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聖[孟子別稱]

亞聖[孟子別稱]
亞聖[孟子別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按:車,古文;輿,今字。車又音居,是故,子輿、子車、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漢族,戰國時期鄒國人,魯國慶父後裔。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對後世中國文化的影響全面而巨大,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門人著有《孟子》一書。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國(現山東省鄒城市)人,有人認為鄒國是魯國附屬國,也有人說孟子是魯國人。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義流派。在政治上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在學說上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
孟子相傳為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父名激,母鄒氏。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後世尊稱為亞聖。其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1],遊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希望追隨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最後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人物生平

亞聖亞聖

孟子的出生之時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約百年左右。
孟子的生平和孔子很相似,都是貴族的後裔,平民出身,幼年喪父,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學、教書、周遊列國。
孟子字號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魏、晉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多個不同的字號,字號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
拜孔子之孫孔汲的門人為師時姓曾名參(孔子亦有徒名曰曾參,即曾子),後更改名軻,鄒(今山東鄒城市)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孔汲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想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為《孟子》七篇”。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像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範疇為基石的。
孟子本為“魯國三桓”之後,父名激,母仉氏。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因而從魯國遷居鄒國。
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孔汲。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孔汲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有一種說法是,孟子在十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拜入孔子之孫孔汲的門下,但根據史書考證發現孟子出生時孔汲已逝世三十載。所以還是如《史記》中所記載的受業於孔汲的門人的說法比較可信。就連孟子自己也曾說:“予未得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諸人也。”(《孟子離婁下》)無論是否受業於孔汲,孟子的學說的確受到了孔汲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孔汲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

大事年表

孟子孟子

周烈王4年己酉(公元前372年)
孟子約生於此時
周顯王12年魏惠王13年韓昭侯6年甲子(公元前357年)
孟子約十五歲,受業於子思門人
周顯王17年秦孝公10年己巳(公元前352年)
孟子約二十歲,欲休妻
周顯王37年己丑(公元前332年)
孟子在鄒,答鄒穆公問
周顯王38年庚寅(公元前331年)
孟子居平陸
周顯王39年辛卯(公元前330年)
孟子到任國,拜訪季任
孟子在鄒,與屋廬子、曹交問答
周顯王40年齊威王28年壬辰(公元前329年)
孟子約四十三歲,首次至齊
齊相儲子來見孟子
周顯王41年齊威王30年宋君偃後元1年癸巳(公元前328年)孟子與告子辯論
孟子勸蚳鼃向齊王進諫
孟子與匡章交遊
孟子離開齊國,前往宋國
周顯王42年宋君偃後元2年甲午(公元前327年)
孟子至宋
周顯王43年宋君偃後元3年乙未(公元前326年)
孟子在宋,與滕國世子相會
孟子與宋人勾踐論遊說之道
周顯王44年宋君偃後元4年秦惠文王13年丙申(公元前325年)
孟子離開宋國,回到鄒
周顯王45年梁惠王后元11年丁酉(公元前324年)
孟子在鄒,滕文公派然友問喪禮
孟子由鄒之滕,推行仁政
周顯王46年魏惠王後元12年齊威王34年戊戌(公元前323年)
孟子與農家陳相辯論
周慎靚王1年魏後元15年齊威王37年辛丑(公元前320年)
梁惠王“厚幣卑禮”召賢納士
孟子見梁惠王,時約五十二歲
孟子與周霄論出仕
周慎靚王2年魏惠王后元16年齊宣王1年壬寅(公元前319年)
孟子與公孫丑論短喪.
周慎靚王3年魏襄王1年齊宣王2年癸卯(公元前318年)
孟子約五十四歲,見梁襄王
孟子在范遇齊王子
孟子至齊,答齊宣王問
孟子論“我四十不動心”
周慎靚王5年燕王噲5年乙巳(公元前316年)
孟子出吊滕文公
周慎靚王6年楚懷王14年魯平公10年齊宣王5年丙午(公元前315年)
魯平公欲見孟子孟子返回齊國,與充虞論葬母
齊宣王問孟子伐燕
周赧王3年齊宣王8年楚懷王17年己酉(公元前312年)燕人叛齊,齊宣王說“吾甚慚於孟子”
孟子論“臣視君如寇讎”
孟子與淳于髡辯論
孟子約六十歲,辭官離開齊國
孟子遇宋於石丘
周赧王25年辛卯(公元前290年)
《孟子》約編撰於此時
周赧王26年壬申(公元前289年)
孟子約卒於此時

主要思想

概述

​《史記》說孟子有著述七篇傳數世,《漢書·藝文志》說有十一篇。東漢末趙岐說孟子有《性善辯》、《文說》、《孝經》、《為政》四篇外書,則十一篇當是在七篇外又加外書四篇。趙岐認為外書四篇內容膚淺,與內篇不合,當是後人所作。流傳至今的《孟子》,即趙岐所說的內篇。全書雖非孟子手筆,但為孟子弟子所記,皆為孟子言行無疑。從書中看出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論和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張性善論。以為人生來就具備仁、義、禮、智四種品德。人可以通過內省去保持和擴充它,否則將會喪失這些善的品質。因而他要求人們重視內省的作用。在社會政治觀點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論。仁政就是對人民“省刑罰,薄稅斂。”他從歷史經驗總結出“暴其民甚,則以身弒國亡,”又說三代得天下都因為仁,由於不仁而失天下。他又提出民貴君輕的主張,認為君主必須重視人民,“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君主如有大過,臣下則諫之,如諫而不聽可以易其位。至於象桀、紂一樣的暴君,臣民可以起來誅滅之。他反對實行霸道,即用兼併戰爭去征服別的國家;而應該行仁政,爭取民心的歸附,以不戰而服,也即他所說的“仁者無敵”,實行王道就可以無敵於天下。

民本思想

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歷史事例反覆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正因此原因,《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國的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並成為「十三經」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滿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刪節《孟子》中的有關內容。

哲學思想

孟子的思想是複雜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義的成分居多:《孟子》書中所反映出來的關於認識論的見解,包含著許多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的。在《孟子》中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指出有許多知能必須經歷困難,經過挫折、失敗,不斷取得教訓,受到鍛鍊,然後才能得之。客觀世界有其自己的規律,是人所不能違反的。
孟子明確地看到,一切事物發展和變化有其自己的一定的進程。他在書中講了一個故事作為比喻:寧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公孫丑》)上)

認識論

認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最重要的一環在於掌握客觀規律。孟子拿夏禹治水,根據水勢就下、可導而不可遏的規律,來說明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都須如此。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教育方法中的“因材施教”。肯定在進行教育時,必須採取因人而異的多種方法。而且,對孔子的“因材施教”有了發展。認為教育學生必須要有一定的標準,使學生有一個明確的奮鬥目標。孟子所倡導的學習方法和教育方法是中國古代教育學的結晶,對我們今天的學習和教育仍然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孟子的天道認為天是最高的有意志的,人世間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興衰存亡、富貴窮達,均是由天命所定。人對於天必須百依百順,“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意是不可抗拒的。他站在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對立面,否認人的思想是社會存在的反映,認為人生下來就具有與生俱來的先天的善性的萌芽
此外,孟子還非常重視修養。在心性修養方面,孟子從“性善論”這一根本思想出發,認為實行“仁政”的最重要的動力,完全仰仗於君子大發“仁心”。這種“良知”、“良能”,“操之所存,舍之所亡”,貴在一個“養”字。孟子以子思的“思誠之道”為依據,提出了“盡心”、“知性”、“知天”等觀點,從而形成了一套含有主觀唯心主義成分的思想體系。

性善論

孟子的主要哲學思想,是他的人類性善論。“性善論”是孟子談人生和談政治的理論根據,在他的思想體系中是一個中心環節。
孟子“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盡心上》)
“性善論”是一套唯心主義的說法,不過,孟子以“性善論”為人們修養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論根據;還具有一定程度的積極意義。
飲食見解
孟子在飲食上提出了較多的見解,多被後人視為經典。他從仁愛的角度出發,說道:“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後人將“君子遠庖廚”解為不近廚房,並作為孟子賤視烹飪的理論依據,這是不可取的。
所謂“君子遠庖廚”,不過說的是一種不忍殺生的心理狀態罷了。也就是齊宣王“以羊易牛”的心理,因為他親眼看到了牛即將被殺的樣子而沒有親眼看到羊即將被殺的樣子。“眼不見為淨”,所以君子遠離宰雞殺鴨的廚房。《禮記。玉藻》:選段譯文
當時親眼見到了牛而沒有見到羊。君子對於飛禽走獸,見到它們活著,便不忍心見到它們死去;聽到它們哀叫,便不忍心吃它們的肉。所以,君子總是遠離廚房。”
《孟子》記載,診斷飲食是人生最基本、最重要的事情。這與儒家自孔子開始對飲食的觀點是一脈相承的。

仁政學說

孟子孟子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論,是以仁政為內容的王道,其本質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係,主張統治者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孟子認為,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這種思想是從春秋時期重民輕神的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所謂“經界”,就是劃分整理田界,實行井田制。孟子所構想的井田制,是一種封建性的自然經濟,以一家一戶的小農為基礎,採取勞役地租的剝削形式。每家農戶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吃穿自給自足。孟子認為,“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只有使人民擁有“恆產”,固定在土地上,安居樂業,他們才不去觸犯刑律,為非作歹。孟子認為,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了保障,統治者再興辦學校,用孝悌的道理進行教化,引導他們向善,這就可以造成一種“親親”、“長長”的良好道德風尚,即“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認為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擁護,這樣便可以無敵於天下。孟子所說的仁政要建立在統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礎上。孟子說:“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種同情仁愛之心。但是,這種同情仁愛之心不同於墨子的“兼愛”,而是從血緣的感情出發的。孟子主張,“親親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這種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體現。
仁,據孟子解釋,就是“人心”。怎樣才算是仁呢?根據《孟子》一書可以概括為:第一、親民。孟子主張統治者要“與百姓同之”,“與民同樂”。第二、用賢良。“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滕文公上》)“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公孫丑》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明其政刑。”第三、尊人權。孟子公開宣揚“民為貴”、“君為輕”的口號,提倡在一定的範圍調和統治者和勞動人民的關係。第四、同情心。要求統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辦法來治民。認為這樣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歡迎和擁護,從而達到“無敵於天下”。第五、殺無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對一切殘民以逞的暴君污吏進行嚴正的譴責,力圖把現實的社會發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軌道上來。
孟子以“仁政”為根本的出發點,創立了一套以“井田”為模式的理想經濟方案。提倡“省刑罰、薄稅斂”、“不違農時”等主張。要求封建國家在徵收賦稅的同時,必須注意生產,發展生產,使人民富裕起來,這樣財政收入才有充足的來源。這種思想,是應該肯定的。作為新興地主階級的思想家,孟子還提出重農而不抑商理論,改進了傳統的“重農抑商”的思想,這種經濟觀念在當時是進步的。孟子的“井田制”理想,對後世確立限制土地兼併,緩和階級矛盾的治國理論有著深遠的影響及指導意義。
易子而教
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的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揮。他們都把全民教育當作實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一方面,主張“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滕文公章句上)加強學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求當政者要身體力行,率先垂範。“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離婁章句上)以榜樣的力量,教化百姓。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倫”,以建立一個“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諧融洽的有人倫秩序的理想社會。
孟子一貫以孔子的正統的繼承者自居,他的教育貢獻也是無與倫比的。他不僅授徒講學,培養出了樂正子、公孫丑、萬章等優秀的學生,還與弟子一起著書立說,著《孟子》七篇,留給後世。猶如綿綿春雨,普降於漫漫的歷史文化中。對教育方法的改進,孟子很推崇“易子而教”的傳統教育方法。當他的得意門生公孫丑詢問有的君子為何不親自教育自己的兒子時,孟子回答道:“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離婁章句上)父子之間由於感情深厚,父親對兒子的教育往往不嚴,對於兒子的一些錯誤和毛病也因為溺愛和驕慣而放任,從而使正確的教育難以為繼。所以,“父子之間不責善”,易子讓別人來教育,既能從嚴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間的親密關係,不傷害感情。
道德倫理
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他認為“仁、義、禮、智”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東西,不是從客觀存在著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同時把人倫關係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係的基本的道德規範。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係,封建秩序的穩定和天下的統一就有了可靠保證。
“仁義”是孟子的道德論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說的“仁義”,是有階級性的,是建築在封建等級社會的基礎之上的。但是,他反對統治者對庶民的剝削,反對國與國和家與家的戰爭。
仁是一個古老的政治思想範疇。《說文》解釋仁字:“仁親也。從人二。”隨著社會的發展,它的含義也不斷有所衍變。孔子論仁,則給予了更多的充實和發揮。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孔子在多種意義上運用仁的概念,反映了孔子學說的理論上還不夠完整而嚴謹。
孟子也最重仁。孟子對於孔子仁的思想的發展,特別表現在孟子以性善論為基礎,提出由此而生仁義禮智四德,其中心點是為仁。還進一步論述仁義禮智四者的關係,第二,在關於仁的倫理思想的基礎上,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學說。孟子以仁作為施政的出發點,要求統治者“施仁政於民(《梁惠王》上),還具體地提出了在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具體的仁政措施。
孟子提出了性善論的思想。他認為,儘管各個社會成員之間有分工的不同和階級的差別,但是他們的人性卻是同一的。他說:“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人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這裡,孟子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擺在平等的地位,探討他們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這種探討適應於當時奴隸解放和社會變革的歷史潮流,標誌著人類認識的深化,對倫理思想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推進。

人物評價

孟子孟子

個人影響
孟子約在齊威王時到過齊國。似於同時又到過魏,曾先後見過魏惠王及魏襄王。在齊宣王時又到齊。他還去過滕、薛、宋、鄒、梁等國。《史記》說孟子時,秦、齊諸國用商鞅、田忌等人,以富國強兵和攻伐為事,而孟子所述乃“唐虞三代之德”,各國君主因其“迂遠而闊於事情”而不能用,故孟子與其門徒萬章等人著書立說。但據《孟子》所記,孟子到魏,受到魏惠王的禮遇,並向孟子請教治國之道。孟子在齊,宣王任之為上卿,“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以傳食於諸侯。”則齊必能採用其部分學說和主張,故能顯赫一時。
《漢書·楚元王傳贊》說:“自孔子歿,綴文之士眾矣。唯孟軻……博物洽聞,通達古今,其言有補於世。”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很高,甚至有一首諷刺孟子的打油詩:“鄰家焉有許多雞?乞丐何曾有二妻?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廟。
以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元朝至順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明朝朱元璋輯有《孟子節文》,刪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等。朱元璋曾說“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耶!”並詔告天下說孟子的不少言論“非臣子所宜言”。下令將孟子逐出文廟。次日錢唐上疏力爭勸阻,加之天文官也上奏文星暗淡無光,於是朱元璋又下一道諭旨:“孟子辯異端,辟邪說,發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又恢復了孟子在文廟中的待遇.越南學者張漢超在文章中說:“為士大夫者,非堯舜之道不陳前,非孔孟之道不著述。”
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義、善。孟子的經歷和孔子差不多,都是周遊列國,去宣傳自己的思想,但是因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這條建議不被大部分的君王所接受,這樣的狀況保持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雖然是這樣,但是這樣的理念畢竟是有利於國家的發展,好的建議終究會被採納。而也就是這樣,我們國家的發展和建設就是圍繞著這條觀點。大家都能感受到,國家對廣大人民民眾的生命和利益還是很看重的。與此同時,孟子把氣節也十分看重,“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對於這種嗟來之食,孟子應該是不屑一顧的。

歷史地位

概述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屬孔子第四代弟子,是曾子的再傳弟子。他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大成至聖,孟子被稱為亞聖。孟子與孔子合稱孔孟其道,多數人稱為“孔孟之道”。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週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隨後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與其弟子的言論彙編於《孟子》一書,是儒家學說的經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
地位奠定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是很高。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
《孟子》一書,在漢代就被認為是輔翼“經書”的“傳”,和孔子的《論語》並列。至五代,後蜀主孟昶下令將《易》《書》《詩》《禮》《周禮》《儀記》《公羊傳》《穀梁傳》《左傳》《論語》《孟子》十一經書寫刻石。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廟。以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大學》和《中庸》被認為是孔子弟子曾參和孔子之孫子思的著作,這樣,《孟子》一書便與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
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
在明清兩代,官方規定,科舉考試的八股文題目必須從《四書》中選取,要“代聖人立言”。於是,《孟子》一書便成了明清兩代士子們的必讀書之一了。
追封追謚
朝代年代帝王封謚
宋朝元豐六年(1083年)宋神宗鄒國公
元朝至順元年(1330年)元文宗鄒國亞聖公
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奉為亞聖,罷公爵。
明景泰2年,孟子嫡派後裔被封為翰林院五經博士,子孫世襲,一直到民國3年,73代翰林院五經博士孟慶棠改封奉祀官,民國24年改稱亞聖奉祀官。

作品一覽

孟子孟子

《孟子》
孟子約十五歲時就拜讀於子思(孔子的孫子)門下,勤奮學習,從不間斷。學成之後,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曾遊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所以孟子的仁政學說在當時被認為是迂腐的大道理,說他空洞的言論沒有什麼使用的價值,因為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整理《詩經》、《書經》、闡發孔丘的思想學《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屬儒家經典著作。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做家傳戶誦的書。就像今天的教科書一樣。《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這部書的理論,不但純粹宏博,文章也極雄健優美。(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孟子》有七篇十四卷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
但考諸《孟子》,孟軻所見時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齊宣王、鄒穆公、滕文公、魯平公等皆稱諡號,恐非孟子自作時所為也;又記孟子弟子樂正子、公都子、屋盧子皆以“子”稱,也斷非孟子之所為,其編定者極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孟子》行文氣勢磅礴,感情充沛,雄辯滔滔,極富感染力,流傳後世,影響深遠,成為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經典語錄
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譯文】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2、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譯文】稱一稱,才知道輕重;量一量,才知道長短。
3、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譯文】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譯文】即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再生長的。
5、其進銳者,其退速。
【譯文】前進太猛的人,後退也會快。
6、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譯文】心這個器官職在思考,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7、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譯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應該處於統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處於統治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民眾。
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譯文】天子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諸侯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國家;卿、大夫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宗廟;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義”,便保不住自己的身體。
9、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譯文】一國的君主如果喜愛仁德,整個天下便不會有敵手。
10、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
【譯文】減免刑罰,減輕賦稅,讓百姓能深耕細作,早除穢草。
11、仁者無敵。
【譯文】仁德的人是沒有敵人的。
12、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譯文】每家給他五畝土地的住宅,四圍種植著桑樹,那么,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有絲棉襖穿了。雞狗與豬這類家畜,不去打亂它的繁殖期,那么,七十歲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給他一百畝土地,並且不去打亂它季節生長的規律,那么數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飽飽的了。辦好各級學校,反覆地用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大道理來開導他們,那么,鬚髮花白的老人便會有人代勞,不致頭頂著、背負著東西在路上行走了。
13、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譯文】搞好耕種,減輕稅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4、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譯文】君主仁,沒有人不仁;君主義,沒有人不義;君主正,沒有人不正。
15、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譯文】以百姓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的國君,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百姓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的國君,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
16、仁則榮,不仁則辱。
【譯文】諸侯卿相如果實行仁政,就會有榮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會遭受屈辱。
17、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譯文】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沒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便不會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假若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18、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
【譯文】為爭奪土地而戰,殺死的人遍野;為爭奪城池而戰,殺死的人滿城,?這就是帶領土地來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贖出他們的罪過。
19、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譯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會把君主當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馬,臣下就會把君主當成路上遇見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會把君主看作仇敵。
20、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譯文】魚是我想要的東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東西,這兩樣東西不能夠同時得到,我就捨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東西,義(真理、信仰、正義有益大眾的思想和行為)也是我想要的東西,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夠同時得到,我就捨棄生命而選擇義。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文】尊敬我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晚輩,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晚輩
22、孟子曰:水性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譯文】孟子說:“水性是不分東西方向的,難道它也不分上下嗎?人性的善良,就像水向低處流一樣(勢所必然)。人沒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沒有不向低處流的一樣。現在論水(的另一面),用力拍打使它跳躍,它可以高過人的額頭;堵截令它激流迴旋,可以使它停在山上。這怎么是水性如此呢?這實在是外力使然啊!人,可以使他做不善的事,這種違背他善良本性的行為,跟讓水違背它向低處流的行為,本質是一樣的。”
23、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譯文】殺一個無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卻去取了過來,是不義。
24、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譯文】破壞仁愛的人叫做“賊”,破壞道義的人叫做“殘”。這樣的人,我們就叫作他“獨夫”。我只聽說周武王誅殺了獨夫殷紂,?沒有聽說過他是以臣弒君的。
25、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譯文】使有德行的人居於相當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擔任一定職務。
26、尊賢使能,俊傑在位。
【譯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傑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孟子2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譯文】百姓最為重要的,代表國家的土谷之神為次,君主是最為輕的。
28、出自《孟子》: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後演化成成語,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譯文】意思是一個人欣賞音樂快樂不如和眾人一起欣賞音樂快樂。
29、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舜是從農耕的田野中被選拔出來的,傅說是從泥水匠中被選拔出來的,膠鬲是從魚鹽販子中被選拔出來的,管夷吾是從獄官手裡加以任用的,孫叔敖是從海邊被提拔上來的,百里奚是從奴隸市場加以重用的。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責任給這個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到貧窮之苦,讓他所做的事情點到錯亂,使他的內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堅韌起來,增長他原來沒有的才能。一個人常常發生錯誤,這樣以後才會改正;內心困惑,思慮梗塞,然後才知道有所作為;顯露在臉色上,表現在聲音中,然後知曉。在國內沒有執法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沒有相抗衡的國家和外患的侵擾,國家就常常會走向滅亡。這樣以後,就可以知道憂慮禍患能使人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走向滅亡。

孟子世系

孟子孟子

慶父(仲孫,魯桓公庶長子)——孟穆伯——孟文伯——孟獻子——孟莊子——孟孝伯——孟僖子——孟懿子——孟武伯——孟敬子——廬墓——敏——孟孫激(字公宜,孟子之父,元延三年(1316年)追封邾國公,明嘉靖九年配享啟聖祠,稱先賢,清雍正元年改祀崇聖祠。)
一代:孟子,孟氏尊奉為“始祖”
二代:仲子,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追封為“新泰伯”。
三代:睪,鄒之處士,隱居不仕,好靜、多智慮,容貌俊儀,通五經,美詞章。
四代:寓,朝召不受。性忠厚淳樸,不驕侮人,善於與人交往,治家有道。
五代:舒,字子懷。漢高祖時封“雲中牧”。
六代:之後,隱居不仕。
七代:昭,為漢博士,博覽經史,問貫古今。
八代:但,精易道,漢武帝時封“太子門大夫”。
九代:卿,漢代封淮陽太守,後仕至太傅。
十代:喜,字長卿,漢宣帝時舉孝廉,仕至“郎官”。
十一代:鎡,抱道不仕,主奉祀事。
十二代:興,漢朝仕至尚書郎。
十三代:嘗,字伯周,漢和帝時舉茂才,拜徐令,遷合浦太守。
十四代:展,字君城,不仕。
十五代:戫,漢桓帝時為濟陽太守,漢靈帝時轉太常,後至嘉平六年(177年)丁已,拜太尉。
十六代:敏,字叔達,漢時為新郡太守。博學能文,有荷甑墮地不顧事。
十七代:光,字孝裕。漢靈帝後期為講部史。昭烈定蜀拜議郎。後主踐祚,為符節令、屯騎校尉,長魯少府遷大司農。
十八代:康,字公休。魏明帝時為散騎侍郎,宏農太守,領典農校尉,渤海太守,給事中,散騎常侍、中書令。後轉監封廣陵寧侯。
十九代:宗,字恭武。三國時期吳國嘉和年令永寧,後為右御史,寶鼎三年為司空。“二十四孝”之一,有:“哭竹生筍”之事。
二十代:揖,晉惠帝時為廬陵太守。
二十一代:觀,字叔時,晉惠帝時為殿中郎,後為黃門侍郎。
二十二代:嘉,字萬年。晉代為安西大將軍長史,後為江州別駕。性無苟合,言無夸衿,為時所重。
二十三代:懷玉,晉安帝時封鄱陽縣五等侯,後為陽豐縣男,任江州刺史,南中郎將。
二十四代:表,字武達。曾居南齊蕭鸞馬頭太守,魏孝文帝時輔國大將軍,南兗州刺史,後為豫州刺史,因戰功封汶陽縣開國伯,邑五百戶,散騎常侍,光祿大夫、平西大將軍。
二十五代:斌,元魏孝文帝時為右丞相。
二十六代:威,字能重,仕元魏帝時為平北大將軍,光祿大夫,後加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
二十七代:恂,字修仁。元魏永熙末年封東州太守,後周文帝舉為太子少師,遷太子太傅,家車騎大將軍。
二十八代:儒,字敬業。元魏彭城王韶典,北齊文宣帝除中書舍人,累遷東郡太守,廣平太守,太中大夫加衛將軍。
二十九代:景,隋煬帝時為膺揚將軍。
三十代:善誼,事隋,為河內通守。
三十一代:詵,唐高宗時為進士第,累遷鳳閣舍人。武后時為春宮侍郎。相王召為侍讀,拜同州刺史。
三十二代:大融,唐玄宗屢召不仕,後隱居於王屋山。
三十三代: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
三十四代:雲卿,字宜甫,唐肅宗時為校書郎。與詩人杜甫善交。
三十五代:簡,字幾道,唐德宗舉進士,遷倉部員外郎。元和中拜諫儀大夫。初為常州刺史,治孟瀆有功,賜金紫,召為給事。累遷戶部尚書、御史中丞、山男東道節度使。
三十六代:常謙,唐德宗時為安州刺史,加侍御史,安州防禦兵馬使。
三十七代:遵慶,旨召不仕。
三十八代:琯,唐元和末旨召不仕。韓文公云:年少,禮甚嫻。手持問一編甚鉅。退披其編以讀之,盡其書無有不能。其所與友盡善之。
三十九代:方立,唐昭宗時為昭義節度留守。
四十代:承誨,後晉時事少帝,官拜太府卿。
四十一代:漢卿,後周事世宗,為左羽林大將軍。
四十二代:貫,不仕。工於詩詞,主奉祀事。
四十三代:昶,隱居不仕,主奉祀事。
四十四代:公濟,少勵高行,不樂仕進。避契丹之亂,藏譜於屋壁,隱居東山而終。
四十五代:寧,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道輔守兗州,訪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陽,又於鳧村訪得四十五代孟寧,推薦於朝,拜迪功郎、鄒縣主簿。率領族眾,修編祖譜,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復興,無廢缺現象。孟氏後裔尊為中興祖,附祀故里祠。
四十六代:存。
四十七代:況。
四十八代:彬。
四十九代:澄。
五十代:德成。
五十一代:述祖。
五十二代:惟清。
五十三代:之平。
五十四代:思春。
五十五代:克剛。
五十六代:希文,字士煥,明景泰二年(1451年)始授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主奉祀事。孟氏世職自此始。注意這時已是明朝天順年間。克剛無子,不得不以孟堅的第九代孫孟克仁的長子孟希文為繼承人,孟希文乃出嗣。
五十七代:言元,字長伯,名弘治三年(1489年)承襲世職。
五十八代:公肇,字先文。是元之弟之子。世職本應有元之子公綮承襲,因年幼,由公肇於明嘉靖二年(1523年)代襲。十年後,於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公肇遂讓職公綮承襲。
五十九代:彥璞,字朝璽,名隆慶元年(1567年)承襲世職。
六十代:承光,字永觀。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承襲世職。天啟二年(1622年)白蓮教軍攻陷鄒縣城,孟府破壞慘重。承光與母孔氏,長子宏略、家人席天壽均死於戰亂。戰後朝廷贈太僕寺少卿。
六十一代:宏益,字振揚。按照家規本應是其長兄宏略承襲。因遭戰亂死,略子聞玉尚年幼,於明天啟年(1623年)由宏益代襲、聞玉長成後即讓職。朝廷改封宏益為錦衣衛千戶。
六十二代:聞玉,字尤甫,崇禎二年(1629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六十三代:貞仁,字靜若,清順治元年(1644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六十四代:尚桂,字播馨,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曾鑑定《三遷志》。
六十五代:衍泰,字懋(mao)東,於乾隆七年(1740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重修《孟子世家譜》,重校《三遷志》。
六十六代:興銑,字起輝,於乾隆七年早卒,年二十五歲,未承襲世職。
六十七代;毓瀚,字鍾北。乾隆十六年(1750年)承姚大宗,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六十八代:傳連,字國摸。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六十九代:繼烺(lang),字型耀。嘉慶二十年,(1815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於道光四年(1824年)主修《孟子世家譜》。
七十代:廣均,字京華。乙酉科舉拔貢,戊子科舉人。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欽加主事銜,晉員外郎。先後創建或修復了廟、府、林、孟母斷機堂及廟戶營三遷祠等古建築群。並支持修纂了《重纂三遷志》、《孟子世家譜》。為我們今天能看到孟廟、孟府之完整面貌,以及對研究孟氏家族的興衰成敗、沿革變遷等方面資料,均做出來了重大貢獻。
七十一代:昭銓,字伯衡。四氏學廩生。同治十三年(1874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七十二代:憲泗,字法魯,光緒年間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七十三代:慶恆,字頌武,應承襲世職,因早卒,年僅二十一歲,未能承襲世職,由弟慶棠,字澤南,於光緒二十年代襲世職。至光緒三十一(1894年)年正式承襲。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由“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改稱為“亞聖奉祀官”。
七十四代:繁驥,字雪生。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承襲奉祀官。1949年去了台灣,1990年在台北病逝。
七十五代:祥協,1990年接任“亞聖奉祀官”,現居台灣。
《家譜》記載:孟晉文83代,孟來登88代。

名言語錄

◆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孟子語錄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相關故事

孟子孟子

相關故事編輯孟母三遷
原文: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ang]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躄[bì],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於屠,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居子矣。”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shuò,夏曆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ī,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於此。
故事梗概: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早早地死去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孟子的母親對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視,管束甚嚴,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為賢。一開始,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裡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樣子。孟子的媽媽說:“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孟子的媽媽又帶著孟子去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孟子便學起了買賣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依然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夏曆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一一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後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也說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表明環境能改變一個人的愛好和習慣。
孟母三遷以後,雖然為兒子的成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但孟母並沒有因此放鬆對兒子的嚴加管教。她認為,如果主觀上不勤奮努力,還是難成大氣的。所以她抓緊對兒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奮學習。
孟子受教
【原文】孟子妻獨居,踞,孟子入戶視之,向母其曰:“婦無禮,請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親見之。”母曰:“乃汝無禮也,非婦無禮。《禮》不云乎?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將入戶,視必下。不掩人不備也。今汝往燕私之處,入戶不有聲,令人踞而視之,是汝之無禮也,非婦無禮。”於是孟子自責,不敢去婦。——引自《韓詩外傳
【譯文】:孟子的妻子獨自一人在屋裡,蹲在地上。孟子進屋看見妻子這個樣子,就向母親說:“這個婦人不講禮儀,請準許我把她休了。”孟母說:“什麼原因?”孟子說:“她蹲在地上。”孟母問:“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我親眼看見的。”孟母說:“這是你不講禮儀,不是婦人不講禮儀。《禮經》上不是這樣說嗎,將要進門的時候,必須先問屋裡誰在裡面;將要進入廳堂的時候,必須先高聲傳揚,讓裡面的人知道;將進屋的時候,必須眼往下看。《禮經》這樣講,為的是不讓人措手不及,無所防備。而今你到妻子閒居休息的地方去,進屋沒有聲響人家不知道,因而讓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樣子。這是你不講禮儀,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講禮儀。”孟子聽了孟母的教導後,認識到自己錯了,再也不敢講休妻的事了。

相關建築

孟子-先師廟
據傳,孟子在遊說各國期間,從齊國到魏國,途經干城(今河南省濮陽市華龍區孟軻鄉孟軻村)被大雨所阻。當時孟子聲望頗高,一時間奔走相告,轟動全村。孟子住處門庭若市,登門求教者絡繹不絕。孟子見此人如此好施樂道,決定留下講學數日。干城人也以此為榮,於是就在孟子講學的地方建“先師廟”,把村名改為孟軻以示紀念。“先師廟”也稱“孟軻廟”,位於孟軻東村。嘉慶六年(1801年),開州(今濮陽)知州張極重修孟軻廟,並為“大賢名不可名村”,將孟軻村改為大賢店。1958年廟毀。1981年復名孟軻村至今。孟廟,又稱亞聖廟,為歷代祭祀孟子的場所。亞聖殿為孟廟的主體建築,大殿正面重檐之間高懸一匾,上書“亞聖殿”楷書貼金大字[4]。正中門額上掛“道闡尼山”橫匾一塊。殿內承以八根巨型朱漆木柱,迎門正面兩柱掛以一幅巨型抱柱對聯,“尊王言必稱堯舜,憂世心切同禹顏。”對聯和門匾都是清代乾隆手書。東側神龕雍正皇帝手書“守先待後”的金匾一塊。山東又稱為孔孟之鄉。
七篇貽矩
山東鄒城孟府大堂檐下正中懸掛著“七篇貽矩”金匾,“七篇”指的是《孟子》七篇,即《梁惠王》《公孫丑》《騰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貽”是贈給的意思;“貽矩”指贈給孟家的規矩。
孟廟
孟廟,又稱“亞聖廟”,是歷代祭祀孟子的地方。孟子有廟奉祀始於宋景祐四年(1037年),創建於鄒縣東北12公里的四基山西南麓,孟子陵墓前。後遷於現鄒縣城南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