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軻

基本信息

孟軻(約前372~前289) ,鄒(今山東鄒縣)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戰國時期偉大

孟軻孟軻
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著作有《孟子》。被認為孔子的學說的繼承者,有“聖亞”之稱。

生平簡介

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來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到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三歲喪父,孟母將其撫養成人。在孟子小的時候,母親為了給他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而3次搬家。後人稱之為孟母三遷。孟母教子甚嚴,其“遷地教子”、“三斷機杼”,成為千古美談,《三字經》里有“昔孟母,擇鄰處”之說。
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場加以激烈抨擊。孟子師承子思(一說是師承自子思的學生),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 孟子週遊齊、晉、宋、薛、魯、滕、梁列國,遊說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於當時諸侯各國忙於戰爭,他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幾乎沒有人採納他的治國思想。歸而與弟子講學著書,作《孟子》7篇。孟子維護並發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學說和“性善”論觀點,堅持以“人”為本。

孟軻孟軻及故里

他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很高。自韓愈的《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的地位才逐漸提升。他的理論對宋代影響很大。北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為科舉考試科目之一,之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將其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元朝至順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其思想與孔子思想合稱為“孔孟之道”。

個人影響

孟子約在齊威王時到過齊國。似於同時又到過魏,曾先後見過魏惠王及魏襄王。在齊宣王時又到齊。他還去過滕、薛、宋、鄒、梁等國。《史記》說孟子時,秦、齊諸國用商鞅、田忌等人,以富國強兵和攻伐為事,而孟子所述乃“唐虞三代之德”,各國君主因其“迂遠而闊於事情”而不能用,故孟子與其門徒萬章等人著書立說。但據《孟子》所記,孟子到魏,受到魏惠王的禮遇,並向孟子請教治國之道。孟子在齊,宣王任之為上卿,“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以傳食於諸侯。”則齊必能採用其部分學說和主張,故能顯赫一時。
《史記》說孟子有著述七篇傳數世,《漢書·藝文志》說有十一篇。東漢末趙岐說孟子有《性善辯》、《文說》、《孝經》、《為政》四篇外書,則十一篇當是在七篇外又加外書四篇。趙岐認為外書四篇內容膚淺,與內篇不合,當是後人所作。流傳至今的《孟子》,即趙岐所說的內篇。全書雖非孟子手筆,但為孟子弟子所記,皆為孟子言行無疑。從書中看出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論和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張性善論。以為人生來就具備仁、義、禮、智四種品德。人可以通過內省去保持和擴充它,否則將會喪失這些善的品質。因而他要求人們重視內省的作用。在社會政治觀點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論。仁政就是對人民“省刑罰,薄稅斂。”他從歷史經驗總結出“暴其民甚,則以身弒國亡,”又說三代得天下都因為仁,由於不仁而失天下。他又提出民貴君輕的主張,認為君主必須重視人民,“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君主如有大過,臣下則諫之,如諫而不聽可以易其位。至於象桀、紂一樣的暴君,臣民可以起來誅滅之。他反對實行霸道,即用兼併戰爭去征服別的國家;而應該行仁政,爭取民心的歸附,以不戰而服,也即他所說的“仁者無敵”,實行王道就可以無敵於天下。


思想地位

政治思想

孟軻孟軻

政治思想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係,主張統治者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孟子認為,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這種思想是從春秋時期重民輕神的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歷史事例反覆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所謂“經界”,就是劃分整理田界,實行井田制。孟子所構想的井田制,是一種封建性的自然經濟,以一家一戶的小農為基礎,採取勞役地租的剝削形式。每家農戶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吃穿自給自足。
孟子認為,“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只有使人民擁有“恆產”,固定在土地上,安居樂業,他們才不去觸犯刑律,為非作歹。孟子認為,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了保障,統治者再興辦學校,用孝悌的道理進行教化,引導他們向善,這就可以造成一種“親親”、“長長”的良好道德風尚,即"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認為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擁護,這樣便可以無敵於天下。孟子所說的仁政要建立在統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礎上。孟子說:“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種同情仁愛之心。但是,這種同情仁愛之心不同於墨子的“兼愛”,而是從血緣的感情出發的。孟子主張,“親親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這種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體現。

倫理思想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係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係的基本的道德規範。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係,封建秩序的穩定和天下的統一就有了可靠保證。 為了說明這些道德規範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認為,儘管各個社會成員之間有分工的不同和階級的差別,但是他們的人性卻是同一的。他說:“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人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這裡,孟子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擺在平等的地位,探討他們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這種探討適應於當時奴隸解放和社會變革的歷史潮流,標誌著人類認識的深化,對倫理思想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推進。 孟子認為,仁義禮智的道德是天賦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區別於禽獸的本質特徵。他說:“仁義禮智根於心”,“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稱為“四端”;有的人能夠擴充它,加強道德修養,有的人卻自暴自棄,為環境所陷溺,這就造成了人品高下的不同。因此,孟子十分重視道德修養的自覺性。
孟子對於士階層的要求是嚴格的,認為無論環境多么惡劣,也要奮發向上,把惡劣的環境當作磨練自己的手段。應該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為一個真正的大丈夫。如果遇到嚴峻的考驗,應該“捨生而取義”,寧可犧牲生命也不可放棄道德原則。他認為通過長期的道德實踐,可以培養出一種堅定的無所畏懼的心理狀態,這就是所謂“浩然之氣”。這種氣“至大至剛”,能夠主動擴張,充塞於天地之間。 孟子的性善說是一種道德先驗論。宋代以後,為理學家們普遍接受,成為正統的人性論思想,影響深遠。
哲學思想

孟軻孟軻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像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範疇為基石的。 關於天人關係,孟子認為天與人二者是相通的。從天的方面來說,天是萬事萬物的主宰,人事的一切,都是由天決定的。從人的方面來說,不僅人的善性來自天賦,而且人心的思維功能也是天所賜與的。人心具備天的本質屬性,只要反反求諸己,儘量發揮、擴展自己的本心,就可以認識天。 孟子極力追求盡心、知性、知天的精神境界。為了達到這種境界,他提出了一套道德修養的方法和認識論的思想,強調主體的自覺、向內追求,認為如果達到了這種境界,可以產生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教育思想地位

深造自得
孟子“盡心、知性、知天”思想出發,認為知識的學習,並非從外而來,必須經過自己主動自覺地努力鑽研,才能徹底領悟。既然萬事萬物的道理都在我心中,那么只有自求自得,才能深入心通,心有所得,達到運用自如的地步。所以他說:“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他認為君子的高深造詣要有正確的辦法,這就是要求他自覺地追求得到。自覺地追求得到的,掌握得比較牢固,牢固地掌握而不動搖,就能積蓄很深,積蓄很深,便能取之不盡,左右逢源,所以君子要自覺地有所得。孟子認為深造自得必須注意由博返約。他說,“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廣博地學習,詳細地解說,在融會貫通之後,再回到簡略地述說大義的地步。孟子承繼了孔子的思想,認為深造自得要注意能將廣博的知識,融會貫通,然後再歸納為簡約的結論以達到”約”的地步。這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與學習方法,也是一種教學方法。作為教師,要把一個道理講明白,如果沒有關於這個道理的廣博知識並能融會貫通,就很難把這個道理的重點、難點與關鍵之處向學生講清楚。由博返約,以簡馭繁,這是古人留給我們的重要的教學與學馬方法。

啟發思維
孟子同孔子一樣,善於啟發思維,善於使用問答法達到他預期的結果。他的善於用比喻的方法,使學生容易明白他所講的道理。他要求學生主動積極,開動腦筋,不急於代替學生作結論。他有一句名言:“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完全相信《書》,那還不如沒有《書》。他要求學生有存疑精神。這是對孔子的“多聞闕疑”、"多見闕殆"的思想的發展。有疑才有思,疑,證是啟發思維的起點。他還說:“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棄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意思是說,高明的工匠不因為拙劣工人改變或廢棄規矩,高明的弓手棄也不因為拙劣射手變更拉開弓的標準。君子教導別人正如射手張滿了弓,卻不發箭,作出躍躍試的姿勢,以啟發和誘導學生,激發學生有進無退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不能降低要求,要在正確的道路中站住,有能力的學生便跟隨而來。這是教師引導的結果。

循序漸進
孟子重視循序漸進地學習知識,他繼承了孔子“循循然善誘人”的思想,所謂“循循然”意味著孔子善於按照次序、一步一步地進行誘導。孟子認為學習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一方面應自強不息,不可鬆懈或間斷;一方面也不應流於急躁或邋。他說:“其迸銳者,其退速,”前進太猛的人,後退也會快。他還把進學的次第比作流水,“不盈科不行,”流水遇到坎坷時,必須等水盈滿後才能繼續往前進行,“盈科而後進,”日夜不停地流到海里去。“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所謂“成章”竟引申為事物達到一定階段或具有一定規模,則可日成章。孟子的意思是,君子的有志於道,沒有一定的成就,也就不能通達。不能說等取巧,不能急躁冒進,沒有一個二個地循序漸進的累進,不可能發展達到偉大的成就。所謂“源泉混混,不捨心晝夜,盈科而後進,放於四海,”就是這個意思。孟子認為學習既要不間斷地努力,但又不能拔苗助長。

專心有恆
孟子重視學習的專心致志,反對三心二意。他以下圍棋為例,他說,下圍棋只是小技術,如果不一心一意,那也學不會。弈秋是全國的下圍棋能手,假如讓他教授兩個人下棋,一個人很專心,聽弈秋指導;另一個表面聽著,心裡卻在想,要是有隻天鵝快飛來,就要拿起弓箭去射它。後者的學馬成績一定不如前者。這是因為後者不如前者聰明嗎?自然不是的。這說明學習上的差異,和對學習是否專心有關,而不完全是決定於人的天資的高低。這是中國教育史上最早討論注意問題,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以及注意的分配問題。他說:“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思是,莫怪王的不聰明,縱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冷它十天,沒有能夠生長的。這裡表明他反對一暴十寒,主張專心有恆。他還教人不要有頭無尾,功虧一簣,他說,“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有作為的人做一件事譬如掘井,掘到六七丈深不見泉水,這時停止挖掘了,結果仍是一個廢井,這說明有為者必有恆心,取得最後成功才擺手;半途而廢,前功盡棄,是沒有恆心的表現。
因材施教

孟軻孟軻

孟子認為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總的精神是因材施教,啟發誘導。他說,“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材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意思是說,君子的教育方式有五種,有的象及時雨一般潤澤萬物似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養才能的,有解答疑問的,還有以流風餘韻為後人所私自學國的。這五種便是孟子提出的教育方式。他還說過:“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孟子說,在各種教育方式中,還有一種是不屑於去教誨他,這也是一種教誨呢!這是一種激勵憤發的方式。

《孟子》

《孟子》主要注本有《孟子註疏》,《四部備要》本14卷;《孟子集注》,《四部備要》本7卷;《孟子正義》,《四部備要》本30卷。另有今人楊伯峻《孟子譯註》(中華書局本)。 這是記錄孟軻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篇目有:

孟軻《孟子》

(一)《梁惠王》上、下;
(二)《公孫丑》上、下;
(三)《滕文公》上、下;
(四)《離婁》上、下;
(五)《萬章》上、下;
(六)《告子》上、下;
(七)《盡心》上、下。

《史記.孟荀列傳》:“孟軻所如不合,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謂《孟子》七篇由孟軻自作。
趙岐《孟子題辭》:“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又曰:“於是退而論集,所與高弟弟子公孫丑、萬章之徒,難疑答問,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書七篇。”此亦主孟子自撰。
清閻若璩《孟子生卒年月考》亦以孟子自作,且曰:“《論語》成於門人之手,故記聖人容貌甚悉。七篇成於己手,故但記言語或出處耳。”
旦考諸《孟子》,孟軻所見時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齊宣王、鄒穆公、滕文公、魯平公等皆稱諡號,恐非孟子自作時所為也;又記孟子弟子樂正子、公都子、屋盧子皆以“子”稱,也斷非孟子之所為,其編定者極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

從書中看出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論和思想:
在人性方面,主張性善論。以為人生來就具備仁、義、禮、智四種品德。人可以通過內省去保持和擴充它,否則將會喪失這些善的品質。因而他要求人們重視內省的作用。在社會政治觀點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論。仁政就是對人民“省刑罰,薄稅斂”。他從歷史經驗總結出“暴其民甚,則以身弒國亡”,又說三代得天下都因為仁,由於不仁而失天下。他又提出民貴君輕的主張,認為君主必須重視人民,“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君主如有大過,臣下則諫之,如諫而不聽可以易其位。至於象桀、紂一樣的暴君,臣民可以起來誅滅之。他反對實行霸道,即用兼併戰爭去征服別的國家;而應該行仁政,爭取民心的歸附,以不戰而服,也即他所說的“仁者無敵”,實行王道就可以無敵於天下。

名言警句

孟軻孟軻
孟軻孟軻
1、度,然後知長短。
2、其進銳者,其退速。
3、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4、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5、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6、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7、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8、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9、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0、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11、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12、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母教子故事

殺豚不欺子:
當孟家還在廟戶營村集市旁居住時,孟子看到鄰居殺豬,不解地問母親:“鄰家殺豬乾什麼?”孟母當時正忙,便隨口應到:“煮肉給你吃!”孟子十分高興,等待食肉。孟母深知做人要誠實,所謂“言必信,行必果”,而且她深深知道身教重於言傳。為了不失信於兒子,儘管家中十分困難,孟母還是拿錢到東邊鄰居家買了一塊豬肉,讓兒子吃了個痛快。
三遷擇鄰:
孟子家居住在鄒城北馬鞍山下,附近是一片墓地,山麓墳瑩處處,不時看到喪葬的情形。孟子和村中兒童一起模仿大人扮演喪葬的過程,有時還搶人家的供果吃,孟母發現兒子受到了不良環境的影響,就從鳧村遷到了城西廟戶營。這裡是一個“日中為市”的交易集市,市場上行商坐賈,拍賣喧鬧,而且鄰居是個殺豬的屠夫,孟子就用泥巴捏成小豬,模仿他鄰居的樣子用竹片殺掉,沿街叫賣。孟母忐忑不安,再次遷居,把家搬到了到縣城南部的學宮旁。學宮附近常常有讀書人來往,高雅的氣韻,從容的風範,優雅的舉止與循規蹈矩的禮儀行為,對孟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和夥伴們一起,演練學宮中揖讓進退的禮儀,一片莊嚴肅穆的景象,使得遠遠察看的孟母內心深處大為高興:“這才是孩子們最佳的居住環境!”她由衷地發出感嘆,並把孟子送入學宮讀書,留下了“三遷擇鄰”的美談。

孟軻斷機教子圖
斷機喻學:
孟子最初對學習很有興趣,時間一長就厭煩了,經常逃學。孟母知道後非常生氣,拿起刀來,把織布機上的經線割斷,說道:“你的廢學,就像我割斷織布機上的線,這布是一絲一線織起來的,現在割斷了線,布就無法織成。君子求學是為了成就功名,博學多問才能增加智慧。你經常逃學怎么能成為有用之材呢?你今天不刻苦讀書,而是惰於修身養德,今後就不可以遠離禍患,將來不做強盜,也會淪為廝役!”孟母用“斷織”來警喻“輟學”,指出做事必須要有恆心,一旦認準目標,就不為外界所干擾。半途而廢,後果是十分嚴重的。“斷織喻學”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既驚且懼的鮮明印象,孟子從此旦夕勤學,終於成為我國歷史上的儒學大師。

先師廟

據傳,孟子在遊說各國期間,從齊國魏國,途經干城(今市區孟軻村)被大雨所阻。當時孟子聲望頗高,一時間奔走相告,轟動全村。孟子住處門庭若市,登門求教者絡繹不絕。孟子見此人如此好施樂道,決定留下講學數日。干城人也以此為榮,於是就在孟子講學的地方建“先師廟”,把村名改為孟軻以示紀念。“先師廟”也稱“孟軻廟”,位於孟軻東村。嘉慶六年(1801年),開州(今濮陽)知州張極重修孟軻廟,並為“大賢名不可名村”,將孟軻村改為大賢店。1958年廟毀。1981年復名孟軻村至今。
孟廟,又稱亞聖廟,為歷代祭祀孟子的場所。亞聖殿為孟廟的主體建築,大殿正面重檐之間高懸一匾,上書“亞聖殿”楷書貼金大字。正中門額上掛“道闡尼山”橫匾一塊。殿內承以八根巨型朱漆木柱,迎門正面兩柱掛以一幅巨型抱柱對聯,“尊王言必稱堯舜,憂世心切同禹顏。”對聯和門匾都是清代乾隆手書。東側神龕雍正皇帝手書“守先待後”的金匾一塊。

孟軻孟軻雕像

孟軻孟軻故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