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區

西山區

西山區是昆明市五城區之一,是昆明城的西南部分。東瀕碧波蕩漾的滇池,與官渡區、呈貢區隔水相望,北與五華區、富民縣接壤,西鄰安寧市、祿豐縣,南連晉寧縣。西山區總面積881.32平方千米,城市建成區面積46平方公里,為昆明市面積最大的主城核心區。壩區面積占8%,山區、半山區面積占92%,其中城鎮人口18萬,駐區中央、省、市屬大中型企業、科研院校有200多家。西山區轄7個街道、3個鎮,轄區內居住著彝、白、回、苗、納西、壯、哈尼、僳僳、滿、蒙古等25個少數民族。2012年,西山區常住人口76萬。2012年全年,西山區實現生產總值(GDP)354億元。西山風景名勝區,有聶耳墓、南洋機工紀念館、觀滇池日出、觀太華寺、碧雞玉蘭園、千步崖蹬道和梁王避暑台遺址、龍門斷崖和小石林等。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西山區西山區

因境內西山得名。

明洪武十五年(1382),雲南府下設昆明、昆陽等11個州縣。昆明縣鄉村設定25里,其中的黑林里、沙浪里、班莊裡、利一里、普坪里、石鼻里、高嶢里等是今區域(指2004年區劃調整前的西山區,下同)。清末同治、光緒年間(1862—1897),改里為堡,昆明縣轄43堡,其中大漁堡、海源堡、西華堡、沙朗堡、廠口堡、土堆堡、大西堡、張家堡、高嶢堡,明朗堡、多依堡、樂畝堡,頭村堡,范竹堡、桃園堡等15堡為今西山區域。民國初期,鄉村區劃沿襲清制。民國27年(1938),昆明縣改堡為鄉,設8區6鎮39鄉,今區境為第五區的范竹鄉及蓮花鄉、北倉鄉部分地;第六區的沙朗鄉、廠口鄉、龍慶鄉、桃園鄉;第七區的西馬鄉、西華鄉、土堆鄉、張家鄉、雲林鄉、海源鄉、碧雞鄉及大漁鎮;第八區的多依鄉、明朗鄉、樂畝鄉、永靖鄉等4區1鎮18鄉。民國28年(1939),國民政府推行保甲制度,昆明縣設10鄉6鎮,區內為大漁鎮、靈源鄉、北新鄉、玉案鄉、西碧鄉及范的鄉部分地,一直沿襲到1953年市縣合併撤銷昆明縣建制。

1953年7月-1956年9月,昆明市第八區轄:團結鄉、海源寺鄉、聯家鄉、沙朗鄉、梁源鄉、桃源鄉、龍慶鄉、廠口鄉、迄六鄉、瓦恭鄉共10個鄉;第九區轄:積善鄉、馬街鄉、碧雞鄉、風華鄉、明朗鄉、棋台鄉、龍潭鄉、永靖鄉、雨花鄉、律則鄉、谷律鄉、樂畝鄉共12個鄉。1954年1月-1956年9月,昆明市第十區轄:白魚鄉、和平鄉、里仁鄉、中寶鄉、中平鄉、雙哨鄉共6個鄉。

1956年10月底,西山區建立,轄原昆明市第八區、第九區所轄22個鄉;第十區更名為海口區。

1958年10月,成立東風、團結、上游3個人民公社,分別駐梁家河、龍潭、廠口。原22個小鄉和由五華區劃入的近華、紅聯兩鄉改為管理區,共轄24個管理區,3個街道辦事處。

1960年5月,調整社隊規模,西山區改建成東風、海聯、碧雞、團結、谷律、上游、沙朗7個人民公社。公社駐地分別在梁家河、龍院村、高嶢,龍潭、魯伯祖、廠口、沙朗。

海口明、清至民國時期海口為昆陽州轄地,1960年為安寧縣海星人民公社,1959年改建為昆明市海口國營農場,1961年4月劃歸西山區,改為海口人民公社,駐地中新街。

1963年1月,西山區將8個人民公社劃為21個人民公社,其中屬三級所有制的有:東風、馬街、碧雞、鳳華、海聯、海口6個公社;屬兩級所有制的有:龍潭、廠口、瓦恭,迤六、沙朗、龍慶、桃園、永靖、棋台、雨花、紅花園、明朗、谷律、樂畝、律則15個公社。1964年1月,區委又將21個人民公社調整恢復原8個人民公社,下轄管理區改為62個生產大隊。1968年,西山區人民委員會改稱西山區革命委員會,大隊改稱生產領導小組,62個生產大隊改為62個生產小組。1984年,政社分開,8個公社改為辦事處,大隊改為小鄉。全區轄8個農村辦事處,62個小鄉(其中民族鄉18個),及馬街、黑林鋪、中灘3個城鎮辦事處。

1988年2月,鄉鎮體制改革,辦事處改建鄉(鎮),改東風、海聯為馬街、黑林鋪。建立馬街鎮、黑林鋪鎮、碧雞鎮、海口鎮;團結彝族白族鄉、谷律彝族自族鄉、沙朗白族鄉、廠口鄉,原小鄉改稱辦事處。1992年全區轄4鎮4鄉、1個街道辦事處,62個農村辦事處,454個自然村,380個村民委員會,568個生產合作社,13個城鎮居民委員會。

2000年,西山區轄1個街道、4個鎮、4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603363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棕樹營街道 82890 馬街鎮 237086 黑林鋪鎮 115598 碧雞鎮 33944 海口鎮 76563 團結彝族白族鄉 23101 谷律彝族白族鄉 7525 沙朗白族鄉 17536 廠口鄉 9120 。

西山區位於昆明市西面,東瀕碧波蕩漾的滇池,與官渡區、呈貢縣隔水相望,與五華區接壤,西鄰安寧市、祿豐縣,南連晉寧縣,北接富民縣、嵩明縣。面積1058平方千米。轄4鄉4鎮和1個街道辦事處:棕樹營街道、馬街鎮、黑林鋪鎮、海口鎮、碧雞鎮、廠口鄉、團結彝族白族鄉、谷律彝族白族鄉、沙朗白族鄉。

2003年6月20日,馬街鎮、黑林鋪鎮正式撤鎮設立街道。

2004年6月3日,國務院批准(國函42號)調整昆明市市轄區行政區劃:調整昆明市五華區、盤龍區、官渡區、西山區的行政區劃。將西山區的沙朗、廠口2個鄉;黑林鋪街道辦事處機關,黑林鋪、普吉、大塘、海源、聯家、普吉、團山7個村(居)委會,昭宗村委會部分;馬街街道辦事處的洪園、黃土坡2個社區居委會,紅聯、梁源、張峰3個村(居)委會部分;棕樹營街道辦事處的潘家灣居委會、棕樹營東片區居委會部分劃歸五華區管轄。調整後,西山區轄棕樹營、馬街、金碧、土橋、永昌、福海、前衛7個街道辦事處,碧雞、海口2個鎮,團結彝族白族鄉、谷律彝族白族鄉。全區總面積791平方千米,城市建成區面積42平方千米,人口約85萬,其中常駐人口近45萬。全區轄7個街道辦事處和2鄉2鎮。

2006年,撤銷團結彝族白族鄉和谷律彝族白族鄉,設立團結鎮,鎮政府駐原團結彝族白族鄉政府駐地。調整後,西山區轄6個街道、3個鎮:馬街街道、前衛街道、福海街道、金碧街道、永昌街道、棕樹營街道、碧雞鎮、海口鎮、團結鎮。

地理環境

位置

西山區位於昆明市區西部,地處東經102°21′~102°45′,北緯24°41′~25°26′。東西寬36.8千米,南北長72千米,形如靈芝狀。轄區東與五華區、官渡區毗鄰,南靠晉寧,西與安寧市、祿豐縣相連,北同富民、嵩明縣交界。總面積1058平方千米,其中山區、半山區面積占92%,壩區面積占8%。區政府駐市區秀苑路188號。

地形地勢

西山區地處滇池盆地西北邊沿,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北部地形起伏較大,靠昆明主城區部分為壩區,其餘為山區、半山區。最高海拔2622米(風擺山),最低海拔1731米(肖家村)。

氣候

西山區屬亞熱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9℃,極端最高氣溫31.5℃,極端最低氣溫-7.8℃。年平均降水量約為1000.5mm,月最大降雨量208.3mm,日最大降雨量153.3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年日照時2327.5小時,年蒸發量1856.4mm。最大風速40m/s,多西南風。相對濕度76%。西山區屬亞熱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 15℃ 左右,年平均降水量900-1200毫米,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廣闊的山區生物資源、水利資源十分豐富。

人口民族

截止2010年,西山區常住人口約75萬。全區常住人口中,家庭戶約27萬戶,家庭戶人口約67萬人;男性約38萬,女性約36萬。

截止2010年,西山區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布。

社會發展

西山區西山區

在中共昆明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領導下,西山區委、區政府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視並認真做好黨建工作,結合“雲嶺先鋒”工程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不斷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基層組織建設、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以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把各級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和戰鬥堡壘,為西山區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在洶湧澎湃的發展大潮中,西山區始終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正確的政績觀和馬克思主義民眾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緊抓住現代新昆明建設、區劃調整等重大發展機遇,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與時俱進,真抓實幹,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至2005年,西山區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億元,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突破100億,總體財政收入預計完成15億元,年遞增27% ,比2001年翻了兩番,完成了歷史的飛躍。

西山區憑藉著承東啟西、接南轉北的獨特區位,在人流、物流聚散之間,引進大項目,形成大產業,帶動大發展。全區上下千方百計培植、扶持和引進新的經濟成長點,掀起了招商引資、對外開放、項目建設的熱潮。三環化工、馬來西亞南發集團滇池草海生態濕地開發建設、大商匯等一批大項目陸續啟動實施。而這,對於有著壯志雄心的西山區來說,僅僅是個開端。

隨著經濟建設重心的轉移,西山區的產業結構調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第一產業占全區GDP2.6%,第二產業占26%,第三產業占71.4%,凸現出3、2、1的產業結構發展布局。

其中,第一產業以農產品銷售、加工和“農家樂”生態民居旅遊為載體,發揮輻射帶動效應,鞏固和發展了設施農業、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進一步形成了團結蘋果、葵油,谷律花椒油,“水森源”生態蔬菜等知名品牌和產品。

在滇池之濱,一個生機勃勃的海口新興工業聚集區正在啟動,這裡是全省重點規劃建設的36的工業園區之一。作為雲南省的老工業基地,西山區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區”戰略,雲南變壓器廠、雲南電纜廠等一批享譽國內的大型國企開始重振雄風,磷化工、生物製藥、光電儀器、綠色食品加工等產業雛形已現,整個工業發展活力增強,速度、效益、質量同步提高。

與一、二產業相比,第三產業的發展速度勢不可擋,在GDP中躍居首位,理所當然的成為西山區經濟建設的主力軍,湧現出西南、宏盛達建材市場、廣豐和前衛的茶葉、舊機動車交易等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市場。此外,產品輻射半徑達1000公里的螺螄灣這艘“商業航母”已在東協國家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形成了規模、名牌、市場的良好效應,由新希望集團投資20億元,占地面積800畝的大商匯,正致力於打造成昆明又一個商務中心區。

在西山區經濟大轉型大發展的過程中,民營經濟脫穎而出,占據著十分突出的位置。目前,全區民營經濟已發展到2萬3千多戶,從業人員11萬餘人。非公經濟完成增加值達21.6億元,實交稅金2.6億元,占全區鄉鎮企業完成實交稅金的80%。非公企業中營業收入上億元的企業達10個,500萬元以上的110個,組建企業集團9個,房地產、汽車、餐飲、娛樂、商貿等消費熱點不斷形成。以滇池路、廣福路為輻射區的湖畔之夢、雲海山水間、香檳小鎮等一批中高檔住宅小區的相繼開盤,為昆明西市區打造居民宜居理想家園增添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諾仕達集團名下以凸現異國情調特色為主的南亞風情園,集眾家之長,成為滇池路片區旅遊、餐飲業的標誌之一。為人所熟知的雲安集團在西山區不斷從小到大、從單一經營到多元化發展,從建築業拓展到餐飲、會展、房地產、生態旅遊、外貿等眾多領域,不但躋身於雲南知名民營企業行列,同時也顯示出西山區民營經濟發展的無限生機和活力。

城市的建設、管理彰顯著一個地區的品位和形象。西山區以組織實施“高、暢、綠、榮、安”五大系統工程為突破口,進一步加強城市公共空間綠化、美化、亮化和市容環境整治工作,完成了春雨路、碧雞公園、東寺街燈光隧道等一批高起點、高標準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投資、企業參與”的開發模式,啟動、實施、完成了石咀公園、草海生態公園、滇緬公路紀念雕塑群、春雨路沿線廣告等一批城市亮點工程。提升了西山區的城市的形象,有效改善人居環境和投資環境。

在西山區這片生機盎然的土地上,無論你漫步在大樹成蔭的碧雞文化廣場,還是倘佯在大觀雕塑一條街,總能感受到綠意萌動,充滿生機的大自然氣息,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流光溢彩,盡顯出西山的迷人魅力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再好的城市建設也離不開好的管理,西山區採取“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路,重心下移,上級監督”新的城市管理體制,通過“城管110”,24小時監控巡查等多種方式,積極實施保道路暢通、保街道潔淨、保燈光亮化、保城區綠化、保交通暢通和保“平安西山”的“六保”工程,構建“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的長效管理機制,形成“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可喜局面,展示了西山區良好的城市形象和城市風貌。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國最古老哲學理念遵循和崇尚的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這恰恰是現代新西山個性之根本。

在現代化建設中,西山區以打造和諧社會為重任,持續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共同大踏步向前發展。

厚積薄發、廣納賢才的教育優勢,奠定了西山區雄厚的基礎資源。目前,全區有各級各類學校277所,在職教職工6876人,在校學生總數95268人。教育布局向城市教育轉移並呈三元格局,一批“名校、名師”群體在精心打造培養中,春苑國小早已跨入名校行列,北師大附中也落戶西山區。

在重視和發展教育事業的同時,西山區的科技、衛生、文化、體育事業也取得了可喜成績,在農業科技的推廣運用,農村衛生事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文體領域,民眾文化體育蓬勃發展,社區健身設施日益普及,競技水平明顯提高,西山健兒在雅典殘奧會上獲銀牌一枚,並打破了該項目的世界紀錄。

西山區還通過豐富多彩的民眾性社區文化娛樂活動、民族民間活動,豐富社區生活,繁榮社區文化。

在加強地方建設的同時,西山區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取得新進展,連續三屆榮獲“省級雙擁模範城”的稱號。

全區民族宗教、僑務、民政、殘疾人、檔案、扶貧和老齡工作不斷向前,散發著蓬勃生。

發展思路

在激昂與奮起之間,一幅大氣、自信、恢弘的新西山藍圖已勾勒在世人面前,現代新西山正以“始於足下”的行動,實現著“千里之行”的抱負。

在引領與順應之間,西山區提出了堅持和完善四個依託,實施四大戰略,突出“六水”重點,打造四個核心圈、兩個工業平台,構建“鳳凰型”經濟發展格局的總體思路。

按照這一發展思路,現代新西山將依託駐昆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實施科教、人才強區;依託高新區和滇池旅遊度假區,發揮輻射擴散效應,招商引資,實行全方位開放;依託全市工業和商貿基地,激活工業和商貿旅遊業;依託豐富的歷史、文化、生態、自然資源,把西山區建成生態環境最美的城區之一。

在全力打造“高原西湖”,實施環境立區戰略的同時,西山區將突出“啞鈴經濟”,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同時強化三個核心區即眠山新區,螺螄灣國際化現代物流中心區和前衛、福海片區商貿旅遊區,實施商貿興區戰略;並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加快城鄉同步發展戰略。

西山區的“六水”文章就是要把這裡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優勢轉化為富有“水”特色的經濟、文化、旅遊優勢,創造一批特色名牌,保護水生態,實施水環保,打造水經濟,發掘水文化,加強水設施,依法治水,形成西山區特有的個性。

通過各項工程的實施,西山區將構建起以七個街道辦事處為“龍頭”;以發展規劃為核心;以實施工業強區和商貿旅遊興區為“兩翼”,以建成草海昆明城市“新客廳”和打造螺螄灣國際化現代物流中心為兩個突破口即鳳爪;以環境建設、基礎設施和人才工程為“尾翼”的“鳳凰型”經濟社會發展格局。

現代新西山總體上將形成商貿文化產業核心圈、科工貿核心圈、旅遊度假核心圈、都市農業核心圈等四個核心圈和

海口新興工業聚集區、長坡工業基地等兩個工業平台的產業結構布局。

區劃調整的實施進一步最佳化了生產力布局,拓展了新西山的城市發展空間,隨著現代新昆明建設的深入推進高海公路、昆安高架高速公路、西北繞城高速公路等重點工程的開工建設,西山區面臨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在機遇和挑戰面前,西山區將舉全區之力,集全區之智,科學進行規劃,深入推進現代新西山建設,努力把西山區建成為昆明市生態環境最美,投資環境最好,發展環境最優、人居環境最佳的現代化新城區之一。

經濟綜合

2009年,西山區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綜合實力繼續增強,三次產業共同推動經濟發展。經初步核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GDP)210.7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8%,人均GDP達到29624元,經濟發展躍上新台階。生產總值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3.01億元,增長2.1%;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61.67億元,增長10.1%,其中工業完成增加值44.67億元,增長3.8%;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46.02億元,增長14.2%。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4:29.3:69.3。2009年非公經濟完成增加值115.79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占全區生產總值的55.0%。

農業

區委、區政府視“三農”問題為工作之重,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全區農村工作政策好、部署早、措施實、力度大,通過切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完善農田基礎設施,加大財政支農投入力度,加強農業科技指導與服務等措施,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全年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72億元。

為了改善生態環境,區委、區政府進一步加大植樹造林的力度。全年完成造林面積594公頃,零星植樹75.6萬株,年末實有封山育林面積1333公頃。植樹造林工作取得新進展。

截止年末,全區農業有效灌溉面積1100公頃;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2599.65萬瓦特;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3336.8噸;農村用電量5195.4萬千瓦小時。

工業

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工業生產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結構進一步得到調整。2009年,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52.11億元,在全部工業總產值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129.38億元,其中:輕工業完成23.18億元,重工業完成106.20億元,重工業依然是我區工業的主導力量。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3.61億元,增長3.5%,利潤總額-1.89億元,利稅總額2.11億元;產銷銜接狀況繼續改善,產品銷售率96.12%。

工業節能減排工作成效顯著,全區單位GDP能耗降低率完成-4.610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率為-17.72%。

建築業

隨著新昆明建設的不斷加快,推動建築行業進一步活躍,建築業生產繼續保持穩步發展,2009年全區建築業總產值達到57.0億元,比上年增長14.0%。

固定資產投資

圍繞跨越式發展這個主題,西山區積極調整投資結構,抓住大投資、大項目、大建設這一主線,狠抓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落地和建設步伐,推進西山經濟社會跨越式大發展。2009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153.5億元,比上年增長50.2%。城鎮固定資產投資88.12億元; 房地產開發投資63.83億元; 農村私人投資0.36億元; 農村非農戶投資1.19 億元。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9.5億元,比去年增長33.56%。

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

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業發展迅速,2009年,全區鄉鎮企業交通運輸業營業收入達11.55億元;郵政業務總量達4124.66萬元,函件為1062.66萬件。

國內貿易

2009年,消費品市場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0.09億元,比上年增長20.0%。按所有制結構看:公有制經濟實現15.32億元,占全區比重的11.8%;非公有制經濟實現114.77億元,占全區比重的88.2%。隨著經濟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流通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展,市場商品供應充足,消費市場日趨活躍,汽車、住房、通訊、電腦等逐漸成為全區人民新的消費熱點。

對外經濟貿易及旅遊

2009年,全區繼續加大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外向型經濟繼續發展,招商引資取得新進展。傳統出口市場繼續鞏固,新的出口市場得到開拓。國內招商引資工作成果喜人,全年引進項目386 個,其中:省外項目298個,市外項目88個;100-3000萬元項目242個,3000萬元以上項目98個。引進項目實際到位資金82.05億元,其中:實際到位省外資金54.45億元,市外省內資金27.60億元。

旅遊業圓滿完成了2009中國昆明國際文化旅遊節西寺塔廣場潑水狂歡,旅遊標識系統建設、鄉村旅遊按約服務設施等的評定、旅遊宣傳促銷等一系列工作,有效保障了我區旅遊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全年全區共接待遊客451.04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7266.56萬元,實現稅收983.55萬元。

財政

財政收入增長較快。全區地方財政總收入完成36.92億元,比上年增長22.8%。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收入完成13.00億元,比上年增長19.0%;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支出完成16.38億元,比上年增長13.3%。

金融業

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持續穩步增長,金融運行平穩。2009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95.07億元,比年初增長33.95%,其中:企業存款82.95億元,儲蓄存款165.54億元,分別增長25.74%和28.65%。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46.71億元,比年初增長33.03%。

科技、教育、文化

全面實施科教興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推進科技交流,產學研合作進一步密切。2009年組織實施科技項目69項,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經費投入1449萬元,獲省、市、區科技成果獎61項,通過全國科技進步考核。

以實施素質教育為核心,“兩基”成果繼續鞏固和加強,教育事業在改革調整中穩步發展。普通中學在校學生26664人,比上年增長2.17%;普通國小在校學生56723人,比上年降低5.56%;幼稚園入園班20912人,比上年降低7.22%。全區國小入學率99.98%,國中毛入學率達102.23%,國小輟學率為0.01%,國中輟學率0.07%,國中升入普高78.59%。

文化事業蓬勃發展。農村文化站室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截止2009年10月20日,共完成投資額2015.3萬元,完成了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22個村文化室的建設。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喜慶之年,以“優秀文藝節目展演活動”、“第二十二屆西山音樂節”、“ 2009昆明市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西山選拔賽”、“民眾廣場舞蹈集中展示月活動”等品牌活動為主打的《西山區慶祝建國六十周年系列文化活動方案》獲得了圓滿成功。另外,“激情廣場”演出任務,得到了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等領導部門的肯定;節目《隔山找老表》在省文化廳舉辦的“2009雲南省第六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榮獲銅獎;在昆明市文化局主辦的“慶祝建國60周年暨昆明市第二屆‘群星薈萃’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中,我區選送的13件作品分別獲得了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2個的成績。

衛生體育

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全區年末擁有醫院(衛生院)7家,床位95張,醫護人員165人。至2009年,經審批建立的衛生服務中心(站)已達76個,服務人口66.43萬人。落實各項防治措施,重大疾病預防機制進一步完善,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衛生城市創建活動,城鄉醫療衛生服務和藥品監管得到加強。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2年,西山區榮獲:昆明市智慧財產權戰略先進縣(市)區、昆明市創新型試點推進工作先進單位、昆明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和認定工作先進單位、昆明市實施“綠色光亮工程”先進縣(市)區等榮譽;區級財政投入科技資金4728萬元,其中,科技研究與開發經費為3961萬元,組織實施兩批科技項目118項;啟動昆明市創新型縣(區)試點工作;評選2012年科學技術進步獎16項、專利獎4項,獲市級科技獎12項。

教育事業

2012年,西山區內有各級各類學校222所。其中:國小72所(完小72所);完全中學9所;初級中學23所;高級中學1所;幼稚園104所;中職學校12所;特教學校1所。

2012年,西山區在校學生總數120473人。其中:普通中學在校學生27177人,比2011年減少5.7%;普通國小在校學生47587人,比2011年減少12%;幼稚園入園班8219人,比2011年增長1.2%。全區國小入學率99.80%,國中毛入學率達100.39%,國小輟學率為0.01%,國中輟學率0.72%,國中升入普高60%。

文體事業

西山區西山區

2012年,西山區完成了復興、永興路、西華三個社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的創建工作;全區行政村基本實現“農家書屋”全復蓋;“魅力碧雞·和諧西山”、第25屆西山音樂節、2012中國昆明國際文化旅遊節昆明狂歡節西寺塔廣場傣族潑水節舞蹈表演活動、州市民族風情歌舞展演等特色品牌活動獲得圓滿成功;參加雲南省首屆農民工文化藝術節,分別獲得一個銀獎、一個銅獎、兩個優秀歌手獎;參加“愛我昆明·美在春城”主題實踐活動暨第二屆聶耳音樂節紀念聶耳合唱比賽,分別獲得四個二等獎、一個三等獎;區文化館精心創作的花燈小戲《鄰居、種雞、雜毛雞》作品榮獲2012年雲南省花燈藝術周二等獎。

醫療衛生事業

2012年年末,西山區擁有醫院(衛生院)48家,醫院床位8989張,醫護人員9549人。至2012年,經審批建立的衛生服務中心(站)已達97個,服務人口65.52萬人。落實各項防治措施,重大疾病預防機制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事業穩步推進,中心城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復蓋率達100%。

社會保障

2012年,西山區納入勞動工資統計的城鎮單位共1613個,從業人員124605人,從業人員勞動報酬406136萬元;其中:在崗職工112956人,發放工資378387萬元,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34497元,同比增長28.1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9696 元,同比增長17.5%,扣除物價因素後, 實際增長12.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900元,增長15.1%,扣除物價因素後,實際增長10.1%。城市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全年共84593戶21804人得到了城市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年平均5820戶8518人獲得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年平均1230戶1633人獲得了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口幫扶、部門掛鈎等扶貧工作取得新成績。

2012全年,西山區發放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金4.77億元;支付醫療保險金8266.5萬元;失業保險金1808萬元;最低生活保障金2626萬元,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440萬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86萬元;城鎮新增就業1.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4%以內。

風景名勝

西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西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西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昆明西郊有高原明珠之稱的滇池湖畔,距市區15千米,北起碧雞關,南達灰灣,由碧雞山、華亭山、太華山、太平山、羅漢山等山峰組成,由北向南逶迤升高,最高峰海拔2507.5米,最高的羅漢山高出滇池水面約620多米。西山風景名勝區東瀕滇池,西迤長坡,占地約889公頃。

西山共有11處國家、省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西山太華山麓人民音樂聶耳的墓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羅漢山龍門石窟,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亭寺、太華寺、三清閣等佛寺道觀建築群,以及張天虛墓園

等,均屬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柏希文墓、楊傑墓等一批縣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山風景名勝區,有登山健身旅遊、宗教朝山拜佛旅遊、文物鑑賞旅遊、瞻仰聶耳墓、南洋機工紀念館的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旅遊、觀滇池日出、晚霞氣候風光旅遊、觀太華寺雲南名花及碧雞玉蘭園的花卉觀賞旅遊、三月三,耍西山的民俗活動旅遊、考察元代千步崖蹬道和梁王避暑台遺址的考古旅遊、有觀賞龍門斷崖和小石林喀斯特地貌的地質旅遊。

西山森林公園

昆明西山森林公園,位於昆明西郊15公里的峰巒間。主要由華亭寺、太華寺、三清閣、龍門等風景點組成。華亭寺位於海拔2050米的山間,創建於14世紀,寺內殿宇規模宏

偉壯觀,是昆明著名的佛教聖地。太華寺建於14世紀初,寺內的望海樓,是觀在滇池日出的好地方。三清閣和龍門是一組構建在西山主峰羅漢山懸崖峭壁上的建築群,有九層十一閣。龍門石雕工程,包括石道、古室、古欄、古窟、古佛等,是西山勝境的精華所在。

雲南民族博物館

雲南民族博物館雲南民族博物館

雲南民族博物館位於昆明海埂雲南民族村旁,場館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分為展示區、收藏區和科研辦公區。館內有16個展室,展出

面積達6000平方米,還配有設備齊全的報告廳、會議室、接待室等,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民族博物館。館內藏品達12萬件,是雲南民族歷史和民族文化的博覽場所。 館內珍藏民族文物40000餘套(件),陳列有民族古籍、文化遺產、民族服飾、民間美術、民族樂器、傳統生產生活技術等。

雲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述轄8個地級市、8個自治州;12個市轄區、9個縣級市、79個縣、29個自治縣。
地級市、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昆明市盤龍區 | 五華區 | 官渡區 | 西山區 | 東川區 | 安寧市 | 呈貢縣 | 晉寧縣 | 富民縣 | 宜良縣 | 嵩明縣 | 石林彝族自治縣 |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 |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曲靖市麒麟區 | 宣威市 | 馬龍縣 | 霑益縣 | 富源縣 | 羅平縣 | 師宗縣 | 陸良縣 | 會澤縣
玉溪市紅塔區 | 江川縣 | 澂江縣 | 通海縣 | 華寧縣 | 易門縣 | 峨山彝族自治縣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
保山市隆陽區 | 施甸縣 | 騰衝縣 | 龍陵縣 | 昌寧縣
昭通市昭陽區 | 魯甸縣 | 巧家縣 | 鹽津縣 | 大關縣 | 永善縣 | 綏江縣 | 鎮雄縣 |彝良縣 | 威信縣 | 水富縣
麗江市古城區 | 永勝縣 | 華坪縣 |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 寧蒗彝族自治縣
普洱市思茅區 |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 | 景東彝族自治縣 |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 | 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 |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 |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 | 西盟佤族自治縣
臨滄市臨翔區 | 鳳慶縣 | 雲縣 | 永德縣 | 鎮康縣 | 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 |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 滄源佤族自治縣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市 | 瑞麗市 | 梁河縣 | 盈江縣 | 隴川縣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 | 福貢縣 |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 |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
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 | 德欽縣 |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 祥雲縣 | 賓川縣 | 彌渡縣 | 永平縣 | 雲龍縣 | 洱源縣 | 劍川縣 | 鶴慶縣 | 漾濞彝族自治縣 | 南澗彝族自治縣 |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 | 雙柏縣 | 牟定縣 | 南華縣 | 姚安縣 | 大姚縣 | 永仁縣 | 元謀縣 | 武定縣 | 祿豐縣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縣 | 箇舊市 | 開遠市 | 綠春縣 | 建水縣 | 石屏縣 | 彌勒縣 | 瀘西縣 | 元陽縣 | 紅河縣 | 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 | 河口瑤族自治縣 | 屏邊苗族自治縣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縣 | 硯山縣 | 西疇縣 | 麻栗坡縣 | 馬關縣 | 丘北縣 | 廣南縣 | 富寧縣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 | 勐海縣 | 勐臘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