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硯山位於雲南省東南部,文山州中西部,因“山勢頗挺秀,其形如硯”得名,是清代抗法名將陸春和早期共產主義革命先驅、文山籍第一位共產黨員王有德的故鄉。全縣國土面積3822平方公里,轄四鎮七鄉三個管理區一個農場,85個村委會、20個社區,總人口48.72萬人。縣情主要有以下特點:民族文化濃郁多彩。世代居住著彝、壯、苗、回等多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65.14%。民族風俗、民族服飾等都保存著原生態的風格和地域特色,壯族“三月三”、苗族花山節、彝族火把節等傳統節日和壯族草人舞、彝族弦子舞、苗族蘆笙舞等均保留濃郁的民族風情,其中彝族弦子舞、壯族棒棒燈、弦子製作工藝傳承人、壯族草人舞傳承人已進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白沙坡村獲評“雲南十大刺繡名村鎮”榮譽稱號。建於1908年具有法式建築特點的魯都克天主教堂至今仍保存較為完整,有清真寺21所,是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和宗教工作重點縣。
歷史沿革
硯山歷史悠久。早在遠古時代,即有人類生息繁衍於這片土地。
西漢時期,縣境東部屬牂牁郡句阿猛會址町、鐔封、進桑、宛溫縣;西部屬益州郡毋棳縣。蜀漢為主庲降都督府興古郡。
隋屬南寧州總管府昆州。
唐南詔時期屬通海都督府轄地。
宋大理時期屬最寧鎮維摩部、教合三部、廣南西路和哈迷萬戶府。
明分屬臨安府阿迷州教化長官司,廣南府和廣西府維摩州。
清為開化府文山縣、廣西直隸丘北縣、廣南府寶寧縣、臨安府阿迷州轄地。清道光三年(1823),設江那縣丞。
民國元年(1912年),設江那縣佐,隸屬文山縣。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江那縣佐及廣南縣的小維摩縣佐析出,合併成立硯山設治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7月1日設定硯山縣。
1949年11月30日,全境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雲南省文山專區。1958年4月1日後屬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10月,撤銷縣制,屬文山縣;1961年8月31日恢復縣制。
行政區劃
截止到2016年,轄四鎮七鄉三個管理區一個農場,85個村委會、20個社區 :江那鎮、平遠鎮、稼依鎮、阿猛鎮、阿舍彝族鄉、維末彝族鄉、盤龍彝族鄉、八嘎鄉、者臘鄉、蚌峨鄉、乾河彝族鄉。
地理環境
位置
硯山縣位於雲南省東南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中西部。位於北緯23°19′—23°59′、東經103°35′—104°45′之間。東與廣南縣相連,南與西疇縣、文山縣交界,北與丘北縣毗鄰,西與紅河哈尼彝族自治州的開遠市、蒙自縣接壤。縣城駐江那,從縣城東行311千米抵廣西羅村口,南行35千米抵州府文山,西行160千米抵開遠,北行326千米達省會昆明。縣境東西最大橫距107千米,南昆最大縱距70千米,國土總面積3826.57平方千米。地形
硯山縣地處滇東南岩溶高原中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類型為山地、丘陵、盆地,3000畝以上的壩子有35個,其中平遠壩子27.5萬畝,是雲南省八大壩子之一。境內最高海拔為阿舍彝族鄉魯都克村民委的馬吊陡坡2263米,最低海拔為八嘎鄉河流入西疇縣的交界處1080米,縣城海拔1540米。
地貌
硯山縣地貌類型錯綜複雜,西北高,貢南低,有山地、丘陵、盆地等,其面積分別為山地2134平方千米。有平方千米以上的岩溶壩子35個,以平遠、稼依壩子為大(約61萬畝)。2007年,硯山縣被列為全國100個石漠化治理試點縣之一。
氣候
硯山屬低緯北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極端最高氣溫33.4℃(1994年5月),極端最低氣溫-7.8℃(1968年2月),年平均氣溫16.1℃,正常年降雨量1008毫米,全年無霜期250—320天,四季不明顯,乾濕分明,立體氣候明顯,具有冬遠嚴寒,夏無酷暑,春暖秋涼,四季溫和的特點。
土壤
硯山縣全境土壤有紅壤、黃壤、紫色土、石灰岩土、水稻土等5個土類,11個亞類,17個土屬,31個土種。土壤肥力較低,有機質含量貧乏,偏酸,耕作層較淺,氮、磷、鉀含量少且不協調。
其中,紅壤性耕地63.4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68.7%。
河流
六詔山脈縱橫縣境東南部,硯山地處紅河、珠江兩流域分水嶺,河網密度小。硯山縣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面積1548.85平方千米,占41.4%;屬紅河流域瀘江水系面積2189.15平方千米,占58.6%。主要河流有公革河、阿山龍河、八嘎河、稼依河、翁達河、貴馬河6條小河,總長:213.9千米,流域面積2769.67平方千米,可灌溉農田耕地551270畝。人工湖、天然湖星羅棋布。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硯山縣境內壩子眾多,有3000畝以上的壩子35個,其中平遠壩子有27.5萬畝,是雲南省八大壩子之一。硯山縣總耕地面積為48.4萬畝,其中田16.9萬畝、地32.5萬畝,人均1.1畝。
植物資源
硯山縣具有複雜多變的地形地貌特徵和北亞熱帶、中亞熱帶、南溫帶等立體氣候,生物資源豐富。在389種栽培植物中,除三七初步開發了醫藥、保健類的10多個系列40餘種產品和辣椒初步開發6個系列10多個品種外,對100多種中草藥材都有待於進行深入開發和綜合利用,是名貴中藥材三七的原產地,1995被命名為“中國三七之鄉”。
硯山縣森林資源豐富,樹種主要有雲南松,油杉、思茅松、杉木、麻櫟、栓皮櫟、樟木、夜合歡、黃楊木,還有國家列為一類、二類保護樹種的水杉、銀杏等。
動物資源
動物資源主要有黃毛鼠、狐狸、野豬、脆蛇、野雞、長尾雉、畫眉、鷓鴣等,珍稀動物有鹿子、獐子、穿山甲、水獺、錦雞、眼鏡蛇等。
礦產資源
硯山縣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有錳、煤、鉀鹽、鐵、鋅、鋁、銀、汞、銘、銻、鎂、泥炭、重晶石、石墨、白雲石、碳石、粘土、方解石、瑪瑙、水晶、冰洲石、沸石、膨潤土等。截止到2014年硯山縣已探明的礦產有29種,已開採的15種,硯山縣礦產資源靜態值達500多億元,其中錳礦儲量約3000萬噸以上,斗南錳礦是全國八大錳礦之一。盤龍沸石礦是西南8省之最,儲量達億噸以上。硯山縣煤炭可開發量達4309萬噸。
人口民族
2000年硯山縣總人口43750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江那鎮66527、平遠鎮79703、稼依鎮39460、阿猛鎮23583、阿舍彝族鄉23723、維末彝族鄉49713、盤龍彝族鄉29815、八嘎鄉31917、者臘鄉28716、蚌峨鄉13422、阿基鄉29406、乾河彝族鄉21523。
2011年末硯山縣總人口47.3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30.6萬人,占總人口的64.8%。
截止到2014年硯山縣少數民族主要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布。
經濟
硯山縣電力資源充沛,現有變電站21座,變電容量2602兆伏安,是“雲電送越”、“西電東送”的重要通道;
生物資源富足,是名貴中藥材三七的原產地和主產區,被譽為“中國三七之鄉”。
是雲南小椒的主產縣之一,建有全國第二、西南第一大的辣椒專營市場和集散地——稼依辣椒城。
雲南省熱帶亞熱帶雜交玉米工程研究中心位於境內,自主研發“滇硯系列”雜交玉米品種500餘個、其中20個在東南亞國家通過認定。是全國烤菸標準化示範縣、上海中華煙等品牌煙的重要原料基地,2012年被認定為第二批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條件,使硯山在新一輪承接產業轉移中優勢日益凸顯,世界500強美泰集團、世界第二大亞洲第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安徽海螺集團等知名企業進駐投資興業。硯山工業園區於2013年被確定為省級工業園區,承接產業轉移加工區被確定為省級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硯山已成為全州乃至全省對外開放、承接產業的前沿陣地。
2015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0億元,增長7%;地方財政總收入9.67億元,增長7.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6億元,增長6.5%;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89.4億元,增長22.2%;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02元、8126元,分別增長9.4%、1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35億元,增長10.2%;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餘額分別為79.79億元和50.25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5.2%和17%。
社會
教育
2009年末,硯山縣有各類學校(不含成人學校、幼稚園和特殊教育)268所,在校生83198人,占總人口的17.9%。其中:普通中學19所(高中3所),在校生30264人(高中在校生5495人);職業中學1所,在校學生1319人;國小248所,在校學生51615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4.3%,國小畢業生升學率達97.0%,輟學率0.4%。國中階段學齡人口入學率82.6%,國中畢業生升學率達67.6%,輟學率2.4%,普通高中輟學率為10.3%。硯山縣教職工人數達5229人,其中:專任教師5078人,專任教師占教職工總數的增97.1%。高中、國中及國小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95.7%、94.9%和98.5%,職業中學教師學歷達標率達96.6%。為硯山縣教育事業發展增強了後勁。
文化
2009年硯山縣有各種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站12個,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量4萬冊;鄉鎮廣播站12個,廣播人口覆蓋率均達97.71%。硯山縣廣播電視部門2009年共有廣播電視地面衛星接收站173座,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6.50%。[8]
醫療
2009年末硯山縣衛生機構31個,其中縣以上醫院4個(含保健院),衛生院11個,全年共有病床842張。衛生技術人員785人。村設定的醫療點97個(含社區),鄉村醫生和衛生員330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達391295人,比2008年增加16772人,參合率達94.56%。
交通
交通區位優勢明顯。硯山自古就是直通昆明的“特磨古道”和直通廣西的“邕州古道”,素有“滇桂走廊”之稱,是雲南外接東協、內聯泛珠的主要通道。文山民用機場位於境內,距縣城5公里。雲桂鐵路、廣昆、平文、蒙文硯高速公路、323國道橫貫全境,形成2小時到富寧港、3小時到昆明、5小時到南寧的快速交通格局 。
高速公路有硯山—平遠高速公路(全長67.13千米)、平遠—鎖龍寺高速公路(硯山段16.16千米)、羅村口—硯山高速公路(硯山段28.8千米);二級公路有硯山—文山二級公路硯山段16.5千米,平遠—文山二級公路硯山段12千米。境內村(居)民委員會通路率100%。雲南文山普者黑機場距硯山縣城5千米。
旅遊
硯山浴仙湖位於硯山縣境內,距昆明296公里,有323國道(滇桂公路)從旁經過,橫臥在崇山峻岭之中。景區由浴仙湖主景區和聽湖、阿舍、阿猛、龍所等5個片區組成,總面積109平方公里。該景區為省級風景名勝區。阿猛會議遺址
“阿猛會議”會址位於硯山縣東北方,距硯山縣城37公里,坐落在323國道線旁的阿猛鎮中心國小校內。會議遺址房屋是1875年建蓋的一間“文武廟”。1993年11月,“阿猛會議”會址被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4月,被列為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稼依烈士宮
稼依烈士宮,位於稼依鎮(縣二中)內,建於1951年,占地10912平方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軍116團指戰員,轉戰千里,奉命對玉溪、紅河、文山等地區的反動武裝進行圍剿,1950年—1951年,先後肅清了這些地區的匪患,有236名指戰員光榮犧牲。該團為悼念犧牲的戰友,讓後人永遠追念先烈的豐功偉績,經請示上級批准,與地方協商,用稼依原開文墾殖局碾房作烈士宮。立高2.1米、寬1.1米的青石碑1塊,碑上刻有簡介及在上述地區戰鬥中犧牲的236位烈士的名字。
聽湖距縣城中心的東北面3.6公里,庫容量1758萬立方米。水庫中孤立的五座小島。以雙峰島為中心,將長4900米的庫區一分為二;雙峰島長500米,寬250米,島的東面,因地形的變化而酷似上只巨大的山鷹撲向水面,故寓意為“雄鷹擊水”。湖西岸有一座長700米的小島,伸人水中的頂部寬250米,臨近岸邊的部分則只有50米,形似由西北方白龍山上下來吸水的巨蟒,稱為“蟒蛇吸水”。湖中圍繞著雙峰島與蛇頭島之間,分東、西、北三方均勻地坐落於湖中三座形狀大小相同的小島,像三隻浮在水面的烏龜與在吸水的巨蟒戲斗,可為“龜蛇戲水”。
雲南區劃2
全省行政區內共設2個省轄市、7個地區、8個自治州、127個縣市區。在縣級單位中含29個自治縣、14個縣級市和4個市轄區。全省縣以下還設有1602 個鄉級單位和13449個鄉以下的行政村(村公所、辦事處),其中在鄉級單位中含有365個鎮、1205個鄉(含196個民族鄉)、33個城市街道辦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