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簡介
氣血qìxuè
1.中醫學名詞。[qiandblood]中醫指人體內氣和血的統稱。中醫學認為氣與血各有其不同作用而又相互依存﹐以營養臟器組織﹐維持生命活動。
2.氣性。
3.精神﹐精力。參見"氣血方剛"。
氣血俱動。——唐·李朝威《柳毅傳》
氣血兩虛
詳解
血
“水谷入胃,脾陽磨化,渣滓下傳,而為糞溺,精華上奉,而變氣血。”----《四聖心源-精華滋生》
“水入於經,其血乃成”。(《脾胃論.用藥宜忌論》)
食物進入胃經過消化分解成為支持生命新陳代謝的重要原料、營養物質,即為津液,津液經絡滲入血脈之中,成為化生血液的基本成分之一。津液使血液充盈,並濡養和滑利血脈,而血液環流不息。故曰:“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靈樞·癰疽》)
氣
人體最基本的物質,由腎中的精氣、脾胃吸收運化水谷之氣和肺吸入的空氣幾部分結合而成。
《素問·五藏別論》說:“所謂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
人體的五臟:心、肝、脾、肺、腎有相應的五氣,五臟泄了氣,即比如肝氣虛、腎氣虛等等,就會造成器官的原有生理功能受損,造成一系列疾病。
作用
除了這些推動作用,“氣”還具有:溫煦作用、防禦作用和固攝作用。
當這些運動發生變化或者失常時,也就是“氣”不好好工作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就會生病,表現出來的症狀不一樣,與西醫里的疾病名稱也不一樣(西醫對疾病的命名和中醫對疾病的命名有根本區別,很多西醫疾病的命名就很恐怖,比如癌症,就像給病人宣判死刑一樣),用中醫術語就可以歸納為:“氣滯”“氣鬱”“氣逆”“氣陷”指的就是“氣”的運動失常的四種情況。
我們分別來看看這些氣的運動不規律通常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影響:
“氣滯”--就是氣的運動不暢,出現的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脹痛。根據氣滯的部位不同,出現的脹痛部位也就不同了。說個我們最頭痛的毛病吧,月經引起的小腹脹痛,是不是痛的時候還會有大便的感覺?這是典型的氣滯引起的婦科疾病,氣和血往往是聯繫在一起的,氣滯往往會有血淤的情況,下次講“血”的時候再具體講,這裡不展開了。
“氣鬱”--指的是氣結聚在內,不能通行周身。如果氣鬱結在內,不能正常運動,我們人體臟腑的運轉,物質的運輸和排泄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障礙。像女生冬天經常會感到手腳冰冷,其實就是氣運行不暢所導致的,所以,冬天一定要多吃多運動才能保證氣血的正常運行。
“氣逆”--指的是體內上升太過、下降不及給人體造成的疾病。氣在人體中的運動是有升降的,上升作用能保證將體內的營養物質運輸到頭面,維持各臟器在體內的位置;下降則是使進入人體的物質能自上而下的依次傳遞,並能將各種代謝物向下匯集,通過大小便排出體外。如果上升作用過強就會出現頭部過渡充血出現頭暈頭脹,面紅目赤,甚至昏迷、半身癱瘓,口角歪斜等症,下降作用過弱則會出現飲食傳遞失常出現泛酸、噁心、嘔吐、咳嗽等症。
“氣陷”--和上面那個正好相反,上升不足或下降太過!上升不足則會導致頭部缺血缺氧或臟腑不能固定在原來的位置出現頭暈、健忘、眼前發黑、精神不振等症;下降太過則會導致食物的傳遞過快或代謝物的過渡排出,從而出現腹瀉、小便頻數等症。
上面講了人體的重要物質氣,那接下來就不得不講一講“血”。
注意喔,這裡講的血可不是西醫概念上的血(中西醫差別之大),中醫上講的血僅概括了血液中紅細胞的功能。(現代醫學的血液包括了紅細胞、白細胞以及血小板,可能這裡的很多MM都不知道血液的構成,特別說明一下下)明確了這點,我們就可以看下血在人體中的作用了。
血對人體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滋養,它攜帶的營養成分和氧氣是人體各組織器官進行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算上上面的,已經出現了4個人體基礎物質:元陰、元陽、由它們產生的氣、以及這裡提到的血)血對女人來說更加重要了,血充足,則人面色紅潤,肌膚飽滿豐盈,毛髮潤滑有光澤,精神飽滿感覺靈敏活動也靈活。因為血是將氣的的效能傳遞到全身各器髒的最好載體,所以中醫上又稱“血為氣之母”,又稱“血能載氣”。
血的生成和以下2個因素密切相關,也就是說補血可以從這2方面入手:
1、脾胃的運化功能。
2、氣的充足程度。
脾胃是我們機體消化吸收飲食的重要器官,也是血液生成的物質來源。因此,在中醫上有“脾生血”的說法,也就是說補脾是養血的關鍵。市面上補血的藥品、養生產品很多,選擇對自身身體最好的,沒有副作用,易吸收的才是關鍵,
氣可以攜帶效能到達個臟器,因此氣充足是人體造血器官正常工作的前提條件。中醫上稱“氣能生血”,也就是說如果血虛則先應補氣。長時期長生酵素調節氣血,激活造血細胞活力,補脾養腎。如果血虧損或者運行失常就會導致各種不適,比如失眠、健忘、煩躁、驚悸、昏迷等等。長此以往必將導致更嚴重的疾病。
元陰、元陽、氣、血、津液構成了人體的基本物質,尤其是對氣、血的調養對女生來說特別重要,由於女性的生理特點,月經時血液會有一定量的消耗和流失,加之經期情緒、心理的變化,身體中的雌激素分泌降低,月經失調紊亂也就時常發生。隨之而來的肌膚變化,可想而知。膚色暗淡,眼圈發黑,還有滿臉的痘痘,花容失色,令人苦惱。經期調節內分泌,提高荷爾蒙水平,補氣養血從根本上調經理血,當然也是擁有嬌美容顏的養顏之本。
飲食調養
平時應該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的營養食物,如紅棗、蓮子、龍眼肉、核桃、山楂、豬肝、豬血、黃鱔、海參、烏雞、雞蛋、菠菜、胡蘿蔔、黑木耳、黑芝麻、蝦仁、紅糖等,富含營養的同時,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
中藥調養:常用的補血中藥有當歸、川芎、紅花、熟地、桃仁、黨參、黃芪、何首烏、枸杞子、山藥、阿膠、丹參、玫瑰花等天然中藥,用這些中藥和補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藥膳,均有很好的調節內分泌、養血效果。
運動養生:運動也是調養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平時可練習瑜伽、太極拳、保健氣功等舒緩運動。另外,傳統中醫學認為“久視傷血”,所以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工作的職業女性,應該特別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養,防止因為過度用眼而耗傷身體的氣血。
經絡療法:經常做頭部、面部,腳部、保健按摩消散瘀血,並堅持艾灸關元、氣海、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對延緩衰老有一定作用。
調養關鍵
調養氣血女性美麗關鍵
血相你是哪一派
肌肉可以後天練習,毛髮可以後天生長,血液必須與生俱來。它在體內沒有固定座位,正因為如此,也無所不在,上通下達,伸展到每一個需要它的角落。在內五臟六腑皆得滋補,在外皮毛筋骨全賴濡養,以致目能視,腳能走,掌能握,靈台清明,龍精虎猛。
中醫認為女子以血為本。女性的月經、懷孕、生產、哺乳四大險區,處處考驗血氣的虛實平衡。除了健康之外,血液還關乎美貌,世上沒有任何一種化妝品,能像血液這樣體貼肌膚。它了解肌膚細胞的需要,提供的是可以直接吸收和利用的營養大全,而且順便幫皮膚做了清潔。如此看,只有血足才可以有皮膚紅潤,才可以有青春美貌。
可是如此多的考驗,如此多的重擔,血液不免出點兒小錯,也就有了血虛、血瘀、血熱的多種表現形式。多給點鼓勵,幫上一把,恢復其旺盛,暢通其路徑,它工作,身康泰,你美麗。
血虛型
體內精血少不夠用,全身臟腑經絡不能一一得到滋養,過著飢一頓飽一頓的生活。常見的是全身血液普遍虧損,有時也可能出現血液對某一部位的營養或滋潤作用減弱。
有以下表現的人,可疑血虛:皮膚乾燥,顏色白或萎黃沒有光澤,口唇和指甲也經常發白,沒有血色;經期血量少,顏色淡;經常便秘;視力減弱、模糊、眼球乾澀。
血虛的四種可能原因:
產後或者手術後失血過多,少部分人會因為月經量大,逐漸導致血虛;
脾胃功能不好、長期腹瀉、長期營養不足導致血液生成不足;
思慮勞神太過,而致血液損耗過度;
身體某處出現瘀血阻滯脈絡,引起新血生成障礙或局部供血不足。
對策——補血
飲食:
吃紅色和黑色食物,如紅棗、赤小豆、紅糖、烏雞、芝麻等,但要注意控制脂肪攝入,補血的營養成分都是在油脂成分少的情況下好吸收。
調理脾胃。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它們功能正常了,血液生成才會無拘無礙。中醫認為南瓜味道甘甜,纖維素豐富,是溫性食物,多吃可以調理脾胃,通暢腸道。另外,少吃辛辣刺激、過冷過熱的食物也是體貼脾胃之處。
中藥滋補。有些中藥有補血能力,例如熟地、白芍、當歸、川芎、枸杞子、黃芪,各取10克左右,作為湯料或肉料食用是不錯的方法。
按摩:
有四個穴位經常按摩,可以調節血虛,分別是腹部肚臍下方約1.5寸處的關元穴,肚臍下方約3寸處的氣海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1橫指處的足三里穴,下肢內踝上3寸、脛骨後緣處的三陰交穴。
日常調養:
中醫認為勞累和思慮對血液的損耗在暗中進行,雖然無形但更加傷身,所以血虛者要避免過度勞累,尤其忌諱過度思慮。
減肥不求速成。減肥的本質是消耗大於攝入,無論用運動、吃藥、節食哪種方法,體重都不可下降太快,否則血虛就會找上你。
皮膚護理:
血虛者主要的美容問題是皮膚萎黃、乾枯憔悴,最好用些營養滋潤和保濕的護膚品。
血瘀型
凡是離開經脈的血液,未能及時派上任務,消散於工作的滾滾洪流中,而停聚在身體某處;或正常血液運行受阻,堆積在某處經脈或臟腑中,造成該處擁堵,發生功能障礙,就是血瘀。
有以下表現的人,可疑血瘀:身體某處時常有針刺般的疼痛,夜間更嚴重些;面色晦暗無光,容易有黑眼圈,額頭、下顎及兩頰下方長青春痘;下肢血管明顯,俗稱“青筋暴露”;月經經常推遲,經期腹部疼痛劇烈,經血顏色深或帶有瘀塊。
血瘀的三種可能原因:
外傷而沒有傷口僅在局部造成瘀塊腫痛;
血液運行不暢或無力;
受寒氣或熱氣影響,導致血液滯留。
對策——活血
飲食:
可多食山楂、黑木耳、黑豆、鮮藕、韭菜、酒、醋、紅糖、刀豆、苔菜、茄子等、特彆強調不宜吃寒涼冷凍的食物。
中藥滋補。用活血化瘀藥物,如當歸、元胡、丹參、川芎、桃仁、紅花、玫瑰花各9克,煎成湯服下,每周2次。但月經期、妊娠期、有出血傾向的人不要用這些藥。
按摩:
血液最容易在頭部、四肢這些遠離心臟的位置堆積,可以經常做頭部、面部、腳部保健按摩消散瘀血。
日常調養:
運動是最單純、有效的活血方式,可以改善血液的高凝狀態。每日用半小時左右活動筋骨,促進血液循環和機體代謝,可明顯改善不適症狀。
皮膚護理:
血瘀者主要的美容問題是面色晦暗無光澤、易生色斑及黑眼圈,最好用些美白、淡化色素、防曬、眼霜等護膚品。
玫瑰油浴。乾玫瑰花15g或鮮玫瑰30g,芝麻油250g,將玫瑰花放入油中煮沸10分鐘,冷卻後,每次取20g,入浴泡澡,改善皮膚乾燥鱗屑,消除色斑。
桃仁面膜。桃仁15g碾碎加入稠糯米飯漿,或雞蛋清,搗成糊狀,做面膜,微乾,清水沖洗即可。性質溫和,絕無刺激。
紅花油浴。在浴缸中放30g紅花或滴3滴紅花油,泡浴,可以緩解皮膚乾燥粗糙。
血熱型
中醫認為正常狀態是血在溫暖的氣息下運行,遇到寒氣就會凝滯。如果體內陽氣過盛,火氣很大,血液過熱則血行加速,脈搏跳動變急,甚至會傷害脈絡、耗損陰氣。
有以下表現的人,可疑血熱:皮膚潮紅、愛出油,容易長痤瘡;愛發脾氣,手心、腳心都感覺很熱;經期會提前7天以上,血量多,顏色深紅或紫,或經期比較長,淋漓不斷;鼻子容易出血,晚上多夢。
血熱的兩種可能原因:
身體一向強健,體內陽氣旺盛,又偏愛吃辛辣刺激助長陽氣的食物;
感受熱邪侵擾,或情緒抑鬱,在體內化為火氣,加熱血液。
對策——涼血
飲食:
多吃蓮藕。中醫認為蓮藕有清熱涼血的作用,正是“蓮藕”季節,無論涼拌、榨汁、清炒都可以。此外雪梨、絲瓜、馬蹄、鮮蘆筍、螃蟹也是涼血之物。
鮮榨青瓜汁。每日早晚各服30毫升,連續服七天為一個療程,停兩天,再開始服第二個療程,一般兩個療程後痤瘡數量逐步減少。不過鮮榨青瓜汁不可以加蜜糖或鹽類調味品,會影響效果。
中藥滋補。用涼血藥物,如生地、丹皮、白茅根、紫草、玄參各10克,煎湯服下,每周兩次。
日常調養:
不宜做日光浴。血熱的人本來就陽氣盛,如果在陽光下暴曬,吸收陽氣,等於雪上加霜。
做溫和運動,例如瑜伽。靜態運動有利於調節體內血運,撫平情緒波動,讓“萬馬奔騰”逐漸停止下來。
保證夜間11點~凌晨5點的睡眠。這是皮膚修復的時間,給它一個調整的機會,它才能在白天展現最好的狀態。
皮膚護理:血熱者主要的美容問題是皮膚油膩潮紅、易生痤瘡,最好用清爽型的清潔護膚品。
補充
人的體型胖瘦取決於氣血,氣虛則胖,血虛則瘦。不胖不瘦的代表他做到氣血不虛、人們當然也會健康長壽。
對於極胖和極瘦之人來說,平衡氣血總的思路就六個字:胖補氣,瘦補血。氣血平衡身體內的各種不適感就會自動消失。氣不足的原因有四種一是氣虛,二是陽虛,三是痰濕,四是濕熱。體型十分胖的,一般身體較虛弱,動不動就感冒,而且經常胸悶氣短、頭暈健忘,胸悶氣短,容易誤認為是心臟功能出現了毛病。推薦一式三招補氣法。一式就是牢記氣虛補氣這個大方向,三招就是一清心、二喝粥、三艾灸。胖人養生先應清心。清心有很多方法,推薦方法:站樁法。靜靜地在一個地方站上半小時,什麼都不要想。第二招就是喝粥,暑熱應喝綠豆粥,受風寒應喝姜粥。第三招是艾灸每天用艾條熏炙脾腧穴、足三里、氣海穴和膻中穴。
瘦人補血:晚上泡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