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瑞[台灣電影導演]

白景瑞[台灣電影導演]
白景瑞[台灣電影導演]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景瑞,1931年6月10日出生於遼寧海城,中國台灣電影導演。 1997年12月11日病逝。

基本信息

早年經歷

白景瑞 白景瑞

1931年生於中國遼寧營口,籍貫海城,真實生日不詳,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是6月10日。時逢九一八事變,襁褓中與父母逃難入關,遷居北平。

1936年因父親白沛霖(雲生)出任安徽蕪湖營業稅局局長,舉家遷居蕪湖,時白景瑞六歲,進入教會幼稚園就讀。

1937年白景瑞七歲近漢口第四國小就讀,並開始跟大人一起進電影院,觀看默片,如《關東大俠》、《火燒紅蓮寺》等片。七七事變爆發抗日戰爭,再度舉家逃難。

1938年全家逃難至中國四川涪陵。1939年白景瑞九歲,就讀重慶大溪溝國小,與曾任中共統戰部長的閻明復為同學,當選班代並參加演講比賽。

1943年進入重慶私立巴蜀中學國中,參加辯論會,演出話劇,曾拿到全校作文、繪畫第一名。開始喜歡文學、戲劇、繪圖、運動,並閱讀許多翻譯作品,尤以蘇俄高爾基與屠格涅夫的作品最為欣賞,而重慶抗建堂等第演出的話劇如《棠棣之花》、《日出》、《虎符》、《少奶奶的扇子》等三年內沒有漏看一出,電影及歌劇等作品也經常觀賞,自此奠定了其對於戲劇和電影的深厚基礎。

1945年國中畢業。1946年白景瑞隨二哥白景新復員去南京,進入勵志社附屬勵志中學就讀高中。因父親復員回東北,又與家裡失去聯絡,便靠每學期所選出德智體群美最優一名免學雜費的獎勵來就讀高中。1947年因國共內戰局勢不穩,白景瑞隨校遷至江西泰和沿溪渡,此時開始寫詩,喜愛艾青、臧克家的作品,在校活躍。

白景瑞 白景瑞

1948年因江西告急,勵志中學再度遷校,但因政府無力照顧,白景瑞自此成為流亡學生。白景瑞幾經輾轉到廣州考海軍軍官學校,作弊考上,但卻被登入艇送至澎湖;六個月後正式考上海軍軍官學校,但因不合其理想,十八歲時以流亡學生的身份到台北,因巧遇父執輩的袁騰而經介紹擔任少年時報助理,並籌辦《學生半月刊》,以筆名寫詩、評論、畫漫畫,以賺取生活費。

1949年考入行政專科學校,與黃信介同班同學,參加藝術工作隊及舞台劇的演出;白天在康樂總隊總隊部工作,曾參加大專組漫畫比賽,獲得冠軍。年底考上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師範學院)外文系。

1950年經外文系系主任梁實秋及藝術系系主任黃君壁同意,轉系至藝術系,為師範的公費生,熱衷於話劇的演出,因此認識了當時主持話劇社的李子達(即李行)。導演話劇《禁止小便》,演出李行導演的話劇《火燭小心》。

1951年導演校園話劇《梁上君子》(師院話劇社)及《升官圖》(淡水英專),並以白擔夫之名活躍於學校的劇運。1952年參加大專學生在中山堂公演的《新紅樓夢》,導演校園話劇《美男子》、《野玫瑰》。

1953年演出平劇《甘露寺》,導演戲劇社三幕喜劇《天涯若比鄰》。1954年師院畢業,入伍服軍官役一年。1955年結訓退伍,在文山中學擔任美術教員。1956年轉至虎尾女中任教。

演藝經歷

白景瑞 白景瑞

1957年退伍,經李行介紹至《自立晚報》擔任影劇記者,另以筆名白擔夫在黃仁主編的《聯合報》藝文天地中寫畫評及影評,在此時因觀看許多義大利電影《不設防城市》、《腳踏車失竊記》深受震撼而開始想至義大利留學的念頭。

1958年演出《合歡山上》—(潘壘執導)併兼任場記。擔任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委員。

1960年六月,白景瑞預支《中國時報》半年稿費作為旅費,以《中國時報》特派員及《自立晚報》駐意記者的身份遠赴義大利,開始了他的留學之行。

1961年經由友人王(王玉)帶領到羅馬東方書院學習義大利文。進入羅馬皇家藝術學院研讀繪畫及舞台設計,進入貝魯加大學習文學,至國際大學修習電視課程。名字被選入國際畫家名冊內。

1962年進入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學習電影,成為第一位留意學習電影的華人。擔任《彷徨末途》場記,《鄉野》助導。參加卓別林電影學會會員,與ReneClair、FedericoFellini、PietroGermi、NanniLoy一同討論電影。利用暑假至德國幕尼黑打工賺取生活費,並代表義大利外籍學生轉道瑞士開會,順道訪問西班牙。

1963年擔任《馬可波羅東遊記》(義大利導演波路波路蒂執導)的藝術指導且參與演出。拍攝學生短片作品《鍾情者痴》,身兼導演、編劇、剪輯。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課程結業,放棄在外國的工作機會,於返國前夕,奉于斌主教之命,至各國考察電影教育,收集有關大眾傳播課程資料,作為輔仁大學開設大眾傳播系的參考,並擔任於斌樞機主教在紐約的私人秘書一個月。

白景瑞 白景瑞

1964年返國經由余紀忠先生推薦給中影公司 (“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龔弘,擔任編審委員。受中國文化大學聘用為戲劇系教授。擔任蔣介石的義大利文翻譯,並被蔣經國召見。

1965年擔任《蚵女》的剪輯,到了《養鴨人家》(1964)時,白景瑞則實際參與策劃與劇本討論。

1966年策劃《啞女情深》、《婉君表妹》等片,並從義大利購置最新式桌型計算機剪輯機、膠紙接片機,成為亞洲最先使用的地方,促使國內的電影技術在蒙太奇、錄音和設備上更進一步。

1967年執導《寂寞的十七歲》,此為其第一部獨當一面擔任導演的作品,此部作品被選為台灣代表,參加亞洲學會。策劃拍攝《我女若蘭》、《雷堡風雲》等片,執導《還我河山》其中三分之一,所拍攝的驚險鏡頭如懸崖追擊等,開台灣電影先鋒。《新娘與我》、《家在台北》,突破台灣電影傳統的敘事手法,採用分割畫面等技巧。

1968年以《寂寞的十七歲》獲得第六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本片同時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最佳剪輯、最佳錄音的獎項;並在第十三屆亞洲影展中獲得青少年問題最有貢獻金穗獎及菲律賓迪倫夫人紀念特別獎,飾演男主角的柯俊雄也因本片而獲得最佳男主角金穗獎,獲得了亞洲影帝之銜。

1969年執導中影新片《新娘與我》、《今天不回家》等片,而由台北市數名影劇記者投資拍攝,由瓊瑤小說改編的《第六個夢》突破舊有文藝片的型式。執導《今天不回家》,本片在票房上創下紀錄,當時四天總收入就破兩百萬。以《新娘與我》獲得第七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及最佳導演獎,白景瑞將所得獎金全部捐獻給八七水災的難民。執導《喜怒哀樂》其中的《喜》一段李行執導《哀》。同年,退出中影,與李行等合組大眾電影事業公司。

白景瑞 白景瑞

1970年因執導《家在台北》獲第八屆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獎(歸亞蕾)、最佳剪輯(汪晉臣);第十六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歸亞蕾)、最佳編劇(張永祥)、中國文藝協會第十一屆文藝獎章電影導演獎。1970年導演的影片《再見阿郎》(改編陳映真小說《將軍族》)。

1971年執導《再見阿郎》,本片為白景瑞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可惜叫好不叫座。1972年,之後的《老爺酒店》、《兩個醜陋的男人》白景瑞陷入了創作的低潮當中。

1973年執導《白屋之戀》,本片使男主角鄧光榮一夕成名。與李行、李嘉聯合執導《大三元》,拍攝其中《靜靜的下午》一段。開拍白氏公司第一部影片《東南西北風》,本片為集錦式影片。1973年,在香港創辦白氏電影公司。後又創辦金綸企業公司,白氏企業公司。

1974年執導《晴時多雲偶陣雨》,本片在台灣掀起了一股“風雨潮”。1975年與黃仁策劃合作《女朋友》。1976年到韓國拍攝《一簾幽夢》。被推選為大眾電影公司董事長。1976年:在美國創辦亞美藝術公司,白氏國際開發公司,均任董事長。

白景瑞 白景瑞

1977年白景瑞率工作人員赴歐拍攝《人在天涯》、《異鄉夢》、《不要在街上吻我》(原名《留學生》),其中《人在天涯》獲第十四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國際天主教電影電視協會中國分會金炬獎。

1979年名字被列入中華民國名人錄、中華民國企業家名人錄。1980年再度赴韓拍攝《皇天后土》,得到國民黨文工會主任宋楚瑜的支持,本片突破當時國共題材電影中的許多禁忌。

1982年至瑞士和非洲拍攝《日內瓦的黃昏》。1984年拍攝白先勇小說《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為白景瑞的代表作之一。與李行、胡金銓聯合執導《大輪迴》,白景瑞執導其中“現代世紀”的部分。投資經營餐館。

1985年因投資失敗而拍攝商業通俗片《何姨十二金釵》。

1988年擔任第二十五屆金馬獎工作委員秘書長,改革許多制度,而此年度的金馬獎得獎影片多為港片,台灣電影界多能接受。

1989年受美哥倫比亞大學影劇系系主任MilosForman之邀,到該校演講三天,並放映《皇天后土》及《再見阿郎》。同年,任台灣“電影導演協會”常務理事。

白景瑞 白景瑞

1991年至北京拍攝第一部集合兩岸三地演職員的《嫁到宮裡的男人》,但在票房上失利。

1995年二度擔任金馬獎執委會秘書長。妻張華獲準入境台灣定居。

1996年任職經濟性雜誌《策動天下》,半年試刊後停刊。

1997年在金馬獎頒獎前於凱悅飯店中因心肌梗塞而辭世。

1998年獲頒中華民國電影導演協會終身成就紀念獎。

1999年獲頒第三十六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紀念獎。

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先後入義大利皇家羅馬藝術學院、貝魯加大學、國際大學、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深造,受到西方電影藝術思潮影響。回台後歷任台灣(台北學生)雜誌社編輯、中學美術教員(自立晚報)、(徵信新聞報)駐歐洲特派員、台灣中國文化學院教授、“中央電影公司”製片部經理、導演、台北藝術傳播公司董事長、“中央電影公司”製片部經理、中國文化學院戲劇系教授、金馬獎評審委員等職。為台灣第一位研究電影藝術博士。

個人生活

1965年,與葉青青結婚。

1986年與投資經商的會計林小姐結婚,由李行擔任證婚人。

1991年8月與張華在長春結婚,此為其第三次婚姻。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
1963 馬可波羅 ---- ---- ----
1958 合歡山上 ---- 潘壘 小艷秋

導演作品

1963年《鍾情者痴》(義大利電影實驗中心畢業論文片)

1967年:《還我河山》(與李嘉、李行合作)

1967年:《寂寞的十七歲》

1968年:《第六個夢》

1968年:《新娘與我》

1968年:《今天不回家》

1968年:《喜怒哀樂之喜》

1970年:《家在台北》

白景瑞 白景瑞

1971年:《再見阿郎》

1972年:《老爺酒店》

1972年:《兩個醜陋的男人》

1973年:《白屋之戀》

1973年:《大三元》(其中一段)

1973年:《東南西北風》

1973年:《彩雲飛》

1974年:《我父、我夫、我子》

1974年:《晴時多雲偶陣雨》

1975年:《女朋友》

1976年:《楓葉情》

1976年:《一簾幽夢》

1976年:《門裡門外》

1976年:《秋歌》

1977年:《異鄉夢》

1977年:《人在天涯》

1977年:《不要在街上吻我》

1978年:《沙灘上的月亮》

1978年:《踩在夕陽里》

1978年:《摘星》

1979年:《忘憂草》

1979年:《一對傻鳥》

1981年:《皇天后土》

1982年:《怒犯天條》

1983年:《大輪迴》

1984年:《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1990年:《嫁到宮裡的男人》

剪接作品

時間片名
1964年《蚵女》

監製作品

時間片名
1978年《一代俠女》
1979年《樓上樓下》

製片作品

時間片名
1977年《不要在街上吻我》
1978年《摘星》

策劃作品

時間片名
1964年《養鴨人家》
1965年《雷堡風雲》
1966年《啞女情深》、《婉君表妹》、《我女若蘭》

獲獎記錄

榮譽獎項
  • ▪ 1999 第3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獲獎)
  • ▪ 1983 第2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獎 大輪迴 (提名)
  • ▪ 1981 第2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獎 皇天后土 (提名)
  • ▪ 1977 第1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 人在天涯 (獲獎)
  • ▪ 1975 第1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 女朋友 (獲獎)
  • ▪ 1970 第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獎 家在台北 (獲獎)
  • ▪ 1969 第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 新娘與我 (獲獎)
  • ▪ 1969 第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新娘與我 (獲獎)
  • ▪ 1968 第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寂寞的十七歲 (獲獎)
  • ▪ 1967 第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發揚民族精神特別獎 還我河山 (獲獎)

文藝協會電影導演獎,國際天主教金炬獎,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及文藝協會獎狀。

人物評價

白景瑞的作品橫跨1960至1980年代,經歷過台灣電影史上的健康寫實、文藝愛情電影等多個時期,他在電影敘事方面做出的不斷探索,為台灣電影語言的現代化起到了重要的做作用和影響,帶動台灣電影現代化和向世界電影學習的風尚 。 (1905電影網評)

後世紀念

2010年10月12日,第19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白景瑞電影回顧展”開幕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