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孟子》

《孟子》為記述孟子思想的著作。此書的來歷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司馬遷等人認為是孟子自著,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參與;趙歧、朱熹、焦循等人認為是孟子自著;韓愈、蘇轍、晁公武等人認為是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追記,但目前學術界較採用司馬遷等人的說法。完成於戰國中後期。該書翔實地記載了孟子的思想、言論和事跡。注本主要有東漢人趙岐的《孟子章句》、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清朝人焦循的《孟子正義》等。

基本信息

書籍簡介

《孟子》《孟子》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政治行動儒家經典著作,屬語錄體散文集。《孟子》共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作者簡介

《孟子》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死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漢族,山東鄒城人。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代,淪落為‘士’——不官、不農、不工、不商,他一生聚集門徒,發表政綱,著書立說,奔走四方,“上說下教”。對當時政治產生巨大影響。孟子就學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他遊說諸侯,歷經鄒、任、齊、魯、宋、滕、梁鄒(魏)等國。在齊,榮任‘卿’職,在梁甚被禮遇,但齊宣王梁惠王,儘管對他十分優待,卻並不採納他的政治建議。在這種情況下,孟子不貪戀權位,主動辭官而去,停止政治活動,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把他的學說——政治主張、哲學理論、教育綱領,整理成書,這就是流傳後世的《孟子》。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場加以激烈抨擊。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作品簡介

《孟子》 《孟子》之相關圖1
《孟子》共七篇,篇目為:

《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在《孟子》一書中,集中地體現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哲學思想和教育思想。孟子的政治思想與孔子一脈相承,並把孔子“仁”的政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這一學說主張統治者要施仁政於民,以德服人,實行王道,反對以力服人,實行霸道;對臣民應減輕刑罰賦稅,發展農業生產:對百姓應施行道德教化,使他們人人能“正心、誠意、修身、齊家”,從而使國家長治久安。

《孟子》還具有較強的民本主義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當然,這裡並不是在說百姓的地位比國君的地位高,而是說國君在治國時,如果不照顧到老百姓的利益,就很難維持自己的統治。在書中孟子還指出,國家存在的根本不在於“天時、地利”,而在於“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勸誡統治者要與民同憂同樂。孟子的“仁政”學說,其哲學基礎是“性善說”。他認為人性善,把仁、義、禮、智看成是人的本性,是先天固有的,所以人就應該努力地去培養和擴展這些善的本性。這些觀點自然帶有唯心主義色彩。在認識論上,孟子在孔子“生而知之”觀點的基礎上,提出了“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良知良能”說,並把認識的目的歸結為尋求喪失了的本心。這就否定了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但同時孟子也重視思維的作用,他的“心之官則思,思則得知”的主張就是正確的。

《孟子》非常重視教育對人的影響作用;強調人的自我教育,主張修身養性,“養吾浩然之氣”,以完善自我;他還教育人們為實現遠大奮鬥目標,要有“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吃苦精神。並提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標準。在孟子所處的時代,政治鬥爭激烈,各派學說蜂起。為了宣傳自己的主張,孟子就不得不與其它各類思想與學派進行交鋒。這就使《孟子》中的許多文章充滿了論辯性。在這類文章中,孟子往往巧妙地運用了邏輯推理的方法,採用欲擒故縱,反覆詰難,迂迴曲折的方式,把對方引入自己預設的結論中(如《梁惠王下》)。在論辯中,孟子還“長於譬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體生動的形象表現出來。儘管從邏輯來看,個別比喻未免牽強,但使文章富於形象性,具有強大的藝術感染力。氣勢浩然是《孟子》的另一個重要的藝術特徵。這種風格,源於孟子人格的修養。

孺家思想

《孟子》 《孟子》之相關圖2
一、心性論

1.性善與四端——道德價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說”,主要發揮孔子“仁”的觀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論基礎及尚未解釋“道德價值根源”的問題。因此,孔子要建立“道德價值根源之自覺心”,認為善是人的基本自覺,這種自覺是表現於惻隱、羞惡、辭讓及是非四端。“四端”說明道德價值的自覺,是與生俱來的。這便能補充孔子“仁”學理論的不足。

 2.義利之辨——道德價值的論證

《孟子》認為“四端”是內在於自覺心的,屬於人的“本質”,即所謂人的“”。人之性,必有異於禽獸之處,這種“異於禽獸”的性,便是“善端”。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於受私慾蒙蔽。因此,人應放棄私利,以達到社會的公義。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個人道德觀

3.養氣與成德

《孟子》提出必須靠修養及發揮善性的功夫,以全力擴充存於內心的“四端”,孟子稱之為“盡性”。“盡性”的修養,培養出浩然之氣,使人成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統氣”,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

 4.道德天

《孟子》認為現實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後的標準,便是“”,“天”表現於人,便是“性”。人苦能有足夠修養,便能知天,達致“天人合一”。

二、政治論
1. 民本說

《孟子》指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決條件。因此,天命在於民心而不在於君主,苦君主無道,人民便可推翻他;但若君主有旨,人民便應謹守崗位。

 2.法先王

《孟子》主張行仁政,必須效法先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統治政治,這樣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3.仁政與王道

《孟子》主張施行仁政,必須先有仁心,然後方推行仁政。孟子認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是統一天下者必具備的條件。而仁政的具體表現,就是使家給人民、百姓安樂的王道,要實行王道,又要“尊賢使能”。

 4.德治觀念

孔子論“仁”,是自覺的道德;《孟子》的“仁”,則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應培養出德性,這是施行仁政的條件,故主張“有德者執政”。

5.反對霸政

《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反對武力服人的霸政,目的在減輕民生痛苦,緩和社會矛盾,《孟子》主張“王道政治”,反對霸力服人。

 6.恢復井田制度

《孟子》認為理想的經濟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為國家公有,國家授田人民耕種,但人民亦

要助耕公田,當作納稅,因此,農民便有“恆產”(恆常固定的田產),國家自會安定。

 三、教育主張

《孟子》認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說:“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而且,孟子認為修養是求學的基點,但又認為人善性,是無法從外在培養(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終都要憑自己的思考來達致。修身方法上,主張自由發展,因勢利導。

此外《孟子》也十分重視學習環境,置學子於優良環境中,施以自發的教育,方能成功。

四、哲學思想及認識論等方面

《孟子》的觀點中包含了一定的唯心主義的成分,認為天是最高的有意志的,人世間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興衰存亡、富貴窮達,均是由天命所定。人對於天必須百依百順,“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意是不可抗拒的。他站在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對立面,否認人的思想是社會存在的反映,認為人生下來就具有與生俱來的先天的善性的萌芽。

《孟子》的思想是複雜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義的成分居多:《孟子》書中所反映出來的關於認識論的見解,包含著許多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的。

此外,《孟子》還非常重視修養。在心性修養方面,孟子從“性善論”這一根本思想出發,認為實行“仁政”的最重要的動力,完全仰仗於君子大發“仁心”。這種“良知”、“良能”,“操之所存,舍之所亡”,貴在一個“養”字。孟子以子思的“思誠之道”為依據,提出了“盡心”、“知性”、“知天”等觀點,從而形成了一套含有主觀唯心主義成分的思想體系。

照作品影響

一、啟發朱明理學

《孟子》 《孟子》之相關圖4

《孟子》提出“內聖之學”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只要每人擴充善性,壓抑物慾之性,自身反省。這種內省的修養方法,成為後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顥程頤陸九淵王陽明等宋明理學家,都是繼承孟子這方面的學說。

二、形成“道統”觀念
《孟子》把文王武王周公子等,視為儒家的“道統”(一脈相承的知識系統)。從此,儒家的道統觀念與儒家思想之間,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

三、民本思想的影響
孟子的民本思想,行仁政的主張,一切以民心向背為標準。這套革命理論,成為中國傳統政治理論的創見,號然此說缺乏現代的民主精神,卻成為傳統治制度中,抑制君權的合理性淵源。

孟子“為民制產”的主張,更成為歷代經濟制度的最高理想,如隋唐的均田制。

經典語錄

《孟子》 亞聖之墓
1、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3、權,然後和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7、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8、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1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1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3、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4、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15、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16、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
17、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
18、枉已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19、君之視臣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20、事,孰為大? 事親為大;守,孰為大? 守身為大
21、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
22、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23、養心莫善於寡慾。
24、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25、其進銳者,其退速。
26、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27、仁者無敵。
28、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孟母三遷

漢·趙歧《孟子題詞》:“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

《孟子》 孟母三遷

(原文)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ăng]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躄[bì],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於屠,孟子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shuò,夏曆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ī,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於此。
(釋文)從前孟子小時候,父親早早地死去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裡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後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孟母斷織

【原文】
孟子之少也,既①學而歸,孟母方績②,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③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孟母曰:“子④之廢學,若我斷斯⑤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⑥居則⑦安寧,動則遠害。今而廢之,是不免於斯役,而無以離於禍患也。……”孟子懼,旦⑧夕⑨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謂孟母知為人母之道⑩矣。——選自《列女傳》

【請注意:】
孟母三遷”的“三”字的意思為“多次、屢次”解釋,而不是簡單的“三次”的意思,因為孟子的母親是在三個地方之間搬遷,即:居住之所近於墓、近於屠、學宮之旁,搬遷的次數實際上是兩次。“三”字類似的用法如“韋編三絕”等。

相關彙編

同《論語》一樣,《孟子》語言的生命力更強,其中大量的語言轉化成今天的格言、成語和俗語。這裡收錄的以常見的為主。

(1)五十步笑百步:“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梁惠王》)釋:(逃跑的士兵)有的一口氣跑了一百步停住腳,有的一口氣跑了五十步停住腳。那些跑五十步的士兵竟來恥笑跑一百步的士兵,(說他膽子太小),行不行?

(2)引領而望:“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梁惠王》)釋:如果有一位不好殺人的君主,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會伸長著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3)君子遠庖廚:“是以君子遠庖廚。”(《梁惠王》)釋:君主把廚房擺在遠離自己的場所,就是這個道理。

(4)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梁惠王》)釋:我的目力能夠把秋天鳥的細毛看得分明,一車子柴火擺在眼前卻瞧不見。

(5)挾泰山以超北海:“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梁惠王》)釋:把泰山夾在胳臂底下跳過北海,告訴人說,“這個我辦不到。”這真是不能。

(6)緣木求魚:“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梁惠王》)釋:以您這樣的作法滿足您這樣的欲望,好像爬到樹上去捉魚一樣。

(7)寡不敵眾:“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梁惠王》)釋:人口稀少的國家不可以跟人口眾多的國家為敵,弱國不可以跟強國為敵。

8)與民同樂:“此無他,與民同樂也。”(《梁惠王》)釋:這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同百姓一同娛樂罷了。

(9)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釋:和天下的人同憂同樂,這樣還不能使天下歸服於他的,是從來不曾有的事。(註: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即化於此)

(10)顧左右而言他:“王顧左右而言他。”(《梁惠王》)釋:齊王回過頭來左右張望,把話題扯到別處去了。
(11)水深火熱:“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梁惠王》)釋:如果燕國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熱(指災難更加深了),那只是統治者由燕轉為齊罷了。
(12)救民於水火之中:“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梁惠王》)釋:如今 燕國的 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裡的百姓認為您是要把他們從水深火熱的苦難中解救出來,因此都用筐盛著乾飯,用壺盛著酒漿來歡迎您的軍隊。
(13)簞食壺漿:“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梁惠王》)釋:如今 燕國的 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裡的百姓認為您是要把他們從水深火熱的苦難中解救出來,因此都用筐盛著乾飯,用壺盛著酒漿來歡迎您的軍隊。
(14)出爾反爾:“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梁惠王》)釋: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樣去對待人家,人家將怎樣回報你。
(15)解民倒懸:“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公孫丑》)釋:現在這個時候,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實行仁政,老百姓的高興,正好像被人倒掛著而給解救了一般。
(16)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公孫丑》)釋: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這個時代才行。
(17)具體而微:“冉牛、閔子、顏淵則具體而微。”(《公孫丑》)釋:冉牛、閔子、顏淵大體近於孔子,卻不如他那樣的博大精深。
(18)出類拔萃:“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公孫丑》)釋:聖人遠遠超出了他那一類,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從有人類以來沒有比孔子還要偉大的。
(19)心悅誠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公孫丑》)釋:依靠道德來使人服從的,人家才會心悅順服。
(20)返求諸己:“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公孫丑》)釋:(射箭)如果沒有射中,不埋怨那些勝過自己的人,返躬自問罷了。
(21)與人為善:“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公孫丑》)釋:吸取別人的優點來自己行善,這就是偕同別人一道行善。
(22)綽綽有餘:“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公孫丑》)釋:我既沒有固定的職務,又沒有進言的責任,那我的行動,難道不是寬舒得有無限的迴旋餘地嗎?
(23)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公孫丑》)釋:君子不抱怨天,不責怪人。
(24)此一時,彼一時:“彼一時,此一時也。”(《公孫丑》)釋:那又是一個時候,現在又是一個時候。
(25)捨我其誰:“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公孫丑》)釋:在今日的社會裡,除開我,還有誰呢?
(26)為富不仁:“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滕文公》)釋:要發財致富便不能仁愛,要仁愛便不能發財致富。
(27)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滕文公》)釋:若是不等到爹娘開口,不經過媒人介紹,自己便鑽洞扒門縫來互相窺望,爬過牆去私會,那么,爹娘和社會人士都會輕視他。
(28)亂臣賊子:“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滕文公》)釋: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亂的臣子、不孝的兒子才有所害怕。
(29)自暴自棄:“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離婁》)釋:自己殘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談出有價值的言語;自己拋棄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價值的事業。
(30)不虞之譽:“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離婁》)釋:有意料不到的讚揚,也有過於苛求的詆毀。
(31)好為人師:“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離婁》)釋:人的毛病在於喜歡做 別人的 老師。
(32)何出此言:“先生何為出此言也?”(《離婁》)釋:老師為什麼說這樣的話呢?
(33)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離婁》)釋:不孝順父母的事情有三種,其中以沒有子孫為最大。
(34)手舞足蹈:“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離婁》)釋:快樂一發生就無法休止,無法休止就會不知不覺地手舞足蹈起來了。
(35)不為已甚:“仲尼不為已甚者。”(《離婁》)釋:孔子是做什麼事都不過火的人。
(36)左右逢源:“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離婁》)釋:蓄積很深,便能取之不盡,左右逢源。
(37)夜以繼日:“仰而思之,夜以繼日。”(《離婁》)釋:抬著頭考慮,白天想不好,夜裡接著想。
(38)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過,自怨自艾。”(《萬章》)釋:三年後,太甲悔過,自己怨恨,自己悔過。(艾,音yi)
(39)先知先覺:“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萬章》)釋:上天生育人民,就是要先知先覺者來使後知後覺者有所覺悟。
(40)集大成者:“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萬章》)釋:“集大成”的意思,譬如奏樂,先敲缽鍾,最後用特磬收束,有始有終的一樣。
(41)卻之不恭:“‘卻之卻之為不恭’,何哉?”(《萬章》)釋:(俗話說),“一再拒絕人家的禮物,這是不恭敬。”為什麼呢?
(42)殺人越貨:“殺越人於貨,閔不畏死,凡民罔不憝。”(《萬章》)釋:(《尚書康誥》)說,“殺死別人,強奪財物,橫強不怕死,這種人,是沒有人不痛恨的。”
(43)茁壯成長:“牛羊茁壯長而已矣。”(《萬章》)釋:(孔子曾經做過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說,“牛羊都壯實地長大了。”
(44)知人論世:“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萬章》)釋:吟詠他們的詩歌,研究他們的著作,不了解他們的為人,可以嗎?所以要討論他們那一個時代。
(45)一暴(pu)十寒:“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章》)釋:縱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冷它十天,沒有能夠再長的。
(46)專心致志:“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告子》)釋:假使讓弈秋(下棋高手)教授兩個人下棋,其中的一個人一心一意,只聽弈秋的話。
47)捨生取義:“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告子》)釋:如果兩者(生命和義)不能並有,便犧牲生命,而要“義”。
(48)杯水車薪:“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告子》)釋:如今行仁的人,好像用一杯水來救一車柴木的火焰,(結果連他們已實行的這點點仁都會消失的)。
(49)言歸於好:“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告子》)釋:所有我們參加盟會的人訂立盟約以後,完全恢復舊日的友好。
(50)以鄰為壑:“今吾子以鄰為壑。”(《告子》)釋:如今你卻使水流到臨近的國家去。
(51)習焉不察:“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盡心章》)釋:如此做去,卻不明白其當然;習慣了卻不深知其所以然。
(52)獨善其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盡心》)釋:窮困便獨善其身,得意便兼善天下。
(53)不言而喻:“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盡心》)釋:(君子的本性,仁義禮智)至於手足四肢,在手足四肢的動作上,不必言語,別人一目了然。”
(54)引而不發:“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盡心》)釋:君子(教導別人正如射手),張滿了弓,卻不發箭,作出躍躍欲試的樣子。
(55)仁民愛物:“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盡心》)釋:君子親愛親人,因而仁愛百姓;仁愛百姓因而愛惜萬物。
(56)當務之急:“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盡心》)釋:智者沒有不該知道的,但是急於當前重要工作。(仁者沒有不愛的,但是務必先愛親人和賢者)。
(57)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書》,不如無《書》。”(《盡心》)釋:完全相信《尚書》,那還不如沒有《尚書》。
(58)茅塞頓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盡心》)釋:山坡的小路只一點點寬,經常去走它便成了一條路;只要有一個時候不去走它,又會被茅草堵塞了。
(59)言近旨遠:“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盡心》)釋:言語淺近,意義卻深遠的,這是“善言”。
(60)同流合污:“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盡心》)釋:(這種人)同流合污,(所以說他是賊害道德的人)。

盤點世界經典名著

盤點世界經典名著。 

四書和五經

四書五經書籍    主要內容備註
四書《大學》個人道德修養與社會治亂的關係被列為四書之首
《中庸》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
《論語》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孟子》孟子的言論彙編
五經《周易》占卜之書 其外層神秘,而內蘊的哲理至深至弘
《尚書》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內容的記錄古代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
《詩經》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500年的詩歌305篇 中國第一本詩歌總集
《禮記》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
《左傳》 諸侯國之間的聘問、會盟、征伐、篡弒等 

十三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