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簡介
中國民間舞蹈。又稱單鼓、羊皮鼓、扇鼓。主要流行於北京、河北、山西 、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陝西、青海、寧夏等地的滿、蒙古、漢等族人民中間。唐代張祜的詩中有“畫鼓拖環錦臂攘”的句子,有人認為這裡的畫鼓拖環,即指太平鼓。以後在明代著作《帝京景物略》和清代著作《燕京歲時記》中 都有關於太平鼓的確切記載。
太平鼓是一種有柄的單面扇形鼓,用鐵條為框、蒙上、皮膜、手柄下綴有數枚小環。鼓面直徑33~67厘米不等。多數鼓面上畫有人物花草、鼓框襯以絨球或花穗。鼓鞭用竹或藤製做,長約33厘米,尾系彩帶。舞蹈時,舞者 左手持鼓,右手握鞭,且擊且搖,鼓和鐵環發出有節奏的聲響伴舞。
一般打鼓的方法有:正面打、反面打、擊鼓邊、手磕鼓、上下顛左右搖鐵環等。有時表演者還 系腰鈴,隨著腰肢的扭動,腰鈴發出有節奏的聲響。太平鼓的舞蹈動作有“斗公雞 ”、“夾籬笆”、“穿胡同”等。表演形式有單人舞、雙人舞和集體舞多種。東 北地區的太平鼓(單鼓)以舞蹈技藝精湛、鼓點節奏多變著稱,鼓在舞者手中時而 鏇轉,時而拋起,有時兩手各耍一鼓。在這種鏇、拋舞弄時,鼓點還不能遺漏。
太平鼓舞 |
“太平鼓”系用銅圈驢皮製成,呈圓形或橢圓形,鼓皮塗繪山、水、花哉或人物,飾以絨球、花穗,柄部小圈處系有小鐵環。多於豐年節日由婦女表演,分集體和單人舞兩種表演形式。舞時,左手橫握鼓柄,右手持一帶穗木棍,邊擊邊舞。
動作名稱
動作名稱有“拜鼓”、“跑走馬”、“拉大鋸”、“撲堞”、“彈棉花”、“滾元宵”、“趕鳥”、串門”、“滾秀球”等。顧名思義,這些名目繁多、變化多端的擊鼓動作,與勞動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聯。
身段動作一般比較誇張,基本舞姿多是以腰為軸心的仰、俯、傾、側。舞步開放有力,富有彈性,雜有跳、轉等技巧,亦有技藝嫻熟者可同時舞耍四、五面鼓,在身體不同部位盤繞迴旋,帶有雜技色彩。
表演形式
甘肅蘭州的“太平鼓舞”,鼓為桶形,鼓長1米,鼓面直徑50公分,由男子集體表演,氣勢磅礴,鼓聲如雷,聲震一二里外。如此龐然大鼓,表演者揮舞自如,還要表演“鷂子翻身”、“乘馬揚鞭”等名目,特別是“彎弓射雁”的舞姿,演員一手托鼓騰空而起,另一手同時在空中擊鼓,給人以振奮和激勵。
千年舞樂
太平鼓舞一鳴驚人
2005年10月18日,第七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鼓舞鼓樂大賽正在山西臨汾如火如荼的舉行,來自全國的50多個代表隊各展絕技,掀起大賽的一個又一個高潮。忽然人們的目光被一群身穿清裝、手持一種鼓面寫有“天下太平”的單面鼓的少女吸引了,這些少女甫一登台,一種清新古樸的氣息撲面而來,舞姿純美樸拙,帶著一種濃厚的民間氣息。
“姑娘起得早,穿上新花襖,太平盛世心情好,來把鼓舞跳”,憑著流傳於民間的傳統鼓舞語言,這支來自渤海之濱河北省撫寧縣的鼓舞《頌太平》獲得了二等獎。這個全國二等獎來之不易,要知道,這些姑娘們並不是專業的舞蹈演員,而是一群在校大學生,是全國50多個代表隊中兩個業餘隊之一,卻代表河北省參加了最後的決賽,且在參加決賽的22支實力強勁的參賽隊中脫穎而出,獲得如此優異的成績。
這次獲獎意義非凡,它標誌撫寧太平鼓舞這一傳承千年的民間藝術在幾經沉浮瀕於滅絕之際,重新煥發出光彩,獲得新生。
瀕於滅絕的古老藝術
“太平鼓舞”起源於唐,經過明、清兩朝的積累沉澱,民國步入成熟期。太平鼓形似芭蕉扇,鼓的正面常繪有陰陽魚,寓意和諧平安;有的繪有牡丹花等,寓意富貴幸福。鼓的反面常書寫“天下太平”四字,因此得名太平鼓。
撫寧太平鼓舞為女子鼓舞,分舞蹈和擊鼓兩部分,鼓點、舞步變化多達幾十種,隊形變化更是豐富多樣。太平鼓多於慶賀勝利和逢年過節或豐收後舞打,表達人民企盼太平,企盼五穀豐登的願望。
為什麼太平鼓舞會在撫寧這個地方發展光大呢?撫寧是歷史上多次軍事行動必經之地,且又是帝王駐蹕、指揮三軍的地方,糧草輜重引途,鼓角相聞,如是便構成了民俗民間文化在行軍、駐防經過地的流傳及沉澱。撫寧縣文聯太平鼓藝術挽救辦公室的郭永春介紹,晚清、民國時期很多關外的女子嫁入關內,帶來了遼東地區的太平鼓藝,與撫寧本地的太平鼓舞相結合,有了更多的發展創新。
民國時期,撫寧太平鼓興旺發達,解放後文化工作者曾經做過太平鼓舞的挖掘和排練工作,太平鼓一度登上省級文化舞台。但在“四清”、“文革”運動中,太平鼓舞被視為“四舊”,開始蕭條、冷落。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撫寧上一代的文化工作者又開始重新走訪了民間散落的太平鼓藝術,但二十年間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太平鼓舞的社會基礎已不復存在。民間不再有大規模的太平鼓演出,只是在家族的母系中傳播,母親傳給女兒、兒媳,祖母傳給孫女、外孫女。但這種傳播也不是有意識的傳播,只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會跳太平鼓舞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撫寧太平鼓舞瀕於滅絕的處境。
一次艱難的搶救行動
這次撫寧文聯搶救太平鼓舞的行動,起源於國家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鄭一民的來訪。在和鄭一民見面時,撫寧縣文聯主席李景林提出“想為撫寧的文化乾點實事兒”。鄭一民提到了撫寧的太平鼓舞,建議李景林重新蒐集整理,發揚光大。但說說容易,幹起來卻難,當時他們手頭的資料只有八十年代那次蒐集留下的有限線索和一些簡單的文獻,文聯的工作人員按圖索驥,從8月10開始下鄉走訪。
由於地域、民俗和傳承關係的差異,撫寧的太平鼓舞主要形成了三個地域性的流派:以北部山區駐操營鎮的東王莊、黃土營二村為中心的山區色彩派;以秦皇島市海陽鎮為中心的近郊色彩派;以撫寧縣城城關鎮丘陵地帶為中心的縣城四街及齊各莊村一帶的城郊色彩派。
這幾個地方相隔較遠,文聯又是個清貧的單位,每次下鄉蒐集資料,為了節省經費工作人員們都捨不得打車,而是抱著一堆資料擠班車,有時還要冒著雨趕車,他們其中幾位都是已經退休的老人,是為了這次搶救太平鼓重新回來的。
夏天正是農忙時節,老鄉們白天要下地幹活,工作人員們只能在晚上開展蒐集工作,晚上就睡在老鄉家。手邊沒有太平鼓,在整理鼓點時老鄉們就拿著筷子敲著小盆、扇子敲出鼓點。
令人著迷的原生態藝術
雖然條件艱苦,但幾位文聯的工作人員卻毫無怨言。“我們都願意乾,覺得非常有意思”,郭永春如是說。太平鼓舞那種濃厚的民間原生態味道讓人著迷。老人們講以前的人不知道月食是怎么回事,以為是“天狗吃月亮”,是不祥之兆,這時就敲起太平鼓驅趕天狗;以往人們都知道二月二是“龍抬頭”,卻不知道也是農村驅蟲災的日子,這一天農村的婦女會打起太平鼓驅趕蟲災,盼望今年能有好收成。
除了體現農俗,太平鼓還蘊涵著豐富的生活內容。在駐操營王莊村向89歲李淑賢老人蒐集鼓點時,老人敲了一段《看媳婦》和《貨郎賣貨》,郭永春聽鼓點長短不一,詢問老人是否有什麼意思,原來這是一對夫妻的一問一答:“我走了,看好家,別害怕”、“放心吧”。此外太平鼓舞還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反對民校不讓念書,將婦女關在屋,買賣婚姻做媳婦”,這段未加修飾的鼓點唱詞,反映的是解放前後,廣大農村婦女要求學習知識卻遭到陳舊觀念阻礙的情況,她們用自己手中的太平鼓敲出了獨立自主的強烈願望。
在這次蒐集過程中,走訪的老人年齡最大的89歲,最小的也已經70多歲了。雖然已是高齡,但她們對年輕時敲打太平鼓的經歷印象深刻,老人們對這次蒐集挽救工作都感到非常欣慰,對這種陪伴她們成長的傳統藝術感情也很深,有時回憶不起某個鼓點了,老人們就找來別的老夥伴一起回憶,並積極提供線索,使得這次蒐集的範圍擴大了許多。
精心打造《頌太平》
就在挽救太平鼓的行動開始沒幾天,撫寧縣文聯就接到了參加全國鼓舞鼓樂大賽的通知。這可是一個宣傳撫寧太平鼓舞的大好機會呀!但是剛剛開始蒐集工作,連參賽的鼓都沒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如何準備呢?但所有的人都意識到決不能錯失這個機會,大家立刻行動起來。
為了保持太平鼓舞淳樸的民間氣息,工作人員商議決定不找專業的舞蹈演員,他們聯繫到南戴河師範學院老師栗向榮,由她在大一、大二的女生中挑選合適的人選;在走訪中了解到海陽鎮西街居民張光新的母親曾在1954年被請到河北藝校傳授太平鼓,張光新本人也曾在河北藝校學習,他掌握的太平鼓點相當成熟,於是決定採用張光新的鼓點;已退休的原縣文化館副館長鄭慶奎老驥伏櫪,又重新回來負責起舞蹈的編排,在保持太平鼓舞原貌的同時,舞蹈編排中加入了“踢踏”等現代因素。確定了鼓點和演員,手頭卻沒有一面可以參加演出的太平鼓,撫寧縣城北街的徐清華心靈手巧,自己也熟練掌握太平鼓舞,同時也是熱心的文藝組織者,做鼓的任務就交給了他。徐清華立刻聯繫鼓皮,按照文獻圖片和蒐集上來的老鼓,50面鼓很快就做了出來。舞蹈的服裝則是由秦皇島舞蹈協會的主席范錦繡幫忙解決的,幾十套具有清代風格的舞蹈服裝很快就做好了。
經過20多天的緊張排練,撫寧太平鼓舞《頌太平》於10月15日赴山西參賽,一鳴驚人。然而榮譽的背後正是這些普通文化工作者的無私奉獻。
現在撫寧太平鼓舞已經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獲得省級文化部門的批准。而撫寧縣文聯準備借著此次大賽獲獎,把撫寧太平鼓舞發揚光大:成立太平鼓舞傳承演出隊伍,每年在縣城舉辦全縣太平鼓舞大賽,在有條件的中國小校的音舞教學中增設太平鼓舞內容,設立太平鼓舞培訓中心站,專門研究太平鼓舞的各種原始技巧及創新動作,在全縣各個節日文藝活動及慶典活動中,將撫寧太平鼓舞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溶入其中……關於太平鼓舞的種種構想已經得到撫寧縣政府的大力支持,撫寧文聯的工作人員現在正努力把種種構想變為現實。
相關故事
在大連市政府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中,大連開發區董家溝的太平鼓舞名列其中。而作為市文化局認定的“太平鼓舞代表性傳承人”,家住開發區董家溝街道英歌石村的傅振連也從此被打破了平靜的晚年生活。如今,這個年逾古稀的普通農民,辦起了教跳太平鼓舞的舞蹈班。“讓這門古老的民間藝術傳承下去”,成為老人心中最大的願望。
自幼學藝為謀生
太平鼓舞在大連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據考證是由滿族的單鼓舞發展而來,原是人們喜慶豐收、祈求太平的祭祀舞,經過民間藝人不斷地挖掘整理,形成了鄉土氣息濃郁,演出形式活潑多樣的董家溝太平鼓舞。董家溝太平鼓舞作為大連地區的民間藝術之一,因表演幽默、歡快、貼近百姓生活,曾經在開發區大孤山、海青島、董家溝等地廣為流傳,深受百姓的歡迎。然而,當初傅振連走進太平鼓舞的藝術之門,卻遠沒有想將中的那么浪漫。原來,傅振連的父親25歲從師學藝,解放前是以跳太平鼓舞養家餬口。傅振連從小就隨父親走南闖北,靠父親的口傳心授,熟練掌握了太平鼓的各種傳統腔調、唱詞和動作技巧。如今已73歲高齡的傅振連還清晰地記得最初學藝時父親的嚴格與苛刻,只因為那是一家人賴以生存的謀生手段。解放後,傅振連和他的太平鼓舞一起獲得了新生。他把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事兒編成新詞,用“九腔十八調”的“老鼓”、“老調”唱出來,受到廣泛歡迎。他記得當時最風光的一次是在一次演出後,當時人民公社的主任親自給他披紅戴花,還誇獎他演的好。
起起落落不了情
傅振連沒想到的是,在“文革”那個特殊的年代,董家溝太平鼓舞被當作“跳大神”之類的迷信活動,連傅振連視為珍寶的父親傳下來的用羊皮製作的太平鼓,也被視為“跳大神”的工具而被沒收。眾多的太平鼓舞民間藝人因此受到打擊,太平鼓舞從此走向衰落。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老人雖然得到平反,但是由於社會生活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傅振連的太平鼓舞再也沒有正式登上過舞台。不過,老人心中對太平鼓舞的感情卻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他不僅自己重新製作了一面太平鼓,有時還會在閒暇之餘會自娛自樂地跳上幾段。後來,連小孫女也被爺爺獨具特色的舞蹈所吸引,一招一式的學了起來。就在老人70歲那年,文化部門的幾名工作人員的突然來訪讓老人心裡一驚。他心中忐忑地想:“難道我教小孫女跳太平鼓舞的事讓他們知道了?是不是又不讓跳了?”誰知聊起來才知道,原來董家溝太平鼓舞已被評為大連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開發區管委會還制定了發展太平鼓舞的“五年計畫”。來訪者是專程來鼓勵自己將已“放下”近50年的太平鼓舞重新“拾起”來的。他們還保證,將幫助他“辦班教學”,傳授太平鼓舞。聞聽這一喜訊,老人驚喜地一把握住工作人員的手,連連說道:“你們可來了,來得太好了。”
欣逢盛世舞太平
在文化部門的支持下,傅振連老人在自己家中開辦了太平鼓舞培訓班,董家溝街道為了支持這一特色民間藝術的傳承,還為老人買了太平鼓和腰鈴等道具。傅振連太平鼓舞培訓班的第一位學員,就是傅振連的老伴。別看她也是快70歲的人了,但畢竟她常看傅振連的表演,所以很快就出徒了,還得過大連市文化局頒發的表演太平鼓舞的證書。傅振連的第二位學員是他15歲的小孫女。小孫女也因為從小耳濡目染,很快就掌握了太平鼓舞“走得輕、穩;擊鼓快、巧”的要領,擊鼓、翻鼓、扭腰、踢腿、走鼓點等動作更是一學便會,很快兩人都可以配合傅振連上台演出,讓老人常樂得合不攏嘴。越來越多的人得知傅振連老人開班傳授太平鼓舞,逐漸有人開始慕名而來拜師學藝。在老人的徒弟中,還有一名65歲的高齡學員。傅振連想:“這太平鼓舞是又扭腰又踢腿的,可別把人家閃著摔著。”就說啥也沒答應對方“收徒”的事。可是沒想到,這個人很有恆心,天天往傅老的家裡跑,還對老人說:“你70多歲還能跳,我比你小10歲,咋不能跳?困難的動作做不了,就做簡單的動作唄。”最後老人沒法子,只有“勉為其難”地答應了。可不成想,這個高齡學員學習最為刻苦,幾個月下來,不少動作竟然比年輕人做的還好。年逾古稀重跳太平鼓舞,讓傅振連老人無比感慨。他說,從前自己看著當年會跳太平鼓舞的人一個個離世,還擔心父親傳下來太平鼓舞今後徹底失傳。沒想到如今欣逢盛世,古老的太平鼓舞也獲得了新生。他如今最大的願望是,有朝一日能夠帶著老伴和孫女走上央視“星光大道”的舞台,向全國觀眾宣傳大連傳統民間藝術太平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