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作舞

樂作舞,紅河彝族的樂作舞是一種廣場自娛性舞蹈,通常在喜慶節日,勞動間歇或社交生活中跳,常以數人圍圈並伴以“樂作”的歡唱聲。雲南省紅河彝族樂作舞伴奏用鑼鼓,但有的地區已加用四弦、巴烏、二胡。跳舞者和圍觀者擊掌合拍,雲南省紅河彝族樂作舞由領舞者以跺腳示意動作的變換,每個舞蹈動作無固定的名稱,雲南省紅河州彝族樂作舞蹈時腳的跺跳剛健有力,整個風格深沉穩健,粗獷古樸。

基本簡介

紅河縣——樂作舞之鄉紅河縣——樂作舞之鄉

樂作舞,流行於紅河南岸,故又稱為“江外”彝族舞蹈。彝語稱“裁比”,意思是成雙成對跳起來。 當地漢族人民稱這種舞蹈為“龍縱”,又認為是歡樂的動作,故也叫“樂作”。樂作舞的動作頗似蜻蜓飛舞,因此還有叫做“蜻蜓舞”的。

這是傳統的自娛性集體舞,男子可以從年少一直跳到年老,婦女在做母親以後就不能再跳。“樂作”是男女青年們主要娛樂活動之一,因此什麼時候都可以跳;在彝族傳統的節目,如農曆十二月三十日過大年、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往往要跳好幾天;在婚禮喪葬祭祀活動時也一定要跳。

樂作舞是歌唱、器樂和舞蹈三者緊密結合的一種歌舞形式。參加舞蹈的人數不限,多成雙數圍著圓圈進行。舞時有一定程式,舞前先以抒情性的歌唱開始,有樂隊伴奏,樂隊人員不參加舞蹈,卻隨著伴奏的拍節搖晃身體,並以高昂的幫腔助興。

舞蹈柔和而輕盈,膝蓋伸屈富有彈性,舞動的手臂和蜻蜓振翅,姿態優美,特色濃郁。舞者邊跳邊唱,間或拍手,激烈時,相互對穿;忽停,忽動,並自轉一圈。圖形基本為圓圈,有時交錯對穿,有時翻身自轉,歡樂時,還唱著“噻、噻、噻噻”的歌聲。

歷史演變

樂作舞樂作舞

根據推斷,“樂作”的稱謂至少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根據晗尼語音譯,“樂”是大家之意,“作”是玩跳之意。“樂作”就是大家來跳樂!但也有人持反對態度。認為“樂作”是漢族對此舞的稱呼,是根據跳彝族樂作舞時反覆出現的伴唱聲“作樂作”而得名的。初時叫“龍踵”,以後逐漸演變為“樂作”。久而久之,在雲南省紅河州彝族民眾中也被認可了。

紅河彝族稱“樂作”為“則比”,意為跳鼓。據說在雲南省彝族中“樂作”這一名稱是紅河州石屏、建水人稱雲南省紅河南岸彝族舞蹈的別稱,傳到紅河彝族地區就稱“樂作”了。“樂作”這一名稱雖各說不一,也無法作原始的考證,但經過近百年的演變,“樂作”在雲南省紅河州彝族民眾中已成為約定俗成的舞蹈名稱了。解放以後又經文藝工作者學習交流,把江外“樂作”的名稱傳播到雲南省乃至全國的文藝界,成為大家對紅河南岸哈尼族、彝族跳樂的統稱。

藝術效果

樂作舞樂作舞

雲南省紅河州彝族在喜慶節日,趕街集市活動中或勞動間歇的田間地腳,或收工回村的路上及村頭寨尾都會跳“樂作”。通過跳“樂作”,人們交流了感情,傳遞了思想,並可以消除勞作一天后的疲勞,同時,彝族樂作舞又是雲南省紅河州彝族青年男女表達愛情的特殊形式。在傍晚的村外,男方先呼喊“喔嗬”,女方聽到後也回喊“喔嗬”聲,並向“喔嗬”聲靠近,在此過程中,往往是男方主動拍掌,跳著簡單的原地踏步動作,逗引女方跳舞,女方則拍掌起腳,俯著身,背對男方而跳,男方見女方拍掌起舞,就會高興地大步跳到女方面前,女方如果樂意與男方跳,就開始做逗腳、轉身、擦背動作,男方則高興地邊跳邊摸自己的耳朵等,做些逗趣的動作。女方如果不樂意與男方跳,男方就會大轉大跳,故意伸腿、蹬腿到女方一邊,以表示對女方的不滿,這時,所有的姑娘都會齊心合力發出“喲嗬”的呼喊聲,嚇退前來“進攻”的小伙子,其他小伙子見此狀就會一擁而上與姑娘們跳起來。樂作舞是雲南省紅河州彝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

藝術要領

樂作舞樂作舞

樂作舞,意為“大家一起跳舞”,發端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是哈尼族和彝族民眾根據曬蕎子而編跳的踩蕎舞。哈尼族與彝族的樂作舞在名稱上基本相同,習慣上統稱樂作舞,它們的音樂、步伐基本相似。紅河縣這兩個民族自古以來就會跳樂作舞,目前已經成為全民性民間舞蹈。

樂作舞不限人數,但必須以偶數男女搭配圍成圓圈來跳。伴奏樂器有笛子、巴烏、二胡、三弦、四弦、草桿、樹葉等,配以手掌拍打節奏。目前已收集表現勞動和生活內容的12 套舞蹈:舍哧、踩蕎、攆調、三步弦、鬥腳、經線、找對象、擦背、游調、模螺螄、翻身、作瑟。舞蹈以踩蕎步法、攆調步法為基礎,貫穿12套舞,每套變化不同。踩蕎步法為逆時針或順時針的進三步退一步,輕盈舒展,舞姿飄逸;攆調步法在前行或後退一步時有一個小墊步,輕快敏捷,節奏明快。獨特的舞步加上樂聲伴奏和人聲伴唱,韻味獨特。

民族舞蹈概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