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簡介
流傳於中國南方壯、毛南、仫佬、侗、瑤等少數民族中的祭祀舞蹈。與這些民族的原始宗教儀式有淵源關係,直至近現代,雖已轉變為半娛樂性的文娛活動,但形式上依然保持著原始宗教中巫術的某些基本特徵,其中以壯族的師公舞最具有代表性。它有南北之分,南派舞蹈性強,除有念唱外,穿插大量單、雙人和集體舞,如羅傘舞、明燈舞、篩米舞、法器舞等。結束時由伴奏、伴唱和舞蹈的師公們一起舞蹈,名為踩罡。北派師公舞以演說諸神故事為主,有較規範完整的套路、程式,表演時戴面具,扮演不同神祗。在打擊樂器的伴奏下,每位神都即興跳一段舞表示降臨,然後演唱該神的故事,唱完再跳一段舞,直至所有神都進行一遍。這些神有的是傳說中的英雄,有的則是自然神,如日、月、星、雲、雨等。表現形式
原是祭神、祭祖、作齋、打蘸以驅邪祈福等活動中,由師公(巫師)戴木製雕刻或紙制彩繪面具表演的宗教性舞蹈,後演變為娛樂性的表演形式。該舞用不同的面具造型,表示自然界的各種神靈、本民族神祗以及道教中的神仙人物,並有與之相應的舞蹈,以表現該神的神威、聖跡。各民族對師公舞有不同的叫法,表演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壯族
叫“跳嶺頭”“調篩”,舞蹈內容有“四帥”“五雷”“莫一大王”,以及表現給人間送子賜福的“天公和地母”。
瑤族
支系眾多,師公舞的內容與形式也多種多樣,以每隔12年舉行一次的“作洪門”(即“還洪門願”)時,所表演的內容有:“三元舞”“功曹舞”“跳甘王”“殺吊豬”以及“女游”等十幾個舞蹈片段。“女游舞”表現海龍王的三公主游出千層海浪後,化作瑤族少女起舞的情節。
毛南族
稱“師公舞”為“條套”,舞蹈有“土地配三娘”,表演時邊歌邊舞,表現土地向三娘求愛,小土地在一邊打氣幫腔,充滿生活氣息。“瑤王踏橋”由師公扮作瑤王,地面鋪一長條藍布代表橋,上置幾朵花,師公圍橋起舞,然後揀起一朵送給主家,表示“送子”。據說,毛南人向“娘娘”求花(即求子),得到後不慎遺失,是好心的瑤王拾得,並將花歸還。舞蹈不僅表現出當地的求子風習,還反映了各民族間的友好關係。
仫佬族
稱師公表演的舞蹈為“依飯舞”,多以“引光”作為舞蹈的開端,各段舞蹈中以“白馬姑娘”的表演最有特色。該舞由兩名師公帶木質面具扮作兄妹,兄習武時,妹暗中偷學,且練就一身武藝。當兄購茶歸家途中,妹扮作強盜與之對打,取勝後,又作法讓草人將茶送至家中,兄歸家後才知真相,欽佩其妹武藝高強。形式雖簡單,但已帶有戲劇的成分。
詳細介紹
師公舞屬荊楚風舞蹈,壯族叫“師公舞”,漢族叫“跳神”。是在荊楚文化傳統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的舞蹈,流行於柳州市郊區和縣屬(柳城縣、柳江縣)的帽和村、黃村、洛滿、福塘、成團、三都、百朋、里雍、穿山、進德、思屯等地鄉村。這是一種沿於古儺,以巫扮神,以舞降神為特徵的民間祭祀舞蹈。祭祀中由師公(巫師)戴木製面具扮神表演,因表演者為師公,故稱為“師公舞”。這種舞蹈形式約於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即傳入廣西桂北地區,唐代之後傳至桂中地區。楚巫傳入柳州地區後,與壯族先民的原始巫術、民歌、舞蹈、敘事長詩和民間故事相結合,後又在道教的影響下形成自己的宗教組織——梅山教,奉三元(唐道相、葛定志、周護正)為祖師,移植道教正益派的齋醮儀式和科儀法事,專為民間符籇祈禳、酬神還願。師公舞的舞目有三元舞、天師舞、功曹舞、梁吳舞、雷神舞、白馬舞、盤古舞、魯班舞、土地舞等數十種。“跳神”舞蹈都有固定的表演程式和基本動作,舞姿比較豐富,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是獨舞,由一個師公戴上某一個神的道具,手執簡笏或刀、劍、斧、鑿、扇子、綢帶等道具,在神台前向東、南、西、北、中五方作舞,舞中伴有師公舞演唱神的身世功德。“師公舞”的主要律動特徵是膝部的顫、腕部的轉、肩部的繞、胯部的扭和上身的晃,富有壯族舞蹈特有風格流傳於中國南方壯族、毛南族、仫佬族以及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中,在祀神、祭祖、驅邪或傳統節日裡的一種祭祀性舞蹈。它與嶺南古代先民的原始宗教儀式有著深刻的淵源關係。這些宗教儀式在長期的發展中,與各民族文化相結合,吸收了當地民間舞蹈,並以各種民俗形式流傳下來,逐漸變為半宗教半民眾性的文娛活動。這種舞蹈直到近代,在形式上依然保持著原始宗教活動中巫術的基本特徵。其中以壯族的師公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歷史上,在壯族農村地區,每逢舉行“作齋”、“打醮”等祭祀活動,巫師們都頭戴各種面具,手持法器“跳神”和表演各類祭祀舞蹈。同時為了娛樂民眾,還開展各種即興的歌舞活動。壯族師公有南北之分,以武鳴縣為代表的南派師公舞,保持著更多的原始祭祀歌舞形式,舞蹈性強。除巫師在儀式中的念唱外,其間穿插表演大量的單、雙人和集體的舞蹈節目,如羅傘舞、明燈舞、篩米舞、綢帶舞、法器舞以及手持刀槍棍棒的兵器舞和表現男耕女織的生活舞蹈。一般在祭祀活動結尾部分,由伴奏樂隊、唱隊的全體師公一起舞蹈,名曰“踩罡”。有些地方的民眾還手提花燈跟隨師公繞房舍、穿樹林,進行遊戲性舞蹈。河池象州等縣的北派師公舞,以表演諸神的故事為主,有較完整的跳神套路,有“三十六神,七十二相”之說。表演時師公們戴著不同的面具,扮演各種神祇。
在打擊樂伴奏下,每個神先即興跳一段舞蹈以示降臨,接著演唱該神的事跡,唱完後再跳一段舞蹈,直到所有的神都表演了一遍。這些神是本民族民間傳說中的英雄人物以及人格化的自然現象,如日、月、星、虹、風、雨、雷電和飛禽走獸等。表現英雄人物的動作多模擬騎馬、騎虎、騰雲駕霧、滾翻跌打等;表現自然現象的則藉助道具,如手持葵扇表示風,綠綢巾表示雨,以獸皮、鳥羽表示各種鳥獸。在一些地區還出現了不受宗教內容約束的師公戲,其中穿插的舞蹈部分仍稱師公舞。
師公舞以蜂鼓、扁鼓、鋩鑼、銅鑔等打擊樂器伴奏,師公舞的鼓經中所念的“塔”、“貝”之聲就是其主要樂器蜂鼓的鼓點。師公舞以膝部的屈伸、顫動貫穿於大部分動作之中,一些步法帶有武術的痕跡,手的動作柔和而富於曲線,配合肩部順勢搖擺,頭部輕晃,構成特有的韻味,風格古樸淳厚。廣西明江兩岸花山崖壁上刻畫的舞蹈圖像中,有許多動作和師公舞相似(見崖畫上的舞蹈形象);師公舞和儺舞相比較,也可看出它們在內容和形式上的聯繫。毛南族、仫佬族的師公舞、瑤族跳盤王中的各種祭祀舞和巫公舞、侗族祭神中的各種祭祀舞蹈和跳巫等,都是與壯族師公舞近似而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師公舞中的一些舞蹈,已逐漸演變為民眾文娛活動和表演藝術形式了。
舞蹈起源
“師公舞”源於何時,民間藝人有些不同的說法。一說源於周代,其唱本中確有“周朝唱師傳下來”、“三元三聖號真君,周興幽厲作諫臣,辭職參師為正教,究竟五行秘密文”等唱詞;一說源於黃帝時代,說黃帝就是運用梅山教密文戰勝蚩尤的;又傳唐、葛、周為皇帝母親擊鼓舞蹈,驅邪治病,皇帝封其為三元,遂“三元教”廣為流傳;又一說源於漢代,葛諸亮南征十洞蠻王時,有梅山教徒隨征,後流落於十萬大山傳教,由此出現師公。以上種種,均屬口頭傳說,沒有可靠的文字依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師公舞”起源甚古。與嶺南(廣東、廣西古稱嶺南)古代巫舞、儺舞有著一定的淵源關係。關於嶺南古代巫舞盛行的情況,在史書中尚有些零星記載:“亦祠天神帝百鬼,而以雞卜”(《漢書》卷二五下《郊祀志》。“漢元封二年,平越得越巫,適有祠禱之事,令祠上帝,祭百鬼”(明人鄺堪若《赤雅》)。“獠者,……其俗畏鬼神,尤尚淫祀……號之曰鬼,歌舞祀之,以求福利”( 《粵西叢載》 轉引自《北史》 )。“雞骨占年拜水神(柳宗元詩《柳州峒氓》)。“家鄉我事越巫”(李商隱詩《弄俗》)。從以上記載中可以看出,在唐代之前,壯族先民所居住的嶺南地區巫風盛行。有巫風必有巫舞,我們還可以從“花山崖壁畫”及古代銅鼓紋飾上的人物圖象中,進一步看到古代嶺南巫舞的盛行情況及具體的舞蹈形象。
花山崖壁畫分布於左江兩岸長達二百公里的地段上,共有壁畫五十多處,場面宏偉,氣勢磅礴。壁畫上的人物圖象,有的八字蹲襠,雙手平舉;有的側身半蹲,雙手前推。他們排列成行,好似正隨著鏗鏘的銅鼓聲整齊踏步,緩緩起舞。據考古研究,認為這是壯族先民在慶祝漁獵豐收時,祭祀水神的大型歌舞場面。分別於一九七二年和一九七六年在西林縣普馱、貴縣羅泊彎出土的西漢墓葬銅鼓,鼓腰上刻繪了生動的舞蹈紋樣,舞人們對對雙雙(或三人一組)上身裸露,下身著前短後長的吊鏟(西南兄弟民族的古代服飾兩面裙),展開雙臂,翩翩起舞,那微微扭出的胯部,輕輕飄起的吊鏟,舞姿生動、秀麗。銅鼓鼓腰上還有划船紋樣,窄長的船身,首尾飾有鳥首和鳥羽,船上除划船人外,還有著吊鏟執羽毛的舞人,高台後面插有細長的羽毛,台下有鼎狀物器,看來這是一條祭祀的船。船中的高台,可能是祭台,台下的器物可能是某種祭器,我們初步推測,站在高台上的是奴隸主,站在船尾的是主持祭祀的巫師,這可能是一幅古代祭祀舞蹈的場面。這些豐富多彩的古代巫舞,後來是怎樣發展演變的,尚待進一步研究,但後代“師公舞”的某些舞姿卻與古代巫舞有著許多相像之處。如上林“師公舞”中的扭胯動律與銅鼓舞蹈紋飾上的出胯舞姿有些相像;南寧市郊“師公舞”中的“拉屎馬”動作與壁畫上的圖象基本相似;欽州“師公舞”中的“馬步”與壁畫上的側身人像也有雷同之感,這說明了一個民族在感情、性格、審美情趣上的延續性。儺舞,作為一種驅鬼逐疫的古禮與民間習俗,早在周代已盛行於宮廷和中原地區的北方農村。《周禮·夏官·司馬》載:“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儺,以索室驅疫。大喪,先柩,及墓及塘以戈擊四隅,驅方良。” 《後漢書·禮儀志》載:“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從記載上可看出,古代儺禮是驅鬼逐疫,時間在除夕前一日和老人喪葬時,方相氏戴面具扮儺,服裝是玄衣朱裳,道具是戈、盾和大鞀,這些恰恰與師公在“打醮”、“做齋”儀式中的祭祀內容、服飾道具都有相同之處。儀式最後,師公穿紅袍、戴面具、執趕鬼杖(或劍器)到各家各戶趕鬼的場面,則與方相氏索室驅疫如出一轍。再將在宋代已聞名京師的“桂林儺舞”與壯族“師公舞”相比,則發現有更多的共同之處。除了酬神祭祖、驅鬼逐疫的祭祀內容和戴面具跳神的表演形式基本雷同外,都者均屬梅山教系統,都有三十六神、七十二相之說,在打擊樂伴奏中,均以蜂鼓作為主要樂器,而且都說是由五樂師傅所制。這就說明壯族“師公舞”與儺舞的關係也很密切。
由於壯族人民聚居的各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人民的風俗習慣和審美情趣的差異,各地“師公舞”的表演形式、風格特點和演唱內容也各不相同。流傳於武鳴、河池、上林、欽州縣的“師公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各地特徵
武鳴縣武鳴縣的“師公舞”依附於古老的祭祀儀式,接受外來影響較少,形式古樸原始,表演者邊唱邊跳,曲調活潑,節奏鮮明,舞蹈動作樸實粗獷。儀式開始,主持祭祀的巫師身穿大紅袍,頭戴八卦帽,扎腰帶,著戲靴,執法器(牙笏和鎮壇木),在念咒誦經的過程中,即興歌舞,表示祛邪解穢,開壇請神。儀式中間,有兩個童子分別戴紅、黑兩種面具,持二環杖(即趕鬼棍)穿插表演雙人棍舞,雙人綢帶舞,以表示對其始祖的紀念。接著童子與其他巫師共同表演四人篩米舞和五人綢帶舞,以祈禱五穀豐登。最後,全體巫師與童子各持樂器和法器,由主要巫師帶頭按“福”、“祿”、“壽”字走隊形,節奏從緩慢到急速,情緒由輕快轉歡騰,舞步從穩步行進發展到轉身跳躍,氣氛熱烈,形成高潮,名曰“踩罡”。表演中還演唱一些民間的故事等。舞蹈結束,由童子戴面具,持二環杖到各家各戶趕鬼,最後將一紙船點燃了丟下河去,以示驅邪得福,全村吉祥平安。
河池、上林縣河池、上林縣的“師公舞”人物性格突出,舞蹈語彙比較豐富,並具有一定的韻律和規範。表演時,師公著寬袖大袍,戴上刻有人物臉譜的木製面具,在打擊樂伴奏下,先表演一段獨舞或雙人舞,示意這位神靈已降臨人間,接著坐下來演唱該神的身世業績,歌頌他的力量與功德。每個神各有一個不同的面具和唱本,舞蹈動作和伴奏鼓點也各具特色,生動的表現了各個神的性格特徵。如唐、葛、周三將軍能為人民驅鬼逐疫,消災去難,他的動作英武豪邁,氣宇軒昂;三界是個神醫,能為百姓驅瘟治病,保佑平安,他的身段瀟灑飄逸,頗有文人風度;莫一大王力大無窮,為民平匪除患,表演時手持寶劍,動作剛健強悍,具有英雄氣概;靈娘能保佑人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她的舞蹈節奏緩慢輕盈,舞姿舒展優美,表現了一位善良的女神形象。功曹是傳訊請神的使者,在他的舞蹈中扭胯晃身的動律貫串始終,顯得生動活潑;天公和帝母是兩位為人間送子賜福的神,他們的雙人舞富有生活氣息,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天公戴上了善良憨厚、笑容可鞠的木相(木製面具),配上那聳肩晃頭、雀躍追逐等詼諧的動作和風趣的舞步,真是妙趣橫生。帝母則戴著溫順秀麗的女性面具,含蓄可親,在天公的追逐挑逗下羞羞答答,躲躲閃閃,天公追得精疲力竭,氣喘吁吁,直到跌倒在地,頓時間,逗得滿場觀眾失聲大笑。這裡我們所看到的天公帝母根本不是什麼神的形象,而是普通人的愛情生活在“師公舞”中的反映,這些充滿生活情趣的表演,使人得到了美的藝術享受。
欽州縣欽州縣的“師公舞”宗教色彩較少,文藝表演性很強,整個節目都系三人以上的集體場面,演出規模較大,場面調度也比較複雜,節目中除了少量簡單的跳神舞蹈外,多為具有一定人物關係和簡單情節的多人舞蹈,還有不少完整的民間故事演唱,內容比較豐富,形式比較活潑,處於由跳神向戲劇雛型發展的過渡階段。整場演出包括“三師”、“四帥”、“五雷”、“千歲”、“殺妖精”等主要節目,每個節目表演後,便坐下演唱該節目中的人物和故事。“三師”是表現今天的師公弟子們紀念其始祖的功德,由三人戴紙面(紙面的三元像)邊跳邊唱,語彙多樣,動律鮮明,是一個比較完整的歌舞片段。“四帥”是表現趙、鄧、馬、關四位大帥帶領千軍萬馬鎮壓惡鬼邪魔的場面,由四人分別戴紅、綠、黑、白四種木製面具。各自依次出場後,表演一段四人集體歌舞,繼而四個士卒手執三角小紅旗與四帥交錯穿插,變化隊形,時而擰麻花,時而龍擺尾,發展到四帥騎到士卒脖子上,穿梭跳躍,最後搭成人龍,另有一人持彩球踏著輕快的步伐,引著人龍翻滾起舞,群情激奮,聲勢浩大,顯示出四帥的無窮威力。“五雷”說的是在地主家打長工的五兄弟,由於地主不給工錢,到縣府告狀,但縣官早與地主勾通,反而殺了五兄弟,五兄弟死不瞑目,接上了牛、馬、豬、雞之頭,到玉帝處告狀,玉帝封他們為雷王,又回人間,殺死地主,報仇雪恨。
這個節目戴四牲頭像面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千歲”則是一個小舞劇雛型,表現明王室子孫朱通鑑,於清順治年間到欽州地區靈山縣當知縣,由於反清復明,被當地官兵所殺,其妻率眾復仇,又殺死當地官兵的故事,在表現手法上,較多的借鑑戲曲武打程式,舞蹈成分較少。“殺妖精”是表現四帥捉拿兇惡狡猾的妖精並將其殺死的情節,當表演進行到妖精被四帥降服時,孩子們的“啪銃”(竹子做的槍)一齊向扮演妖精的演員射擊,妖精則似驚弓之鳥,到處躲藏,或竄到人群中,或鑽到板凳下,此時圍觀的民眾中鞭炮齊鳴,高聲吶喊,充滿了勝利和歡樂的氣氛。
風格特色
由於各地師公舞均有相對統一的祭祀內容和基本相同的服飾道具,因而在表演上形成了一定的規律和風格特色。一般來講師公舞的風格古樸淳厚,動作沉穩健壯,其基本要求是:“馬”要矮(藝人稱前點步、蹲襠步、正步蹲為馬步、要求馬步蹲得越矮越好)、身要擺,胯要扭、膝要顫。舞蹈時,經常在一個強烈的鼓點上突然吐氣屈膝,身體隨之反覆擺動,腿部動作豐富多樣,既有特點,又富於韻味。
師公舞一般都用蜂鼓、扁鼓、鑼、鑔等打擊樂器伴奏,其中蜂鼓起主導作用,蜂鼓因形似黃蜂而得名,鼓身用陶土燒成,內空,一頭大,一頭小,均蒙以羊皮,小的一頭用棍擊打,鼓聲清脆悅耳,另一端以手拍擊,鼓聲渾厚深沉,雙手交替擊打,變化多端。
師公舞雖源於古代巫舞,依附於一定的祭祀儀式,但由於長期流傳在民間,與各種民間文藝形式互為影響,互相吸收,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加強了娛人成分,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娛樂性。建國後,在黨的民族政策和文藝方針指引下,大批師公藝人和業餘舞蹈工作者,將師公舞從宗教、迷信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去蕪存菁,推陳出新,運用師公舞的語彙,改編、創造了《橫鼓舞》、《蜂鼓舞》、《新風贊》、《朝陽舞》等節目分別參加了全區或全國會演獲得好評。
評價
師公舞雖源於古代巫舞,依附於一定的祭祀儀式,但由於長期流傳在民間,與各種民間文藝形式互為影響,互相吸收,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加強了娛人成分,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娛樂性。建國後,在黨的民族政策和文藝方針指引下,大批師公藝人和業餘舞蹈工作者,將師公舞從宗教、迷信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去蕪存菁,推陳出新,運用師公舞的語彙,改編、創造了《橫鼓舞》、《蜂鼓舞》、《新風贊》、《朝陽舞》等節目分別參加了全區或全國會演獲得好評。
少數民族代表性舞蹈
少數民族代表性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