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舞

篝火舞

篝火舞又稱圈舞,是山上鄂溫克族的自娛性舞蹈。一般由七人至二十人手拉手圍成圓圈。隨著引唱者高亢的歌聲,大家共起舞。載歌載舞,男女均可參加。

舞蹈簡介

篝火舞篝火舞
鄂溫克族篝火舞又稱圈舞,是山上鄂溫克族的自娛性舞蹈。一般由七人至二十人手拉手圍成圓圈。隨著引唱者高吭的歌聲,大家共起舞,載歌載舞,男女均可參加。人們圍繞著篝火翩翩起舞,時舞時歌,氣氛熱烈。篝火舞純樸自然,至今仍為鄂溫克人所喜愛。最初,篝火舞只是夜晚人們牽手成圈圍著燃燒的火堆轉跳,發展到後來,這種舞蹈已經不限於圍繞篝火跳了,也可以在晴朗的白天於林中空地上轉跳,或者圍繞一棵大樹轉跳等等,因此又叫圈舞。

民族簡介

篝火舞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訥河縣和內蒙古自治區,有人口26315人。鄂溫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們”。大部分鄂溫克人以放牧為生,其餘從事農耕。馴鹿曾經是鄂溫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譽為“森林之舟”。1957年統一民族名稱為鄂溫克。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統計,全國鄂溫克族人口為26315人,其中居住在鄂溫克自治旗的有8621人。占全國鄂溫克族人總數的33%。鄂溫克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分海拉爾、陳巴爾虎、敖魯古雅三種方言。沒有文字,牧區一般用蒙文,農區和林區通用漢文。過去,鄂溫克人信奉薩滿教,敬奉鬼神,崇拜大自然。鄂溫克族的民間文學十分豐富,他們能歌善舞,民歌優美動聽,風格獨特,即景生情,即情填詞。

鄂溫克旗的鄂溫克族人以畜牧業為主,衣著仍保持著傳統的鄂溫克服飾,但生活中現代便裝已很普遍;牧區的鄂溫克人以乳、肉、面為主食;鄂溫克人非常好客,極有禮貌。他們常說:“遠方的來客不會背著自己的房子走”,他們認為如果客人來了不好好招待,自己以後出去也不會受到禮遇。他們待客必有好煙好酒,菜餚必有大塊大塊的手扒肉,以及風乾肉、柳蒿芽和稷子米煮成的獨具風味的肉粥。關於鄂溫克族的民族來源,目前有兩種不同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鄂溫克族起源於貝加爾湖沿岸及以東地區的北室韋;另一種觀點則提出鄂溫克族起源於烏蘇里江流域(革末)(革曷)七部之一的安居骨部。鄂溫克族大部分信仰薩滿教,牧區有些人還信仰藏傳佛教。習慣上主要有動物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

舞蹈概況

篝火舞篝火舞
篝火舞曾有過豐富的舞步,流傳至今僅剩下由三種獨具特色的舞蹈動作組成。第一是走步,鄂溫克語稱作“伊堪”,是一種慢板節奏的動作。表演者手拉手圍成大圈,第一步先邁左腳,第二步右腳踏於左腳前,在身體向圈裡扭動的同時,左腳又準備邁出,如此反覆沿順時針方向走動。第二是跳行步。鄂溫克語稱“吐茹格”,從右腳開始向左跳踏步,同時左腿成“小掖腿”,然後左腳跳落地,右腿屈膝並自然前抬。跳這一動作時,手臂必須架起,男舞伴的手要托住女舞伴的手(男下女上),在中板的節奏中順時針而行。第三是快跳步。鄂溫克語亦稱“吐茹格”,屬於強節奏的快板。其作法是眾舞者手形連臂下垂,舞步很象我們作遊戲時前後腳交換著踢毽的動作,但須在略低位置上連續換腳踢跳,屬快板高潮動作。要跳到前俯後仰縮小圓圈。每當右腳踏地身體前傾時,手臂略向後擺,頭部向圈內集中,形似一個“撮羅子”(即一種圓錐形帳篷)的形狀。當左腳踏地右腳離地時,上身又略向後仰,手臂也略向前擺。全體舞者按順時針方向移動,跳速逐漸加快把全舞推向高潮。

歷史考證

篝火舞篝火舞

據考古學和人類的研究,早在公元前2000年,即銅石器並用時代,鄂溫克族的祖先就居住在外貝加爾湖和貝加爾湖沿岸地區。在黑龍江,七游,石勒喀河洞穴中發現了具備鄂溫克族體質特徵的頭蓋骨,與頭蓋骨一起還發現了貝加爾湖地方特有文化與裝飾。符合鄂溫克人的傳說。傳說中鄂溫克人的祖先生活在勒拿河、“拉瑪”湖(即貝加爾湖)。另一傳說,他們的故鄉在黑龍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帶。總之,鄂溫克人生活在貝加爾湖以東和黑龍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帶的山林中,使用弓箭、扎槍,從事打獵和捕魚。食物用火燒著吃,或把石頭燒熱,放入盛水的皮樺桶中煮肉吃。取火用兩塊石頭打擊出火星,用樺皮纖維引火。住樺樹皮蓋的“撮羅子”。當時正處在母權制氏族社會階段。他們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北朝與隋唐時期室韋各部中的某些地理、習俗與鄂溫克族有淵源關係的部落,特別是其中的‘‘北室韋”、“缽室韋”、“深未沮室韋”,以及唐代在貝加爾湖東北苔原森林區使鹿的“鞠”部落等。後來,他們向東發展,其中一支來到黑龍江中游雅克薩(今俄羅斯阿爾巴津)一帶,明代文獻中記述的“乘鹿出入”的“北山野人”,一般認為即鄂溫克與鄂倫春人的直接祖先。清代文獻中的“索倫部”,廣義包括達斡爾族、鄂倫春族和鄂溫克族,專指則是鄂溫克族。

此外,稱為“索倫別部”的“喀穆尼堪”,也指鄂溫克的一支。

篝火舞篝火舞
沙俄殖民者入侵黑龍江流域以前,上述各部的鄂溫克居民都已歸順努爾哈赤與皇太極的大汗政權。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以前,即已在鄂溫克地區確立管轄制度,以後又日趨嚴密。清廷將鄂溫克族以氏族為單位編成“佐”,選拔了佐領等官,每年向清朝進貢貂皮。17世紀中葉後,由於沙俄的侵略,清朝將鄂溫克族遷到大興安嶺嫩江各支流(甘河、諾敏河、阿倫河、濟心河、雅魯河、納莫爾河等)流域居住。這是“布特哈打牲部”之一,共分5個“阿巴”(即圍獵場)。雍正九年(1731)將5個圍獵場的鄂溫克壯丁按住地規定旗色,編成八旗。次年,清朝從布特哈地區抽調1600多名鄂溫克族兵丁,攜帶家屬遷至呼倫貝爾草原,駐守邊防。其後代即現在居於鄂溫克族自治縣的鄂溫克族。清廷還曾派鄂溫克族的八旗官兵駐防愛輝、墨爾根、齊齊哈爾、伊犁、塔城、科布多、烏里雅蘇台、烏魯木齊等地。他們在維護祖國的統一、保衛邊疆方面作出了貢獻。1732年,清朝從布特哈地區抽調一千六百名鄂溫克兵丁,攜帶家屬遷至呼倫貝爾草原地區,其後裔就是今天的鄂溫克族自治旗的鄂溫克族。

舞蹈發展

篝火舞篝火舞
每每節日,或者歡迎遠方的尊貴客人,大興安嶺下的鄂溫克人都要舉辦篝火晚會跳篝火舞,像西方人過狂歡節那樣狂歡一場,這傳統的民族活動延續多少年了。這天是豐收節,更要跳篝火舞了。晚飯後,這些被邀請來的作家、詩人,早早就來到神指河邊,篝火晚會將在這裡舉辦。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這地方十年九旱,天上的神仙便用手指劃開一道溝,把深山裡的水引來,故名神指河。河兩岸對峙的山峰上層林滴翠,野花流火;河水簇擁晚霞歡唱流淌,魚們成群結隊地游翔,歡快而又自由。河這岸綠草如茵的開闊地中央,有三堆鋸好的木頭搭成規整的圓錐形,四周不見任何雜物。副鄉長老烏告訴客人,在同大自然的抗爭中,因為有了火,鄂溫克人才得以生存,一代代繁衍生息,因此特別崇敬火,跟火無比親近。他說,誰要玷污火鄂溫克人是不答應的!他叮囑客人,篝火點燃後,不準往火堆里潑水、扔髒物、吐痰,更不能用刀、棍捅火,那樣會傷害篝火的。

這時,參加篝火晚會的鄂溫克人陸陸續續從四面八方走來了,他們有說有笑,那樣興奮。男人都穿著長袍,繫著彩色的腰帶,有的還佩掛獵刀,真酷;那些鄂溫克少女的民族服裝色彩艷麗,從衣領到衣襟都嵌著漂亮的花邊和亮晶晶的綴飾,美麗動人。老人們大多戴上古老的紅纓帽,穿光面的黑靴子,顯得別有興致。斯琴大嬸給我們每人拿來一件民族服裝讓大家趕緊穿上,她一邊教我們系腰帶,一邊高興地說:“民族鄉農業豐收了,牧業發展得更快,戶均養牛20頭,人均養羊50隻,日子離小康近了,今年的篝火一定是最旺盛的!”她望望我們,有些激動,“分享我們的幸福和歡樂吧!”我們穿上民族服裝,也覺得精神了幾分,大步跟著斯琴大嬸走去。

篝火舞篝火舞
晚上8點整,鄉長親自點燃篝火,熊熊的火柱頃刻騰空而起,燃退沉寂的夜色,照亮莽莽林海,也映紅了張張笑臉。人們歡騰起來,相互問候和祝福,一起擁進金色的熱火火的光輝里。他們開始跪拜篝火,那樣忠實、虔誠,仿佛篝火把熱和力燃進了每個人的心裡。接著,少女們給老人和外來的客人敬酒,表達民族的情感,這是祖傳的規矩。響亮的一通鑼鼓之後,大家情不自禁地手拉手、腳跟腳,列開一支支彩虹般的隊形,圍著篝火歡跳起來。斯琴大嬸首先領唱,大家隨唱,踏著歡快的節拍,順時針地鏇轉。歌聲由低到高,舞步由慢到快,越跳越歡,場面更加熱烈了。我們這些外地人不用人請,就不由自主地加入了舞蹈的人群,跟著狂跳歡蹦,不會唱就有節奏地呼喊,享受豐收的歡悅,也振奮精神情緒。我看見副鄉長老烏和斯琴大嬸穿梭於人群之中,他們不停地喊號:“嘿嘿,好日代,跳起來,唱起來!”像是指揮與鼓動。人們越跳越起勁了,圍成的圓圈繞著篝火飛鏇,交錯落地的腳步聲粗獷豪邁,歡樂的身姿前合後仰,誰都按捺不住激動和滿腔的豪情。月浮中天,象徵興旺與吉祥的篝火依然熊熊燃燒,凝聚鄂溫克人信念、意志的舞步更加整齊雄健,他們手挽手地歌唱,仿佛向明天走去。我想,鄂溫克的明天一定是美好而神奇的。

民族舞蹈概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