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經歷
1947年5月23日,許鞍華出生於遼寧鞍山。她的父親是國民黨文書,母親是一名日本人。1972年她獲得文學碩士後,前往英國倫敦國際電影學院進修。
1975年返港,先後在香港無線電視台和香港電台電視部工作,從師胡金銓攝製了電視劇《獅子山下》等電視劇。
1976年,赴東南亞及墨西哥拍攝專題片《奇趣錄》。
1977年,為香港廉政公署拍攝《CID》。
演藝經歷
1979年,執導電影處女作《瘋劫》,被認為是香港新浪潮電影代表作之一,獲第十七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1980年,與蕭芳芳合作喜劇恐怖片《撞到正》,將多視點結構與特技鏡頭、科幻氣氛融為一體,嘗試擺脫傳統香港電影敘事模式。
1981年,執導《胡越的故事》,獲第一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編劇獎。1982年執導《投奔怒海》,獲第二屆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個獎項,並獲邀參加坎城影展,受到國際注目。兩片與《來客》,均涉及越南戰後的難民問題,並稱越南三部曲。
1984年,開始對文學電影化的嘗試,拍攝張愛玲同名小說《傾城之戀》。與1987年在大陸拍制的《書劍恩仇錄》均為文學電影化。
1990年,拍攝半自傳電影《客途秋恨》。
1991年,與劉德華合作拍攝電影《極道追蹤》;同年攜手劉嘉玲指導電影《上海假期》。
1994年再度與蕭芳芳合作《女人四十》,獲第32屆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等4個獎項,獲第15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等6項大獎;同時更為蕭芳芳贏得柏林影后的殊榮。
1996年,聯合黎明、吳倩蓮、梅艷芳再次拍攝張愛麗作品《半生緣》。1999年,與李麗珍、黃秋生、李康生、謝君豪合作拍攝電影《千言萬語》,榮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第36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導演和女主角在內的五個獎。
2001年,拍攝電影《幽靈人間》,獲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導演;同年指導由張學友、梅艷芳、林嘉欣出演的電影《男人四十》。
2006年,指導由斯琴高娃、周潤發、趙薇出演的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2008年,拍攝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2009指導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
2010年,攜手吳君如拍攝電影《得閒炒飯》。
2011年執導的新片《桃姐》在第48屆金馬獎上囊括了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劉德華)和最佳女主角(葉德嫻)三項大獎,也是許鞍華繼1999年憑藉《千言萬語》獲得金馬最佳導演之後再次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殊榮。
2016年,執導文藝動作史詩巨製《明月幾時有》,憑藉該片獲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2017年6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正式宣布許鞍華成為“2017年奧斯卡”成員。
2017年6月29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公布了2017年度的新增的774名會員大名單,許鞍華入選奧斯卡評審會員。
2017年10月,許鞍華憑藉《明月幾時有》獲得第54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
2018年1月,憑藉《明月幾時有》獲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提名。獲得第24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影片獎。2月,憑藉《明月幾時有》獲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第九屆國際華語電影節金龍獎最佳導演獎。3月,獲第二屆馬來西亞金環獎終身成就獎。同年,執導電影《第一爐香》。4月15日,憑藉《明月幾時有》獲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4月19日,執導的電影《明月幾時有》入選中國影協2017年度十部優秀影片。
2018年3月5日,參加訪談節目《為時代喝彩》。5月12日,參加綜藝節目《朗讀者》第二季。9月8日,參演的綜藝節目《我就是演員》在浙江衛視播出。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上映時間 | 電影名稱 | 演員 | 備註 |
---|---|---|---|
1977 | 《CID》之《殺女案》 | 電視劇 | |
1978 | 《獅子山下》之《來客》 | 電視劇 | |
《獅子山下》之《路》 | 鄭裕玲、黃淑儀、陳玉蓮 | 電視劇 | |
《獅子山下》之《橋》 | 張瑛、黃莎莉、施南生、Tim Wilson | 電視劇 | |
1979 | 《瘋劫》 | 趙雅芝、萬梓良、張艾嘉、徐少強 | 開創新浪潮電影流派 倫敦電影節展映 香港十大華語片評選第一名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剪輯、攝影、影片 |
1980 | 《撞到正》 | 鄭文雅、蕭芳芳、鍾鎮濤 | |
1981 | 《胡越的故事》 | 周潤發、鍾楚紅 | |
1982 | 《投奔怒海》 | 林子祥、繆騫人、馬斯晨、劉德華 | 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影片 |
1984 | 《傾城之戀》 | 周潤發、繆騫人 | |
1987 | 《書劍恩仇錄》 | 張多福、達式常、阿依努爾 | |
《香香公主》 | |||
1988 | 《今夜星光燦爛》 | 林子祥、林青霞、吳大維 | |
1990 | 《客途秋恨》 | 陸小芬、張曼玉、李子雄 | |
1991 | 《極道追蹤》 | 劉德華、鍾楚紅 | |
《上海假期》 | 午馬、劉嘉玲、黃坤玄 | ||
1992 | 《獅子山下》之《歸去來兮》 | 侯德建、金士傑、趙志強 | 電視劇 |
1993 | 《少年與英雄》 | ||
1995 | 《女人四十》 | 蕭芳芳、喬宏、羅家英 | 1995年柏林影展最佳女演員銀熊獎、基督教評審團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滿貫作品;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電影 |
1996 | 《阿金》 | 楊紫瓊、洪金寶 | |
1997 | 《半生緣》 | 黎明、吳倩蓮、梅艷芳 | |
《去日苦多》 | 與崔允信合導,短片、紀錄片 | ||
1999 | 《千言萬語》 | 李麗珍、黃秋生、李康生、謝君豪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第36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導演和女主角在內的五個獎 |
2001 | 《幽靈人間》 | 陳奕迅、舒淇、李燦森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導演 |
《男人四十》 | 張學友、梅艷芳、林嘉欣 | 印度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200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員、最佳編劇;第39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員、最佳編劇 | |
2003 | 《玉觀音》 | 趙薇、謝霆鋒 | |
2006 |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 斯琴高娃、周潤發、趙薇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電影、導演、女演員獎 |
2008 | 《天水圍的日與夜》 | 鮑起靜、梁進龍、陳麗雲 | |
2009 | 《天水圍的夜與霧》 | 任達華、張靜初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編劇、女主角、女配角;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電影、導演、女演員獎 |
2010 | 《得閒炒飯》 | 吳君如、周慧敏、張兆輝、陳偉霆 | |
2012 | 《桃姐》 | 葉德嫻、劉德華 | 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Volpi Cup最佳女演員、平等機會獎、Signis特別榮譽獎、La Navicella獎。第48屆金馬獎最佳導演;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滿貫作品 |
2014 | 《黃金時代》 | 湯唯 | |
2016 | 《明月幾時有》 | 周迅 | 電影 |
編劇作品
策劃作品
時間 | 電影名稱 | 導演 | 備註 |
---|---|---|---|
1992 | 《功夫皇帝方世玉》 | 元奎 | 策劃 |
1997 | 《鴉片戰爭》 | 謝晉 | 策劃 |
參演電影
綜藝節目
獲獎記錄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上海國際電影節 |
|
東京國際電影節 |
|
香港電影金像獎 |
|
台灣電影金馬獎 |
|
中國電影華表獎 |
|
中國電影金雞獎 |
|
亞洲電影大獎 |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
|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 |
|
香港電影導演會 |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
|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
|
優質華語電影大獎 |
|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
|
電影評審 |
|
釜山國際電影節 |
|
華語電影節 |
|
馬來西亞國際電影節 |
|
人物評價
不同於許多女導演迫不及待地要祭出“女性主義”大旗,許鞍華作品是“向下”的,依靠生活本身來解決問題。許鞍華本人一直單身,言談舉止像個羞澀的女孩,很難將“新浪潮干將”這樣的名字直接拉到她本人頭上,但這正是透過她的作品中女性可以看到的作者本人,如同《桃姐》里的桃姐一樣,內心堅強,縱然老去,微笑常在。(新浪網評)電影語言作為社會文化的產物,在潛移默化中與觀眾相互影響。許鞍華的影片為觀眾帶來一種熟悉的陌生感,突破日常感覺的習以為常,復活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日漸枯萎的感覺,喚醒其內心永無止境的探索內驅力。(網易網評)
許鞍華的創作心態亦與諸多藝術片導演一般,有滿腹的靈感,卻苦於沒得發揮,喜歡按自己的意願行事,不肯向上邊妥協,還特別不怕得罪人,喜歡哪個演員或編劇,又討厭哪一個,統統傾吐出來。許鞍華眷戀往昔,這令她有些作品顯得很中性。而中性現在幾乎就是許鞍華電影的一個標籤,她拍片子就跟講話一般的不婉約。(鳳凰網評)
歷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第1屆方育平《父子情》 | 第2屆許鞍華《投奔怒海》 | 第3屆 方育平《半邊人》 |
第4屆嚴浩《似水流年》 | 第5屆張婉婷《非法移民》 | 第6屆 方育平《美國心》 |
第7屆林嶺東《龍虎風雲》 | 第8屆關錦鵬《胭脂扣》 | 第9屆吳宇森《喋血雙雄》 |
第10屆王家衛《阿飛正傳》 | 第11屆徐克《黃飛鴻》 | 第12屆張之亮《籠民》 |
第13屆爾冬陞《新不了情》 | 第14屆 王家衛《重慶森林》 | 第15屆 許鞍華《女人四十》 |
第16屆陳可辛《甜蜜蜜》 | 第17屆陳果《香港製造》 | 第18屆陳嘉上、林超賢《野獸刑警》 |
第19屆杜琪峯《槍火》 | 第20屆李安《臥虎藏龍》 | 第21屆周星馳《少林足球》 |
第22屆劉偉強、麥兆輝《無間道》 | 第23屆 杜琪峯《PTU》 | 第24屆 爾冬陞《旺角黑夜》 |
第25屆 杜琪峯《黑社會》 | 第26屆譚家明《父子》 | 第27屆 陳可辛《投名狀》 |
第28屆 許鞍華《天水圍的日與夜》 | 第29屆陳德森《十月圍城》 | 第30屆 徐克《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
第31屆許鞍華《桃姐》 | 第32屆梁樂民、陸劍青《寒戰》 |
中國著名導演
就因為他們,所以我們的生活變的豐富,也因為他們使我們生活中多了許多的歡樂。有許多平凡的人也因為他們而變的不平凡,本次任務的主題是“中國著名導演”在這裡我列舉了幾位中國大家都熟悉的導演。讓我們為他們做出完美的名片吧。 |
中國影壇女導演(港台篇)
中國女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多數選擇與自己成長經歷有關的素材,她們或是老手、或是新人,而且與男性導演喜歡架空歷史相反,她們的作品都從現實出發,儘可能地表達自己對情感的態度,這是中國女導演的美好歲月。 |
中國知名導演
中外著名女性導演
歷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
第1屆 陶秦 《千嬌百媚》 /第2屆 李翰祥 《梁山伯與祝英台》 /第3屆 李行 《養鴨人家》 /第4屆李翰祥 《西施》 /第5屆 李嘉 《我女若蘭》 /第6屆 白景瑞 《寂寞的十七歲》 /第7屆白景瑞 《新娘與我》 /第8屆 張曾澤 《路客與刀客》 /第9屆 丁善璽 《落鷹峽》 /第10屆李行 《秋決》 /第11屆 程剛 《十四女英豪》 /第12屆 劉藝 《長情萬縷》 /第13屆 張佩成 《狼牙口》 /第14屆張曾澤 《筧橋英烈傳》 /第15屆李行 《汪洋中的一條船》 /第16屆 胡金銓 《山中傳奇》 /第17屆 王菊金 《六朝怪談》 /第18屆 徐克 《鬼馬智多星》 /第19屆 章國明 《邊緣人》 /第20屆 陳坤厚 《小畢的故事》 /第21屆 麥當雄 《省港旗兵》 /第22屆 張毅 《我這樣過了一生》 /第23屆 吳宇森 《英雄本色》 /第24屆 王童 《稻草人》 /第25屆 羅啟銳 《七小福》 /第26屆 侯孝賢 《悲情城市》 /第27屆 嚴浩 《滾滾紅塵》 /第28屆 王家衛 《阿飛正傳》 /第29屆 王童 《無言的山丘》 /第30屆 李安 《喜宴》 /第31屆 關錦鵬 《紅玫瑰與白玫瑰》 /第32屆侯孝賢 《好男好女》 /第33屆 姜文 《陽光燦爛的日子》 /第34屆 陳果 《香港製造》 /第35屆 陳冲 《天浴》 /第36屆 許鞍華 《乾言萬語》 /第37屆 杜琪峯 《槍火》 /第38屆關錦鵬 《藍宇》 /第39屆陳果 《香港有個好萊塢》 /第40屆 劉偉強、麥兆輝 《無間道》 /第41屆杜琪峯 《大事件》 /第42屆 周星馳 《功夫》 /第43屆 陳可辛 《如果·愛》 /第44屆李安 《色,戒》 /第45屆陳可辛 《投名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