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院長: 翁啟惠副院長: 劉兆漢、王惠鈞、劉翠溶
成立年份: 1928年
總部: 台灣台北市南港區
經費來源:政府、財團法人
人員總數:2698人
機構設定:數學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化學研究所;地球科學研究所;資訊科學研究所;統計科學研究所;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籌備處;植物研究所;動物研究所;生物化學研究所;分子生物研究所;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歷史語言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經濟研究所;歐美研究所;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研究範圍:數理科學、生命科學、人文社會科學
地址:台北市南港區115號研究院路2段128號
歷史沿革
成立過程
1927年4月17日,中央政治會議第七十四次會議在南京舉行,李石曾提出設立中央研究院案,決議推李石曾(煜瀛)、蔡元培(孑民)、張人傑(靜江)共同起草中研院組織法。5月9日,中央政治會議第九十次會議議決設立中研院籌備處,並推定蔡元培、李煜瀛、張人傑、褚民誼、許崇清、金湘帆為籌備委員。7月4日,《中華民國大學院組織條例》公布,改列籌設中的中央研究院為中華民國大學院的附屬機關之一。11月9日,《中央研究院組織法》公布,明定“中央研究院直隸於國民政府,為中華民國最高學術研究機關”,設立:物理、化學、工程、地質、天文、氣象、歷史語言、國文學、考古學、心理學、教育、社會科學、動物、植物等十四個研究所。11月20日,大學院院長蔡元培聘請學術界人士30人在大學院召開中研院籌備會及各專門委員會聯合成立大會,討論中研院組織大綱及籌備會進行方法。議決先籌設各研究單位,計有:理化實業研究所、地質調查所、社會科學研究所、觀象台四個研究機構,並推定各所常務籌備委員,積極展開籌備工作。1928年4月10日,頒布《修正國立中央研究院組織條例》,中研院改為不屬於大學院的獨立機關。4月23日,特任蔡元培為院長。5月,啟用印信。6月9日,第一次院務會議在上海東亞酒樓舉行,宣告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創辦中央研究院的主要成員是中國科學社社員,中央研究院成立後接收了中國科學社在國際上作為中國科學界官方代表的地位。
在首任院長蔡元培任內,中央研究院陸續在南京、上海等地設立十個研究所,系由理化實業、社會科學、歷史語言三研究所,以及地質調查所、觀象台與自然歷史博物館演展而來。抗戰期間中央研究院曾西遷昆明、桂林、重慶等地,抗戰勝利後方復還京、滬。1948年3月26日中央研究院院士選出,共81人。9月23日第一次院士會議舉行,中研院之體制始告完成。
理化實業研究所於1927年11月籌設,下有物理組、化學組、工程組。1928年7月分立為物理研究所、化學研究所、工程研究所,均在上海。
地質調查所於1927年11月籌設,1928年7月成立地質研究所,在上海。
社會科學研究所於1927年11月籌設,1928年5月正式成立,下有法制組、民族組、經濟組、社會組,前兩組在南京,後兩組在上海。1934年7月,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之北平社會調查所併入該所。
觀象台於1927年11月更名,下有天文組、氣象組。1928年2月分立為天文研究所、氣象研究所,均在南京。
語言歷史研究所於1927年夏設於廣州中山大學,1928年3月在中山大學籌設歷史語言研究,10月22日遷入廣州柏園正式成立,後遷北平。體質人類學研究所於1944年由史語所第四組中抽出另設,抗戰勝利復員後因限於經費,又由史語所收回接辦。
自然歷史博物館於1929年1月籌備,1930年1月成立於南京。1934年7月更名為動植物研究所。1944年5月分立動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
心理研究所於1928年11月決定設立,1929年1月籌備,1929年5月正式成立,在北平。
數學研究所於1941年籌備。
醫學研究所於1944年籌備。
近代物理(即原子能)研究所於1945年秋籌設,嗣因倉促遷台,未能完成。
正式成立
1928年6月9日,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務會議在上海召開,蔡元培主持宣告該機構正式成立。1927年4月17日,李石曾提議設立中央研究院。5月9日,決定成立籌備處,由蔡元培等籌備。10月大學院成立。11月20日,大學院院長蔡元培聘請王季同、張乃燕、楊杏佛等30人,在南京召開中央研究院籌備會及各專門委員會成立大會,並通過《中華民國大學院中央研究院組織條例》。1928年4月10日,國民政府修改組織條例。4月20日,國民政府委員會第五十六次會議任命蔡元培為院長。6月9日,召開第一次院務會議,為本院院慶紀念日。
11月,國民政府公布《國立中央研究院組織法》11條。規定:中央研究院直隸國民政府,為全國最高學術研究機關。主要職責為實行科學研究,指導、聯絡、獎勵學術研究。
在台重建
1949年,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全部以及數學研究所的部分圖書遷至台北,暫存在桃園縣楊梅鎮火車站倉庫;其餘研究所皆留置於中國大陸,並發展為後來中國科學院之主體。由於多數院士及第一次院士會議所選出之第三屆評議員32人亦都留在大陸,在台者不足法定人數,兩會無法召集並行使職權,中研院陷入半停頓狀態。1954年,經朱家驊院長多方奔走,在台灣台北南港現址建設院區。
1957年,多方討論出“以報到登記人數為實有全體人數”之辦法並呈奉總統令準,於4月2日在台舉行第二次院士會議,4月3日舉行第三屆評議會首次會議。同年12月,胡適繼朱家驊之後擔任院長一職,繼續為中研院在台重建而努力。爾後嗣經歷任院長王世傑、錢思亮、吳大猷等先生戮力經營,方有今日之規模。
大事記
1955年,成立近代史研究所及民族研究所籌備處。
1957年,多方討論出“以報到登記人數為實有全體人數”之辦法並呈奉國家領導人令準,於4月2日在台舉行第二次院士會議,4月3日舉行第三屆評議會首次會議。同年12月,胡適繼朱家驊之後擔任院長,次年正式就職。化學研究所在台復所。
1958年,舉行第三次院士會議。
1959年,舉行第四次院士會議。同年動物研究所在台復所。
1962年,舉行第五次院士會議,王世傑擔任院長。成立“經濟研究所”籌備處,“物理研究所”在台復所。
1970年,錢思亮繼王世傑之後擔任院長。成立生物化學研究所。
1974年,舉行第十一次院士會議。成立美國文化研究所。
1975年,三民主義研究所成立。
1976年,成立地球研究所籌備處,次年成立資訊研究所籌備處。
1978年,舉行第十三次院士會議。
1980年,舉行第一次國際漢學會議。
1981年,成立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籌備處。
1983年,吳大猷接任院長。
1986年,舉行第二次國際漢學會議。
1989年,成立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991年,ICSU在台首次學術研討會。成立歐美研究所。
1993年,成立天文研究所、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4年,旅美科學家李遠哲赴台接任院長。
1995年,成立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1997年,成立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
1998年,成立生物農業研究所籌備處。
2002年,成立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
2004年,成立社會學研究所、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
2005年,“動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更名為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
2006年10月,翁啟惠接任院長。
2008年,舉行第二十八次院士會議。
2010年,舉行第二十九次院士會議。
2012年,舉行第三十次院士會議。
歷任院長
蔡元培1928年4月—1940年3月朱家驊1940年9月—1957年10月
胡適1957年12月—1962年2月
王世傑1962年5月—1970年4月
錢思亮1970年5月—1983年9月
吳大猷1983年10月—1994年1月
李遠哲1994年1月—2006年10月
翁啟惠2006年10月—院長遴選辦法:
依新版中研院組織法在2001年10月公布實施,其中的院長遴選辦法規定,院長任期屆滿時,由院評議會就院士中選舉院長候選人三人,呈請台灣當局領導人遴選並任命。院長任期五年,連選得連任一次。
現有研究所
數理科學組
數學研究所物理研究所
化學研究所
地球科學研究所
資訊科學研究所
統計科學研究所
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
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籌備處
套用科學研究中心
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生命科學組
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
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生物化學研究所
分子生物研究所
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
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
基因體研究中心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人文社會科學組
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族學研究所
近代史研究所
經濟研究所
歐美研究所
中國文哲研究所
台灣史研究所
社會學研究所
語言學研究所
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
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院士信息
職責
中央研究院院士僅為榮譽,平常並無任何職務或實質酬勞,而兩年一次的院士會議,則為院士唯一需要出席的活動。雖然院士並不擔任中研院任何職務,但許多院士是在中央研究院擔任研究員時當選,或是當選後兼任研究員或通信研究員。所以院士同時擔任研究員的比率相當高。選舉
中央研究院院士系由院士會議選舉選出,每二年選出一次,共分為數理科學、生命科學與人文及社會科學三組,每次新任院士名額至多30位,每組至多十位。院士候選人可以由各大學院校、學會、研究機關、中研院院士或評議員提名,之後經過評議會以通信方式無記名投票進入“初步名單”。之後評議會會再於會中投票,決定正式的院士候選人,並於院士會議中投票選舉。中央研究院從1948年開始選舉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一屆選舉後,受到國共內戰的影響,中央研究院遷徙至台灣,1958年選出第二任院士。第一任院士中,部分隨國民政府遷至台灣。
現任
每兩年由院士會議從台灣學術界成績卓著人士中新選一批。中央研究院院士為終身名譽職,分為數理科學、生命科學及人文社會科學三組。職權如下:選舉院士及名譽院士;選舉評議員;籌議台灣地區學術研究方針;受台灣當局及有關單位之委託,辦理學術設計、調查、審查及研究事項。中研院現有院士計240人,其中數理科學組100人、生命科學組75人、人文及社會科學組56人。
重大事件
淹水事件
1977年9月,附近山洪暴發,中研院各館大約有一半進水,其中包括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館,傅斯年圖書館、胡適紀念館、近代史研究所等,但損失不大。
1984年,六三水災造成四分溪(當時尚未命名)暴漲,導致中研院院區嚴重淹水。台北市政府因而擬以“截彎取直”方式,整治四分溪。
2001年9月17日,納莉颱風所挾帶豪雨再次造成四分溪暴漲,中研院鄰近四分溪之七個研究所地下樓層,首當其衝,直接遭受大水侵襲,粗估此次水患硬體受損新台幣二億元左右,多年來的研究成果損失無法估計。其損失項目,如地球科學研究所、生物化學研究所的昂貴儀器與稀有樣本,以及歐美研究所圖書館的部分藏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