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形制
元遺山墓,分墳地和野史亭兩處。墳牆周長250.8米,野史亭周長190米。
墳地

野史亭

野史亭院內有“重修野史亭記”石碑一通(民國十四年,即公元1925年,忻縣知事彭贊璜撰書)。北邊撒案件大廳居中,內嵌元、明、清歷代名人詩文。廳東西各有四間正房,東邊耳房內有重修元遺山先生野史亭捐款題名,南邊大門兩旁有四間南房。
歷史價值
元遺山墓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2年山西省撥款維修一次,1979年至1982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先後撥款2.1萬元維修元墓,新修了圍牆,平整了院落,栽種松、柏、楊、柳等樹木4000餘株,並植玫瑰等花草。1981年4月收回土地15畝,將元墓和野史亭用圍牆圈回。現保存完好,極具有考古和歷史價值。
人物簡介

元好問墓位於城南10里的韓岩村北,建於元代,因葬時墓前築土5方,每方高5丈,張幕畫花為記,故又名五花墳。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山西秀容(今忻州)人。生於金章宗期元年(1190年)、於元憲宗蒙哥七年(1257)九月初四日卒於獲虎(在今河北省)窩舍,歸葬故鄉繫舟山下山村(今忻府區韓岩村)。元好問進士出身,歷任內鄉令,南陽令,尚書省左司都事員外郊。金亡不仕,工詩文。在金元之際破負重望。他的著作有《中州集》十卷、《唐詩鼓吹》十卷、《詩文自警》十卷、《續夷堅志》四卷、《新樂府》四卷。
元好問是我國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歷史學家,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後的橋樑,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詩、文、詞、曲各體皆工。詩作成就最高,“表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
山西旅遊景點
山西(Shanxi)位於太行山之西,黃河以東。山西省地理座標為北緯34°34'-40°43'、東經110°14'-114°33'。東西寬約290公里,南北長約550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