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曲靖是雲南建制最早的地區之一。市境內的南盤江流域是人類活動較早的地區之一,留有舊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足跡。秦修“五尺道”,把曲靖與內地緊密聯繫起來。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益州郡,治味縣(麒麟區)。蜀漢建興三年(225年),改益州郡為建寧郡,移 降都督於味縣,統管“南中”(包括雲南全境及川南、黔西一部)地區。西晉至唐初,先後設寧州(全國19州之一,直屬中央王朝)、南寧州、郎州,仍治味縣,近500年一直是“南中”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宋大理國時期,設石城郡於味縣。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設曲靖路總管府,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南寧州為南寧縣。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曲靖府,清初雲貴總督曾駐曲靖。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迤東道,民國二年(1913年)廢曲靖府,改南寧縣為曲靖縣。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設雲南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曲靖縣。1950年3月25日設曲靖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曲靖等7縣,11月改稱曲靖區專員公署。1954年7月,曲靖、宜良兩專署合併為曲靖專員公署,共轄曲靖、霑益、富源、宣威、會澤、尋甸、馬龍、嵩明、路南、宜良、羅平、師宗、陸良13個縣,行署駐曲靖縣。1983年9月撤銷曲靖、霑益兩縣,成立縣級曲靖市,宜良、路南、嵩明3縣劃歸昆明市,曲靖地區轄8縣1市。1997年5月6日,撤銷曲靖地區行政公署,設立地級曲靖市。原所轄縣級曲靖市分設為麒麟區和霑益縣。尋甸回族自治縣於1998年2月8日劃歸昆明市。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截至2007年10月,麒麟區轄4個街道、3個鎮、4個鄉:南寧街道、建寧街道、白石江街道、寥廓街道、三寶鎮、越州鎮、東山鎮和珠街鄉、沿江鄉、西山鄉、茨營鄉。下設110個村(或社區)。截至2010年5月,麒麟區轄5個街道、3個鎮、3個鄉:南寧街道、建寧街道、白石江街道、廖廓街道、西城街道、三寶鎮、越州鎮、東山鎮、珠街鄉、沿江鄉、茨營鄉。共有39個社區、80個行政村。區政府駐南寧街道南寧東路。
區劃詳情
截止2014年12月30日,麒麟區下轄13個街道、3個鎮:南寧街道、建寧街道、寥廓街道、白石江街道、益寧街道、太和街道、瀟湘街道、文華街道、三寶街道、珠街街道、沿江街道、西城街道、翠峰街道、茨營鎮、東山鎮、越州鎮。區政府駐南寧街道南寧東路。地理氣候
境內烏蒙山脈是長江、珠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2000米。最高點會澤縣境內的牯牛寨海拔4017.3米,最低點會澤縣小江與金沙江的交匯處海拔695米。境內多為高原山地,有萬畝以上的壩子34個。其中陸良壩子771.99平方公里,為全省第一大壩子;曲沾壩子面積435.82平方公里,為全省第四大壩子。境內地質構造複雜,地層發育較為齊全,碳酸鹽岩面積大,礦藏種類多、藏量大、分布廣。山高谷深、河流密布、水系發達,有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0多條,以南盤江、北盤江、小江、黃泥河、以禮河、塊擇河為主要河流,水能資源豐富。氣候類型複雜多樣,具有南亞熱帶到北溫帶6種氣候類型,以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為主。但由於受地形的影響,會澤、宣威、富源屬暖溫帶氣候,其他縣(區)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4.5℃,年均積溫4100℃,年均日照時數2108.2小時,年均日照百分率49%,年均太陽總輻射5065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無霜期240天,最長的達330天。年平均降水量1028.7毫米,主要集中在5~10月。氣候主要特點是:春暖不穩,風高物燥;夏雨集中,澇旱兼有;秋溫低,陰雨多;冬乾冬暖,常有霜雪;日照多,分布不均;積溫高,夏季高溫不足。
交通通信
境內213、320、324、326國道線縱橫交錯,全部鄉鎮通了公路,公路等級不斷上升。已建成昆(明)曲(靖)、曲(靖)陸(良)高速公路,正在修建曲(靖)勝(勝境關)、嵩(明)待(補)高等級公路。貴昆鐵路、南昆鐵路、貴昆鐵路盤西支線、羊場支線貫穿市境。全部村民委員會通郵,郵路總長3309公里。2000年,郵政業務總量2179萬元,電信業務總量2.13億元;所有鄉鎮和絕大多數村民委員會都開通了數字程控電話,擁有電話用戶22萬戶,無線尋呼用戶16.6萬戶,行動電話用戶14.95萬戶。
擁有有線廣播電視台9個,鄉廣播電視站33個,廣播電視收轉系統3220座,廣播覆蓋率達94.87%,電視覆蓋率93.02%。
民族文化
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爨寶子碑,立於公元405年,被稱為“南碑瑰寶”,康有為曾譽為“正書古石第一”。 碑文字型是從隸書向楷書過渡文體,古拙渾厚,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研究雲南地方史也具有重要價值。爨龍顏碑,立於公元458年,被書法家稱為“神品第一”,蜚聲海內外。段氏與三十七部會盟碑,立於公元971年,對研究大理國官制歷史及宋代雲南民族關係具有重要價值。“三碑”均於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麒麟區珠街八塔台古墓群,時跨春秋至明代,長達2000餘年,規模宏大,層層疊葬,民族歷史文化積澱十分深厚,在考古史上實屬罕見,具有重要的考古和歷史研究價值。此外,瀟湘湖畔完整的泥盆紀剖面、寥廓山距今4.2億年的古魚類化石、諸葛亮“七擒孟獲”古戰場遺址、陸良大覺寺、會澤西來寺、江西會館、宣威東山松鶴寺、馬龍香爐山、麒麟區朗目山、秦修五尺道、富源勝境關等,是人們追溯歷史、探奇訪古、尋根求知、科學考察的好去處。宣威虎頭山紅軍烈士陵園、霑益縣播樂“九·五”起義紀念塔等被列為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民族民俗文化豐富多彩。曲靖市世居著漢、苗、彝、回、壯、瑤、布依、水等8個主體民族,民族節日和習俗文化有彝族的“火把節”,壯族的“三月三”,布依族的“二月二”,苗族的“花山節”,水族的“祭龍節”;民族民間故事、歌謠有彝族的情歌,苗族的飛歌,壯族的“茂杯”(即把烏),水族的“八香”;民族民間舞蹈和民族傳統體育有彝族的“確比舞”、摔跤、鬥牛,苗族的“蘆笙舞”,布依族的“螞螂舞”、跳把式,水族的“金錢棒舞”、“跳老摩”,壯族的“碗舞”、打水槍,瑤族的“木鼓舞”、刀舞等。還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服飾文化和工藝精巧的民族民間工藝美術。
自然景觀
自然景觀引人入勝。擁有霑益縣珠江源、羅平縣魯布革、陸良縣五峰山、富源縣十八連山4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和霑益珠江源、羅平多依河—魯布革、陸良彩色沙林、富源勝境關、會澤以禮河、宣威東山寺6個省級風景名勝區。此外,“一目十瀑,南國一絕”的九龍河瀑布群,金玉滿堂的羅平萬畝油菜花海,連綿數萬畝的會澤大海草山,清新自然的馬龍野花溝、馬過河水上風光,“天地為界”的富源勝境關,以及麒麟區的翠峰山、三寶溫泉和師宗的翠雲山、菌子山等,也是人們休閒度假的理想之地。
人才資源
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75012人,其中:公有制企事業單位等有高職1378人(正高35人)、中職17559人、初職47342人,非公有制企業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8733人。
農田水利
建成大、中、小型水庫611座,其中:大型水庫2座(獨木、花山水庫)、中型水庫22座、小型水庫587座,水閘191座,總庫容15.68億立方米。工農業供水總量13.30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238.1萬畝,水利化程度54.2%。建成主要江河堤防1735公里,防洪保護面積50.07萬畝,受益人口44.41萬人。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468.9平方公里。
經濟發展
綜述
2013年,麒麟區轄區內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94.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較2012年同比增長15.5%,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0.1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7%;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308.2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17.1%;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66.0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13.7%。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4.3:62.6:33.1調整為4.1:62.4:33.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5213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14.3%。第一產業
2013年麒麟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8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11%,其中:農業產值14.3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5.3%;林業產值0.2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5.3%;牧業產值20.9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15.8%;漁業產值1.4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6.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99萬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4.9%。2013年麒麟區糧食總產量為2.1億公斤,比2012年增產657萬公斤,增長3.2%。烤菸移栽面積14.6萬畝,烤菸收購1851萬公斤。蔬菜全年實現總產量1.8億公斤。蠶繭產量為79萬公斤。麒麟區2013年累計完成人工造林2.2萬畝,義務植樹188.8萬株。2013年末,麒麟區淡水養殖面積2.8萬畝,漁產品產量1.4萬噸,較2012年同比增長11%。
第二產業
2013年,麒麟區轄區內工業總產值完成716.4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14.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630.8億元,較2012年增加值215.6億元,較2012年同比分別增長14%、13.6%;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85.6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16.1%。2013年,麒麟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捲菸製造業累計完成增加值106.4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3.4%;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累計完成增加值27.2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10.8%;煤炭開採及洗選業累計完成增加值39.7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33.5%;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業累計完成增加值10.1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44.9%;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累計完成增加值4.6億元,較2012年同比下降15.5%;煉焦業累計完成增加值12.5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18.4%;汽車製造業累計完成增加值4.4億元,較2012年同比下降4.6%。
2013年,麒麟區累計完成建築業總產值99.7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25.3%,實現增加值47.5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25%,占全區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9.6%。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48萬平方米,較2012年同比增長27.8%,房屋竣工面積397萬平方米,較2012年同比增長19.9%。
第三產業
2013年,麒麟區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5.7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14%。批發業實現零售額31.4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14.1%;零售業實現零售額72.7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14.1%;住宿業實現零售額4.2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13%;餐飲業實現零售額7.4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12.6%。2013年,麒麟區接待海外遊客2070人次,旅遊外匯收入39.04萬美元,接待國內旅遊者228.99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14.79億元。
人口民族
人口
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麒麟區總人口為740747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相比,增加了91791人,增長14.14%。平均每年增加9179人,年平均增長率為1.33%。男性為379781人,占總人口的51.27%;女性為360966人,占總人口的48.73%。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482782人,占總人口的65.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57965人,占總人口的34.8%。2013年麒麟區共有年末常住人口75.8萬人,較2012年同比增長0.6%。年平均常住人口75.6萬人,較2012年同比增長0.5%。共有戶籍人口718563人,比2012年末增加5206人,增長0.7%。其中:男性365680人,女性352883人;18歲以下151829人、18—35歲171206人、35—60歲291167人、60歲以上104361人。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2‰。
民族
麒麟區境內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2013年少數民族共有33373人。社會事業
城市建設
2013年,城市建成區面積增加1.9平方公里,達到67.9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到67.5%。城市供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8.5萬噸/日,供水管道達到23公里,用水普及率達到98%。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2751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為40.1%;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9.4平方米;城市用燃氣普及率達26%。教育
2013年,麒麟區共有各類學校358所,其中:高等教育院校3所,在校學生2.4萬人;中等教育院校8所,在校學生6.8萬人;普通中學33所,在校學生5.9萬人;國小108所,在校學生7.2萬人;幼稚園171所,在園兒童3.2萬人;特殊學校2所,在校學生483人。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職業技術學校被省委、省政府領導和國家教育部領導稱為“雲南職業教育的一面旗幟”、“走向全國的一張職教名片”、“創造了職業教育的奇蹟”的學校。
文化
2013年,麒麟區農村文化戶(聯合體)增加到1132戶,演職人員20人以上。申報國家級文化一級站2個,二級站2個,三級站3個,區圖書館申報國家級一級館。電影放映“2131工程”完成農村電影扶貧放映場次近800場;“送戲工程”送戲下鄉演出12場;完成廣場文藝演出50餘場。農家書屋建設覆蓋率達100%。在第二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中,新普查整理出的越州民間手工藝麵塑、地方小吃“韭菜花”等10個項目,其中8項被批准為市級保護項目,地方小吃“蒸餌絲”、“圓子雞”2個項目將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截止2013年7月,麒麟區共有區級保護項目36個,市級保護項目16個,省級命名的文化傳承人6人。
醫療衛生
2013年末,麒麟區共有衛生機構216個,床位6220張,其中:綜合醫院17個,中醫醫院1個,專科醫院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5個,衛生院6個,村衛生室99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74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個,婦幼保健院2個,急救中心(站)1個,采供血機構1個,衛生監督所(中心)2個,療養院1個。2013年末,麒麟區共有衛生技術人員4087人,其中:醫院衛生技術人員3355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438人,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277人,其他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1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