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舞蹈

民間舞蹈

民間舞蹈(folk dance)起源於人類勞動生活,它是由人民民眾自創自演,表現一個民族或地區的文化傳統、生活習俗及人們精神風貌的民眾性舞蹈活動,所以也稱為“土風舞”。

民間舞蹈

黎族的“跳竹竿”

民間舞蹈(folk dance) 起源於人類勞動生活,它是由人民民眾自創自演,表現一個民族或地區的文化傳統、生活習俗及人們精神風貌的民眾性舞蹈活動,所以也稱為“土風舞”。
民間舞蹈多為載歌載舞的集體舞,舞蹈動作千姿百態,各具民族及地方特色。這些舞蹈表現的內容有古代原始社會的狩獵生活、戰爭經歷、圖騰信仰及生殖崇拜,也有現代生活中各種傳統節日裡人們表達歡喜之情的娛樂活動,有的則滲透了各種民俗、祭祀、禮儀活動的遺風。
民間舞蹈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濃郁的地方特色,它沒有國家地域的界限,能夠溝通世界各國,因此是最社會化、最國際化的舞蹈。
中國民間舞蹈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它不僅歷史悠久、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而且數量之多也是世界上所罕見的。就其歷史發展及現狀而言,可分為傳統民間舞蹈和現代民間舞蹈,本文介紹的均為傳統民間舞蹈,即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具有固定舞蹈程式、動作術語,以廣場自娛性為主的民間舞蹈。這種民間舞蹈是舞蹈藝術不發達階段所產生的一種古老原始的舞蹈形式,在歷代相傳的過程中,人民民眾尊重它、愛護它,使之發展至今。

共同點

民間舞蹈也具有它的共同特點:

①自娛性。動作步法比較單純精煉,易於為廣大民眾所掌握。在家族,村寨中以言傳身授的獨特方式繼承流傳,其表演性質常常和民眾性的自娛活動緊密相連。許多種類的民間舞蹈都可以形成成千上萬人的大型舞會。

②即興性。民間舞蹈動作姿態的規範性較弱,可變性較強,在大體一致的步伐、動作、節奏、韻律下,不同舞蹈者可做各種即興的發揮。

③穩定性。由於其常在特定範圍內流傳,受外界影響甚少,雖在不斷變化發展中,但其風格特色相對比較穩定,改變緩慢。

民間舞蹈是專業舞蹈創作主要素材來源。各國封建社會的宮廷舞蹈、各國各民族的古典舞蹈、劇場歌舞和舞會舞蹈,都和民間舞蹈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經過專業工作者加工,運用在芭蕾中的穿插性民間舞,被稱為“性格舞”。中國的戲曲舞蹈和新的創作舞蹈中,也大量地吸收了各種民間舞蹈。同時,民間舞蹈仍然獨立存在於自己原有的範圍內,沿著自己的途徑世代相傳。中國各民族各地區都有各自的民間舞蹈,歷史悠久,形式多樣。其共同的特點是:載歌載舞,多用道具,自由生動的表演形式和藉助故事傳說,形象鮮明生動,內容與形式緊密結合。

少數民族民間舞蹈

特讓勒阿其熱

流傳於甘肅臨夏附近的積石山縣大河家鄉的保全族民間舞蹈。一般在婚禮上由眾人跳,以向新郎新娘表示祝賀。
保全族婚禮別具一格,一般選擇在主麻日(回曆的禮拜日)舉行。婚禮時村上的歌把式高唱“宴席曲”以示祝賀,接著新郎新娘對唱,隨後大家都唱起來,並圍著火堆跳起“特讓勒阿其熱”。這種舞蹈節奏鮮明、豪放,動作簡單、明快,舞者上身鬆弛,雙臂自然擺動,雙膝曲伸自如,富有彈性,顯示出輕盈優美的風格。此舞常以對舞或群舞的形式表達人們對新婚夫婦的祝福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哈利

東鄉族民間舞蹈。東鄉族因居住在甘肅臨夏的東鄉而得名。這裡每逢結婚娶親熱鬧非凡,新媳婦接進夫家,親友們都要前去唱“哈利”(恭賀新禧之意),以示祝賀。

“哈利”是東鄉族特有的一種歌舞形式。婚禮宴席中一人領唱哈利,眾人合之,邊唱邊舞,即按著音樂節拍整齊地擊掌或拍手臂,雙腿彎曲下蹲,左右移動舞步,有時也隨著呼聲做前進後退或鏇轉動作。舞蹈動作簡練、歡樂而風趣。“哈利”往往把婚禮推向高潮,是東鄉人民傳統的民俗活動。
宴席曲舞

回族民間舞蹈。居住在甘肅、青海一帶的回族人民經常在婚禮宴席上或喜慶日子裡表演一種歌舞結合、動作別致、風格獨特的民間舞蹈,故名宴席曲舞。

宴席曲反映的內容頗為廣泛,有傳統題材,也有現代題材;有揭露黑暗的,也有歌頌光明的;有諄諄教誨的警句,也有恭喜祝福的良言……宴席曲舞也相應地反映了這些內容。此舞多為男子雙人對舞,即使有男女對舞,也是男扮女裝(尤其是青海省內)。各地區宴席曲舞風格各異:甘肅省的多是載歌載舞的男子對舞,武術味道比較濃,舞蹈動作粗獷、剽悍;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的舞蹈動作細膩、秀美;青海省民和縣的舞蹈動作瀟灑大方,多用手腕劃成蝴蝶狀起舞,舞者不歌,歌者不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則以女子碰擊手鐲獨具特色。
此舞由二胡、竹笛、打擊樂伴奏。常用的宴席曲有“青溜溜兒青”、“哭五更宴席曲”、“拉圈圈跳宴席曲”,“八大光棍宴席曲”等。
拉駱駝

撒拉族民間舞蹈。撒拉族的民間舞蹈動作靈敏,富於表現力,具有中亞細亞地區舞蹈特有的風格,如“拉駱駝”、“打獵舞”、“阿里瑪”、“乙秀日麻秀日”、“連加舞”、“揚麥舞”、“打牆舞”等。

傳統舞蹈“拉駱駝”是一種敘事性舞蹈。傳說撒拉族先民遷居此地是拉著駱駝跋山涉水而來的,為讓後代記住本族遷徙史而產生了此舞,流傳至今。舞蹈由四人表演,兩人反披皮襖以飾駱駝,一人頭纏“多斯達爾”(頭巾),身著長袍,手牽駱駝,扮撒拉人祖先——尕勒莽,另一人扮本地人(蒙古人)。舞蹈開始,蒙古人問:“你從哪裡來?”尕勒莽答:“我從撒馬爾罕來!”以歌舞形式邊問邊唱邊舞,生動地表現出祖先遷徙的艱苦歷程和途中見聞。舞蹈形式活潑,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這種舞蹈常在喜慶日子裡表演,為節日助興,深受本族民眾歡迎。
巴郎鼓舞

土族民間舞蹈。在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康多鄉,每年從正月初八開始,夜幕降臨時,當地的土族民眾喜歡手提盞盞紙糊的紅燈籠,由各村寨匯集到廣場上,圍繞著熊熊篝火,跳起歡快的巴郎鼓(是土族特有的一種短把鼓)舞,以慶人壽年豐。

舞者右手持鼓,左手提燈,在戛爾巴 (領舞者)帶領下,搖鼓擺燈,邊歌邊舞。眾人先圍篝火按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繞三圈,舞蹈動作或平緩優美,或幅度很大,有持鼓跳躍、鏇轉等技巧。舞罷,隨口哨聲的指揮,節奏漸緩,舞步漸慢,隊形變為男女二排,舞者原地扭動,鼓與燈則輕響輕擺。接著男女對唱,其歌詞是問答太陽星辰一類之詞。歌罷,舞者又搖鼓擺燈圍篝火鏇轉起舞。歌舞如此反覆,直至深夜。巴郎鼓舞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參加。黑夜裡盞盞紅燈猶如閃閃紅星,圍繞著明亮的篝火,忽聚忽散,變幻莫測,十分美妙,深受民眾喜愛。
安昭

土族民間舞蹈。土族是一個擅長歌舞、有悠久文學藝術傳統的民族。土族雖然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但靠口傳心授流傳下來的民間文學、民歌、民間舞蹈等形式繁多,內容豐富,寓意雋永,膾炙人口,至今仍是土族人民珍貴的精神財富。

安昭是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土族人民民眾中廣為流傳的一種歡樂、喜慶、吉祥的舞蹈。安昭的唱詞內容基本上分春節和婚慶兩種,春節時跳的安昭,唱辭舊迎新、盼望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祝願全村老少平安等內容;婚慶時跳的安昭,則表達祝願新婚夫婦永遠幸福、互敬互愛、白頭到老等意思。

安昭的舞姿優美細膩,風格獨特。女性動作較優雅、秀氣、溫柔,男性動作則粗獷、開朗、大方。整體而言,安昭的舞蹈動作表現了土族人民高昂的熱情、奔放的民族個性及嚮往幸福的美好願望。
護法

裕固族民間舞蹈。裕固族信奉喇嘛教,其宗教舞蹈比較盛行。流行於甘肅省肅南裕固族地區的護法,即是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

護法與藏族的“跳神”、蒙古族的“跳鬼”一樣,都屬於寺廟中祭祀神鬼的舞蹈儀式。在舊曆的正月十五、六月初六,寺院裡都要跳護法。出場人數大約20多人,頭戴面具(牛、馬、鹿、烏鴉、鷹、喜鵲、骷髏等12種神面),手持法器,不同的動作有不同的特點,如牛、馬的動作穩健、莊嚴,鹿、鷹的動作激烈。這種舞中有很難的技巧動作,如表演骷髏,動作靈巧,跳躍較多。
卓(鍋莊)

藏族民間舞蹈。卓即鍋莊,因源於古代先民在篝火旁圍鍋起舞,故稱鍋莊。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愛的歌舞形式之一,帶自娛性,常在民間節日或農閒休息時跳,在藏區廣為流行。

四川馬爾康地區的鍋莊最為典型,共有300餘種,大、小兩類。

大鍋莊多為歌頌性的,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也有少部分反映的是勞動人民的愛情生活和美好願望以及反抗精神;小鍋莊的內容大多生動活潑,表現了勞動人民的真實感情,如描寫真摯的愛情,讚頌家鄉的自然景物,歌唱勞動,歡慶豐收等。

在表演程式上,鍋莊舞都由舞手領頭。舞手手持馬鈴,率領民眾,順圈而舞。

大鍋莊的前部分是男女全部手拉手一起做動作,當隊形走成大圓圈時,所有的人都放開手單獨舞,並加手的動作。大鍋莊的動作剛健有力、粗獷豪放。由於動作和音調較繁雜,在表演時變化多、難度大,不易為青年人所接受。所以,目前老年人會跳這類鍋莊的居多。

小鍋莊從頭到尾都是男女分成兩隊各做動作,呈對稱隊形,集體繞圈。由於相互手拉著手,手上是沒有動作的,腳上的動作小而且變化也不多。通常是一個主體動作的不斷反覆,當感到這個動作不新鮮時才另換一種基本動作來跳。因為小鍋莊生活氣息濃郁,動作活潑跳躍,異常別致,鏇律優美動聽,特別為青年人所喜愛。

跳鍋莊舞時,男性動作富於彈性,靈活多變,極富衝擊力,而女性的動作比較秀麗、溫柔、端莊、穩重。
諧(弦子)

民間舞蹈

弦子舞

藏族民間舞蹈。諧,即弦子,是在卓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歌舞形式,因舞時領舞者要邊拉弦子邊起舞而得名。弦子是藏族人民自製的一種類似胡琴的弦樂,琴筒用牛角或整塊木挖成,羊皮繃面,弓、弦均用馬尾,音色渾厚響亮。

表演諧時,男女各站成一排,圍成圓圈,由一男子拉著在前領舞,眾人揮動長袖沿圓圈進行,邊唱邊舞,互相問答。隊形依據不同曲調而變化,有時向圈內聚攏,有時散開,各自甩袖自轉一圈後退回原處。其跳法可分兩類:一類緩慢柔美,亦稱老弦子;另一類輕快活潑,亦稱新弦子。老弦子舞姿舒展,鬆弛輕盈,甩袖鏇轉,飄然自如,舞蹈延綿流暢,始終在慢板中進行。新弦子則先慢後快,舞蹈動作歡快,時轉時跪、時跳時跺,強勁有力,熱情奔放,為青年們所喜愛。

甩袖是諧的特點。舞時長袖輕拂,舞姿婀娜,特別是順手順腳的動律,形成其獨特的風格。

諧的曲調豐富,悠揚動聽,不同曲調配以不同舞步。諧所唱的歌詞,大多選用民間情歌,風韻優美。
龍鼓舞

民間舞蹈

龍鼓舞

藏族民間舞蹈。藏語稱“拉什則”,意為“跳神舞”,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流傳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隆務河兩岸及與該縣毗鄰的循化縣部分藏族鄉村,是一種大型的民間祭龍舞蹈,富於神話色彩。

但凡有藏族節日,藏族村莊都要輪流表演龍鼓舞,形成聲勢浩大的民眾文化活動。龍鼓隊伍浩浩蕩蕩,藏族青年頭戴“柔阿”頭飾,身著“尕貴”舞衣,腳蹬皮靴,手執繪有彩色吉祥圖案、足有10多斤重的單面羊皮鼓,腳系銅鈴,跟隨領舞者邊敲鼓邊舞蹈。悅耳的鈴聲和鼓點合拍,發山鏗鏘清脆的聲音,時而伴有陣陣歌聲,時而按一定程式變換各種隊形,氣勢浩大,震撼人心。
龍鼓舞起源於祈求五穀豐登的娛神祭祀活動,但在長期歷史演變中,逐漸演化為一種民俗娛樂活動。舞蹈擊鼓動作豐富多變,舞姿優美灑脫,情緒熱烈高亢,形成高原地區獨特的風采,表現出藏族人民豪放、剛強、剽悍、堅毅的性格。
“龍鼓舞”的由來在民間有兩種傳說:一種是約在500年前,四川甘孜地區有一位大喇嘛湯春巴派其弟子青才格格到同仁縣浪加部落傳播佛教,為保此地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離開前留下山神阿米拉日作保護神,並在賽格龍窪泉邊修建龍王廟。此後,每逢農曆六月,人們都要聚集到泉邊為龍王跳舞祭祀,由此傳下來跳“龍鼓舞”的習俗。另一種傳說是相傳很久以前,在浪加地方有個能人為了引水灌田找到一個泉眼,但由於溝里積沙成堆,水流不暢,天旱更是一片乾涸。他認為這是龍在作怪,於是便率領童男童女,身著艷麗的服裝,手執繪有吉祥圖案的羊皮鼓,在泉邊起舞,以取悅神龍。久而久之,這種用舞蹈祭龍的習俗也就流傳了下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