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人姓

聞人姓

聞人(Wénrén聞人)姓源流純正,源出有一:起源於春秋時期少正氏。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大變革時期。五霸爭雄,大國兼併小國,奴隸起義反抗奴隸主的壓迫和剝削等激烈的階級鬥爭,反映在意識形態領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也揭開了中國歷史上儒法鬥爭的序幕。

姓氏源流

聞人姓秦始皇

春秋末期,魯國孔子少正卯兩個人都在開班講學:以孔子為首的儒家學說,主張“克己復禮”,維護奴隸主階級“禮治”的奴隸社會;以少正卯為代表的法家學說,主張變法革新,建立新興地主階級法治的封建社會。後來聽少正卯講學的人越來越多,其中包括孔子的學生也來了大部分,孔門出現了“三盈三虛”,氣得孔子大罵少正卯是“小人之桀雄”。少正卯在講學中很快成為了文人學士公認的“聞人”(意思是出名的人)。後來,孔子當上了魯國的司寇,代行宰相職務,給少正卯加上“聚眾結社;鼓吹邪說;淆亂是非”等罪名,把他捕殺了,並把他的屍體示眾三天。但他變法革新的進步思想已經傳播開了,奴隸制必定滅亡,封建制必定興起。

新興地主階級傑出代表秦始皇推行法制,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了六國,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地主階級中央集權制的統一國家。少正卯的後代子孫就以“聞人”命姓,稱聞人氏。

得姓始祖

少正卯。據《風俗通》上考證,少正卯 ,魯之聞人,是聞人氏的祖宗。聞人得姓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其老家魯國,即今山東省。傳說古代春秋時期,魯國有一位學都叫少正卯,他講學進,孔子的學生中都有不少人去聽講,他的名聲聞名遠近,於是文人學士們就給了他一個雅號,叫聞人。聞人的後代將此引以為榮,就以聞人為姓,世代相傳,因為只有這個姓,才能令人聯想起少正卯當年指點江山,議論古今,意氣風發,從學者如流的那種榮耀。而且少正卯與孔子後來矛盾極大,以聞人為姓,大約也是少正卯後代以少正卯的學術思想獨樹一幟為榮,望族居河內郡(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一帶),故聞人氏後人奉少正卯為聞人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傳說春秋時,魯國有大夫少正卯聚徒講學,幾次將孔子的學生都吸引過去,被眾人稱為“聞人”,意為讚許其知識淵博、才華出眾、聞名於世,後因與孔子政見不一,被當上魯國司寇的孔子以“危言亂政”的罪名處死,其子孫為繼承祖先的達名即以“聞人”為姓。也有一說魯國大夫左丘明是古之聞人,其後人有以聞人為姓的。

聞人複姓望族居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陽東北30里)。河南郡:漢高帝時置郡。相當於現在河南省洛陽一帶地區。

歷史名人

聞人姓漢高帝

聞人宏字君度,浙江省嘉興人,二十歲人太學讀書,大觀年間進士,歷官通州司法、天台兵曹、宣城知縣、常州通判。有才名,善政,人高其德誼。著有《中興要覽》、《周官通解》、《經史旁闡》等。

聞人詮浙江省餘姚人,明朝著名哲學王陽明的學生。聞人詮和王陽明有親族關係,是同輩,歲數小於王陽明,然在學業上是師生。聞人詮舉為進士後,嘉靖年間做了御史官,巡視邊疆,在山海關那一帶修了近千里的長城。校補有《五經》、《三禮》、《舊唐書》行世。

聞人通漢字子方,浙江嘉興人,漢代學者,官太子舍人、中山中尉,習禮於孟卿,孟卿受禮於后蒼。見漢書儒林孟卿傳,類稿作“聞人通”,脫“漢”字

聞人夢吉元朝人。浙江省金華人,潛心研學的著名學者。其父誢曾在王柏門下學習。夢吉受學家庭,手抄《其七經傳疏》,閉戶10年,洞究奧旨。泰定時在鄉里中貢生,被薦為校官,累遷泉州教授。至正中授福建等處儒學提舉,辭不赴。

此外,聞人姓的名人還有:宋代有學者聞人宏、名人聞人祥正,明代有畫家聞人益聞人紹宗……等。

郡望堂號

1、郡望 聞人複姓望族居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陽東北30里)。 河南郡:漢高帝時置郡。相當於現在河南省洛陽一帶地區。

2、堂號 中山堂:漢代時有中山中尉聞人通漢。後倉曾說《禮記》數萬言,寫成著作《後氏曲台記》,後教授給聞人通漢。通漢以太子舍人身份,在石渠閣(閣名,漢入關時所得秦國圖籍皆藏於此,漢代是名儒講經的地方)講學。

宗祠對聯

〖聞人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聞人姓《五經》
河南世澤;校經家聲。
——佚名撰聞人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明·聞人詮校補《五經》《三禮》、《舊唐書》行世。
聞雞起舞;人傑地靈。
——佚名撰聞人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聞人複姓“聞人”二字的嵌字聯。
集句行世;治禮傳家。
——佚名撰聞人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史人聞人祥正,著有《集句宮詞》等。下聯典指漢代名人聞人通漢事典。
名聞北宋; 譽起東宮。
——佚名撰聞人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嘉興人聞人宏,字君度,二十歲人太學讀書,大觀年間進士,歷官通州司法、天台兵曹、宣城知縣、常州通判。著有《中興要覽》、《周官通解》、《經史旁闡》等。下聯典指西漢沛人聞人通漢,字子方,曾跟從後倉學《禮》。後以太子舍人在宮中石渠閣講論,官至中山中尉。

〖聞人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慈孝兼至傳名遠;德才兩全播惠長。
——佚名撰聞人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名人聞人誾,聞人詮之弟,詮嘗病危,誾祈死求代,未幾誾死。母王氏悲慟欲絕。王守仁曰:“聞人氏慈孝兼至矣!”下聯典指宋代常州通判聞人宏,字君度,嘉興人。有才名,善政,人高其德誼。

〖聞人姓宗祠八言以上通用聯〗
解周官書,文傳南宋;洽後氏禮,譽起東官。
——佚名撰聞人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聞人宏,著有《周官通解》。下聯典指漢·聞人通漢東官太子舍人,習禮於孟卿,孟卿受禮於后蒼。

典故

孔子誅殺少正卯

聞人姓《孔子家語》

“孔子誅殺少正卯”一事是一件懸案,歷史上懷疑此事子虛烏有的學者大有人在。又經現代學者的縝密考證,此事為戰國末期法家人物的虛構之例說。從史實上辨證,孔子根本沒有誅殺少正卯的機會與可能。

記載此事較為詳細的《尹文子》、《荀子》《孔子家語》等書,都說孔子當時的官職是“為魯攝相”、“攝魯相”、“為魯司寇”,最後定型為“孔子為魯司寇攝行相事”。孔子曾任魯司寇,這是無可爭辯的史實。但《公羊》有言,“魯無司寇之卿”,按春秋時周制列國之卿,都命自周天子,大夫命自諸侯。《韓詩外傳》有魯侯任命孔子為司寇的記載,則其司寇之位不過大夫,未能列為上卿明矣。《呂氏春秋·遇合》稱孔子“僅至於魯司寇”,一個“僅”字可以看出其官職不過如此。至於《史記》中說孔子“由中都宰而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則純然是無稽之談。

說到“攝魯相”,葉適《習學記言》認為:按《論語》“……公西赤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然則君在其國,而宗廟出其境而會朝,固皆有相,擇能而使,無常官,事畢而止。夾谷之會,孔子與齊人辯爭最著……而孔子及子路由此預魯政矣,故學者訛傳以為相魯也。……後世以虛言為實用,則學者之心術疏矣”。

崔述也認為孔子相魯不過是“相禮”而已,此“相”只是“夾谷之會”一臨時官職,類似於今天某些臨時會議的主席,事畢即撤銷,並非後人心目中權傾天下的“相國”之位。毛奇齡《西河答問》云:“周時無‘相’名官者。上文所云‘相’,乃儐相之相,非卿相之相。且是時季孫以司徒兼冢宰,孔子以異姓平民,驟至司寇,已是異數,豈能代季孫攝行相國之事哉?”故孔子“為魯司寇攝行相事”,其官職不過如此而已。

“少正卯”又何許人也?王士禎《池北偶談》中云:“少正卯,其人名卯,而官少正也。當時魯鄭皆有少正之官,列於卿,故子產亦稱少正。按《氏族博考》雲,以官為氏者,有公正宗正少正正令等。蓋卯官少正,其後列國為此官者,子孫因以為氏耳。”

唐順之在《稗編》認為:“魯有少正卯。謹按《周書·康誥》‘少正案’,‘少正,御事出酒誥’,蓋小宰小司徒之類。周制,六官之長曰正,則其貳謂之‘少正’。孔子誅卯,蓋其先必因官以少正為氏,不然則少正卯之官爾。”

故魯如有“少正卯”其人,他起碼為一世卿或世家子弟,相關記載稱其為“亂政大夫”、“魯之聞人”,則其社會地位至少不比孔子低,甚至還要高一些。另外當時魯國實際的執政者為三桓,三桓手下又有許多極有權勢的家臣。由大權旁落之諸侯國君任命的孔子,怎么可能擁有不經任何請示、不用任何理由,就隨意誅殺國之世卿大夫的權力,還公然暴屍三日以製造恐怖氣氛?歷史上有“資格”這樣做的屈指可數。

朱熹《晦庵集》中認為:“若少正卯之事,則予嘗竊疑之。蓋《論語》所不載,子思、孟子所不言,雖以《左氏春秋》內外傳之誣且駁而猶不道也,乃獨荀況言之,是必齊魯陋儒,憤聖人之失職,故為此說以夸其權耳。”唐代學者楊倞在編纂《荀子》時,認為記載此事的《荀子·宥坐》篇以下,是“荀卿及弟子所引記傳雜事,故總推於末”,其內容以兩漢儒者所附入者為多,並不可信。

聞人姓《論語》

《論語》中云:“季康子問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為政,焉用殺?”通觀《論語》中孔子的言行,他對不同道者如“避地”、“避世”的隱士等,都持尊重、同情的態度,即使對“異端”,也只是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閻若璩認為:“蓋聖人行誅,必其人有顯罪與眾棄之。未有出人不意,但為其宿昔奸雄案未具而遽行大戮者也。此穰苴、孫武行兵立威之法,豈聖人為政之道耶?”

王若虛也認為:“以予觀之,(誅少正卯事)殆妄焉耳。刑者,君子之所慎,不得已而後用者,罪不至於當死,其敢以意殺之乎?故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殺一不辜,雖得天下而不為此,聖賢相傳以為忠厚之至者。若乃誣其疑似,發其隱伏,逆詐以為明,逕行以為果,按之無跡,加之無名,而曰‘吾以懲奸雄而防禍亂’,是則申商曹馬陰賊殘忍之術,而君子不貴也。”

徐復觀先生認為:“他(孔子)的倫理思想,實際是以自由精神為基底的。這才賦予以中庸的性格,使‘道並行而不相悖’……在儒家思想中,絕找不出用殺來解決思想異同的因素。”所以從孔子及儒家一貫思想上講,他根本不可能做出如此殘暴的事情來。

劉敞在《公是集》說:“少正卯者,魯之聞人也,與仲尼並居於魯。仲尼之門人,三盈三虛,獨顏淵不去。夫言‘獨顏淵不去’,是閔子騫之徒嘗去之矣。少正卯能使閔子騫之徒去聖人而從己,是少正卯非細人也。夫以閔子騫之智,足以昭善惡、決去就,猶深悅少正卯之義,則少正卯之非細人審矣。……且仲尼與之並居,不能以義服其心,與之立教,弗能使弟子不叛己,是魯國之人,莫不以是人為賢也。民以為賢,仲尼始為政七日而誅之,百姓不知是仲尼嫉賢也?嫉賢而惑民,何以為政?”故曰,魯無少正卯而已矣,如有少正卯,仲尼必不殺也。

王若虛在《滹南集》說:“少正卯,魯之聞人,自子貢不知其罪,就如孔子之說,亦何遽至於當死?而乃一朝無故而屍諸朝,天下其能無議?而孔子之心亦豈得安乎?夫卯兼五者之惡,借或可除,而曰‘有一於人,皆所不免’,然則世之被戮者不勝其眾矣。”

如果少正卯真有能力讓孔門除顏回之外的所有學生都“背叛”孔子,則其智慧、道德必粲然可觀,孔子誅之,其弟子將如何看待孔子之為人?僅靠幾句莫名其妙的解釋,能讓學生心服口服?——“心逆而險”、“行辟而堅”算什麼罪?誰定的罪?標準是什麼?實際造成了哪些傷害?刑法上有此條例嗎?……另外,百姓又怎么看待孔子之為政?所以即便真有少正卯其人其事,孔子為政始七日而之,必然會弄得人怨鼎沸,眾叛親離,怎么可能會在三個月後有“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的治相出現?且孔子平生最惱恨、傷悲的就是為政者誅殺賢者。故此事在情理上可推斷為極荒謬者。

唐順之說:“按下文有父子訟者,同狴(獄)執之三月不決,其父請止,孔子舍之。夫父子訟其大罪,而孔子尚欲化之,使復於善;少正卯為國聞人,其罪未彰,而孔子乃先事設誅,(後)播散其惡。由後為夫子本旨,則其前為非,夫子本旨明矣。”

唐順之提到的“父子同獄”故事,見之於《荀子·宥坐》篇中“誅少正卯”文字之後。他認為二者思想互相矛盾,後者接近孔子仁恕之道,而前者為非。王若虛則對此有另一種解讀,稱“父子同獄”一案,如果兒子有罪,就應加以處罰,無罪就應釋放,你關他們三個月不聞不問乾什麼呢?焉知父親請求撤訴,不是受不了監獄之苦被迫如此呢?如果父親就是不撤訴,孔子怎么辦?難道關他們一輩子?“誅少正卯”和“父子同獄”都不合乎人情事理:“荀卿因此設過正之事以驚世俗,以為眾疑於無罪者而遽誅之,疑於必殺者而卒赦之,操縱無常,開闔不測,此孔子所以異於凡人者。而不知聖人正不如是也。”

故“誅少正卯”一事,“殆書生之寓言,非聖賢之實錄也”。王若虛言:“自三傳而下托聖賢以駕己說者,何可勝數?蓋不足盡信焉。”這句話說出了“誅少正卯”故事虛構成型的歷史內在動力:這是法家讓大名人孔子“粉墨登場”,做戰國時期刑法思想的代言人,尤其是在為秦朝焚坑張目

先秦兩漢思想史研究專家徐復觀在《一個歷史故事的形成及其演進》一文中,經過對《尹文子》、《荀子》、《淮南子》、《說苑》、《孔子家語》、《史記》等書相關記載中語句、辭彙演進的縝密分析,認為此故事,“醞釀於戰國末期的以韓非為代表的法家思想,成立於秦政焚書坑儒之世,盛流傳於兩漢之間,一直到《孔子家語》,故事的演進才算完成。因把《家語》的同一材料竄入《史記》《孔子世家》而故事影響更為擴大。這是與法家思想及專制政治有密切關聯的故事”。而且漢朝以後的儒生在引用此故事時,對少正卯形象的理解也與原始版本有很大出入。

後來徐復觀更認為此故事中個別詞句的源頭來自《管子·法禁》,如云:“行辟而堅,言詭而辯,術非而博,順惡而澤者,聖王之禁也。”與《說苑》中孔子宣布少正卯之五大罪狀相類似:“一曰心辨而險,二曰言偽而辯,三曰行辟而堅,四曰志愚而博,五曰順非而澤。”其他記載亦相仿。徐復觀認為:“必先有此篇《管子》之思想文獻,然後接上《韓非子》上所造之孔子、太公等人物,此故事乃得以成立……而誅少正卯故事系出於法家,乃成鐵案。”

百家姓之複姓

複姓的來歷有幾種情況: 一、由封邑而來。 二、因居地而來。 三、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