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應縣位於山西省境北部,朔州市東部,面積1667平方公里,轄3鎮9鄉,人口30萬。縣政府駐金城鎮。
應縣戰國為趙地,秦屬雁門郡。西漢置劇陽縣,唐末置金城縣,五代後唐置應州,民國元年改州為縣,始稱應縣。
本縣地處桑乾河中游,大同盆地南端,南部恆山山脈,是桑乾河與滹沱河的分水嶺,山勢陡峭,植被稀少,一般海拔在1000米至2300米之間。著名山峰有臥羊場、跑馬梁、關帝廟梁、鷹家梁等,其中以臥羊場最高,海拔2333米。東北、西北為黃土丘陵區。其餘均為平川區,是大同盆地的組成部分。盆地中河渠縱橫,灌溉方便,但低洼處有小片鹽鹼荒灘。主要河流有桑乾河、渾河、黃水河、木瓜河等。境內氣候寒冷,年均氣溫7℃左右,一月零下9℃至10℃,七月23℃至24℃。年降水量360毫米。初霜期為九月下旬,無霜期100至140天。
全縣有耕地81.4萬畝,農作物以穀子、玉米、土豆、高粱、黍子、莜麥、小麥為主。黃芪、大蒜是本縣的特產,年產分別為80萬、30萬斤。礦藏資源有石英、鐵、沸石、煤、鋯等。工業有電力、麻紡、棉織、化肥、水泥、農機、造紙、陶瓷、釀酒等生產。
交通以公路為主,通經本縣的幹線公路有朔州市至廣靈洗馬莊、繁峙砂河至內蒙水泉婁兩條。此外還有簡易公路和大車路多條,連結縣內鄉鎮村莊,交通尚稱方便。
境內文物古蹟有著名的應縣木塔,建於遼代,高67米,是國內最古老的木結構塔式建築。此外,還有縣城內東北隅的淨土寺(又稱北寺),建於金代,歷經修葺。寺內殿堂構造靈巧,金碧輝煌,為金代建築之精品。其他還有長城、古城、三崗、四鎮等古遺址,都具有一定的考古價值。
行政區劃
應縣轄3個鎮、9個鄉:金城鎮、南河種鎮、下社鎮、鎮子梁鄉、義井鄉、臧寨鄉、大黃巍鄉、杏寨鄉、下馬峪鄉、南泉鄉、大臨河鄉、白馬石鄉。共有10個居委會、321個行政村,391個自然村。歷史沿革
應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原始部落居住。戰國時歸趙,秦歸雁門郡。西漢時在應境建劇陽縣。北魏恆州,三國魏廢,唐末置金城縣。五代後唐時以金城置應州。宋代應州為遼所據,元朝應州領金城、山陰縣。明初金城縣併入應州,清朝應州隸屬大同府。中華民國元年應州改為應縣。1948年隸屬察哈爾省,1952年重歸山西省雁北地區。1993年應縣劃歸朔州市管轄。
1937年9月,八路軍115師挺進晉東北開闢了應縣抗日根據地,1938年3月成立了中共應縣縣委、應縣抗日政府,組織廣大民眾進行抗日救國鬥爭。1939年劉蘇率察綏游擊軍第一支隊到應縣活動,打擊日偽匪軍,開展減租減息,土地改革,除奸反霸鬥爭。抗日戰爭勝利一,八路軍雁北支隊,晉察冀軍區四縱隊先後兩次攻打應縣城殲滅喬日成頑匪主力部隊。1948年4月晉冀軍區一縱隊在司令唐延傑、政委王平指揮下開始第三次圍攻應縣城頑匪,5月25日消滅喬匪部隊,應縣宣告解放。縣委、縣政府從鄉下遷入應縣城。近代以來,應縣革命志士輝煌史冊。辛亥革命時,有孫本然領導反清起義。中國共產黨建立之初曹汝謙在周恩來領導下,任第一支革命武裝大元帥會鐵甲車隊政治教官,後為革命獻身,成為名載史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抗日和解放戰爭時,縣內大批熱血青年,血灑疆場、名垂千古。倖存者有張子珍、劉忍、劉蘇、解放後均為我黨我軍高級幹部,授予少將軍銜。
應縣革命烈士紀念塔座落在縣城正北城牆原址。紀念碑為正四稜柱形,高5米,鐫刻有539名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犧牲的指戰員和地方幹部早期革命英烈。烈士塔前豎有曹汝謙、劉蘇烈士紀念碑。
自然資源
應縣交通十分便利,運輸以公路為主。縣城北距大同民航機場16公里,西距北同蒲鐵路、大運公路30公里。即將修建的太同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石涼、朔蔚、大應三條國乾油路穿越縣城。截止1999年全縣共有15個鄉鎮91個行政村通油路,321個行政村全部通機動車。全縣公路通車裡程達到675公里,縣、鄉公路密度達到39.7公里/百平方公里。應縣地處大同盆地南端,一分山二分川,恆山、龍首、黃花三山南北拱衛,渾河、桑乾河東西繞城,山列如屏,水環似帶。境內南高北低,最高臥羊場海拔2333米,最低北張寨村983米,相對高差1350米。
應縣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受季風影響,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7.1。C,日照2844小時,降雨量380毫米左右。山區無霜期90-110天,川區無霜期130-141天。
應縣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穀子、豆類、馬鈴薯、大麥、高梁等。主要經濟作物有甜菜、葵花、蓖麻、胡麻、黃芥、瓜類和各種蔬菜。應縣境內野生動物有54種。哺乳類有灰狼、沙狐、豬獾、金錢豹等,草食動物有狍子、野兔、鼠類等。鳥綱類有野雉、石雞、半翅、貓頭鷹、啄木鳥、麻雀、鴿等。樹種平川主要有楊樹、柳樹、刺槐,山上有華北雲杉、落葉松、樟子松、油松等。經濟林主要有仁用杏、蘋果、接李樹等。天然野草花卉有275種。野生藥材有黃芪、甘草、枸杞子、柴胡、蓁艽、蒼朮、遠志等十餘種,各種花卉74種。特產正宗黃芪具有條長而順,皮光而細,空心小、粉質大,質地優,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是治療各種癌症的保健藥品,年產30萬公斤,銷往東南亞、西歐等30個國家。
應縣水資源總量1.5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564立方米,畝均占有量183立方米。全縣地表水總流量0.6億立方米,地下水可開採量0.9億立方米。從70年代開始,由於降雨量逐年減少,致使全縣地表徑流量、地下水資源量、峪口清水流量、水庫蓄水量也相應減少。
應縣共有土地256.1萬畝,其中農耕地116.3萬畝(基本農田82萬畝),黃芪地16.2萬畝,林地23.7萬畝,果園1萬畝,牧草地42萬畝,水域占地15萬畝,建設用地10萬畝,未利用地31.9萬畝(含鹽鹼土溝、岩石裸露山地、荒地、灘涂)。1999年末人均占有耕地3.4畝。
應縣境內無煤,已經發現礦產資源達20多種,主要分布在南山。脈金礦、沙金礦初估儲金量1噸左右。赤鐵礦礦體厚度3米左右,最高品位58.2%,儲鐵量400萬噸。銀礦儲銀量800噸左右,銅礦儲銅量900噸左右。稀土金屬礦石儲量5萬多噸,稀土總儲量298噸。非非金屬礦石英石質地純白,含矽達98%以上,易於開採儲量500萬噸。石灰石氧化鈣含量54%,儲量達8000萬噸。瓷石礦儲量2000萬噸,長石儲量22萬噸,沸石儲量1000萬噸,花崗石、輝綠岩、玄武岩質地硬、色澤好、塊度大、易開採,總儲量達1億萬立方,是加工石板材的好原料,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 即(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 在山西應縣城佛宮寺內。遼清寧二年(1056年)建。塔平面八角形,外觀五層,夾有暗層四級,實為九層。總高67.13米,比有名的北京白塔還要高16.4米。底層直徑30米。是國內外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結構塔式建築。塔建在4米高的兩層石砌台基上,內外兩槽立柱,構成雙層套筒式結構,柱頭間有欄額和普柏枋,柱腳間有地伏等水平構件,內外槽之間有梁枋相連線,使雙層套筒緊密結合。暗層中用大量斜撐,結構上起圈樑作用,加強木塔結構的整體性。塔建成三百多年至元順帝時,曾經歷大地震七日,仍巍然不動。塔內明層都有塑像,頭層釋迦佛高大肅穆,頂部穹窿藻井給人以天高莫測的感覺。頭層內槽壁面有六尊如來畫像,比例適度,色彩鮮艷,六尊如來頂部兩側的飛天,更是活潑豐滿,神采奕奕,是壁畫中少見的佳作。二層由於八面來光,一主佛、兩位菩薩和兩位脅從排列,姿態生動。三層塑四方佛,面向四方。五層塑釋迦坐像於中央、八大菩薩分坐八方。利用塔心無暗層的高大空間布置塑像,以增強佛像的莊嚴,是建築結構與使用功能設計合理的典範。近年來在整修塑像時,發現一批遼代寫經,刻經和木板套色絹質佛像畫等珍貴文物,在進一步研究遼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活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經濟概況
1999年應縣因遭物大幹旱等自然災害和需求不足等重重困難,國民經濟有所下降。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69898萬元,比上年下降20.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385萬元,下降56.8%;第二產業增加值26056萬元,增長3.9%;第三產業增加值26457萬元,下降3%。全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629元,比上年下降25.6%。全年社會勞動生產率2888元,比上年下降20.46%,財政總收入完成6203萬元,比上年下降5.21%。
農業在大災之年開展生產自救,大力發展多種經營。全縣糧食總產0.74億公斤,比上年下降19.96%。大災面前,全縣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奮力抗災救災,千方百計搞好生產自救。大災之年全縣蔬菜和肉奶蛋兩大基地建設仍有所發展。全縣新增大棚蔬菜300個,累計達到1464個,新增規模養殖戶426戶,訾達到2216戶。肉奶類總產量19452噸,比1998年增長24.6%。造林綠化工程有新的發展。全縣完成了“綠色通道工程”101公里,“農田生態林區工程”5萬畝,“南山生態防護林工程”5.4萬畝,“龍首山風景區精品工程”1.2萬畝,“邊山峪口仁用杏經濟林示範工程”1萬畝,“內長城防護林帶建設工程”1萬畝,“灌木林生態工程”2萬畝等七大生態林業建設工程,確保林業生產穩定發展。
工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平穩發展。全縣工業企業總產值33534.2萬元,比1998年增長0.14%,實現利稅5540萬元,比1998年增長0.45%/全縣通過發揮梨花春和萬發兩大集團的龍頭作用,努力抓好拳頭產品的創新和開發,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實現經濟效益持續增長。梨花春集團實現利稅4016萬元,比1998年增長1.5%,上交稅金3049萬元,比1998年增長7.4%,成為全省酒類企業第二利稅大戶和縣財政支柱企業。萬發集團上交稅金285萬元,比1998年增長78%。
全縣進一步最佳化環境,加大扶持民營企業力度,民營企業正向規模型,效益型發展壯大。民營企業現價銷售產值達4.2億元,比1998年增長17.26%,增加值1.18億元,比1998年增長21.3%。
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總量有所下降。1999年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61萬元,比上年下降26.84%。郵電通訊事業繼續發展。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870萬元,比上年增長61.7%,年末電話機裝機8809部,比上年增30.6%,移動通訊用戶發展到873戶,全縣19個鄉鎮程控電話全部開通。
全縣消費市場繁榮穩定。1999年社會消費零售總額16579萬元,比上年增15.28%。全縣因工商稅收下降,1999年地方財政收入完成3466萬元,比上年下降5.61%。全縣財政支出7028萬元,比上年下降11.43%,全縣財政短收增支矛盾突出,實現收支平衡極為困難。
199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465元,人均銷費支出2823元,均比上年有所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98年達到2350元,99年因遭災農民收入銳減,人均純收入僅有1309元,比上年下降44.3%。
文化衛生
文化事業進一步繁榮。1999年末全縣共有文藝表演隊11個,標準文化館、圖書館各一座。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80%,其中13個鄉鎮70個村開通有線電視,轉播15套節目。民眾文化日益豐富多彩,成功地舉辦了首屆塔鄉旅遊文化節,對民眾文化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被省政府命名為全小文化先進縣。
衛生戰線狠抓地方病防治,大力整頓醫藥市場,深入開展全國愛國衛生運動,被省政府命名為全省文明衛生進行縣。縣醫院、中醫院引進了CT等一些先進醫療設備,為民眾提供了更多的優質服務。1999年末,全縣有衛生機構28個,床位532張,衛生技術人員754人,其中醫師551人。計畫生育大抓節育措施落實,人口自然增長率8.46%。
地理環境
位置
地跨東經112°58’—113°37’,北緯39°17’—39°45’之間,全縣平面圖呈平行四邊形。東鄰渾源縣,西向平朔鄰山陰縣,北鄰懷仁縣,南毗繁峙縣、代縣。
地貌
地處桑乾河中游,大同盆地南端,南部恆山山脈,是桑乾河與滹沱河的分水嶺,山勢陡峭,植被稀少,一般海拔在1000米至2300米之間。著名山峰有臥羊場、跑馬梁、關帝廟梁、鷹家梁等,其中以臥羊場最高,海拔2333米。東北、西北為黃土丘陵區。其餘均為平川區,是大同盆地的組成部分。盆地中河渠縱橫,灌溉方便,但低洼處有小片鹽鹼荒灘。
水文
主要河流有桑乾河、渾河、黃水河、木瓜河等。
氣候
應縣境內氣候寒冷,年均氣溫7℃左右,一月零下9℃至10℃,七月23℃至24℃。年降水量360毫米。初霜期為九月下旬,無霜期100至140天。
交通運輸
交通以公路為主,山陰至應縣、應縣至左雲、應縣至懷仁、應縣至砂河等省級幹線公路構成了全縣交通網的骨架。此外還有多條縣、鄉級公路、簡易公路和大車路多條,連結縣內鄉鎮村莊。
民俗風情
應縣的舞蹈種類很多,秧歌、抱跤人、高蹺、車車燈、龍燈、腰鼓等等值得一賞,應縣的地方劇梆子、二人台、耍孩兒、羅羅腔等等都是極具地方特色。
高蹺
高蹺在應縣形成了與其他各地迥然不同的風格特點,應先的高蹺以快、巧、俏麗著稱,一般由20人以上表演,蹺子高一米左右,扮演《送妹》《斷橋》《殺山》《三打白骨精》等戲曲故事。形式上多跑雙出門、大十字、八角樓、等,在步供和隊形上較秧歌簡單,但好的高蹺也有較大幅度的動作,如搞駕崗等村的高蹺就能做到放叉、下腰、跳高桌等翻滾扑打的高難度動作。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約形成於明代後期,清代鹹豐年間在應縣已有演出。清末發展到盛期。舊社會,應縣城裡一年要唱十幾台戲。除了廟會神戲外,還有各行業的願戲,如正月初八吳真社(畫匠)、正月十八關王廟(裁縫)等。這個劇種的上演劇目很多,大約300多本。在應縣上演過的戲亦有數十本。
羅羅腔
源於河北,清中葉傳入山西。本世紀30年代,應縣西南鄉有每年必唱羅羅腔之習俗。30年代,應縣演員雷有旦功底紮實,表演細膩,年過花甲後還踩蹺子扮演《賣絨花》《寶龍寺》的小旦,台步飄然自如,唱腔賀潤清亮,給人印象極深,民間傳有“看了雷有旦,三天忘吃飯”之說。
風景名勝
應縣歷史悠久,文物古蹟繁多。其中矗立於縣城的應縣釋迦木塔最為著名。縣城東北隅的淨土寺(又稱北寺),建於金代,歷經修葺。寺內殿堂構造玲巧,金碧輝煌,為金代建築之精品。其他還有長城、古城、三崗、四鎮等古遺址,都具有一定的考古價值。
應縣木塔
應縣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中國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也是唯一一座木結構樓閣式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各層均用內、外兩圈木柱支撐,每層外有24根柱子,內有八根,木柱之間使用了許多斜撐、梁、枋和短柱,組成不同方向的復梁式木架。有人計算,整個木塔共用紅松木料3000立方,約2600多噸重,整體比例適當,建築宏偉,藝術精巧,外形穩重莊嚴。
淨土寺
淨土寺位於應縣城內東北角。據清代《應州志》載,淨土寺於“金天會二年(1124)僧善祥奉敕創造,金大定二十四年僧善祥重修”,距今已有860多年的歷史。大雄寶殿是全寺之主殿,為金代原物,深廣各3間,平面呈方形大殿設覆斗形大花板,以梁袱劃分9格,分別作成9個藻井,中部的斗8藻井最大,藻井下飾以天宮樓閣,作混金彩畫。另外8個藻井呈八角形,雕刻精細,色澤花麗,是少見的金代珍品。淨土寺除大殿尚保存完好外,其餘全都在“文革”中拆毀。
名優特產
應縣涼粉應縣涼粉是用馬鈴薯澱粉製成的,是當地別具風味的一種小食。
油糕
主要以黃米麵(即軟黍米麵)為皮,以糖料或棗泥、豆沙為餡,經油炸制的一種節日食品。
應縣牛腰
牛腰是應縣的傳統食品。傳說有個叫於義的掌柜,因生意不好,做餅時不慎碰翻糖稀碗,無奈將白面與其摻和,捏成小餅炸熟後,其味道香甜,且顏色似牛腰,因此流傳開來。
黃花菜
黃花菜即金針菜,古時稱忘憂草、療愁花、黃草、鹿蔥、鹿劍、宜男等,金針菜是乾制蔬菜,是一種含有天然花料的優質佳蔬,是烹製各種菜餚的上乘原料,與香菇、木耳、玉蘭片並稱中國乾菜四大珍品。
胡蘿蔔
應縣胡蘿蔔的特點是個頭大,兩頭齊,其肉質緻密,質細多汁,味甜,易貯存。全縣境內均有分布。[
山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 | 全省轄11個地級市,以及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 |
太原市 | 杏花嶺區 | 小店區 | 迎澤區 | 尖草坪區 | 萬柏林區 | 晉源區 | 古交市 | 陽曲縣 | 清徐縣 | 婁煩縣 |
大同市 | 城區|礦區| 南郊區 | 新榮區 | 大同縣 | 天鎮縣 | 靈丘縣 | 陽高縣 | 左雲縣 | 廣靈縣 | 渾源縣 |
陽泉市 | 城區|礦區|郊區| 平定縣 | 盂縣 |
長治市 | 城區|郊區| 潞城市 | 長治縣 | 長子縣 | 平順縣 | 襄垣縣 | 沁源縣 | 屯留縣 | 黎城縣 | 武鄉縣 | 沁縣 | 壺關縣 |
晉城市 | 城區| 高平市 | 澤州縣 | 陵川縣 | 陽城縣 | 沁水縣 |
朔州市 | 朔城區 | 平魯區 | 山陰縣 | 右玉縣 | 應縣 | 懷仁縣 |
晉中市 | 榆次區 | 介休市 | 昔陽縣 | 靈石縣 | 祁縣 | 左權縣 | 壽陽縣 | 太谷縣 | 和順縣 | 平遙縣 | 榆社縣 |
運城市 | 鹽湖區 | 河津市 | 永濟市 | 聞喜縣 | 新絳縣 | 平陸縣 | 垣曲縣 | 絳縣 | 稷山縣 | 芮城縣 | 夏縣 | 萬榮縣 | 臨猗縣 |
忻州市 | 忻府區 | 原平市 | 代縣 | 神池縣 | 五寨縣 | 五台縣 | 偏關縣 | 寧武縣 | 靜樂縣 | 繁峙縣 | 河曲縣 | 保德縣 | 定襄縣 | 岢嵐縣 |
臨汾市 | 堯都區 | 侯馬市 | 霍州市 | 汾西縣 | 吉縣 | 安澤縣 | 大寧縣 | 浮山縣 | 古縣 | 隰縣 | 襄汾縣 | 翼城縣 | 永和縣 | 鄉寧縣 | 曲沃縣 | 洪洞縣 | 蒲縣 |
呂梁市 | 離石區 | 孝義市 | 汾陽市 | 文水縣 | 中陽縣 | 興縣 | 臨縣 | 方山縣 | 柳林縣 | 嵐縣 | 交口縣 | 交城縣 | 石樓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