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蘆笙[簧管樂器]
蘆笙,為西南地區苗、瑤、侗等民族的簧管樂器。 發源於中原,後傳入少數民族地區,其前身為竽。在貴州各地少數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蘆笙之鄉”、“歌舞之鄉”的...
基本信息欄 傳說 風俗 蘆笙節 蘆笙樂舞 -
蘆笙節
蘆笙節,是苗族地區最普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該節日以蘆笙踩堂、賽蘆笙為主要活動。蘆笙節一般以坡會的名稱命名的多(如十三坡、古龍坡)。各地蘆笙節的時間不盡...
節日由來 分類 相關傳說 -
舟溪蘆笙節
舟溪蘆笙節多數為凱里舟溪地區的蘆笙節,世界上唯一持續時間較長、笙舞場面最大、蘆笙曲調最多、參加人數最多、影響地區最廣的大規模原生態民族民間蘆笙節,沿續至...
節日介紹 節日起源 節日項目 節日習俗 節日風俗 -
侗族蘆笙節
蘆笙節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約在農曆9月27日舉行。相傳,蘆笙管是諸葛亮教苗族人民做的,所以他們又把蘆笙管叫做孔明管。據文獻...
-
蘆笙會
蘆笙會,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貴州、湖南一帶的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民眾活動。
來源 發展 陽整蘆笙會 -
蘆笙同年
蘆笙同年是苗、侗、瑤等族的交際風俗:初一安龍神,趕鬼邪。初二給已出嫁的女兒送年飯。初三以後上蘆笙坡,以村為單位“打蘆笙同年”,全村老少一起到他村作客3天。
概述 相關 -
蘆笙斗馬節
蘆笙斗馬節是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的苗族、瑤族、侗族等少數民族傳統文體活動。1987年,融水縣人民政府將11月26日縣慶日這一天定為斗馬節。自2000年開始...
節日起源 節日習俗 歷年節日 節日過程 -
苗族蘆笙會
苗族蘆笙會是全國少數民族十大傳統集會、貴州省四大民族集會之一,所涉及到的比賽項目主要有蘆笙藝術賽、鬥牛、民族歌舞、籃球、賽馬、斗鳥、鬥雞七大項十七小項。...
基本內容 -
賽裝節
賽裝節即彝族少女的時裝表演,楚雄彝州有兩個地方有賽裝節。一個是永仁縣直苴村的賽裝節,時間為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日。一個是大姚縣三台鄉的賽裝節,時間為每年的...
特色 傳說 傳承 性質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