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綠茶

日照綠茶

日照綠茶產于山東省日照市。日照是世界茶學家公認的三大海綠茶城市之一。日照綠茶具有乾茶墨綠,沖泡後湯色黃綠明亮、栗香濃郁、回味甘醇、葉片厚、香氣高、耐沖泡等獨特優良品質,被譽為“中國綠茶新貴”並素稱“北方第一茶”。2006年3月,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日照綠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日照市自1966年“南茶北移”成功,現有茶園面積12萬畝,年產茶葉1500噸,占山東省的50%以上,是山東省最大的綠茶生產基地,產量連續六年列全省第一,素稱“北方第一茶”。其中嵐山區巨峰鎮1000畝有機茶已通過歐盟國際有機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獲得了歐盟市場的“通行證”。

基本信息

簡介

日照綠茶日照綠茶
日照市東港區人民政府與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簽署了合作建立北方茶葉生產基地協定,雙方建立了長期技術協作關係,並多次邀請中國茶葉研究所的家、教授來東港區指導茶葉生產,定期舉辦茶葉技術培訓班,雙方合作建起了江北唯一的一個千畝茶葉示範園,從南方引進了龍井福鼎大白茶等10餘個國家級無性系良種。

茶葉技術人員相繼攻克了十多項茶園優質豐產技術難關,完成了高效設施栽培等科研項目,並推廣了扦插繁育、配方施肥、合理修剪等新技術,使茶園面積不僅在規模上迅速擴大,而且在茶葉品種質量最佳化上有了顯著的提高。

茶葉加工龍頭企業的興起,還促進了茶葉加工質量的提高,到目前,全市先後有幾十種茶葉獲得市、省及國家級優質茶稱號,有十幾種茶獲省優、部優和國際金獎。其中,日照綠茶公司生產的“河山青”牌碧綠茶在第29屆布魯塞爾國際博覽會上獲金獎,在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上獲銀獎,被第三屆中國農業博覽會認定為國家級名牌產品,齊名於碧螺春等歷史名茶。

日照市地處山東省東南部,東臨黃海,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內山地丘陵土壤呈微酸性,屬黃棕壤土,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微量元素。由於地處高緯度,冬期比南方長1-2個月,晝夜溫差大利於內含物的積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對人體有用的微量元素,這裡生產的綠茶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測定,其中兒茶素胺基酸的含量分別比南方茶同類產品高13.7%和5.3%,優越的沿海氣候條件和優良的環境,孕育了日照綠茶。

優越的沿海氣候條件和優良的環境,孕育了日照綠茶“葉片厚、滋味濃、香氣高、而沖泡”的獨待品質,日照綠茶因此被譽為“江北第一茶”。迄今為止,日照綠茶公司生產的“河山”牌,茗家春茶葉公司生產的“茗農春”等32隻茶葉產品先後63次獲得省優、部優、國家名牌、國家金獎等榮譽和獎勵。

日照市是山東省唯一的“中國茶葉研究所北方示範區”,並有千畝茶園獲得歐盟有機食品證。日照綠茶暢銷全省及北京、東北等全國各大城市,並遠銷至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外市場,呈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日照市東港區正在籌建集觀光旅遊、茶葉貿易、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日照茶博園(日照綠茶超市),同時努力爭創中國馳名商標,實現日照綠茶品牌建設的跨越。

歷史

日照綠茶日照綠茶
1966年東港區的前身日照縣“南茶北引”獲得成功。此後東港茶葉不斷發展,特別是自1998年以來,日照市政府立足實際科學決策,把綠茶生產確立為農業特色經濟的支柱產業進行重點培植,致力建設“江北綠茶第一基地”,日照綠茶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2012年,日照綠茶區域內茶園面積已達到12萬畝,茶園面積占到全省的茶園面積半數以上,年產茶葉1500噸,占山東省的50%以上。是山東省最大的綠茶生產基地,產量連續六年列全省第一,俗稱“北方第一茶”。其中嵐山區巨峰鎮1000畝有機茶已通過歐盟國際有機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獲得了歐盟市場的“通行證”。

自然環境

日照市地處山東省東南部,東臨黃海,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境內山地丘陵土壤呈微酸性,屬黃棕壤土,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微量元素。優越的沿海氣候條件和優良的環境,孕育了日照綠茶“葉片厚、滋味濃、香氣高、耐沖泡”的獨待品質,日照綠茶因此被譽為“江北第一茶”。

生產科技

日照市近幾年來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在冬季採用茶葉反季節栽培方法,建起冬暖式塑膠大棚生產茶葉,所產大棚綠茶每年在春節前上市,大大提升了日照茶的知名度。日照市在茶樹栽培、管理、科研、試驗、示範等方面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尤其在茶樹無公害栽培方面,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病蟲害等措施,杜絕使用農藥,重施有機肥,全區5萬畝茶園己發展成為生態茶園,所產綠茶獲綠色食品認證。
日照綠茶實施無公害栽培技術,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病蟲害措施,杜絕使用農藥.追施有機肥料,所產綠茶獲國家綠色食品認證。

產業發展

2012年,日照市東港區籌建集觀光旅遊、茶葉貿易、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日照茶博園(日照綠茶超市),同時努力爭創中國馳名商標,實現日照綠茶品牌建設的跨越。
日照市東港區人民政府與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簽署了合作建立北方茶葉生產基地的協定。雙方建立了長期技術協作關係,並多次邀請中國茶葉研究所的專家、教授來嵐山港區巨峰鎮、五蓮縣指導茶葉生產,定期舉辦茶葉技術培訓班,雙方合作建起了江北唯一的一個千畝茶葉示範園,從南方引進了龍井、福鼎大白茶等10餘個國家級無性系良種。
茶葉技術人員相繼攻克了十多項茶園優質豐產技術難關,完成了高效設施栽培等科研項目,並推廣了扦插繁育、配方施肥、合理修剪等新技術。使茶園面積不僅在規模上迅速擴大,而且在茶葉品種質量最佳化上有了顯著的提高。

分類

日照綠茶日照綠茶
照綠茶按產季分為春茶、夏茶、秋茶、春茶。
春茶被稱為日照綠茶中的極品,特別是開春採摘的第一批更是極品中的極品,因為經過漫長冬季的洗禮,茶樹葉芽生長的特別緩慢,第一批的產量更是極為的稀少當然價格肯定是格外的昂貴,整個春天會有好幾批的採摘,其價格和品質是按採摘的時間來區分,越往前的品質越好價格也貴些。
春茶的特徵茶葉嫩小(芽)葉厚,沖泡出來香氣高、滋味濃、耐沖泡、口感清醇、鮮活清香、有濃郁的板栗香、豌豆鮮味。為此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對日照綠茶也作出了這樣的評價。
那如何區分春茶呢?春茶在沖泡後小嫩芽逐漸張開,湯色青中帶黃,即使隔夜後茶色也始終不變,而夏茶和秋茶不但葉芽較大、粗老而且沖泡後湯色會逐漸變紅銅色。
夏茶是三季茶中最不好喝的茶了,因為經過漫長的酷暑,茶葉焦黃粗大,而且不耐沖泡,所含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也少,當然其價格也最便宜的。
秋茶葉片比夏茶要厚,炒出來的乾茶略微顯粗,乾茶色澤翠綠,但是小黃片增多;口感上,香氣濃烈,有種特有的秋茶香,和鐵觀音的蘭花香相似,茶多酚含量降低,所以秋茶沒有苦澀感。相比而言比夏茶好比春茶差,中間檔次。

製作工藝

簡單分為殺青揉捻乾燥三個步驟,其中關鍵在於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殺青。鮮葉通過殺青,酶的活性鈍化,內含的各種化學成分,基本上是在沒有酶影響的條件下,由熱力作用進行物理化學變化,從而形成了綠茶的品質特徵。

殺青:殺青對茶品質起著決定性作用。通過高溫,破壞鮮葉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類物質氧化,以防止葉子紅變;同時蒸發葉內的部分水份,使葉子變軟,為揉捻造形創造條件。隨著水分的蒸發,鮮葉中具有青草氣的低沸點芳香物質揮發消失,從而是茶葉香氣得到改善。除特種茶外,該過程均在殺青機中進行。影響殺青質量的因素有殺青溫度、投葉量、殺青機種類、時間、殺青方式等。它們是一個整體,互相牽連制約。
揉捻:揉捻是綠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過利用外力作用,使葉片揉破變輕,卷轉成條,體積縮小,且便於沖泡。同時部分茶汁擠溢附著在葉表面,對提高茶滋味濃度也有重要作用,制綠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與熱揉之分。所謂冷揉,即殺青葉經過攤涼後揉捻;熱揉則是殺青葉不經攤涼而趁熱進行的揉捻。嫩葉宜冷揉以保持黃綠明亮之湯色於嫩綠的葉底,老葉宜熱揉以利於條索緊結,減少碎末。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綠茶的揉捻作業已實現機械化
乾燥:乾燥的目的,蒸發水分,並整理外形,充分發揮茶香。乾燥方法,有烘乾、炒乾和曬乾三種形式。乾燥工序,一般先經過烘乾,然後再進行炒乾。因揉捻後的茶葉,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乾,會在炒乾機的鍋內很快結成團塊,茶汁易粘結鍋壁。故此,茶葉先進行烘乾,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鍋炒的要求。 

泡法

一、器具:簿瓷壺一把,公道杯一隻,淺口小杯五隻。

二、選茶:清明前、穀雨前綠茶最為適宜。

三、沖泡步驟:

1、將沸水注入茶壺、公道杯。

2、將公道杯內的沸水注入小瓷杯內,再將沸水注入公道杯,降溫備用。

3、倒掉瓷壺內的沸水,置茶入壺。

4、第一泡茶,將公道杯的溫水注入壺內至滿;倒掉小瓷杯內的溫杯水,將沸水注入公道杯降溫備用。
5、提壺出茶,均勻分置於五小杯內,請客品茶。6、第二泡茶將公道杯的溫水注入壺內續水,收取客人飲用杯,加水、溫杯、倒掉、然後提壺出茶,均勻分置於五小杯內,請客品茶。

四、投茶量:瓷壺容量的1/5,多、少、濃、淡,可按客人喜好而增減。

五、水溫、沸水溫至80度至85度。

六、浸泡時間,第一泡一分鐘,第二泡一分半鐘(綠茶一般沖兩泡)。

歷史文化

日照綠茶日照綠茶
1966年東港區的前身日照縣“南茶北引”獲得成功。四十年來,東港茶葉不斷發展,特別是自1998年以來,日照市政府立足實際、科學決策,把茶葉生產確立為農業特色經濟的支柱產業重點培植,致力建設“江北綠茶第一基地”。目前,日照綠茶區域內茶園面積已達到12萬畝,茶園面積和產量均占到全省的茶園面積和產量的半數以上。

日照市近幾年來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在冬季採用茶葉反季節栽培方法,建起冬暖式塑膠大棚生產茶葉,所產大棚綠茶每年在春節前上市,大大提升了日照茶的知名度。日照市在茶樹栽培管理科研試驗示範等方面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尤其在茶樹無公害栽培方面,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病蟲害等措施,杜絕使用農藥,重施有機肥,全區5萬畝茶園己發展成為生態茶園,所產綠茶獲綠色食品認證。

日照綠茶實施無公害栽培技術,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病蟲害措施,杜絕使用農藥追施有機肥料,所產綠茶獲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日照綠茶富含對身體有益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常飲日照綠茶,能達到預防腦心血管疾病、提神健胃、降壓利尿、消食醒酒、防癌抗輻射減肥美容、延年益壽等功效,日照綠茶深受國內消費者的好評和讚譽。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專家對日照綠茶的評價是:獨特的沿海氣候和無工業污染地理條件,孕育了日照綠茶湯色黃綠明亮、栗香濃郁、回味甘醇、葉片厚、香氣高、耐沖泡的獨特優良品質,日照茶樹越冬期比南方長1-2個月,晝夜溫差大利於內含物的積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對人體有用的微量元素,經專家鑑定兒茶素、胺基酸的含量分別高於南方茶同類產品13.7%、5.3%。是山東省唯一的“全省茶葉放心生產示範區。”日照綠茶生產基地享有“江北第一茶”之美譽。

日照市自1966年“南茶北移”成功,現有茶園面積12萬畝,年產茶葉1500噸,占山東省的50%以上,是山東省最大的綠茶生產基地,產量連續六年列全省第一,素稱“北方第一茶”。其中東港區巨峰鎮1000畝有機茶已通過歐盟國際有機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獲得了歐盟市場的“通行證”。日照市種茶始於何時,已不可考。據傳該區城北10公里處的河山頂峰有古茶樹一株,因生於懸崖之上,高不可攀,無人敢登峰採摘,唯拾其落葉,或拋石擊葉,偶得幾片僅存,用開水沖飲,不僅可明目提神,而且可治腹疼,有奇效。日照市東港區人民政府與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簽署了合作建立北方茶葉生產基地的協定,雙方建立了長期技術協作關係,並多次邀請中國茶葉研究所的專家、教授來東港區指導茶葉生產,定期舉辦茶葉技術培訓班,雙方合作建起了江北唯一的一個千畝茶葉示範園,從南方引進了龍井43、福鼎大白茶等10餘個國家級無性系良種。茶葉技術人員相繼攻克了十多項茶園優質豐產技術難關,完成了高效設施栽培等科研園面積不僅在規模上迅速擴大,而且在茶葉品種質量最佳化上有了顯著的提高。建立茶葉加工龍頭是實現茶葉產業化發展的客觀需要。

近年來,一批茶葉加工廠相繼建立。日照“雪青”作為山東省著名商標,日照市的綠茶名牌,率先成立了公司,建立了茶葉基地。日照綠茶公司投資280萬元建起了年產10萬公斤茶葉的日照綠茶加工廠,兗州礦業集團與茶葉大鎮巨峰鎮合作建起了日照逢春茶廠。日照綠茶公司與日照市發達實業公司合資,投資1300餘萬元,按綠茶出口國際標準,建起了年加工能力為20萬公斤的大型茶葉加工廠——日照市茶葉貿易有限公司茶廠。

日照綠茶日照綠茶
山東日照御青茶業有限公司位於風景秀麗的黃海之濱日照市東港區,是山東省第一家進行日照綠茶產業化綜合開發的大型茶場。2002年被日照市政府確定為重點扶持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被國家農業部、國家工商局、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等六大部委評為“2003年度全國食品安全示範單位”中的唯一茶葉企業,被中國食品檢驗協會確定為國“國家質量檢測合格產品”,第二屆國際茶博會“優質茶獎”,獲得日照市工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衛生局等多家單位聯合頒發的“日照市消費者滿意單位”等榮譽。04年被中國消費者基金會評為“中國消費者信譽品牌”;同年被中國中輕產品質量保障中心評為“中國著名品牌”;2005年第三屆國際(日照)茶博覽會被評為“金獎”;並以50g特製精品御青拍得12.9萬元的高價,榮獲“標王”稱號;2005年九月份榮獲“全國安全食品百佳先進單位”;2006年元月1日,開通了日照至濟南的“御青茗茶”號火車專列。此專列的開通成為中國茶行業品牌建設的里程碑。

知名品牌茶葉加工龍頭企業的興起,還促進了茶葉加工質量的提高,到目前,全市先後有幾十種茶葉獲得市、省及國家級優質茶稱號,有十幾種茶獲省優、部優和國際金獎。其中,“雪青”被定為山東省著名商標,其它的還有“聖谷山”牌、“北葉青”牌、“御青”牌、“名將”等。近幾年來,日照市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在冬季採用茶葉反季節栽培方法,建起冬暖式塑膠大棚生產茶葉,所產大棚綠茶每年在春節前上市,大大提升了日照茶的知名度。日照市在茶樹栽培、管理、科研、試驗、示範等方面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尤其在茶樹無公害栽培方面,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病蟲害等措施,杜絕用農藥,重施有機肥,全區5萬畝茶園已發展成為生態茶園,所產綠茶獲綠色食品認證。

功效

日照綠茶的生長環境冬暖夏涼,春寒秋熱,年降雨量900毫米左右。這裡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使得茶葉的生產期緩慢,因而利於茶葉內含物質的積蓄。生長期每天日照14小時左右,所以葉片肥厚,內質好,耐沖泡。在種類繁多的各種綠茶中,它對人體的保健功能尤為顯著。
日照綠茶具有特殊的香氣,對中樞神經的疲勞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其生津指數遠遠高於其他飲品,有很好的潤喉效果,喝完以後,連續背書、朗讀、說話一小時都不會感到喉嚨有乾燥感。日照綠茶有很好的耐沖泡效果,早上沖泡,晚上茶香、口感如新,適合一天的飲用;茶多酚高於其他茶葉,利尿效果非常好,解暑效果明顯。
日照綠茶既是一種天然有機飲品,又有很好的保健功能。經科學分析和實驗室實驗證明,日照綠茶含有較高的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茶多酚和生物鹼,由多種營養和藥效成分,具有清心明目,殺菌消炎降脂和消血脂、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等功效。茶中富含的茶多酚和脂多糖等成分,可以吸附和捕捉放射性物質並與其結合一起排出體外。
日照綠茶富含對身體有益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常飲日照
綠茶,能達到預防腦心血管疾病、提神健胃、降壓利尿、消食醒酒、防癌抗輻射、減肥美容、延年益壽等功效,日照綠茶深受國內消費者的好評和讚譽。
健康專家建議,電腦一族至少每天喝三杯綠茶,因為綠茶有抗輻射的作用,能減少計算機螢光屏X射線的輻射危害。綠茶中富含的茶多酚和脂多糖等成分,可以吸附和捕捉放射性物質並與其結合一起排出體外。
研究發現,日照綠茶還具有堅齒明目的功效,茶中含有豐富的氟,能預防齲齒髮生;茶能抑制鈣質的減少,起著保護牙齒的作用,多飲綠茶有助於保護眼睛,對白內障、夜盲症有一定的預防效果。

保健作用

日照綠茶富含對身體有益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常飲日照綠茶,能達到預防腦心血管疾病、提神健胃、降壓利尿、消食醒酒、防癌抗輻射、減肥美容、延年益壽等功效,日照綠茶深受國內消費者的好評和讚譽。

榮譽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專家對日照綠茶的評價是:香氣高、滋味濃、葉片厚、耐沖泡,屬中國高檔綠茶。在2011年9月召開的中國第二節日照綠茶節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茶葉研究院研究所陳宗懋研究員曾明確指出,日照綠茶要想走出山東,走出中國,必須有知名的龍頭企業。在保證品牌質量和信譽的前提下,發展龍頭企業,對提高日照綠茶的知名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從品質品牌上下工夫,才能使茶葉躋身全國茶葉百強行列。企業的發展壯大是品牌建設的基礎,品牌建設的成果,反過來就立竿見影,影響企業的不斷壯大。茶葉加工龍頭企業的興起,還促進了茶葉加工質量的提高,日照市先後有幾十種茶葉獲得市、省及國家級優質茶稱號,有十幾種茶獲省優、部優和國際金獎。[
日照綠茶生產基地享有“江北第一茶”之美譽。在2011年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公布的289件馳名商標中,“日照綠茶”名列其中。這是“日照綠茶”繼獲得“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山東省著名商標”後獲得的又一項殊榮,也是日照市首家通過行政認定途徑在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的中國馳名商標。
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中國茶葉區域公共品牌價值評估課題組公布的2014中國茶葉區域公共品牌價值榜,“日照綠茶”品牌價值8.85億元,同比增長13.9%,居全省首位。
自2002年日照市東港區茶葉技術協會成功註冊了“日照綠茶”地理標誌商標以來,該商標先後被評為“山東省著名商標”、被批准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榮膺“中國馳名商標”和“山東省十大地理標誌商標”。

保護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了對日照綠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經審查合格,現批准自2006年3月23日起對日照綠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範圍

日照綠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山東省日照市人民政府《關於界定日照綠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的函》(日政字[2005]21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山東省日照市的東港區、嵐山區、莒縣、五蓮縣現轄行政區域。

要求

(一)品種
選用黃山群體、龍井43、福鼎大白、鳩坑中小葉種茶樹優良品種。
(二)立地條件
立地條件:要求地塊背風向陽,坡度在25o以下,土壤pH值4.5至6.5,有機質含量大於1.0%,土層厚度不低於60cm,地下水位在100cm以下。
(三)栽培技術
1.播種:採用單行或雙行種植,每穴播5至6粒種,出苗後定3至4株健壯苗。
2.茶苗栽植:茶苗栽植的最佳時間為3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栽後澆足定根水,並進行保墒。
(四)採摘。
1.採摘時間:每年4月10日至9月30日為採摘期。
2.採摘標準:特級茶要求一芽一葉初展為主,一芽一葉在10%以下;一級茶要求一芽一葉至一芽二葉初展為主,含一芽二葉在20%以下;二級茶要求一芽二葉至一芽三葉初展為主,含一芽三葉在30%以下;不同級別茶葉均需按標準分批即時采、合理采。
3.採摘方法:提手采,不應捋采和抓采,保持芽葉完整、新鮮、勻淨。
(五)加工工藝。
1.工藝流程:
(1)捲曲形:攤青→殺青→揉捻→二青→做形烘乾→提香→包裝→入庫。
(2)扁形:攤青→殺青→理條→做形(壓扁)→輝乾→包裝→入庫。
2.工藝要求:
鮮葉必須進行攤晾,攤放厚度不超過5cm,鮮葉失水率應控制在15%至20%之間。殺青時投放鮮葉要均勻一致,按照“嫩葉老殺、老葉嫩殺”的原則選擇不同的殺青溫度和時間。做形時按照先高后低的原則調整溫度,進行理條、整形。
(六)質量特色。
1.感觀:
(1)捲曲形:外形:條索細緊、捲曲、勻整;不同級別茶葉色澤從翠綠到墨綠,但不得枯黃、斷碎;內質:香氣高,從鮮嫩到尚純;湯色從嫩綠明亮到黃尚亮,但不得渾濁;滋味醇,無異味;葉底從明亮到尚亮,但不得花雜。
(2)扁形:外形:外形扁平,不同級別茶葉從光滑到尚平;色澤從嫩綠到深綠;勻整潔淨。內質:香氣高,從栗香到純正;滋味醇,無異味;湯色從黃綠明亮到黃綠尚亮;葉底從明亮到綠欠勻。
2.理化指標:
水浸出物≥37.0%(m/m),粗纖維≤16.0%(m/m);對特級和一級日照綠茶,要求硒(Se)≥25mg/kg(m/m),游離胺基酸總量≥3.0%(m/m)。

標誌

日照綠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日照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日照綠茶是我省第一個茶葉類地理標誌產品,也是日照市第一個地理標誌產品。日照市質監部門在2014年初就通過嚴格審查和產品初審合格,通過省質檢部門向國家質檢總局推薦申報了上述首批6家日照綠茶企業,申請使用專用標誌。國家質檢總局發布2007年第150號公告,聖谷山等6個日照綠茶品牌獲準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

貯存

方法

正確有效的貯存日照綠茶是保證日照綠茶香甜口感以及鮮爽風味的重中之重。
一、碳貯法
操作方法與石灰塊保存法基本相同。所用材料不過是用燃燒熄滅後的木炭,盛茶用具可代之以瓦罐或者小口鐵皮桶。木炭袋和綠茶茶葉袋的容量可視容器大小而增減。
二、石灰塊保存法
生石灰塊裝於白細布做的袋內。綠茶裝入白棉紙袋內,外套牛皮紙袋,然後將小口陶壇洗淨晾乾,下墊白紙,將綠茶茶葉袋置於小口陶壇內,中間嵌於一二隻石灰袋。用數層草質密封壇口,最後用磚頭或者厚木版壓實,以減少空氣交換量。此後要經常檢查保存情況,石灰潮解後要及時更換。
三、冷藏法
將茶葉烘乾水汽,含水量在3-5%之間,不超過6%。綠茶茶葉裝入鍍鋁複合袋,熱封口,用呼吸式抽氣機抽出袋中的空氣,同時沖入氮氣,加封上封口貼,置於茶箱,然後送入低溫冷藏庫保藏。

禁忌

忌潮濕:日照綠茶茶葉是一種疏鬆多孔的親水物質,因此具有很強的吸濕還潮性。保存綠茶時,相對濕度在60%較為適宜,超過70%就會因吸潮而發生霉斑,進而酸化變質。
忌高溫:日照綠茶茶葉最佳保存溫度為0-5℃。保存綠茶時,溫度過高茶葉中的胺基酸、糖類、維生素和芳香性物質則會被分解破壞,使質量、香氣、滋味都有所降低。
忌陽光:陽光會促進日照綠茶茶葉色素及酯類物質的氧化,能將葉綠素分解成為脫鎂葉綠素。保存綠茶時,不應將綠茶茶葉貯存在玻璃容器或透明塑膠袋中,受日光照射後,其內在物質會起化學反應,使綠茶茶葉品質變壞。
忌氧氣:日照綠茶茶葉中的葉綠素、醛類、酯類、維生素C等易與空氣中的氧結合,氧化後的綠茶茶葉會使綠茶茶葉湯色變紅、變深,使營養價值大大降低。保存綠茶時,要密封好,不與空氣接觸。
忌異味:日照綠茶茶葉中含有高分子棕櫚酶和萜稀類化合物。這類物質生性活波極不穩定,能夠廣吸異味。因此保存綠茶時,如將茶葉與有異味的物品混放貯存時,綠茶茶葉就會吸收異味而且無法去除。

中國名茶2

中國人有“關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中國歷史上有 很長的飲茶紀錄,我國第一位著《茶經》而將茶藝宏揚光大的人,是唐朝的陸羽,後來經營茶藝的人, 都供奉他為“茶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