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離姓

鍾離姓

鍾離姓的源流可以直接追溯到春秋時代宋微子所建的宋國,算起來是商湯的子姓後裔。由於其始祖曾食采於一個叫作鍾離(今安徽臨淮關一帶)的地方,所以子孫才會“以邑為氏”,開始以“鍾離”或“鍾”為姓。換言之,長久以來為大家所熟悉的複姓“鍾離”及單姓“鍾”,實際上是血緣相同的一家人。

姓氏源流

鍾離(Zhōng lí 鍾離)源出有二:
1、出自嬴姓,以國名為氏。周代時,伯益的後人有封國鍾離國(在今安徽省臨淮關一帶),春秋時鐘離國被楚國所滅,國人遂以原國名命姓,稱鍾離氏
2、出自子姓,以地名為氏。春秋時宋桓公的兒子敖在晉國任職,敖的孫子伯宗為晉國大夫因勇於直言為三郄所害,他的兒子州犁逃到楚國,任楚太宰,食采鍾離,他的後代子孫遂以居住地命姓,稱鍾離氏。
得姓始祖:微子。微子是商紂王帝辛的庶兄,最初封在微(在殷墟附近),故稱微子,原為太子,理當繼帝位。周武王克商滅紂後,封微子於宋國,這樣微子就成為宋國的開國君主。宋第十九位君主桓公有曾孫名伯宗,在晉國任大夫,被稱為“晉之賢者”,但因直言敢諫,得罪執政的權貴郄氏,結果被殺。伯宗的兒子州犁逃奔到楚,後來貴為太宰,食采於鍾離,其後世子孫以居地“鍾離”為氏,是為鍾離複姓(同時分出一支單姓鍾氏),他們都尊微子為鍾離(鍾)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缺)鍾離姓在大陸與台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鍾離姓起源於祖宗宋微子。複姓“鍾離”和單姓“”原是一家人,複姓“鍾離”居住在一個叫作鍾離的地方,即今天的安徽省鳳陽一帶;而單姓鍾源居潁川,在現在的河南省境內。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的記載,鍾姓是宋微子的後代。桓公的曾孫伯宗在晉國當官,生了兒子州黎,在楚國當官,食采於鍾離,就以鍾離為氏,子孫有複姓鍾離氏、單姓鍾氏。楚國有鍾儀,鍾建,鍾子期,與伯牙為友,項羽的部將有鍾離昧,鍾離昧子接,單姓鍾氏,居於潁川長社。而根據《通志·氏族略》記載,鍾離姓是晉國伯宗的後代。伯宗是晉的賢士,因為卻氏所潛被殺,伯宗的兒子伯州黎逃奔楚國,邑居於鍾離,就是濠州,子孫以邑名為氏。鍾離複姓望族居會稽(今江蘇省南部及浙江省西部一帶)、穎川(今河南省許昌一帶地區)。

歷史名人

鍾離春:戰國時人,她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醜女。額頭前突,雙眼下凹,鼻孔向上翻翹,頭頗大,發稀少,頸部的喉結比男子的還要大,皮膚黑紅。她雖然樣子難看,但志向遠大,學識淵博。當時執政的齊宣王政治腐敗,國事昏暗,性情暴躁,喜歡吹捧。鍾離春為了拯救國家,冒著殺頭的危險,當面一條條地陳述了齊宣王的劣跡。並指出若再不懸崖勒馬,就會城破國亡。齊宣王聽後大為感動,把鍾離春看作是自己正身、齊家、治國的一面鏡子。後來,這位身邊美女如雲的國王,竟把鍾離春封為王后。

鍾離昧:漢朝人,是項羽的大將,素與韓信交好。項羽死後,投奔楚王韓信。高祖劉邦得到訊息,韓信謀反,同陳平商議,要韓信逮捕鍾離昧。有人告訴韓信,如果把鍾離昧斬首,去見高祖,自然無患。於是韓信召鍾離昧商議,鍾離昧說:“高祖不攻打楚國,是因為我在楚國,如果你捕我獻媚,今日我死,明日你亡。”說罷,拔劍自刎。韓信帶著鍾離昧的頭去見高祖,高祖即令武士逮捕韓信。韓信說:“狡兔死良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鍾離意:字子阿,漢代會稽人,永平年間(58-75年)做了魯國的相。到任後,他拿出自己的錢一萬三千文,交給了戶曹孔,讓他修孔子的車子;他還親自到孔廟去,揩拭桌子、坐席、刀劍、鞋子。有個男張伯,在堂下除草時,從泥土裡撿到了七塊玉璧。張伯把一塊藏在懷裡,拿六塊稟報給鍾離意。鍾離意命令主簿把它放在桌子前面,孔子傳授學業的講堂前的床頭有一個懸掛著的瓮,鍾離意召見孔,問他:“這是什麼瓮?”孔回答說:“是孔夫子的瓮。裡面裝有丹書,人們沒有敢打開他的。”鍾離意說:“孔夫子是聖人。他之所以留下這瓮,是想把它掛在這兒讓後代的賢良來看。”接著就把它打開了,從裡面得到一塊帛書,上面寫著:“後代研究我著作的,是董仲舒。保護我車子、開戶我書箱的,是會稽人鍾離意,玉璧有七塊,張伯私藏了其中的一塊。”鍾離意就召來張伯,責問他說:“玉璧有七塊,你為什麼要藏掉一塊呢?”張伯磕頭求饒,馬上把一塊玉璧交了出來。

鍾離權:號和穀子,一號真陽子。唐朝人。生而奇異,長相俊美,有一把大鬍子,身長8尺余。傳說他遇老人授仙訣,又遇華陽真人、上仙王玄甫,傳道入崆峒山。後成為八仙之一。民間成為漢鍾離。

鍾離瑾:字公瑜,宋代廬州合肥人。進士出身,初為簡州推官,通判益州。後官德化知縣。將嫁女兒時,買回個婢女卻是前任知縣的女兒,他便與女兒一樣嫁了出去。夜裡夢見一個穿綠衣的大夫來感謝他,並說:“我向上帝請求,讓您的子孫世世代代食俸祿。”仁宗時,官至龍圖閣待制,擢開封府推官,出提點兩浙刑獄。後徙淮南轉運副使,歷京西、河東、河北轉運使,改江、淮制置發運使。天聖八年三月(1030年),除龍圖閣待制權知開封府。未逾月,得疾卒於任。

鍾離牧,漢末三國人物。 字子乾,三國時會稽郡山陰縣人,東吳將領,漢尚書僕射鍾離意七世孫。

早年事跡
鍾離牧早年曾在永興縣居住,並在當地親自耕種二十畝稻米。稻米將近成熟時,就有一個縣民向鍾離牧聲稱土地是他的,要他交出土地和稻米;鍾離牧自願交出。永興縣長聽後,即收捕該名縣民,要依法處罰他,但鍾離牧卻為他請罪。縣長說:“君慕承宮,自行義事,仆為民主,當以法率下,何得寢公憲而從君邪?(你想要仿效承宮行義舉,但我是人民的首長,應當以法治縣,怎可以枉法順從你?)”鍾離意卻說:“此是郡界,緣君意願,故來暫住。今以少稻而殺此民,何心復留?(這裡是會稽郡內,我因著你的意願才來暫住。你現在卻因少許稻米而殺這個人,我還怎能有留在這兒的心?)”鍾離意說後即收拾行裝而回故鄉,縣長親自追回,並將那人釋放。那人感到十分慚愧和畏懼,親自將那些稻米收成所得的六十斛白米都送還鍾離牧,但鍾離牧不收。那人就將米放在路旁,沒有人敢擅取。鍾離牧的名聲由此而起。
安定山越
後鍾離牧任郎中。赤烏五年(242年),補太子輔義都尉,遷南海太守,任內曾越郡界討伐高涼縣的盜賊仍弩和招安在揭陽縣擾攘了十多年的曾夏盜賊集團。後來任丞相長史,再轉司直,後又遷中書令。此時建安、鄱陽和新都三郡山越人作亂,鍾離牧被任命為監軍使者,出兵討平。亂民首領黃亂、常俱等都派出他們的部眾為東吳服兵役。鍾敵牧因功封秦亭侯,官拜越騎校尉。
安定邊境
永安六年(263年),曹魏攻滅蜀漢,當時有人認為在吳蜀邊境武陵郡的五谿夷族可能會叛亂,鍾離牧於是被任命為平魏將軍,領武陵太守,到當地鎮守。此時曹魏亦派漢葭縣長郭純試守武陵太守,並領涪陵人民入遷陵縣境,並駐屯赤沙,用以引誘五谿夷族;部份夷族回響郭純,更進攻酉陽縣,震驚武陵郡。鍾離牧於是領兵連夜依山險行,斬殺叛民魁帥和其支黨共千多人,郭純的部眾因五谿變民被擊潰而解散,成功平定五谿的叛亂。平定之後轉公安督、揚武將軍,封都鄉侯。後又徙任濡須督。後又以前將軍假節,領武陵太守。鍾離牧在任內逝世,死時家無餘財,士民都思念他。
評價
三國志評論為:“鍾離牧蹈長者之規”。
鍾離駰:“牧必勝我,不可輕也。”
始興太守羊衜評論為:“鍾離子乾吾昔知之不熟,定見其在南海,威恩部伍,智勇分明,加操行清純,有古人之風。”
家庭
父親
鍾離緒,東吳樓船都尉。
兄弟
鍾離駰,鍾離牧之兄。少年時與謝贊、顧譚齊名。
子女
鍾離禕,嗣子。鍾離牧死後代他領兵。
鍾離盛,鍾離牧次子,東吳尚書郎
鍾離恂,東吳偏將軍,鎮守西陵。晉滅吳之戰時領水戰抵抗,戰死。

鍾繇,姓氏縮短為鍾姓,三國時期曹魏文臣之一。 字元常,(151年-230年)豫州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三國時曹魏政權的大臣,鍾皓曾孫,鍾毓、鍾會之父。

鍾繇鍾繇

30歲時獲推舉為孝廉,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時任廷尉正、黃門侍郎,董卓部將李傕、郭汜攻破長安,挾持獻帝之後勸李、郭接受曹操上書,維持漢室和曹操的關係。興平二年(195年)與尚書郎韓斌策劃獻帝脫逃,因功拜御史中丞,受荀彧舉薦,遷侍中、尚書僕射,封為東武亭侯。
建安二年(197年),馬騰、韓遂相爭,曹操因伐呂布無暇分身,上書奏請侍中鍾繇守司隸校尉。鍾繇到長安之後送書給馬騰和韓遂陳述利害,馬和韓臣服獻帝,送子為質。官渡之戰時,送兩千餘馬匹給曹操,曹操譽之為“昔蕭何鎮守關中,足食成軍,亦適當爾”。建安七年,匈奴單于欒提呼廚泉在平陽叛亂,鍾繇率軍圍困,袁尚遣鍾繇外甥河東太守郭援和并州刺史高幹率軍到河東,鍾繇遣參軍張既、馮翊、傅乾說服馬騰來援,馬騰遣子馬超、部下龐德夾擊,斬郭援,降服單于。後因治理洛陽有功,曹操上書封為前軍師。潼關之戰中率軍伐張魯,引起馬超、韓遂起兵叛亂,劉璋疑懼,被張松說服請劉備入蜀。
曹操死後任大理,遷相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魏諷謀反。鍾繇因舉薦魏諷而被免職。曹丕即位之後,復為相國,遷太尉,與司徒華歆、司空王朗並稱三公。因膝蓋有病,開三公入朝不拜之先河。黃初七年(226年)升太傅。太和四年(230年)逝世,曹睿前往弔唁,諡號成侯。子鍾毓繼爵位。
鍾繇也是當時著名書法家,據說楷書就是他最初衍化出來的。在書法方面,與王羲之並稱“鐘王”,其書體稱為“鐘體”,衛夫人、王羲之的師承。

鍾會,姓氏縮短為鍾姓,三國時期曹魏將領之一。

簡介

鍾會(225年-264年),字士季,潁川長社(今中國河南省長葛東部)人。三國後期曹魏名將,並與鄧艾,諸葛緒等人滅掉蜀漢。是太傅鍾繇的小兒子。魏國重臣鍾毓之弟。歷來曾在魏國擔任重要官位,包括有鎮西將軍,司徒,魏元帝時並封他為縣侯。
在正始年間,擔任過秘書郎的職務,後來升遷至尚書、中書侍郎。高貴鄉公即帝位時,賜與他關內侯的爵位。
鍾會跟隨大將軍司馬師討伐毌丘儉叛亂時,擔任知密事一職。接著司馬師在許昌過世,遂由司馬昭接掌大軍。後來鍾會隨著大軍回到雒水南部駐守時,又升遷做黃門侍郎、並受封東武亭侯的爵位,有三百戶的食邑。
魏少帝甘露二年時御駕親征,率領司馬昭和鍾會去討伐在壽春叛亂的諸葛誕,後來鍾會使用計謀,讓壽春城內各將領彼此分裂,接著壽春就順利攻下了。大軍凱鏇而歸以後,朝廷要鍾會晉升為太僕,但他堅辭不受。於是就用中郎的身份在大將軍府擔任記室一職。又因為他討伐諸葛誕有功,要被封為陳侯,但又多次不肯接受。於是皇帝就下昭表揚他功成不居的處事態度。
後來,鍾會被升遷做司隸校尉。魏元帝景元三年,司馬昭任命鍾會當鎮西將軍,假節鉞,並且掌管關中的所有軍事。同年的十二月間,皇帝下詔任命鍾會為司徒,並且進封他為縣侯,增加一萬戶的食邑,另外還封他的兩個兒子為亭侯,各給予一千戶的食邑。此時蜀漢後主已投降魏國。
263年八月,受司馬昭之命,與鄧艾,諸葛緒等人以十八萬兵力,分東,中,西三路攻蜀,意圖滅蜀。鍾會率主力十餘萬人,再分三路分別從斜谷、駱谷、子午谷進軍漢中,不久攻陷陽平關。其間將諸葛緒奪權,併吞並其兵力。蜀主劉禪投降後,鍾會率魏軍進駐涪城,另派胡烈、田續、龐會等追趕姜維。最後姜維便率廖化、張翼、董厥等人投降鍾會軍。
平蜀後,鍾會欲據蜀自立,鍾會打算派姜維率蜀兵出斜谷,占領長安,再派騎兵經陸路、步兵經水路奪取天下。恐麾下魏諸將不從,引蜀降將姜維為援,謀誅魏將,但最於因司馬昭出兵反亂加上部下胡烈反抗而失敗。魏元帝景元五年正月,鍾會死於胡烈發動的兵亂之中,當時鐘會才四十歲。
軼事
《世說新語· 言語篇》中有一則關於鍾會小時機敏的故事。記曰鍾毓、鍾會年少時即有美名,因此鍾毓十三歲時,魏明帝曹睿聽說了此事,就對他們的父親鍾繇說:“可以叫這兩個孩子來見我。”鍾毓、鍾會於是奉旨晉見。明帝見鍾毓臉上有汗,便問:“你臉上為什麼有汗?”鍾毓回答:“戰戰惶惶汗出如漿。”但見鍾會臉上無汗,便問:“那你為什麼不出汗?”鍾會回答:“戰戰慄栗,汗不敢出。”
評價
蔣濟:非常人也。 (《三國志—鍾會傳》)
陳壽:壽春之破,會謀居多,親待日隆,時人謂之子房。 (《三國志—鍾會傳》)
曹髦:會典綜軍事,參同計策,料敵制勝,有謀謨之勛,而推寵固讓,辭指款實,前後累重,志不可奪。 (《三國志—鍾會傳》)
司馬師:此真王佐材也! (《三國志—鍾會傳》注引《世語》)
陳壽:王凌風節格尚,毌丘儉才識拔乾,諸葛誕嚴毅威重,鍾會精練策數,鹹以顯名,致茲榮任,而皆心大志迂,不慮禍難,變如發機,宗族塗地,豈不謬惑邪! (《三國志—王毋丘諸葛鄧鍾傳第廿八評》)
司馬昭夫人:鍾會見利忘義,好為事端,寵過必亂,不可大任。 (《晉書》)
辛憲英:會在事縱恣,非特久處下之道。 (《三國志—鍾會傳》注引《世語》)
裴楷:鍾會“如觀武庫森森,但見矛戟在前”。 (《晉書—裴楷傳》)
荀勖:鍾會雖受恩,然其性未可許以見得思義,不可不速為之備。 (《晉書》)
傅嘏:子志大其量,而勳業難為也。可不慎哉! (《三國志》)
《三國志》評曰:“鍾會精練策數,鹹以顯名,致茲榮任,而皆心大志迂,不慮禍難,變如發機,宗族塗地,豈不謬惑邪!” (《三國志》)

郡望堂號

1、郡望
會稽郡: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定江南,降越君,以越地置會稽郡,轄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大部20餘縣,治吳(今蘇州)。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會稽郡受督於揚州刺史部,時領26縣,在今浙江省境內有18縣。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分會稽郡置吳郡,錢塘江以南仍為會稽郡,治山陰(今紹興)。晉太康二年(281年),以會稽地封驃騎將軍孫秀,以郡為國,稱會稽國。隋開皇九年(589年)平陳,省郡縣,廢會稽郡。
潁川郡:秦王贏政17年(公元前230年)置,以潁水得名。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省禹縣),其後屢有遷移,轄境漸小。隋初廢。
2、堂號(缺)

宗祠通用對聯

鍾離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鍾離啟姓
會籍閥閱。
——佚名撰鍾離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鍾離姓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名高撰述;
位列仙班。
——佚名撰鍾離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楚·鍾離岫,撰有《會稽後賢傳》三卷。下聯典指唐·鍾離權,生而奇異,遇華陽真人傳道仙去。
南海清白;
東魯匡襄
——佚名撰鍾離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三國吳·鍾離牧,嘗為南海、武陵太守,以清白名世。下聯典指東漢·鍾離意,嘗出仕魯相。
鍾離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丹書發懷璧隱;
綠衣謝嫁女恩。
——佚名撰鍾離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山陰人鍾離意,字子阿,青年時為郡督郵,太守認為他賢能,就讓他掌管縣理事務。修孔廟時,他讓張伯懷鏟除堂下雜草,得七枚玉璧,張伯懷僅告訴六枚。後來,他從堂下懸瓮的背面發現丹書:“後世人發現我的丹書,董鍾舒發現我的竹器,鍾離意應有七枚玉璧,張伯懷那裡有一枚。”鍾離意再去問張伯懷,張伯懷這才說了實話。明帝時,官尚書、魯相。下聯典指北宋合肥人鍾離瑾,字公瑜,進士出身,官德化知縣。將嫁女兒時,買回個婢女卻是前任知縣的女兒,他便與女兒一樣嫁了出去。夜裡夢見一個穿綠衣的大夫來感謝她,並說:“我向上帝請求,讓您的子孫世世代代食俸祿。”仁宗時,官至龍圖閣待制,權知開封府。
鍾離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鍾靈毓秀髮達遠;
離騷傳人名望高。
——佚名撰鍾離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鍾離複姓之“鍾離”二字的嵌字聯。
丹書發懷璧之隱;
綠衣謝嫁女之恩。
——佚名撰鍾離姓宗祠通用聯
見上《鍾離姓宗祠六言通用聯·丹書發懷璧隱;綠衣謝嫁女恩》聯聯釋。
丹書直抒懷璧隱;
綠衣為謝嫁女恩。
——佚名撰鍾離姓宗祠通用聯
同上。
鍾離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賜錢以辦裝,平蒙舉薦;
得珠雲穢物,帝吧清言。
——佚名撰鍾離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明帝時尚書鍾離意薦劉平之事。下聯典指東漢尚書鍾離意的事典。交趾太守張恢坐贓,籍其資,詔頒賜群臣,意得珠璣,悉以委地。帝問故,對曰:“贓穢之寶,臣不敢拜。”

祖訓

鍾離仙祖戒淫歌
誰家少艾顏如玉,鍾情故意迎人目。多少賢豪善檢束,到此關頭便失足。
可憐失足欺幽獨,妄謂罪微猶可贖。豈知天將淫惡錄,載在簿中罰欲酷。
折爾祖宗遺下福,削爾前生修下祿。損爾悠悠好壽數,斬爾綿綿廣嗣續。
罰之不已令變畜,甚至永使墮水族。看此慘報我亦哭,嘆人何苦迷粉髑。
今懇世人聽忠告,好色來前避欲速。他女原非爾花燭,他妻原非爾眷屬。
他女勾爾入他屋,爾莫從他暗相逐。他妻誘爾同他宿,爾莫與他私相熟。
爾若魂銷無把握,但想一誤入地獄。爾若慾火難降伏,但想一犯遭冥戮。
想到此間身鷇觫,自覺心灰如槁木。心如槁木純無欲,神鬼聞之皆敬服。

典故趣事

鍾氏系承微子,古與鍾離同源

鍾氏的源流可以直接追溯到春秋時代宋微子所建的宋國,算起來是上古聖君商湯的子姓後裔。由於其始祖曾食采於一個叫作鍾離的地方,所以子孫才會“以邑為氏”,開始以“鍾離”或“鍾”為姓。換言之,長久以來為大家所熟悉的複姓“鍾離”和單姓“鍾”,實際上是血緣相同的一家人,二者之間沒有絲毫分別。
《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說得最清楚:“鍾姓,宋微子之後,桓公曾孫伯宗仕晉,生州黎,仕楚,食采鍾離,因氏焉。子孫或單姓鍾氏,楚有鍾儀、鍾鍾、鍾子期,與伯牙為友,項羽將鍾離昧,昧中子接,單姓鍾氏,始居潁川長社。”
鍾氏在先秦時期所發射的光芒,詳見於當時的史籍,譬如,春秋時代有伯牙為之“擗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為後世留下了“知音”、“高山流水”等佳話的鐘子期;被晉國範文子稱讚為“仁、信、忠、敏”的鐘儀;乃至戰國時代齊宣王那位其醜無比,卻又賢德無雙,宣王曾因她的建議而毅然“拆漸台,罷女樂,退諂諛,進直言,選兵馬,實府庫”,使得齊國大安的王后“無鹽君”鍾離春等等,都是備受後世稱頌的人物。
鍾繇的大名,更是如雷貫耳了,他在書法上的造詣,被張懷ㄨ所著的《書斷》稱為“隸行入神,八分入妙”。他的名氣隨著傳統文化而永垂不朽。
點金濟眾成仙的漢鍾離

漢鍾離姓鍾離名權,燕台人。後改名覺,字寂道,號和合子,王陽子,又號雲房先生。為八仙之一。其父為列侯。相傳他是天界的仙人,因有過錯而被貶到凡間。《宣和書譜》卷十九中說:“神仙鍾離先生名權,不知何時人。而間出接物,自謂生於漢。呂洞賓於先生執弟子禮。”後遂稱其為“漢鍾離”。鍾離權逭雙髽髻以傳道,手搖扇子,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風。
鍾離誕生時,有異光數丈,看起來象烈火一般,他家的侍衛驚奇不已。鍾離長得頂圓額廣, 耳厚眉長,目深鼻赤,口方頰大,唇臉如丹,一出生就象三歲大的孩子,白天黑夜不出聲、不哭、也不吃東西。成年後,他成了一名輔助漢室的大將軍。
邊陲告急,說是吐蕃率眾三十餘萬,號稱五十萬,侵犯邊疆,搶劫掠奪,無惡不作,其勢如山崩潮湧。邊疆守臣抵敵不住,望風而逃。邊疆告急的訊息上報朝廷,引起震動。於是天子召群臣商議此事,決定由大將鍾離權統兵五十餘萬,號稱八十萬,即日起行出兵。與吐蕃之戰,鍾離權先首戰告捷,後鐵拐李為使他徹悟設計讓他兵敗,落荒而逃。逃至一山谷時,不幸迷路。正當他仰天長嘆進入絕地時,忽然山中轉出一個胡僧,其人碧眼豐顏,有忻忻自得之深趣,懷落落不羈之氣象。鍾離見其不凡,拱手問他,能否帶他走出迷途。胡僧點點頭卻不言語,只為他帶路。當走出數里之外時,見一村莊,胡僧對鍾離說:“這兒是東華先生成道的地方,將軍可以在這兒歇息。”說罷,告別而去。
鍾離見此處清幽寂靜,與塵世凡間迥然有別。異草奇花,桂馥蘭芬,嬌黃嫩綠,色奪綺羅,一派流泉,兩行松柏,宛如仙境。就在鍾離猶豫之時,忽聞莊內有人聲,在吟詩。吟詩完畢,那人說:“這必定是那碧眼的胡人多嘴的緣故。”只見一老人披著白色的鹿裘,扶著青色的藜杖,問鍾離道:“來者可是漢大將軍鍾離? 為什麼不來宿于山僧之所?”鍾離聞言大驚,知其人為異人。老者將他請入莊中,為他斟上麻姑仙酒,為他端上胡麻飯。對他說:“功名富貴,總是浮雲,戰鬥攻圍用的都是兇器。你見過萬古以來,江山永固,富貴百世的嗎?貧道看破世情,閒居自在,遠脫樊籠,雖不能入道超凡,但也不為塵世所羈啊。將軍何必苦戀功名,處心積慮?”鍾離感其言意味深長,頓時失去虎豹之雄心,於是向老人拜師。老人將長生秘訣、金丹火訣、青龍劍法,悉數授於鍾離。第二天告辭時,老人為其指明歸途,鍾離回頭再看莊房時,莊房已不見蹤影。鍾離感嘆地說:“真是異人啊!”於是他尋到歸路,往家而去。
鍾離回家後,一心想修道,剛好其兄鍾離簡一向仰慕修道。於是二人一拍即合,他們辭別家人,去華山三峰尋道。二人來到華山三峰,結草為廬,勤於修煉,幾年之內,卻沒什麼長進。一天二人出遊,見一貧苦人在填路,問其緣故。回答說:“今年收成不好,老弱的都來填溝補壑,年壯的都逃到外地去了。”鍾離權嘆息良久。回到山中,鍾離權對鍾離簡說:“飢謹遍地,民不潦生,實在是可憐。”鍾離簡答道:“濟人利物,仁者之心。你會金丹之道,不用來救度這些災民,這些道術又有何用呢?”鍾離權說:“我可以試一試。”於是取來銅錫之類的金屬,放了一些靈藥,再用火來焚燒,銅錫皆成金子。於是鍾離權把這些金子廣布貧民百姓,有千百萬家因此而保全性命。
後來,鍾離權遇上仙人王玄甫。又遇華陽真人,傳以太極刀法,火符內丹。一天,鍾離權一人獨游雲山,在崆峒山紫金四皓峰歇息。忽然石壁猛響一聲,門戶大開。鍾離權直入其中,見一玉匣,打開一看,是神仙秘訣。鍾離權將秘訣放入懷中。當他一走出山洞,其石複合如初。在紫金四皓峰住了數日後,他又回到三峰,他按照神仙秘訣所說,更勤於修行。一天,忽見五色祥雲布滿屋子,仙樂陣陣,有仙鶴呼叫他說:“玉帝有命,我來迎你回天宮,恢復你的舊職。”他對鍾離簡說: “兄你暫時留在這兒,不久我們會相會的。”於是他把神仙秘訣授給鍾離簡,乘上祥雲仙去。不久,鍾離權騎著仙鶴來到三峰,告訴鍾離簡:“兄長你塵緣已滿,不用再留在此山了。”鍾離簡與鍾離權同日升天,一起去度呂洞賓去了。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鍾離昧之死

公元前202年,項羽在垓下(今河南省鹿邑縣境)敗死,劉邦稱帝,楚漢戰爭結束。項羽大將鍾離昧,投奔到舊友、楚王的韓信帳下。不久被漢王劉邦知道,劉邦曾是鍾離昧手下敗將,耿耿於懷,十分痛恨鍾離昧,漢謀士陳平獻計,偽游雲夢。
韓信得知信息,心中十分恐懼,想去見劉邦,又怕被捉。有人告訴韓信,劉邦假游雲夢,意在捕捉躲藏在你府中的鐘離昧。只要你把鍾離昧交出去,不就沒有你的事了嗎?
韓信果然召鍾離昧計事,可他並未識破劉邦“醉翁之意不在酒”,鍾離昧卻知道事已至此,不僅自己在劫難逃,韓信亦身陷險境,便對韓信說:“漢之所以不敢貿然擊楚,還不是因為我在你這裡。你如果把我抓起來,獻媚劉邦,我今日死,你明天就會亡!”並十分遺憾地說:“看來你也不是一個有情有義靠得住的人啊!”說完拔刀自剄。
韓信將其首級,帶往陳(今河南省淮陽與安徽亳縣一帶)見劉邦時,劉邦以韓信意存反漢,命人把韓信抓起來載於後車,“械送洛陽”。韓信此時如夢方醒,想起了鍾離昧預言,然悔之已晚,他長嘆一聲,說道:“果然像天下人所說的那樣,‘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輩當滅!”五年之後,韓信終因功高蓋主被秘密處死。

百家姓之複姓

複姓的來歷有幾種情況: 一、由封邑而來。 二、因居地而來。 三、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