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姬姓,出自黃帝裔孫大由之後代傅鸞,屬於合姓為氏。上古時期,黃帝的裔孫大由(唐侯丹朱之子)被封於傅邑(),故其一部份子孫便以地名稱為姓氏,稱傅(付)氏。由於該支傅氏出自黃帝裔孫大由的封地傅邑,因此屬於以居邑名為氏。
傳至大始祖傅騰宵,為明朝翰林院庶吉士,妻謝氏,生六子。次子傅鸞,號鳴鳳者,即劉傅氏之始祖。
傅鸞應廣東都堂韓榜之召,於明孝宗弘元年戊申歲(公元1488年),帶了妻子杜氏,背了嬰兒,與胞弟一起從福建上杭縣城關珠璣巷遷往廣東廉江市、化州市和廣西陸川縣交界處的“山底”(地名)開基。由於旅途遙遠,傅鸞邀請了同巷居住的盟兄劉榮相伴,千里跋涉,歷經風雨,當他們才走到廣東韶州府境內時,傅鸞不幸患病而逝,遺下了寡婦孤兒。
傅鸞的胞弟與盟兄劉榮繼續陪著杜氏帶了遺孤傅麗川,歷盡辛苦,終於到達廣東廉江地區的山底(今廣東廉江石角鎮山腰管理區)。不久,杜氏由於身心交瘁,一病不起,盟兄劉榮便擔起了“託孤”的責任。
當傅麗川長大成人後,為了回報養父劉榮的承危撫育之恩,便一身承二姓宗祧。從此百家姓中新增了“傅劉”這個實際以二姓相合的複姓(合姓)。
有一年,劉傅氏二世祖萬金(傅麗川)上京考試,報名時即寫“傅劉萬金”。考官大惑不解,問他:“百家姓里哪有此姓?你為什麼這樣寫?”傅劉萬金把原委說過一遍後,考官很認真地說:“生身不如養身大,生身父母能生你,他(她)們早逝,無法盡父母之責,將你養育成人長志,故養身父姓應放在生身父姓之上,也就是說應將“傅劉”二字倒過來,即劉傅(劉付)。
傅劉萬金點頭稱是,當即將自己的姓名改為劉傅萬金。從此,劉傅氏複姓延續至今。
至1987年5月,劉傅氏族人已修了四次族譜,傳十九代,現有裔族五萬餘人,為廉江大姓。劉傅氏族人在廣東省的廉江市、化州市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陸川、浦北、防城、寧明、上思等縣繁衍,還有遠播台灣省、海南省和海外者。
劉傅氏宗祠是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祠堂,曾是粵桂邊區紅軍游擊隊的重要活動據點。該祠已於1987年12月被廣東省廉江市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少年革命歷史教育基地。
遷徙分布
劉傅氏複姓已有悠悠五百多年的歷史,代代相傳,繁衍生息,發展最快者,已有二十七代(現居住在廣東省化州市長歧鎮下山村委會劉傅村),至今據族譜的不完全統計,全族已有洋洋十萬餘眾。主要居住在廣東化州、廉江兩市和廣西陸川、防城、博白等縣市及海南省三亞、海口、儋縣等地,並散居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新疆、西藏、黑龍江、內蒙古、北京、上海等全國各地(包括台灣、香港、澳門),美國、加拿大、法國、前蘇聯、德國、南亞各國都有劉傅氏族的足跡。而在百家姓氏書里仍未見劉傅氏的席位。廣東省青年作家、化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劉傅永堅曾在國家級刊物《詩詞》發表一篇題為《遠行》的詩歌,該編輯竟誤把他作為“劉付”和“永堅”兩個人的名字刊出。不久,他又在北京《中國監察報》發表一篇文章,編輯卻當作姓“劉”的,則刊上“劉永堅”,這說明姓氏書里沒有編入“劉傅”複姓,而造成人們誤解所致。
五百多年前,當時粵桂兩省地大人稀,明弘治年間(公元1448年),廣東都堂(省府)放榜,招新民開拓疆土。原籍福建汀川府珠璣巷大城垌村的傅姓十三代傅鸞,素有遠志,他攜妻帶幼兒回響朝廷的號召,偕胞弟,並邀盟兄劉榮夫婦作伴,前往廣東承墾高涼產業,不料行至韶州府翁源縣藍青鋪,傅鸞突然病逝,其妻杜氏意志堅強,料理丈夫喪事後,將始祖骸骨火化,盛於小瓶。他(她)們又不辭勞累,繼續跋涉至高州府石城縣山底鄉(今廉江市石角鎮山腰村委會),盟兄劉榮夫婦住竹山村,杜氏帶幼兒住山壙尾村。後來,起胞弟尋得化州陸傳嶺(今廣東化州市平定鎮低坡村委會堝兒村),他本想攜嫂遷居,但嫂有異議,她覺得顛沛流離多年,現家搬遷已定,且家宅祖墳俱安在此,不願遷往。第二年,夫弟獨自遷往陸傳嶺,別開基業。而傅鸞妻杜氏母子相依為命,安居舊宅,撫育幼子,艱辛創業,勤儉持家,無奈積勞成疾,不久杜氏又病逝,夫弟聞訃奔喪,盡禮斂殯,他深恐侄子孤苦零丁,本想親自攜侄撫養,但考慮到彼此各立門戶,天各一方,勢難兼顧,適逢盟兄劉榮無子繼後,便將幼侄托其撫育成人,即劉傅二世祖萬金(傅麗川)。傅麗川念及劉榮提攜撫育之恩,心存感激,逐以一身承兩姓,啟姓傅劉氏。
姓氏探究
據傳說,有一年,劉傅族二世祖萬金上京考試,報名時即寫“傅劉”,考官大惑不解,問他:“百家姓里哪有此姓?你為什麼這樣寫?”萬金再把原委說過一遍後,考官說:“生身不如養身大,生身父母能生你,他(她)們早逝,無法盡父母之責,將你養育成人長志,故養身父姓應放在生身父姓之上,也就是說應將“傅劉”倒過來,即“劉傅”(劉付),劉傅氏二世祖萬金點頭稱是,立即將姓氏改為“劉傅”。從此,劉傅複姓延續至今。劉傅氏族人勤儉樸實,教子訓孫有方,待人寬厚,剛毅果敢,尚文好學,文才武略,人才輩出。幾百年來,僅粵西化州、廉江兩市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等地,計出有進士四人(劉傅美、劉傅泰、劉傅演、劉傅宣),中舉者兩人(劉傅玉梅、劉傅□),先後擔任地方重點中學校長五人(化一中三人,廉江中學和廣西陸川中學兩人),出任縣長者四人,廳級官員六人,將軍兩人,專家教授數十人,留法留蘇學士多人,留美學士六人,研究生、大學生數以千計。
民國時期知名人士劉傅騏,是化州市合江鎮同志堡華祝美村人,是早期中國共產黨員。他1921年留學法國巴黎大學勤工儉學,結識了周恩來、朱德、董必武、李富春、鄧小平等人,並與這些人相交甚好。不久,他參加了共產主義青年團,進行革命活動,1923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與周恩來、陳延年、李富春等同屬旅歐支部,1925年,劉付騏從法國巴黎大學畢業,即被共產黨選送到莫斯科東方(中山)大學深造,攻讀馬列主義。1927年,劉傅騏學成,受黨的派遣回國,曾先後任廣寧縣特派員和南路特委委員及南路農委委員,還直接參加了張太雷、葉挺、聶榮臻、葉劍英等領導的舉世矚目的廣州起義。革命低潮時,他曾秘密回到家鄉合江,組織農民革命活動,曾先後任廣西陸川中學和化一中的校長及陸川縣縣長,高州七區文化視察。在職期間,積極支持學校和地方共產黨革命活動,還挽救了許多革命志士,劉傅騏的革命業績,為劉傅氏族和中華民族增添了光輝的一頁。
在抗日和解放戰爭中,廣東化州、廉江和廣西的劉傅族很多人搞地下共產黨工作,不少人參軍參戰,打游擊,為人民革命事業作出了很大的犧牲和貢獻。
總之,劉傅氏複姓來歷坎坷複雜,歷史悠久,人才之多,貢獻之大,人口之眾,居住之廣都不亞於其他姓氏。因此,劉傅氏複姓在百家姓里也無疑應占一席之位。
郡望
羅州:即廣東省湛江市屬廉江市。廉江地處雷州半島北部,粵佳邊界,扼粵佳兩省交通要衝。廉江,古稱羅州。始建前在秦朝時期屬象郡地。漢朝時期屬合浦縣地。晉朝時期屬高涼郡高涼縣地。南朝宋、齊時期為高涼郡羅州縣地。南朝梁、陳時期為羅州高興郡石龍縣地。隋朝時期屬高州高涼郡石龍縣地。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析石龍縣建石城縣,屬羅州,唐玄宗天寶元年,以濂江河取名,易名為濂江縣。南漢時期屬羅州。宋太祖開寶五年(公元972年)廢羅州並廢濂江、乾水縣,劃入吳川,屬辯州,宋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改辯州為化州。南宋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76年),復析吳川西鄉置石城縣,屬化州,元朝時期屬化州路。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屬化州府,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屬化州,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屬高州府,清朝時期屬高州府。民國元年~三年(公元1912~1924年)屬高州道;民國三年改石城縣為廉江縣,屬高州道;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廢除道制,屬高州善後處;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屬高雷廉欽瓊崖羅陽八屬聯軍總指揮部;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八屬聯軍全部覆滅後,屬廣東南路行政公署;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屬廣東省第七行政區公署;民國三十八年至新中國成立前夕(公元1949年),屬廣東省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11月11日廉江縣城解放,屬廣東南路專員公署;1950年9月屬高雷專區;1952年11月屬廣東粵西行政區;1956年2月屬廣東省湛江專區;1959年1月,廉江、遂溪、海康(南渡河以北部分)三縣合併為雷北縣,屬廣東省湛江專區;1960年11月雷北縣易名為雷州縣,屆廣東湛江專區:1961年3月撤銷雷州縣,恢復廉江、遂溪、海康三縣。按原縣區域分治和歸屬;1978年9月屬廣東省湛江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9月實行市領導縣體制,屬湛江市;1993年12月經國務批准,廉江撤縣設市(二類市),歸廣東省直轄,並委託湛江市代管。家乘譜牒
廣東廉江石角鎮劉傅氏族譜,清朝年間木刻版,1978年第四次修訂鉛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廣東省圖書館、廣東省廉江市石角鎮劉傅氏宗祠。歷史名人
劉傅麗川:(生卒年待考),字萬金;汀川府人(今福建長汀)。劉傅氏肇姓始祖。有一年,劉傅氏二世祖萬金上京考試,報名時即寫“傅劉”。
考官大惑不解,問他:“百家姓里哪有此姓?你為什麼這樣寫?”
傅劉萬金把原委說過一遍後,考官說:“生身不如養身大,生身父母能生你,他(她)們早逝,無法盡父母之責,將你養育成人長志,故養身父姓應放在生身父姓之上,也就是說應將“傅劉”二字倒過來,即劉傅(劉付)。
劉傅萬金點頭稱是,立即將姓氏改為“劉傅”。從此,劉傅氏複姓延續至今。
劉傅騏:(公元1895~1953年),又名楚才;廣東化州合江鎮同志堡華祝美村人。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
劉傅騏1915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化城中學,1918年8月考取廣州法政學堂。1919年,他在廣州積極回響北京爆發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組織罷課,帶頭上街散發傳單,向市民演講,宣傳革命道理。
為了尋求革命真理,劉傅騏這些1921年到法國參加勤工儉學,就讀巴黎大學。留學期間,他如飢如渴學習馬列主義理論,並結識了周恩來、朱德、董必武、李富春、鄧小平等人。不久,他在法國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3年4月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並與周恩來、陳延年、李富春等人同屬旅歐支部。1925年春,他於巴黎大學畢業後,又被黨組織送到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山大學)深造,系統學習研究馬列主義理論和革命實踐經驗。
1927年春,劉傅騏學成,受黨的委派,從蘇聯回到廣州進行革命活動,並被中共廣東省委作為特派員秘密派往廣東的廣寧縣擔任黨的領導工作,後又被委任為南路特委委員和農民革命委員會委員,為革命奔波於南路各縣。
1927年10月,他奉命回廣州與張太雷、葉劍英等人商討廣州起義事宜。12月11日,他直接參加了由張太雷、葉挺、聶榮臻、葉劍英等領導的舉世矚目的廣州起義。由於敵我力量懸殊,起義失敗,黨組織受到嚴重破壞,革命處於低潮時期,劉傅騏到處找黨組織,沒有與黨聯繫上,還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多次追捕,在極端困難情況下,他輾轉各地,總想找到為黨工作的地方,他曾秘密回到家鄉,組織合江家鄉民眾開展革命活動。當地民眾匯入時代洪流,與革命同呼吸共命運,一時之間,當地革命活動風起雲湧。後來,劉傅騏把原家鄉的“桐梓嶺城(堡)”改名為“同志堡”,以表示要把家鄉作為革命堡壘,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信心和決心!“同志堡”也就因此得名,它象徵著堅強的革命堡壘。
在劉傅騏的影響下,大革命時期,山底天堂出現了農運積極分子劉傅明華,1943年至1949年間,劉傅騏所在村有劉傅琳、劉傅翠雲、劉傅梅等十多人參加了革命工作,不少村民為地下黨、游擊隊轉送情報,散發傳單,看風放哨及籌糧做飯等。後來他們中不少人成為革命骨幹,加入了共產黨,使該村一度成為革命搖籃。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劉傅騏曾任廣西陸川縣縣長,陸川中學和化一中的校長,期間他積極支持黨在學校和當地開展秘密的革命活動,保護和救出了許多共產黨員和民主進步人士,還培養了一批批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他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作出了積極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當時的錯誤政策和路線鬥爭,劉傅騏在1952年被錯定為歷史反革命、叛徒而鋃鐺入獄,1953年在監獄中逝世,終年僅五十八歲。
1985年經中共黨組織審查清楚,為劉傅騏平反昭雪,恢復了名譽。
劉傅騏是化州最早的共產黨員,他的一生艱苦樸素,平易近人,好學上進,遠涉重洋尋找真理,廣交朋友,堅持真理,不怕迫害,為拯救中華民族奮鬥終生。
劉傅海元:(公元1958~今),廣東化州人。著名現代作家。
畢業於雷州師專。1984~1992年在化州笪橋中學任教,1992年至今在化州良光中學任教。
1987年始寫作,先後在《茂名日報》、《深圳特區報》、《廣西文學》、甘肅《飛天》、湖北《今古傳奇》、雲南《滇池》等刊物發表作品。其中《下棋》一文獲全國教師散文徵文大賽一等獎,《父親》獲全國教師散文徵文大賽二等獎。
1996年加入茂名市作協,1998年加入茂名市教育作協兼任理事,2005年加入廣東作協。2003年著書《歲月留痕》。
劉傅永堅:(公元1968~今),廣東化州人。著名現代作家。
廣東省化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1991年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2000年在職研究生畢業。現是廣東作協、中國報告文學學會、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化州市作協副主席。
著有詩集、散文集、評論集、報告文學集、人物傳記等五部。在全國七十多家刊物發表詩歌、小說、散文、報告文學、評論、歌詞等五百多篇(首),計一百餘萬字。
曾獲中國文聯、《中國文藝家》雜誌社等單位舉辦的“世紀之光”文學大賽詩歌二等獎,中國作協和《人民文學》舉辦的優秀報告文學二、三等獎,中國文學基金會舉辦的“中流砥柱”徵文二等獎,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和中國散文學會等舉辦的“中國世紀大採風”報告文學大賽金獎,《中國作家》舉辦的“共和國頌聲”徵文二等獎,全國微型文學大賽佳作獎等二十餘個獎項。
友好情緣
廣東省廉江市石角鎮有兩個相鄰的村,一個叫山腰村,一個叫竹山村,這兩個村分別住著劉傅和劉姓兩個家族。
據劉傅族譜記載,明朝後期,劉傅姓的祖先傅鸞和結拜兄弟劉榮兩家一同從福建南遷,途中傅鸞不幸病故。劉榮一家幫助傅鸞遺孀杜氏和幼子傅麗川處理好後事,又帶著孤兒寡母繼續南行,來到廣東省廉江市石角鎮竹山村安頓下來。
在劉榮一家幫助下,傅麗川長大成人,並在鄰近的山腰村成家立業。杜氏和傅麗川為感謝劉榮一家再生之德,就將劉姓冠在傅姓之前,傅家後代此後都以劉傅為姓。
劉傅家族和劉氏家族在石角鎮這塊土地上共同生活了500多年,在抗日戰爭時期,兩家共御外辱;在和平建設年代,兩家互敬互助、禮尚往來。在石角鎮及周邊地區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氣。
如今,劉傅和劉氏兩家建在一起的宗祠已成為湛江市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來自海內外的兩姓後代也時常回來尋根問祖,互訪鄉鄰,兩個家族世代友好的傳統仍在代代延續。
原考
山底劉傅複姓原委考
山底劉傅源於二世麗川,五世六公(玉侖)注以原考,撰文如下:
大始祖前明翰林院庶吉士諱騰霄,號雲衢,傅姓。祖妣謝氏,產我始祖昆弟六人,長諱鵬,次諱鸞號鳴鳳,即我始祖也,三諱鵾,四諱鷲,五諱鸈,六諱成。原籍福建省汀州府上杭縣珠璣巷大城垌村。在谷籮塘有祠宇三座,每年春秋二祭,定於二、八月初十日為期。
明季,兩粵地廣人稀。弘治戊申年,廣東都堂韓榜,招新民開拓疆土,移文到籍。我,始祖素有遠志,遂請遣發給文憑,承墾高涼產業。偕弟鸈公,離鄉就道,猶屢兄弟遠遷,未免孤寂,因邀盟兄劉氏諱榮作伴。不料,行抵粵之韶州府翁源縣藍青鋪,竟齎志而歿,只遺一子,即二世祖麗川公也。爾時幼子呱呱,尚且懷抱,安宅未卜,旅次堪悲。幸祖妣杜氏,矢志柏舟,撫育孤兒,智識高深,艱難善處,權將祖骸火化,藏諸小瓶,以便攜帶,不辭跋涉,隨同夫弟鸈公夫盟兄榮公,繼續前行。直至高州府石城縣之山底鄉,榮公卜居竹山村,我祖妣同鸈公,擇山塘美村老屋場而家焉。自是卜葬祖骸,創建屋宇,開闢田疇,衣食居住略為完備。方慶爰得我所,蕃昌可期,子孫萬世之業從此基矣。鸈公篤信青鳥術,好覽山水,不斯以地為滿志,復尋得化州陸傳嶺,見其山川秀麗,堪稱聖地,又擬攜嫂侄遷居。惟我祖妣以為由閩播遷,驚魂甫輯,且祖骸葬於斯,廬舍又建於斯,遂安基斯土,不願以叔偕行。而鸈公智切遠謀,另圖發展,越二年再遷化州陸傳嶺,別開基業。
我祖妣母子相依,安居舊宅,勤儉成家,創業垂統,其締造之功偉矣。無奈積老成病,未幾逝世。鸈公聞訃奔喪,盡禮殮殯,深恐猶子零丁孤苦,難以成立,原擬親自攜帶,但久經各立門戶,天各一方,勢難兼顧。適盟兄榮公妣陳氏,未有子嗣,因將幼侄托其撫養。而榮公夫婦,念切盟誼,慷慨受託,管教成人。我二世祖,思榮公提攜撫育,恩同罔極,義不能忘,遂以一身承二姓宗祧。劉傅複姓實始於此。
茲特將複姓原委,弁之編端,俾後人知所由來而思,所以發揚光大之,且供異日輯姓氏錄者有所參考焉。
崇禎二年歲次已巳仲春月穀旦廩生五世孫暹薰沐謹識。
百家姓之複姓
複姓的來歷有幾種情況: 一、由封邑而來。 二、因居地而來。 三、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