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經歷
1998年,擔任愛情短片《野麻雀》的編劇,從而開啟了他的編劇生涯。2001年,擔任都市情感劇《逆女》的編劇。2002年,擔任劇情電影《藍色大門》的副導演。2004年,執導家庭情感劇《過了天橋,看見海》,他則憑藉該劇獲得第39屆台灣電視金鐘獎戲劇類編劇獎、戲劇類導演(導播)獎2項提名。2005年,擔任懸疑愛情劇《偵探物語》的導演,該劇由范植偉、陶晶瑩主演。2006年,與易智言聯合執導根據侯文詠同名小說改編的青春校園愛情劇《危險心靈》。2007年,執導劇情電影《還好,我們都還在這裡》,該片由鄧勝耀、張書豪主演。
2008年,執導情感劇《不愛練習曲》,他則憑藉該劇入圍第43屆台灣電視金鐘獎迷你劇集導播(導演)獎;同年,執導劇情電影《囧男孩》,該片由潘親御、李冠毅、梅芳、阮經天主演,在台灣上映期間取得了3500萬台幣的票房成績,而他則憑藉該片獲得了第10屆台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10年,執導短片《Rehearsal》。2011年,與王小棣、王童、朱延平等20位導演聯合執導劇情電影《10+10》,該片由20位導演每人拍攝的5分鐘短片串聯起來所組成的。
2012年8月3日,其執導並編劇的愛情電影《女朋友·男朋友》上映,該片由桂綸鎂、張孝全、張書豪、鳳小岳主演,他則憑藉該片獲得了第4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原著劇本獎2項提名。
2013年,執導奇幻微電影《神秘吸引力》,該片由桂綸鎂主演;同年,執導微電影《頓號英式茶館》,該片由彭于晏、孟耿如主演。2014年,擔任愛情短片《抬頭遇見自己》的導演。2015年,與車曉聯合執導都市情感劇《愛的真諦》。
2017年,執導劇情電影《血觀音》,並擔任該片的編劇,該片由惠英紅、吳可熙、文淇、傅子純主演,獲得了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獎,而他則憑藉該片獲得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原著劇本獎2項提名;同年,擔任羅大佑《家(III)》MV的導演。
個人生活
楊雅喆在台灣社會的中下階層成長,父親是算命師,家裡沒有什麼錢,但兄弟姐妹卻很多。雖然來自家長的管束很少,但他卻很懂事聽話,且只知道念書。大學念了大眾傳播專業之後,進入廣告公司上班。他在進入演藝圈之前,從事過動畫公司編劇、廣告公司文案撰寫人等工作。主要作品
執導作品
時間 | 劇名 | 類型 |
---|---|---|
2004 | 《過天橋,看到海》 | 電視劇 |
2004 | 《絕地花園:八個罕見病友的真情故事》 | 電視劇 |
2004 | 《鴿子王》 | 電視劇 |
2005 | 《偵探物語》 | 電視劇 |
2006 | 《危險心靈》 | 電視劇 |
2007 | 《寂寞的遊戲》 | 電影 |
2007 | 《還好,我們都還在這裡》 | 電影 |
2008 | 《不愛練習曲》 | 電視劇 |
2008 | 《囧男孩》 | 電影 |
2010 | 《Rehearsal》 | 短片 |
2011 | 《10+10》 | 電影 |
2012 | 《女朋友男朋友》 | 電影 |
2013 | 《神秘吸引力》 | 微電影 |
2013 | 《頓號英式茶館》 | 微電影 |
2014 | 《抬頭遇見自己》 | 短片 |
2015 | 《愛的真諦》 | 電視劇 |
2017 | 《家(III)》 | MV |
編劇作品
副導演作品
時間 | 劇名 | 類型 |
---|---|---|
2002 | 《藍色大門》 | 電影 |
獲獎記錄
台灣電影金馬獎 |
|
台灣電視金鐘獎 |
|
香港電影金像獎 |
|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
|
台北電影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