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武縣

寧武縣

寧武縣,又稱鳳凰城,隸屬於山西省忻州市,位於山西省北中部。地理坐標東經111°50‘-120°40’、北緯38°31′-39°8′。北鄰朔州,西北與神池縣接壤,西南與五寨、岢嵐相望,南與靜樂縣相接,東南與忻州分界,東部與原平市相接。總面積1987.7平方公里,設4鎮10鄉,轄483個行政村,居住人口15萬(2010年)。 2012年,寧武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4.2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3.4%。工業增加值3.74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20.3%。固定資產投資24.5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41.6%。財政總收入3.34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20.9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萬元,同比2011年增長16.2%。農民人均純收入4006元,同比2011年增長19.3%。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名稱由來

唐末於樓煩郡故治置寧武軍,取北魏廣寧、神武二郡尾字為名。

歷史沿革

寧武縣 寧武縣

漢朝置樓煩縣,魏、西晉屬樓煩縣,永 嘉年廢樓煩縣。

北魏置太平郡,後置廣寧郡、神武郡。

隋大業四年(608年),置樓煩郡,隋末廢。

唐於樓煩郡治置寧武軍,後廢。

五代北漢乾佑五年(952年),置寧化軍,後廢,又置固軍,屬嵐州。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改為寧化縣。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置寧化軍。熙寧三年(1070年)廢。元佑元年(1086年)復置寧化縣,崇寧三年(1104年)廢。

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置寧化縣。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寧化軍為州。

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寧化所。成化三年(1467年),寧武設關。

清雍正三年(1725年),寧武設府。

民國二十五年(1937年),日軍侵入寧武縣。

民國三十四年(1946年),寧武解放。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寧武縣,位於晉西北黃土高原東部,地理坐標在東經111°50‘-120°40’、北緯38°31′-39°8′。北鄰朔州,西北與神池縣接壤,西南與五寨、岢嵐相望,南與靜樂縣相接,東南與忻州分界,東部與原平市相接。總面積1987.7平方公里。

氣候

寧武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屬高山嚴寒區和寒冷乾燥區。氣候寒冷,多大風,冬季漫長,無霜期短,溫差大。年平均氣溫6.2℃,極端最低氣溫-27℃,無霜期120至130天。日照總時數平均為2835時,日照百分率67%,年平均太陽總輻射142.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氣溫為2-6℃。平均降水量470-770mm,各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為:春季13%,夏季65%,秋季20%,冬季2%。

地貌

寧武縣一般海拔在2000m左右。東部為雲中山,最高峰海拔2428m。西部由管涔山、蘆芽山組成。西南部為呂梁山,北部為洪濤山,東北部為禪房山。共有大小峰99座,境內平均海拔2000m。寧武縣地勢呈東北西南走向,地形由西向東傾斜,由中部高峰,向南北兩翼下滑。山地占寧武縣總面積95%,為1888.32平方公里。

水文

寧武境內河流分有汾河、桑乾河兩大水系。

汾河源於寧武縣內東寨鎮西北約一公里處管涔山。汾河流域面積占寧武縣總面積的3/4,為1649平方公里。

恢河為桑乾河上游。寧武縣境內長32公里。流域面積301平方公里,平均清水流量0.1立方米/秒。夏秋河水較大,河寬180米,洪峰流量500立方米/秒。至陽方口鎮入朔州境,向北流入官廳水庫。

植被

寧武縣自然植被較好,西部以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為主,分布面積較大,東部以闊葉林為主。寧武縣共有82萬畝原始次生林,森林覆蓋率38%以上。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止到2010年,寧武縣礦產資源有煤、鐵、錳、鋁礬土、石英石、水晶石、硫磺、長石、花崗岩、鉬、雲母、石灰岩、粘土等。寧武縣已探明煤炭儲量為360億噸,含煤面積為1114.5平方公里,占寧武縣總面積的56.06%。寧武煤田總儲量為800億噸,占山西省煤炭總儲量的10%。鋁礬土工業,鋁釩土是寧武縣第二大礦產資源,遠景儲量在2億噸以上,占山西省20億噸儲量的10%。

水資源

寧武縣水資源總量為0.799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4592億立方米,可發展水地15.3萬畝。地下水0.39億立方米,可發展水地11.5萬畝,寧武縣水資源共可發展水地26.8萬畝,占耕地面積的59%。

生物資源

截止到2010年,寧武縣有野生動物褐馬雞、金雕、小天鵝、金錢豹、雪豹、梅花鹿、原麝等160多種。寧武縣有植物450多種,境內有管涔山林區,有藥用植物上百種,野生食用菌20餘種。

行政區劃

截止2010年,寧武縣轄4鎮10鄉,483個行政村。4個鎮:鳳凰鎮、東寨鎮、陽方口鎮、石家莊鎮。10個鄉:薛家窪鄉、余莊鄉、涔山鄉、化北屯鄉、西馬坊鄉、新堡鄉、迭台寺鄉、圪廖鄉、懷道鄉、東馬坊鄉。

人口民族

截止到2000年,寧武縣總人口152938人。其中,男性人口83005人,女性人口69933人,總人口的性別比為118.69:100。戶籍人口151076人,少數民族人口比重為0.03%,非農業戶口人口比重23.37%。總人口中,城鎮人口49975人,鄉村人口為102963人。 2010年,寧武縣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為161164人。

截止到2010年,寧武縣有蒙、滿、回、藏等11個少數民族,約100人,占寧武縣總人口的0.06%。

經濟

綜述

2012年,寧武縣生產總值完成40億元,比2011年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0.8億元,比2011年增長31.6%。財政總收入完成14.8億元,比2011年增長14.7% 。一般預算性收入完成5億元,比2011年增長19.2%。工業增加值完成31億元,比2011年增長1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9億元,比2011年增長16.2%。農民人均純收入3356元,比2011年增長19.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1元,比2011年增長16.6%。

2013年,寧武縣生產總值完成64.7億元,比2012年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6億元,比2012年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37.4億元,比2012年增長12.3%。第三產業增加值23.7億元,比2012年增長6.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1074元。

第一產業

2012年,寧武縣共有耕地44.9萬畝,主要糧食作物有莜麥、豌豆、山藥、穀子、蠶豆、玉米、黑豆、黍子、糜子、蕎麥、小麥等。主要經濟作物有胡麻、油菜、黃芥。

2013年,寧武縣農作物種植面積44.58萬公頃,比2012年減少0.4萬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4.72萬公頃,比2012年增加0.08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09萬公頃,比2012年減少0.19萬公頃。玉米種植面積2.2萬公頃,比2012年增加0.45萬公頃,增長1.82%。糧食產量19.57萬噸,比2012年增加6.15萬噸,增產3.76%。其中,夏糧0.11萬噸,比2012年增產22.22%。秋糧169.46萬噸,比2012年增產3.75%。

第二產業

2012年,寧武縣煤炭產量1318萬噸,比2011年增長38.6%。

2013年,寧武縣工業企業32家,工業增加值增長13.0%。全社會原煤產量583.3萬噸,比2012年增長7.5%。發電量27億千瓦時,比2012年增長4.1%。焦炭產量19.4萬噸,比2012年增長6.6%。鋼材產量6萬噸,比2012年下降21.6%。業務收入67.3億元,比2012年增長9.9%。利稅119.4億元,比2012年增長14.1%。建築業實現增加值3.8億元,比2012年年增長10.4%。

第三產業

2012年,寧武縣遊客人數達到65萬人次,旅遊綜合收益4.5億元,比2010年、2011年增長20.37%、33.9%。

2013年,寧武縣接待海外旅遊者2.1萬人次,接待國內旅遊者11.6萬人次,分別比2012年增長10.9%和28.5%。旅遊外匯收入87.7萬美元,國內旅遊收入202.6億元,旅遊總收入207.7億元,分別比2012年增長13.0%、28.3%和27.7%。

2013年寧武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4.90 億元,比2012年增加3.81億元,比2012年增長11.73%。各項貸款餘額53.08 億元,比2012年增加13.26億元,增長21.52%。

交通運輸

寧武縣交通地圖 寧武縣交通地圖

寧武縣交通便利,北同蒲電氣化鐵路、寧岢鐵路、朔黃鐵路和寧靜鐵路共同構成了寧武縣的鐵路運輸網。寧武站現為二等站。寧武西站建於1998年,隸屬朔黃鐵路公司管轄。公路,太寧、大運、忻保、崞水、平陽、寧白、忻分等幹線公路通過境內。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1949年初,寧武縣有初級國小107所,入學兒童1000名左右,占到適齡兒童的30%左右。1955年寧武初級中學創建,1958年改為完全中學。1986年寧武縣國小452座,普通中學29座,職業技術學校10座。在校學生總計28284人。教職工2196人。

2012年,寧武縣投資5.28億元建設新高中,出資665萬元扶持了28所城鄉幼稚園建設。投資256萬元,維修了縣鄉(鎮)32所中國小校舍。全面實現了高中階段免學費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免費義務教育。2013年用於教育資4.37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1.75%。

社會保障

2011年,寧武縣新建、續建廉租房300餘套,新建經濟適用房164套。2012年新建的500套廉租房,500套經濟適用房主體已封頂,2013年,鋪開的200套廉租房和200套公租房前期工作已完成。

2013年以來,寧武縣下發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826萬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591萬元,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851萬元,城市居民養老保險63萬元,就業專項資金625萬元,城市低保560萬元,農村低保994萬元,城鄉醫療救助400萬元。

文化衛生

2013年,寧武縣有文化單位25個,電視差轉台2個,電視轉播台18個,擁有電視60000餘台。

2013年,寧武縣鄉以上醫院24所,床位631張。醫務人員838人,其中有中級以上職稱的26人。每千人平均擁有醫務人員6.35人、病床4.78張。

民俗風情

炕圍畫 炕圍畫

淨身節:2012年2月1日,農曆正月初十,寧武縣馬營海附近的馬營村,一項特殊的民俗文化活動馬營冬季潑水節活動隆重舉行。每到節日,全村男女老少身穿盛裝齊聚街頭,相互潑水淨身祝福,就連牲畜也會受到潑水的特殊禮遇。

炕圍畫:炕圍畫作為山西地方文化中一支地域性很強的造型藝術形式,在山西許多地方均有分布。 炕圍畫在寧武也叫牆圍畫,俗稱“炕圍子”,是農村老百姓為防止炕周圍牆面脫落損壞、蹭髒衣服被褥、同時為美化居住環境而創造的一種藝術裝飾形式。

風景名勝

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 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

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管涔山國 家森林公園棲息著世界珍禽褐馬雞,其主峰蘆芽山海拔2754米,因狀如出水蘆芽而得名。天池湖泊群鑲嵌在海拔1954米的高山之巔。

萬年冰洞:位於寧武縣涔山鄉麻地溝村東,海拔2300米的山上,萬年冰洞的奇特在於以本地洞外的氣候條件論,根本構不成結凍的環境,而洞內一年四季冰柱不化愈往深處冰層越厚。特別是夏天,洞外碧草如茵,鮮花盛開,而洞內寒氣襲人,冰筍玉立。

天池:天池景區位於寧武縣城西南20公里的管涔山麓地馬營村北,是一處高山群湖,桑乾河和汾河分水嶺上的東莊村附近。

忻州寧武天池是我國三大高山天池之一。古稱祁連池或祁連泊。天池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距今有300萬年。

山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全省轄11個地級市,以及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
太原市杏花嶺區 | 小店區 | 迎澤區 | 尖草坪區 | 萬柏林區 | 晉源區 | 古交市 | 陽曲縣 | 清徐縣 | 婁煩縣
大同市城區|礦區| 南郊區 | 新榮區 | 大同縣 | 天鎮縣 | 靈丘縣 | 陽高縣 | 左雲縣 | 廣靈縣 | 渾源縣
陽泉市城區|礦區|郊區| 平定縣 | 盂縣
長治市城區|郊區| 潞城市 | 長治縣 | 長子縣 | 平順縣 | 襄垣縣 | 沁源縣 | 屯留縣 | 黎城縣 | 武鄉縣 | 沁縣 | 壺關縣
晉城市城區| 高平市 | 澤州縣 | 陵川縣 | 陽城縣 | 沁水縣
朔州市朔城區 | 平魯區 | 山陰縣 | 右玉縣 | 應縣 | 懷仁縣
晉中市榆次區 | 介休市 | 昔陽縣 | 靈石縣 | 祁縣 | 左權縣 | 壽陽縣 | 太谷縣 | 和順縣 | 平遙縣 | 榆社縣
運城市鹽湖區 | 河津市 | 永濟市 | 聞喜縣 | 新絳縣 | 平陸縣 | 垣曲縣 | 絳縣 | 稷山縣 | 芮城縣 | 夏縣 | 萬榮縣 | 臨猗縣
忻州市忻府區 | 原平市 | 代縣 | 神池縣 | 五寨縣 | 五台縣 | 偏關縣 | 寧武縣 | 靜樂縣 | 繁峙縣 | 河曲縣 | 保德縣 | 定襄縣 | 岢嵐縣
臨汾市堯都區 | 侯馬市 | 霍州市 | 汾西縣 | 吉縣 | 安澤縣 | 大寧縣 | 浮山縣 | 古縣 | 隰縣 | 襄汾縣 | 翼城縣 | 永和縣 | 鄉寧縣 | 曲沃縣 | 洪洞縣 | 蒲縣
呂梁市離石區 | 孝義市 | 汾陽市 | 文水縣 | 中陽縣 | 興縣 | 臨縣 | 方山縣 | 柳林縣 | 嵐縣 | 交口縣 | 交城縣 | 石樓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