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

木偶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汶水》:“庫中有漢時故樂器及神車木偶,皆靡密巧麗。”明劉基《涇縣柬宋二編修長歌》:“叢祠佛殿緫銷歇,但見木偶眠泥苴。”木偶(mùǒu)是用木頭雕刻的人像或者形似其他生物的小東西常用來形容痴呆的神情,並彩繪臉譜,飾有毛髮,或在軀幹外配以服裝的玩偶和戲曲用品。中國古代稱俑、傀儡。木偶,魁儡子、窟儡子。用它來表演的戲劇叫木偶戲。木刻偶像。

基本信息

木偶

簡介詞語:木偶
注音:mùǒu

基本解釋

英語釋義:[puppet;carvedfigure;woodenimage]
1.木刻偶像。用木頭雕刻的人像或者形似其他生物的小東西
2。常用來形容痴呆的神情
他像個木偶。

引證解釋

1.見“木偶人”。
2.木雕神像。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汶水》:“庫中有漢時故樂器及神車木偶,皆靡密巧麗。”明劉基《涇縣柬宋二編修長歌》:“叢祠佛殿緫銷歇,但見木偶眠泥苴。”
3.傀儡。喻受人操縱、擺布的人。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四回:“荀伯木偶耳!我等宜自為計。”清侯方域《宦官論》:“﹝秦始皇﹞自以為一世之雄,海內莫為予毒也,而不知趙高弄之如木偶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八回:“差不多州縣官竟是木偶,全憑書吏做主的,不知可有這件事?”葉聖陶《倪煥之》四:“誰相信為什麼什麼而戰,正是登台的木偶!

正文

用木料雕刻成小型人像,並彩繪臉譜,飾有毛髮,或在軀幹外配以服裝的玩偶和戲曲用品。中國古代稱俑、傀儡。
沿革 中國木偶有2000多年的歷史。《禮記》中稱木偶為俑,用於陪葬。漢代木偶製作已很精巧,內設機關,活動自如,同真人相似。1979年,山東省萊西縣院裡鄉西漢墓出土13件木俑,其中一件木俑全身關節均可活動。公元3世紀,魏明帝詔令匠師馬鈞作“木偶百戲(台)”,戲台下設木輪,以水發動,木偶隨之表演奏樂、舞蹈、擊鼓、擲劍、緣(攀粗繩索)、倒立、舂磨等動作,變化多端,動作自如。隋煬帝時,宮廷木偶內設機關,能坐起拜伏。唐代《朝野僉載》記載,匠師殷文亮“刻木為人,衣以繒彩,酌酒行觴,皆有次第”,又作木偶“歌女”,唱歌、吹笙皆能應節。唐末,閩王王審知(862~925)酷愛傀儡戲,致使木偶雕刻在福建盛行。會昌年間(841~846)閩縣木偶能手舞足蹈,左鏇右抽。宋代慶曆年間(1041~1048),有李姓匠師(名不詳)製作木偶“鍾馗捉鼠”,高約1m,木偶左手置香餌,鼠緣手取食,觸發機關,木偶右手則手執鐵筒將鼠擊斃。清代,福建泉州已有專業的木偶頭像雕刻作坊“西來意”等,著名匠師有江金榜、黃良司、黃才司、黃嘉祥等。清末,江加走創作了約230種新式樣的木偶頭像,為中國木偶雕刻藝術作出了貢獻。現在,中國木偶雕刻主要產於福建泉州和漳州、廣東等地,其中以福建為主。1986年9月,中國國際木偶節在福建泉州舉行,並舉辦泉州木偶藝術展覽會。參加者有美國、民主德國、 奧地利、 英國、日本、菲律賓等 8個國家的12個木偶代表團。世界許多國家都有木偶。在古代的埃及、 希臘、 羅馬的墓葬和廢墟中,都發掘出木偶。1981年,在聯邦德國、法國的玩偶展覽會上,展出了3000年前四肢活動的古埃及木偶。歐洲關於木偶戲的文字記載,可上溯到公元前500年。西方的木偶以掌中木偶為主,16世紀曾在歐洲廣為流行。木偶最早用於宗教禮儀,公元 4世紀後作為傳教士布道的工具,以後演變為木偶喜劇在街頭演出。自動木偶最初起源於地中海沿岸,以後流傳到中東和歐洲。18世紀,自動木偶最為興盛,在義大利、法國、瑞士等國都有許多優秀的作品,現在收藏於法國巴黎國立工藝博物館、瑞士納沙泰爾市博物館等。
製作包括頭像雕刻,服裝、鬚髮和四肢的安裝。其中最重要的是頭像雕刻。木偶頭像製作分為木雕、彩繪兩大工序。木雕是先選用質輕、易於雕刻、不蛀的樟木和榆木等,劈成與木偶頭像等高的三角形,刻畫面部中線,定出五官;挖空頸脖部分,便於演員手指伸入;雕刻頭像;安裝能活動的嘴、眼。在彩繪臉譜前,先在木偶頭像上裱以棉紙,塗上調和水膠及過濾的細泥漿,磨光後再補隙、修光,然後上粉、彩繪臉譜、上蠟,最後上髮髻、鬍鬚等。
品類中國木偶按形體、操縱技藝而分,有掌中木偶、提線木偶、杖頭木偶、鐵絲木偶 4類。①掌中木偶:一說木偶頭部連線在布袋上,外加戲裝,長約20cm;又一說由於在演出時將木偶置於戲台上的布袋裡,所以稱布袋木偶。表演時,演員的手伸入木偶布袋中,以手掌為軀幹,手指為雙臂,用手指操縱木偶動作。②提線木偶:古稱懸絲傀儡。形體完整,頭、軀幹、四肢分別以20~30條提線牽連於一塊小牌上。演員用手操縱小牌上的提線,引發木偶動作。③杖頭木偶:高90cm左右。演員用手托舉木偶並操縱杖棍進行表演。④鐵絲木偶:演員用手操縱木偶背部和兩手背上的鐵絲進行表演。

歷史記載

《列子·湯問》載:周穆王(前947—前928)西巡狩,越崑崙,下至弇山,反還,未及中國(指中原),道有獻工,人名偃師,穆王薦之,問曰:“若有何能?”偃師曰:“臣唯命所試,然臣已有所造,願王先觀之。”穆王曰:“日與俱來,吾與若俱觀之。”越日偃師謁見王。王薦之,曰:“若與偕來者何人邪?”對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驚視之,趨步俯仰,俗人也,巧大頷其頤,則歌合律,捧其手,則舞應節。千變萬化,唯意所適。王以為實人也,與盛姬並觀之。技將終,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欲誅偃師。偃師大懾,立剖解倡者以示王,皆草木膠漆白黑丹青之所為,內則肝、膽、心、肺、脾、腎、腸、胃,外則筋骨、肢節、皮毛齒髮,皆假物也,而無不畢興者,合會復如初見。足見周穆王時代木偶之流傳狀況,及偃師表演技巧之高超。西漢時,木偶除廣泛用於“喪家之樂”和“賓婚嘉會”外,據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述,木偶還曾用於戰爭:漢高祖劉邦與匈奴交戰,“至平城,為匈奴所圍,七日不得食。”高祖用陳平奇計在城樓裝配許多貌若仙女的木偶人,使心懷妒意的匈奴單于冒頓之妻閼氏恐其夫破城後貪戀女色,唆使丈夫解除對平城的包圍,使高祖得以脫險,“後樂家翻為戲”。漢桓寬著《鹽鐵論》載:“今民間雕琢不中之物,刻畫玩好無用之器。玄黃雜青,五色繡衣,戲弄蒲人雜婦,百獸馬戲斗虎,唐銻追人;奇出胡妲。”唐銻追人,指用木、泥、紙做成小人,進行爬高竿的遊戲。奇出胡妲,指魚龍變化與旦角演戲之類。漢班昭在《續漢書·五行志》中云:“時京師賓婚宴會皆傀儡。”魏明帝(227—239)時,扶風人馬鈞,以大木雕構使其形若輪,平地施之,潛以水發焉。設為女樂舞像,至令木人擊鼓吹簫。作出岳,使木人跳丸、擲劍、緣絙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署,春磨,鬥雞,變巧百端。此為水傀儡。史學家顧頡剛在《中國影戲史略及其現狀》中說:“宋岳珂《桯史》云:‘秦始皇(前246—前210)作曼延、魚龍、水戲’。”唐代杜寶撰《大業拾遺》載:隋煬帝以三月上巳會群臣於曲水,以觀水飾。扮神龜負八卦出河援伏羲、呂望釣磻溪、劉備乘馬過檀溪、周處斬蛟、秋胡妻赴水、巨靈開山等,總七十二勢,皆刻木為之。或乘山,或乘平洲,或乘磐石,或乘宮殿。木人長二尺許,衣以綺羅,裝以金碧,凡作雜禽魚鳥,皆能運動如生,隨曲水而行。又間以技航,航長一尺,闊六尺。木人奏音聲,擊磬、撞鐘、彈箏、鼓瑟,皆得成曲。及為百戲跳劍、舞蹈、升竿、擲繩,皆如生無異。雕裝奇妙,周鏇曲江。同以水機使之。唐以後,國都東移,陝西水傀儡史載甚少。明代水傀儡戲相當發達。劉若愚《酌中志》卷十六載:“其制用輕木雕成,海內四夷蠻王及仙聖將軍士卒之像,男女不一。約高二尺余,止有臀以上,無腿足,五色油漆,彩畫如生。每人之下平底,安一榫卯,用三尺長竹板承之。用長丈余,寬一丈,深二尺余方木池一個,錫鑲不漏,添水七分滿,下用凳支起。又用沙圍屏隔之。經手動機之人皆在圍屏之內自屏下游移動轉。水內用活魚、蝦、蟹、螺、蛙、鰍、鱔、萍藻之類浮水上。聖駕升座向南,則鐘鼓司官在圍屏之南,將節次人物各以竹片托浮水上,游斗玩耍。另有一人執鑼在旁宣白題目,替傀儡登答贊導喝彩,或 孔明七擒七縱,或三寶太監下西洋,八仙過海,孫行者大鬧龍宮之類。唯暑天白晝作之。其人物器具,御用監也。水池魚蝦,內官監也。圍屏帳幔,司設監也。大鑼大鼓,兵仗監也。乍觀之似可喜,如頻作之亦覺繁費無味。”詳盡說明了水傀儡表演設施及完整過程,讀之有如親臨其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