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新石器時代忻州就有人類活動。相傳漢高祖北上抗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突圍時大軍南轍,到忻口方擺脫追兵。高祖破愁而笑,六軍欣然如歸,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
忻州地區春秋時大部分屬晉地,戰國屬趙,秦漢屬太原、雁門、太平等郡。
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於九原縣置新興郡。
三國魏時雁門郡治自今朔州市境徙廣武縣,故治在今代縣境。
晉元康中年改新興郡為晉昌郡。
北魏初年於肆盧縣置肆盧郡。
北齊廢永安、永定、新安、建安、廣安、廣寧、神武、齊、吐京諸郡,改武州為北靈州,尋廢,改廓州為北顯州。
北周廢繁峙、太平2郡及北顯州。大象元年(579年)肆州治徙今代縣境。
隋開皇元年(581年)復置新興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新興郡為忻州,改雁門郡為代州,建都督府。
五代唐改武州為毅州,後廢。五代北漢於今繁峙縣境置寶興軍,乾佑五年(952年)於今寧武縣境置寧化軍和固軍。五代周顯德元年(954年)於雁門縣置靜塞軍,故治在今代縣境,尋廢。
宋廢寧化軍和寶興軍。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廢固軍。五年於嵐谷縣復置岢嵐軍,於寧化縣復置寧化軍。六年於今靜樂縣境置靜樂軍。
遼重熙九年(1040年)復於今五寨縣境置武州,於今偏關縣境置寧邊州。
宋熙寧三年(1070年)廢憲州,十年復置。政和五年(1115年)改憲州為汾源郡。
金天會六年(1128年)於雁門縣置震武軍,後廢。天德三年(1151年)改汾源郡為管州。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岢嵐軍、保德軍、火山軍、寧化軍均升為州。
蒙古太祖十四年(1219年)升崞縣為崞州,故治在今原平市境。十六年廢岢嵐州,並寧化州入管州。蒙古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睟州廢入保德州。元至元四年(1338年)寧邊州廢入武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武州,改崞、代、堅、台4州為崞、代、繁峙、五台4縣,三年改管州為靜樂縣,七年改保德州為保德縣。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於代州置雁門道。嘉靖中年改雁門道為雁平道,明末廢。
清康熙十年(1671年)復置雁平道。雍正二年(1724年)升忻、代、保德3州為直隸州。清末廢雁平道。
民國初年廢州。屬雁門道,後分別屬山西第一、第二專員公署。
1949年置忻縣專區,專署駐忻縣,轄忻縣、代縣、寧武、靜樂、五台、定襄、繁峙、崞縣、陽曲等9縣。1952年將原興縣專區所屬興縣、保德、河曲、偏關、神池、五寨、岢嵐、嵐縣等8縣劃入忻縣專區。1958年底,忻縣專區與雁北專區合併為晉北專區。
1961年復設忻縣專區,專署駐忻縣。原晉北專區所屬忻定、寧武、原平、繁峙、五台、靜樂、興縣、河曲、五寨、保德、偏關等11縣劃歸忻縣專區。恢復1958年屬晉北專區時撤銷的忻縣、定襄、代縣、嵐縣(駐東村)、岢嵐、神池等6縣;撤銷忻定縣。忻縣專區轄16縣。
1970年忻縣專區改稱忻縣地區,地區駐忻縣。1971年將興縣、嵐縣劃歸呂梁地區,忻縣地區轄14縣。1983年,忻縣地區改為忻州地區,忻縣改為忻州市,地區行署駐忻州市。1993年,原平縣改為原平市。忻州地區轄代縣、繁峙、五台、定襄、靜樂、岢嵐、保德、五寨、河曲、偏關、神池、寧武12縣,代管忻州、原平2市。
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忻州地區和縣級忻州市,設立地級忻州市。市政府駐新設立的忻府區。忻州市設立忻府區,以原縣級忻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忻府區的行政區域。區政府駐光明東街。
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忻州市位於山西省中北部,北倚長城與大同、朔州為鄰,西隔黃河與陝西、內蒙相望,東臨太行與河北接壤,南屏石嶺關與太原、陽泉、呂梁毗連,總面積2.5萬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忻州山嶽縱橫,地貌多樣。山區、高原約占全市面積的87%,川地占13%。南、西、北三面環山。南有繫舟山、陰山,屬太行山支脈,主要山峰有柳林尖山、小五台、官帽山、平安山、馬頭山等,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西部雲中山、馬圈山系呂梁山余支,主要山峰有雲中山、鼓山、王峰山、馬圈山、龍王垴等,海拔均在1600米以上;北部金山、大青山,為五台山支脈,海拔在千米以上。東部自北向南分布有恆山、五台山、太行山、繫舟山,中部有管涔山、蘆芽山、雲中山。平川面積較大的有忻定盆地和五寨盆地,其中忻定盆地是山西省五大盆地之一,平均海拔900米左右,盆地的西端為黃土丘陵地帶,地形較為破碎,海拔在1000至1250米之間。
水文
忻州河流大多屬汾河水系,主要有黃河、汾河及滹沱河(海河支流)等。黃河自老牛灣進入晉陝大峽谷,流經忻州180公里;汾河源自管涔山,河道寬度300-770米,平均360米,終年不凍;滹沱河發源於五台山,在市境全長260公里。
氣候
忻州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氣溫在4.3℃~9.2℃之間。年降水量為345毫米~588毫米。
行政區劃
至2014年,忻州市轄1個市轄區、1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即忻府區、代縣、繁峙縣、靜樂縣、定襄縣、五台縣、神池縣、五寨縣、岢嵐縣、偏關縣、河曲縣、保德縣、寧武縣和原平市。
忻州市行政區劃表
地區名稱 | 面積(平方千米) | 人口數量(萬人) | 郵政編碼 | 政府所在地 |
---|---|---|---|---|
忻州市 | 25,180 | 310 | 034000 | 長征東街18號 |
忻府區 | 1,954 | 51 | 034000 | 光明東街 |
原平市 | 2,560 | 49 | 034100 | 前進西街 |
代縣 | 1,696 | 20 | 034200 | 上館鎮 |
繁峙縣 | 2,368 | 24 | 034300 | 繁城鎮 |
靜樂縣 | 2,041 | 14.12 | 035100 | 城關鎮 |
定襄縣 | 848 | 19.92 | 035400 | 城關鎮 |
五台縣 | 2,865 | 30.25 | 035500 | 城關鎮 |
神池縣 | 1,472 | 10 | 036100 | 龍泉鎮 |
五寨縣 | 1,396 | 9.8 | 036200 | 城關鎮 |
岢嵐縣 | 1,986 | 7.5 | 036300 | 城關鎮 |
偏關縣 | 1,666 | 9.61 | 036400 | 新關鎮 |
河曲縣 | 1,320 | 12.8 | 036500 | 在鎮 |
保德縣 | 995 | 12.86 | 036600 | 城關鎮 |
寧武縣 | 1,980 | 13.2 | 036700 | 城關鎮 |
(區劃資料截至2010年2月;面積、人口數據來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至2003年底) |
氣候簡介
忻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在4.3-9.2℃之間。年降水量為345-588毫米。
交通信息
忻州交通十分便利。京原、北同蒲鐵路幹線縱貫全境。公路四通八達,特別是地處大運線(108線山西段)中軸,具有承南接北,輻射東西的區位優勢。南距省城僅75公里,驅車直下,不到半小時即可抵達,是省城的郊區衛星城市。特別是隨著忻州到五台山,五台山到河北高速公路的開通和忻州到河曲、內蒙高速公路的延伸,忻州將成為連通西部能源區和東部出海口的重要交通樞紐,而且將拉近忻州與首都的距離,京津唐冀在2—4小時可以抵達忻州。
經濟簡介
2013年,忻州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54.7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3.6億元,增長4.1%,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9.7%;第二產業增加值327.4億元,增長12.3%,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0.0%;第三產業增加值263.7億元,增長6.1%,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0.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1074元,按2013年平均匯率計算為3403美元。[7]
公共財政收支
2013年忻州市公共財政收入73.7億元,增長13.1%。稅收收入47.2億元,增長8.4%,其中國內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和城建稅總計完成稅收44.0億元,增長14.12%。公共財政支出213.2億元,增長17.4%。其中農林水事務支出增長32.1%,教育支出增長4.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18.2%,醫療衛生支出增長16.6%,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增長42.1%,節能環保支出增38.4%。
固定資產投資
2013年忻州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15.2億元,增長24.8%。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397.9億元,增長1.3%;民間投資416.3億元,增長61.7%。內資企業投資784.9億元,增長21.9%;外商及港澳台商企業投資5.7億元,增長190.8%;個體經營及農戶投資10.6億元,增長113.2%。第一產業投資85.8億元,增長211.1%;第二產業投資357.1億元,增長1.9%;第三產業投資372.3億元,增長35.3%。在第二產業中,工業投資357.1億元,增長1.9%。其中,煤炭工業投資94.5億元,下降22.9%,非煤產業投資262.6億元,增長15.3%;傳統產業(煤炭、焦炭、冶金、電力)投資合計200.8億元,下降22.7%,非傳統產業投資合計156.3億元,增長72.5%。
農業
忻州農業以種植高粱、玉米為主,被稱為“小雜糧王國”。2013年,轄區農作物種植面積47.58萬公頃,比上年減少0.02萬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42.72萬公頃,增加0.08萬公頃,增長0.2%;油料種植面積3.09萬公頃,減少0.19萬公頃,下降5.79%。在糧食種植面積中,玉米種植面積25.2萬公頃,比上年增加0.45萬公頃,增長1.82%。糧食產量169.57萬噸,增加6.15萬噸,增產3.76%。其中,夏糧0.11萬噸,增產22.22%;秋糧169.46萬噸,增產3.75%。[7]
工業和建築業
至2013年末,忻州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32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0%。全社會原煤產量5683.3萬噸,增長7.5%;發電量270億千瓦時,增長4.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焦炭產量198.4萬噸,增長6.6%;鋼材產量60萬噸,下降21.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70.3億元,增長9.9%。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119.4億元,增長14.1%;實現利潤69.8億元,增長18.0%。建築業實現增加值30.8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3.1億元,增長102.4%。
國內貿易
2013年忻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6.0億元,增長14.2%。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96.8億元,增長14.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9.2億元,增長12.2%。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211.5億元,增長12.9%;餐飲收入額34.5億元,增長23%。
對外貿易
2013年忻州市海關進出口總額19751萬美元,下降9.4%。其中,進口額372萬美元,增長4.1倍;出口額19379萬美元,下降10.8%。按全口徑統計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494.2萬美元。
旅遊業
2013年忻州市接待海外旅遊者23.1萬人次,接待國內旅遊者1951.6萬人次,分別增長10.9%和28.5%;旅遊外匯收入8447.7萬美元,國內旅遊收入202.6億元,旅遊總收入207.7億元,分別增長13.0%、28.3%和27.7%。
金融業
2013年末忻州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464.90億元,比年初增加153.81億元,比年初增長11.73%。各項貸款餘額583.08億元,比年初增加103.26億元,增長21.52%。
自然資源
礦藏資源
礦產資源富集。現已探明的主要有煤、鐵、鋁、鈦、釩、鉬、金、銀、銅、鉛、鋅、矽、石英、大理石、花崗岩等50餘種。全市含煤面積4386平方公里,地質儲量1160億噸。主要分布於寧武、河曲、五台三個煤田。
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繁多。共有農作物24個種類,1400餘個品種。以種植高梁、玉米為主,辣椒、油棗、海紅、穀子、土豆、豌豆、大豆、胡麻、莜麥、黨參等都以其特有的品質飲譽國內外,享有“小雜糧王國”之美譽。全市有各類樹木200種,有野生草種400多種,野生中藥材300多種。境內已知的野生動物有184種,其中鳥類148種,獸類36種。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有褐馬雞、丹頂鶴、黑鸛、白鸛、金錢豹等。二類保護動物有梅花鹿、林麝、兔猻、馬鹿、天鵝等;三類保護動物有金雕、青羊、石貂等。
社會方面
社會保障
至2013年末,轄區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38.79萬人,增加1.26萬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2.65萬人,增加3.83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65.97萬人,增加1.17萬人;參加失業保險20.78萬人,增加0.91萬人;參加工傷保險21.4萬人,增加0.71萬人;參加生育保險24.54萬人,比上年增加1.22萬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0.34萬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21.75萬人,2.8萬人納入農村五保供養,全年共發放最低保障資金6.3億元。至2013年末,忻州市共有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121個,養老服務機構97個,各類福利院床位數312張,收養193人;城鎮各種社區服務設施10個,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2個;全年銷售福利彩票1.6億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0.15億元,接收社會捐贈0.05億元。居民收入
2013年轄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24元,增長9.9%;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0454元,增長3.4%。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426元,增長13.6%;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724元,增長10.1%。城鎮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1656元,增長20.9%;農村低收入者收入2096元,增長14.3%。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30.8%,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36.4%。科學技術
2013年忻州市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為982件和390件,分別增長32.9%和59.2%;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為263件,增長38.4%,發明授權量為23件,下降36.1%。全年共簽訂各類技術契約15項,技術契約成交總額5510萬元,增長125%。全年新登記科技成果2項,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4家。按照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法,累計高新技術企業13家。年末忻州市共有市、縣產品質量監督檢驗和計量檢定技術機構14個,監督抽查了354家企業12類18種935批次的產品和商品,完成強制檢定計量器具4.29萬台件。轄區有氣象台、站16個,衛星雲圖接收站16個,氣象系統開展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的單位16個,防雹、增雨累計受益面積2.5萬平方公里,增雨量1.2億立方米。轄區專業綜合地震台站2個,2013年M3.0—M3.9級地震2次,最大震級M3.0級。醫療衛生
至2013年末,忻州市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村衛生室)5127個,床位12187張;婦幼保健院(所、站)15個;衛生機構共有衛生技術人員13432人。忻州市14個農業縣(市、區)全部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有210萬農民參加了合作醫療。文體事業
至2013年末,忻州市共有民眾藝術館1個,文化館14個,博物館12個,藝術表演團體15個,公共圖書館14個;報紙出版1種(不含高校校報),雜誌出版1種,圖書出版1種。轄區全年運動員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獲金、銀、銅牌分別為1枚、1枚和3枚(包括非奧運項目比賽),在省運會獲金牌19枚,銀牌13枚,銅牌24枚。中國體育彩票銷售6300萬元,比上年增長74%。城市環境
2013年忻州市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為287天;按《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1996)評價,其餘14個縣(市、區)建成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範圍在359—365天之間。黃河、海河流域忻州段共監測14斷面,達到Ⅲ類以上水質標準的斷面占68.3%,達到Ⅳ類水質標準的斷面占14.4%,達到Ⅴ類水質標準的斷面占17.3%,沒有超過Ⅴ類水質標準的斷面。教育情況
高等院校
忻州師範學院忻州師範學院專科部是忻州師範一所培養基礎教育師資的高等師範專科類學校,其前身是成立於1950年忻州師範學校。2000年6月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忻州師範學院專科部,是一個獨立的辦學實體和法人單位。學校坐落在忻州市區中心(五台山南路10號),學校占地面積166.3畝,建築面積54575平方米。
忻州職業技術學院
忻州職業技術學院是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技能型、實用型人才的迫切要求,於2004年成立的一所專科層次的職業技術學院,是在忻州商校、衛校、農機校、藝校、技校的基礎上組建而成,旨在為社會培養大量急需的財經、醫療、工學、藝術類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
高級中學
學校名稱 | 地址 |
---|---|
忻州市第一中學 忻州高級中學校(忻州一中北校區) | 忻州市和平東街 忻州市龍翔西街 |
忻州市第二中學 | 忻州技術開發區 |
忻州市第三中學 | 忻州市七一南路九龍崗 |
忻州市第十中學 | 忻州市溫泉路 |
忻州師範學院附屬外國語中學 | 忻州市七一北路92號 |
忻州實驗中學 | 忻州市開發區學院南街2號 |
忻州市秀容中學 | 繫舟山下牧馬河畔 |
初級中學
特產
忻州市各縣(市、區)開發當地的糯玉米、豆面、蕎面、高梁面、莜麵、黑米、豆類等土特產品,加工生產出了既保持原汁原味。這些土特產品已成為人們走親訪友的最佳禮品,而且走向了市場,打出了忻州。還有台蘑、台參、台芪、五台山礦泉水、豆腐丸子、定襄黃燒餅 、定襄蒸肉、定襄東峪磨盤柿、忻州瓦酥、原平鍋魁、原平中陽木瓜杏、代縣辣椒、代縣金酥梨、代縣大米、代縣黃酒、晉西北莜麵 、保德油棗、保德蕎面碗托、神池麻花、神池南瓜產品、河曲海紅、河曲優酪乳、岢嵐蕨菜、毛建茶、維生素之王——沙棘果沙棘,俗稱醋柳、酸刺,果實呈橢圓形,橙黃色。
旅遊景點
忻州旅遊資源獨具特色。山、水、廟、關、林、泉、洞等名勝古蹟遍布,佛教聖地五台山居全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屬國家首批頒布的35個風景名勝區。全市有10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五台山、蘆芽山、趙杲觀、禹王洞四座國家級森林公園,有歷史上著名的古長城重要關隘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有八路軍總部遺址、有現存最大的祠宇楊家祠堂、有舊中國最大的封建官僚私邸閆錫山故居,有黃河娘娘灘、寧武天池、萬年冰洞等一大批旅遊景點。從忻州是著名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中心腹地。聶榮臻、賀龍、肖克等在此戰鬥生活多年。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在此創建了“模範病室”。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國家領導人也曾在這裡留下足跡。有號稱“土皇帝”的閻錫山故居。
根據忻州旅遊資源的特點和分布態勢,共分為五個旅遊區。一是以佛教文化為主的五台山旅遊區;二是以原始森林、萬年冰洞為主的管涔山自然風光旅遊區;三是以歷史文化名城代縣為主的雁門文化旅遊區;四是以溫泉度假、療養為主的忻州市旅遊區;五是以河曲、偏關民俗風情為主的黃河文化旅遊區。
忻州主要旅遊景點:五台山懸泉寺南禪寺舜帝陵廟鳳凰谷森林公園禹王洞羊頭山石窟壽寧寺偏頭關奇村溫泉療養區忻州師範學院楊家祠堂公孫杵臼墓晉國三公墓黃圍靈湫崔府君廟白雲寺聖姑廟 澗河狩獵區崇明寺鵝毛口遺址舊廣武古城平朔旅遊度假村馬踏飛雁晉陝峽谷峰厚崖劉胡蘭紀念館聖母廟香岩寺掛月峰靈鷲峰羅目侯寺呂梁山的紅葉壺口瀑布的水楊忠武祠趙杲觀毛澤東故居陳列館忻州洪福寺文廟崞陽關帝廟崞陽文廟崞陽普濟橋土聖寺蘆芽山老牛灣。
歷史名人
貂蟬生於忻州木芝(古名木耳)村,雜曲中說她本名任紅昌,是任昂之女。中國四大美人之一,被司徒王允收作養女,能歌善舞,有如仙美貌。
元好問(1190年-1257年),字裕之,號遺山,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世稱遺山先生。金、元之際著名文學家。“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句詩便出自元好問的著名詩篇《摸魚兒.雁丘詞》。
徐繼畲字健男,號松龕,別號康田,書齋名退密齋,乾隆六十年十月二十四日寅時(公元1795.12.4),出生在山西省代州五台縣(今屬忻州市)東冶鎮東街“司馬第”的清貧的士宦之家,同治十二年三月初三日辰時(1873.3.30)去世。他是一位愛國者,是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偉大先驅之一,又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在文學、歷史學、書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
閻錫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7月22日),字百川、伯川,生於山西省五台河邊村(今屬定襄),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1901年入山西武備學堂,1904年赴日本留學,入東京振武學校,後自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1905年加入同盟會。1909年返國,出任山西陸軍國小教官、監督。不久應清庭朝考,得中舉人。任山西陸軍第二標教官,後任標統。辛亥革命時,率部起義,任山西都督。之後曾支持袁世凱稱帝,獲封“一等侯”,之後亦繼續支持北洋政府。1917年護法期間,奉段祺瑞令帶兵赴湖南作戰。因山西省於清朝末年與民國初年為中國富庶省份之一,因此閻錫山成為1910年代-1920年代中國的重要地方統治者之一。
徐向前(1901-1990),原名徐象謙,字子敬,山西五台縣人,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之一。
張艾嘉(英文名:Sylvia Chang,1953年7月22日-),台灣嘉義人,祖籍山西五台,其父為國軍空軍軍官,外祖父魏景蒙曾任中華民國第六任新聞局長、中央通訊社社長等職,並獲前總統蔣經國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張艾嘉是華人重要電影導演、演員與流行音樂作曲家、歌手。張艾嘉演技出色,編導風格突出,屬於多才多藝型的藝術家。
薄一波(1908年——2007年),原名薄書存,山西定襄縣蔣村人。1925年入黨,曾在山西,天津等地從事兵運等工作,3次入獄。1946年起,擔任軍隊領導工作。建國後,歷任華北局第1書記,軍區政委,財政部部長,國務院第3辦公室主任,國家建設委員會主任,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等職。
劉雲山(1947年7月——)1966年9月參加工作,1971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大學學歷。曾任中央宣傳部部長,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
旅遊
忻州共有各類旅遊景區景點294處,其中世界文化景觀遺產1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處,國家級森林公園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7處,各類文物19780處(件),形成了以五台山為龍頭的五大旅遊景區。主要旅遊景點:五台山、蘆芽山、雁門關、禹王洞、頓村溫泉度假村、奇村溫泉療養區、趙杲觀、洪福寺、老牛灣、西河頭地道戰遺址等。
五台山
位於繁峙縣以及五台縣境內,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五大佛教聖地、五大佛教名山。五台山由古老結晶岩構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聳立,峰頂平坦如台,故稱五台︰東台望海峰、西台掛月峰、南台錦繡峰、北台葉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之外稱台外,五峰之內稱台內,台內以台懷鎮為中心。五台周長約250公里,總面積2837平方公里。五台之中以北台最高,北台頂海拔3061.1米,有“華北屋脊”之稱。山中氣候寒冷,台頂終年有冰,盛夏天氣涼爽,故又稱清涼山。五台山自然植被以草地為主,由草甸、草原、灌叢構成
管涔山
寧武縣東寨鎮,含五寨、神池、岢嵐、靜樂等部分縣區,由大石洞、鞦韆溝、馬家莊、高橋窪、閻家村和懷道林場的部分區域組成,總面積約4.433萬公頃,森林面積占50%。地處管涔山脈南端,占地面積65.16萬畝。1992年9月經林業部批准,在管涔山森林經營局的經營範圍內成立了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公園範圍由大石洞、鞦韆溝、馬家莊、高橋窪、懷道、閆家村林場和蘆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部分區域組成。南北長42公里,東西寬22公里,總面積4.423萬公頃,森林面積2.27萬公頃,林木總蓄積量為管涔林區的40%,約為208萬立方米,覆被率73.7%。公園內有旅遊景點50多處,動植物資源豐富,被稱為“雲杉之家”和“華北落葉松故鄉”,棲息著褐馬雞、金錢豹、梅花鹿、金雕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
雁門關
雁門關又名西陘關,位於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2001年,雁門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巍巍恆山,沿代縣北境逶迤綿延。蜿蜒于山巔的內長城,將雁門山、饅頭山、草垛山聯成一體。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
禹王洞
禹王洞位於忻州市城東南20公里的繫舟山腰,俗稱仙人洞,亦稱仙登窯,相傳大禹曾在此繫舟治水,後改稱禹王洞。金代詩人元好問墓及野史亭,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蟬故里以及福田寺等名勝古蹟也在溶洞附近。忻州明萬曆志記載,此洞通河北平山。現已探明的洞深7000餘米,對外開放的有議洪廳、治洪廳、泄洪廳、金龜洞、神仙洞、水晶洞、無底洞、九曲循環洞、觀音洞、飛馬洞、石花洞、一線天等三廳十洞,長約2000餘米。
友好城市
名稱,所屬國家/省份
營口市,遼寧省
西城區,北京市
忻州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 | 忻州位於山西省北中部,該區扼"晉陽北路門戶",四周環山,地域遼闊,為秦晉高原的一部分,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平型關戰役和忻口戰役就發生在這裡。目前已形成以煤炭,冶金,機械,化工,電力為主體的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農業生產也有相當基礎,成為全省重要的糧油產區之一。 該地區文化歷史悠久,自然旅遊資源多面廣,峻峭奇特,人文旅遊資源古老獨特,佛教聖地,革命革址,文物古蹟較多且名揚中外。 |
景點 | 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 | 南茹八路軍總部舊址 | 平型關戰役遺址 | 西河頭地道 | 徐向前故居 | 閻錫山舊居 | 阿育王塔 | 白佛堂 | 邊靖樓 | 岱嶽殿 | 貂嬋故里 | 汾源天池 | 公主寺 | 公孫杵臼墓 | 古城代縣 | 關帝廟 | 關王廟 | 管涔山風景區 | 圭峰寺 | 海潮庵 | 洪福寺 | 護城樓 | 惠濟寺 | 金安寺 | 金洞寺 | 靜居寺石窟 | 歷代長城 | 林泉寺 | 蘆芽山 | 娘娘灘 | 寧武關 | 偏關 | 普濟橋 | 三關 | 三聖寺 | 雁門關 | 石徑禪院 | 壽寧寺 | 宋氏牌樓 | 台駘廟與支鍋奇石 | 天涯山 | 五峰山 | 忻口遺址 | 忻州城樓 | 忻州古城 | 秀容書院 | 岩山寺 | 楊忠武祠 | 迤西洞 | 禹王洞 |元好問墓 | 趙杲觀 | 忠烈祠 | 朱氏牌樓 | 五台山 | 管涔山情人谷景區 | 趙杲觀 | 汾源水利風景區 | 五寨自然保護區 | 馬營海 | |
山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 | 全省轄11個地級市,以及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 |
太原市 | 杏花嶺區 | 小店區 | 迎澤區 | 尖草坪區 | 萬柏林區 | 晉源區 | 古交市 | 陽曲縣 | 清徐縣 | 婁煩縣 |
大同市 | 城區|礦區| 南郊區 | 新榮區 | 大同縣 | 天鎮縣 | 靈丘縣 | 陽高縣 | 左雲縣 | 廣靈縣 | 渾源縣 |
陽泉市 | 城區|礦區|郊區| 平定縣 | 盂縣 |
長治市 | 城區|郊區| 潞城市 | 長治縣 | 長子縣 | 平順縣 | 襄垣縣 | 沁源縣 | 屯留縣 | 黎城縣 | 武鄉縣 | 沁縣 | 壺關縣 |
晉城市 | 城區| 高平市 | 澤州縣 | 陵川縣 | 陽城縣 | 沁水縣 |
朔州市 | 朔城區 | 平魯區 | 山陰縣 | 右玉縣 | 應縣 | 懷仁縣 |
晉中市 | 榆次區 | 介休市 | 昔陽縣 | 靈石縣 | 祁縣 | 左權縣 | 壽陽縣 | 太谷縣 | 和順縣 | 平遙縣 | 榆社縣 |
運城市 | 鹽湖區 | 河津市 | 永濟市 | 聞喜縣 | 新絳縣 | 平陸縣 | 垣曲縣 | 絳縣 | 稷山縣 | 芮城縣 | 夏縣 | 萬榮縣 | 臨猗縣 |
忻州市 | 忻府區 | 原平市 | 代縣 | 神池縣 | 五寨縣 | 五台縣 | 偏關縣 | 寧武縣 | 靜樂縣 | 繁峙縣 | 河曲縣 | 保德縣 | 定襄縣 | 岢嵐縣 |
臨汾市 | 堯都區 | 侯馬市 | 霍州市 | 汾西縣 | 吉縣 | 安澤縣 | 大寧縣 | 浮山縣 | 古縣 | 隰縣 | 襄汾縣 | 翼城縣 | 永和縣 | 鄉寧縣 | 曲沃縣 | 洪洞縣 | 蒲縣 |
呂梁市 | 離石區 | 孝義市 | 汾陽市 | 文水縣 | 中陽縣 | 興縣 | 臨縣 | 方山縣 | 柳林縣 | 嵐縣 | 交口縣 | 交城縣 | 石樓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