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絲菌病

孢子絲菌病

孢子絲菌病是由申克孢子絲菌所引起的皮膚、皮下組織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偶可播散致全身,引起系統損害。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組,從嬰幼兒到老人,無性別差異。地理分布以溫熱帶多見。職業特點以農民或在陰暗潮濕環境中工作及園林工作者為多。

基本信息

疾病概述

孢子絲菌病孢子絲菌病
孢子絲菌病分布很廣。此病在20世紀60年代還較少見,但70年代發病已明顯上升。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組,從嬰幼兒到老人,無性別差異。地理分布以溫熱帶多見。職業特點以農民或在陰暗潮濕環境中工作及園林工作者為多。本病曾在南非金礦中有大流行。

原發性孢子絲菌病有3種病變類型:①支氣管肺炎型:起病急,似急性細菌性肺炎。出現發熱、咳嗽、咳痰、疲倦乏力、胸部不適、疼痛等。有時局部可聞及濕性囉音。②慢性空洞型:多數由肺炎型病變遷延而致,肺內結節性病灶融合、軟化、壞死,當壞死物破潰入支氣管,局部即形成薄壁空洞。臨床上病人主要為低熱或中等度發熱、咳嗽、咳痰、間歇性胸悶、呼吸困難、發紺或呼吸衰竭,甚至死亡。③淋巴結腫大型:主要病變位於肺門或縱隔淋巴結,多數起病隱襲,於體檢X線檢查時偶然發現肺門或縱隔陰影增大。部分病例可因腫大的淋巴結壓迫支氣管,導致阻塞性肺病變,出現咳嗽、咳痰、不同程度的發熱和胸悶、氣急等。

播散型孢子絲菌病,多見於糖尿病、愛滋病、長期套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等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除肺內病灶廣泛嚴重外,常伴有皮膚、骨骼、肌肉以及肝、腎、腦等重要臟器的侵犯,表現為急性起病,高熱、嚴重乏力、厭食、體重減輕、關節僵直、肌肉骨骼疼痛黃疸腎功能損害或全身衰竭。如不積極治療多數於起病後短期內死亡。

症狀體徵

孢子絲菌病孢子絲菌病
根據孢子絲菌侵犯部位及機體抵抗力的不同,孢子絲菌病可分為如下類型:

1.皮膚淋巴型是孢子絲菌病最常見的一型,好發於四肢。近年來,發生於面部者增多,四肢以右上肢為多見,可在前臂、手背或手指部,也可在小腿或踝部,常為單側性,多有外傷史。自從患者接觸有菌土壤或植物後,第1個病灶可於感染後8~20天出現,潛伏期也有長達6個月之久的。開始為圓形、堅韌無痛的皮下結節,表面淡紅色,與表皮不粘連。其後,結節逐漸隆起附著於皮膚,表面呈紫紅色,最後為黑色及壞死,形成潰瘍;潰瘍表面有稀薄膿液,上覆厚痂。

再經1~2周,新的結節沿淋巴管方向蔓延,向心性成串排列,數目有多有少,節間距有長有短。一般在腋下或腹股溝淋巴結被侵襲前,病情停止發展。少數患者淋巴結受累可發生化膿壞死。如發生於面部,常在鼻尖、鼻根部再向兩頰發展。此型很少引起血行播散,常可見老的損害癒合,新的損害繼續發生。

2.局限性皮膚型又名固定型孢子絲菌病。特點為皮損多固定在初發部位,不侵犯附近的淋巴結,皮損形態多變,常可分為如下幾個亞型:
①結節亞型:好發於皮膚角質層較薄部位,如腕、臂、頸部,呈暗紅色結節,表面可有脫屑,如有潰破,上覆厚痂。
②肉芽腫亞型:表現為肉芽腫損害,為慢性增殖性病變,可伴滲出結痂。
③浸潤斑塊亞型:為較大斑塊,直徑2~3cm,高於皮面,呈暗紫紅色,基底有浸潤,表面高低不平。
④衛星狀亞型:常為一結節或肉芽腫損害,周圍有針頭至綠豆大紅色丘疹,呈衛星狀。
⑤疣狀亞型:發生於角層較厚處,如手、足背、指端,如尋常疣樣角質增生。
⑥囊腫亞型:表現如皮下囊腫。
⑦痤瘡亞型:皮損為丘疹膿皰,較表淺,好發於眼瞼、頸部、手背部。
⑧紅斑鱗屑亞型:皮損如銀屑病或酒渣鼻。固定型孢子絲菌病的損害表現形態多變,易誤診。

3.皮膚黏膜型常繼發於全身播散性病變,發生於口、咽喉、鼻。開始為紅斑,以後可呈潰瘍或化膿性病變,最後可形成肉芽腫、乳頭瘤樣損害,伴有疼痛,附近淋巴結可腫痛。

4.皮外及播散型

①骨、骨膜及滑膜孢子絲菌病多由皮下組織病變波及骨膜、滑膜,常累及骨質,可發生於掌指骨、跖趾骨及尺骨、股骨等。關節孢子絲菌病可引起關節腫脹、運動受限,伴關節腔積液,穿刺培養陽性。
②眼及其附屬檔案孢子絲菌病常無其他部位的孢子絲菌病,多屬原發性感染,可波及眼瞼、淚囊、結膜,皮損為潰瘍或樹膠腫性損害。
③系統性孢子絲菌病較少見,可以經血源播散,波及皮膚、骨骼或肌肉,甚至引起腎炎、睪丸炎、附睪炎、乳腺炎,偶可波及肝、脾、胰、甲狀腺及心肌。此型常發生於糖尿病結節病及長期套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的患者。④孢子絲菌性腦膜炎極少見。可出現頭痛、眩暈、精神症狀,腦脊液培養可有孢子絲菌生長。腦脊液細胞數及蛋白量增高。
⑤肺孢子絲菌病極少見。多發生於酗酒者,可表現粟粒性壞死或空洞,也可有肺門淋巴結、支氣管淋巴結病變。

疾病病因

孢子絲菌病孢子絲菌病
孢子絲菌病是由申克(Schenck)孢子絲菌所致的皮膚、皮下組織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申克孢子絲菌是一種存在於土壤、木材及植物的腐生菌,為雙相型真菌,即在人體內為酵母型,在人體外呈菌絲型。歸屬於真菌門,半知菌亞門,絲孢菌綱,叢梗孢目,叢梗孢科。在塗片上革蘭染色可見在中性粒細胞或大單核細胞內有革蘭陽性的卵圓形小體,在葡萄糖瓊脂培養基上室溫培養2~3天即可生長。

本病主要通過損傷的皮膚或黏膜、上呼吸道和消化道而感染。當病菌由損傷處進入組織,即可引起局部化膿病變。有些則沿淋巴管蔓延,也有少數病例由血液循環播散全身,引起系統性孢子絲菌病。申克孢子絲菌屬於真菌門,半知菌亞門、絲孢菌綱,絲孢菌目,叢梗孢科,孢子絲菌屬,為雙相型真菌,在組織內為酵母型,溫室培養為菌絲型。

孢子絲菌病主要侵犯皮膚、黏膜、局部淋巴系統,引起肉芽腫性損害。肺內病變初期為段性分布的支氣管炎和支氣管肺炎。病理變化為非特異性炎症改變,浸潤的炎症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及少量類上皮細胞。隨病程遷延,形成慢性非特異性肉芽腫,導致結節性肺炎,典型病變由內向外依次為:中央區為慢性化膿區,主要由中性多核白細胞所組成的小膿瘍,並混有少數組織細胞和淋巴細胞;周圍有大量上皮細胞和多核巨細胞;外圍主要為淋巴細胞和成纖維細胞。活檢組織切片先以澱粉酶在37℃處理1h後作PAS染色,可見4~6μm大小的圓形或卵圓形小體,有時尚可見4~8μm長的雪茄菸形小體及星狀小體。

診斷檢查

孢子絲菌病孢子絲菌病
診斷:主要根據病史中外傷史;工作中有土壤、木材、植物、仙人掌等接觸史;臨床表現有典型皮損,加上實驗檢查及病理檢查進行綜合性診斷。其中實驗室檢查最為重要,臨床實踐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當加入維生素B時,可促使色素的產生。①無色素的孢子絲菌須與念珠菌鑑別。根據孢子絲菌為雙相菌,菌落形態、顏色,鏡下梅花形排列的梨狀小分生孢子,不難鑑別。②組織病理有特異性,典型的可見雪茄狀小體及星狀體。

實驗室檢查:①標本採集:自皮膚損害黑點及未破潰的結節中採集膿液或血液,其他尚有痰、血、骨髓、腦脊液或皮膚活組織、內臟組織。②直接檢查時,孢子極易和其他結構混淆,尤其孢子數量很少時,常難以辨認。因此應做培養才能確診。③沙氏瓊脂培養基中,37℃和25℃菌落形態相同,但部分固定型孢子絲菌皮損中的菌株在37℃時不能生長,最好分別放於2個溫箱中加以培養。④當培養基加入青黴素時,可以刺激孢子絲菌的生長。本病應與結核梅毒足菌腫、芽生菌病、皮膚腫瘤、膿皮病等鑑別。

病原學檢查:
(1)直接鏡檢:取痰液、膿液或活檢組織直接塗片,作革蘭染色或PAS染色,在多核細胞內或大單核細胞內或細胞周圍,可見有革蘭染色陽性、圓形或梭形,直徑2~5μm小孢子。偶見菌絲及星形體。

(2)細菌培養:
①葡萄糖蛋白腖瓊脂培養基上,室溫下,即有菌體生長。6天后菌落0.5cm直徑大小,呈灰褐色膜狀菌落,微高於培養面。10後菌落達1.5~2.0cm直徑,表面分3帶,邊緣為膜狀白色暈;中帶為暗褐色;中央隆起,有皺褶,高低不平,間有少數成刺狀菌絲。2周的菌落呈黑褐色,邊緣有下沉現象。取材檢查時,菌落黏性很大,不易取出。鏡檢可見直徑2μm的細長分隔菌絲。分生孢子柄從菌絲兩側長出,與菌絲成直角,在頂端有3~5成群梨形小分生孢子(2~4)μm×(2~6)μm大小,排列成梅花樣。
②胱氨酸葡萄糖血瓊脂或腦心浸液葡萄糖血瓊脂基上,37℃培養,呈白色菌落,鏡檢為圓形或梭形孢子,有時出芽,革蘭染色陽性。
③電鏡檢查顯示圓形或卵圓形小孢子和細長分隔菌絲孢子,電子密度高,呈輻射形狀,中心暗,外套附於細胞壁外側。菌體細胞壁為中等電子密度,胞質呈微細顆粒狀,內有線粒體,內質網和空泡。出芽方式為內分芽型,雙相性移行時菌絲機械性斷裂為菌絲斷片,分生孢子形成上具有多形性。菌絲相中,可見假軸狀分生孢子柄,並形成多個頂生分生孢子。

免疫學檢查:
(1)皮膚試驗:皮內注射0.1ml1∶1000菌苗,24~48h出現結節為陽性。
(2)血清學檢查:血清沉澱素及凝集素陽性(滴度增高),補體結合試驗陽性。
其他輔助檢查:X線檢查:病變類型不同,胸部X線表現不一:①支氣管肺炎型:斑片狀、結節狀陰影呈局灶性分布,亦可瀰漫性浸潤。②慢性空洞型:原有炎症性浸潤陰影中出現透光區,即薄壁空洞形成。③淋巴結腫大型:主要為肺門和(或)縱隔陰影增大增濃,可單側,亦可雙側。當伴有支氣管阻塞性病變時,可出現局限性肺氣腫,或局限性肺不張。

治療方案

孢子絲菌病孢子絲菌病
1.內服藥
(1)碘化物:5%~10%碘化鉀3g/d,可漸增加到6~8g/d,損害消失可繼服2~4周,一般療程2~3個月。碘化鉀飽和液10滴/次,3次/d,可漸增加到40滴,3次/d,一般1周見效,1~2個月可治癒。口服碘化鉀有消化不良或噁心、嘔吐、胃納不佳等胃腸道反應時,可用碘化鈉1g/d靜脈推注。如患者有肺結核,碘化鉀不宜套用。
(2)灰黃黴素:效果較差,一般不用。對碘過敏者可考慮,0.8g/d,持續1~3個月。
(3)氟胞嘧啶:按100~200mg/kg體重,直至痊癒。
(4)伊曲康唑:①淋巴管型:100~200mg/d,持續3~6個月;②固定型:50~100mg/d,持續3~6個月。
(5)特比萘芬:2次/d,每次0.25g,一般服1~2個月。
(6)氟康唑:200~400mg/d。
(7)兩性黴素B對皮膚淋巴管型及播散型孢子絲菌病可以套用。首次劑量3~5mg,成人可加到30~35mg,持續1~2個月。

2.外用藥2%碘化鉀或0.2%碘溶液可外用;2%球紅黴素二甲亞碸透劑,2次/d;兩性黴素B250~500mg,二甲亞碸30ml,甘油20ml,水50m1,配製成透劑外用;溫熱療法45℃電熱器局部加溫,3次/d,每次60min,對孤立損害有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