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梁[西魏控制下的蘭陵蕭氏傀儡政權]

後梁[西魏控制下的蘭陵蕭氏傀儡政權]
後梁[西魏控制下的蘭陵蕭氏傀儡政權]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梁(555—587年),又稱為後梁,為中國在南北朝時代出現的國家。承聖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殺梁元帝、立蕭詧為梁朝皇帝,史稱西梁或後梁。 西梁共傳中宗宣帝蕭詧、世宗明帝蕭巋、惠宗靖帝蕭琮三世,公元587年,隋文帝廢除西梁,西梁因此滅亡,存在共32年。

歷史

“侯景之亂”中梁武帝餓死,侯景立梁武帝三子蕭綱為帝,是為梁簡文帝。後廢帝自立。其後梁武帝七子蕭繹鎮守江陵,派將軍王僧辯和陳霸先擊敗侯景,攻破建康。蕭繹在江陵自立為帝,是為梁元帝。

承聖三年(554年),西魏攻下江陵,殺梁元帝,立蕭詧為帝。 同時,王僧辯也立北齊扶植的蕭淵明為帝,陳霸先殺王僧辯及蕭淵明,另立梁元帝之子蕭方智為帝,即梁敬帝,自掌大權,後又廢敬帝自立為陳武帝,國號陳。西魏所立的梁帝蕭詧,占據荊州一帶的三百里區域,為西魏藩屬。追贈其父蕭統為昭明皇帝,廟號高宗;蕭統王妃蔡氏為昭德皇后;尊生母龔氏為皇太后,立妻王氏為皇后,兒子蕭巋為太子;又追贈哥哥蕭譽為丞相,諡號武桓。刑賞制度,多從蕭梁舊制。他任命蔡大寶為侍中,王操為尚書,以為股肱。蔡大寶足智多謀,曉暢政事,蕭詧倚為諸葛孔明,推心委任;王操亦是能臣,竭誠輔佐。蕭詧外倚強國,內任賢臣,荊州小朝廷初具規模,史家稱之為西梁。

蕭詧事母甚孝,生活也很儉樸,不飲酒、不奢華,尤其不好聲色犬馬。他雖然有些猜忌,但知人善任,厚撫將士,因而深得人心,部屬皆願為之效死。蕭詧雖為梁帝,但他依靠西魏立國,故而奉西魏正朔,向魏帝上疏則稱“臣”,貨真價實的西魏附庸。宇文泰還在江陵設定了城防將軍,統率兵馬駐守在江陵的西城,名義上是協助蕭詧防禦,實際上是監督並提防蕭詧。巴掌大的一塊地盤,又面臨四面受敵的處境,蕭詧實在是難以自立,若是他真的脫離西魏,宣布獨立,恐怕用不了幾天就得被西魏吞滅掉,故而他只有忍氣吞聲以延續梁統了。

登基不久,就有兵馬來犯。王琳是梁元帝蕭繹手下大將,蕭繹死後,他憑據湘州志圖匡扶,聞知蕭詧被西魏立為傀儡皇帝,就派遣部將率軍前來犯境,蕭詧擊退了來犯之敵。過了幾年,蕭詧主動出擊,攻占了王琳的長沙、武陵、南平等郡。以後就基本沒有什麼大的戰事了,蕭詧安穩地做他的附庸皇帝。

做附庸皇帝,蕭詧其實是心有不甘、深以為憾的。當初西魏剛剛攻破江陵時,老將尹德毅就勸說蕭詧脫離西魏而自立;並獻計:利用犒賞宴請西魏諸將的機會一舉除掉他們,然後安撫江陵百姓,任命百官,登基稱帝,以立萬世功業。

蕭詧認為尹德毅言之有理,而且計謀也妙,但覺得西魏待己甚厚,不願忘恩背德,壞了名聲;並且也擔心實力不濟,弄巧成拙,因而沒採納老將的建議。及至後來全城老幼都被西魏擄掠西去,大本營襄陽也讓西魏奪去,蕭詧是又氣又恨,後悔沒聽尹德毅的話;再加上看到疆域褊隘、城邑殘破、民居壞毀、干戈不休,家國受制於人,蕭詧就恨自己不爭氣,終日抑鬱憂憤,扼腕喟嘆,嘴裡總是念誦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自勵,並寫下了《愍時賦》以明心志。

562二月,蕭詧憂憤成疾,背發毒瘡,駕崩於前殿,時年四十四歲。八月,蕭詧葬於平陵,諡號為“宣皇帝”,廟號中宗。蕭詧駕崩後,太子蕭巋即位,年號“天保”。蕭巋孝悌仁慈,有君主的雅量;生活儉約,御下有方,在位期間境內安寧。其所著文集及其他著作亦並行於世,著作等身的“編外”皇帝,大概僅蕭詧、蕭巋父子二人。

蕭巋在位二十三年,於公元585年駕崩,葬於顯陵,諡號“孝明皇帝”,廟號世宗。太子蕭琮即位,年號“廣運”。蕭琮頗有乃祖、父遺風,博學有文采,且弓馬嫻熟,百發百中,可謂文武雙全。可惜他生不逢時,遇到了一世雄主隋文帝楊堅,彈丸之地的江陵後梁政權再想夾縫中求生存已不可能了。此時楊堅已經篡周建隋,北方之地盡已納入隋朝的版圖,同江南的陳朝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

西梁廣運二年(587年),隋文帝徵召蕭琮入朝為莒國公,取消了這個小朝廷。

文化

蕭詧篤好文學,閒暇之時則著書立說,他所著文集十五卷,內典(佛經)《華嚴》、《般若》、《法華》、《金光明義疏》三十六卷,並行於世。

世系

廟號諡號名字在世時間年號在位時間陵墓
高宗昭明皇帝蕭統501年―531年-未在位安寧陵
中宗 宣皇帝 蕭詧 519年―562年 大定 555年—562年 平陵
世宗 孝明皇帝 蕭巋 542年-585年 天保 562年2月—585年5月 顯陵
惠宗 孝靖皇帝 蕭琮 558年―607年 天保(沿用) 585年5月—585年12月 -
廣運 586年—587年

中國朝代

朝代歌: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更多歷史知識詳見歷史百科
朝代年份
夏朝公元前2070年-約公元前1600年 (正式國號為夏後氏,后羿篡位後,國號為有窮氏,寒浞殺后羿依然以有窮氏為國號)
商朝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始為戰國)
戰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漢朝公元前206年220年12月10日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
西漢公元前202年二月-公元9年1月10日
新朝公元9年 1月10日公元23年
東漢25年220年12月10日
三國220年12月10日280年5月1日
曹魏220年266年2月4日
蜀漢221年263年十一月
孫吳222年280年5月1日
晉朝266年2月4日420年
西晉266年2月4日316年
東晉317年420年
五胡十六國304年439年
公元前趙304年329年
成漢304年347年
公元前涼314年376年
後趙319年351年
前燕337年370年
前秦351年394年
後秦384年417年
後燕384年407年
西秦385年431年
後涼386年403年
南涼397年414年
南燕398年410年
西涼400年421年
407年431年
北燕407年436年
北涼397年439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南朝420年589年
南朝宋420年479年
南朝齊479年502年
南朝梁502年557年
南朝陳557年589年
北朝439年581年
北魏386年534年
東魏534年550年
北齊550年577年
西魏535年556年
北周557年581年
隋朝581年618年
唐朝618年907年
唐朝武周前)618年690年
武周690年705年
唐朝武周後)705年907年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
五代907年960年
後梁907年923年
後唐923年936年
後晉936年946年
後漢947年950年
後周951年960年
十國902年979年
吳越907年978年(893年開始割據)
閩國909年945年(893年開始割據,當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南平924年963年(907年開始割據,即荊南國
馬楚907年951年(896年開始割據)
南吳902年937年(892年開始割據)
南唐937年975年
南漢917年971年(905年開始割據)
北漢951年979年
前蜀907年925年(891年開始割據)
後蜀934年965年(925年開始割據)
宋朝960年1279年
北宋960年1127年
南宋1127年1279年
遼朝947年1125年
西夏1038年1227年
金朝1115年1234年
元朝1271年1368年
明朝1368年1644年4月25日
南明1644年1662年
清朝1636年1912年2月12日1616年國號為,史稱後金1636年改國號大清

五代十國

唐朝滅亡之後,在中國中原地區相繼出現了五個朝代和十個割據政權的合稱。唐末撲滅黃巢起義後,新舊潘鎮林立,戰爭不休,國家分裂的傾向日益明顯。907年,黃巢起義軍的叛徒朱溫滅唐稱帝,建立後梁,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

五代

(五個前後更迭的短暫王朝)

後梁(907~923,朱溫建立,初都洛陽、後移開封

後唐(923~937,沙陀族李存勗建立,初都開封,統一華北地區後遷洛陽,是五代領土最大的政權)

後晉(936~947,沙陀族人石敬瑭建立,都開封)

後漢(947~951,沙陀族人劉知遠建立,都開封,是五代中最短命的政權)

後周(951~961,郭威建立,都開封)

十國

(唐末以後先後割據部分地區的政權)

前蜀(891~925,王建建立,都成都,為後唐所滅)

後蜀(926~965,孟知祥建立,都成都,為北宋所滅)

(892~965,楊行密建立,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為南唐所滅)

南唐(937~976,李昇建立,都金陵洪州(南唐南都,今屬江西),為北宋所滅)

吳越(893~976,錢鏐建立,都杭州,為北宋所滅)

(892~965,王潮王審知建立,都福州,為南唐所滅)

(896~951,馬殷建立,都長沙,為南唐所滅)

南漢(905~971,劉隱、劉岩建立,都番禺,為北宋所滅)

南平(951~979,高季興建立,都江陵,為北宋所滅)

北漢(951~979,劉崇建立,都太原,為北宋所滅)

中國五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