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湯曉丹童年時僑居印度尼西亞。1920年,跟隨父親回到中國 。1928年,在廈門集美農林專科學校學習時,因參加學生運動而被開除學籍 。
1931年,在天一影片公司擔任布景師。1933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白金龍》,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 ;同年,執導劇情電影《飄零》;之後, 執導劇情電影《飛絮》;此外,還執導了由胡姍、餘光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一個女明星》。
1937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花開富貴》上映 ;同年,執導劇情電影《並蒂蓮》 。1938年,執導由白燕、李清、盧敦聯合主演的戰爭電影《上海火線後》 ;同年,與多位導演聯合執導劇情電影《錢作怪》,影片通過講述人們不擇手段攫取財富的故事。
1940年,由其執導的戰爭電影《小廣東》上映 。1941年,執導由張瑛、馮峰、王鶯聯袂主演的劇情電影《民族的吼聲》 。1945年,執導劇情電影《敢死警備隊》,該片由王豪、康健、王珏聯合主演。
1947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湯曉丹回到上海,執導了揭露國民黨腐敗統治的劇情電影《天堂春夢》 ;同年,執導劇情電影《甦鳳記》。1949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萬象回春》上映。
1949年,建國後加入上海電影製片廠;同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失去的愛情》上映。1951年,執導劇情電影《勝利重逢》,該片根據黎陽的小說《英雄回家》改編。1952年,與成蔭聯合執導戰爭電影《南征北戰》,該片由陳戈、馮喆搭檔主演 。
1954年,執導由孫道臨、李玲君共同主演的戰爭電影《渡江偵察記》 ,該片獲得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 。1955年,與王濱聯合執導劇情電影《怒海輕騎》 。1956年,執導由溫錫瑩、張園、衛禹平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沙漠裡的戰鬥》。1957年,執導由孫道臨、劉非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不夜城》 。
1959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鋼鐵世家》上映。1963年,執導由孟慶良、趙矛聯袂主演的劇情電影《水手長的故事》,該片根據高源的同名小說改編 ;5月1日,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紅日》上映,該片由張伐、高博、中叔皇聯合主演 。1976年,執導劇情電影《難忘的戰鬥》,該片根據孫景瑞小說《糧食採購隊》改編 。
1977年,與張惠鈞聯合執導劇情電影《祖國啊,母親》, 該片由尼格木圖、塔娜、義若呼聯袂主演。1979年,執導由張玉紅、仲星火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傲蕾·一蘭》 ,該片獲得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
1981年,執導由孔祥玉、高長利、劉懷正聯合主演的革命戰爭電影《南昌起義》,該片改編自話劇《八一風暴》,講述了1927年,周恩來、朱德、賀龍等組織發動南昌起義的歷史故事 。
1983年,執導人物傳記電影《廖仲愷》 ,他憑藉該片獲得第5屆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1988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荒雪》上映 。2004年9月,獲得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
個人生活
1944年,湯曉丹與藍為潔認識 。後來,兩人結婚。1947年,藍為潔生下湯沐黎。1949年,藍為潔生下湯沐海。2012年1月21日,湯曉丹在上海辭世 ;為了追思悼念湯曉丹,特此建立網上紀念館 。2014年,藍為潔逝世。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1988年 | 《荒雪》 | 電影 |
1983年 | 《廖仲愷》 | 電影 |
1981年 | 《南昌起義》 | 電影 |
1979年 | 《傲蕾·一蘭》 | 電影 |
1977年 | 《祖國啊,母親》 | 電影 |
1976年 | 《難忘的戰鬥》 | 電影 |
1963年 | 《水手長的故事》 | 電影 |
《紅日》 | 電影 | |
1959年 | 《鋼鐵世家》 | 電影 |
1957年 | 《不夜城》 | 電影 |
1956年 | 《沙漠裡的戰鬥》 | 電影 |
1955年 | 《怒海輕騎》 | 電影 |
1954年 | 《渡江偵察記》 | 電影 |
1952年 | 《南征北戰》 | 電影 |
1951年 | 《勝利重逢》 | 電影 |
1949年 | 《失去的愛情》 | 電影 |
1948年 | 《萬象回春》 | 電影 |
1947年 | 《甦鳳記》 | 電影 |
《天堂春夢》 | 電影 | |
1945年 | 《敢死警備隊》 | 電影 |
1941年 | 《民族的吼聲》 | 電影 |
1940年 | 《小廣東》 | 電影 |
1938年 | 《上海火線後》 | 電影 |
《錢作怪》 | 電影 | |
1937年 | 《並蒂蓮》 | 電影 |
《花開富貴》 | 電影 | |
1933年 | 《白金龍》 | 電影 |
《飄零》 | 電影 | |
《飛絮》 | 電影 | |
《一個女明星》 | 電影 |
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1933年 | 《飛絮》 | 電影 |
獲獎記錄
中國電影金雞獎 |
|
中國文化部 |
|
人物評價
湯曉丹素以拍攝軍事題材影片見長,他尤其擅長刻畫戰爭環境中的人情與人性,以人的情感和人的心靈柔化了戰爭的殘酷和堅硬 (新民晚報評)。所謂有識見則自成高格,湯曉丹的電影不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一路,其藝術創作一向中規中矩,從未偏離主航道。他始終追隨電影創作的時代形勢 (社會主流精神)與時代形式 (電影藝術創新)。與此同時,他堅守民族大義的精神立場,堅持現實主義的電影美學風格,其作品經歷住了歷史與市場的考驗,形成獨屬他個人的藝術氣質。從敘事結構層面看,湯曉丹軍事片的創作模式或可歸納為如下幾點 :其一,以現實主義美學原則為基礎,高度結合歷史紀實性、藝術形式與類型化創新。其二,巨觀上既不偏離特定時代的主流政治路線,微觀上又能最大限度地涵括影片人物的特殊性與多元性。其三,影片對戰爭場面的調度,既能完整再現戰場殘酷真實的一面,又絕不落入單向度的暴力展示 ;既能表現戰況的艱苦,又能傳達樂觀堅強的鬥爭意志。其四,湯曉丹的軍事題材影片敘事,往往依照從小挫敗到大反擊的邏輯,最後以弱勝強,反敗為勝 (《當代電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