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經歷
1962年,陳坤厚考入中央電影公司,跟隨擔任攝影師的舅舅賴成英學習攝影 。1965年,在劇情片《啞女情深》中擔任攝影助理。
1971年,陳坤厚正式升任攝影師;同年,在劇情片《母親三十歲》中擔任攝影師 。1972年2月14日,參與攝影的古裝劇情片《秋決》上映。
1973年6月30日,擔任攝影師的愛情電影《彩雲飛》上映。1975年,擔任攝影師的古裝電影《雲深不知處》上映。
1978年,陳坤厚在劇情片《汪洋中的一條船》中出任攝影師,並憑藉該片獲得了第1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獎 。1979年,在劇情片《早安台北》中擔任攝影師 。
1980年5月3日,擔任攝影師的愛情電影《小城故事》上映 ,陳坤厚憑藉該片獲得了第1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提名 ;8月16日,擔任攝影師的劇情片《原鄉人》上映 ;同年,陳坤厚拍攝了導演處女作《天涼好個秋》 。
1982年,執導了由鍾鎮濤、沈雁領銜主演的愛情電影《俏如彩蝶飛飛飛》 ;11月27日,擔任攝影師的愛情電影《在那河畔青草青》上映 ;同年,陳坤厚與侯孝賢、許淑真、張華坤合組萬年青電影公司 。
1983年1月29日,根據朱天文的同名小說拍攝的劇情片《小畢的故事》上映,該片獲得了第2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陳坤厚則憑藉該片獲得了最佳導演獎 ;9月2日,擔任攝影師的劇情片《兒子的大玩偶》上映 ;同年,擔任攝影師的劇情片《風櫃來的人》上映 ,陳坤厚憑藉該片獲得了第2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提名 。
1984年,拍攝了由楊潔玫、李志希領銜主演的劇情片《小爸爸的天空》 ;同年,擔任攝影師的劇情片《冬冬的假期》上映 。
1985年,執導了由張艾嘉、李宗盛領銜主演的愛情喜劇片《最想念的季節》;同年,擔任導演及攝影的劇情片《結婚》上映,該片獲得了第2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提名,陳坤厚則獲得了最佳攝影獎 。
1986年,拍攝了由童安格、楊慶煌、劉瑞琪等聯袂出演的劇情片《流浪少年路》。1987年9月5日,擔任導演及攝影的劇情片《桂花巷》上映,該片由陸小芬、林秀玲、任達華共同出演 ,獲得了第2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提名 。
1988年,執導了由張艾嘉、梁家輝領銜主演的劇情片《春秋茶室》。1990年6月14日,擔任攝影師的劇情片《祝福》上映。2008年,拍攝了由蘇瑾、瑞特·蓋艾斯領銜主演的動作電影《雙鏢》 。
2009年,執導了由周幼婷、陳至愷、吳浚愷聯合出演的劇情片《新魯冰花》 。2010年,陳坤厚在兒童電影《派飯》中擔任製片人 。2011年9月10日,擔任藝術總監的兒童電影《藍色的七星湖》上映 。
2012年,執導了由謝東裕、楊誠誠領銜主演的愛情電影《三角地》 ,該片獲得了第13屆電影頻道電影百合獎評審會特別獎 。
個人生活
陳坤厚的舅舅是攝影師兼導演賴成英 。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1984 | 我愛瑪莉 | 柯一正 | 李立群, 張華坤 |
導演作品
時間 | 片名 | 主演 |
1980年 | 天涼好個秋 | 鍾鎮濤、林鳳嬌 |
1982年 | 俏如彩蝶飛飛飛 | 邱于庭、崔守平 |
1983年 | 小畢的故事 | 崔福生、鈕承澤 |
1984年 | 小爸爸的天空 | 楊潔玫、李志希 |
1985年 | 結婚 | 楊慶煌、楊潔玫 |
最想念的季節 | 張艾嘉、李宗盛 | |
1986年 | 流浪少年路 | 童安格、楊慶煌 |
1987年 | 桂花巷 | 陸小芬、林秀玲 |
1988年 | 春秋茶室 | 張艾嘉、梁家輝 |
2008年 | 雙鏢 | 蘇瑾、瑞特·蓋艾斯 |
2009年 | 新魯冰花:孩子的天空 | 周幼婷、陳至愷 |
2012年 | 三角地 | 謝東裕、楊誠誠 |
攝影作品
時間 | 片名 |
1965年 | 啞女情深 |
1970年 | 雪嶺劍女 |
1971年 | 母親三十歲、母與女、愛情一二三 |
1972年 | 秋決 |
1973年 | 彩雲飛 |
1974年 | 近水樓台 |
1975年 | 雲深不知處 |
1976年 | 浪花 |
1977年 | 白花飄雪花飄、煙水寒 |
1978年 | 追趕跑跳碰 |
1979年 | 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 |
1980年 | 原鄉人、天涼好個秋 |
1982年 | 在那河畔青草青 |
1983年 | 風櫃來的人、小畢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 |
1984年 | 冬冬的假期、小爸爸的天空 |
1985年 | 結婚 |
1987年 | 桂花巷 |
1988年 | 海峽兩岸 |
1990年 | 祝福 |
製作作品
時間 | 片名 |
2010年 | 派飯 |
獲獎記錄
台灣電影金馬獎 |
|
人物評價
陳坤厚是台灣承上啟下的重要導演之一。他的故事片題材,基本都發生在哺育他成長的台灣,純樸敦厚淡雅,田園牧歌式的台灣優美自然景觀,慢慢道來的一種內在如美酒般醇厚的韻律,流暢有致的光影,傾注了一個電影作家對本土人文的關懷。在他的作品中,塑造婦女形象最成功,性格迥異,神采綽約。陳坤厚對之總是以溫厚的目光看著她們,並放在特寫歷史社會背境裡描寫她們的命運和際遇 。 (《電影藝術》評)
陳坤厚的攝影有著寧靜、悠遠的文學情調,善於把握人物的動作、眼神、姿態以及對狀況的反應,其光影色調層次分明,精緻的內景和美妙的外景結合產生高度的質感。1982年拍攝了《小畢的故事》,其中遠距離的冷靜機位和長鏡頭對角色的同情凝視,產生一種客觀性的視點 。 (時光網評)
歷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
第1屆 陶秦 《千嬌百媚》 /第2屆 李翰祥 《梁山伯與祝英台》 /第3屆 李行 《養鴨人家》 /第4屆李翰祥 《西施》 /第5屆 李嘉 《我女若蘭》 /第6屆 白景瑞 《寂寞的十七歲》 /第7屆白景瑞 《新娘與我》 /第8屆 張曾澤 《路客與刀客》 /第9屆 丁善璽 《落鷹峽》 /第10屆李行 《秋決》 /第11屆 程剛 《十四女英豪》 /第12屆 劉藝 《長情萬縷》 /第13屆 張佩成 《狼牙口》 /第14屆張曾澤 《筧橋英烈傳》 /第15屆李行 《汪洋中的一條船》 /第16屆 胡金銓 《山中傳奇》 /第17屆 王菊金 《六朝怪談》 /第18屆 徐克 《鬼馬智多星》 /第19屆 章國明 《邊緣人》 /第20屆 陳坤厚 《小畢的故事》 /第21屆 麥當雄 《省港旗兵》 /第22屆 張毅 《我這樣過了一生》 /第23屆 吳宇森 《英雄本色》 /第24屆 王童 《稻草人》 /第25屆 羅啟銳 《七小福》 /第26屆 侯孝賢 《悲情城市》 /第27屆 嚴浩 《滾滾紅塵》 /第28屆 王家衛 《阿飛正傳》 /第29屆 王童 《無言的山丘》 /第30屆 李安 《喜宴》 /第31屆 關錦鵬 《紅玫瑰與白玫瑰》 /第32屆侯孝賢 《好男好女》 /第33屆 姜文 《陽光燦爛的日子》 /第34屆 陳果 《香港製造》 /第35屆 陳冲 《天浴》 /第36屆 許鞍華 《乾言萬語》 /第37屆 杜琪峯 《槍火》 /第38屆關錦鵬 《藍宇》 /第39屆陳果 《香港有個好萊塢》 /第40屆 劉偉強、麥兆輝 《無間道》 /第41屆杜琪峯 《大事件》 /第42屆 周星馳 《功夫》 /第43屆 陳可辛 《如果·愛》 /第44屆李安 《色,戒》 /第45屆陳可辛 《投名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