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患者尿液均正常,感染並非膀胱壁纖維化的主要病因,有學者認為盆腔外科手術或感染產生的淋巴管梗阻是其病因,而許多患者沒有這樣的病史。亦有學者提出是由於血栓靜脈炎伴膀胱或骨盆內臟器急性感染,或由於精神衝動產生長期小動脈的痙攣所致,還可能與內分泌因素有關。目前,大量的證據認為間質性膀胱炎是一種自體免疫膠原性疾病。對肥大細胞和膀胱表面胺基酸糖甙在間質性膀胱炎中的作用受到注意,一些研究人員正著手進行這方面的研究。
檢查
1.臨床檢查一般正常,有的患者可出現恥骨上部觸痛,在女性患者陰道前壁觸診時可有膀胱區觸痛感。2.實驗室檢查患者尿常規多數正常,可有血尿出現,尿培養多無細菌生長,腎功能檢查除非在膀胱纖維化導致膀胱輸尿管反流或梗阻時才有變化。3.放射學檢查排泄性尿路造影一般無異常,合併反流時在造影片上可見腎盂積水、膀胱容量減少表現。膀胱造影顯示膀胱容量減少,有時發現膀胱輸尿管返流。4.膀胱鏡檢查是診斷間質性膀胱炎的重要方法。一些患者膀胱容量可減少至50~60ml,由於膀胱容量縮小,患者甚為痛苦,需在麻醉下施行液體膀胱擴張,可見膀胱頂部小片狀淤斑、出血、有的可見到瘢痕、裂隙或滲血。發現Hunner’s潰瘍有助於確診,但大多數患者沒有潰瘍,未經治療者膀胱黏膜外觀尚屬正常或僅有慢性炎症改變,有時頂部可見有小出血點,如繼續過度充盈膀胱,則可致黏膜破裂、出血,可見黏膜下血管小球,常分布不均,遍及膀胱,同時行活組織檢查。5.尿流動力學檢查尿動力學檢查可發現膀胱容量小,順應性差,但不出現無抑制性收縮,這項檢查有助於間質性膀胱炎與不穩定膀胱或神經源性膀胱相鑑別。
診斷
患者均以年輕婦女多見,性伴侶均多,飲酒女性易患本綜合徵再加上上述臨床表現應考慮本綜合徵的存在。在麻醉下施行膀胱鏡檢查可做出間質性膀胱炎的診斷,開始的膀胱外觀和容量均屬正常,但在膀胱充盈排空,然後再充盈後,常可見到散在的黏膜下出血活檢能顯示上述表皮下層有水腫、充血、毛細血管擴張和血管周圍間質出血的病理改變,亦可用以排除一些原位癌和結核病變。局限性外陰炎處女膜外側前庭處有小的紅斑性病損,其餘均正常。
鑑別診斷
1.急性膀胱炎
也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狀。但常有終末血尿,且尿中有大量白細胞,尿培養可發現有細菌。
2.腺性膀胱炎
也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狀。但B超檢查可發現膀胱壁增厚或膀胱內占位性病變,膀胱鏡可見乳頭狀物,而非淺表潰瘍,活檢可明確診斷。
3.膀胱結核
也可表現為真性潰瘍,常累及結核腎側輸尿管口周圍,可有膿尿出現,尿檢查可找到結核桿菌,泌尿系造影可顯示腎結核的典型改變。
4.寄生蟲病引起的膀胱潰瘍類似於間質性膀胱炎的表現,一般男性多發,根據尿中找到蟲卵或典型的膀胱病理特徵可作出診斷。
5.非特異性膀胱炎則很少有膀胱潰瘍出現,尿中常見膿細胞及感染菌,抗生素治療很效。
6.Utz和Zinke(1974年)發現他診斷的男性間質性膀胱炎有20%是癌腫,故強調必須進行活組織細胞學的檢查。
併發症
間質性膀胱炎晚期出現膀胱攣縮或輸尿管反流、輸尿管狹窄,可致腎積水或腎盂腎炎,甚至腎功能衰竭。
治療方案
一、藥物治療
(1)免疫抑制藥:氫化可的松每天100mg或潑尼松每天10~20mg;硫唑嘌呤100mg/d。
(2)抗組胺藥:曲吡那敏50mg,4次/d。
(3)肝素:可中和嗜酸性陽離子蛋白,5000U/次皮下注射,每8小時1次,兩天后改每12小時1次,用藥後12h症狀減輕。亦可用長效肝素2萬U靜脈滴注,藉以阻斷組胺的作用。
(4)硫酸戊聚糖鈉:150mg,2次/d,4~8周1療程,可補充膀胱黏膜缺失的氨基葡聚糖。
(5)其他:維生素E 100mg口服,3次/d,4周為1療程;抗結締組織藥,氯喹250mg口服,3次/d;雌激素、阿米替林、抗膽鹼藥、解痙鎮痛藥、鈣通道阻滯藥等。
二、膀胱灌注藥物
(1)硝酸銀:30ml,濃度由1∶5000逐漸增至1∶100,配合套用0.5%~1%丁卡因,保留4 min後放出,可取得較好效果。
(2)50%二甲亞碸(二甲基亞碸)50ml注入膀胱,每周2次,每次保留15min,配合皮質激素效果更好。
(3)在麻醉狀態下膀胱內灌入新配製的0.4%氧氮苯磺酸鈉,在10cmH2O(0.98 kPa)壓力下用1000 ml溶液反覆充分擴張膀胱,可獲較好療效,對有輸尿管反流者忌用。
(4)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對膀胱容量>80ml者套用,可激活及調節膀胱的免疫反應。
(5)經膀胱鏡將氫化可的松或肝素注射在潰瘍周圍,可擴大膀胱容量、緩解症狀。
藥膳食療方案
玉米粥
原料:玉米渣或面50克,鹽少許。
製法用法:玉米渣加適量水煮成粥後,加鹽少許即成。空腹食用。
大麥粥
原料:大麥米50克,紅糖適量。
製法用法:研碎大麥米,用水煮成粥後,放入適量紅糖攪勻食用。
竹葉粥
原料:鮮竹葉30~45克,石膏15~30克,粳米50~100克,砂糖少許。
製法用法:竹葉與石膏加水煎煮,取汁與粳米、砂糖少許共煮,先以武火煮開,再用文火熬成稀粥即可食用。
青豆粥
原料:青豆未成熟的黃豆50克,小麥50克,通草5克,白糖少許。
製法用法:先以水煮通草去渣取汁,用汁煮青豆、小麥為粥,加白糖少許,攪勻即可食用。
車前子粥
原料:車前子10~15克,粳米50克。
製法用法:車前子布包入砂鍋內,煎取汁,去車前子,加入粳米,兌水,煮為稀粥。
預後
大多數病人經膀胱局部處理及全身用藥等綜合治療後症狀緩解或治癒,一般不需要尿流改道。
發病機制
間質性膀胱炎為慢性非特異性膀胱全層炎症。病變早期膀胱擴張時黏膜只見斑點狀出血,後期膀胱黏膜變薄或壞死脫落可有典型潰瘍,多見於膀胱頂部或前壁。潰瘍底部肉芽組織形成。周圍黏膜水腫、血管擴張。黏膜下或肌層有多種炎症細胞浸潤,如漿細胞、嗜酸性白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和肥大細胞,這些炎症細胞浸潤可達膀胱全層及肌間神經組織。肌層中血管減少,淋巴管擴張。肌束間及肌內膠原組織增多,嚴重的纖維化導致膀胱縮小。嚴重病例輸尿管開口處正常功能被破壞,導致膀胱輸尿管反流及隨之而來的腎積水或腎盂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