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屬概述
種中文名:大王杜鵑國內分布:產四川西南部、雲南東北部。生於海拔2300-3300米的山坡林中。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巧家。
中國植物志:57(2):059
亞組中文名:杯毛杜鵑亞組
組中文名:常綠杜鵑組
亞屬中文名:常綠杜鵑亞屬
屬中文名:杜鵑屬
亞科中文名:杜鵑花亞科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形態特徵
常綠小喬木,高3-7米;小枝粗壯,嫩時灰白色,被絨毛。葉革質,倒卵狀長圓形至倒披針形,長15-25厘米,寬4-8厘米,先端鈍,基部鈍圓,上面綠色。下面密被灰色至淡黃色絨毛,其上層毛被由碗形或鐘形杯狀毛組成,使毛被表面出現小凹穴;葉柄長4-4.5厘米,圓柱形,被灰色至淡黃色絨毛。傘形總狀花序圓球狀,頂生,有花20-30,總軸長2厘米,被絨毛;花梗長1.5-2厘米,被絨毛;花萼小,被絨毛,有8-9三角形裂齒;花冠筒狀鐘形,長5厘米,粉紅色至薔薇色,基部有深紫色斑,上部有色點,裂片8,邊緣有缺刻;雄蕊16,花絲基部有微毛;子房9-10室,被灰色絨毛,花柱無毛,蒴果長4厘米,粗1厘米,微彎,被易脫落的綜色粗毛。生長習性
本種為亞熱帶高山常綠灌叢,分布區氣候溫涼,年平均溫不足10℃,最熱月平均溫約15℃,最冷月平均溫4℃,年降水量約1800毫米,雲霧多,溫度大,年相對平均溫度在80%以上。土壤為黃棕壤-棕壤,土層較薄。大多生於海拔2500-3100米的亞高山針葉林、針闊混交林下或高山苔蘚杜鵑林和杜鵑灌叢中。針葉林以喜馬拉雅鐵杉Tsugadumosa(D.Don)Eichler或麗江雲杉Picealikiangensis(Franch.)Prita.為主。苔蘚杜鵑林濕度特別大,迎風面形成風剪形林冠。杜鵑灌叢濕度較小,因地形等條件變化大呈零星分布。通常4-5月開花,花後從花序側方抽發新枝,10月果實成熟。分布範圍
分布於雲南景東、大姚、祿勸、巧家及四川西南部馬邊、石棉、冕寧、木里、鹽源、鹽邊、米易、會理、普格、金陽、雷波和美姑等地。
瀕危及保護
保護價值
本種系杜鵑屬中較為原始的種類,是研究該屬植物系統發育、進化等的寶貴種類,花色鮮艷奪目,為世界著名的木本花卉,是珍貴的種質資源。
保護措施
雲南景東無量山已建立自然保護區,應加強管理保護工作,其它產區也應加以保護,並大力繁殖或引種栽培。
栽培方法
用種子繁殖。在秋季採收果實,置室內通風處晾乾,待果實榨裂,即可收集細小種子,貯存於室內乾燥處。次年早春播種於苗床或盆中,土壤宜用經消毒後的腐殖質土,播種後要用覆蓋極薄的細土;如果盆播,應將盆浸泡於水中,使水由盆底浸入盆內,或用細噴壺霧狀噴散,上蓋玻璃,置陰處或室內,約1個月即可發芽,一般發芽率可達50--70%。幼苗生長慢,忌陽光直射和乾燥,當真葉長出2-3對時,可分苗移栽,仍置陰涼處。一、環境條件
栽培大王杜鵑最好具有室內和室處兩種環境。室內環境是在冬季使用。長江流域,室內只要有一定的光照和通風條件,一般不必加溫。北方冬季極為寒冷、乾燥,用中溫(15℃左右)溫室栽培為宜。室外場地,夏秋使用,以泥地為好,忌水泥地。場地要寬敞,通風和蔭涼,上面要搭建蔭棚,遮以蘆簾或借用天然林蔭的蔽護,透光率30%左右為宜,切忌夕曬。
二、盆土要求
大王杜鵑性喜疏鬆、通透性強、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PH值為5.0-6.0。如用粘土或鹼性土,百難活一。特別是夏鵑和洋鵑,非山土不可。山土還要加以改造,目前通常採用3種配製的培養土。
(1)山土7份、乾苔草屑1份、乾腐葉土2份,乾肥1份混合配製。
(2)山皮土(表土)3份、馬糞3份,落葉雜草3份、人糞尿1份分層堆制,經過1-2年後過篩備用。
(3)山土3份、腐葉土3份、園土4份、砂土2份混合配製,並每盆加入50克麻醬渣、骨粉。
三、花盆選擇
栽培大王杜鵑的花盆,可根據用途,一般選用泥盆和紫砂盆二種。泥盆通氣透水性好,有利於根系生長,生產單位栽培都用此盆。成型的大王杜鵑,特別已造型的大王杜鵑,為供室內外陳設,一般栽於美觀古雅的紫砂盆中,紫砂盆質地細膩,色采豐富、造型美觀,可增倍觀賞價值。紫砂盆通透性能不及泥盆,在種植時,應在四周盆壁墊以碎瓦片(舊瓦片)這樣利於排水。選盆的大小要視植株年齡,一般4-6年生植株用5寸盆;7-10年生植株用6寸盆;11-15年生殖株用8寸盆。
四、改善水質
澆大王杜鵑最好使用雨水,其次用河水、池塘水。如用自來水,宜把水存放1-2天,讓氯氣揮發掉再使用。用時加0.2%硫酸亞鐵,生長季節每7-10天澆1次,經常使用,確保土壤呈酸性。
五、肥水管理
杜鵑性喜陰濕,不宜過乾。開花期間尤需更多水分。冬季大王杜鵑已進入休眠期,需水量不多,一般每隔4-5天澆水1次,宜在晴暖天中午前後進行。具體可視盆土乾燥情況適量澆水。3月間,大王杜鵑髮根萌芽,需水量隨之增加。夏鵑生長發育稍遲,澆水量應少於春鵑。一般每隔2天在上午適量澆水1次。4-6月大王杜鵑陸續開花,枝葉也開始抽發,需水量較大,一般應在每天早晨或傍晚澆水1次。7-9月上旬高溫乾燥季節,早晚各澆水1次,水量不宜過多,並在中午在葉面和地面噴水,以保持濕潤的環境。從9月中旬至11月,天氣逐漸轉涼,為大王杜鵑生長適應期,為防抽出秋梢,增強越冬抗寒力,澆水量應適量減少。一般隔日清晨澆水1次,保持濕潤即可。大王杜鵑比較喜肥,一般採用腐熟的餅肥、魚粉、蠶豆或紫雲英等經腐爛後摻水澆灌,忌用人糞尿。出房後至花蕾吐花前,每隔10天施1次薄肥,濃度為15%,共施2-3次,促使老葉轉綠,萌發新根。花謝後,為了促使發枝長葉,就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施肥5-6次。如連續下雨,可施乾肥。進房前,大王杜鵑的生長即將停止前,應施肥1-2次。
六、室外遮蔭
在出房前到開化前宜多見陽光;開花期間,中午要進行短時間遮蔭,透光率60%;在6月到7月上旬的梅雨期間,正是大王杜鵑抽葉發枝期,應儘可能多見陽光。但遇強烈陽光,上午9時至下午4時還應遮蔭,以防灼傷新葉。7月中旬到9月上旬,每天上午8時至下午5時要遮蔭,防止烈日照射。9月以後的秋季生長期可縮短遮蔭時間,一般可在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遮蔭,10月以後宜多見陽光。後進行整形,剪去徒長枝、病弱枝、畸形枝、損傷枝。
七、整形修剪
大王杜鵑生長較緩慢,一般任其自然生長,只在花後進行整形,剪去徒長枝、病弱枝、畸形枝、損傷枝。
八、防病治蟲
軍配蟲(又名冠網蝽)在危害期間噴灑40%樂果1500倍液,每7天噴1次,連續3次。頂芽卷葉蟲防治方法主要靠人工捕捉殺死,幼蟲或蛹也可用40%樂果乳油2000倍液或敵敵畏1500倍液噴殺。
常見病蟲害
觀賞價值
是中國獨有的杜鵑花科植物。這種杜鵑開在高10多米,粗20-30厘米的喬木上。每到花期,樹冠下一片段預告海。花有大紅、粉紅、灰白等多種顏色。在海拔3000米以上者最為茂盛、花開之時,萬頃綠海之中竄燒著縷縷朝霞,騰躍著團團火雲。清香陣陣,姿艷迷人,堪為一絕。相關詞條
參考文獻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上海教育出版社;傅立國198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