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秦置郡縣,安邑為河東郡治所,解梁屬之。
西漢安邑為河東郡首縣,始置解縣。
魏、晉因之。北魏太和十一年,安邑南北分設,是境為北安邑。
隋開皇十六年(569年),安邑縣兼置虞州,隋大業初(605年),罷州為縣。義寧元年(617年),置安邑郡,領安邑、虞鄉、夏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罷郡復置虞州,解縣復名而屬。唐武德三年(620年),析安邑縣地置興樂縣,故治今北相鎮西北,屬秦州。貞觀元年(627年),復入安邑。貞觀十七年(643年),解縣併入虞鄉縣,同屬蒲州。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復置解縣,屬河中府。唐乾元元年(758年),更安邑名為虞邑,屬陝州。唐大曆四年(769年),復名安邑縣,隸河中府。
後漢乾元年(948年)九月,始置解州,治解縣,轄安邑、解縣、聞喜。
宋,安邑縣屬解州,隸陝西路河中府。
金初置解梁郡軍,隸河東南路。貞裕二年(1214年),為節鎮寶昌軍,安邑屬之。
元復名解州,安邑仍屬之,隸平陽路。元貞初(1295年),改隸晉寧路總管府。
明,安邑縣隸平陽府解州。清依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九月,解州升為直隸州,隸平陽府,領安邑、夏縣、平陸、芮城、垣曲五縣。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河東道移駐安邑縣運城,轄平陽府、蒲州府及解州、絳州、隰州、霍州二府四直隸州。
民國元年(1912年)1月2日,運城建立河東晉軍政分府,改解州為解縣。民國2年(1913年)3月,復置河東道,轄安邑、解縣等35縣。民國26年(1937年)10月,安邑為第七行政主任公署治所。民國28年(1939年)4月,日軍在運城置河東道,領安邑、解縣等23縣。民國31年(1942年)5月,抗日政權稷麓縣政府在上王鄉牛莊成立。民國33年(1944年)6月安邑成立抗日縣政府,政權屬太岳第五專署。民國34年(1945年)8月20日,閻錫山設第七專員公署於解州,轄芮城、永濟等六縣,同年9月建立安北縣民主縣政府,隸太岳五專署,同年12月改隸太岳三專署。民國35年(1946年)3月,更名安夏行政聯合辦事處。民國36年(1947年)3月,撤銷安北民主縣政府、安夏行政聯合辦事處,成立安邑縣民主政府。民國36年(1947年)4月26日解縣解放,同年12月29日安邑解放,成立安邑縣政府。
1950年運城專區治運城,轄運城、安邑、解縣等1鎮17縣。1954年7月解縣與虞鄉合併為解虞縣,縣政府駐解州。1958年11月21日,安邑、解虞、永濟、臨猗合併為運城縣,縣治運城。1960年1月至1961年7月,分別析出臨猗、永濟縣,原解縣、安邑仍稱運城縣。
1983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改運城縣為運城市(縣級市)。
2000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改運城市(縣級市)為鹽湖區。
行政區劃
鹽湖區轄8個街道、7個鎮、6個鄉:中城街道、東城街道、西城街道、南城街道、北城街道、安邑街道、大渠街道、姚孟街道、解州鎮、龍居鎮、北相鎮、泓芝驛鎮、三路里鎮、陶村鎮、東郭鎮、席張鄉、金井鄉、王范鄉、馮村鄉、上郭鄉、上王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鹽湖區位於北緯34°48′-35°30′,東經110°12′-111°41′,地處運城盆地中部,東連夏縣,西臨永濟、臨猗,南依中條山與平陸、芮城為界,北傍稷王山,同萬榮、稷山、聞喜相接。鹽湖區境域東西距41公里,南北長62公里,總面積1237平方千米。
地形
轄區地勢呈東北向西南傾斜,南靠中條山,最高海拔1357米;北依稷王山,最高海拔1279米,兩山橫亘市南市北。中部地勢開闊平坦,海拔300至400米,是運城盆地腹地。沿中條山北麓,地勢低凹,為鹽池地帶。地勢除南(中條)北(稷王)兩山外,呈東北至西南傾斜,海拔300至600米。中條山西連華岳,東接太行,連綿300餘里,最高點刀山海拔高達1494.7 米,由於居中若帶,故名;稷王山由棒槌山、柏王山及餘支峨嵋嶺組成,海拔600至1000米。
地貌
境內自南向北,有中條山、四十里崗、七里崗、鳴條崗,峨嵋嶺、稷王山等東西走向的條帶高地與平原相間。由於境內山地、平原、崗嶺、階地交替,形成了多樣化的土質,可分為4個土類、10個亞類、22個土屬,82個土種。
水文
境內有硝池、湯里灘、鴨子池、北門灘等天然湖泊,此外還有上馬水庫和苦池水池,庫容分別為4485萬立方米和1310萬立方米。主要河流有涑水河和姚暹渠,均為季節性河流。中部因地勢低洼,排水不暢,土地鹽漬化較為嚴重。
氣候
鹽湖區地處華北高原,屬大陸溫帶季風氣候,光熱資源豐富,雨熱同季集中,年平均降雨量559.3mm,年平均日照時數2247.4小時,年平均氣溫13.6°C,全年無霜期208天左右,歷年總積溫平均為513.8°C。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年底,鹽湖區常住人口為684220人,比上年增長3611人;人口出生率為9.95‰,死亡率為5.03‰,自然增長率為4.92‰;城鎮人口444639人,比重為64.98%;男性人口為342060人,女性人口為342160人,總人口性別比為99.97。鹽湖區居住著漢、回、滿、苗、朝鮮等14個民族,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9.7%,回族占總人口的0.27%,其它少數民族人口數均不足百人。
交通運輸
鹽湖區交通運輸方便,南同蒲鐵路橫貫區境;公路網密度每平方公里70.2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全區有七條主幹線公路;運風、運三、侯運、大運、運臨等高速交錯轄區;城區道路建設形成了五縱五橫道路骨架,開闢了20多條公交線路;位於轄區內的關公機場已開通22條航線。
經濟概況
統計
截至2013年年末,全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81.3億元,比上年增長9.3%;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3家,實現工業增加值38.8億元,比上年增長14.6%;固定資產投資完成了219.83億元,比上年增長22.5%;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9.38億元,比上年增長14.3%。
第一產業
鹽湖區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是商品糧棉生產基地,豆類、油料、蔬菜、藥材等多種經濟作物的種植廣泛,生產效益高。蘋果、酥梨、紅棗、百合、柿餅等特色農產品聞名遐邇。2011年全年糧食播種面積92.7萬畝,糧食總產2.56億公斤,其中夏糧42.7萬畝,總產1.08億公斤,秋糧50.0萬畝,總產1.48億公斤;棉花播種面積15.9萬畝,比上年減少3.7萬畝,總產829萬公斤;油料播種面積0.48萬畝,比上年減少0.22萬畝,總產55.3萬公斤;水澆地27萬畝,旱地15萬畝,推廣旱地地膜復蓋面積3.98萬畝。
第二產業
鹽湖區工業門類齊全,基礎雄厚,是全國最大的無機鹽生產基地 ,形成了以化工、輕紡、食品、機械、冶金等為支柱的工業體系。主要產品有元明粉、硫化鹼、電解鋁、電解銅、電器、化肥、拖拉機、水泵、水泥、礦用防爆風機等。至2011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96.30億元,較上年增長59.4%;工業銷售產值累計完成90.48億元,較上年增長了54.8%;省市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34.73億元,工業銷售產值累計完成33.95億元;區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61.58億元,工業銷售產值累計完成56.53億元。
第三產業
鹽湖區不斷推進“萬村千鄉”工程,至2011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9.38億元,營業面積5000平米以上的商業網點共有32家,年成交額過億元的大型綜合商場和專業市場共有13家;完成了舜帝陵景區自然濕地、博物館展館、護城河等工程建設;推出三省四地一證游,全區旅遊從業人員超過5000人,共接待國內外遊客300萬人次。
社會事業
民生改善
鹽湖區2011年民生投入超過15億元,占一般預算支出的84.89%;實現了同城同酬;國民經濟的較快增長給城鄉居民帶來了較多的就業機會和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960元,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5151元,農民人均收入2535.3元;全區單位從業人員3237人,其中在崗職工數71482人,在崗職工工資總額為78791萬元,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1076元。城鄉居住條件持續改善,全區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20.5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0.7平方米。
社會保障
至2014年,鹽湖區社會保障事業迅速發展,社會勞動保障體系進一步得到加強,在職業介紹工作方面,抓用工信息,通過電視、報紙等輿論工具廣泛開闢勞務渠道,共開發就業崗位5000多個;再就業率達到80%以上。積極籌措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已全部兌現,實現了基本生活保障率100%。社會保險復蓋面不斷擴大,養老、失業、工傷等保險參保人數持續增加,啟動實施了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醫療保險參合率達到90%以上,新農合參合率穩定在97%以上。全年新增城鎮就業崗位8359個,轉移農村勞動力1.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5%以內。
科教文衛
2011年鹽湖區年聯考兩大類達線1806人,創歷史最好水平,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免除學雜費3757萬元,為農村寄宿生髮放乘車補助和午餐補助604萬元;文化體制改革穩步推進,被省政府授予文化建設先進縣稱號,蒲劇現代戲《祝你幸福》獲得第二屆全國戲劇文化獎,成功舉辦第二屆德孝文化節;區、鄉、村三級醫療服務網路不斷完善,積極落實計畫生育獎勵扶助政策,保持穩定低生育水平;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工程,開展城鄉環境整治和南山生態環境整治,持續推動安全專項整治,確保了安全生產持續穩定。
風景名勝
鹽湖
運城鹽湖位於中國山西晉南盆地,形成於新生紀第四代,由於山出海走,大量含鹽類的礦物質匯集在這裡,經過長期的沉澱蒸發,形成了天然的鹽湖。封建社會,運城鹽湖的鹽稅曾占全國財政收入的八分之一,為中華民族的生息繁衍做出過重大貢獻。運城鹽湖同聞名於世的以色列死海相媲美,湖水中可以人體泛舟,所以運城鹽湖被譽為——中國死海。
九龍山
九龍山自然風景區位於鹽湖區東郭鎮中條山腹地,鹽湖南畔,運三高速與南環城高速交匯處,距市區十五公里。原名九黎山,為苗黎族先祖蚩尤故里而命名,山前有“磨河村新石器遺址”石碑,記載此地為七千年前人類集居地;被稱為天下第一路的“虞坂古鹽道”,被列為山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蚩尤墓冢 ,北魏摩崖石刻、宋代城牆、古烽火台、元、明、清古廟等遺蹟遍布景區。
舜帝陵
在蜿蜒百里的鳴條崗西端,座落著舜帝陵廟。明人相宗皋曾寫道:“觀廟之形勝,北枕孤峰,涑水之波濤繞於後;南對條山,鹺海之鹽花獻於前。右纏黃河玉帶,媯油厘降之風猶存;左拱香山瑤台,歷山耕稼之跡如故”。舜是傳說中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領袖,以孝悌而聞名天下。舜舉薦“八愷”、“八元”著稱的蒼舒等十六人輔佐堯帝,除去鯀、共工、顴兜、三苗等惡人,使天下大治。
關帝廟
據有關碑刻記載,解州關帝廟於陳隋之際開始修建,宋元到明清之間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修復、重建和擴建,清朝末葉時曾數次失火,民國年間予以修復和重建。2003年時的解州關帝廟總占地面積7.3萬平方米,為海內外眾多關帝廟占地面積之最。廟宇內的眾多建築坐北向南,沿南北向中軸線,分四大部分有序展開:中軸線的南端為“結義園”,為紀念劉、關、張桃園結義而建;中軸線北端的主廟是進行關公祭祀活動的主要場所;主廟內的主體建築雕樑畫棟而又莊嚴肅穆;中軸線南端的東側建有“萬代瞻仰”的石牌坊一座,中軸線南端的西側建有“威震華夏”木牌坊一座;中軸線北端東西兩側為基本對稱的主廟附屬建築——追風伯祠、長壽宮、崇聖祠等。
名優特產
福同惠
福同惠糕點為“山西八大名點”之一,始創於1795年,名稱寓意“同福同惠”,曾獲“中華老字號”、“中國特色糕點”、“中當代名商”、“山西省歷史名產”等稱號。主要糕點有八大系列(538個品種)、食品餡料加工(3000餘種)。
羊肉胡卜
北相羊肉胡卜的誕生,與著名的戲劇“二進宮”有關:明穆宗朱載厚死後李良企圖篡位,皇后密召徐、楊二人把太子帶出宮,楊派人去蒲州搬兵卻不幸走漏風聲。當時北相鎮的路老漢在泓芝驛賣炊餅,一位年輕後生衝進他的席棚連喊救命。路老漢見後生病倒了,心急無招,順手抓起一塊羊油放進鍋中,趁熱放進大料,投入一把潞鹽,把炊餅加入烹好,趁熱餵下。後生食後高燒漸退,慌忙趕往蒲州搬兵救駕。事後,這位後生找見路老漢,見面就拜,唱道:“你讓我吃的真是護國良餚啊!”路老漢聽不清後生的南方話,把“護國”聽為“胡卜”了。
相棗
相棗因分布於北相鎮一帶,故名,已有3000餘年栽培歷史,遠在二千多年前已為朝廷貢物。
山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 | 全省轄11個地級市,以及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 |
太原市 | 杏花嶺區 | 小店區 | 迎澤區 | 尖草坪區 | 萬柏林區 | 晉源區 | 古交市 | 陽曲縣 | 清徐縣 | 婁煩縣 |
大同市 | 城區|礦區| 南郊區 | 新榮區 | 大同縣 | 天鎮縣 | 靈丘縣 | 陽高縣 | 左雲縣 | 廣靈縣 | 渾源縣 |
陽泉市 | 城區|礦區|郊區| 平定縣 | 盂縣 |
長治市 | 城區|郊區| 潞城市 | 長治縣 | 長子縣 | 平順縣 | 襄垣縣 | 沁源縣 | 屯留縣 | 黎城縣 | 武鄉縣 | 沁縣 | 壺關縣 |
晉城市 | 城區| 高平市 | 澤州縣 | 陵川縣 | 陽城縣 | 沁水縣 |
朔州市 | 朔城區 | 平魯區 | 山陰縣 | 右玉縣 | 應縣 | 懷仁縣 |
晉中市 | 榆次區 | 介休市 | 昔陽縣 | 靈石縣 | 祁縣 | 左權縣 | 壽陽縣 | 太谷縣 | 和順縣 | 平遙縣 | 榆社縣 |
運城市 | 鹽湖區 | 河津市 | 永濟市 | 聞喜縣 | 新絳縣 | 平陸縣 | 垣曲縣 | 絳縣 | 稷山縣 | 芮城縣 | 夏縣 | 萬榮縣 | 臨猗縣 |
忻州市 | 忻府區 | 原平市 | 代縣 | 神池縣 | 五寨縣 | 五台縣 | 偏關縣 | 寧武縣 | 靜樂縣 | 繁峙縣 | 河曲縣 | 保德縣 | 定襄縣 | 岢嵐縣 |
臨汾市 | 堯都區 | 侯馬市 | 霍州市 | 汾西縣 | 吉縣 | 安澤縣 | 大寧縣 | 浮山縣 | 古縣 | 隰縣 | 襄汾縣 | 翼城縣 | 永和縣 | 鄉寧縣 | 曲沃縣 | 洪洞縣 | 蒲縣 |
呂梁市 | 離石區 | 孝義市 | 汾陽市 | 文水縣 | 中陽縣 | 興縣 | 臨縣 | 方山縣 | 柳林縣 | 嵐縣 | 交口縣 | 交城縣 | 石樓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