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舞

魚舞

魚舞,傣語叫“戛巴”。魚舞多採用魚形手式(一手以手心蓋於另一手的手背之上,大拇指伸展),或以雙手向外劃圓和雙臂在後擺動為典型動作。

舞蹈簡介

魚舞,傣語叫“戛巴”。主要流傳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瑞麗縣,解放後才逐漸流傳到其它地區。據說在傣族發現了魚並學會捕魚的時候起,就跳起模仿魚兒的舞蹈。

表演形式

魚舞的表演者只有一至二人,舞者身上套魚形道具起舞。魚舞比其它傣族民間舞更為柔和、細膩,靈巧而活潑。主要表現在起伏、柔和的屈膝半腳掌碎步動作上,小跳敏捷活潑,表現魚兒在風平浪靜的水中漫遊時,常採用全腳或半腳掌屈膝碎步行走,沒有起伏,雙手和上身只向左右擺動。在表現兒戲水或與急流搏鬥時,常採用小跳、小蹦子、小翻身等跳躍性動作,形象生動逼真。

魚舞多採用魚形手式(一手以手心蓋於另一手的手背之上,大拇指伸展),或以雙手向外劃圓和雙臂在後擺動為典型動作。

魚舞的鼓點比較緩慢、輕盈,豐富的鼓語不亞於孔雀舞。

歷史沿革

魚舞早在漢代流傳,常和龍舞一同表演,東漢張衡《西京賦》中可知宮廷演出“魚龍曼延”(或漫衍)的盛況。魚龍,是指由魚化龍;曼延,是一隻巨大無比的吉祥奇獸。該節目綜合舞蹈、雜技、魔術等技藝,精彩的大型表演中先出現一隻名為“舍利”的瑞獸(因口吐金塊故有此稱)歡跳起舞,又跳進庭院水池不斷地激起水花。忽而,舍利變成一條比目魚,游泳跳躍,仰頭吐水,水霧逐漸增多,迷濛中一條八丈黃龍飛騰而出。漢代《魚龍曼延》的表演,說明當時己有水平較高的道具舞蹈,可見歌、舞、技三者結合的戲劇性表演由來已久。
魚舞的起源可溯到商周,當時山東沿海地區原始居民中有以魚為圖騰,稱“魚方”的氏族部落之國。魚方氏族以漁獵為生,有定期舉行祭祀魚始祖的原始歌舞活動。西周初年因魚族參加叛周的“武庚之亂”,“而被毀社火國,但魚族的圖騰舞卻仍然流傳在民間,漢畫像石上有《魚舞》,唐代也有魚龍燈舞。從山東沂南漢畫像、河南銅山縣洪樓漢畫像中,都有魚舞的形象。從畫像上看,魚道具的造型近似今日的“鯉魚燈”,說明魚舞的原型是江河之魚,是源於農耕文化的舞蹈形式。
今日的魚舞(魚燈)演技更高,道具造型精緻並裝置燈具,夜間表演時見燈不見人,猶在江河大海中嬉戲,觀眾也像身臨其境;群魚忽隱忽現從身邊游過,忽上忽下穿梭而舞,體現了常說的“如魚得水”,歡騰的氛圍和人們暢快的心理和諧一致。現在魚舞的流傳以浙江、福建、兩廣等地區為多。福建的《魚燈舞》廣東的《鯉魚燈》和“魚燈”的表演近似,有“春魚交尾”“夏魚出海嬉戲”“秋魚潛海覓食”“冬魚群聚岩洞”等名目,從名目可看出是當地漁民對海魚習性觀察後的藝術加工。
浙江青田地區有“梯山為田”,田中養魚的風習,此魚稱“田魚”。每年八月,稻米豐收後,用一碗新飯、一盤田魚祭謝天地,祝願來年豐收。當地的“魚舞”模擬淡水魚類的活動特徵。據說明代功臣劉基是青田人,起義前曾暗招義兵,用魚舞的形式操練兵陣,使當地魚舞增添了陣法的變化。此外,廣東粵西的《鯉魚化龍》,舞到高潮時,魚口忽噴出火焰,表示魚己化龍,飛升上天,為人間降福。它該是《魚龍曼延》的遺意與創新。

民族舞蹈概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