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杵舞”直接脫胎於舂米勞動,又稱“杵歌”“杵樂”或“杵音”,是古代人們用杵臼舂米時留下的勞動娛樂形式,後來逐漸發展成獨立的藝術表演形式。流行於風景勝地日月潭邊,如今已發展成溶歌舞樂為一體的表演性歌舞藝術。杵長四、五尺至六、七尺不等,由木頭製成,一人多高,長的可達2米左右,每杵自成一音,因其長短粗細不同,有不同音高,以杵擊石,發出叮咚樂音。舞時,婦女頭戴鮮花,身著美麗的民族服裝,每人持一杵,相互配合,敲擊出美妙的鏇律,邊敲奏邊歌舞,她們時而整齊地集體舂擊;時而交錯舂擊;忽而後退,忽而聚攏;或以足踏地,或左右搖動。風光秀麗,歌聲委婉,舞姿健美,杵音清越,令人心曠神怡的“杵歌”以其特有的藝術魅力馳名於世界。
起源
竹杵舞是流行於竹鄉文化古鎮貢川的一種熱情奔放、韻味淳厚的民間舞蹈。關於“竹杵舞”的來歷,則與一個流傳在當地民間的古老故事有關。相傳在遠古時代,在這裡生活的竹農經常受到鄰近部落的侵擾,他們之間經常會發生戰鬥。有一次,他們的族長姜七公戰敗,被敵人重重圍困於茂密的竹林中,難以脫身。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緊急情況下,姜七公與他的部下決定點燃竹林,與敵人同歸於盡。大火燃起,竹子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炸響,圍困的敵人看到煙霧騰起,響聲陣陣,以為姜七公在施展什麼妖術,於是就慌忙撤退,姜七公和他的部下遂得以生還。在家的婦女們忙舂米做糍粑,祝賀勝利。姜七公認為是祖先神明附體於竹林,才解救了大家。於是就告知族人世世代代勿忘竹子的救命之恩。此後,貢川的村村戶戶,每逢添丁、婚嫁、壽辰等吉日時,都要打糍粑,互祝吉祥,種上一棵翠竹,以示紀念。
種竹的那一天,人們歡天喜地,載歌載舞,雙手持竹杵環臼而立邊舂邊唱,由慢到快。後來,逐漸發展成具有強烈勞動氣息和濃厚民族風格的表演性歌舞。八九人持杵圍臼、且歌且舞。在臼邊掛上竹筒,不時地用杵去敲擊。時而整齊的集體舂擊,時而交替舂擊;忽而後退,忽而聚攏;或以足踏地,或左右擺動。隨著身上佩戴的銅鈴、彩貝的錚錚作響,豐富的節奏、音響與婉轉的杵歌在竹林飄曳,抑揚頓挫,富有神韻,充滿了詩情畫意。而在寧靜的月夜裡,男女青年一邊有節奏地杵粟,一邊和歌以表達愛慕之情,戀人之間熾熱的情感在柔和的月光下,節奏分明的杵聲中融成一片。
特點
伴隨杵舞的是一種勞動歌曲,婦女舂米時,三四人一組,共持木杵,環臼而立,隨著舂米的節奏而低聲唱和,委婉動聽,很有特點。跳杵舞時,婦女們頭戴鮮花,身穿艷麗的民族服飾,手持木杵,且歌且舞。時而聚攏,時而散開,舞姿優美活潑,歌聲、杵聲鏗鏘悅耳,舞蹈步法也很富有變化,是台灣高山族中較有特色的表演性舞蹈形式。
獨具魅力
右女子三五成群,環繞臼石,雙手抱持一根長櫡,在石臼上作輕勻而有節奏的撞擊,發出清脆的聲響,有的還邊歌邊舞,表演高山族婦女在石臼中搗谷等勞動生活。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這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台灣高山族民歌《高山青》的唱詞。高山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杵舞”別具一格,主要流傳在花蓮、日月潭附近以及隔海相望的福建漳州一帶。杵舞的樂器很奇特,是用多根重數斤、長短不一的大木杵在石板上敲出音階,組成美妙動聽的鏇律。人們戲稱“搗杵為樂”。筆者老家福建東山島是全國去台人員最多的縣份,我堂妹夫就是高山族人。我常有機會接觸到海峽彼岸的台胞,訪談中,對高山族杵舞有較多了解。高山族很早以前就有用杵和臼舂米的習慣。杵樂杵舞正是模仿婦女舂米動作發展而來的。舂米時,三四人一組,雙手持木杵圍在石臼旁,邊舂米邊唱起民歌小調,由慢漸快,所以也叫杵歌。有一首杵歌唱道:“日月潭水映翠綠,翠綠水邊慶豐年。豐年讓我們的男女老少齊歡樂,歡樂里我們的心頭花兒甜又甜。姑娘們唱啊杵兒搗,舞袖里長出花兒落水邊。”
杵有小碗口粗,長者丈余,短的三四尺,由多人分執其一,依歌曲之需而搗,每一根代表一個音階,數根合敲成樂,音色十分美妙優雅。清代莊士傑著的《仕番六社志》中載:“舂米之際,頗同彈琴之聲,其音韻有清濁高下之分。令人聞之三月不知肉味。”可見用杵舂米發出的音律頗有感人的魅力!杵歌出現之後,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演變成具有強烈勞動氣息、風格獨特、抒情優美、聞名於世的表演性歌舞。“杵樂”的伴奏樂器是竹筒,在日月潭附近的每個村落里,都有許多長短不同的大竹筒,每根長1.3~1.7米,將中間竹節打通,只保留底節。每逢祭祀娛樂,村里青年們扶之與地面撞擊,發出咚咚的聲音,人們稱其為“竹鼓”。當“竹鼓”響起,姑娘們便圍攏在一起,踏著“鼓”點的節奏起舞。久而久之,竹筒也成了“杵樂”的伴奏樂器。哪裡有高山族人聚居,哪裡就會有以杵為道具的杵舞。每當月明星稀的夜晚,三五成群的高山族婦女身穿自織的彩色“達戈紋”布縫製的筒裙,頭戴一個絢麗多彩山花編扎的花箍,聚集在門前舂米用的大石臼旁歇涼,她們有的能唱,有的善舞。在優美的歌聲伴奏下,七八名舞者各持一根長杵環繞石臼,翩翩起舞。她們和著節拍,舞步左右移動,時而抱杵鏇轉,時而在石臼里一上一下輕輕搗擊,發出鏗鏗鏘鏘,清脆悅耳的音響。她們忽而後退,忽而聚攏;或以足踏地,或左右擺動,產生和諧的共鳴,撥動著人們的心弦,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加上高山族獨特的服飾與手腕、腳部的銀鏈、珠串叮噹作響,產生出不同凡響的音色,編織成一曲亦歌亦跳,曼妙動人的舞蹈。
對於沒有本民族文字的高山族來說,他們卻有著自已的民族語言,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舞曲,有一首《杵歌》唱道:“月亮呀已經出來喲,美麗的月亮爬上東邊的山坡,我們趁著良宵跳舞唱歌。大家呀快來喲,皎潔的月亮已經照上了椰樹,來呀,大好月色唱歌跳舞。”不難看出歌中的語言色彩多么迷人,多么豐富。歌聲舞步給高山族人的生活增添了歡樂,勞作一天的疲勞也悄然而退。杵歌杵舞在各種場合形式各異,如豐年祭的前夕,男人上山狩獵,婦女則集中到一個類似祠堂的地方,持杵圍繞廳堂正中埋置的石板搗杵唱歌跳舞。慶賀婚禮時,由媼婦敲打銅鑼指揮,不論男女老少挽手唱歌,舞姿由緩慢逐漸疾急歡躍,眾人放聲歌唱,把婚禮推向高潮,正如清代周長庚詩曰:“鼻簫吹裂前峰月,齊叩銅環起跳歌。”改革開放以來,居住在祖國大陸的高山族同胞多次應邀參加全國性藝術節或少數民族體育盛會作獻演,有一首《豐收舞曲》唱道:“豐收時節盡呀盡情跳,我們是勤勞的高山族。我們並肩攜手,困難就能制服。”他們邊唱邊跳,歡快的曲調,優雅的舞姿吸引著廣大觀眾。
杵歌
杵歌——是以木杵敲舂為特點,且歌且舞的舞蹈形式,有“杵音”“杵樂”“杵舞”等稱,以居住在台灣日月潭邊邵人的杵歌最為著名。邵人是高山族曹人的分支,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從嘉義東南的大浦遷徙到日月潭邊定居。日月潭是台灣最大的湖,面積約28平方公里,位於水社大山的山麓,海拔600米,山清水秀,環境幽美,為“杵歌”的表演增添了情趣。
“杵歌”源於勞動生活,過去,邵人舂粟多在室內地面挖一臼形洞,底鋪盤石,將粟谷倒入,用兩頭粗中間細,長約2米餘的木杵舂米,後來逐漸發展為多人表演的歌舞。此舞,由於杵之長短,粗細不同,舞者用力或輕或重,從而形成一組天然的木石樂音(b2、b5、b6、b7),而且用稱作“塔刊”的竹筒樂器擊地聲作為伴奏。表演時,舞者隨歌揮杵,交錯敲奏,忽聚忽散,錯落有致;時而踏地、輕搖,時而左右擺動,優美委婉的歌舞,和著天籟般的杵音和竹筒聲,相得益彰,美妙之極。
伴唱歌曲多是古調民歌和傳統的詞曲,也有新作,但都充滿田園風味。如名為《豐收的喜悅》的歌中唱道:湖光閃爍著綠影,粟米豐收一片歡欣;父母開鐮幼童相助,不怕勞苦協力齊心,表演中反映了高山族人詩情畫意的田園生活。。
姑娘們揮杵起舞,歌聲相伴,舞袖飛花,粟米芳馨。如今“杵歌”已是表演性較強的民間舞節目。
背杵舞
創作題記:過去川南黔北山區,交通閉塞,山路崎嶇坎坷,山區的一切物資運進運出,全靠人力背運,背杵,成為背運工具中的一種特殊輔助工具,他的特點及用途,體現在《背杵歌》歌詞中,如用藝術形式搬上舞台,將體現一種獨特的風韻。一九八六年上半年,我根據在黔北山區的生活感受,創作了歌詞《背杵歌》,發表在《音樂生活》、《四川省刊》、《苗族歌聲》(貴州省刊)等刊物上。八六年下半年,縣文化館組織演出隊,我想把《背杵歌》譜成歌曲搬上舞台的想法與縣文化局青樹華局長講了,他很贊成,並共同與當時縣文化館長夏明安商量,夏也很支持,於是,歌詞《背杵歌》就變成了歌曲《背杵舞》。縣文化館演出隊很快地投入了排練,《背杵歌》所表現的內容和整個過程,在《舞蹈》里得到充分體現。根據夏明安的安排和具體表演要求,導演馮紅鷹把《背杵舞》排練成了一個具有濃郁仡佬族特色的歌舞。夏明安並對舞蹈的服飾、舞美、道具做了認真的策劃和製作。
《背杵舞》在正安上演後,立刻獲得社會各界的喜愛和好評。特別是在全縣各區巡迴演出期間,由於城鄉觀眾都熟悉背杵,更獲得觀眾喜受。當時地區文化局局長張益方觀看了《背杵舞》後,很感興趣,也很喜愛,並決定此節目參加貴州省的民族民間舞蹈調演,在貴定演出時,得到了省內學者專家的充分肯定,獲得當地觀眾的讚揚,省文化廳決定推薦參加第二年春的西南藝術節。《背杵舞》樸實、淳厚地表現了背杵作為一種背運輔助工具在背運時的種種作用,體現了山區人民的堅韌不撥生活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背杵舞》整個歌詞朗朗上口,鏇律樸實流暢,優美動聽,欣賞性,演唱性很強,整個歌曲呈現仡佬族山歌風味,顯得山野、壯悍、樸實、淳厚,風格鮮明而富有個性,鏇律節奏變化豐富多彩,給人印象新穎,詞曲結合緊密,音樂鏇律發展嚴謹有序,變化有致,感情樂觀,色彩豐富。《背杵舞》整個舞蹈表現層次清晰。快慢適度,舞蹈語言準確多彩,緊扣歌曲主題和內容進行舞蹈展示,構成一幅幅背杵在背運時各種富有特色的場面。
《背杵舞》按構想應為男演員表演,由於當時男演員缺乏,只好由女演員表演,這樣,更加深入整個舞蹈的感情特色和思想內涵。《背杵舞》曾成為一些演出隊表演節目。遵義煙廠演出隊排練《背杵舞》(當時抽調集中了遵義地區的優秀舞蹈演員),在昆明參加全國菸草文藝調演獲創作一等獎,表演二等獎。重慶、四川一些演出隊也相繼排練演出過此。從《背杵舞》的創作和表演來看,這是一個集體合作的成果,創作、設計、排練、演出,每一個環節都不可缺少。之所以能成為一個成功的藝術作品,是共同努力的結果。
貢川竹杵舞
貢川“筍幫公棧”始建於清順治三年(1646年)秋,至今崐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據南京林業大學竹類研究所周芳純教授崐考證,貢川“筍幫公棧”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筍業協會舊崐址。“筍幫公棧”記載著貢川筍竹文化的歷史;記載著筍竹之崐鄉人“誠信為本,人格至尊”的古訓;記載著筍幫人培養的中崐國國內第一個製造並駕駛飛機的李寶峻的故事。世世代代與竹崐筍相伴的貢川人,受大自然靈氣所鍾,在生產、生活中,還育崐出了熱情奔放、韻味淳厚的竹杵舞。貢川人在很早以前就用杵和臼舂米。舂米時三四個人一組,崐雙手持竹杵環臼而立邊舂邊唱,由慢到快。後來,逐漸發展成崐具有強烈勞動氣息和濃厚民族風格的表演性歌舞。每逢節日,婦女們頭戴鮮花、身裝鮮艷的服裝,八九人持崐杵圍臼、且歌且舞。在臼邊掛上竹筒,不時地用杵去敲擊,最崐初速度比較緩慢,逐漸加快。時而整齊的集體舂擊,時而交替崐舂擊;忽而後退,忽而聚攏;或以足踏地,或左右擺動。除舞崐蹈步法逐漸增多以外,音響也更加豐富。隨著身上佩戴的銅鈴、崐彩貝的錚錚作響,豐富的節奏、音響與婉轉的杵歌在竹林飄曳,崐抑揚頓挫,富有神韻,充滿了詩情畫意。而在寧靜的月夜里,男女青年一邊有節奏地杵粟,一邊和崐歌以表達愛幕之情,戀人之間熾熱的情感在柔和的月光下,節崐奏分明的杵聲中融成一片。
台灣屏東杵舞
凱族聖地霧台鄉,地處中央山脈南端的大武山區,海拔高度在1000公尺左右,由於位處山林深處,年均溫約攝氏17~18度,即使盛夏亦涼爽宜人,而境內峰巒疊起,長年白霧繚繞,景色迷人。目前全台的魯凱族總人口數大約為7千餘人,散布在高雄縣、台東縣一帶,尤以霧台鄉為大本營。鄉境內以霧台為核心,環繞著伊拉、吉露、阿禮、佳暮、大武等村落,霧台既是行政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其他村落的交通轉運站。24號省道自屏東市區經三地門至霧台,串連起繁榮的現代城市及淳樸的山間村落。道路經水門後,開始沿山勢蜿蜒爬升,來到三地門,眼前景觀不變:壯麗的北大武山、井步山山勢雄渾,隘寮北溪切割其間,造成深峻溪谷,景象懾人;沿著山道盤鏇攀高,沿途鳥囀蟲鳴,山壁上多處白練高懸。伊拉是進入霧台鄉的第一個村落,公路上夾道矗立著板岩構築的山門,雕塑著百步蛇、人頭等圖騰,歡迎人們到來;穿過山門,公路繼續迂迴於水聲潺潺、雲霧漫漫的山間,之後才抵魯凱之鄉的最大聚落——霧台村。
百合盛開的民族處在一片青蔥蒼翠中的霧台聚落,多數房舍已平地化,偶有改良式石板屋及雕刻圖騰點綴期間,洋溢著幾許魯凱風味。路旁山坡梯田栽種最多的是山芋和小米,兩者都是魯凱人的主食,而象徵著純潔與堅忍不拔的百合花,常可見於當地住家庭院或路旁,是魯凱族人的族花;夏秋時節,高山絕壁上裝點著朵朵紅色的高山杜鵑,更添高山聚落之美。魯凱族與排灣族的傳統頗為神似,兩個部族均以嚴明的社會階級、精緻的工藝傳統著稱。昔日的貴族階層享有許多神話上的特權,包括血緣的優越性、土地所有權與經濟特權,甚至從住屋和服飾上的花紋與雕刻來顯示身分的不同。只有在特殊祭典如豐年祭等儀式上,還能看到傳統魯凱精神的傳承。霧台最熱鬧的時節在每年8月中旬的豐年祭,離鄉在外的魯凱族人也回到家鄉共襄盛舉,感謝上天賜予作物的豐收,並祈求平安。從舉行的前夕村落便籠罩在濃厚的節慶氣氛中,家家戶戶一面忙著縫製傳統舞衣,一面忙著用稻米摻小米釀造甜酒;祭典當天是熱鬧滾滾,迎靈、獻祭、山地歌舞、鞦韆大賽、拋物比賽等傳統民俗活動輪番登場,一直到深夜才結束。
而盪鞦韆是魯凱族豐年祭中最盛大的活動,鞦韆以四根長竹為骨架,單索的未端環繞成一個圓圈,女孩兩腳合併踏在圈內用力盪高,男子在旁協助,因而成為男女互相認識、傳達情意的管道。精雕圖飾的石板屋除了豐年祭以外的時日,隱匿山中的霧台只是一片寧靜,唯有登山露營者及喜愛探訪部落風情的遊客尋幽而來。石板屋與創作工藝是魯凱族最珍貴的文化資產。傳統的魯凱族住家乃就地取材山中的黑色片岩築成,而昔日的貴族擁有裝飾權,也因此發展出精湛的雕刻、刺繡、制陶技藝,反映在家屋圖飾及生活器物上,呈現豐富活潑的藝術風貌。人物、臉譜及百步蛇圖案是常見的裝飾題村,從大開支的石板桌或祖靈柱、人頭門框,到小型的木杵、湯匙等生活器皿,樣樣精巧。而傳統魯凱禮服則大量運用細緻的編織,並以彩珠、貝殼、銀飾串繡出繁縟圖案,亦為精湛的手工藝表現。如今來到聚落,仍可尋訪到這些傳統的魯凱之美。
魯凱族的文化特色魯凱文化以刺繡和木刻藝術見長,人物、臉譜及百步蛇圖案是木雕中常見的題材,百步蛇是貴族特有的紋飾,將百步蛇圖案套用在住屋的木雕、身體的刺青、陶壺的紋飾及服飾的刺繡上,是身份的表徵。魯凱的傳統服飾編織精細,彩珠、貝殼、銀飾、針繡構成繁複的圖案、色彩鮮艷,充分體現魯凱族人的優秀的工藝技巧和創作才華。服裝配戴的飾物,對魯凱族人而言也是一門學問,山豬牙象徵狩獵的驕傲,須親自獵殺到山豬的魯凱族勇士才能配戴;而魯凱族的族花——百合,則是善獵的勇士與貞潔的女子才能配戴,百合的含苞、盛開,又各自有不同的意義。充分利用山地特產石材搭建的石板屋,是魯凱族人建築上的精華,所有的石材都是就地取材,再以人工切鑿、搭蓋而成,連屋頂、圍牆、內部全部都是石材,住起來相當涼爽舒適。而陶壺則是珍貴的祖傳禮器,象徵貴族的名分、價值,只有貴族、英雄、望族才能擁有,其形狀大小、有無耳、有無紋飾,及花紋的樣式圖案,都代表不同的家族地位。
卡拉瓦之家·冒煙屋·大魯凱民宿卡拉瓦的家在狹窄的中山巷內極為搶眼,整座建築由黑色片岩砌成,實心木的門扉刻有人像浮雕,屋頂上也雕了臉譜作為鎮風石;庭院裡綠地雅石、涼亭流水,幾株檳榔樹交織出十足風味。室內佇立著高大的祖靈柱,而同樣出自卡拉瓦之手的雕刻品、陶罐,將精巧的室內烘托得一片藝術風,為仿頭目住屋形制的代表。冒煙屋位於鄉公所下方的公路旁,竹編屋內,黑陶燈罩、琉璃珠飾與石板桌交織出粗獷真璞的工藝之美。每逢假日,這裡也有燒烤豬肉、芋頭、地瓜等小吃,提供過路的遊人小息。石板外牆嵌上大片玻璃窗的大魯凱民宿,在霧台村頗引人矚目。屋內兼具現代的舒適設備及傳統風情,展出主人多年來收藏的魯凱族衣帽服飾、生活用品。門楣的人頭雕飾、屋內垂掛的草蓆、木雕的座椅、成排的陶壺、狩獵的獸骨、以草繩編成的壁飾。琳琅滿目的陳列,在灑進室內的金黃陽光襯托下,更添雅致韻味。夜宿霧台,更能感受山居生活的恬靜溫馨。當涼風徐徐、夜幕低垂,寧謐的霧台村彷若沉沉入睡了似的,而翌日清晨天未亮,教會裡嘹亮渾厚的清唱聲,劃破天際,為新的一天拉開序幕。霧台周邊有神山瀑布可尋訪,沿著路往高海拔行去,更可通小鬼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