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述

崔述

字武承,號東壁,直隸大名府人。

基本信息

介紹

崔述,字武承,號東壁,直隸大名府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舉人。他發憤自勵,專心撰寫《考信錄》。嘉慶十九年(1814年),該書完稿。翌年,崔述不顧年老多疾,自己修訂了全集88卷總目。9月22日,又將自己的書裝為九函,並留下遺囑。二十一年二月,崔述去世,享年77歲。

生平

崔述所著《考信錄》,主要包括《考古提要》、《夏考信錄》、《商考信錄》、《豐鎬考信錄》、《洙泗考信錄》、《孟子事實錄》等,共46卷。除以上考經辨史類著作外,還有《無聞集》、《知非集》、《小草集》等文集16卷。
崔述的著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但由於無裨於科舉,因而淹沒了近百年。20世紀初,日本人將《考信錄》加上標點排印出來,使崔述的學術思想,在日本產生重大影響。不久,學者胡適自海外歸來,倡導新文化運動,作長傳《科學的考古家崔述》。同時,還引起著名學者錢玄同、顧頡剛等的關注,將其著作重新編校出版。從此,崔述之學昌明於世。
 崔述(1740—1816),字武承,號東壁,直隸大名人,乾隆舉人,歷官知縣等。清朝著名的辨偽學者。著作由門人陳履和匯刻為《東壁遺書》,內以《考信錄》三十二卷最令學者注目。
父元森,治朱子之學。先生幼承父學,父語之曰:“爾知吾名汝之故乎?吾素有志於明道經世,欲爾述吾志耳!”年十四,即泛覽群書,里人驚為奇才。時漳決城環,轉徙流連,衣敝糧罄,誦讀不輟。乾隆壬午舉於鄉,嘉慶初,選授福建羅源縣知縣。武弁多藉海寇邀功,誣商船為盜,先生屢平反之;於是奸徒控其擅釋巨盜;台使者故知先生,得免議。鏇調署上杭縣,縣饒關稅,宦閩者視為利藪,先生則以關稅所餘數千金,解充緝盜公費,日食蔬飲粥。繼復反任羅源,邑人迎者萬餘人;乃革弊俗,修文廟,課堵土講學,日昃不遑。嘉慶六年,老病乞休。既歸。往來河北,以著述自娛。
先生之學,考據詳明如漢儒,而未嘗墨守舊說而不求其心之安;辨析精微如宋儒,而未嘗空談虛理而不核乎事之實。其所著書有《考古提要》二卷,《上古考信錄》二卷,《唐虞考信錄》四卷,《夏商考信錄》各二卷,《豐鎬考信錄》八卷,《別錄》三卷,《洙泗考信錄》四卷,《余錄》三卷,《孟子事實錄》二卷,《考古續說》二卷,《附錄》二卷,是為《崔氏考信錄》。其自敘曰:“述自讀書以來,奉先人之教,不以傳注雜於經,不以諸子百家雜於經傳。久之,始覺傳注所言,有不盡合於經者;百家所言,往往有與經相背者;於是歷考其事,匯而編之,以經為主,傳注之與經合者則著之,不合者則辨之;而異端小說不經之言,則辟其謬而刪削之。題曰《考信錄》。”其與《考信錄》相輔者,別有《王政三大典考》三卷,《讀風偶識》四卷,《尚書辨偽》二卷,《論語餘說》一卷,《讀經餘論》二卷,《五服異同匯考》三卷,《易卦圖說》一卷,《與翼錄》十二卷,惟《春秋類編》四卷未成。
先生嘗自述其著書之旨曰:“古人之學貴精,後人之學貴博,故世益古則取捨益慎,世益晚則採擇益淆。而文人學士又好議論古人是非,而不復考其事之虛實,不知虛實既明,則得失是非昭然不爽。故今為《考信錄》,專以辨其虛實為先務。凡無從考證者,輒以不知置之,寧缺所疑,不敢妄言以惑世。若摘發古人之誤,則必抉其致誤之由,使經傳之文不致終晦。”至其書之凡例,則見於《考古提要》中,其言曰:“漢初傳經,各有師承,傳聞異詞,不歸於一,於戰國處士說客之言,難於檢核,流傳既久,學者習熟見聞,不復考其所本,但以為漢儒近古,其言必有所本。近世諸儒,類多掇拾陳言,盛談心性,以為道學,而於唐虞三代之事罕所究心;復參以禪學,自謂明心見性,反以經傳為膚末;而向來所沿之誤,遂莫復過問。而淺學之士,一語一言,必據秦漢之書;見有駁其失者,則攘臂而爭,但殉其名,莫窮其實;故舛誤乖剌,罔可詰窮。”又謂:“凡人多所見則少所誤,少所見則多所誤。而凡人之情,好以己度人,以今度古,以不肖度聖賢;至於貧富貴賤,南北水陸,通都僻壤,亦莫不在相度;往往逕庭懸隔,而其人終不自知,故以戰國秦漢之人,言唐虞三代之事,有移甲為乙者,有以今度古者。加以戰國之時,說客辯土往往借物以寓意,後世以虛言為實事,篤信不疑,故有古有是語未必有是事者,如《列女傳》采漆室之女是也。亦有古有是語而相沿失其真解者,如以羲和日馭為御車之御是也。非惟秦漢之事多誤也,即近代之書,述近代之事,其誤者亦復甚多。舉是以推,則古書所紀聖賢之事,其有年世不符者,均不可盡憑。又非惟漢儒多信戰國策士寓言也,即前人所言,本系實事,而遞傳既久,因以致誤。舉是以推則古史既亡,若僅據傳記,古人之受誣者豈可勝道?蓋傳記之文,有傳聞異詞而致誤者,有記憶失真而致誤者,有兩人分言而不能悉符者,有數人遞傳而失其本意者,又有因傳聞異傳遂誤而兩載者。後人之書,又往往因前人小失,巧為曲全,互相附會,以致大謬於事理。學者不察其致誤之由,遂信其說為固然,不敢少異,良可嘆也!”又謂:“二帝三王,去今甚遠,言語不同,名物各別;且易竹而紙,易篆而隸,遞相傳寫,豈能一一得其真?故漢人說經,多出於意度;漢代以後,兼從事於作偽,致帝王聖賢之行事為異說所誣淆;雖有聰明俊偉之才,亦俯首帖耳,莫敢異詞。故辨異端於戰國之時易,辨異端於兩漢之世難,辨異端於唐宋之世尤難中之難。蓋人之信偽也久矣,但震其名而不復察其是非。此考信所由難也。”復謂:“經傳之文,賢哲之語,亦往往過其實;學者惟當求其意旨所在,不必泥詞而害意。況傳雖美不可合於經,記雖美不可齊於經;後世廢經而崇記,故古制雜亂不可考,本末顛倒,於斯而極。”——此皆闡前人所未發。
先生卒於嘉慶二十一年,年七十有七。弟子陳履和刻其遺書。日本人那珂通世復刊其遺書。
崔東壁(述)的《考信錄》,雖非為辨偽而作,但他對於先秦的書,除《詩》《書》《易》《論語》外,幾乎都懷疑,連《論語》也有一部分不相信。他的勇氣真可佩服。此外諸家筆記文集中辨偽的著作不少,不能盡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