盧家洲古村二寶之斜塔。該塔為磚砌,實心,六面五層,通高21.3米。因歷年大水沖刷,東北面塔基下沉,塔身向東北方向的最大傾斜度為67度,偏離垂直線6度,當地人戲稱其為吉安的“比薩斜塔”。
![盧家洲村](/img/3/fc4/nBnauM3X0AzM4QTOxQjNxMDNxITMxUTM0YTMwADMwAzMxAzL0Y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美好的傳說,總是與人們以無盡的遐想。如今,站在被河水沖刷後而堆積不規則的灘涂,不知道靜臥在地下的古盧家洲先賢,他們看著被制服了的“水下蛟龍”,而丟失的鼎盛文風,是不是還在思考當初的決策究竟是對還是錯。
千年羅漢松
盧家洲古村前的一個菜園裡,有棵千年羅漢松。此謂為盧家洲古村之三寶。羅漢松屹立於盧家洲村西的古代水運碼頭,樹高28米,圍徑5.2米,樹幹最粗處需4人合抱。據園林學者考證,樹齡在1500年以上。
據村裡的老人講,羅漢松樹下還有一蛇穴,曾見過一條長約丈余,頭上長有形似公雞大紅冠的大蛇從樹下洞穴鑽出,通身紅光閃閃,行動呼呼有聲,一度被村民尊稱“神龍”,奉為保佑村里興旺發達的神靈。一段歷史,一個故事。讓世人盡情地去評說。而歷盡千年的生靈,在經歷了繁華和古樸的歲月後,惟有這生生不息的生機,與這陽光、青山、綠水,共同見證世事的滄桑……
![盧家洲村](/img/a/bf9/nBnauM3XzgTMzATO3QjNxMDNxITMxUTM0YTMwADMwAzMxAzL0Y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特色美食
廬陵菜選料精細,注重火候,在烹調上擅長燒、燜、炒,注重保持原汁原味,原料大都是選用當地的土特產,故地方特色濃厚,廬陵風味佳肴甚多,如膾炙人口的“全副鑾駕”、誘人垂涎的家鄉肉、“永新狗肉”、“文山雞丁”宴席上品滋補烏雞,肉質細嫩的“萬安玻璃魚”,味美肉嫩的“炒石雞仁”奇香異味的千煸桔絲等均是久負盛名的珍餚。
旅遊指南
進出交通
![盧家洲村](/img/4/d21/nBnauM3X3IjN5cTOyQzNxMDNxITMxUTM0YTMwADMwAzMxAzL0c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到盧家洲先坐火車到吉安,然後在廣場乘去曲瀨鄉的公車,下車後3公里即可到盧家洲。或者從吉安直接包車前往。
停留住宿
可回吉安,或到井岡山住宿。
吉安住宿方便,高中低檔俱全。
井岡山賓館:是三星級賓館,江西省重點旅遊涉外定點單位。
順道遊覽
![盧家洲村](/img/7/e44/nBnauM3XwgTOxczNyUzNxMDNxITMxUTM0YTMwADMwAzMxAzL1c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位於吉安市吉州區,是北宋大文學家、政治家歐陽修後裔、宗裔聚居地。南宋年間,歐陽修七世孫歐陽騰繼嗣釣源。從此,歐陽修宗親後代及其嫡系傳人在釣源共同生息繁衍。明清之際,釣源在吉安(古稱廬陵)地域享有“小南京”之美譽。釣源村布局依太極、八卦圖形成,家家雕飾流金溢彩、戶戶嵌飧太極八卦。其所蘊含的祥瑞文化、科舉文化、氏族文化、宗教文化、生態環保文化以至藏品文化,令遊人讚嘆不已。如所藏宋代蘇東坡端硯、米芾手書歐陽修《晝錦堂記》碑、明清象牙茶酒行令籌、清代青花瓷嵌銘對聯、玻璃燈籠、天然彩色石屏畫《海市瓊樓圖》等文物,均為稀世珍品。
位於湘贛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山勢高大,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1927年秋,毛澤東、朱德等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農紅軍,在這裡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開闢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因而井岡山被稱為“革命搖籃”。山中現存有30多處革命遺址,其中屬國家級保護的遺址有10處。
古村欣賞
![]() | ![]() |
![]() | ![]() |
![]() | ![]() |
![]() | ![]() |
中國古鎮游
古城、古鎮連同一種樣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消逝,僅僅發生在短短的幾十年間,我們必須承認,在“現代化”的浪潮里,“新價值”的狂歡中,能保存一些傳統生活空間和生活方式的古鎮,很可能難以逃避消逝的命運。讓我們一起加入到尋找古鎮的旅途中,去發現古中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