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

道家

道家是中國先秦時期的一個思想派別。代表人物有伏羲、女媧、神農、黃帝、伊尹、許由、巢父、老子、列子、莊子、慎到、楊朱、王詡等。道家以道、無、自然、天性為核心理念,認為天道無為、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無所不容,不所不包,和諧統一等,據此提出無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剛等政治、軍事策略,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哲學、邏輯、宗教、天體科學、生命科學、文學語言、醫學、生理學、心理學、化學、生物學、醫藥學、物理學、氣象學、環境學,天文學、地理學、社會學、倫理學、宗教學等,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道教則是我國的宗教之一,東漢是形成,到南北朝是興盛起來,道教徒尊創立者之一張道陵為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後又分化為許多派別。道教尊老子為祖教,尊稱其為"太上老君”。

基本信息

歷史起源

道家
道家是中國先秦時期的一個思想派別。代表人物有伏羲、女媧、神農、黃帝、伊尹、許由、巢父、老子、列子、莊子、慎到、楊朱、王詡等。道家以道、無、自然、天性為核心理念,認為天道無為、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無所不容,不所不包,和諧統一等,據此提出無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剛等政治、軍事策略,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哲學、邏輯、宗教、天體科學、生命科學、文學語言、醫學、生理學、心理學、化學、生物學、醫藥學、物理學、氣象學、環境學,天文學、地理學、社會學、倫理學、宗教學等,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道教則是我國的宗教之一,東漢是形成,到南北朝是興盛起來,道教徒尊創立者之一張道陵為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後又分化為許多派別。道教尊老子為祖教,尊稱其為"太上老君”。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老子》第25章)

"太史公"司馬遷的父親西漢太史令司馬談曾寫過名為《論六家要旨》一文,把先秦學派概括為道、儒、墨、名、法、陰陽六家,並闡述了六家要旨和得失。他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采,事少而功多。”“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

西漢初年,漢文帝、漢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國,使人民從秦朝苛政中得以休養生息。歷史稱之為文景之治。其後,

儒家學者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並被後世帝王採納。道家從此成為非主流思想。雖然道家並未被官方採納,但繼續在中國古代思想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魏晉玄學,宋明理學都揉合了道家思想發展而成。佛教傳入中國後,也受到了道家的影響,禪宗在諸多方面受到了莊子的啟發。道家在先秦各學派中,雖然沒有儒家和墨家這么多的門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隨著歷史的發展,道家思想以其獨特的宇宙、社會和人生領悟,在哲學思想上呈現出永恆的價值與生命力。

道家思想後來被張魯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並演變成中國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晉風流在清談玄學時更著重煉丹。因此,道家與道教常被人混淆。(張魯,又稱張道陵,“五斗米道”的創立者,也被認為是道教的創始者)。

基本觀點

道家道家
道家哲學首先擺脫儒家社會哲學的進路,直接從天道運行的原理側面切入,開展了以自然義、中性義為主的"道"的哲學。天道運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學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內涵,而得以提出一個活潑自在的世界空間。透過對此一世界運行秩序之無定限、無執著的認識,道家哲學發展出迥然不同於儒家的社會哲學,社會只是一方存在的客體,在其中生存的人們,應有其獨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識型態的束縛。基本上道家哲學並不否定儒家的社會理想,但對於社會責任的態度並不先存立場,而能有更尊重人類自主性的態度與存在定位。

有學者認為,道家的社會哲學不是進取的,積極的,因為社會只是天道的過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認為儒家的社會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絕對的,因此基本上並不需要提出一套決定性的社會理想,因為天道變化,本身無所謂絕對的是非善惡之性能,因而道家強調得更多的是在社會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這種智慧必須是能應在任何歷史情境的社會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為道家的社會哲學不以自己發展規格為主,而強調應對的智慧,因此利於人們休養生息的需求,故而讓漢初的黃老之治有了實驗的理論基礎。同時也安定了千百年來中國士大夫失意於儒家本位的官場文化之後,也能有一廣大的心性世界以順遂人生。

哲學思想

理論

道家的理論奠定於老子,老子《道德經》一書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璣,書中廣論道的形上學義、人生智慧義,提出一種有物混成且獨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論,也提出世界存在與運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動"的本體論思想,對於存活於其中的人類而言,其應學習的就是處世的智慧,於是老子也提出了眾多的政治、社會與人生哲學觀點出來,但重點都在保身修身而不在文明的開創,可以說他是以一套宗本於智慧之道的社會哲學與理論來應對混亂的世局,而無意製造社會的新氣象,因為那些都不是大道之本。

莊子是老子之後道家理論最重要開創者,道家哲學基本上也就是老莊二型而已。莊子的道家學不同於老學之處,在於莊子更詳盡地處理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的可開創能力,包括智慧上、認識能力上、身體能量上等等。莊子同樣站在天道自然的命題基礎上,提出了從人的自我修養到面對整個社會國家的處世之道,莊子書內七篇之作,就是他從世界觀到知識論到工夫論到社會哲學的內聖外王之道的理論。

道家道家
列子,戰國時人。現存有的《列子》八篇是東晉張湛所輯一般認為該書反映了戰國至魏晉間的思想。《列子》從道家思想出發並對道家思想中無為的人生觀有所改造強調人在自然天地間的積極作用並認為人在一種不任強使力的生存狀態下,不憂天不畏天才是最好的生存狀態。

王弼,三國時代人。當兩漢經學的發展已到尾聲,社會政治一直在動亂與不義的情境中,知識份子轉向玄學清談的風氣,王弼以其對老子哲學的深切體悟,註解老子《道德經》一書,重體用之分有無之別不但發展出詮釋老學的宗旨:"貴無"的精神,並以此原理註解《易經》,甚至還因此改變了從漢易以來言象數易學的氣化宇宙論而將易經的研究方向代之以純粹玄學思想使中國易學史走向一個嶄新的局面。

郭象,西晉人,以《莊子注》聞名,主張“獨化”理論是一種從高度抽象思維當中所發展出來的的玄學式概念理論認為宇宙萬物都生於偶然的"玄冥"境界因此提倡一種物無大小各順其適之精神,平等尊重每一個生命的人生觀。

基本思想

司馬談評論道家學派時說:“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論六家之要指》)。這一學派在哲學上以虛無無形的“道”為世界的根本,以柔弱因循為“道”的作用;在政治上主張實行無為而治,認為只有無為才能無不為。由於對“道”與無為思想的理解不同,道家內部又形成了老莊學與黃老學兩大不同派別。前者的思想以《老子》、《莊子》、《列子》為代表,後者的思想則以《管子》中的《心術》、《內業》等4篇和《經法》、《十六經》等4篇以及《淮南子》為代表。
“道”本原論 

道家學派在中國哲學史上,第一次把“道”當作世界的本原,並提出了一個以“道”為中心的宇宙本體論哲學。這是道家哲學最主要的思想。《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認為天下萬物都來自道,“道”是世界的根本,世界萬物從“道”產生,最後又回復到“道”,而“道”自身則是永恆存在的。關於“道”,老子曾作過多種解釋,大致有3方面的涵義:①道為無形無象的“無”;②道是普遍法則;③道為混成之物。前兩個涵義表明“道”的客觀唯心主義意義,後一涵義又表明其唯物主義傾向。這種現象是老子哲學本身具有的矛盾,也是道家學派在爾後的發展中產生分化的根本原因。
貴柔學說 

這是道家哲學的另外一個重要思想。《老子》說:“弱者道之用”(四十章),認為柔弱是“道”的作用,以此老子強調柔弱勝剛強,並提出了以弱勝強、以柔克剛,以及以少勝多的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的策略原則。
道家在政治上主張實行無為而治,反對當時進步的尚賢政治,甚至反對社會的一切文明制度,主張實行愚民政策,嚮往回復到無文化的所謂“純樸”的原始社會,反映了消極的思想情緒。

發展和分化

到戰國中期,道家開始發生分化。

莊子學說

莊子繼承了老子的“虛無”思想,認為“道”是“虛無”的實體,能生成天地與萬物。《莊子》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又說:“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要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當名”。把道視為無形無象的“無”,認為它超越於感覺,不能用言語名稱來稱謂;甚至道也不能稱之為“無”,無總是對有而言的,是相對的,道應當是“無無”。莊子還把老子的辯證法思想,發展成為相對主義的詭辯論。老子強調對立面的互相依存與轉化的統一關係,莊子則歪典了對立面的依存與轉化的矛盾統一性,把事物的相對性加以絕對化,從而否定了事物質的規定性,得出了“萬物一齊”的相對主義的詭辯結論。莊子哲學的最後歸宿,是為了達到人生逍遙的目的,游心於物外,不為世俗所累。“上與造物者游”,而又“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這種哲學思想失去了進取精神,反映了戰國時期一部分人的消極沒落思想情緒。

黃老學是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中葉,從老子學說中分化出來的一個道家學派。齊宣王時(前320~前302在位),黃老學就已盛行於世。據《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記載說:“宣王喜文學遊說之上,自如騶衍、淳于髡、田駢、接子、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其中田駢、接子、慎到、環淵等人“皆學黃老道德之術,因發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論,環淵著上下篇,而田駢、接子皆有所論焉”(《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現存《管子》書中的《內業》、《白心》、《心術》上、《心術》下4篇,很可能是稷下黃老學者的著作。1973年馬王堆出土的4種古佚書──《經法》、《稱》、《道原》、《十六經》,與《管子》中的4篇思想相近,當為戰國中期或戰國後期的黃老學著作。黃老學的最盛時期在西漢初年。當時社會初定,國家需要安寧,經濟需要恢復與發展,人民需要休養生息。黃老學適應社會的需要,主張無為而治,得到漢初統治者的重視。漢文帝、景帝、竇太后等都以黃老學作為治國的指導思想。著名的學者司馬談亦推崇“黃老之術”。淮南王劉安主持編纂的《淮南子》一書,是漢初黃老學的理論總結。

黃老學的思想特點是:

①在政治上,繼承了道家的無為政治,同時又吸取了儒家的禮義仁愛的思想、名家的形名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等,從而融合了道家與儒、墨、名、法諸家的學說。所以司馬談在《論六家之要指》中稱道家“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因此黃老學的無為政治,已經大不相同於老莊所主張的無所作為的思想。黃老學強調的無為大多是指去掉機詐巧偽,因循自然,拋棄了老莊的消極思想,在政治上具有了積極進取的精神,反映了當時一部分新興地主階級的需要。
②在哲學上,黃老學派內部思想比較複雜,一般說來,它們都吸取和改造了老子關於“道”的學說。屬於稷下黃老學思想的《內業》、《白心》、《心術》上、《心術》下和《淮南子》中的《原道訓》與《精神訓》等著作,都具有唯物主義的思想傾向。例如,《管子·內業》發揮了老子哲學中“道”中有物有精的思想,提出了精氣的學說。說“精也者,氣之精者也”。把“精”視為一種精微的氣即精氣,認為天下萬物是這種氣產生的,氣是世界的本原。這是一種氣一元論的唯物主義學說。《淮南子·原道訓》則提出道“含陰陽”的思想,視“道”為陰陽二氣的統一物,對老子的“道”也做了唯物主義的解釋。但是由於黃老學是從老子哲學中分化出來的,所以它受老子唯心主義思想的影響很深。有的黃老學者仍然把道看作是“虛無”的實體,如古佚書《道原》說:“恆無之初,迥同大虛”,《淮南子·天文訓》說:“道始於虛霩,虛霩生宇宙,宇宙生氣”,二者把宇宙的本原“道”看作是虛無的。

發展時期

道家道家

當先秦的老莊二子總攝整理了道家思想的綱領之後,道家形上思想的深度立刻影響了儒家與法家的形上思想,儒家《易傳》之作與韓非子《解老》之作都是在其理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新說。但是在社會政治的實際影響力上,老子之學要到漢初黃老之治的實施後才正式被試驗著,因為在迭經春秋、戰國、滅秦、楚漢之爭之社會戰亂終告停止之時,人們終於發現爭強鬥爭的害處以及休養生息的重要,於是老學原理的政治哲學觀點遂被重視。

等到西漢強盛,君王開始好大喜功,爭戰的歲月再度啟幕,時代的風氣再度轉變,然後也再度敗壞,等到魏晉清談之風起,道家哲學又開始了它的生命力,何晏、王弼首開其風,王弼更以簡潔有力的注經之作,從理論上深入道家之學並予以闡發,而向秀、郭象則發展莊學的注釋工作。

魏晉之後,道家思想並未有鮮明的創造傳統之再現,但是道家思想的理路卻轉為道教、易學與儒學理論的開創所藉用的重要啟示,尤其是源自莊子的氣化宇宙觀,更被廣泛且深度地再開發著。而同一時期的佛學傳播,亦曾有一斷相當長的時間是以道家“無”的智慧原理來表達的,此即世稱“格義佛學”時期。

貢獻

道家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是與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為表顯一為裹藏之別而已。而道家在理論能力上的深厚度與辯證性,則為中國哲學思想中所有其它傳統提供了創造力的泉源。至於道家文化在中國藝術、繪畫、文學、雕刻等各方面的影響,則是占據絕對性的優勢主導地位,即使說中國藝術的表現即為道家藝術的表現亦不為過。當然,道家哲學對中國政治活動也提供了活絡的空間,使得中國知識份子不會因著有太強的儒家本位的政治理想而執著於官場的追逐與性命的投入,而能更輕鬆地發現進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間的智慧。

創始人

老子,根據《史記》的記載,姓李,名耳,謚曰聃,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渦陽縣)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代表人物

根據《漢書·藝文志》的說法,道家學者有兩個來源:一是如司馬談一類的史官,他們帶給道家的,是經世致用的傳統,《漢書·藝文志》中所記載的道家書籍,絕大多數也是講述歷史上治
國安邦的大道理。二是如莊子一般的放者,他們帶給道家的,按古人的說法,是隱逸和出世的傳統,按西方人的說法,是個人主義和政治不合作的傳統。下面是道家的主要代表人。
1、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公認的道家學派創始人,主張“無為自化、清靜自正”(司馬遷語),代表作是《道德經》。其身世沒有確定的說法,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了三種觀點:一說老子姓李名耳,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曾擔任周守藏室之史,因見周德日衰,退隱西遊,不知所終;二說老子是老萊子;三說太史儋即老子。後人對這幾種說法有不同的觀點,引起了長期的爭論。
2、莊子(前369-前286):姓莊名周,字子休,戰國時期文哲大家,宋國蒙人,是老子之後道家理論重要開創者,與老子並稱“老莊”。生平只做過地方漆園吏,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主張尊重天性,逍遙處世、“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睥睨於萬物”,代表作品為《莊子》。
3、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生卒年不詳,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老,主張“秉要執本,清虛無為”(漢朝學者劉向語)、“貴虛”、“貴正”。現存《列子》八篇,是東晉張湛所輯。
4、楊朱:戰國時期魏國(今河南開封市)人,字子居,是老子之後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主張“貴生”、“重己”、“為我”,其名言是:“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5、文子:老子的弟子,與卜商子夏同時,而少於孔子,曾問學於子夏和墨子。現存作品《文子》十二篇,曾被認為是漢以後的偽書,但1973年河北定縣40多號漢墓出土的竹簡中,有《文子》的殘簡,所以確證是先秦著作無疑。
6、田駢:戰國時思想家。又稱陳駢,齊國宗室。曾在稷下講學,因能言善辯,人稱“天口駢”。主張“貴齊”、“順道”、“明分”、“立公”,其著作已經佚失。
7、慎到(約公元前395~前315年):戰國時期趙國人。早年學黃老之術,曾在齊國的稷下講學,負有盛名,後離齊至韓。主張“因循”、“尚法”和“重勢”。《漢書·藝文志》著錄《慎子》42篇,列法家,現存殘本僅7篇。他的名言是:“賢智未足以服眾,而勢位足以詘者。”
8、宋鈃(約公元前370年至前291年):宋國人,主張“崇儉”、“非斗”、“別宥”。曾有《宋子》十八篇,今亦亡失,僅存輯本。
9、尹文(約公元前360—前280年),齊國人。反對諸侯間的兼併戰爭。認為“道”即是“氣”,明確提出了精氣說。並對社會分工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進行了論證。其他主張與宋鈃類似。現存《尹文子》一卷。
10、鶡冠子:戰國晚期楚人,姓名不詳,因“居深山﹐以鶡為冠”(《漢書‧藝文志》),故名鶡冠子。鶡冠子為趙將龐煖之師,龐煖曾多次向他請教,並領兵打敗燕國。《太平御覽》曾記載其在趙國立功顯名後,鶡冠子害怕龐舉薦自己,便和龐斷絕關係。其代表作《鶡冠子》為戰國晚期黃老道家重要著作。
除了上述著名道家學者外,還有姜尚、許由、巢父、范蠡、呂不韋、韓非子、黃石公、曹參、漢文帝、漢景帝、竇太后、汲黯、王充、王導、謝安、李世民、李隆基、李白、李泌、劉基、傅山、嚴復、楊增新、顏廷利等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們也服膺道家思想或者深受道家思想影響,歷來也被視為道家人物.

主要著作

1、《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等,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也是道家思想產生的標誌性著作,分上下兩篇八十一章共五千言。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將其主旨歸結為“道法自然、無為自化”。通行本為王弼本,20世紀和21世紀初通過考古又發現了馬王堆帛書本、郭店竹簡本和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老子》,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所撰寫,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至少在戰國中前期。
2、《莊子》:又名《南華經》,是戰國中期思想家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後學所著。書分內、外、雜篇,原有五十二篇,通行本為郭象本,僅三十三篇。全書“以卮言為蔓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汪洋恣肆,變化無端,對後世道家思想乃至中國的文學藝術有極大影響。
3、《黃帝帛書》:1973年末在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發現的四篇古佚書,分別是《經法》、《十六經》、《稱》、《道原》。原來和《老子》乙本合抄在同一卷上的。很多學者認為它就是和《道德經》一起並稱為黃老道家兩大經典的《黃帝四經》。
4、《管子》:大約成書於戰國(前475~前221)時代至秦漢時期,內容很龐雜,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陰陽家、名家、兵家和農家的觀點,劉向在《漢書·藝文志》將其列為道家著作,當時有86篇﹐今本實存76篇﹐其餘10篇僅存目錄。
5、《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後)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纂,又名《呂覽》。內容駁雜,有儒、道、墨、法、兵、農、縱橫、陰陽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漢書·藝文志》等將其列入雜家。但實際上是以道家思想為主幹,融合各家學說,為現實社會服務。《呂氏春秋》的名言:“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6、《鶡冠子》:先秦道家及兵家著作,《漢書‧藝文志》雲作者為“楚人”。和其它黃老道家書籍一樣,本書以黃老刑名為本﹐兼及陰陽數術等學,同樣具有雜采百家的特點,其內容涉及政治軍事哲學等各個方面。另外,《鶡冠子》記載了戰國末年龐煖率軍擊敗燕軍的戰役﹐所以在軍事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7、《文子》:又名《通玄真經》,傳為老子弟子文子所作,主要解說老子之言,闡發老子思想,繼承和發展了道家“道”的學說。同時兼采百家之言,對儒家仁義道德思想也多有吸收。前人認為今本系漢唐之間的偽書,或認為抄襲《淮南子》的西漢後期作品。但是1973年河北定縣漢墓中,曾出土《文子》的殘簡,確證了《文子》為西漢時已有的先秦古書。
8、《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是西漢初年淮南王劉安及門客李尚、蘇飛、伍被等共同編著。《漢書·藝文志》列《淮南子》為雜家,實際上,該書是以道家思想為指導,吸收諸子百家學說,融會貫通而成,是漢初黃老道家的代表作。《淮南子》的名言:“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法籍禮儀者,所以禁君,使無擅斷也。”
9、《列子》:又名《沖虛經》,是道家重要典籍。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卷,今存八篇,是東晉張湛所輯。其中寓言故事百餘篇,如《黃帝神遊》、《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憂天》等,讀來妙趣橫生,雋永味長,發人深思。
10、《陰符經》:又稱《黃帝陰符經》。作者與成書年代不詳。黃帝為假託之名。一說成書於北朝拓跋魏時期,傳書分上、中、下三篇。該書言簡意賅,在中國古代的哲學和兵學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學派關係

儒家
作為中華文化最重要的兩翼,道家和儒家的關係比較複雜,它們之間有互相學習的一面,也有互相對立的一面。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曾請教過老子,黃老道家和儒家也曾互相影響。但是,當時儒道之爭已見端倪,孟子對楊朱、莊子對儒家,荀況對莊子,都有過強烈的批評。到了西漢時期,儒道之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司馬遷曾說:“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漢武帝執政後,儒家成了勝利者,而道家被壓制,直到魏晉時期,玄學興起,道家重新復活,儒道之爭也重新開始,不過這一階段主張儒道調和的觀點更為流行。魏晉之後,道家思想只能依託道教信仰繼續存在,但因為純用儒家會帶來王莽式的災難,所以以後的統治者大多都是“外儒內法”,或者是“外示儒家,內施黃老”。在許多朝代立國初期,儒家思想和黃老思想互為表里,為社會經濟文化的復甦起到了重要作用。宋明時期,許多學者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而儒家宋明理學和陽明心學的形成過程中,也曾受到道家思想強烈影響。到了清代,諸子學興起,許多儒家學者精研道家,成為儒道會通人士,這為以後道家復興打下了基礎。
法家
道家與法家的關係主要是黃老派與法家的關係,從學術淵源上來說,法家是黃老道家派生出來的。法家學派非常重視道的規律性,明晰了“道”與“理”的關係,對道家思想有繼承和改造。而他們重點闡述的所謂法術勢,都是黃老道家首先提出來的。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所以許多人認為,黃老道家和法家一樣都是“人君南面之術”。但是,黃老道家堅持“道本清靜、以道生法”的原則,和法家學派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另外,黃老道家主張兼采百家,而法家主張禁絕百家,這也是重用法家思想的暴秦滅亡之後,新起的漢朝要用黃老思想撥亂反正的重要原因。
名墨兩家
道家和名家、墨家的關係也非常密切。傳說老子的弟子——文子曾問學於墨子,《墨經》中也包含有老子的一些思想片段,同時名墨兩家的思想也對道家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首先,莊子的學術思想就是在與名家代表人物——惠施(也許還包括公孫龍)的長期論戰中形成的,而主張兼容並包的黃老道家更是積極吸取名墨兩家有價值的思想,黃老道家著作《管子》、《恆先》、《呂氏春秋》、《淮南子》等均包含大量的名墨思想。道家學者宋鈃、尹文因為大量採納名墨思想,前者被人當成了墨家,後者則被人當成了名家。至於後來魏晉玄學的興起,也與名家“辨名析理”的思維方式密切相關。名墨兩家中絕後,它們的一些觀點和著作也有賴道家道教的保存,才能讓我們一窺究竟。
兵家
李澤厚先生說:“《老子》確有多處直接講兵。有些話好象就是《孫子兵法》的延伸”。其實,不僅是《老子》,道家的其他著作如《黃帝四經》、《文子》、《呂氏春秋》、《管子》、《淮南子》等均包含大量兵家思想,甚至有些句子和兵家著作一模一樣。另外,道家學者鶡冠子還曾為趙將龐煖之師,龐煖曾多次向他請教,並領兵打敗燕國,《漢書·藝文志》也曾把許多道家著作列入兵家,又把許多兵家著作列入道家,這些都說明道家和兵家關係密切,並曾經相互影響。不過道家論兵,是其“經身理國”的副產品,與兵家單純關注軍事大有不同。
雜家
因為黃老道家對諸子百家兼收並蓄,所以呈現出了一種斑駁蕪雜的特點,所以在歷史上經常被人當成雜家,但事實上,黃老道家對諸子百家思想,無一不是以道家思想為主幹的。反映在《管子》、《呂氏春秋》、《淮南子》中,就是以道家思想為指導,吸收諸子百家學說,加以融會貫通而已。反映在文本上,就是不斷出現精、精神、一、應、因、虛、靜、時變、無形、無為等概念,和《晏子春秋》等純粹的雜家有所不同。所以胡適在其《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中認為:“雜家是道家的前身,道家是雜家的新名。漢以前的道家可叫做雜家,秦以後的雜家應叫做道家。”
佛教
佛教剛傳入中國時,是通過附會道家哲學來宣揚教義的,此即世稱“格義佛學”時期。魏晉玄學後期,莊子哲學受到玄學家乃至佛教僧人的推崇,直接影響到魏晉時期玄佛合流的趨勢。僧肇是東晉時期著名的佛教哲學理論家,自幼“歷觀經史,備盡墳籍”、“每以莊老為心要”,對傳統文化非常熟悉,後以老莊哲學發展般若中觀學說,創造了第一個中國化佛教哲學體系。後來的佛教又結合道家等中國固有文化傳統,形成了天台宗、華宗、禪宗等中國式的佛教派別,尤其是禪宗,它結合了道家“任自然”的理念,曾在唐宋年間風靡一時,至今在世界上有廣泛的影響。
自由主義
第一個發現道家和自由主義關係的是晚清學者嚴復,他反覆強調:“夫黃老之道,民主之國之所用也。故能‘長而不宰’,‘無為而無不為’”,“治國宜聽民之自由、自化”、“治國宜順自然,聽其自由,不可多所干涉”。後來,許多西方古典自由主義也開始推崇道家思想,並把道家思想視為人類共同的自由大傳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美國自由至上主義者羅斯巴德和包雅士曾稱老子與道家為“世界上第一批古典自由主義者”。奧地利學派代表人物哈耶克1966年9月在東京演講時,談到自發秩序理論時,曾引用《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另外,有些西方學者(如《遠東經濟評論》總編邁克、英國哲學家JJ·克拉克等)還認為,道家思想是西方自由主義的直接源頭。他們認為近代重農學派的代表人物魁奈將“無為”翻譯為“自由放任”,並對亞當·斯密產生了直接影響。而著名英格蘭經濟學家L·Young則認為亞當·斯密的自由經濟思想,可能來源於司馬遷的《貨殖列傳》中“低流之水”的市場機制。
基督教
和一般的西方民眾相比,基督教接觸道家文化很早,《道德經》最早就是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傳教士介紹到西方去的。不過一開始,傳教士們對道家文化基本上是排斥的,20世紀以後,隨著認識的深入以及華人基督教徒的增加,這種情況才有了明顯改變。今天的基督徒,一般對道家文化持有三種態度:
一是對道家思想全盤否定,這主要是一些基督教原教旨主義者;
二是以林語堂、袁步佳、尤利烏斯·格里爾等人為代表,認為基督教和道家思想可以並行不悖,無須把兩者視作兩極對立的生活方式來評價,所以他們致力於基督教和道家思想的溝通和融合;
三是以遠志明、劉小楓、洪予健等人為代表,他們認為道家與基督教雖有許多相通之處,但對自然而言,道家不知“神”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供應者和審判者,因此也就不會對有位格的“道”——神,產生敬拜、感恩之心,妄圖依靠人自己來“返璞歸真”,結果與儒家“內聖外王”一樣,都陷入讀書人清高自傲的泥潭。對社會而言,道家雖然警覺到權力崇拜的危害,但卻並不像基督教一樣努力拯救,而是選擇逍遙和逃避,所以也就無法在處處充滿困境的社會中找到一條終極出路。
伊斯蘭教
穆罕默德的《聖訓》說:“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伊斯蘭教自唐永徽二年(651)傳入中國後,已與儒釋道文化發生了“相互融匯”的現象。著名回族學者王岱輿、劉智等皆精通儒釋道三教經書,他們大量運用“道”、“太極”、“兩儀”、“玄機”、“虛靈”、“清”、“真”等道家理念闡述伊斯蘭教教義,《天方性理》等著作以“真”作為伊斯蘭教文化的支點,創“真一、數一、體一”之“三一說”,而伊斯蘭教中的蘇菲派,從理論到修煉更是與道家道教思想暗合。在中國西北地區的一些蘇菲教團,如嘎地林耶的修行生活和體驗中,蘇菲大師或門宦教主們還吸收了許多道教和佛教坐靜、默思、練氣、靜修甚至苦行的方式和方法,所以有“清真道士”或“清真和尚”之稱。對於此種現象,日本已故學者井筒俊彥還進行過深入的比較研究。
道教
“道家”與“道教”二詞,常被不加區別地使用,關鍵原因是它們之間存在極為密切的關係。
首先,道家思想是道教的重要思想基礎。雖然道教吸收和兼容了儒家、墨家、佛教、民間巫術等各種傳統思想,但道家思想還是道教最根本的基礎,如果沒有道家思想作為基礎,道教充其量就是一種民間信仰,不可能形成儒釋道三足鼎立的局面;其次,道教的信仰和崇拜對象,除了民間固有的神靈之外,許多是“道家”理念和人物的神化(如原始天尊太上老君等);第三,魏晉玄學過後,道家作為一個獨立的學術派別已經消失,道家思想只能依託道教信仰繼續存在。如果沒有道教信仰的力量,道家可能像墨家、名家等學派一樣,湮滅在歷史的塵煙中;第四、許多道教人士對道家理論的傳承和創新有過卓越的貢獻,如成玄英的重玄學說、陳摶的太極圖等。所以將道家和道教完全對立起來,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道家和道教雖然存在多方面的聯繫,但它們的區別也是明顯的。
首先,道家是先秦時期創立的思想流派,而道教是兩漢逐漸形成,後又有若干發展分化的宗教。
其次,道家作為一種思想流派,崇尚大道,主張“惟道是從、道法自然”,主要從事的是學術活動和其他政治文化活動,奉《道德經》、《莊子》、《黃帝四經》等為經典。而道教作為一種宗教,將道家人物神化以提高其知名度,有其神仙崇拜與信仰,有一系列的宗教儀式與活動,追求的是“長生不老”,其主要典籍是《道藏》。
第三、道家無為自化,重視不言之教,沒有嚴格的組織和師承關係,但道教卻非常講究師承關係,有教徒與組織,其主要派別的傳承是大致清楚的。
第四、道家(尤其是黃老道家)雖然提倡兼容百家,但都是以道家為主,融會貫通而成。而在道教那裡,更多的卻是“以丹解道”、“以儒解道”甚至“以佛解道”,傳統民間信仰的意味很濃。
第五、道家分為老莊易派、楊朱派、宋尹派、老子關尹文子派、彭蒙田駢慎到派和黃老易派。除了老莊易派有一些隱世思想外,黃老易派和楊朱派等都是積極用世的。但道教受到佛教影響,極力宣揚出世思想。因此,雖然道教在理論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為教主,但是二者還是不能混為一談,也不能說道教就是道家。

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三教九流(亦作九流三教)泛指古代中國的宗教與各種學術流派,是古代中國對人的地位和職業名稱劃分的等級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春秋戰國學術流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