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翻屍節(famadihana)是馬達加斯加麥利那人的節日。這樣的儀式在馬達加斯加的中部高原上非常常見,每隔一段時間,當地人就會把祖先的遺體請出來跳舞,舞蹈結束後,人們會用手指隔著裹屍布描摹死去親人的輪廓,並告訴孩子們這個人有多重要。在這個印度洋上的島國中,數百萬有著不同信仰的人都崇尚這一風俗。在這些馬達加斯加人眼中,死者和生者之間並不是那么界限分明,祖先們的靈魂有時會在在世的後代中來去,而翻屍節就是他們向祖先報告家庭新聞並獲得祝福和引導的機會。
這種做法跟中國人“入土為安”的觀念有所不同,是馬達加斯加人特有的一種表示對逝者緬懷的做法。 通常情況下,翻屍節每7年舉行一次。翻屍節的祭祀活動安排在哪一天由族長禱告決定,要取莊稼豐收後艷陽高照的日子。
由來
據稱,翻屍節起源於東南亞,大約是在1500年到2000年前,由第一批殖民地居民帶到馬達加斯加的。
在馬達加斯加人看來,祖先的離去並不意味著他們不必再對祖先負義務,也不意味著他們不再與祖先進行交流。他們認為,去世的祖先會從天堂看著他們,指引和幫助他們,保護他們的安全。如果不按期給祖先翻屍體,或不給祖先翻屍體,那就是莫大的恥辱,會遭到世人恥笑。
儀式
參加翻屍節的人們或走或舞前往指定的墳墓,樂隊也一同前往。有時候,慶祝隊伍要走很長時間才能到達墳墓。雖然翻屍節與死屍有關,但人們的情緒卻非常愉悅。通常情況下,全村的人都會受邀參加翻屍節的慶祝活動。所有人到場後,翻屍節開始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將祖先的遺體請出墳墓。首先,石匠會打開墓門,讓與死者最親的人進入墳墓。他們按照裹屍布上的標籤尋找自己親人的遺體,而後小心翼翼地搬出墳墓。
祖先的遺體搬出墳墓之後,親屬們小心翼翼地打開裹屍布,而後用水清洗掉骸骨上面的污垢,最後用新的裹屍布包好。換上新裹屍布過程中,親人會與死者說話,告訴他最近的新聞和小道訊息。裹好之後,樂隊重新開始演奏,慶祝活動繼續進行。在樂隊伴奏下,人們抬著遺體,唱著民歌,舞動身體,墳墓周圍一片歡聲笑語。
慶祝活動結束後,祖先的遺體將被放回墓穴,通常是在日落前。放回墓穴前,親屬們會往遺體身上噴香水,而後與鮮花、酒和錢一同安葬。安葬之後,石匠重新封上墓門,親屬們各回各家,翻屍節慶祝活動到此畫上一個句號。
慶祝活動
慶祝活動上,他們喝酒聊天並在樂隊的伴奏下載歌載舞,整個儀式一直在這種歡快的氣氛中進行。音樂是翻屍節上的一個重要元素,主要使用銅管樂器。在慶祝活動上,死者的親屬們必須為所有賓客準備飯食和美酒,有時是在儀式舉行前,有時是在儀式過後。他們會宰殺瘤牛,招待客人,主食是米飯。
呼籲停辦
一些馬達加斯加人呼籲停止舉辦翻屍節,因為這一傳統節日給當地人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他們認為錢應該花在活人身上,而不是死人身上。
除了一些當地人外,穆斯林教徒及其他教徒也試圖終結這一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傳統節日,但最終沒有成功。實際上,馬達加斯加的羅馬天主教會已經接受了這一儀式,但將其視為一種傳統,而不是宗教儀式。
意義
人類學家莫里斯·布洛克教授指出,翻屍節在馬達加斯加人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們用這種獨特的方式表達對死者的尊重和懷念,同時也能加強家族成員之間的情感紐帶。從這個意義上說,翻屍節既不病態,也不恐怖,是馬達加斯加人表達愛的一種獨特方式。
世界各地奇特的節日
節日是世界人民為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創造的一種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各地除了一些我們熟知的節日外,還有一些特色的節日,這些節日代表了當地特色民俗文化。 |
光棍節 | 追逐乳酪節 | 桔子大戰 | 跨嬰兒節 | 番茄節 | 裸祭節| 巴西狂歡節 | 帝王節 | 聖蠟節 | 衛塞節 | 哈芝節 | 大寶森節 | 鈴蘭花節 | 打男人節 | 摸奶節 | 濯足節 | 潑水節 | 米闊魯節 | 黃瓜節 | 里爾舊貨節 | 格萊沃爾節 | 世界裸騎日| 亞洲熄燈日| 國際左撇子日| 甘薯節 | 翻屍節| 翻刺床| 火人節| 綠帽子節| 普吉素食節 | 望果節| 火祭節| 萬聖節| 水燈節| 摸奶節| 泥漿節| 番茄節| 跨嬰兒節| 亡靈節 | 裸體節| 猴節| 滾乳酪節| 蘿蔔節| 豬之節 | 那達慕節| 戰車節| 馬球節| 藝妓節| 牛仔節 | 駱駝節| 太陽節| 肚臍眼節| 殺海豚節| 格萊沃爾節| 韋恩雞節| 象神節| 黑色拿撒勒人節| 萊歇勞芬節 | 顏色節| 野馬節| 睪丸節| 雨衣節| 篝火節| 八卦節| 祖父母節| 蘆葦舞節| 示愛節| 夫妻節| 相親節 |
世界上存在的奇怪節日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充滿著各種怪異但又多姿多彩的節日。那些“雷人”的場景,有著別樣的精彩,同樣帶給人們歡。讓我們一起去看那些奇怪的風俗吧,它們同樣是歷史的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