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

《禮記》

《禮記》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闡述的思想,包括社會、政治、倫理、哲學、宗教等各個方面,其中《大學》、《中庸》、《禮運》等篇有較豐富的哲學思想。《禮記》,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禮儀著作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十三經之一。是戰國以後及西漢時期社會的變動,包括社會制度、禮儀制度和人們觀念的繼承和變化,儒家經典著作之一。49篇分屬於制度、通論、名堂陰陽、喪服、世子法、祭祀、樂記、吉事等,它闡述的思想,包括社會、政治、倫理、哲學、宗教等各個方面,其中《大學》《中庸》《禮運》等篇有較豐富的哲學思想。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註解,後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並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禮有周禮、儀禮、禮記,春秋有左傳、公羊、轂梁,加上論語、爾雅、孝經,這樣是十二經;宋明又增加入孟子,於是定型為十三經”,為士者必讀之書。

基本信息

概述

《禮記《禮記》
儒家經典之一。系中國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本。西漢宣帝在位時,戴德戴聖各自輯錄有一個選本,分別被後人稱為《大戴禮記》《小戴禮記》,後者一般也簡稱《禮記》。《禮記》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闡述的思想,包括社會、政治、倫理、哲學、宗教等各個方面,其中《大學》《中庸》《禮運》等篇有較豐富的哲學思想。《大戴禮記》現存最早的注本是北周盧辯注。《小戴禮記》的主要注本有東漢鄭玄的《禮記注》,孔穎達的《禮記正義》、清朱彬的《禮記訓纂》和孫希旦的《禮記集解》等。《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
《禮記》一書的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後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聖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取捨,各有特色。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註解,後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並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成為士人必讀之書。

內容

它主要是對禮制﹑禮意的記載和論述。其中涉及秦漢以前的社會組織﹑生活習俗﹑道德規範﹑文物制度等情況﹐反映了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思想。這些都是研究古史的重要材料。

《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禮記》的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後,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的作品,還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意,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實際上,這部九萬字左右的著作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曆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萬象,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禮儀
《禮記》全書用散文寫成,一些篇章具有相當的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闡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劃,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闢而深刻。據傳,《禮記》一書的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後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聖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取捨,各有特色。東末年,著名學者鄭玄《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註解,後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並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成為士人必讀之書。

從散文藝術方面看﹐《禮記》中的議論文﹐如《禮運》《樂記》等篇的部分章節﹐雍容大雅﹐氣勢沛然﹐結構嚴整。記敘文如《玉藻》﹑《坊記》等篇的部分章節﹐文筆凝練﹐言簡意賅。尤其是《檀弓》《仲尼燕居》等篇中的敘事小品﹐寫得生動形像﹑意味雋永﹐都是較優秀的作品。如《檀弓》中的“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曾子寢疾”等章﹐以簡練的文字傳達出不同的生活場面和人物心理﹐情景宛然﹐筆法多變。“孔子過山側”章﹐形容苛政猛於虎﹐令人

怵目驚心。“齊大飢”章只80餘字﹐卻把黔敖的倨傲﹑餓者不為所屈﹐寫得活靈活現﹐其中還有服飾﹑神態﹑語氣的描

繪﹐接近於小說。“孔子蚤作”﹑“獻文子成室”等章﹐還嵌以詩歌﹑偶語﹑排句﹐增加了文章的生動性和感情色彩。

《檀弓》的不少篇幅糅合著想像的成分﹐而非信史﹐這一點前人已多有揭示。可見七十子的後學﹐對於師說也作了文學

性的加工。

《禮記》唐代列為“九經”之一﹐宋代列於“十三經”中﹐為士子必讀之書﹐對後代思想﹑文學都有一定的影響。主要注本有﹕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今存宋紹熙三年(1192)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宋元遞修本。清朱彬有《禮記訓纂》﹐孫希旦有《禮記集解》。

《禮記》與《儀禮》《周禮》合稱“三禮”,對中國文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各個時代的人都從中尋找思想資源。因而,歷代為《禮記》作注釋的書很多,當代學者在這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我們這裡選錄的原文依據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經註疏》,注釋和譯文則廣泛參閱了各種有影響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準確簡明易懂。選錄的篇章由作者加上標題(原文只有篇名,每篇原文都較長),原則上採用選文的首句作標題,注釋中只說明選自某篇。

體裁

《禮記》全書用記敘文形式寫成,一些篇章具有相當的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畫,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闢而深刻。

作者簡介

戰國至秦漢間講禮文章的選集。儒家經典之一。相傳為西漢戴聖所編。戴聖字次君﹐梁郡(今河南商丘)人﹐曾任九江太守﹐與叔父戴德一起學禮於后蒼﹐宣帝時為博士。《禮記》多數篇章可能都是“七十子後學者所記”(《漢書?藝文志》)。孔子死後﹐門徒“七十子”散居各諸侯國﹐他們的學生又各傳其師說﹐所傳的講禮的文章流傳至漢已有一百數十篇﹐相當繁複﹐戴德選其85篇為《大戴禮記》(今殘)﹐戴聖又選49篇為《小戴禮記》﹐即今本《禮記》。選入文章在長期授受的過程中﹐不免有所增益﹐所以其中夾雜著秦漢時的言論。

編定及地位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東漢鄭玄的《六藝論》、晉代陳邵的《周禮論敘》《隋書·經籍志》都認為是西漢禮學家戴聖編定的。這是傳統的說法。經近代學者研究,斷定這種說法有問題。西漢時期立於學官的五經是《易》《書》《詩》、《禮》、《春秋》。所謂《禮》,指的是《士禮》,也就是晉代以來所稱的《儀禮》。先秦禮學家們傳習《儀禮》的同時,都附帶傳習一些參考資料,這種資料叫作“記”。所謂學所記也。”西漢禮學家們傳授《儀禮》的時候,也各自選輯一些“記”,作為輔助材料。它們共同的特點是:一、都是用當時通行的隸書抄寫的;二、附《儀禮》而傳習,沒有獨立成書;三、因為是附帶傳習的資料,往往隨個人興趣而有所刪益,即使是一個較好的選輯本,它的篇數、編次也沒有絕對的固定性。

西漢禮學純屬今文學派,儘管禮學家們彼此的學術觀點也存在著歧異,但他們都排斥古文經記,再說當時一些古文經記都藏在皇家秘府,一般人也見不到。西漢末期,掌管校理古文經籍的劉歆,建議把《左氏春秋》《毛詩》《逸禮》《古文尚書》列為官學,結果遭到學官博士們的一致反對,劉歆斥責他們“抱殘守缺”。內此可以推知,西漢禮學家們各自選輯的“記”,不會也不可能收進他們所排斥的而當時尚未行世的古文經記。可是由東漢中期傳留至今的《禮記》中,就羼進了古文學派的文字。比如“記”,就是對經文的解釋、說明和補充。這種記,累世相傳原是很多的,不是一人一時之作。到了西漢時期,禮家傳抄的記就不多了。東漢史學家班固在他的《漢書·藝文志》禮家項目中說:“《記》百三十一篇,七十子後《奔喪》《投壺》就是《逸禮》中的兩篇。因此,不能說今天所見的這部《禮記》是西漢禮學家戴聖編定的。

西漢平帝時期,王莽當政,把《左氏春秋》、《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立於學官,此後大力推行古文經學二十多年。東漢王朝建立後,立經十四博士,都是今文經學,《禮》的方面,立的是大戴、小戴兩家,把王莽時期所立的各種古文經學再次排斥在官學之外。雖然如此,由於古文經學已大興於世,從

《禮記》《禮記》

總的情況來看,今文古文兩個學派日趨混同。東漢時期的大多數今文學派的禮學

家,為了適應皇朝的禮制需要,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不再甘心“抱殘守缺”地傳習《士禮》,而致力於“博學洽聞”,從而在資料的匯揖上也趨向並蓄兼收。因此西漢經師們選編傳抄下來的各種選輯本,經過東漢經師之手,自然不免羼進了一些已經行世的古文記。

經過長時期的流傳刪益,到東漢中期大多數“記”的選輯本先後被淘汰,而形成和保留了八十五篇本和四十九篇本。前著篇數多,遂名之為《大戴禮記》;後者篇數少,遂名之為《小藏禮記》。其實這兩個“記”的選輯本,都不是大戴(戴德)小戴(戴聖)各自附《儀記》而傳習的“記”的選輯本的原貌。關於這個問題,洪業先生在他的《禮記引得序》中有極為精細的考辨。

東漢學者鄭玄給東漢中期定型的收有四十九篇的“記”的選輯本——《禮記》做了出色的註解,這樣一來,使它擺脫了從屬《儀禮》的地位而獨立成書,漸漸得到一般士人的尊信和傳習,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不少有關《禮記》的著作。到了唐朝國家設科取土,把近二十萬字的《左傳》和十萬字的《禮記》都列為大經,五萬字的《儀禮》和《周禮》《詩經》等列為中經。因為《禮記》文字比較通暢,難度較小,且被列為大經,所以即使它比《儀禮》的字數多近一倍,還是攻習《禮記》的人多。到了明朝,《禮記》的地位進一步被提高,漢朝的五經里有《儀禮》沒有《禮記》,明朝的五經里有《禮記》沒有《儀禮》。《禮記》由一個附庸蔚為大國了。而《儀禮》這個往昔大國則日趨衰落了。

西漢這一漫長的歷史時期,為什麼《禮記》越來越受重視,而《儀禮》越來越被漠視呢?因為《儀禮》記的是一大堆禮節單子,枯燥乏味,難讀難懂,又離現實生活較遠,社會的發展使它日益憔悴而喪失了吸引力。而《禮記》呢?它不僅記載了許多生活中實用性較大的細儀末節,而且詳盡地論述了各種典扎的意義和制禮的精神,相當透徹地宣揚了儒家的禮治主義。歷史和現實的經驗使封建統治階級越來超深切地認識到,在強化國家機器的同時,利用以禮治主義為中心的儒家思想,吸引廣大知識階層,規範世人的思想和行動,是維護統治聯序從而獲得“長治久安”的不容忽視的大政方針。這就是《禮記》受到歷代王朝的青睞,以至被推上經典地位的根本原因。幾千年來,對中華民族意識形態影響最大的書是儒家的書。從所起作用的大小來估計,《禮記》僅次於《論語》,比肩於《孟子》,而遠遠超過《荀子》。西漢以後,《禮記》由一部儒學短篇雜編上升為泱泱大國的一部重要經典,這史實本身,就值得注意。

內容及價值

《禮記》《禮記》

由鄭玄作注而能夠傳世的《禮記》,共收四十九篇文字。目錄是:《曲禮上》第一,《曲禮下》第二,《檀弓上》第三,《檀弓下》第四,《王制》第五,《月令》第六,《曾子問》第七,《文王世子》第八,《禮運》第九,《禮器》第十,0《郊特牲》第十一,《內則》第十二,《玉藻》第十三,《明堂位》第十四,《喪服小記》第十五,《大傳》第十六,《少儀》第十七,《學記》第十八,《樂記》第十九,《雜記上》第二十,《雜記下》第二十一,《喪大記》第二十二,《祭法》第二十三,《祭義》第二十四,《祭統》第二十五,《經解》第二十六,《哀公問》第二十七,《仲尼燕居》第二十八,《孔子閒居》第二十九,《坊記》第三十,《中庸》第三十一,《表記》第三十二,《緇衣》第三十三,《奔喪》第三十四,《問喪》第三十五,《服問》第三十六,《間傳》第三十七,《三年問》第三十八,《深衣》第三十九,《投壺》第四十,《儒行》第四十一,《大學》第四十三,《冠義》第四十三,《昏義》第四十四,《鄉飲酒義》第四十五,《射義》第四十六,《燕義》第四十七,《聘義》第四十八,《喪服四制》第四十九。

《禮記》這部儒學雜編,內容很龐雜,大體上可分成以下幾個方面:有專記某項禮節的,體裁跟《儀禮》相近,如《奔喪》、《投壺》。有專說明《儀禮》的,如《冠義》、《昏義》、《鄉飲灑義》、《射義》、《燕義》、《聘義》、《

喪服四制》。它們是份別解釋《儀禮》中《土冠禮》、《昏禮》、《鄉飲酒禮》、《鄉射禮》、《大射儀》、《燕禮》、

《喪服》各篇的,跟《儀札》關係最為密切。有雜記喪服喪事的,如《檀弓》《曾子問》《喪服小記》《雜記》《喪大記》《奔喪》《問喪》、《服問》、《間傳》、《三年問》、《喪服四制》等。

有記述各種禮制的,如《王制》、《禮器》、《郊特牲》、《玉藻》、《明堂位》、《大傳》、《祭法》、《祭統》、《深衣》等篇。有側重記日常生活禮節和守則的,如《曲禮》、《內則》、《少儀》等篇就是。

有記孔子言論的,如《坊記》、《表記》、《緇衣》、《仲尼燕居》、《孔子閒居》、《哀公問》、《儒行》等,這些篇大都是託名孔子的儒家言論。

有結構比較完整的儒家論文,如《禮運》《學記》《祭義》、《經解》、《大學》《中庸》。此外還有授時頒政的

《月令》,意在為王子示範的《文王世子》

《禮記《禮記》

以上所列並非科學分類,只不過想通過它粗略地反映各篇的性質。

《禮記》是部儒學雜編,裡面包含儒家的思想史料相當豐富。研究早期儒家思想,需要讀《論語》,研究戰國秦漢時期的儒家思想,就不能不讀《禮記》了。讀《論語》能夠看到儒家學派的確立,讀《孟子》《荀子》、《禮記》能夠看到儒家學派的發展。從《禮記》這部書里,可以看到儒家對人生的一系列的見解和態度。《王制》、《禮運》談到了儒家對國家、社會制度的構想。如《禮運》展示的理想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謂大同。”這類光輝的語言,並不因為年長日久而失去亮度,它極為精煉地反映了我們祖先對美滿而公正的社會的強烈嚮往。

《禮記》有不少篇章講修身作人的,象《大學》《中庸》《儒行》等篇就是研究儒家人生哲學的重要資料。專講教育理論的《學記》,專講音樂理論的《樂記》,其中精粹的言論,至今仍然有研讀的價值。

《曲禮》、《少儀》、《內則》等篇記錄了許多生活上的細小儀節,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古代貴族家庭成員間彼此相處的關係。今天看來,這些細節極為繁瑣、迂腐、呆板、缺乏生氣,不過有些地方,還是可以借鑑的。讀了這些篇,我們可以知道,說中國是個文明禮義之邦,絕不是個空泛的贊語。

《禮記》關於喪祭之類的篇章占了很大的比重。這類文字有四大特點:瑣碎、枯燥、難懂、遠離今天的生活。可是對於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特別是研究中國宗法制度的人們來說,實是珍貴的文字資料。其中有很多地方是對《儀禮·喪服》的補充和說明。

《禮記》中還有不少專篇是探討制禮深義的。這類文章是研究儒家禮治思想的重要依據。舉例來說,《昏義》是解釋《昏禮》制定意義的專篇。一開始就解釋為什麼要重視婚禮,說“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所以要在家長主持下搞一套隆重禮節。從而得知,結婚一事之所以重要,儒家並不著眼於當事男女的幸福,而是:一,密切兩個家族的關係;二,男方死去的祖先,有人祭祀了;三,傳宗接代。儒家認為,結婚只能是家族中的一件莊重的事,不是個人的美事。傳宗接代意味著新陳代謝,這樣,做人子的不能無所感傷,所以《郊特牲》說“昏禮不賀,人之序也”。鄭玄注說“序猶代也”。

此外,儒家對各種祭禮、喪禮、冠禮、鄉飲酒禮、射禮、聘禮等等,在《禮記》中也都有一套解釋。顯然,研究這些都有助於全面理解儒家的思想體系。

眾所周知,儒家思想中有對社會發展、人類進步起消極作用的部分,如全力維護等級制度,頑固宣揚男尊女卑等等。這些,在《禮記》中都得到了充分反映。

總之,《禮記》是了解和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史料。

典籍

。、
漢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稱為“經”,弟子對“經”的解說是“傳”或“記”,《禮記》因此得名,即對“禮”的解釋。到西漢前期《禮記》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傳戴德選編其中八十五篇,稱為《大戴禮記》;戴聖選編其中四十九篇,稱為《小戴禮記》。東漢後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專稱《禮記》而且和《周禮》《儀禮》合稱“三禮”,鄭玄作了注,於是地位上升為經。書中還有廣泛論說禮意、闡釋制度、宣揚儒家理想的內容。
宋代的理學家選中《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把他們合稱為“四書”,用來作為儒學的基礎讀物《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周禮》《儀禮》《禮記》,合稱三禮。《周禮》又稱《周官》講官制和政治制度。《儀禮》記述有關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等禮儀制度。《禮記》則是一部秦漢以前儒家有關各種禮儀制度的論著選集,其中既有禮儀制度的記述,又有關於禮的理論及其倫理道德、學術思想的論述。這裡,僅就有關《儀禮》一書的一些問題作一些簡要的說明。

範例

《儀禮》的篇數與作者今《十三經註疏》本《儀禮》,共十七篇,目次如下:
士冠禮第一,士昏禮第二,士相見禮第三,鄉飲酒禮第四,鄉射禮第五,燕禮第六,大射禮第七,聘禮第八,公食大夫禮第九,覲禮第十,喪服第十一,士喪禮第十二,既夕禮第十三,士虞禮第十四,特牲饋食禮第十五,少牢饋食禮第十六,有司徹第十七這個次序,為漢劉向《別錄》所列。據文獻記載,漢武帝時,在孔壁中發現了《古禮》五十六篇,其中十七篇與漢初經生所傳十七篇《儀禮》相同,但多出三十九篇。此三十九篇禮文久佚,學者稱之為《逸禮》。
由此便產生一個問題:十七篇《儀禮》是不是一個殘本。一種觀點據此認為,十七篇《儀禮》是一部殘缺不完之書。另一種觀點正與此相反,認為十七篇《儀禮》並非一不完全的殘本,而是一部完備的著作。清人邵懿辰《禮經通論》對此有很詳細的論證。《禮記。昏義》說:“夫禮始於冠,本於昏,重於喪祭,尊於朝聘,和於射鄉,此禮之大體也。
《儀禮》十七篇,《昏義》所說作為“禮之大體”的上述八項內容,皆完整無缺。另外,《禮記》中有很多篇是直接解釋《儀禮》的。
《禮記》有《冠義》釋《士冠禮》;有《昏義》釋《士昏禮》;有《問喪》釋《士喪禮》;有《祭義》、《祭統》釋《郊特牲》、《少牢饋食禮》、《有司徹》;有《鄉飲酒義》釋《鄉飲酒禮》;有《射義》釋《鄉射禮》、《大射禮》;有《燕義》釋《燕禮》;有《聘義》釋《聘禮》;有《朝事》(《大戴禮記》)釋《覲禮》;有《喪服四制》釋《喪服》,都不出《儀禮》十七篇之外。由此可見,今本《儀禮》,應該說是一部體系和內容完備的著作。邵懿辰認為,“經禮三百,曲禮三千”(《禮記。禮器》),古來之禮,不止此十七篇,亦不止《漢書·藝文》、《禮記》,儒學經典之一,所收文章是孔子的學生及戰國時期儒學學者的作品。漢朝學者戴德將漢初劉向收集的130篇綜合簡化,一共得85篇,稱為《大戴禮記》,後來其侄戴聖又將“大戴禮記”簡化刪除,得46篇,再加上《月令》、《明堂位》和《樂記》,一共49篇,稱為《小戴禮記》。“大戴禮記”至隋、唐時期已散逸大半,現僅留傳39篇,而“小戴禮記”則成為今日通行的《禮記》。
漢景帝時魯恭王初好治宮室而壞孔子宅,得古《禮》五十七篇於壞壁之中,其中十七篇與《儀禮》相同,《奔喪》、《投壺》見於另外四十篇中,禮家將其錄於《禮記》之中,得以流傳,而其餘篇章,因為藏之秘府,世人難得一見,後來散逸不傳,稱為“逸《禮》”。
朱熹撰有《朱子家禮》一書,他認為“《禮記》只是解《儀禮》”。阮元在《書東莞陳氏<學蔀通辯>後》說:“朱子中年講理,固已精實,晚年講禮,尤耐繁難,誠有見乎理必出於禮也。古今所以治天下者禮也,五倫皆禮……且如殷尚白,周尚赤,禮也。使居周而有尚白者,若以非禮折之,則人不能爭,以非理折之,則不能無爭矣故理必附乎禮以行,空言理,則可彼可此之邪說起矣。”

精闢

《禮記》全書以散文撰成,一些篇章饒具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闡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劃,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闢而深刻。

境界

《禮記》不僅是一部描寫規章制度的書,也是一部關於仁義道德的教科書。其中最有名篇章,有《大學》、《中庸》、《禮運》(首段)等。《禮運》首段是孔子與子游的對話,又稱為《禮運·大同》篇,大同二字常用作理想境界的代名詞,不少地名亦取用此二字。

篇章

曲禮上第一 曲禮下第二 檀弓上第三 檀弓下第四 王制第五 月令第六
曾子問第七 文王世子第八 禮運第九 禮器第十 效特牲第十一 內則第十二
玉藻第十三 明堂位第十四 喪服小記第十五 大傳第十六 少儀第十七 學記第十八
樂記第十九 雜記上第二十 雜記下第二十一 喪大記第二十二 祭法第二十三 祭義第二十四
祭統第二十五 經解第二十六 哀公問第二十七 仲尼燕居第二十八 孔子閒居第二十九 坊記第三十
中庸第三十一 表記第三十二 緇衣第三十三 奔喪第三十四 問喪第三十五 服問第三十六
間傳第三十七 三年問第三十八 深衣第三十九 投壺第四十 儒行第四十一 大學第四十二
冠義第四十三 昏義第四十四 鄉飲酒義第四十五 射義第四十六 燕義第四十七 聘義第四十八
喪服四制第四十九

原文

禮運

昔者仲尼與於蠟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已.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已.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已.大人世及以為禮.域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已.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言偃復問曰.如此乎禮之急也.孔子曰.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詩曰.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是故夫禮.必本於天.餚於地.列於鬼神.達於喪祭射御.冠昏朝聘.故聖人以禮示之.故天下國家可得而正也.
言偃復問曰.夫子之極言禮也.可得而聞與.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時焉.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義.夏時之等.吾以是觀之.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於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號.告曰.皋某復.然後飯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體魄則降.知氣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鄉.皆從其初.
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
後聖有作.然後修火之利.範金.合土.以為台榭宮室牖戶.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為醴酪.治其麻絲.以為布帛.以養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從其朔.
故玄酒在室.醴盞在戶.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陳其犧牲.備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鐘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與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齊上下.夫婦有所.是謂承天之祜.
作其祝號.玄酒以祭.薦其血毛.腥其俎.孰其餚.與其越席.疏布以冪.衣其澣帛.醴盞以獻.薦其燔炙.君與夫人交獻.以嘉魂魄.是謂合莫.
然後退而合亨.體其犬豕牛羊.實其簠簋籩豆鉶羹.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謂大祥.此禮之大成也.
孔子曰.於呼哀哉.我觀周道.幽厲傷之.吾舍魯何適矣.魯之郊禘.非禮也.周公其衰矣.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是天子之事守也.故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
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謂大假.
祝嘏辭說.藏於宗祝巫史.非禮也.是謂幽國.盞斝及屍君.非禮也.是謂僭君.
冕弁兵革.藏於私家.非禮也.是謂脅君.
大夫具官.祭器不假.聲樂皆具.非禮也.是謂亂國.

。
故仕於公曰臣.仕於家曰仆.三年之喪.與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與家僕雜居齊齒.非禮也.是謂君與臣同國.故天子有田以處其子孫.諸侯有國以處其子孫.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是謂制度.故天子適諸侯.必舍其祖廟.而不以禮籍入.是謂天子壞法亂紀.諸侯非問疾弔喪.而入諸臣之家.是謂君臣為謔.
是故禮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別嫌明微.儐鬼神.考制度.別仁義.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則君位危.君位危則大臣倍.小臣竊.刑肅而俗敝.則法無常.法無常而禮無列.無禮列則士不事也.刑肅而俗敝.則民弗歸也.是謂疵國.
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於天.餚以降命.命降於社之謂餚地.降於祖廟之謂仁義.降于山川之謂興作.降於五祀之謂制度.此聖人所以藏身之固也.故聖人參於天地.並於鬼神.以治政也.處其所存.禮之序也.玩其所樂.民之治也.故天生時而地生財.人其父生而師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於無過之地也.
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君者所養也.非養人者也.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故君明人則有過.養人則不足.事人則失位.故百姓則君以自治也.養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顯也.故禮達而分定.故人皆愛其死而患其生.
故用人之知去其詐.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貪.
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大夫死宗廟.謂之變.
故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於其義.明於其利.達於其患.然後能為之.
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

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講信修睦.謂之人利.爭奪相殺.謂之人患.故聖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

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故欲惡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測度也.美惡皆在其心.不見其色也.欲一以窮之.舍禮何以哉.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故天秉陽.垂日星.地秉陰.竅于山川.播五行於四時.和而後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五行之動.迭相竭也.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為本也.五聲.六律.十二管.還相為宮也.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也.五色.六章.十二衣.還相為質也.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故聖人作則.必以天地為本.以陰陽為端.以四時為柄.以日星為紀.月以為量.鬼神以為徒.五行以為質.禮義以為器.人情以為田.四靈以為畜.以天地為本.故物可舉也.以陰陽為端.故情可睹也.以四時為柄.故事可勸也.以日星為紀.故事可列也.月以為量.故功有藝也.鬼神以為徒.故事有守也.五行以為質.故事可復也.禮義以為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為田.故人以為奧也.四靈以為畜.故飲食有由也.何謂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故龍以為畜.故魚鮪不淰.鳳以為畜.故鳥不獝.麟以為畜.故獸不狘.龜以為畜.故人情不失.
故先王秉蓍龜.列祭祀.瘞繒.宣祝嘏辭說.設制度.故國有禮.官有御.事有職.禮有序.
故先王患禮之不達於下也.
故祭帝於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於國.所以列地利也.祖廟.所以本仁也.山川.所以儐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故宗祝在廟.三公在朝.三老在學.王前巫而後史.卜巫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無為也.以守至正.
故禮行於郊.而百神受職焉.禮行於社.而百貨可極焉.禮行於祖廟.而孝慈服焉.禮行於五祀.而正法則焉.故自郊社.祖廟.山川.五祀.義之修而禮之藏也.
是故夫禮.必本於大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於天也.
夫禮必本於天.動而之地.列而之事.變而從時.協於分藝.其居人也曰養.其行之以貨力.辭讓.飲食.冠昏.喪祭.射御.朝聘.
故禮義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講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膚之會.筋骸之朿也.所以養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達天道.順人情之大竇也.
故唯聖人為知禮之不可以已也.故壞國.喪家.亡人.必先去其禮.故禮之於人也.猶酒之有櫱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
故聖王修義之柄.禮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聖王之田也.修禮以耕之.陳義以種之.講學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樂以安之.故禮也者.義之實也.協諸義而協.則禮雖先王未之有.可以義起也.義者.藝之分.仁之節也.協於藝.講於仁.得之者強.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故治國不以禮.猶無耜而耕也.為禮不本於義.猶耕而弗種也.為義而不講之以學.猶種而弗耨也.講之於學而不合之以仁.猶耨而弗獲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樂.猶獲而弗食也.安之以樂而不達於順.猶食而弗肥也.四體既正.膚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職相序.君臣相正.國之肥也.天子以德為車.以樂為御.諸侯以禮相與.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謂大順.大順者.所以養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故事大積焉而不苑.並行而不繆.細行而不失.深而通.茂而有間.連而不相及也.動而不相害也.此順之至也.故明於順.然後能守危也.
故禮之不同也.不豐也.不殺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故聖王所以順.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用水.火.金.木.飲食.必時.合男女.頒爵位.必當年德.用民必順.故無水旱昆蟲之災.民無凶飢妖孽之疾.故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人不愛其情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車.河出馬圖.鳳皇麒麟.皆在郊棷.龜龍在宮沼.其餘鳥獸之卵胎.皆可俯而窺也.則是無故.先王能修禮以達義.體信以達順.故此順之實也。

學記

。
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諛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游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兌命曰.敬孫務時敏.厥修乃來.其此之謂乎.
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此之謂乎.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屍.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荅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古之學者.比物醜類.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學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大學,曲禮,檀弓,王制,月令,曾子問,文王世子,禮運,禮器,郊特牲,內則,玉藻,明堂位,喪服小記,大傳,少儀,樂記,雜記,喪大記,喪服大記,祭法,祭義,祭統,經解,哀公問,仲尼燕居,孔子閒居,坊記,中庸,表記,緇衣,奔喪,問喪,服問,間傳,三年問,深衣,投壺,儒行,冠義,昏義,鄉飲酒義,射義,燕義,聘義,喪服四制。

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讀法及參考書

《禮記》《禮記》

讀《禮記》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正文鄭注上。不要喧賓奪主,就是說,不要忽視正文、拋開鄭注而花很大精力去看其它的註解書籍。

讀《禮記》應該把四十九篇文字分成幾大類去讀。篇章性質相近,資料範圍相同,就更容易索解。讀《禮記》應該採取先易後難的辦法。按前面粗略的分類來說,可以先讀那些文字比較通暢的論文,如《禮運》、《學記》等篇;其次讀有關孔子言論的,如《坊記》、《表記》等篇;其次讀說明《儀禮》的,如《冠義》、《昏義》等篇;其次讀記述各種禮制的,如《禮器》、《郊特牲》等篇;其次讀記載生活日常禮節的,如《曲禮》、《內則》、《少儀》等篇;最後讀那一批有關喪事喪服的。

讀《禮記》要孤立難點。比如每讀一篇,凡看不懂的正文、鄭注,或對鄭的註解有所懷疑的地方,都一一標出。等讀完一篇後,回過頭來,再看《禮記正義》或其他註解書。《禮記》文字比《易經》《尚書》《儀禮》好懂些,每篇通過鄭注仍看不懂的地方,一般說來不會很多。把一些難詞難句集中起來,用有關註解書、工具書解決,這是比較省力省時的辦法。

五十幾年前,梁啓超在《要籍解題及其讀法》一書中,對讀《禮記》應該注意些什麼,提出了很有指導意義的意見。現摘錄其中比較重要的幾點。他說:

第一、記中所述唐虞夏商制度,大率皆儒家推度之辭,不可輕認為歷史上實事。即所述周制,亦未必文、公之舊,大抵屬於當時一部分社會通行者半,屬於儒家理想者半,宜以極謹嚴的態度觀之。

第二、各篇所記“子曰……”、“子言之……”等文,不必盡認為孔子之言。蓋戰國秦漢間孔子已漸帶有神話性。許多神秘的事實皆附之於孔子,立言亦每托孔子以自重,此其-。“子”為弟子述師之通稱,七十子後學者於其本師,亦可稱“子”。例如《中庸》《緇衣》……或言來自子思子,則篇中之“子”亦可認為指子思,不必定指孔子,此其二。即使果為孔子之言,而展轉相傳,亦未必無附益或失真,此其三。要之全部《禮記》所說,悉認為儒家言則可,認為孔子言則須審擇也。他還強調指出:當知此叢書並非一人一時代之作,其中各述所聞見、所主張,自然不免矛盾。故只宜隨文研索,有異同者則並存之,不可強為會通,轉生轇轕。應該說,梁氏的這些意見,對《禮記》的讀者確實是十分有益的提醒。

除鄭玄的《禮記注》之外,註解《禮記》的著作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唐代孔穎達《禮記正義》。此外比較有名的還有:宋代衛湜的《禮記集說》清代杭世駿的《續衛氏禮記集說》、清代朱彬的《禮記訓纂》、清代孫希旦的《禮記集解》。宋以下的這些註解書,卷帙浩繁,也不夠精審,不必通讀。十三經中唯《禮記》一種,清人沒有作新疏,清人關於注釋《禮記》的著作,從總的情況來看,還沒有超過唐人孔穎達《禮記正義》的。所以說,讀《禮記》的註解,還是應以鄭玄的《禮記注》為主,孔穎達的《禮記正義》為輔。其他著作只能算是參考書籍,聊備翻檢而已。

版本

《禮記》《禮記》
《禮記》經注諸版本間之關係及其價值,認為現存版本可分兩系統,一為《唐石經》———監本系統,撫州本、八行註疏本屬焉;余仁仲本、纂圖互注本及十行註疏本、閩、監、毛本屬另一系統。清代校勘《禮記》的兩部代表性著作《禮記註疏校勘記》《撫本禮記考異》都未見到余仁仲本及纂圖互注本,因而未能辨識十行本眾多訛誤的由來。今校余仁仲本,知十行本經注文本的底本是余仁仲本或類似余仁仲本的別本,十行本與撫本、八行本之間沒有直接的繼承關係。至於岳本,應視為這兩種系統的混成品,實不足珍重。這種認識也推翻了十行本在經注、疏匯刻本的基礎上附入《釋文》而成的通俗概念。

思想成就

反映思想理論性的集中在《禮運》、《禮器》、《學記》《樂記》《大學》《中庸》《儒行》等篇,還有借孔子的答問而發揮儒家學說的篇章,如《曾子問》《哀公問》《表記》、《坊記》、《孔子閒居》、《仲尼燕居》等。在這些篇章中,可以看到孔子後學的不同派別思想觀點的留存,包括有子遊學派、子夏學派、曾子學派、子思學派、孟子學派、荀子學派等儒家內部的諸多派別。從中還可以看到有墨家、道家、農家、陰陽家等先秦諸子百家的思想學說滲透於其間。由此而反映出《禮記》輯成的時代是一個對儒家各派求同存異,對諸子百家加以融合吸收和改造的時代。《禮記》中的思想理論性內容深厚而豐富,它以禮樂為核心,涉及到政治、倫理哲學美學教育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思想學說。因此,在中國古代傳統思想中,是不能不研究《禮記》中所包含的思想學說的。

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學習過程五步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人的完善八步驟: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齊家、治國、平天下
教育教學九原則:教學相長、豫、時、孫、摩、長善救失、、啟發誘導、藏息相輔、因材施教
教學三方法:講解、問答、練習
學者有四失: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
教師所必備:博喻

孝道思想

《禮記》《禮記》

從以上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禮記》之孝道思想是豐富而全面的,既論述了孝之起源、地位與作用,孝與忠、禮、政、教的關係等巨觀理論問題,又有關於孝道本身的總體與個別義項和孝行的微觀具體論述。據此,筆者認為,《禮記》在中國儒學發展史上,完成了孝道的理論創造並達到其頂峰。得出這樣一種評價,就必然涉及如下問題:《禮記》之孝道思想《孝經》是何關係?討論這一問題,首先要對兩書的時代有個討論,其次,要從對二者內容的比較中探討它們的關係。《禮記》成書於西漢,但其中各篇寫作年代不盡一致,一般認為,《大學》《中庸》曾子、子思所作,所以,本文未把上述兩篇作為論述之對象。除有些篇章作者、時代有定論外,《禮記》之絕大部分篇章皆為秦漢時期儒者所著,似乎亦成為定論。至於《孝經》的作者、年代,有多種說法,筆者同意為漢代儒者作品之說。由此,可以斷言,《禮記》或早於或與《孝經》為同時代之作品。從內容上看,《孝經》雷同於《禮記》之處甚多,以致梁啓超說《孝經》“書中文義皆極膚淺,置諸戴記四十九篇中,猶為下乘,雖不讀可也。”(《經籍解題及其讀法》)的確,從本文的上述論述中,我們大量可見《孝經》雷同於《禮記》之處。如:《孝經》:“以孝事君則忠。”《禮記·祭義》:“事君不忠非孝也”;《孝經》:“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禮記·喪服四制》:“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禮記·祭義》:“天之所生,地之所養,無人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不辱其身,可謂孝矣。”即使是《孝經》以五章專門論述的五等人之孝的思想,也可在《禮記》中看到其理論源頭:“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諫;士之孝也,以德從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惡食;任善不敢臣三德。”(《大戴禮記·曾子本孝》)任善:指君王之孝。三德即三老。漢代設“三老五更”之位,以養老人,三老五更各一人,天子以父兄養之,因此說,君王之孝在於“任善不敢臣三德”。當然,不可否認,《孝經》作為一篇專門論孝的文篇,較之《禮記》雖在理論建樹上沒有多少新的創造,但在系統性上、易於傳播推廣方面,要優於《禮記》。兩者同列十三經,在歷史上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過兩者的影響各有其不同的特點。《孝經》不足兩千字,專題專論,加之歷代統治者的大力推廣,影響面要大得多,不管是知識分子還是布衣庶民,均可能讀到《孝經》,而《禮記》只能影響有一定儒學文化修養的讀書人。但由於《孝經》無限制地將孝道泛化,又一開始即以“經”立論,可能不屑於“形而下者謂之器”之類細微末節吧,倒使孝的好多具體道德要求如本文中所述之“孝行”部分疏於論述。總之,由《禮記》創造,而由《孝經》系統化的孝道理論問題與孝道的普遍原則借《孝經》而得以廣泛傳播。而《禮記》中之孝行部分則得之於如《二十四孝》、《三十六孝》、《弟子規》、《女兒經》等諸多童蒙與家訓之書而予以流傳,遂長期影響中國人的家庭生活禮儀與社會交往方式,成為禮儀之邦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們不可低估《禮記》對中國道的形成、發展以及對中國人傳統生活方式的巨大影響。

政治理想

大同世界。儒家認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在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智勇,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這種小康大同的政治理想產生於中國的2000年前,是極為可貴的歷史資料。再次,《大學》《中庸》《學記》3篇分別載有許多合理的經濟思想和教育思想。《大學》和《中庸》原屬《禮記》的兩篇,南宋時期,理學家朱熹將二篇單獨抽出來,與《論語》《孟子》合稱“四書”。自的六七百年間,成為青年學子入仕應考的必讀書。《大學》云:“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這是儒家理財的經典論述,也是古代財政經濟學的寶貴遺產。《中庸》則載孔子語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學制儀

以叔孫通為代表的漢初儒生們,在結合漢初實際為漢家王朝制儀、制禮的同時,他們還採掇先秦儒家禮學思想的遺文、遺說撰寫了一大批禮學論文。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禮學巨著——《禮記[4]》。在《禮記》中,漢儒們不僅編織出了一張從治理國家、求學問道一直到婚喪嫁娶、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各個方面的精細周密的禮儀網路,而且還從宇宙觀、人性論、歷史觀的哲學的高度對禮的起源、禮的作用等問題進行了詳細闡述。可以說,《禮記》的出現,標誌著中國的傳統的禮文化已走向成熟。
(1)《禮記》中煩瑣的社會禮儀禮繁體字作禮,本義指祭神的器物和儀式
(2)《禮記》中關於禮的哲學理論以叔孫通為代表的漢儒們,不僅結合漢代社會的實際,制定了一系列煩瑣而又具體的封建禮儀制度,而且在他們撰寫的禮學論文中,還從宇宙觀、人性論、歷史觀的高度對禮的本質、禮的起源、禮的作用等問題進行了闡述,形成了一整套關於禮的哲學理論。因為在他們看來,禮是由數與義兩部分組成的,數是指具體的禮儀,義則是指關於禮的哲學理論。與數相比較,義有著更根本的意義。因此,禮之所尊,尊其義也。失其義,陳其數,祝史之事也。故其數可陳也,其義難知也。知其義而敬守之,天子之所以治天下也。①所以,關於禮的哲學理論,是《禮記》禮學思想的中心內容。

評價與鑑賞

、。
《禮記》是秦漢之際和漢代初期儒家學者的著述;唐代“十二經”出現時,確立了作為儒家經典的學術地位.《禮記》四十九篇內容比較蕪雜,劉向《別錄》分為八類,近人梁啓超細分為十類.但是,對“禮”的闡述無疑地是共同的主題.圍繞這個主題,《禮記》的題材或內容可分為三個方面:一是詮釋《儀禮》和考證古禮,這些禮儀制度是此後儒家文化中的生活習俗的源頭;二是門弟子的言行雜事,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儒家的“禮”的生活實踐;三是對“禮”的理論性論述.《禮記》中的這些內容,在社會的、人性的、超越的三個理論層面上,都顯示出與原始儒學(孔子)及孟子荀子儒學思想不同的變化、發展. 《禮記》是時代與現實生活的風雨催生的學術之花,是儒家在“禮崩樂壞”時代反思重建政治秩序和價值觀念的產物。它承載了原始儒家在中國文化“軸心時代”煥發出的學術激情和文化精神。《禮記》以“仁”釋禮,表述了新的學術思想和時代的先進文化;禮學蘊涵了儒家學者對時代憂患敏感而深切的體驗,以及他們欲消除時代憂患的強烈責任意識。應該研究《禮記》學術思想的時代精神,從一個特定的學術視野觀照儒家禮學之精義。

作用

相傳禮為周公旦所定,東周時“禮崩樂壞”,孔子重新進行了整理以教育學生,到漢代禮便成為“六經”之一了。

禮,是維護古代道德規範的重要工具,《禮記》開宗明義:“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紛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成莊。”可見禮的作用很大,達到了無孔不入的程度,而實際上哪個朝代也沒有把禮的條文都做到。

大同篇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禮記·禮運第九》
譯文:孔子說:"大道的實行,和夏商周三代的精英,我都不能看到,但能看到有關當時太平盛世的記載。大道的流行,是以天下為世人所共有。選舉賢能之人共同治理,大家講信用,和睦相處,彼此合作,所以人們不只是親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施慈於自己的兒女,更能推延仁愛,使所有老人都得以安享天年,壯年人都能貢獻才力,兒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長,鰥寡孤獨以及殘廢疾病的人都能得到豐厚的供養。男的各盡其職務,女的各有其家庭。貨物資源恐怕其放在那裡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而不必私藏在自己這裡。力氣唯恐沒有全部從身體中使出來,而不必計較是不是為自己做事。因此,人人都能誠實相待,和睦相處,故不會有陰謀詭計發生,也沒有劫奪偷竊殺人越貨的事情出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樣美好的世界就算是真正的大同世界了。"

盤點世界經典名著

盤點世界經典名著。

四書和五經

四書五經書籍主要內容備註
四書《大學》個人道德修養與社會治亂的關係被列為四書之首
《中庸》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
《論語》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孟子》孟子的言論彙編
五經《周易》占卜之書 其外層神秘,而內蘊的哲理至深至弘
《尚書》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內容的記錄古代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
《詩經》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500年的詩歌305篇 中國第一本詩歌總集
《禮記》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
《左傳》諸侯國之間的聘問、會盟、征伐、篡弒等

十三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