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縣

三原縣

陝西省鹹陽市三原縣,三原史稱“甲邑”,古稱“池陽”,位於陝西關中平原中部,因境內有孟候原、豐原、白鹿原而得名。三原為古京畿之地,自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置縣,已有1560多年歷史,素有“衣食京師、億萬之口”美譽。縣域面積576.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3.7萬畝,轄1街道辦9鎮4中心172個行政村,全縣戶籍人口41.76萬(2016年)。三原地處西安、鹹陽、渭南、銅川等周邊大中城市的弧心位置,東與臨潼、富平、閻良相連,南與高陵接壤,西鄰涇陽、淳化,北靠銅川新區、耀州區,是陝西關中“一線兩帶”建設的經濟腹地和省會西安的北大門。三原距西安30公里,距鹹陽國際機場20公里,境內鹹銅鐵路橫貫東西,延西高速(G65W)、西銅高速(G65)公路縱穿南北,210國道、208省道和107關中環線縱橫交錯,發展區位優越,交通四通八達,規劃中的閻良到鹹陽機場的城際鐵路從縣城南部經過。2015年6月28日獲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三原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關中地區在縣級設立的首家省級高新區。2017年榮獲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

基本信息

區域概況

三原縣三原縣

2006年,三原縣轄10個鎮、4個鄉:城關鎮安樂鎮陂西鎮獨李鎮大程鎮西陽鎮、魯橋鎮、陵前鎮、馬額鎮、新興鎮、高渠鄉、渠岸鄉、徐木鄉、嵯峨鄉

原內有清峪河、濁峪河趙氏河三大水系,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修,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地勢北高南低,以四十里原坡為界,北部為黃土台原區,南部為涇渭沖積平原區。按水利條件分為大灌區(涇惠灌區)、小灌區(清惠灌區)和原區(前咀子、玉皇閣灌區)。

歷史文化

三原縣三原縣

三原區位優勢明顯,是省會西安的北大門、西南距鹹陽、北距銅川均約30餘公里。交通比較發達,西銅一級三原縣文化積澱深厚、名人輩出,唐衛國公李靖,明吏部尚書王恕、工部尚書溫純,清代“天下第一長聯”的作者孫髯,近代的國民黨元老、書法大師于右任以及當代書法名家劉自櫝謝德萍等古今名人都出生於三原。

三原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文物薈萃,境內有文物景點114處,其中城隍廟、唐高祖李淵陵、唐武宗李炎陵、唐敬宗李湛陵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城隍廟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群之一。目前,一個以城隍廟為龍頭,以于右任紀念館、于右任故居、孟店民宅、李靖故居、文峰木塔為支撐的旅遊景點體系初步形成。公路、西韓公路縱貫南北,鹹宋公路、鹹銅鐵路橫穿東西。縣乾公路18條總長220公里。 三原縣歷史悠久,自北魏太武帝真君七年(公元446年)置縣至今,已有1556年歷史,古時稱池陽,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陵寢所在地,因境內有孟侯原、豐原、白鹿原而得名。

建制沿革

地名由來

三原三原
《元和郡縣誌》卷1京兆府三原縣:“以其地西有孟侯原,南曰豐原,北曰白鹿原”,故名。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移龍橋鎮,即今三原縣治。

歷代沿革

漢池陽縣地,東漢時由於羌族作亂,永初五年(111年)之後,北地郡徙池陽縣。

前秦苻堅於縣西北今淳化縣固賢置三原護軍,以其地南有豐原,西有孟侯原,北有白鹿原故名。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改置三原縣,永安元年(公元528年)三原縣治由今淳化縣固賢遷今城關鎮西北15千米清水谷。

北周析東北部設華池縣。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撤銷華池縣。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遷治清水谷南故任城,並更名池陽縣;武德六年復遷治故地更名華池縣,並析縣境東北地另置三原縣,屬泉州;貞觀元年(公元624年)撤銷另置的三原縣,復改華池縣為三原縣,屬雍州;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屬鼎州,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屬雍州,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屬京兆府。

五代梁屬永平軍。

三原縣人民廣場三原縣人民廣場
五代唐屬耀州。

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三原縣治遷唐高祖獻陵附近。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又遷治龍橋鎮(今城關鎮)。

明、清屬西安府。

1913年屬關中道。

1939年屬第十行政督察區。

1953年,縣改隸渭南地區;1956年10月改由省轄。

1984年,鹹陽地區改市後,三原縣為鹹陽市轄縣至今。

自然地理

區域位置

長坳古鎮長坳古鎮
三原縣位於陝西關中平原中部,渭河以北,為省會西安市的北大門,距西安約36公里,鹹陽約40公里,距鹹陽國際機場22公里,鐵路、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北魏置縣,因境內有孟侯原、豐原和白鹿原而得名。東與臨潼、富平、閻良相連,南與高陵接壤,西鄰涇陽、淳化,北靠銅川新區、耀州區,總面積576.9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地處鄂爾多斯地台南緣褶皺帶上,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362~1409米之間,南北以四十里原坡為界,東西以清河相隔,自然分割成三個明顯不同的地形地貌形態,即南部平原、北部台原和西北山原。整體地貌以平原、台原為主,占總面積的72%。河流主要有清峪河、濁峪河和趙氏河。

氣候特徵

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半乾旱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3.4℃,降水517.7毫米,平均無霜期215天,太陽總輻射113.18千卡/cm2。

自然資源

礦產

縣境內除嵯峨山有少量奧陶系、二迭系、三迭系基岩出露外,其餘大部地區均為第四系覆蓋,礦產資源除石灰岩和少量的花崗岩、紅砂石外,至今尚未發現其它種類。縣境內分布最廣的第四系全新統黃土狀砂質粘土、亞粘土,是燒制磚瓦的優質原料。

植物

本區林用地20619畝,其中有林地8287畝,占40.2%;未成林造林地、疏林地907畝,占4.4%。森林覆蓋率為7.8%;樹木覆蓋度為2.5%,天然草地面積較大。

喬木主要有櫟類、側柏、榔榆、河北楊、山杏、山桃、杜梨等。

灌木主要有酸棗、連翅、密刺、薔薇、橡子等。

草本植物有白草、菅草、艾蒿、鐵桿蒿等及藥用植物板藍、何首烏、葛藤、金銀花、丹參、防風、遠志、蒼朮、茵陳、柴胡、地榆、穿山龍、紫花地丁、車前、馬蘭、蒲公英、苦參、漏蘆、五加皮、麥冬、南沙參、黃精、麻黃、翻白草、艾葉、野菊花、黃芩、續斷、杜仲、黃柏、山萸、甘草、射干、百合、甘遂、白頭翁、天南星、仙鶴草、天麻、西洋參等共50餘種。

動物

野生獸類主要有狼、豺、豹、豹貓、獾、狐、野豬、青羊(野羊)、狍(羊鹿子)、松鼠、倉鼠、鼢鼠、田鼠、黃鼠狼(黃鼬)、水貂、旱獺、野兔、蝙蝠等。

野生鳥類有鸕鶿(水老鴉、魚鷹)、蒼鷺、池鷺、黑鸛、鴛鴦、野鴨、老鷹、黃鸝(黃鶯)、石雞(嗄嗄雞)、鵪鶉、雉(野雞)、岩鴿(山石雞)、斑鳩、大杜鵑(布穀鳥)、雕雀鷹(鷂子)、貓頭鷹、夜鷹、燕子、麻雀、喜鵲、烏鴉、啄木鳥、山雀、山麻雀、蠟嘴雀等,主要分布溝壑崖縫或林中。

人文環境

人口

唐,宋人口較為穩定,元代銳減。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三原縣始有戶口確數,查實3.27萬人。清康熙詔“聖世滋丁,永不加賦”,鼓勵人口增長。清末到民初,戰爭連年,災疫交加,人口銳減。涇惠渠修成和隴海鐵路通車,使三原縣人口較快增長,基本穩定在10萬左右。

建國後,社會安定,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醫療條件改善,人口增長較快。1965年開始實行計畫生育,但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干擾,收效甚微。1975年後,切實推行計畫生育,人口增長得到一定的控制。

1990年三原縣總人口36.01萬,比1949年淨增2.5倍。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26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基本達到國家限定的指數,成為省、市計畫生育工作先進縣。

2007年,三原縣人口總戶數為131047戶,總人口為40665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為82077人。農業人口324581人,非農業人口82077人,分別占總人口的79.82%和20.18%。遷出人口4470人,遷入人口579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遷入2915人,遷出1816人。全年人口出生率為7.58‰,死亡率為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58‰。

2010年,三原縣戶籍總人口為420316人,其中農業人口333437人,非農業人口86879人。總人口中男性212156人,女性208160人,人口性別比為101.92。總戶數141196戶,平均每戶家庭人口為3人。全年出生率9.82‰,死亡率5.35‰,人口自然增長率4.47‰。

2012年,三原縣戶籍總人口為423591人,其中農業人口279820人,非農業人口143771人。總人口中男性214144人,女性209447人,人口性別比為102.24。總戶數143136戶,平均每戶家庭人口為2.96人。常住人口40.66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11‰。

2017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為416035人,其中城鎮人口210830人,鄉村人口205205人。總人口中男性210100人,女性205935人,人口性別比為102.2。年末全縣總戶數136588戶,平均每戶家庭人口為3.04人。年末常住人口41.23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27‰。

特產

疙瘩面

系光緒年間城內“悅來館”的夥計,綽號“帽蓋李”者創製。其特點是:麵條細長柔韌,臊子油而不膩,澆酸而香。細品慢咽,回味悠長。該品食用的方法也很講究。食用前,先舀一小碗酸湯,謂之“渴湯”嘗鮮。食用時需小碗兩個,一碗盛酸湯,一碗盛麵條(約50克)。食湯麵時,向面碗內澆上臊子,倒入酸湯;食乾麵時,用筷子挑起麵條,在酸湯內涮熱涮勻,然後放回原碗,澆上臊子。

三原泡油糕

泡油糕是三原縣很有名氣的傳統小吃,其淵源可上溯至唐代韋巨源的燒尾宴名點“見風消”油潔餅。餡是用白糖、黃桂、玫瑰、桃仁、熟面拌成的;面是用開水、大油燙熟的富強粉。包好放到花生油鍋里炸,等面上一起泡,就撈出來,吃起來味道酥甜可口。麵粉燙熟,加入輔料,入油鍋炸制而成。泡油糕是用水燙麵、大油、黃桂、白糖餡等原料製成。

蓼花糖

三原縣蓼花糖,始產生於明代正德年間(1506年),已有490多年的歷史。三原縣蓼花糖,其外表包裹有白糖粉與芝麻仁兩種。系用新鮮優質糯米,上等黃豆、白糖、植物油等為原料,佐以熟芝麻。其加工工序,經選料、淘洗、浸泡、磨粉、蒸料,和面、擀片、搓條、制坯、陰乾、貯存、發坯、油浸、炸制、澆漿、掛皮等24道工序製成。一般冬季制坯,四季加工成品。從投料到出成品大約需要半年時間。

文化

民間社火

春節期間,民間有耍社火的傳統習俗。社火內容以獅舞、走馬、旱船、龍燈、大頭和尚、高蹺較為普遍,個別地區有獨特的形式。民間社火由農民自由結社,大多以村為單位,也有數村(稱社)合作者,領頭的叫會首,春節前由會首組織排練節目,籌措經費。演出前給鄰村或商號、富戶下紅帖,演出後收帖者需付賞錢或食品。50年代以後,民間社火由鄉、村組織,費用由集體開支。

民間工藝品

剪紙

城隍廟正門城隍廟正門
窗花剪紙藝術,最早流行於北部原區,適於窯洞裝飾,其歷史不下千年。過年或結婚,剪紙貼窗,必不可少。其種類多為各種雙喜、花卉、翎毛圖案,精巧者有“喜鵲鬧梅”、“鳳凰戲牡丹”等。從事剪紙工藝者多系農村婦女。建國後剪紙被列入美術繪畫序列。

刺繡

刺繡是農村婦女的一種手工藝,北原一帶較為流行,與剪紙流行歷史相近。一般用於兒童和婦女的鞋頭,小兒背搭、枕頭、門帘、信插等。所繡多為花、鳥、魚、蟲。明、清及民國時期,龍橋鋪面有幾家絲繡、專門刺繡裙裾、戲裝。建國後70年代發展為縫紉機刺繡,種類又有門帘、床圍、被罩等。

經濟

農業

三原縣夜景三原縣夜景
建國前,農業科技落後,作物品種單一,栽培技術古老,農業生產發展緩慢,林業無成片森林。建國後,三原縣進行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興水改土,發展農業科技,引進、培育優良品種,改革耕作制度,農業生產有了長足發展。

1965年,糧食、棉花總產量分別比1949年增長1.2倍和2.4倍。後受“大躍進”和自然災害的影響,1959~1961年,糧棉大減產。經過糾正高指標、浮誇風和“一平二調”等“左”的錯誤,至1966年,除棉花因蟲、澇災害有所減產外,糧食總產量比1958年增長18.9%。“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只強調“以糧為綱”,排斥多種經營,農業民手中錢少,生活仍不富裕。

1990年,三原縣糧食總產量達到1.68億公斤,比十一屆三中全會前的1978年增長39%,比1949年增長4倍,平均畝產比1978年和1949年分別增長73%和150%。油菜畝產92公斤,比1949年增長5倍多。菸葉播種面積從1970年以後,逐年增加,到1990年達到3.66萬畝,畝產106公斤,總產量387.1萬公斤。

2010年,糧食播種面積67.77萬畝,總產23.59萬噸,其中:夏糧36.92萬畝,總產12.31萬噸;秋糧30.85萬畝,總產11.28萬噸,其中玉米27.34萬畝,總產10.52萬噸果園面積16.8萬畝,總產18.49萬噸。其中:蘋果9.76萬畝,桃1.92萬畝。蔬菜播種面積23.75萬畝,總產81.69萬噸。油菜3.83萬畝,總產6053噸。大牲畜存欄4.73萬頭,家禽存欄168萬隻。肉類總產量1.52萬噸,其中:豬肉10467噸,家禽產肉量2625噸,禽蛋產量1.76萬噸,奶類總產量3.87萬噸,其中牛奶產量3.8萬噸。

2012年,農業總產值完成45.07億元,增長6.5%。糧食播種面積63.16萬畝,總產20.65萬噸,其中:夏糧36.18萬畝,總產11.43萬噸。果園面積18.07萬畝,總產18.97萬噸。其中:蘋果11.2萬畝,桃2.17萬畝,柿子1.02萬畝,葡萄1.07萬畝。蔬菜播種面積28.79萬畝,總產88.79萬噸。油菜2.9萬畝,總產3800噸。

2016年,建成省市級現代農業園25個,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38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達到541個,榮獲國家級蔬菜生產基地縣、省級蘋果基地縣。
2017年,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入開展,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穩步推進,投資7.65億元的農村安全飲水、高標準農田建設、電網改造等10件實事全面完成。全縣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達到12個,全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7個,現代農業園區24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680個;新增設施蔬菜1萬畝,其中:新增農業科技推廣基地1500畝;建成千畝以上綠色發展示範點12個,栽植苗木花卉2.49萬畝;全年農業總產值完成54.17億元,增長4.3%;農林牧漁服務業完成3.58億元,增速7.9%。
2017年,全年糧食播種面積59.72萬畝,總產19.49萬噸,其中:夏糧34.22萬畝,總產10.88萬噸;秋糧25.50萬畝,總產8.61萬噸,其中玉米23.9萬畝,總產8.19萬噸。
蔬菜播種面積40.63萬畝,總產122.71萬噸。油菜2.69萬畝,總產3863噸。果園總面積20.69萬畝,總產21.16噸。其中:蘋果13.33萬畝,桃2.65萬畝,柿子1.15萬畝,葡萄1.4萬畝。
2017年末,全縣大牲畜存欄5.17萬頭,奶牛存欄9208頭,豬存欄11.56萬頭,羊存欄16.35萬隻,家禽存欄185.36萬隻。肉類總產量1.70萬噸,其中:豬肉11064噸,羊肉863噸,牛肉1877噸,家禽產肉量3169噸,禽蛋產量2.29萬噸,奶類總產量5.46萬噸,其中牛奶產量3.56萬噸。
2017年末,全縣鄉村從業人員175569人,其中從事農業81620人。
2017年末,全縣耕地資源528670畝,其中,常用耕地面積492534畝。

工業

建國後,人民政府扶持地方工業發展。1953年,三原縣城關第一和第二鐵業生產合作社成立,生產小型農業機械零配件。1955年,工業總產值523.2萬元,比1953年增長1.3倍。工業總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為15.8%。1956年,三原縣建成手工業生產合作社32個,從業人員(包括國營工業)總計1317人。1957年,工業總產值690萬元,在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上升到18.4%。從1958年開始,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標,雖然1958~1959年工業生產總產值增加,但1961~1962年卻接連大幅度下降。1978年,三原縣工業企業共85個,其中全民所有制28個,集體所有制57個;三原縣工業總產值3596.2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8.26%。

1990年,三原縣工業企業共2001個,其中集體所有制222個,個體1747個;工業總產值2.62億元,其中集體所有制1.38億元,個體7442萬元。

2012年,三原縣工業實現增加值59.13億元,同比增長20.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48.95億元,同比增長22.2%,規模工業增加值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82.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80.96億元,同比增長29.22%。按屬性分,重工業完成75.14億元,同比增長34.31%;輕工業完成105.82億元,同比增長25.84%。支柱產業中:食品加工製造業完成產值53.16億元,占規模工業產值的比重為29.63%;裝備製造業完成產值51.4億元,占比為28.4%;醫藥製造業完成產值10.5億元,占比為5.8%;冶金建材工業完成產值38.92億元,占比為21.51%;家具製造業完成產值3.08億元,占比為1.7%。主要工業產品產量:飼料348354噸,乳製品1143.3噸,中成藥1080.5噸,鋼材313738噸,水泥614927噸,化肥54589噸。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8.61%。

2014年三原縣生產總值完成160.13億元,同比增長12.3%;地方財政預算收入完成4.34億元,同比增長18.15%;規模工業總產值完成256.18億元,同比增長18.7%;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6.15億元,同比增長19.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6.06億元,同比增長10.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561元,同比增長10.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846元,同比增長12.9%。

2015年生產總值完成177.63億元,同比增長11.5%;地方財政預算收入完成4.85億元,同比增長11.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6100元,同比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100元,同比增長12%。規模工業總產值完成306億元,同比增長18.5%;規模工業增加值完成86.16億元,同比增長18.2%,名列全市第二;非公經濟實現總產值316億元,同比增長15.4%,非公經濟增加值占全縣GDP比重達55.55%。

2015年接待遊客387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0.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1.22億元,同比增長13.6%。

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355億元,是2011年的2.54倍,年均增長20.5%。成功創建了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三原縣成為全市唯一擁有省級高新區的縣區。
2017年,全面落實工業穩增長促投資21條措施,工業發展“3+1111”工程紮實推進。全年新培育規模企業14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9.38億元,同比增長12.6%。以創業創新激發民營經濟活力,投資2.6億元的香油產業園創業創新基地開工建設,投資10億元的香油小鎮項目成功簽約,全縣新增個體工商戶2532戶,新增私營企業589戶,個轉企92戶,實現非公經濟增加值122.6億元,占GDP的比重達58.4%。
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457.02億元,增速24.7%。按屬性分,重工業完成211.8億元,同比增長32.5%;輕工業完成245.2億元,同比增長18.6%。支柱產業中:食品加工製造業完成產值115.07億元,占規模工業產值的比重為25.18%;裝備製造業完成產值76.9億元,占比為17.39%;醫藥製造業完成產值52.99億元,占比為11.59%;冶金建材工業完成產值66.36億元,占比為14.52%;家具製造業完成產值7.74億元,占比為1.69%;飲料製造業完成產值37.35億元,占比為8.17%。支柱產業對工業經濟拉動作用更加明顯,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最佳化。主要工業產品產量:飼料55.4萬噸,乳製品0.3萬噸,中成藥0.2萬噸,鋼材15.3萬噸,水泥55萬噸,軟飲料46.6萬噸。全年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6.12%。

衛生

民國30年(1941)至建國前,縣內有醫院、診所24處,有名望的醫生48人,病床20餘張,醫護人員100多人。民國21年(1932)虎烈拉(霍亂)流行,三原縣死亡508人。1949年,三原縣人均壽命不足40歲。

建國後,建立健三原縣級醫療、防疫、保健機構,實行公費醫療、合作醫療制度,防治各種多發疾病。1952年在五個區新建5所衛生所。

1990年,單位醫療組織共有職工212名,醫療技術人員181人,其中有中西醫師(士)121名,設定病床123張,為三原縣防病

治病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0年,縣醫院急救中心住院大樓主體基本竣工,鄉鎮衛生院的改建也在逐步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藥品“三統一”工作穩步推進。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06個,床位1168床,衛生技術人員數2492人。建成標準化村級衛生室320個。

2012年,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藥品“三統一”及零差率銷售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面覆蓋。三原縣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1個,床位1342床,衛生技術人員數2739人。新建村級標準衛生室65個。

2015年,公共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年末全縣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69個,其中:醫院12個、鄉鎮衛生院14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8個;床位數1791個;衛生技術人員數3017人;村級標準衛生室達到347個。

衛生

衛生衛生

民國30年(1941)至建國前,縣內有醫院、診所24處,有名望的醫生48人,病床20餘張,醫護人員100多人。民國21年(1932)虎烈拉(霍亂)流行,三原縣死亡508人。1949年,三原縣人均壽命不足40歲。
建國後,建立健三原縣級醫療、防疫、保健機構,實行公費醫療、合作醫療制度,防治各種多發疾病。1952年在五個區新建5所衛生所。
1990年,單位醫療組織共有職工212名,醫療技術人員181人,其中有中西醫師(士)121名,設定病床123張,為三原縣防病治病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0年,縣醫院急救中心住院大樓主體基本竣工,鄉鎮衛生院的改建也在逐步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藥品“三統一”工作穩步推進。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06個,床位1168床,衛生技術人員數2492人。建成標準化村級衛生室320個。
2012年,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藥品“三統一”及零差率銷售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面覆蓋。三原縣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1個,床位1342床,衛生技術人員數2739人。新建村級標準衛生室65個。
2015年,公共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年末全縣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69個,其中:醫院12個、鄉鎮衛生院14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8個;床位數1791個;衛生技術人員數3017人;村級標準衛生室達到347個。
2016年,完成了縣醫院、中醫院和9所鄉鎮衛生院、156所標準化村級衛生室改擴建工程,分級診療穩步推進,縣內就診率達到86.1%,新農合參保率高達99.94%。
2017年,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工作進展順利,在全縣19家公立醫院開通了“一站式”結算服務。年末全縣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54個,其中:醫院12個、鄉鎮衛生院14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個、村級標準衛生室達到347個;床位數1800個;衛生技術人員數3505人。公共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全年總診療人次數達到169.3萬人次。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85人。

教育

1949年5月14日,三原縣解放,縣人民政府將原有學校逐漸予以接管、整頓,對教職員進行思想改造,開展師資培訓;廢除訓育制度,取消公民課;改革教育內容和方法,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學校面向工農兵,工農子女入學顯著增多。隨著經濟的發展,工農業餘教育形成熱潮,卓有成效。

1957年,部分教師被錯劃為“右派”。1958年,貫徹“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同時受“浮誇風”影響,教育盲目“大躍進”,教學質量有所下降。

1961年後,調整學校布局,縮短戰線,提高質量,教育事業又穩步發展。至1965年,三原縣中學發展到11所,學生4206名;國小333所,學生39473名。

1985年普及初等教育。1986年,三原縣共有高中6所,國中24所,在校學生21861人;國小197所,在校學生37970人,三原縣入學人數達59831人,比1949年增長近5倍。

1990年,三原縣有普通高中5所,職業高中3所,國中26所,完全國小166所,教學點57個,教師進修學校1所,幼稚園1所。三原縣共有中、小學生53574人,教職員工3676名,其中公辦教師2406人,民辦教師1207人。工農文化技術業餘教育也不斷完善提高。

2010年,三原縣中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畢業生升學率99.6%;高考二本上線人數1250人;共招生1900人。共有各類學校103所,其中國小83所,國中17所,高中3所。各類專任教師4958人,其中國小專任教師2256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2702人。國小在校學生人數23092,普通中學在校學生人數31985人。

教育教育

2012年,三原縣中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畢業生升學率99.1%;高考二本上線人數1693人,;共招生1892人。共有各類學校98所,其中國小78所,國中17所,高中3所。各類專任教師4799人,其中國小專任教師2105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2487人。國小在校學生人數21605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人數29653人。2012年新建中心幼稚園9所。

2015年,我縣共有各類學校84所,其中國小64所,國中17所,高中3所。共有各類專任教師3822人,其中國小專任教師1909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1913人。國小在校學生人數19408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人數18227人,其中:國中在校學生人數8774人、高中在校學生人數9453人。全縣中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畢業生升學率99.97%;職業教育穩步發展,全縣共招生3701人;高考二本上線人數1394人,高考質量位居全市前列。順利通過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合格縣創建驗收。

2017年,全縣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工作全面推進。年末全縣共有各類學校92所,其中國小71所,國中18所,高中3所(含職校),普惠性幼稚園74所,普惠性幼稚園占比達到77.9%。2017年年末共有各類專任教師3402人(含幼稚園),其中國小專任教師1516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1665人。國小在校學生人數21496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人數17151人(其中:國中8275人,高中8876人)。全縣中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畢業生升學率99.97%;職業教育全縣招生1200人。2017年高考工作再創佳績,二本上線人數1181人,二本上線率達到49.8%,較上年提高4.8個百分點。

科技

1980年8月1日,三原縣職稱評定委員會公布有技術職稱的科技人員名單。其中:工程師3人,助工24人,助理農藝師3人,工業技術員27人,農業技術員21人,總計78人。

科技科技
1981年上半年,公布第三批名單,各類技術職稱人員增至127名。1981年11月15日,三原縣職稱評定委員會對職稱評定工作複查,重新公布技術職稱名單,各類技術職稱人員總計16名。

1985年,共有科技人員1101人,被授予專業技術職稱的601人。其中:工程師21人,農藝師4人,畜牧師1人,獸醫師2人,主治醫師35人;助理工程師67人,助理農藝師30人,助理畜牧師9人,醫師137人,工業技術人員51人,農業技術員30人,獸醫員9人,護(醫)士195人;其他技術人員201人,助理會計師13人、會計員48人、統計員8人、中教5級125人、小教3級5人、記者2人。

1990年底,各種專業技術人員不同級別職稱(含教育系統)共3050人。其中高級職稱107人,中級職稱803人,初級職稱(包括助理級、員級)2135人。

2010年,圍繞新農村建設,科技富民示範工程力度進一步加大。新栽植中早熟蘋果1.2萬畝,建設農業科技示範基地5個,建設市級新農村示範村7個,一村一品示範村達到63個。

2012年,三原縣共組織實施各類科技項目23項,其中:國家項目4項、省級項目8項、市級項目11項;取得科技成果14項;申報國家專利40項。

2017年,全縣共組織實施各類科技項目26項,其中:省級項目1項、市級項目7項;申報國家專利84項,授權118項;全縣共有6家高新技術企業。

交通

1959年,縣內各公社之間已有幹線相連,公路暢通。但營運仍以馬車和人力車為主;過境國道、省道狹窄,路面質量達不到標準,不能適應大流量營運需求。1960至1965年,結合農田基建,改造縣鄉公路。至1976年,縣境內國省幹線全部改造為次高級路面。同時,各單位自用汽車大量增加。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交通事業發展迅速。先後在清河上架起四座現代化大型公路橋樑和兩座鐵路立交橋。1987年實現鄉鄉通油路。1992年西北第一條高等級公路——西銅公路建成通車。

1990年,三原縣有次高級路面公路217.1公里,形成了由一級公路為主幹,省、市、縣幹路相聯鈷的四(條)縱、六(條)橫的交通網路。有各種汽車1406輛,拖拉機3000餘台,年客運量達198萬多人次,客運周轉量2665萬人公里,貨運量184萬噸,周轉量14853萬噸公里。

2010年,新建通村公路48.6公里,三原縣通村公路總里程突破1000公里,通過陝西省農村公路交通示範縣創建驗收;池陽大橋主體竣工。

2012年,三原縣境內公路總里程達到1533公里,營運的載客班線汽車130輛、載貨汽車906輛。

2015年,池陽大街西延段續建,三高路拓寬改造項目全面完成;完善通村公路45.8公里,新建改建鎮村道路27條83公里,城鄉交通狀況進一步改觀,商貿物流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2017年,三原城市道路建設加快推進。投資5800萬元,完成了東三路中段、東五路、工業一路等10餘條城市道路及人行道改造工程。2017年,全縣鎮村建設不斷加強,城鎮設施更趨完善。投資1.05億元,完成了洪馬路、三新路、三馬路、洪小路、朱峪公路等道路改建工程;投資3354萬元,完成了37公里通村公路建設和121.3公里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投資5100萬元,新建及改造農村電網120公里。完成綠化造林1.5萬畝,綠化農村道路25公里。

民生

2014年民生支出14.15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5.68%。投資2.25億元,實施了119個“雙高雙普”創建項目,高標準改造了教育辦學設施,全縣所有學校告別了土操場,實現了教學信息化和體音美設施配備全覆蓋。投資3000萬元,配備完善了城鄉公益性文化體育設施,一舉通過了全國文化先進縣創建驗收。新興柏社村被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投資1500多萬元,新打應急水源井8眼,建立了城區供水應急水源體系。投資3.6億元,建設保障性住房1890套。全年新增城鎮就業3408人次,發放小額擔保貸款6400萬元。城鄉醫保、扶貧幫困等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加強。縣醫院被國家衛計委列入重點扶持500家縣級醫院之一。宏道書院、唐永康陵被列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全生產“三化”建設穩步推進,“平安建設十大工程”進展順利,信訪維穩工作不斷加強,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2015年,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92元,同比增長8.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23元,同比增長9.5%,城鄉居民收入得到穩步提高。

2016年,累計投入民生方面的資金達85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7%以上。“三告別”工程圓滿收官,精準脫貧戰鼓正響,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670戶,移民搬遷1726戶6836人。[18]
2017年,各項惠民政策進一步落實到位,全年用於民生領域的資金達到21.3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9.57%,投資16.47億元的8大類279件民生項目順利實施。全縣城鎮新增就業4162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402萬元。各項惠民政策全面落實,累計發放城鄉低保、居民養老、殘疾人生活補貼等各類補助救助資金4.3億元。

行政區劃

城關鎮 

三原縣三原縣

轄8個社區居委會、41個村委會:東關社區、車站社區、南大街社區、水津社區、北大街社區南郊社區北城社區、豐原社區、胡家巷村、西關西村、西關東村、大巷村、南道村水津村、西社西村、太平村、龍東村、龍北村、油坊道村、龍中村、東渠岸村、長巷村、西社東村、南關村、南大街村、新莊村、全安灘村、半個城村、西劉村、薊家村、小李村、線馬村、上馬村、屯王村、大陽村、崇仁村、三里店村、起駕村、曹家村、寇家村、上王村、麥劉村、十里舖村、土官村、八里店村、南窯村、解李村、大李村、新立村。

安樂鎮

轄20個村委會:安樂中村、安樂東村、薛家村、南屯村、仁和村、東毛村、西毛村、雁北村、北堯村、山西莊村上朱村、楊家莊村、趙家莊村、閆家灘村、崔家村、新莊王村、蔡家村、中王村、桃李村、余渭村

陂西鎮

轄25個村委會:陂西村、西賈村、廟王村、新民村、三橋村、下灘村、西鄧村、海石村、東堯村、灘李村、大門村、王化村、灣趙村、邱家村、木趙村、廟東村、廟南村、廟北村、南李村、清涼寺村、佛張村、街至孫村、大華村、張二冊村、渠家村。

獨李鎮

轄17個村委會:劉官村、吳家莊村、南羅村、老莊村、仁里村、南仵村、雙橋村、張劉村、趙渠村、王店孫村、黃李村、蘇化村、蔣楊村、小村郭村、王馬村、北李村、曹渠村。

大程鎮 轄16個村委會:大程村、義和村、屈家村、太和村、西王村、荊中村金堯村、小王村、東劉村、東周村、南周村、西張村、王店村、等橋村、吳家村、屯王村。

三原縣三原縣

西陽鎮

轄28個村委會:西北村、西南村、大梁村、陳窯村、劉村、西趙村、北范村、賈李村、南馮村、北馮村、康馬村、城南村、劉李溝村、賈家坡村蘇家坡村、孫家坡村、高賀村、王家坡村、河北堡村、東寨中村、孫家堡村、老城村、北張村馬張村李家坡村、東寨南村、青楊村、新城村。

魯橋鎮

轄29個村委會:孟店村、南權村、棗李村、北權村、東里村、東里東村、東里西村、武家村、樓底村、北坡村、前河村、東溝村、北街村、西街村、南街村、東街村、第伍村、峪口村、鹽店街村、貟家巷村、坊南村、吳家道村、蔡王村、姚家村、惜字村、高渠村、南蟠村、賀家村、王莊村。

陵前鎮

 轄22個村委會:陵前村、肖家村、朱家村、甘澇村、周西村、石馬道村、雙勝村、焦村、三店村、上河村、長坳村口外村、柴堯村、鐵家村郭堯村、墩台村、雙槐樹村、大寨村、三勝村、曹師村、廉家村

馬額鎮

轄15個村委會:馬東村、郝家村、馬西村、邵村、新安村、南王村、鄧家村、文龍村、楊村、蒙家村、高家村、康家村、鄭家村、瓦子寨村、魏回村

新興鎮

轄35個村委會:新興村、岩堯村、田堯村、柏社村、柏南村、郝家村、潘家村、南社村、牛安村、龍王村、魏家壕村、秦家村、塔南村、馬連灘村、馬坳村東段村、西段村、雷蒲村、曹惠村、東惠村、塔北村、張坳村、寅王村、焦家村、五愛村、柿樹巷村、霍家村、新城村、里寨村、官道村、豐王村、安家村、王家莊村、白家坡村 。

高渠鄉

轄22個村委會:弓王村、西鑒村西秦村、申家村、張白村、新建村、新興寨村、丁留村、腰寨村、曹渠村、棉張村、高渠王村、高渠趙村、羅李村、新安寨村、斗陽村、八里焦村、周肖村、同義村、河槽村、湯東村、湯西村。

渠岸鄉

轄1個社區、28個村委會:興隆社區、雷呂村、渠岸張村、宋家村、南高村、路家村、惠家村、師家申村、何家村、支家村、康吳村、大吉村、河南堯村、吳村蓋村、大村王村、桃園李村、溫家村南灘村黃毛村、董家堯村、新義村、對里村、早陽村、焦馬村、秋陽村高李村、鐵王村、名林村、興隆村。徐木鄉 轄15個村委會:永合村、畢家溝村、惠家坡村、馬塬村、太平塬村、桃溝村、馮家塬村、瓦渣溝村、興武村、福音村、唐村、徐木村、老廟村苟家村、朱家灣村。

嵯峨鄉

轄24個村委會:楊杜村張岳村、奕家河村、馮村、河西村、三社村、狼溝村、天井岸村槐樹坡村麻惠村、杏書鹼村、唐陵村、洪水村、趙家村、岳村村、屈家村、寨子村、官莊村、旱陽坡村、大盤村、楊家山村、埝凹村、小盤村三聯村

旅遊景點

城隍廟城隍廟

城隍廟

三原城隍廟始建於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築群之一,位於三原縣城東渠岸街中部。600多年來曾翻修和增修9次,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築群之一城隍是古代神話中守護城池的神,後為道教所信奉,自三國起至清代末歷代建廟祭祀。總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現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原城隍廟供奉的唐代名將三原人李靖。

三原城隍廟規模之龐大,建築之堂皇,在全國城隍廟中首屈一指。城隍廟為宮殿式建築,用均衡對稱方式把樓、殿、廊、廡、坊、亭等40多座單座建築按主次布局在縱橫軸線上。五個廊院相套向縱深和兩側伸展。中軸線上布著三道門、四重排坊、五座重檐殿樓。應門、戲樓、鐘鼓樓、獻殿、拜殿、陪殿、寢殿等主體建築各具特色。全部建築琉璃蓋項,雕樑畫棟,富麗堂皇,美若宮殿,體現了我國古建築平面輪廊規正,整體布局合理,結構嚴謹,疏密得當,刻鏤精緻,紋飾典雅的特點。

三原縣博物館設在城隍廟內,收藏了近三千件珍貴文物和一百多通碑刻,其中嶽飛書《出師表》和於佑任(三原人)書法真跡為世稱頌。


文峰木塔
文峰木塔,位於三原縣城東南10華里的安樂鄉中王堡,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6),是陝西唯一一座木質古塔。塔共三層,六角攢頂,四重檐,冀角高挑,玲瓏俏麗。塔高24米,坐落在4米高的磚砌塔基之上,塔台與北側大殿之間有磚築坡道相連。塔內設有扶梯,拾級而上可到二、三層,登塔遠眺,阡陌交錯,遠山如黛,涇渭如鏈,景色如畫,使人心曠神怡。


李靖故居

李靖故居,位於三原縣城北9華里的魯橋鎮東里堡,是馳名渭北的古典園林。占地面積48畝,為唐衛國公李靖修建。園內亭、台、樓、閣建造奇巧,名花異樹,四季爭妍,假山秀石,曲徑通幽。更有魚池,石舫、假山、奇石、“關中八景”縮影等建築景觀合理布於園內,使整個園林步移景異。1918年,靖國軍司令部曾設於此,1930年始,楊虎城將軍主持陝政在此居住,周恩來總理等國家領導人也曾親臨此園,使其更更具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

歷史名人

李靖(571~649年),字藥師,唐代著名軍事家。京兆三原(今陝西三原縣)人。他生長在一個官宦世家,祖父李崇義在北魏朝任過刺史,父親李詮在隋朝擔任過郡守,其母韓氏通書畫。李靖自幼受母親薰陶,喜習經史,工書法,尤其喜歡學習兵法戰策。
王恕(1416~1508年),字宗貫,號介庵,晚號石渠。明代大臣、學者,陝西三原縣人。王恕於正統十三年(1448)中進士。由庶吉士授大理左評事,進左寺副。至弘治六年(1493)退休,為官46年,剛正清廉,始終一致,家居時專心著述,編集《歷代名臣諫議錄》124卷,耄而好學。深得全國百姓敬仰。於正德三年(1508)四月去世,終年93歲。他平日飯量很大,臨終時略有減少,閉戶獨坐而死。他的著作有《玩易意見》、《石渠意見》、《王端毅(諡號)文集》等。
于右任(1879.04.11—1964.11.10),漢族,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斗口於村,是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會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同時也是中國近代書法家,是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創辦人和復旦大學、私立南通大學校董等。
劉自櫝(1914~2001),號遲齋,男,漢族。生於聖哲輩出、文風極盛的于右任故里三原。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陝西省書協主席,陝西省文史館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授予他“中國書法藝術榮譽獎”。書法四體具佳,尤以篆書為最。沈鵬、谷溪先生所撰《劉自櫝書法選·序》中評:“劉自櫝以剛與柔與渴三種因素互相滲透奠定了他成為當代頗有成就的篆書家的地位。”出版《劉自櫝書法選》、《劉自櫝書法藝術頡英》等。
周瑩,出生於陝西省三原縣,歷史上確有其人。周瑩據傳天資聰穎,進入涇陽安吳堡大戶吳家,並嫁給吳家少爺吳聘,後其夫吳聘和其公公均因故去世,吳家逐漸家道中落。但她一直信守承諾,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勇氣和獨創精神,歷經坎坷終於建立起了陝西吳氏“商業帝國”,而她也成為當時唯一把生意做到富可敵國的成功女商人。周瑩終生未再嫁,她的一生都在商海博弈,留下許多傳奇的故事。比如,她廣濟百姓的義舉和遠見卓識的經商理念至今還被當地人們廣為流傳。
溫純,字希文,三原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進士,歷任知縣、巡撫、吏、工部尚書等 職。《明史》載:“(溫)純清白奉公,五主南北考察,澄汰悉當,肅百僚,振風紀,允稱名臣”。他一生為創建地方公益事業不遺餘力,雖三朝為官而家無積,是三原古龍橋的倡建者。

唐朝君主陵墓

陝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