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
薄葉硃砂杜鵑種拉丁名:
tenuifolium R. C. Fang et S. H. Huang海拔:
3000命名來源:
(西藏植物志)[Fl. Xizang. 3: 647.f. 258: 6-9. 1986]中國植物志:
57(1):137亞組中文名:
硃砂杜鵑亞組亞組拉丁名:
Subsect.Cinnabarina(Hutch.)Sleumer組中文名:
杜鵑組組拉丁名:
Sect.Rhododendron亞屬中文名:
杜鵑亞屬亞屬拉丁名:
Subgen.Rhododendron屬中文名:
杜鵑屬屬拉丁名:
Rhododendron亞科中文名:
杜鵑花亞科亞科拉丁名:
Rhododendroideae Drude科中文名:
杜鵑花科科拉丁名:
Ericaceae綱中文名:
雙子葉植物綱,又稱木蘭綱。綱拉丁名:
DICOTYLEDONEAE門中文名: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門拉丁名:
Angiospermae產地分布
產西藏南部,印度北部。生於山坡鐵杉林下,海拔3 000米。模式標本采自墨脫。參考文獻
Rhododendron tenuifolium R.C.Fang et S.H.Huang,inFl,Xizang.3:647.T. 258,6—9.1986.亞組概述
Subsect.Cinnabarina(Hutch.)Sleumer in Bot,Jahrb.74: 534.1949.——Subg.Keysia Nutt.Ex Hook.In Curtis's Pot.Bag.81:t.4875. 1855.--Sect.Keysia(Nutt.)Maxim.In Mere.Acad。Sci.51.Petersb.Ser.7,16 (9):15.1870.——Ser.Cinnabarinurn SOFISU Hutch.In Stevenson,Spec.Rhodod. 221.1930.常綠或部分落葉灌木,較高大,偶有附生。幼枝被鱗片,常被白粉。葉型多變,葉 下面被鱗片,鱗片小而密集但不相鄰接,具寬或狹的邊緣。花序頂生或腋生,花通常下 垂;萼小,環狀或有短的裂片,被鱗片,有時具緣毛;花冠管狀或鍾狀,肉質,鮮紅 色、肉紅色、橘紅色或黃色,裂片短而直立或近直立,花管外面光滑,有時被白粉;雄 蕊10;子房5室,花柱歪斜,基部常被柔毛;花蜜豐富。蒴果圓筒形,被鱗片。種子無翅,常具不明顯的鰭紋。 亞組的模式種:硃砂杜鵑Rhododendron cinnabarinum Hook.F. 本亞組共有8種,分布於雲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不丹、尼泊爾、印度北部及緬甸北 部。我國有6種。
本組概述
Sect.Lepipherum G.Don in Gen.Hist.Dich— lam.Pl.3:845. 1834. 小至大灌木或小喬木,通常常綠,少有半落葉,有些種類附生。葉小至大。花序頂 生,或同時有2—3個側生花芽出自枝頂葉腋,通常傘形總狀、短總狀或近似頭狀;花 小至大;花萼短小成檐狀或裂片發達成葉狀;花冠漏斗狀、鍾狀或筒狀;雄蕊通常10, 少有多於或少於10枚者,通常伸花冠筒部;子房通常5室,少有6—12室,花柱細長 勁直或短而強度彎弓,潔淨或基部被鱗片或短柔毛。蒴果果瓣木質。種子有翅或無翅, 通常兩端有鰭狀窄翅。組的模式種:Rhododendron ferrugineum L.
本組共約160餘種,主產東喜馬拉雅地區至我國西藏、雲南,7種在中南半島,1 種在阿富汗、巴基斯坦,1種產日本,北美2種,歐洲4種。我國147種,大部分種類產西藏、雲南,少數種產四川、甘肅、青海、陝西、黑龍江,極少數產華南。 H.Sleumer(1949,1980)將本組分為20個亞組,除1個亞組產歐洲,1個亞組產 北美外,其他18個亞組我國均有。J.Cullen(1978,1980)將毛枝杜鵑亞屬Pseudaza— lea,糙葉杜鵑亞屬Pseudorhodorastrum所含的2個組以及迎紅杜鵑亞屬Rhodorastmm, 作為4個亞組,並還建立了3個新亞組:Subsect.Monantha,Subsect.Fragarifiora,Sub— sect.Afghanica,因而將本組分為27個亞組。本志基本採用的是Sleumer的系統,也采 納了一部分Cullen的觀點,認為國產種類可以分為20個亞組。
亞屬概述
Subgen.Eurhododendron K.Koch in Li,ndr01.2:157.1852.--Subgen.Lepidorrhodium Koehne,Deutshe Dendrol.449. 1853.——Sect.Lepidorhodium(Koehne)Rehd.In Bailey,Standard Cycl.Hort.5: 2937.1916. 矮至大灌木,少有喬木。植株被鱗片,至少幼枝和葉下面明顯被有,通常在葉上 面、花梗、花萼、花冠外,子房、花柱上也被有,通常無毛被,有時有柔毛。葉通常常 綠,少有半落葉,通常革質,小至大。花序頂生,少花至多花或單花,傘形總狀或短總 狀;萼片不發育,或短小至寬大,通常5;花冠小至大,白、紅、黃、紫色,漏斗狀、 鍾狀、筒狀、高腳碟狀,稀輻狀,內面常有各色斑;雄蕊10(--5),少有8—27;子房 5—6室,少有多至12室;花柱細長、勁直或短而強度彎弓。蒴果長圓形或卵球形,密 被鱗片,果瓣木質或質薄且開裂後多少扭曲或反卷。種子多數,有鰭狀窄翅或兩端具伸 長的尾狀附屬物。 亞屬的模式種:Rhododendron ferrugineum L.約498種,分布遍及屬的分布區。我國有174種,主要集中產西南地區,零星分布 中部和東部,少數種產青海、甘肅,北達黑龍江,南至廣東,台灣有1種。H.Sleumer(1949),(1980)將本亞屬分為3組:杜鵑組、髯花杜鵑組、越桔杜鵑組。前2組的大部分種類集中分布於我國西南至喜馬拉雅地區,形成在東亞的一個分布中心;後1組約300種,其中約287種分布於東南亞,為本亞屬的又一分布中心。僅紐幾內亞島就約有167種,加里曼丹島約46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