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周秦時,屬滇國。
兩漢時,屬益州宛溫縣。
兩晉南北朝時,屬寧州。
隋朝,屬益州開邊縣。
唐朝,屬盤州。
南詔和大理國時,為摩彌部。
元朝時,在境內北部設羅山縣,屬曲靖宣撫司。
明洪武二十三年,廢羅山縣,新置平彝縣衛,南部仍為亦佐縣。
清初,平彝縣衛屬雲南都司、亦佐縣屬曲靖軍民府。
清順治十四年,廢亦佐縣為平夷縣。
康熙三十四年,以平彝廢衛、亦佐廢縣,建平彝縣,屬曲靖軍民府。
1954年,改稱富源縣至今。
行政區劃
2012年,富源縣下轄9鎮1鄉:中安鎮、後所鎮、墨紅鎮、大河鎮、營上鎮、竹園鎮、富村鎮、黃泥河鎮、十八連山鎮、古敢水族鄉、老廠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富源縣隸屬於雲南省東部,曲靖市東部,地處東經103°58′~104°49′北緯25°~25°58′。東鄰貴州盤縣、西接麒麟區、霑益區,南抵羅平縣、貴州興義市,北連宣威市。國土面積為3251平方公里。
地形
富源縣地貌為中山山地,突出的峽谷地貌,其特徵為河流縱向切割、山川南北展布、地形破碎、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岩溶發達、河谷階地狹窄,耕地零星分散。烏蒙山支脈自北向南縱貫全境,南北長約103千米,東西寬約54千米,兩頭寬、中間窄,呈薯形相銜狹長地形。全境地勢北高南低,由西北向東南略有傾斜。境內最高海拔為西北部的營盤山,海拔2748.9米,最低海拔為東南部的特土峽谷,海拔1110米。
氣候
富源縣屬於南溫帶山地季風濕潤氣候,境內降水豐富,四季溫和,每年平均氣溫14℃左右,相對濕度較大,雨熱同季,乾濕分明,光照熱量條件較好。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13年,富源縣耕地面積161.5萬畝,土壤以紅壤面積最大,占總面積的33.61%,其次為黃棕壤和黃壤,占總面積的28.77%和17.78%,夾雜紫色土、石灰土、沖積土、草甸土。
礦產資源
2013年,富源縣已探明具有工業開採價值的礦藏資源有煤炭、瑩石、鉛、鋅、硫鐵礦、鐵、石膏、金等4類21種。富源縣含煤面積833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1/4,地質儲量141.02億噸,探明儲量64.57億噸,無煙煤探明儲量達38.8億噸,是我國江南最大的無煙煤田。富源縣已探明具有工業開採價值的礦藏資源有煤炭、瑩石、鉛、鋅、硫鐵礦、鐵、石膏、金等4類21種。
水資源
2013年,富源縣地處滇東多雨區,屬珠江上游的山區縣,自然水源豐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量1332毫米,水資源總量28.8億立方米,境內河流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南北盤江支流,主要河流有塊澤河、黃泥河、嘉河、丕德河、篆長河、水城河、木浪河及其支流,境內流量22.1億立方米,境外流入水量6.7億立方米,人均擁有水資源4500立方米,全縣已建立蓄水工程46座,正常蓄水7083.6萬立方米。已建成的三岔河電站、響水河電站、細戈電站、跌水電站、壩後電站年發電量11120萬千瓦時。
生物資源
2013年,富源縣森林樹種有45科106種,牧草110餘種,優良畜禽品種10多個,農作物品種285個。
人口民族
2012年,富源縣總人口79.4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37萬人,占常住人口總數的12.8%;少數民族人口7.18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9.04%,其中彝族、水族、回族、布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
經濟概況
綜合
2012年,富源縣實現生產總值153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3%。實現財政總收入35.4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20.24%、完成年計畫的10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45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20.9%、完成年計畫的100%。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2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22%、完成年計畫的101.7%。實現金融機構年末貸款餘額99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1.24%,完成年計畫的101%。實現金融機構年末存款餘額125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3.82%。從產業看,農業再獲豐收,預計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1.2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4.1%、完成年計畫的103.8%。
第一產業
2012年,富源縣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27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9%、完成年計畫的102.7%,其中:實現糧食總產36.3萬噸,魔芋產量15萬噸、產值4億元;收購烤菸33.89萬擔、收購值3.68億元,育成優質仔豬240萬頭、出欄肥豬162萬頭、肉類總產量16.8萬噸,實現畜牧業產值21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2.3%。第二產業
012年,富源縣實現工業總產值227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5.1%,其中:生產原煤2300萬噸、洗精煤260萬噸,實現煤炭開採和洗選產值151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5.5%,生產焦炭128萬噸、實現焦炭產值22億元、同比2011年下降5.2%,發電136億度,實現發電產值38.4億元、同比2011年下降19.5%。第三產業
2012年,富源縣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37.7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1%。園區經濟開局良好,每年工業園區完成投資24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74億元、主營業務收入7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億元、上交稅金4億元、帶動就業9852人。非公經濟步伐加快,在GDP中所占比重達51.5%、同比2011年提高了1個百分點。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08年,富源縣國中升學率從54.9%提高到76.1%,高中毛入學率從26.38%提高到60.8%,高中升學率從56.4%提高到61.9%。36萬人次貧困學生享受“兩免一補”政策。各項科普活動深入開展,先進實用技術得到廣泛推廣運用,科技對經濟成長貢獻率提高了4.5個百分點。
文體事業
2008年,富源縣水族舞《吞口》獲得江西南昌國際儺文化藝術周展演優秀獎,大河舊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入選“2006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富源縣圖書館連續三屆被評為國家二級圖書館。
社會保障
2008年,富源縣實施1.5萬戶民房除險建設工程,為509戶貧困戶建蓋安居房。實行烤菸入戶預檢收購,為菸農節約交售成本1193萬元。
風景名勝
| 文廟建築 富源文廟位於縣人民政府大門正前方,由大成殿、魁星閣、文昌閣、欞星門、庠池和太和元氣坊等6個項目的建築設施組合而成。 |
| 十八連山的龍化石 十八連山的龍化石距離現在大約6500萬年至2.3億年的時期,主宰著世界的是爬行動物,有體型巨大的地上爬行動物恐龍;有自由飛翔在天空中的翼龍;有游弋在水裡的體型微小的小生龍。 |
| 大河茨托古文化遺址 河遺址位於雲南東部富源縣大河鄉東南部約3公里處,1986年當地民眾開山炸石時發現洞穴及大量哺乳動物化石。 |
地方特產
| 富源黃梨 富源黃梨是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的特產。富源黃梨核小皮黃,肉質細嫩,甜美爽口;果實特大,最大的可達1公斤;含糖量達11%。為全省水果名產之一。黃梨原產本縣營上鎮速助村,原名速助黃皮梨,後經省定名為“富源黃梨”,是當地民眾經過長期培育篩選出的一個優良品種,也是雲南省良種梨之一。 |
| 富源酸菜豬腳 富源酸菜豬腳是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的特色美食。富源酸菜豬腳是一道美味的佳肴,營養豐富,適合廣大人群,具有很多的食療作用,酸菜酸爽,加上豬腳,也不會覺得膩。酸菜味道鹹酸,口感脆嫩,色澤鮮亮,香味撲鼻,開胃提神,醒酒去膩,不但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還可以促進人體對鐵元素的吸收。 |
| 富源水族服飾 富源水族的服飾受周圍漢族的影響,逐漸演變。歷史上“短衣長裙”,民國後已逐步易裙為褲。早年用“火麻”自織自染麻布衣物,現在已普遍改用機制布料。衣著喜歡青、藍、黑、白色,相互配搭,顯得淡雅素潔,很有特點。婦女服飾較有特色。普遍是上衣右開襟,襟沿鑲花邊,頭包長布帕,腳穿繡花鞋。已婚女子胸佩繡花長圍腰,發售打成螺鏇形,外套馬尾毛編織成的發套。 |
| 富源全羊湯鍋 富源全羊湯鍋香飄兩省,重在一個“全”字。羊肉集百草精華,全羊湯鍋薈萃羊身之寶,就此擺開一場味覺的盛宴。富源美食文化氛圍濃厚。在眾多美食中,全羊湯鍋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在富源,要吃全羊湯鍋的去處有很多,但如果是周末有時間,或是要款待外地朋友,勝境關是首選。在那裡,不僅可以看到厚重文化積澱的歷史見證,看到自然氣候的天然分野,還可以在獲得精神愉悅的同時,享受味覺的盛宴--小街子全羊湯鍋。 |
| 富源酸菜 富源酸菜之所以成其為一種地方特產的代表,在於它獨特的口味和與眾不同的製作方法。尋常意義上的酸菜,是將青菜洗淨晾曬切碎後和上鹽、辣椒、花椒等諸多佐料揉搓,然後置於缸內密封,待微生物自然發酵形成一種爽口的酸味。這樣的酸菜屬鹹菜系列,通常用來開胃或做其他菜的配料,像曲靖人愛吃的酸菜剁肉、酸菜洋芋之類,這種酸菜就必不可少。而從製作到食用的過程,一般也在十天半月左右,並且是經久愈酸,風味愈好。 |
| 富源烤菸 富源縣是全國烤菸生產基地縣之一。烤菸是本縣的主要經濟作物,也是縣財政收入的一大支柱,年創烤菸產品稅1500萬元左右,占縣財政收人的50%上下。縣內種植烤菸歷史悠久。早在1947年就有部分鄉村開始零星種植,當時的菸葉品種“金元煙”是從美國引進的,因而民眾稱之為“美煙”。 |
| 富源魔芋 魔芋又稱蒟蒻,是天南星科魔芋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大約有170種,主要分布在亞洲和非洲。中國魔芋資源豐富,有20多種。雲南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及氣候條件,具有“植物王國”的美稱,共有魔芋品種17個,占全國魔芋屬種質資源的63%。而富源以花魔芋品種為主,品質好、色澤佳,被魔芋牌視為精品,曾創下畝產高達11噸的紀錄。 |
| 富源大河烏豬 大河烏豬是在大河豬選優提純的基礎上,適度導入外部育成的瘦肉型豬種。具有肉質好、肌肉脂肪含量高、生產快、繁殖強、耐粗飼、抗病等優良特性。開展雜交生產瘦肉以來,大河烏豬為少有的優良母本,純種與英系大約克夏的0是醃製“雲腿”的優良原料豬種。因原產地位於曲靖市富源縣營上鎮與大河鄉一帶,故稱“大河烏豬”。 |
| 富源火腿 大河烏豬開發的富源火腿,克服了傳統火腿髒、大、肥、黑、鹹、硬等缺點,以其鹽度低,色、香、味俱佳的優勢在1999年武漢第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上榮獲“中國名優食品”獎牌。 |
| 墨紅白芸豆 墨紅白芸豆產于海拔2200---2700米的冷涼彝族地區--法土梁子,由於種植在山高林密的山地,種植中不施用農藥而大量施用有機肥,屬純天然綠色食品。且由於氣候冷涼,白芸豆生長期長,豆粒蛋白質含量高達20%以上,脂肪為1.5%,碳水化合物占63%,還富含鐵、鈣和維生素B1B2等。乾鮮均可煮食,是加工糕點中豆餡和豆沙的理想原料,具有較好的健胃、壯腎功能,是肝、脾虛弱之人的理想滋補保健食品。 |
| 則黑酒 則黑酒產自雲南省富源縣營上鎮,歷史悠久,屬地方一名特產品,素稱“迤東一絕”。“則黑酒”以優質玉米為原料,採用山泉水及傳統工藝釀造而成,該酒屬米香型,酒液清澈,透明淨爽,入口甘醇,回味綿長。一九九七年被評為全國消費者信得過產品。“則黑酒”分38度則黑醇和50度則黑酒,經縣工商局註冊登記,經有關部門檢疫其衛生符合國家標準。“則黑酒”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現有廠房和全套設備。 |
| 水蜜梨 水蜜梨曾是富源歷史上的地方“貢品”,原產中安鎮清水溝村,又名“清水蜜梨”或清水梨。現年產果量約14萬公斤,主要分布在縣城西面的海坪、廈格、石崗、寨子口等地。清水蜜梨屬晚熟品種,果實9月下旬成熟,果點大,皮薄,肉質細嫩、香脆,汁多,味蜜甜、純正。平均果重396克,最大的有1394克。果型近似短葫蘆,縱橫7.1×7.4厘米,果皮淺黃呈綠色。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10.5%至13%,品質中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