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及症狀
結節性紅斑的致病因素很多。也比較複雜。最早報導為鏈球菌感染,觀察發現;結節性紅斑在症狀發生之前,約有80%以上的患者有呼吸道感染症狀,其中50%左右是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咽炎,扁桃體炎,一般在感染三周內發病。藥物因素也可引起本病,過去一直認為磺胺,溴劑和碘劑均有可能致病,近年來發現口服避孕藥物也可引發本病。中醫則認為,素稟血熱內蘊之體,或過食辛辣炙熱,郁久化熱,濕熱下注凝滯血脈使氣血運行不暢,瘀而成結或脾虛濕盛,陽氣不足,腠理不固以致風寒濕邪乘虛而人,流注經絡而成結節。
結節性紅斑以雙脛對稱發生梅核大小疼痛性結節為主要症狀。發病之初多有發熱及關節痛.皮損常突然發生,小若梅李,大似紅棗,少則數個,多達數十。對稱出生,繞胚而發,尤以脛前居多。如瓜藤所纏,微隆皮面,皮膚緊繃周圍腫脹,觸之灼熱而疼痛。其色由鮮紅漸為紫紅最後變為黃色,自行消退。結節可持續數天或數周,緩慢消退,多無潰瘍,不會留疤痕,但可反覆發生。少數侵及大腿,上臂伸側,面頰,但一般結節小而淺。
發病機理
結節性紅斑的發病機理,有人將其視為一種變態反應,屬於遲發性變態反應範疇,但也可能與第Ⅲ型變態反應有關;也有人認為其發病是由於自身免疫反應在皮膚表現的結果。本病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為真皮和皮下組織的炎症病變。總的來說,其主要表現是血管炎,多發生在較大的小靜脈血管內壁,有炎性細胞浸潤及內皮細胞增生,但一般血管腔通暢,不發生閉塞,也無血栓形成。血管周圍也可有炎症細胞浸潤,早期以嗜中性粒細胞為主,晚期則淋巴細胞增多。 結節性紅斑有哪些臨床表現?結節性紅斑常見於青壯年,尤以女性為多,男女之比約1.3比6;一般容易在春天或秋冬季發病。不少患者於發病前1~2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全身症狀往往有渾身不適、乏力、低熱、關節及肌肉酸痛等。如伴隨有其他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則伴有原發疾病的表現。結節性紅斑可急性發病,也可隱襲起病。皮損好發於小腿伸側,有時大腿下段和臀部亦可波及,少數患者上肢也可受累,但顏面部位通常不受侵犯。
發病時皮下結節周圍出現紅斑,紅斑中央可觸及硬結。最初紅斑顏色多呈鮮紅色,約經2周左右後,逐漸變成暗紅色或淡紫紅色;結節性紅斑數目多少不定,小的如花生米粒大,大的如核桃大,局部可有多個結節聚集,或散在對稱性分布。結節一般不會破潰,相互鄰近的結節可以彼此融合可形成較大硬塊。如果局部血管受壓,靜脈回流受阻,可引起小腿下部輕度水腫。結節處自覺有痛感,尤其是觸壓痛比較明顯。經過3~6周后,結節逐漸消退,但屢見再發,呈此起彼伏之勢,且消退後紅斑處會留有色素沉著,即皮膚有暗褐色斑紋,但此時一般無痛癢感覺,愈後不留瘢痕。此後復發時可見新的皮下結節分批分期不斷出現,使病情遷延不已,長期不愈。 結節性紅斑如何確診,需作哪些檢查?結節性紅斑無特異性實驗室檢查,主要依據臨床表現,一般診斷不難。某些患者可呈血沉加快,抗鏈“O”值升高;如系結核菌所致者,結核菌素試驗為強陽性。如系其他結締組織病的伴有症狀,還可見原發疾病的一些檢查異常結果。
中醫診斷標準
病初濕熱之邪,蘊結於血脈,致氣血凝滯則見肌膚起紅色結節,局部灼熱,腫脹;病久反覆發作,脾虛蘊濕不化,寒濕阻於經脈則反覆纏綿不愈。總之,辨證屬濕熱或寒濕阻於血脈而發。
1、濕熱
證候:起病急驟,有頭痛,咽痛,關節痛或體溫增高,皮損灼熱,紅腫,同時伴有口渴,大便乾,小便黃,舌質微紅,舌苔白或膩,脈滑微數。
辨析:①辨證:本型以起病較急,皮損灼熱,紅腫為主要辨證要點。②病機:濕熱蘊結,氣血瘀滯,阻於血脈肌膚則皮損紅腫,灼熱;熱邪上蒸則頭痛咽痛,氣血瘀滯,不通則痛,故見關節疼痛,熱灼津液則口乾,溲赤便秘。舌質微紅,脈滑數為濕熱內蘊之症。
2、寒濕
證候:關節痛,遇寒加重,肢冷,皮損色較暗紅,此起彼落,反覆纏綿不愈,口不渴,大便不乾或有溏瀉,舌淡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緩或遲。
辨析:①辨證:本型以皮損色暗紅,反覆發作,肢冷為主要辨證要點。②病機:寒濕凝結,阻滯血脈則見皮損色暗,肢冷,濕為陰邪,其性粘膩,故纏綿難愈。舌淡苔白膩,脈沉遲為寒濕之症。
治療方法
西醫治療
全身治療(1)尋找病因,予以相應治療。急性期可臥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寒及強勞動。有明顯感染灶者,可配合抗生素治療。
(2)疼痛較著者,可口服止痛藥,或非甾體解熱鎮痛藥,如吲哚美辛(消炎痛)每次25mg,每天3次;布洛芬每次200mg,每天3次。嚴重者,給皮質類固醇激素,如潑尼松(強地松)30~40mg/d,或倍他米松/二丙酸倍他米松lml肌注,3周1次,可迅速控制病情。另外,可用10%碘化鉀合劑10ml,每天3次,服2~4周。該法安全有效,但應注意長期套用可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病情頑固者,可套用羥氮喹200mg,每天2次;氨苯碸(DDS)50mg,每天2次,也可服中藥雷公藤片或昆明山海素片。全身治療也可用紫外線、蠟療,透熱或音頻電療。
局部治療
局部治療原則為消炎、止痛。外用魚硼軟膏,10%樟腦軟膏敷包紮或75%酒精局部濕敷,另外外塗皮質激素軟膏,有止痛作用。也可皮損內注射去炎松混懸液約0.3ml加2%普魯卡因溶液中注射,對結節持續劇烈疼痛者有明顯作用。
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本病常分成三型辨證施治。血熱內蘊型,主要症狀為:結節呈梅核大小,其色鮮紅灼熱疼痛,伴發熱口渴,關節腫痛,步履艱難,便結溲赤。湯藥可選用經驗方:
香附10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濕熱下注型,主要症狀為結節大如紅棗,繞脛而發,如瓜藤所纏,時有疼痛,關節沉重酸痛,腿腳浮腫,壓之有凹,伴周身乏力,睏倦嗜臥,小溲黃濁。湯藥可選用經驗方;
丹皮10g赤芍10g王不留行10g當歸10g
六一散20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寒濕阻絡型主要症狀為結節繞脛而發,如梅似李其色淡紅或紫暗,反覆發作,經年不愈遇寒尤甚,伴面色晄白,手足厥冷。湯藥可選用經驗方:
當歸10g 桂枝10g木通10g 細辛 3g
赤芍10g白芍10g 甘草10g大棗5枚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結節性紅斑若症狀不重可以選用中成藥大黃蟅蟲丸、二妙丸,散結靈,除濕丸治療。
外治法
可選用化毒軟膏、芙蓉育外塗供處。或取如意金黃散用涼開水調成糊狀,外敷患處。也可用新鮮馬齒莧搗碎後外敷患處.
一旦患病,應注意臥床休息、抬高患肢尋找病因,積極祛除病因:避免勞累及過度緊張;忌食辛辣厚味,血腥發物等;切不可濫用藥物,最好選中藥治療,既可獲得良好療效,又能避免毒副作用;尤其反覆發作的患者,更應堅持服用中藥.平時應注意避風寒、潮濕;冬季發作者應注意保暖;減少行走,尤其不宜久行、久立。
辯證要點
1.清熱解毒:中醫認為,熱可生毒、結節性紅斑是靜脈血管產生的毒素病變。導致毛細血管出血,清血分之熱,毒素自消。病可痊癒。
2.活血化瘀:祖國醫學認為,萬病以瘀為主。活血化瘀,舒經通絡。血活瘀就不滯,氣血正常運行了結節性紅斑病就好了。
3.清熱除濕:中醫認為熱能生濕,濕能生毒。清人體之熱,解人體之毒,可徹底治癒結節性紅斑病。
4.軟堅散結:結節性紅斑病,可導致皮膚黏膜和肌肉組織發生硬塊紅腫等病變,中醫中藥標本兼治口服外用軟堅散結,病自然消失。
5.祛風散寒:醫學認為,風能生邪,邪可生病。自然就會患有結節性紅斑病,風去寒散,病可自消。
6.除濕化痰:中醫認為濕能生痰,痰能生邪,邪能生病,結節性紅斑病屬痰邪生成。除濕化痰病可自愈。
常見疾病
疾病的存在,是從痛苦和不適等自覺症狀開始的。疾病,有如健康一樣,從不同角度考查可以給出不同的定義。最常套用的定義是"對人體正常形態與功能的偏離。現代醫學對人體的各種生物參數(包括智慧型)都進行了測量,其數值大體上服從統計學中的常態分布規律,即可以計算出一個均值和95%健康個體的所在範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