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春秋屬晉。晉頃公十二年(前514),祁奚之孫祁盈觸法,大夫魏獻子(舒)治理政務,分原祁氏之田為鄔、祁、平陵、梗陽、塗水、馬首、盂等七邑。據考,晉盂邑即為今大盂一帶。戰國時,在今黃寨鎮黃寨村東置狼孟,為趙邑。《讀史方輿紀要》載:"狼孟縣,俗名黃頭寨,在太原府北七十里"。黃頭寨即今黃寨村,遺址尚存。秦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以郡統縣,置狼孟縣,隸屬太原郡。西漢復置盂縣。漢初,以太原郡21縣和雁門郡轄縣改置韓國,後改置為代國。
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廢除代國,復置太原郡。時狼孟縣、盂縣、汾陽縣均隸屬於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新莽時改狼孟縣為狼調縣。
東漢建武二年(26),改太原郡為太原國,建武十四年(38),廢太原國復置太原郡。期間,廢汾陽縣。狼調縣、盂縣先後屬太原國、太原郡。
漢末,建安二十年(215),原陽曲縣(在今定襄縣境內)荒廢,曹操遷陽曲縣民於今太原市北郊區陽曲鎮一帶新置陽曲縣。《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載:陽曲鎮"漢時陽曲故治也"。陽曲縣與狼調縣、盂縣同屬太原郡。
西晉泰始元年(265),改太原郡為太原國。太康五年(284),復置太原郡。陽曲縣、狼調縣、盂縣同屬之。東晉廢盂縣,改狼調縣為狼孟縣。北魏廢狼孟縣併入陽曲縣,隸屬肆州永安郡。北周時改屬肆州雁門郡。
隋唐兩代分合頻繁。隋開皇初年,文帝以姓楊惡其曲名,改陽曲縣為陽直縣,十六年(596)更名為汾陽縣,並分置盂縣。大業初又廢盂縣併入汾陽縣,大業末改汾陽為陽直縣,移治木井城,木井城即今東黃水鎮故縣村。義寧(618)初,分陽直縣地在今縣境凌井店一帶置撫城縣。陽直縣、撫城縣同屬太原郡。唐武德初,改撫城縣為烏河縣。三年(620),分陽直縣地置汾陽縣。七年(624),廢陽直縣,改汾陽縣為陽曲縣,並在今東黃水鎮西、南、北洛陰村一帶分置洛陰縣。貞觀元年(627),李世民將州、縣加以並省,烏河縣併入盂縣(今盂縣),洛陰縣併入陽曲縣。六年(632),燕然山(今蒙古國境內)一帶蘇農部落少數民族內遷,置燕然縣,八年(634),僑置於陽曲境內(今太原西北35公里),十七年(643)併入陽曲縣。自此,縣境統稱陽曲縣。
唐初屬并州太原郡,開元十一年(723)後屬太原府。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北漢降宋,太宗惡晉陽人民負隅頑抗,毀晉陽城,降太原府為并州軍事,移并州治於縣界三交寨,不久又移至榆次,七年(982),因榆次"地非要會",將州治從榆次遷至縣南唐明鎮,並遷縣治於太原城西郭外。熙寧三年(1070),廢平晉縣入陽曲縣。政和五年(1115),復置平晉縣。金天會年間,實行路、府(州)、縣三級地方行政。太原為府,陽曲縣治移入府城,為太原府治所在地,屬河東北路太原府。
元世祖二十七年(1290),實行中書省、路、州、縣四級建制,陽曲縣先後屬太原路、冀寧路,為路治所在地。
明洪武年間,廢冀寧路,復置太原府,並承襲元制,設山西為行中書省(後改為山西都指揮司、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治所均駐陽曲縣城。清襲明制,改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為山西行省,以陽曲縣城為省會,並保留太原府建置,治所均在陽曲縣城。太原府隸一州八縣,陽曲縣為府直隸縣,縣治所駐縣前街(今太原市縣前街)。
中華民國初,廢除府、直隸州、州的建置,裁府留縣,實行省、縣兩級建置,後又於省、縣之間增設道的建置,以道轄縣,陽曲屬冀寧道,省直轄縣,縣衙駐府城皇華館(今太原)。
民國16年(1927),廢道。陽曲縣為山西省會、一等縣。
民國26年(1937)10月,山西全省劃為7個行政區(政治區),陽曲縣屬第四區。11月,日本侵略軍侵占太原,民國陽曲縣政權移駐河口鎮,皇華館改駐日偽陽曲縣政權,並在今黃寨鎮黃寨村設陽曲辦事處。同年12月,晉察冀邊區陽曲縣抗日民主聯合政府成立,駐楊興村,隸屬山西省第一行政區政治主任公署。
民國27年(1938),閻錫山調整行政區劃,陽曲縣改屬第八行政區。9月,晉察冀邊區陽曲縣抗日民主聯合政府被迫取消。
1940年2月,以同蒲鐵路為界,鐵路東成立晉察冀陽曲縣抗日民主縣佐公署(習稱東陽曲縣),同年改稱東陽曲縣抗日民主政府,駐今溫川鄉麻黃溝,隸屬晉察冀邊區第一專署。鐵路西成立晉綏陽曲縣抗日民主政府(習稱西陽曲縣),縣政府駐今古交市閣上鄉獅子村,隸屬晉西北第八專署。次年,西陽曲縣劃歸晉西北第三專區。
1942年9月,東陽曲縣東部地區與盂縣西部地區合併成立盂(縣)陽(曲)縣抗日民主政府,縣政府先後駐溫川鄉麻黃溝和盂縣銅爐,隸屬晉察冀邊區第一專署。10月,西陽曲縣改屬晉西北第八專署。
1943年1月,在東黃水、黃寨、侯村、小返等地組建東陽曲縣中心區抗日民主政府。次年2月,改為東陽曲縣抗日民主縣佐公署,駐今東黃水鎮馬駝村,隸屬晉察冀邊區第一專署。秋,晉察冀邊區第一專署改稱第二專署,東陽曲縣抗日民主縣佐公署和盂(縣)陽(曲)縣抗日民主政府改屬晉察冀邊區第二專署。
1945年2月,東陽曲縣抗日民主縣佐公署改為東陽曲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凌井店鄉凌井店村,隸屬晉察冀邊區第二專署。西陽曲縣抗日民主政府,駐今古交市閣上鄉獅子村(9月後,西陽曲縣政府先後改駐今古交市解家灘、縣境西莊鄉官莊村),隸屬晉綏邊區呂梁行署第八專署。至此,陽曲縣境內出現西陽曲縣、東陽曲縣、盂(縣)陽(曲)縣三個抗日民主政府並存的局面。同年8月,民國山西省政府重返太原市,民國陽曲縣政府仍駐皇華館。9月,撤銷盂(縣)陽(曲)縣建制,原盂(縣)陽(曲)縣所轄地區歸東陽曲縣管轄,縣政府先後駐凌井店、石槽、賈莊、楊家掌、北溫川等村,隸屬冀晉區第二專署。日偽時期,恢復道制,陽曲縣屬偽雁門道,道尹公署駐榆次,陽曲縣仍為一等縣。
1948年8月,經華北人民政府決定,成立晉中行署。東、西陽曲縣民主政府合併,成立陽曲縣人民政府,治所在今縣境高村鄉辛莊村。同年11月2日,黃寨解放,3日,陽曲縣人民政府遷到黃寨村,隸屬晉中行署第一專署。次年3月,晉中行署與太原市人民政府合併,陽曲縣改屬太原行署第一專署。4月24日,縣城(今太原城)解放,陽曲縣人民政府接管小組隨軍入城,在皇華館接管民國陽曲縣政府。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陽曲縣改屬忻縣專署。1958年,陽曲縣劃歸太原市。此後,陽曲縣建置歸屬再無變化。
位置境域
陽曲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12.12′~113.09′,北緯37.56.′~38.09.′112。南北長54公里,東西寬82公里,總面積2070.67平方公里,。陽曲縣屬於山西省太原市,地處忻州與晉中盆地之脊樑地帶。扼晉要衝,太原門戶。東,西,北三面環山,南部低平。東臨盂縣,西連靜樂縣,古交市,南抵太原市,北接忻州市,東北與定襄縣交界,東南入壽陽縣毗連。境北系山系橫亘東西,雲中山系縱貫南北,因為並北屏障,號稱太原之北大門,為兵農必爭之地。行政區劃
全縣轄有4鎮6鄉:黃寨鎮、大盂鎮、泥屯鎮、東黃水鎮、高村鄉、侯村鄉、凌井店鄉、楊興鄉、西凌井鄉、北小店鄉。黃寨鎮
碧山村、牧角村、十合村、大直峪村、小直峪村、錄古咀村、黃寨村、上安村、西蔡村、官圪垛村、東蔡村、崗上村、柏井村、小牛站村、城晉驛村、莎溝村、小屯莊村、大屯莊村、北鄭村、南鄭村、中社村、北塔地村、龍興村、南留南村、南留北村、寺莊村、上莊村、北留村、宋莊村、下安村、大牛站村、北郁利村、南郁利村、北崗村等。
大盂鎮
大盂村、南高莊村、上原村、沙河村、古城村、三道村、景莊村、三畛村、卷子頭村、陽店村、李家溝村、張家溝村、大泉溝村、小泉溝村、東南窊村、南家莊村、北家莊村、金家崗村、圪針溝村、灘里村、石嶺關村等。
東黃水鎮
轄:西洛陰村、南洛陰村、北洛陰村、西盤威村、水泉溝村、河上咀村、馬駝村、圪墩腦村、范莊村、大漢村、吉家崗村、牛家灘村、蒲子村、紅溝村、坪塘凹村、小漢村、鄭家寨村、東盤威村、東萬壽村、石溝東村、東黃水村、故縣村、西殿村等。
泥屯鎮
轄:思西村、思北村、思東村、歸朝村、白家莊村、伽東村、泥屯村、代莊村、中兵村、東青善村、西青善村、蘆家河村、陽坡村、蘇村村、付家窯村、小楊家井村、張家莊村、松樹村、南路村、西溝村、山根底村、北路村、黑窪村、大楊家井村、岔上村、安溝村、方山村、石家莊村、後交村、耀子村、赤泥社村、南龍泉村、北龍泉村、泉莊村等。
高村鄉
轄:高村村、辛莊村、王文嶺村、北白村、宋川村、南白村、西興莊村、蟠龍準村、河莊村、鳳凰村、諸旺村、峪莊村、馬頭村、北社村、興社村、白水村、杏溝村、溝北村、西南窊村、馬坡村等。
侯村鄉
轄:橋溝村、青龍村、會溝村、南塔地村、大碾溝村、西黃水村、西下莊村、堯子溝村、張拔村、洛陽村、西萬壽村、黃道溝村、上崗村、王家腦村、小崗頭村、常峪村、漢嶺村、店子底村、上陽寨村、下陽寨村、王興坪村、西龍莊村、韓寨村、侯村村、趙莊村、輝家溝村、石城村等。
凌井店鄉
轄:東郭湫村、西郭湫村、寺南村、西牛村、小坪村、大方山村、灣里村、後溝村、小方山村、凌井店村、后街村、西頭村、蒿子坡村、石堯溝村、坡里村、東漢湖村、西漢湖村、煙里村、堯溝村、河村村、安塘村、南莊村、南社村等。
楊興鄉
轄:楊莊村、石坡頭村、桃子灣村、水頭村、楊興村、坪里村、鄯都村、八里岔村、堂兒上村、蘆子溝村、史家莊村、杜家莊村、石槽村、龐家莊村、南溫川村、北溫川村、黃土坊村、籍營村、楊家掌村、連點村、賈莊村、麻黃溝村、袁家莊村等。
西凌井鄉
轄:龍王堂村、麻地港村、坪地堯村、西凌井村、泉水溝村、莊兒上村、東溝村、西溝村、韓莊村、官莊村、上善姑村、下善姑村、劉家嶺村、前嶺底村、後嶺底村、柳林村、青崖槐村、前斧柯村、榆樹樑村、後斧柯村、伙路坪村、五梯村、峁上村、韓南溝村等。
北小店鄉
轄:北小店村、梁莊村、大卜村、蔓菁村、神堂溝村、范家莊村、將軍莊村、石莊村、海子灣村、箭桿村、多子村、六固村、安家莊村、掃峪村、淤坪村、西坪村等。
地理環境
地貌
境北繫舟山系橫亘東西、雲中山系縱貫南北,歷為並北屏障,號稱太原之北大門,為兵家必爭之地。屬太原市的郊區縣,南距省城太原17公里,北接忻州市、定襄縣,東連盂縣、壽陽縣,西與靜樂縣和古交市接壤,南靠草坪區、萬柏林區、杏花嶺區。陽曲縣地處忻定、晉中盆地之間,山多川少,溝壑縱橫,東、西、北三面環山,南部偏低,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10座,最高山峰柳林尖山,海拔2101.9米,中部平川海拔800~900米。境內有楊興、泥屯等8條河流。總面積2070.67平方公里,其中山區占54.37%,丘陵占34.96%,平川占10.67%。
東西兩端為石山區和土石山區,中部為盆地,土石山區占總面積的54%,半坡丘陵占35%,平川盆地占11%,海拔位於800米-2000米之間,全境東、西北三面較高,南面低平,西山地區小雲系,東山地區繫舟山系。
氣候
陽曲位於北半球中緯度暖溫帶,屬大陸性氣候。境內屬溫暖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平川8℃—9℃,山區5℃—7℃,年平均降雨量為441.2毫米,無霜期為164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441.2毫米。陽曲縣地形差異較大,年平均氣溫也因地而異,中部平川地區平均氣溫8℃—9℃,東、西兩山區5℃—7℃,全縣年平均氣溫為8.9℃,冬季為-6.2℃,春季10.8℃,夏季15.0℃,秋季8.8℃。一年中夏季氣溫最高,七月份達到年際的最高峰,月平均氣溫為24.0℃,冬季寒冷,一月份降到全年最低峰,月平均氣溫為-7.7℃。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8.2℃(1961年6月10日),極端最低氣溫為-25.7℃(1966年12月27日和1970年1月5日)。一日中最高溫度一般出現在14時左右,最低溫度出現在日出時。氣溫分布大體由平川到高山逐漸降低。盆地、河谷溫暖,苔地、高山寒冷,東部地區平均氣溫較中部平川偏低約2℃—3℃,西部山區平均氣溫較中部平川偏低約3℃—5℃。歷年相對濕度為58%,各月相對濕度以8月最大,為74%,以4月最小,為46%,歷年最小相對濕度1%。境內無霜期平均為164天,最長214天左右,最短127天,初霜凍出現在9月14日至11月2日,終霜凍一般出現在2月15日至5月20日。山區和平川出現的霜凍日期不同,一般是春天棟樑坡地,秋天凍河谷地。縣境年平均風速為2.3米/秒,各月平均風速以4月最大,為3.1米/秒,以9月最小,為1.5米/秒。最大風速為24米/秒(出現在1967年5月24日)。歷年出現風速達17米/秒的風日數平均為19天,最多年為46天(1968年),最少年為4天(1987、1988年)。自然資源
陽曲自然資源豐富,宜林地和荒山牧坡尤為廣闊。全縣宜林面積104.6萬畝,牧坡草地55萬畝。東、西兩山宜林面積大,造林放牧得天獨厚,發展林牧業條件十分優越;丘陵地區和河谷平地,氣候溫和,土肥地平,為境內主要產糧區;位於海拔800~1200米之間的梯田地帶,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特別適於栽植經濟林木。礦產資源以煤、鐵、石膏為主,鉛、雲母也有蘊藏。煤炭資源主要有會溝通、西黃水煤田,總儲量5000餘萬噸;西莊鄉韓莊煤田,總儲量1173萬噸。礦主要分布於侯村鄉漢嶺村的紅葉梁及王興坪一帶,總儲量94.09萬噸。由於境內土質多為粘土,磚瓦工業遍布全縣。
人口民族
民族
陽曲境內,以漢族人為主體,少數民族極少。據1964年統計,全縣少數民族有蒙古族、滿族、回族、朝鮮族,共20人。其中,蒙古族4人,滿族5人,回族8人,朝鮮族3人。1982年統計,已無朝鮮族,有蒙古族22人,苗族8人,回族9人,共39人,占全縣人口總數的0.03%。1990年統計,滿族32人,蒙古族24人,回族9人,壯族3人,瑤族1人,共69人,占全縣總人口的0.05%。中共陽曲縣委和陽曲縣人民政府,歷來尊重少數民族,鼓勵其參政議政。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歷屆縣人民代表大會和縣政協委員會,均有少數民族代表和委員參加。宗教
陽曲縣宗教有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耶穌教、基督教。全縣天主教教區有教徒3萬人。佛教教徒250多人,其中和尚5人,尼姑1人。教徒分布25個村委,35個自然村。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縣宗教管理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平反了"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冤假錯案,開放民族宗教場所。1986年,遵照中共中央(1982)19號檔案精神,根據憲法第36條,全縣開放了24個天主教教徒活動場所。90年代,貫徹中共中央(1991)6號檔案精神,落實宗教房產政策,將宗教財產全部歸教會所有。批准河上咀、牛家灘、西黃水、石城等10個天主教堂重建、維修、改造,並開放了辛莊開花寺、岔上三藏寺2處佛教活動場所。1996年4月,解決了侯村天主堂宗教房產問題。8月,成立了陽曲縣佛教協會。經濟概況
城鎮建設
(陽曲縣溝壑環繞的台基現狀,嚴重製約了縣城的容量和城鎮化進程),按照“一軸三區多組團”的縣城總體控制性規劃布局,“十二五”期間,在加快舊城改造的同時,下穿鐵路,激活縣城東部的台基地,運用行政和會展要素以及低密度住宅,將縣城原來的4.8平方公里擴大至9.1平方公里,拉大縣城框架,增加縣城容量。(讓人們真正進得來、住得下和發展好;讓人們體會歷史感、文化味和生態性),到“十二五”末,城鎮人口達到8萬人,城鎮化率由22%提高到40%,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同時,通過提高縣城的綜合能力,加快發展第三產業,以縣域城鎮化服務和推動工業新型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促進城鄉生態化,形成產業聯動、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大格局,重振陽曲雄風,再現昔日輝煌,打造一個生態友好、宜居創業、和諧富強的新陽曲。工業
占地50平方公里,承載著全縣科學轉型發展任務的太原(陽曲)轉型發展產業園區已啟動建設。“一心、兩帶、五區”的園區功能,將形成以鎂鋁加工、裝備製造、倉儲物流、高效農業、新型材料為主的“二高一綠”(高效節能、高附加值、綠色環保)產業集群。第一期建成10.4平方公里的園區,以給排水、強弱電、天然氣、自備鐵路站台等齊備的工業要素承載不低於320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成後可供天然氣3億立方米、煤氣3億立方米,水20萬噸,電容量475KV,鐵路貨運吞吐量500萬噸)。園區已落戶的29家企業,總投資55億元,年產值50億元,稅收1.6億元。正在落戶的企業18家,總投資123億元。正在深入對接和洽談的數十家,預計投資千億元。陽曲正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委市政府轉型跨越要求邁出工業強縣的堅實步伐,正全力打造振興太原市工業發展的承載區和增長極。農業
境內人民歷來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有穀子、玉米、葵花、高粱、薯類、油料等,其次有小麥、莜麥等。部分土特產品名聞遐邇,泥屯鎮北馬掌川、陸家山所產之“東方亮”小米,曾為清宮貢品,仍為人們走親訪友之禮品;大盂鎮金家崗所產之金軟黍黃米,曾獲得山西省優質獎章;南、北兩山丘陵地區之乾鮮果品頗有名氣,泥屯鎮中兵酥梨獲省優產品;侯村鄉國光蘋果、伙路坪關山花椒,均馳名三晉,被評為省、部級優質產品。“十五”期間又引進建設了旭美薯業、漢波食品、名流配餐食品加工、順天製藥、阿牛乳業、小福星玉米油加工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建成了潤豐園、維納園、蒲豐園、宏明、六味齋等農業種植養殖示範園區。種植業
以“5萬畝農業科技示範田、10萬畝優質小雜糧、7萬畝乾果經濟林、10萬畝設施蔬菜”四大基地建設為重點,高效農業、設施蔬菜、畜牧養殖、生態觀光四大園區發展為依託,形成龍頭帶動、園區示範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新格局。“十二五”期間森林覆蓋率將達到23%,縣城建成區綠化率達到45%,人均綠化面積提高到12平方米,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翻番、畜牧業占農業產值50%以上、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率居全省前列的目標。物流業
2013年4月3日,位於陽曲縣青龍鎮的山西穗華物產業園正式破土動工。該園區總投資36億元人民幣,三期規劃用地2000畝,預計5年內建成。“三期全部完工後,每年將創造服務業產值50億元,吸納10000餘人穩定就業。”建成後,將成為全省乃至華北一流的現代化物流園區。交通建設
“十一五”期間,該縣交通運輸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通暢和村連村工程完成460.6公里,全縣124個行政村,已有122個村通水泥(油)路,通村率98%。全縣農村公路總里程822.65公里,其中縣道11條225.45公里,鄉公路53條306.19公里,村公路210條291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由2005年底的36.08提高到44.41。全縣境內石太高鐵、大西高鐵、北同蒲鐵路、108國道、大運高速、太佳高速、太陽高速縱貫東西南北,縣鄉公路四通八達,陽曲正在成為人流、物流、資金流集散地,具備承接資本和產業轉移的優越條件。2009年末,陽曲縣交通運輸局正式組建,隨著職能的增加,成立了陽曲縣汽車客運管理辦公室,順通出租公司和平安出租公司投入運營,結束了陽曲縣無汽車出租公司的歷史。運輸市場活躍,運力結構改善,城鄉客運一體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全縣122個行政村開通了農村班線,占總行政村總數的98%,基本實現了農村客運班線全覆蓋。場站建設穩步推進,全縣完成場站投資150餘萬元,新建改建等級客貨運輸站場3個,行政村客運停車站牌175個,占建制村的139%。總投資1800萬元的縣城兩個停車場建成運營。
2011年,街巷硬化完成里程617.9公里;黃東線改造工程,完成路基工程15公里,路面10公里,完成投資6600萬元,現已基本具備通車條件。完成農村公路文明路創建11公里,完成投資382.38公里;完成中小修復工程15項,完成投資627.25萬元;全面完成上年結轉的富民橋和紅旗橋危橋改造工程任務,完成投資326萬元。道路好路率達83.09%,養護質量綜合值81.1,路基達標155公里。
社會事業
教育科研
“十一五”期間,陽曲一中、泥屯中學、新陽二小建成投用,陽曲二中、陽曲三中、高村中學、東黃水中學、凌井店中學、大盂中學等農村中學餐廳、學生宿舍國家發改委國債資金項目全部完工投入使用。2010年規劃改造學校38所,規劃總投資5422.7萬元,改造面積39138平方米。2011年,該縣的校舍安全工程建設代表山西省接受了國家的檢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給予該縣高度好評。
全省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陽曲一中參加聯考考生458人,考生達本科線142人。其中達一本線68人,文史類1人,理工類3人,藝文類47人,藝理類6人,體文類5人,體理類6人;達二本線74人,文史類14人,理工類12人,藝文類25人,藝理類1人,體文類17人,體理類5人。
太原市2012年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招生考試,共有1316人參加了考試,陽曲一中提前招收保送生79人。550分以上優秀生人數305人,達二類重點中學(即十五中線566分)以上人數245人,達一類重點中學(即成成中學線616分)以上人數52人,全縣最高分662分。
醫療衛生
全縣現有醫療機構143個,其中:縣級醫療機構6個(縣疾控中心、縣婦幼保健所、縣衛校、縣醫院、縣中醫院、縣安康醫院);鄉鎮衛生院13個,民營醫院2個(黃寨精神病醫院、陽曲博愛醫院);村級衛生所124個;個體診所18個。全縣床位編制數610張,實際床位數583張,其中:縣級372張,鄉鎮211張。縣醫院門診住院樓、縣中醫院住院樓於2010年投入使用,極大地改善了醫療衛生條件。全縣衛生系統在職職工512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379人,占全縣衛生人員74%;管理人員及工勤人員133人,占26%。民營醫療機構(含診所、門診部、民營醫院)共有衛生技術人員46人。衛生技術人員中本科學歷28人,占7.5%;大專學歷147人,占38.8%;中專學歷179人,占47.3%;高中學歷24人,占6.4%。衛生技術人員中高級職稱8人,占2.1%;中級職稱156人,占41.2%;初級職稱215人,占56.7%。衛生技術人員中獲得國家執業醫師資質的共132人,獲得助理執業醫師的28人,獲得註冊護士資質的105人,有資質人員占69.9%。全縣有鄉村醫生156人,其中:中專學歷21人,占村醫總數的13.5%;相當中專水平的44人,占村醫總數的28%。156名鄉村醫生全部取得鄉村醫生資格,並進行了職業註冊,實現了鄉村醫生從業資質合法化。
全縣於2009年10月底實現了村衛生室全覆蓋。全縣爭取“兩區”建設資金62萬元,為每個達標村衛生室配備了5000元的醫療設備,基本滿足了村衛生室的服務需求,村衛生室93%的達到市級標準,鄉鎮衛生院基本藥物實現零差率銷售,縣醫院、中醫院和安康醫院提檔晉級,醫務水平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進一步改善。
風景名勝
有著五千年文明的陽曲縣,是一個歷史人文大縣。陽曲一名始於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到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已成為山西、太原府治所在地,始稱“晉陽首邑”。陽曲疆域面積2070平方公里,轄4鎮6鄉,124個行政村,15萬人。廣闊的地域面積,古老的人文歷史,原始的自然生態,淳樸的民俗風情為陽曲縣遺存了豐厚的文化資源。經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共登錄不可移動文物579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90餘處。館藏文物450件。
陽曲縣有國保金代建築不二寺、無梁殿大王廟、古、秀、懸、奇、險、野於一體的懸泉寺、三藏寺水陸殿等建築精品;有青龍、黃寨、三畛、北社、上原等名鎮古村;有郭氏之源於陽曲、繫舟信雨、傅山文化、馬文蔚書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與上海畲山聖母堂齊名的阪泉山聖母堂;有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的天門關、赤塘關、石嶺關;有龍池山莊、青草坡鄉村莊園、郭家堡等農家樂旅遊項目,這些文化遺產遺蹟為陽曲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年平均接待遊客26萬,旅遊收入600餘萬元。
名優特產
陽曲縣土特產品也極為豐富,名聲遠揚。農產品以玉米、穀子、葵花、豆類、山藥蛋、油料等為主產,並盛產蘋果、酥梨、桃(張拔白桃)、葡萄(陽寨葡萄)、(石城、韓寨)、花椒、核桃、仁用杏等乾鮮果品和無公害蔬菜。小國光蘋果為部優產品,小國光、紅富士、酥梨為省優產品,花椒、核桃為國際博覽會金獎,二次滅菌奶填補了山西的空白,暢銷省城市場。山杏、山桃、黃芩、柴胡、串地龍、山棗、蘑菇、木耳、野菜等各種野生植物資源豐富,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其主要土特產品還有有:“太后香”、河上咀豆腐乾、大紅袍花椒、核桃核仁、“阿牛”系列奶製品。山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 | 全省轄11個地級市,以及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 |
太原市 | 杏花嶺區 | 小店區 | 迎澤區 | 尖草坪區 | 萬柏林區 | 晉源區 | 古交市 | 陽曲縣 | 清徐縣 | 婁煩縣 |
大同市 | 城區|礦區| 南郊區 | 新榮區 | 大同縣 | 天鎮縣 | 靈丘縣 | 陽高縣 | 左雲縣 | 廣靈縣 | 渾源縣 |
陽泉市 | 城區|礦區|郊區| 平定縣 | 盂縣 |
長治市 | 城區|郊區| 潞城市 | 長治縣 | 長子縣 | 平順縣 | 襄垣縣 | 沁源縣 | 屯留縣 | 黎城縣 | 武鄉縣 | 沁縣 | 壺關縣 |
晉城市 | 城區| 高平市 | 澤州縣 | 陵川縣 | 陽城縣 | 沁水縣 |
朔州市 | 朔城區 | 平魯區 | 山陰縣 | 右玉縣 | 應縣 | 懷仁縣 |
晉中市 | 榆次區 | 介休市 | 昔陽縣 | 靈石縣 | 祁縣 | 左權縣 | 壽陽縣 | 太谷縣 | 和順縣 | 平遙縣 | 榆社縣 |
運城市 | 鹽湖區 | 河津市 | 永濟市 | 聞喜縣 | 新絳縣 | 平陸縣 | 垣曲縣 | 絳縣 | 稷山縣 | 芮城縣 | 夏縣 | 萬榮縣 | 臨猗縣 |
忻州市 | 忻府區 | 原平市 | 代縣 | 神池縣 | 五寨縣 | 五台縣 | 偏關縣 | 寧武縣 | 靜樂縣 | 繁峙縣 | 河曲縣 | 保德縣 | 定襄縣 | 岢嵐縣 |
臨汾市 | 堯都區 | 侯馬市 | 霍州市 | 汾西縣 | 吉縣 | 安澤縣 | 大寧縣 | 浮山縣 | 古縣 | 隰縣 | 襄汾縣 | 翼城縣 | 永和縣 | 鄉寧縣 | 曲沃縣 | 洪洞縣 | 蒲縣 |
呂梁市 | 離石區 | 孝義市 | 汾陽市 | 文水縣 | 中陽縣 | 興縣 | 臨縣 | 方山縣 | 柳林縣 | 嵐縣 | 交口縣 | 交城縣 | 石樓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