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富民縣地處滇中,位於雲南省會昆明市西北部,距昆明23公里,自古為川藏、滇北入滇中重鎮昆明之要津,素有“滇北鎖鑰”之稱。富民,土壤肥沃,氣候宜人,物產豐富,一年兩熟,以水稻為主,自食有餘,故稱“富民縣”。古乃益州郡屬地。境內群山環繞,河山縱橫,螳螂川蜿流其間,山奇水秀,人傑地靈,人文自然景觀異彩紛呈,其地處滇中北部,交通便捷,108國道穿境而過,縣鄉公路四通八達。
全縣擁有土地面積993平方公里,是昆明市郊縣。東與嵩明、尋甸相鄰,北與祿勸山水相連,西與祿豐、武定接壤,南靠西山區,地勢南高北低,境內盆地山嶺相間,河谷和盆地面積占總面積的12.5%。海拔高差大,山多平壩少。最高海拔為2817米,最低海拔為1455米,高差達1362米。主要山嶺有玉屏山、望海山、老青山、大青山、尖山、大黑山等。主要河流有螳螂川、龍泉河、大營河、木板河等。氣候為典型的低緯度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8℃,無霜期245天,全年日照2287小時,太陽輻射值為10746—123830卡/cm2,年平均降雨量846.5毫米,蒸發量2032.5毫米,相對濕度72%。土壤由棕壤、紅壤、紫色土、水稻土四類土壤組成,分別占面積的1.7%、68.9%、15.5%、4.8%,分7個亞屬16個土屬25個土種。。
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建富民縣,屬中慶路。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屬雲南府,民國時期直屬雲南省。1950年武定專署轄之,1953年隨武定專署並歸楚雄州,1958年劃歸昆明市轄。自建縣至今已有700餘年,在這塊地沃物 豐,民風純樸的土地上,世代居住著漢、彝、苗、回、白等25個少數民族。全縣轄2鎮5鄉73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562個自然村,2006年底全縣總人口14.27萬人,其中少數民族20143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50人。
自建縣以來,縣城屢有變遷。建縣時,縣城設今舊縣村。明朝萬曆二年(1574)移置螳螂川北岸(今址),後因水患,於萬曆十年(1582)遷至土主峰三里許(今舊城村),因飲水不便,在萬曆四十二年(1614)仍將縣城遷還螳螂川北岸舊址,壘土為垣,取名永定。縣城永定鎮距昆明23公里,交通便利,昆祿二級公路穿境而過,經濟繁榮,教育、文化、體育、衛生設施齊全,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螳螂川水穿城而過,把縣城一分為二,景優市繁是省內少有的江城古鎮。
富民縣盛產稻穀、玉米、小麥、烤菸、茭瓜、板栗、藥材、楊梅、葡萄、冬桃、櫻桃等糧經作物。生態環境優良,先後被列為省市生豬、禽蛋、板栗、優質大米生產基地和“菜籃子”工程基地。境內有豐富的水利和礦產資源,水力蘊藏量為13.3萬千瓦,鈦、鋁土、硝鹽儲量居全國前列,開發前景廣闊。縣域工業已形成鈦白粉、磷鹽化工、電力、冶金、建築建材、食品加工為主的工業群體,一批縣鄉骨幹企業迅速崛起。
行政區劃
富民縣轄2個鎮、5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永定鎮、大營鎮、羅免彝族苗族鄉、赤鷲鄉、東村鄉、款莊鄉、散旦鄉。歷史沿革
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建富民縣,屬中慶路。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屬雲南府,民國時期直屬雲南省。1950年武定專署轄之,1953年隨武定專署並歸楚雄州,1958年劃歸昆明市轄。 建縣時,縣城設今舊縣村。明朝萬曆二年(1574)移置螳螂川北岸(今址),後因水患,於萬曆十年(1582)遷至土主峰三里許(今舊城村),因飲水不便,在萬曆四十二年(1614)仍將縣城遷還螳螂川北岸舊址,壘土為垣,取名永定。2000年,富民縣轄2個鎮、7個鄉:永定鎮、大營鎮、東村鄉、款莊鄉、赤鷲鄉、羅免彝族苗族鄉、勤勞鄉、散旦鄉、者北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40046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永定鎮 28076 大營鎮 19057 勤勞鄉 13196 者北鄉 11567 羅免鄉 9015 赤鷲鄉 9298 東村鄉 13188 款莊鄉 20727 散旦鄉 15922
2003年底全縣轄2鎮7鄉,73個村委會,562個自然村,全縣總人口13.7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18456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8.87人。
2006年,調整後,撤銷勤勞鄉和者北鄉,將勤勞鄉所轄西山、倉前、永安、黃坡、元山、松林、麥場7個村委會劃歸永定鎮管轄,所轄舊縣村委會劃歸大營鎮管轄;將者北鄉所轄南營、北營、龍馬3個村委會劃歸永定鎮管轄,所轄河東、白石岩2個村委會劃歸大營鎮管轄,所轄者北、高倉2個村委會劃歸羅免彝族苗族鄉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永定鎮管轄原永定鎮管轄的行政區域範圍和原勤勞鄉的西山、倉前、永安、黃坡、元山、松林、麥場7個村委會以及原者北鄉的南營、北營、龍馬3個村委會,鎮政府駐地不變;大營鎮管轄原大營鎮的行政區域範圍和原勤勞鄉的舊縣村委會,原者北鄉的河東、白石岩2個村委會,鎮政府駐地不變;羅免彝族苗族鄉管轄原羅免彝族苗族鄉管轄的行政區域範圍和原者北鄉的者北、高倉2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原者北鄉政府駐地。富民縣轄2個鎮、5個鄉:永定鎮、大營鎮、東村鄉、款莊鄉、赤鷲鄉、羅免彝族苗族鄉、散旦鄉。
自然地理
富民縣地處省會昆明市西北部,地處滇中北部,東與嵩明、尋甸相鄰,北與綠勸山水相連,西與綠豐、武定接壤,南靠西山區。距省會昆明23公里。境內群山環繞,河流縱橫,山川秀麗,氣候宜人,土壤肥沃,物產豐富,人傑地靈,歷史悠久,自古為川藏、滇北入滇中省會昆明之要律,素有“滇北鎖鑰”之稱。因境內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物產豐富,一年兩熟,自食有餘,故稱“富民”。富民地勢南高北低,東西寬44.2公里,南北長51.6公里,總面積993平方公里。境內盆地山嶺相間,河谷和盆地面積只占總面積的12.5%。。海拔高差大,山多平壩少。最高海拔為2817米,最低海拔為1455米,高差達1362米。主要山嶺有玉屏山、望海山、老青山、大青山、尖山、大黑山等。主要河流有螳螂川、龍泉河、大營河、木板河等。氣候為典型的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8Co,年平均降雨量846.5毫米,常年多吹西南風。工業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縣的工業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九五”期間,全縣國內生產總值由4.08億元增加到6.31億元,年均增長9.1%。其中第一產業年均增長2.7%,第二產業年均增長12.8%,第三產業年均增長9.5%。“九五”期末,完成工業總產值7.12億元,年均增長19.3%,是“八五”期末的2.4倍,“九五”期間,是我縣工業經濟發展歷史上最快最好的時期之一。但從縱向來看,雖然發展很快,但橫向比較,仍有較大差距,目前,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列全市第十四位,實現工業總產值列全市第十位,財政收入列全市第十三位。究其原因,因起步較晚,經濟總量小,工業基礎薄弱,二產業發展滯後是縣域經濟發展水平低的主要原因。縣內至今沒有市屬以上大中型工業企業,缺乏產業的龍頭帶動作用。縣屬中型企業僅有2個,小型企業占具了主要地位,市場競爭能力相對較弱,受市場變化影響較大。截止2002年底,我縣共有工業企業754戶,其中國有工業企業7戶,集體工業企業8戶,個體私營工業企業736戶,其它經濟類型工業企業3戶。從業人員達7070餘人,占全縣勞動力資源的8%,實現工業總產值73013.4萬元,產品銷售收入67510.8萬元,實現利潤總額3712.4萬元,上交稅金2109萬元,實有資本23166.4萬元。生產經營領域主要是冶金、化工、能源、食品加工、汽配修理和建築建材,主要產品有黃磷、磷酸、原鹽、水電、鈦白粉、鐵合金、白酒、配合飼料、磷酸氫鈣、鈦鐵礦、電石、水泥等。全縣工業企業產品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11個,其中超過3000萬元以上的只有縣磷酸鹽總廠、水電集團公司、鈦白粉廠和新龍公司四家企業。
社會
教育
2012年末富民縣有普通中學7所,招生2395人,在校學生6855人,畢業生2114人,專任教師442人,其中國中6所,招生1817人,在校學生5292人,畢業生1758人,專任教師442人。普通國小26所,招生2187人,在校學生11962人,畢業生1992人,專任教師797人。幼稚園36所,在園幼兒5356人(含附設幼兒班508人),專任教師202人。國小適齡人口入學率99.89%,毛入學率111.05%。國中階段學齡人口毛入學率106.63%,學前三年毛入學率93.38%。
文化體育
2012年末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公共圖書館總藏書量3萬冊,年末廣播人口覆蓋率100%,電視人口覆蓋率100%。2012年富民縣在昆明市運動會上獲金牌2枚,銀牌4枚,銅牌1枚。
科技衛生
2012年富民縣共有各類衛生機構114個,有病床641張。衛生技術人員804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助理執業醫師281人。2010年富民縣實施省、市科技項目44項,14項專利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順利通過全國科技進步縣考核。
基礎設施
2010年投資3.5億元,完成西環路、養生文體活動中心一期等27項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開發麗水灣、黎陽晟市等房地產項目18個,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新裝路燈246盞,亮燈率達98%以上。投資2.3億元,新建、改造縣鄉道路62條共548公里,通行政村路面硬化率達100%。建成5個鄉級客運站,開通城鄉公交線路24條,投放公車218輛、計程車30輛,行政村客運通車率達91%。投資2.1億元,完成赤鷲集貿市場等10個小集鎮建設項目。投資2.68億元,完成各類水利工程5703件。投資9190萬元,實施了296項新農村基礎設施工程。投資3395萬元,完成電力工程13項。投資1.88億元的21所標準化學校竣工投入使用。
民生建設
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16889元和5644元,年均分別增長16%和12.8%。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59.5平方米,增加26.27平方米。提供有效就業崗位4927個,新增城鎮就業1381人,轉移培訓農村勞動力2.5萬人,實現轉移性收入1.01億元。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763.2萬元、各類救助金415萬元,4.4萬人分別享有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障成果。“一折通”發放各類惠農補貼5541萬元。完成農村民居抗震加固改造2430戶,建成廉租房602套。投入資金1687.7萬元,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項目75個。發放小額信貸扶貧資金4250萬元,惠及農戶5079戶。
交通
2009年富民縣距離昆明城區23公里,是離主城最近的一個輔城,且有老108國道、昆祿公路橫穿境內。昆武高速公路、轎子山旅遊專線公路、西部重要的鐵路交通幹線成昆鐵路複線初步確定從富民縣穿過。2010年富民縣公路通車裡程達到504公里。
2011年富民縣道路建設累計投資10.5億元,實施重點城市基礎設施項目23個。其中:共投入資金5.87億元,建成文昌路、螳川東路、西路及舊縣路、富興路、景秀路6條城市道路;改造永南街、黎陽路路面,新增城市道路面積13.67萬平方米;完成昆武高速、轎子山旅遊專線征地拆遷工作,昆武高速匝道富民入城主幹道、二環西路、轎子山旅遊專線款莊連線線開工建設。總投資4422.9萬元,實施綜合里程為65.7公里的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21項,農村公路安保工程1項;新開通10條城鄉公交線路,建制村公交覆蓋率100%。
經濟
富民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為目標,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堅持電礦結合,工業強縣的發展思路,加快工業發展步伐,壯大工業基礎;以伽峰山自然生態園等景點景區開發為龍頭,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成果為載體,以近郊區位優勢和生態環境為依託,大力發展以休閒度假、生態旅遊和觀光旅遊為主的鄉村旅遊業;進一步改善投資軟硬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借船出海,借外力加快自身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維護社會穩定。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全縣經濟社會呈現總體發展的良好態勢。2007年,富民縣在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工作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全縣幹部職工共同努力,各項工作順利實施。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億元,同比增長20.7%;實現財政總收入14773萬元,同比增長34.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3億元,同比增長21.9%;農民人均純收入3927元,同比增長18.4%,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0852元,同比增長16.5%,社會各項事業成績顯著。
地方特產
富民縣:特產:板栗、柑橘、香椿。
【東村鄉】:柿花。
【勤勞鄉】:特產桃、梨、柑橘等水果及香椿。
【赤鷲鄉】:特產板栗、柑橘。
風景名勝
當你循著幽幽的果香,輕輕撩開富民的面紗,她會用樸實的語言,向你娓娓訴說著一個都市後花園的爛漫,在這裡,滿園的春色任你捕捉、愜意的心情時刻飛翔!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使富民成為名副其實的旅遊勝地。伽峰生態園,位於富民縣城西北,距昆明26公里,整個園區12平方公里,植被茂密,景色壯觀,有泰山的雄奇、黃山的秀美、香格里拉的神奇。園區氣候宜人,四季花枝不斷,春來杜鵑怒放,如皚皚白雪。夏日草甸花黃,似金毯接天。秋日樹分五色,層林盡染。冬至山茶報春,霧鎖花紅。2001年建成的伽峰山鄉村營地是伽峰生態園園區接待的大本營,功能設施齊備,規模宏大,集休閒娛樂、餐飲住宿、會議接待於一體,悠久的歷史文化,濃郁的民族風情,高質量的星級服務,給眾多遊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