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茶

圓茶

圓茶是一和圓周餅形的茶葉,這種圓餅茶比小餅茶大,因此亦稱“大餅茶”。又稱七子餅茶,是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勐海茶廠生產的一種傳統名茶。七子餅茶也屬於緊壓茶。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基本信息

中國有多種圓茶,本詞條主要介紹以下幾種圓茶。

紅印圓茶

圓茶圓茶
紅印圓茶又稱現代普洱貢茶,始制於1940年范和鈞創辦佛海茶廠之時。其餅茶內正均為紅色印記,且茶餅的外紙正面都印著“八中茶”中茶公司標誌。在八個“中”字組成的圓圈內,有一紅色“茶”字。在中茶公司所產的普洱茶品中,而冠以“八中茶”標誌者且又“茶”字為紅色者,只有紅印普洱圓茶和紅印雲南沱茶,是空前絕後。承傳二百餘年以前普洱貢茶之輝煌,范和鈞創紅印普洱圓茶,本有使之成為“現代貢茶”的願望。據解放後勐海茶廠第一任廠長唐慶陽先生的說法,紅印普洱圓茶自生產之日起,就擬運送中茶總公司,再由總公司“進貢”,可由於當時局勢動盪,國家戰事頻頻,未能如願。解放後,由於國家政治體制的變化,“貢茶”之說已成過去,更是再難遂“貢茶”夙願。

紅印普洱圓茶除了其身世價值外,茶品品質亦屬現代普洱茶中的上乘之品。除了茶菁肥碩,條索飽滿,顏色粟紅,茶麵油光、茶湯透紅及葉底柔軟新鮮等品質外,其中茶內正完全埋在茶餅中央,是舊式壓模製造,使用古老製作工藝,無不是臍臼圓型餅茶,茶湯厚釅、有蘭香或野生樟香味,紅印圓茶,是勐海茶廠得以在現代普洱茶史上笑傲群雄的依據之一。

圓茶圓茶
港台地區,紅印普洱圓茶行市於1949年,且有“早期紅印”和“後期紅印”之分。分其“早期”和“後期”,無具體時間概念,也無茶品品質優劣之衡定,完全是因為茶餅外包紙的圖文印刷。眾所周知,當時印刷都使用木刻,用木模印之於紙上,由於該木模使用時間一長,木模上的字型漸漸的有了毛邊,於是就對字型進行修版。“早期”者,八中茶標記,字型筆畫粗大。

“後期”者卻略顯細小,且有刀痕。另外,早期紅印普洱圓茶,筒包的竹箬比較粗老、厚硬、顏色較深;而後期紅印普洱圓茶,所用竹箬比較細嫩、薄且顏色淺淡;再次,早期紅印有蘭香,後期紅印有極強的野樟香。由於後期紅印品質優異,一些品茗大師向天下擁有者進言,雖然該茶品已有50年陳期,但不妨再讓其陳,若現在就沖飲,無異於殺雞取卵,的確太可惜了。

同昌圓茶

同昌號茶莊始創於同治七年(1869年),該茶莊幾度易主,茶品名有三種。最早原昌號圓茶已不復得,至今所存者皆為30年代後的標明“主人黃文興”或“同昌黃記主人”之茶品。“同昌圓茶”品質最好,餅身厚實並呈深栗色,條索扁長,白毫粗碩,可明顯看出梗葉一體的茶菁,自然美觀,油麵光澤極佳。同昌圓茶和同昌黃記圓茶使用的是易武茶菁,但據品茗大師們品鑑,應都為倚邦茶品。

鼎興圓茶

圓茶圓茶
產於1940年勐海茶廠。鼎興號茶莊專生產高級普洱茶品著稱。現行世有鼎興圓茶,有紅圓茶藍圓茶紫圓茶三種,其區別因內飛顏色的不同。紅圓和藍圓,品質相似,陳期都在60年左右,是普洱茶精品,而紫圓則品質欠之。紅與藍,茶餅顏色較深,成暗紅色,條索卷實,油麵光澤,且餅身較薄,紫圓餅身顏色較淡,茶葉多為單葉老茶菁,油性少,條索揉卷較松,還參雜了許多黃薄之葉,且是普洱茶中餅身最厚者。鼎興紅、藍圓茶內票的註冊商標為“星月”圖案,暑“本號選辦正山細嫩雨前春尖芽茗加工揉造發行有防假冒特印為記”等字樣。(“正山”本意是易武山,舊時易武茶山以產“陽春細嫩白尖”而出名。)

鴻泰昌圓茶

圓茶圓茶
鴻昌號茶莊初創於倚邦,是生產經營普洱茶的又一老字號,又是普洱茶外銷的急先鋒。在30年代,鴻泰號茶莊即在泰國設立了分公司,名為“鴻泰昌號”,後又在香港及南洋各地設立了代理公司,堪稱普洱茶歷史上的第一個寵大的“普洱帝國”。現存的絕品存期有70年之久,且品格直逼任何一種大葉茶種的普洱茶極品鴻昌茶莊的總部一直設在倚邦。消失於人民公社成立之後。

設在泰國的鴻昌號至今仍然存在著,以越南泰國緬甸等國的茶菁制鴻泰昌普洱茶品,故“鴻泰昌圓茶”是“邊境普洱”,即最為普通的普洱茶的代表,是一個孤懸海外的普洱茶王國。在海外,仍存在著一個中國人開設的普洱茶王國,這的確是一件有意味的普洱精神。

綠印圓茶

綠印圓茶系勐海茶廠40~50年代製作的茶品,是“紅印”的姊妹產品。勐海綠印圓茶有早期和後期之分,早期綠印圓茶也叫“綠印甲乙圓茶”或“藍印甲乙圓茶”,早期綠印無論在陳香樟香滋味茶氣等方面都是一流的。後期綠印其指是50~60年代勐海茶廠所產的大批量普洱茶。有一部分茶品,是用新樹茶菁製造,但仍以生茶方式製造,被稱之為“綠印尾”,在普洱茶極品中,有極高的典藏價值。

無紙綠印圓茶

勐海無紙綠印圓茶,是勐海茶廠在50~60年代生產的普洱茶等系例產品。“無紙綠印圓茶”屬後期綠印之一,是當今普洱茶界的收藏家們眼中的珍寶。該產品採用勐海的喬木茶樹茶菁為原料,以生茶方式製成,因此又被稱之為“綠印頭”與“綠印尾”相對,品質各異,優者可與紅印圓茶媲美。

紅蓮圓茶

圓茶圓茶
“勐海紅蓮圓茶”是勐海茶廠所制的無紙綠印中的極品,以易武茶菁為原料,是三至五等較嫩者。該茶品水性厚滑,味道微甜,喉韻甘潤,有蘭香已至舌面生津之境,逐特將其命名為“紅蓮圓茶”。

紅蓮圓茶是以傳統壓模製造,茶身比一般茶餅寬大,但較薄,茶餅呈不規整圓形,有的甚至是橢圓,餅身有壓模痕跡,茶葉條索細長,金色芽頭摻夾其中,茶麵呈灰綠色,但有油光。典型的無紙綠印茶麵顏色,台灣品茗大師們視其為“綠印頭”中最好的普洱茶品。

製作工序

圓茶圓茶

1、萎凋
萎凋即是圓茶所指的涼青曬青。通過萎凋散發部分水分,提高葉子韌性,便於後續工序進行;同時伴隨著失水過程,酶的活性增強,散發部分青草氣,利於香氣透露。圓茶萎凋的特殊性,區別於紅茶製造的萎凋。紅茶萎凋不僅失水程度大,而且萎凋、揉捻、發酵工序分開進行,而圓茶的萎凋和發酵工序不分開,兩者相互配合進行。通過萎凋,以水分的變化,控制葉片內物質適度轉化,達到適宜的發酵程度。萎凋方法有四種:涼青,曬青,烘青,人控條件萎凋。
2、做青
做青是圓茶製作的重要工序,特殊的香氣和綠葉紅鑲邊就是做青中形成的。萎凋後的茶葉置於搖青機中搖動,葉片互相碰撞,擦傷葉緣細胞,從而促進酶促氧化作用。搖動後,葉片由軟變硬。再靜置一段時間,氧化作用相對減緩,使葉柄葉脈中的水分慢慢擴散至葉片,此鮮葉又逐漸膨脹,恢復彈性,葉子變軟。經如此有規律的熟悉動與靜的過程,茶葉發生了一系列生物化學變化。葉緣細胞的破壞,發生輕度氧化,葉片邊呈現紅色。葉片中央部分,葉色由暗綠轉變為黃綠,即所謂的“綠葉紅鑲邊”;同時水分的蒸發和運轉,有利於香氣、滋味的發展。
3、炒青

圓茶圓茶
圓茶的內質已在做青階段基本形成,炒青是承上啟下的轉折工序,它象綠茶的殺青一樣,主要是抑制鮮葉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進程,防止葉子繼續紅變,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質。

其次,是低沸點青草氣揮發和轉化,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時通過濕熱作用破壞部分葉綠素,使葉片黃綠而亮。此外,還可揮發一部分水分,使葉子柔軟,便於揉捻。
4、揉捻
通過揉捻,使葉片揉破變輕,卷轉成條,體積縮小,且便於沖泡。同時部分茶汁擠溢附著在葉表面,對提高茶滋味濃度也有重要作用。
5、乾燥
乾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發水分和軟化葉子,並起熱化作用,消除苦澀味,促進滋味醇厚。

營養價值

圓茶圓茶
補充多種維生

素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按其溶解性可分為水溶性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其中水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CB族維生素),可以通過飲茶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因此,飲茶是補充水溶性維生素的好方法,經常飲茶可以補充人體對多種維生素的需要。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酸,能提高人體的抵抗力免疫力。由於人體不能大量貯存維生素C,因而必須從食物中攝取。在茶葉中維生素C含量較高,一般每100克綠茶中含量可高達100毫克——250毫克,高級龍井茶含量可達360毫克以上,比檸檬、柑橘等水果含量還高。紅茶烏龍茶因加工中經發酵工序,維生素C受到氧化破壞而含量下降,每100克茶葉只剩幾十毫克,尤其是紅茶,含量更低。因此,綠茶檔次越高,其營養價值也相對增高。每人每日只要喝l0克高檔綠茶,就能滿足人體對維生素C的日需要量。

茶葉中的維生素A原即胡蘿蔔素的含量也比一般蔬菜都高。胡蘿蔔素具有維生素A的生理化作用,每百克茶葉中約含胡蘿蔔素5.46毫克。維生素Bl能預防和治療多發性神經炎。每百克茶葉中含有0.07毫克,其含量是蘋果的7倍。維生素B2是維持視網膜正常機能所必要的活性物質,每百克茶葉中含量高達1.20毫克,比含量豐富的黃豆還要高約5倍、比米高20倍,比瓜果高60倍。

B族維生素中的維生素Bl又稱硫胺素,B2又稱核黃素,B3又稱泛酸,B5又稱煙酸,B11又稱葉酸。葉酸是B族維生素的重要成員,它對防止貧血具有重要作用,但一般食物中都往往缺少它,美國加州大學分析結果認為,中國綠茶中含有較多的葉酸: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食品科學研究者更進一步指出:每天喝5杯綠茶就可獲得人體葉酸日需要量的1/4。英國茶葉專家哈勒先生也指出:茶葉中的硫胺素、核黃素、菸鹼酸和泛酸等可以構成維生素B複合體,如果每天喝6杯茶,則可為人體提供維生素B複合體日需要量的1/10。

圓茶圓茶
茶葉中還含有與人體微血管活動有關的維生素P,早在50年代,前蘇聯庫爾桑諾夫等人就發現葉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P類物質如D、L-兒茶素和L-表兒茶素每克茶葉乾物含量共為14毫克,L-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醋為16毫克,用兒茶素含量高的茶(尤其是綠茶)作為熱飲料將有助於人體補充維生素P。莫斯科生物化學研究所研究發現,茶葉中維生素C與維生素P的含量是檸檬汁桔子汁含量的4倍。這些成分對防止壞血病有一定的作用。人類儀器中如果缺乏維生素PP(即菸鹼酸)就會引起癲皮病腹瀉和痴呆等症。茶葉中的維生素PP含量遠遠高於蔬菜和水果,每百克茶葉中就含有維生素PP4.7毫克,而大白菜只含0.3毫克,西瓜只含0.2毫克,維生素K是一種抗出血茶葉中就含有維生素K約為300-500個國際單位。

由於脂溶性維生素難溶於水,茶葉用沸水沖泡也難以被吸收利用。因此,現今提倡適當“吃茶”來彌補這一缺陷,即將茶葉製成超微細粉,添加在各種食品中,如含茶豆腐、含茶麵條、含茶糕點、含茶糖果、含茶冰淇淋等。吃了這些茶食品,則可獲得茶葉中所含的脂溶性維生素營養成分,更好地發揮茶葉的營養價值。

圓茶圓茶
補充蛋白質和胺基酸

茶葉中能通過飲茶被直接吸收利用的水溶性蛋白質含量約為2%,大部分蛋白質為水不溶性物質,存在於茶渣內。茶葉中的胺基酸種類豐富,多達25種以上,其中的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纈氨酸,是人體必需的八種胺基酸中的六種。還有嬰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組氨酸。這些胺基酸在茶葉中含量雖不高,但可作為人體日需量不足的補充。

補充礦物質元素

茶葉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主要是等微量元素主要是等。如茶葉中含鋅量較高,尤其是綠茶,每克綠條平均含鋅量達73微克,高的可達252微克;每克紅茶中平均含鋅量也有32微克。茶葉中鐵的平均含量,每克乾條中為123微克;每克紅茶中含量為196微克。這些元素對人體的生理機能有著重要的作用。經常飲茶,是獲得這些礦物質元素的重要渠道之一。

藥理功能

茶葉中的咖啡鹼可刺激腎臟,促使尿液迅速排出體外,提高腎臟的濾出率,減少有害物質在腎臟中滯留時間。咖啡鹼還可排除尿液中的過量乳酸,有助於使人體儘快消除疲勞。

中國名茶2

中國人有“關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中國歷史上有 很長的飲茶紀錄,我國第一位著《茶經》而將茶藝宏揚光大的人,是唐朝的陸羽,後來經營茶藝的人, 都供奉他為“茶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