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上官(Shàng guān)姓,為中國一複姓。上官姓氏起源於河南的歷史淵源,讓中原姓氏文化研究又多了一個研究的課題,特別是上官儀、上官婉兒等歷史名人,不僅對上官姓氏文化的研究,還有對河南的厚重歷史及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益處眾多。
上官姓氏,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它涉及到了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許多方面,反映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全部共性和屬於上官姓氏的獨特個性。
姓氏源流
上官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
出自羋姓,春秋時楚國有上官大夫,其後以邑名為氏。春秋時,楚懷王封他的小兒子蘭為上官邑(今河南省滑縣東南)大夫,子蘭的後代子孫遂以邑名為姓,稱上官氏。
來源說法
上官姓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上官姓的祖先是春秋時代楚國的王室成員,其中有一位人被封為上官大夫,其子孫便以此為姓。
另一說法則說“上官”是一個地名,位於今日河南省滑縣,族人便以此為名。其中,上官姓曾多次搬遷,秦滅六國後,上官姓等楚國大姓被朝廷強制遷徙至關中,結果,上官姓於今天的甘肅省天水地方紮根,成為當地的望族。唐朝末年時,上官姓大舉南遷,搬遷到了福建省,在當地開花結果。
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子蘭。
古代春秋時期,楚國有處地名叫上官,就在現今河南滑縣東南一帶。
那時楚國楚懷王將他的小兒子封為上官大夫。
這位公子名叫子蘭,他的子孫就居住在上官地方,後來以地名為姓,形成了上官姓。
故上官氏的始祖就是子蘭。
遷徙分布
上官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從《元和姓纂》和《唐書·宰相世系表》上的記載可知,上官氏的得姓始祖,是春秋時代楚國懷王的次子子蘭。這位公子蘭,官拜上官大夫,以官為為氏而姓了上官。一說“上官”為地名,在今河南省滑縣東南,其公族中人以封邑為氏。秦滅六國後,遷徙楚國公族大姓於關中,上官氏則被被遷往隴西上圭。
《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說,漢時,為充實關中人口,朝廷曾下令將許多大姓遷往關中,基中上官氏被遷往隴西上圭。上圭,也就是今天的甘肅天水,這也正是源自楚國公族的上官氏在天水成為望族的緣由。
唐時,上官氏已出現於中原的河南地區,並在河南的陝州出人頭地。太宗貞觀年間的文學家上官儀,就是陝州人。唐末紛擾,逼得中原民眾大舉南遷,上官氏的先人也受影響,很快就在今福建的邵武生根開花結果了。
上官在今河南滑省縣東南一帶。後來望族居天水郡,即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南。
郡望堂號
堂號:天水堂
戰國時期,楚國國王懷王(熊槐),生二子,長子熊橫,次子子蘭。子蘭娶秦國公主為妻(公元前307年秦昭襄王之女),在公元前298年官令尹,除其哥哥楚王外,就是他權力最大,掌管楚國軍政大權。在楚懷王時期,離今已有2328年---2299年,次子子蘭當時任大夫,這時其父王就賜給上官為食邑。子蘭被賜封上官邑後,他的後裔就以任大夫官銜時所在地地名為氏,姓上官。
子蘭為上官家族一世祖,原居郢都(今湖北省荊州江陵區),後三世祖上官屹、四世祖上官榮遷徒居天水郡,五世祖上官祿,西漢高祖時封諫議大夫,公元前206年賜天水郡作為其封地。從五世祖上官綠被賜天水郡後,後裔居天水郡成為望族。
故就以居住地為郡望--稱天水郡,以居住地天水--為姓氏祖籍,以居住地天水為上官家族總堂號--天水堂。
郡望:天水郡
天水郡 西漢時置郡。相當於現在甘肅省天水、隴西以東地區。
歷史名人
上官桀
漢朝人,武帝時任太僕。武帝臨終時,任上官桀為左將軍,與霍光同受遺詔輔佐少主,封為安陽侯。後來上官桀密謀欲廢昭帝,但事情敗露,被誅族滅。
上官儀
字游韶(約608-664),唐朝詩人,尤其善於做五言詩,在技巧上獨樹一幟,許多人都很讚賞,也有人模仿他的這種五言詩。當時這種寫法稱為“上官體”。上官儀舉為進士後做官,但因反對武則天而冤死獄中。
上官洎
號惠安,唐僖宗乾符末鎮將,與其子上官蘭剿黃巢俱戰死,封贈忠勇將軍,敕建專祠名“惠安祠”
上官凝
字成叔,邵武人。宋代文士,慶曆二年(1042年)舉為進士而做官,為人剛正純直,不受饋贈,善決疑案,有政聲。他的兒子上官均,孫子上官恢都舉為進士。
上官均
字彥衡,宋熙寧三年(1070年)進士。策試時考官呂大臨、蘇軾擬其第一,以策中詆新法忤王安石,遂改第二。歷官光祿寺丞、監察御史、龍圖閣侍制,贈紫金光祿大夫。著有《曲禮講義》二卷、《廣陵文集》五十卷等。
上官音
字仲雍,政和二年進士。尚書吏部員外郎。著有《尚書小傳》、《論孟略解》、《史統》、《史旨》等。
上官恢
字閎中,宋元豐五年進士,歷知深州、南劍州、徽州。胡安國上書宰相,言其諳歷世務,端重有守,遂與楊時同薦於朝。官至中大夫。
上官周
字文佐,號竹莊。長汀(今福建省長汀)人。布衣。與查慎行、黎士弘友善。善畫山水,煙風瀰漫,墨暈可觀。查慎行題其羅浮山圖,有“上官山人今虎頭”之句,其推許可謂到矣。人物神情瀟灑,於唐寅、仇英之外,別樹一幟。刊晚笑堂畫傳,所畫古今名人,各具神態。張浦山(庚)謂其有筆無墨,尚未脫閩皆也,人物工夫老到,亦未超逸。似非確論。兼精篆刻,能詩。著晚笑堂詩集。年至八十五尚作台閣風聲圓。
上官婉兒
上官儀之孫女。上官儀父子因反對武則天執政被殺,婉兒與母親被配入宮廷。婉兒辯慧能文,習吏事,武后愛之,拜婕妤(女官名),秉機政。她14歲起就為武則天草擬詔令。中宗李顯即位後,她被立為昭容,掌管文學音樂,經常為皇后和公主作詩,韋後奪權失敗後,被斬於旗下,時年46歲。
上官渙然
字文之,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進士,歷官至朝奉大夫、司農丞、右司郎。入仕30餘年,家無餘資。
上官渙酉
字元之,宋寧宗嘉定元年(1208年)進士。歷知真州、池州、尚書佐郎、大理卿、右文殿修撰、朝議大夫等。為官清廉,晚年居京口時,散兵劫掠富室,過其門搖手相戒曰:“個官人不要錢,不得犯!”
現代名人
上官宗禮
1911年出生在河南新縣一戶貧苦農民家中。“黃麻起義”爆發和柴山保革命根據地的開闢,使官宗禮受到革命潮流的影響,接受了革命思想。1928年底參加農民自衛軍,翌年秋,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並於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副班長、班長、紅四方面軍10師28團排長、連長。參加了鄂豫皖根據地第一、二、叄、四次反“圍剿”鬥爭和商潢、潢光、蘇家埠等戰役,多次立功受獎。1932年9月,官宗禮隨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征,途中經歷湖北棗陽、陝西漫川關戰鬥,參加了反四川軍閥田頌堯對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叄路圍攻”和毛浴鎮、通江戰鬥。1933年7月,紅四方面軍進行整頓擴編,官宗禮任10師28團2營副營長。10月方面軍組織宣達戰役,官宗禮所在的28團與29團一個營由左路進攻敵人。戰鬥發起後,28團迅速攻克鎮龍關,殲敵一個營,並殲反動民團300餘人。長征途中,官宗禮任紅4軍衛生部總務科長、12師參謀處管理科科長。抗日戰爭時期,官宗禮任129師385旅770團供給處處長。先後參加了陽明堡夜襲戰、響堂鋪戰鬥、“百團大戰”等。1941年初,調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供給處副處長。其後,受黨中央指派挺進敵後到達山東,擔任山東縱隊3旅供給處處長、清河軍區供給部部長、渤海軍區供給部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渤海軍區後勤部長、華東野戰軍渤海縱隊副參謀長,第叄野戰軍第九兵團後勤部副部長。先後參加了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官宗禮調任九兵團後勤部部長。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任志願軍後勤司令部第四分部政治委員。獲朝鮮二級國旗勳章、一級自由獨立勳章。回國後,任南京軍區後勤部副參謀長、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70年病逝,終年59歲。
上官世盤
少將軍銜,原中國衛星測控中心副司令員。1934年10月生於福建長汀縣河田鎮。1954年於長汀中學高中畢業,1958年廈門大學物理系畢業,後又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1958年大學畢業參軍入伍,分配到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工作,投入當時我國剛開始的國防尖端技術科研攻關試驗。艱苦頑強地工作了十七年。歷任測量部技術助理、航區助理、科長、處長等職,參加建立和發展西北綜合飛彈核武器試驗基地的測量系統,開闢陸上飛彈再入測量,組織創建“遠洋測量船”,參與衛星跟蹤控制網的建立和管理;同時,執教培養國防科技人才,組織並參加完成我國大型“地—地”彈道飛彈試驗、第一代“地—空”、“空—空”飛彈試驗,“兩彈”(核子彈和飛彈)結合試驗等的測量工作,參與各類型衛星的發射。一九七五年優選調入北京,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司令部工作十七年,歷任電子局、航測部、作戰試驗部科長、處長、副部長、部長等職。還任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部長兼總工程師。開創性成功地組織多基地、多軍兵種、跨國界、高度綜合協同的飛彈武器和人造衛星發射試驗和試用。重視組織制定並實施基地發展規劃。率先提出並落實航天發射測控的對外開放。一九九一年,任中國衛星測控中心副司令員,少將軍銜,曾兼任中國廣播衛星公司副總裁。陝西省第八屆人大代表,主席團成員。一九九五年,退出第一線,擔任企業董事長和總裝備部司令部高級顧問。他長期從事航天發射、測控和武器裝備試驗的組織指揮和科技管理工作。他是解放後,我黨自己培養的傑出的國防科技人才,是現代軍事技術裝備試驗和衛星發射的優秀軍職指揮員。在歷任各級職務期間,成績顯著,多次立功。他為中國國防現代化作出過重要貢獻,參加過中國第一枚飛彈、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次返回式衛星、第一次兩彈(飛彈、核子彈)結合、第一顆同步通信衛星和洲際彈道飛彈的太平洋發射試驗等任務。特別在八十年代我國尖端技術發展里程碑的“三抓”任務(洲際飛彈、潛地飛彈和同步通信衛星)的發射試驗中,出色的組織協調,為試驗成功作出貢獻。還在組織並參與建成我國遠洋靶場測量船(718工程)中,有獨特的建樹,使工程獲得全國科技特等獎。著有《遠洋靶場測量船技術戰術論證》、《遠洋靶場測量船建造關鍵技術問題的解決途徑》、《高精度設備在高海況船上的穩定》等書。在中國航天產業的改革開放中,經辦中國衛星廣播公司、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開創衛星發射測控走出國門,進入國際衛星發射商業市場,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資金作出重大貢獻。親臨第一線組織指揮第一顆國際衛星——“亞洲一號”的成功發射。組織中國衛星測控中心遷建升級中,做了大量重要工作,為今後航天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上官信
原陝西科協主席
1932年10月出生在房縣土城鎮吳家溝,其父因參加農會活動,遭還鄉團迫害,在上官生後第二天就攜全家投奔他在陝西涇陽的伯父,從房縣到涇陽一路討飯走了整整四十六天,到達涇陽後,誰知伯父不肯收留,父親苦苦哀求,仍然被伯父拒之門外。還是母親說服父親窮也要有志氣,既然來了老天爺也要給我們老小一碗飯吃。全家就在一座廢棄的磚窯里棲身,在荒山上開了幾塊坡地,就這樣全家就在涇陽艱難地紮下了根。由於當時兵荒馬亂,上官一家又是外遷戶,日子過得愈發艱辛,經常餓飯,迫於生計家裡只好將小弟賣給了別人。上官六歲就開始乞討,到九歲後那時家中有了幾畝薄地,父親外出幫工,母親在家勤扒苦做,家境漸有轉機,好強的母親總想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好出路,她明白靠這幾畝薄地永遠也過不上好日子。當父母的就是做牛馬也要將孩子培養成人,於是母親傾其所有將上官送進學堂讀書,雖然比同齡孩子晚三年入學,但他只用了九年時間就完成了國小和中學12年的學業。在學校他勤奮學習,先生誇他有出息,還經常幫助比他小的同學,同學們也稱讚他,回到家中只要有時間就幫父母幹活,母親總是不讓他幹活,因為上官是全家的希望和驕傲啊。讀中學時,上官也愛好文學,他寫的作文常常受到先生的好評,被當作範文。
1951年,這一年對上官和他的家庭都是一個重大的日子。這一年,上官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西北工業大學,選擇了水利樞紐及水電建築專業,圓了他報答父母、報效鄉鄰的夢。在大學的校園,上官刻苦學習,孜孜不倦,成績優秀。1955年8月畢業後即被校方選中,留校任教。1956年因國防建設需要,上官到北京大學和北京航空學院進修流體力學及空氣動力學。進修後,1958年又回到西北工業大學教書。1959年至1960年,被選送到留蘇預備班學習俄語,嗣後中蘇關係破裂未能去蘇聯留學。1964年,他考上赴英國公費留學後,隨即去上海外語學院留學生預備部學習英語,並於1966年3月經國家考試合格,但因“文革”干擾未能成行。
上官信1960年至1966年任西北工業大學三系主任助理。1978年到1985年任陝西省兵工局第六機械處科研處副處長,兵器工業部下屬212研究所所長。1979年,經考試考核合格,被兵器工業部任命為高級工程師,是“文革”後陝西省兵工系統第一批高級工程師。1985年至1986年任陝西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兼副主席。他精通兩國外語,是中國科協第三屆、第四屆全委會委員,陝西省內三種學術刊物的副主編,陝西省災害防禦協會副會長,陝西省黃河文化經濟發展研究會副會長,陝西省經濟、科技、法律、人材學會副會長。
上官信在流體力學方面造詣頗深,有些科研成果受到國防科委的獎勵。在《西北工業學報》、《科學論壇》等刊物上發表過六篇重要論文。他1960年11月翻譯的《水下爆炸》,1961年主編的《兵器設計講義》,1963年翻譯的《相似論及因次論》,1988年4月著《管理工作中的決策和對策》,1991年10月著《中國古代科學成就對人類的貢獻》,有的著作在全國公開發行,有的在軍事院校內部發行,有的已翻譯成英文、俄文在國外發行。
上官信任陝西省科協副主席期間,在科技知識普及、通用技術輔導、科技下鄉、科技扶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有一項科技推廣工作,投入不足500萬元,三年時間內,為全省城鄉創值逾5億元,社會效益十分可觀。他非常重視農村專業技術研究體系的建設,並對這一體系在產前、產中、產後的系列化服務問題上,提出了很多有遠見的建議。他將這些建議寫成文章在《陝西日報》發表,從而大大促進了這一體系的迅速發展,加快了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他的事跡先後收入《中國專家大辭典》、《當代中國自然科學學者大辭典》一書。
1987年,上官信被西北工業大學聘為兼職教授;1992年,又被陝西省繼續教育大學聘請為兼職教授。在他的一生中,他勤勤懇懇,教書育人,為祖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科技人材。如今,他雖然年過花甲,在第一線的工作有所減輕,但是依然壯心不已,勤奮工作,決心為科教工作作出更大的貢獻。
按說,在祖國西部,對胸懷“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的上官信來說,該是抒志創業的理想之地,然而,他是鄉情深厚的人,無論置身在南國還是北疆,他總感“月是故鄉明”。上世紀90年代初,當他得知房縣要興建“科技館”時,他不顧花甲之年,上下遊說,幫助考證設計,爭取有關部門給予支持。1993年、1999年,他先後兩次同妻子一起,回到了他闊別已久的故鄉,那種感覺,他到現在還回味不已。
一輩子的奮鬥,一輩子的創業。上官信在西北這片熱土上,流下了一串串耀眼的光環,但他臉上並沒有流露出滿意的微笑,在他的眼裡,奮鬥是無盡的歷程,猶如流星不僅僅在空中劃出一彎優美的弧線,而且要把這弧線引向深遠的蒼穹。眼下,他正在和陝西省退居二線的其他同志一起,籌辦、成立了黃河文化經濟發展研究會,他任常務副會長,運籌更新、更高的奮鬥目標。稍一有空,他就到省內舉辦的一些重要講習班講學,為輔導班授課,宏偉的藍圖昭示著這位勇於開拓的人在無盡的歷程中奮鬥、再奮鬥。
上官同君
男,王牌企業聯盟董事長
現任:河南王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河南王牌企劃有限公司董事長
曾任:河南奧林匹克置業有限公司新聞發言人/行銷總經理
兼任:鄭州市房地產信息協會副會長/常務理事
河南省行銷協會房地產專業委員會主任/秘書長、河南省企業文化促進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鄭州市房管局、鄭東新區等多家政府、企業顧問。
曾榮獲首屆國際行銷節傑出行銷案例金獎、2003度中國百佳職業經理人、河南省十大行銷專家等榮譽稱號。
1、上官同君是典型的學者型實戰專家(房地產實戰專家、城市經營實戰專家、連鎖經營實戰專家,),曾策動並操盤"鄭州亞細亞戰略發展規劃"及"奧林匹克花園行銷中原"戰略計畫,被列為較有影響的經濟管理實戰案例而寫進多家大學教材,其雙品牌連鎖戰略模式在國內連鎖經營領域具有權威的學術地位。作為專業地產運營商,其領軍的王牌企劃國內獨創"房地產項目託管模式",填補了國內中小房地產企業未來發展出路的學術空白。
2、上官同君來自企業一線,堅信"悟性多於理論",目前已在國內巡迴演講近百場。在房地產領域,上官同君用儒商的心態,親自操盤並運籌眾多經典案例:如在國內房地產行銷史上第一個把房子賣給了和尚[河南新聞大廈項目]從而並譽為"爛樓剋星";"奧林匹克花園行銷中原"戰略計畫及在國內首創"善用知本做地產"的思想;其中"CBD奧林匹克花園"開盤重磅推出"市長賣樓"行銷精典案例,從而成為鄭東新區發展歷程中的經典;首個樣板項目“錦繡淞江”國內首推漫畫地產行銷,多個原創,代表了河南地產的“知本”旗幟。
3、他在第一屆職業經理人大會上《讓職業生涯承受生命之重》以及第二屆《知本論與資本論》的演講在國內職業經理人群體眾引發強烈的反響。從王牌企劃到王牌投資;從專業地產運營商,到“定製服務,找地找錢”;從國內首創“房地產託管模式”,再到“河南18地市土地信息平台”,一個“以河南18地市土地信息平台(王牌投資)為龍頭,以王牌地產研究院和王牌城市研究院(王牌企劃)為兩翼,以房地產項目託管為基礎的王牌地產連鎖發展模式”詮釋著新一代年輕知本家的成長力量!上官同君用企業家的眼光、職業經理人的執行力、學者的謀略,領軍王牌智慧前行,王牌系列品牌在業界的注目中不斷壯大成長中
5、上官超英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1957年1月生於山東菏澤,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人民大學十佳書法研究生,曹州書畫院副院長。1986年畢業於山東紡織院美術系。1987年任山東菏澤曹州書畫院業務副院長。他首創中國超大寫意畫,獲“中國花鳥畫成就獎”,“俄中友誼貢獻獎”,高棉“國王文化獎”金獎、“皇家文化獎”金獎、“吳哥文化獎”金獎,“山東省泰山藝術獎”。2006年被讀者評為“當代最具學術價值和市場潛力的青年國畫家”及“中國書畫報導”年度人物。
作品《軍營園曲)入選建軍70周年美展, 《試比高》入選世界華人書畫大展,《荷魂》入選首屆中國花鳥畫展。出版有《上官超英畫集》。 作品《春酣圖》入選2004年首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
1998年、1999年上官超英兩次應中共中央、國務院邀請赴中南海、懷仁堂創作《春馨沁九洲》《滿坡牽牛鳴春暖》等六幅巨作。2004年隨中國美協中國畫家代表團參加中法文化年活動,同年隨山東美協主席團訪問韓國。應邀參加中國當代第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屆花鳥畫邀請展和“中國畫實力派畫家赴香港邀請展”,“南北花鳥——當代中國花鳥畫學術交流展”,“中國畫研究院中國花鳥畫邀請展”,“東西方研究會春季沙龍展”,“水墨心象——當代中國書畫名家學術邀請展”等全國性學術活動。2005年應外交部李肇星部長邀請為外交部駐外使館創作《國色天香》等五幅作品,近年來他作為中國美術家代表團成員赴20餘個國家考察辦展,參加以“保護人類共同文化遺產,維護世界和平”為主題的“世界著名華人藝術家環球繪畫和平之旅”,在國內外舉辦個展30多次,其中,俄羅斯中國文化年期間應邀在莫斯科舉辦展覽,應邀參加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美術高峰論談。在中國美術館2次舉辦個展。 2007年作品《國色天香》被席哈克總統收藏,書法作品被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科葉夫收藏。百餘幅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德、韓、羅馬尼亞及中南海、懷仁堂、人民大會堂等收藏,國畫《將軍之風》被世界著名俄羅斯最大的美術博物館“特季亞科夫畫廊”收藏,是該館150年來首次收藏中國人的作品。
《美術》雜誌、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等舉辦上官超英畫展理論研究會16次,人民美術出版社等出版上官超英畫集8部,《美術》、《中國畫》、《美術觀察》等刊發作品519幅,如編100餘本畫集。
中央電視台曾播放“上官超英與他的超大寫意”10分鐘專題,並作為央視特邀嘉賓現場作畫,接受80分鐘“國色天香話牡丹”的專題採訪。新華社多次發通稿、《人民日報》多次報導
上官興
著名橋樑專家 出生年月:1939
籍貫:江西南昌
從事專業:橋樑工程
職稱: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工作單位: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測設計院
個人簡歷:
1957年-1962年 中南土木建築學院(湖南大學)土木系橋樑專業學習
1962年-1982年 湖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工程師
1983年-1991年 湖南省路橋建設公司總工程師
1992年-1996年 湖南省公路設計公司經理兼總工程師
1997年-至今 中交四航設計院路橋所總工程師
社會兼職:
長沙交通學院特聘教授、華東交通大學特聘教授
主要業績:
1、擔任《中國現代公路橋樑技術叢書》主編。
2、1978年《連拱簡化計算法》和《雙跨纜索吊裝》獲湖南省科學大會獎。
3、1983年-1985年擔任常德沅水大橋總工程師。
4、1985年由於多年來在雙曲拱橋的成績,獲國家首屆“科技進步二等獎”。
5、1986年榮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科技專家”稱號
6、1989年“DM7預應力體系研究與套用”技術獲國家教委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7、1989年《斜拉索熱擠pe索套》榮獲交通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8、1989年廣東九江大橋工程獲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9、1990年廣東九江大橋工程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10、1990年湘潭湘江二橋,實現多孔箱梁連續頂推等新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11、1991年“預應力砼斜腿剛架連續梁”技術獲湖南省交通廳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12、1994年榮獲湖南省綜合科技最高獎——《科技興湘》獎。
13、1995年“HM預應力錨具”技術獲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14、1997年《288M吊拉組合橋》榮獲貴州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15、2000年起為華東交通大學土建學院特聘教授。
16、2003年被聘為交通部蘇通長江大橋建設指揮部專家。
17、2007~2008年被聘為湖南“矮寨特大橋”專家組專家;廣州“黃埔大橋”建設公司專家;江西“九江二橋”專家組專家。
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70餘篇並出版有三本專著。受人民交通出版社委託,擔任《中國現代公路橋樑技術叢書》的主編。
上官予
(1928—)詩人。原名王志健,字天行,筆名舒林、林恆等。山西五寨人。創作生涯始於中學時代,1940年在《黃河文藝》上發表新詩,後主編《帶槍者》、《今日新詩》詩刊。1944年參加青年軍,任政治幹事、軍報編輯,組織軍中文藝創作會。1948年赴台,先後任軍中《精忠報》主筆、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審委員,並在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兼課。1951年退役,入台灣大學政治系執教。潛心新詩創作,受中國傳統詩風影響頗深,具有較多民族風格。由於國民黨當局的大肆提倡和鼓勵,五十年代前期反共文學作品,包括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比比皆是。作為文學的排頭兵——詩歌總是得風氣之先,以孫陵、葛賢寧、上官予等為代表創作了一大批“戰鬥詩”曾獲“中華文藝獎”、“中國文藝獎”,並在佛羅倫斯國際文藝交流會上受到讚譽。在劇本創作及文學理論研究上亦有成果,所著《文學論》獲嘉新文化基金會學術優良著作獎、第一屆金筆獎。因其詩歌成就,被選入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出版的作品有《國際詩人名錄》、《國際作家名錄》、《當代名人錄》、《國際名人傳記》。主要作品有:詩集《海》、《祖國在呼喚》、《春歸集》、《永遠的懷念》等10部劇本,《碧血丹心溉自由》《秦始皇》等,文學論著有《文學論》、《文學續論》等二百餘萬言。
上官雲相
(1895~1969) 字紀青。商河人。1910年入山東陸軍國小。1917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兵科。1919年3月畢業後被派往北洋軍閥湖北陸軍第二師第二十一混成旅(旅長孫傳芳)任排長。1923年, 孫傳芳舉兵向福建擴張,上官隨軍入閩。同年3月,孫傳芳任福建軍務督理,上官任督理公署參謀。後孫傳芳任閩浙巡閱使兼浙江軍務督理,上官任浙江督理公署(陸軍第二師)憲兵營長。不久,擢升陸軍暫編第七混成旅第一團團長。1925年春,奉系軍閥向東南各省擴張,孫傳芳感到威脅,聯絡馮玉祥國民軍反奉。同年11月,上官團奉命開往安徽固鎮地區,與奉軍張宗昌部激戰,重創張宗昌白俄僱傭軍,俘張部前敵總指揮、第四十七混成旅旅長施從濱。自此,上官更得孫傳芳的器重, 升任第七師第十三旅旅長。1926年9月,國民革命軍北伐江西。孫傳芳拼力抵抗。孫軍一敗塗地,上官率殘部逃往江北。1927年4月,孫傳芳利用國民黨寧漢對立,蔣介石下野之機,舉兵反攻江南。上官任孫傳芳軍第四十一師師長,率部渡江作戰。結果,孫軍大敗,上官率殘部逃往山東德州整補。
1927年東渡日本。1928年返國,任國民黨陸軍第四十七師第一四一旅旅長。1928年6月,國民黨軍占領京津。孫傳芳隨奉軍逃往瀋陽,部下被蔣介石改編,自1929年5月至1930年10月, 上官雲相追隨蔣介石,多次參加國民黨新軍閥混戰,1929年3月升任陸軍第四十七師師長。7月升任第九軍軍長。後調任平漢路左翼第三縱隊指揮官。1930年11月,調任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參議,鏇改任國民政府參軍。
1931年1月,接替顧祝同,任陸軍第二師師長。後任右翼集團軍第三路擊進軍總指揮。1931年後,上官雲相任第九軍軍長兼第四十七師師長,參加過對中國工農紅軍的“圍剿” 。1932年夏,任豫鄂皖三省“剿匪”中路軍第五縱隊指揮官,積極參與對工農紅軍及革命根據地的軍事“圍剿”。1935年1月,中央紅軍長征進入貴州。蔣介石任命上官雲相為湘鄂川邊區“剿匪” 總部第一路軍總指揮,追堵紅軍。4月晉陸軍中將。8月,上官任駐黔第一綏靖區指揮官,因貪污築路費,被免去職務。
1936年1月,被派赴歐洲考察軍事。1937年返國,鏇任豫鄂皖邊區綏靖主任。“七七事變”後,任第三戰區江防軍第十一軍團軍團長,參加保衛上海的淞滬會戰。1938年3月,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部總參議,7月,任第三十二集團軍總司令。1940年秋,蔣介石為發動第二次反共高潮,將上官第三十二集團軍總部從贛東調至安徽徽州。10月初,上官移駐寧國萬福村,被授以指揮皖南蔣軍“圍剿”新四軍全權。1941年1月5日,新四軍軍部及直屬部隊9千餘人,行至涇縣茂林地區。1941年1月,上官召開軍事會議,製造新四軍“南竄天目山、黃山、四明山發展根據地”的謠言,奉蔣介石令率部8萬餘人包圍襲擊新四軍,製造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1943年初,任第二、第三、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1945年5月,當選國民黨第六屆中央監察委員。1947年任保定綏靖公署副主任。1948年1月,任華北“剿匪”總部副總司令。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去台灣。曾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顧問。1969年8月8日病故於台北。
上官姓氏文化研究會的徽標
佚名撰上官姓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天水世澤;西台家聲:上聯典指上官氏望族居天水郡。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上官儀,永徽初進西台侍郎。
工詩創體;奉法還金: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陝州人上官儀,字游韶,貞觀年間進士,歷官弘文館直學士、秘書郎、西台侍郎,太宗寫詔諭,常派他修改。擅長五言詩,婉媚華麗,達官貴人多仿效,稱為“上官體”。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邵武人上官凝,字成叔,慶曆年間進士,官銅陵尉,期滿離任時,有十幾位老人送他幾箱藥,打開一看,都是金子,他急忙追回老人,退還了金子。後官至尚書職方員外郎。
杖巫立社;練勇擊兵: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上官均,字彥衡,上官凝次子,熙寧年間進士,歷官北京留守推官、監察御史、給事中、龍圖閣待制,遇事敢言,往往切中時弊。據載,有巫聲稱可托神為人帶來禍福,因此致富,上官均焚燒神像,用杖擊巫,並驅逐出境。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開封人上官正,字常清,歷官殿前承旨、作坊副使、西川招討使、左龍武大將軍、平州防禦使。在四川時,逢李順之亂,他率數百疲憊之兵,合成都監軍,奮力敵數千人。
刳肝愈母;視業西台: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上官超,母病篤,超刳肋取肝進之,遂愈。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上官儀。
五言通用聯:
上正下必順;官清民自安: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上官複姓之“上官”二字的嵌字聯。
七言通用聯:
率疲卒激義破賊;杖妖巫善政福民: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左龍大將軍上官正,字常清,宋朝開封人。曾平西川有功,累官西川招討使,左龍武大將軍。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龍圖待制上官均,有巫聲稱可托神為人帶來禍福,因此致富,上官均焚燒神像,用杖擊巫,並驅逐出境。
八言以上通用聯:
論青苗而力蘇民困;返白金而志矢天知: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上官均,哲宗初為御史,論罷《青苗法》。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上官凝還金事典。
奉嫂撫孤,名揚宋史;量才評士,夢應昭容: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邵武人上官怡,字友先,十六歲時試太學居第一。母親年高病重,他在暑天裡從早到晚侍侯在側,驅趕蚊蚋,母親去世,居喪極哀。二兄逝世後,他又侍奉嫂嫂,撫養孤兒,敬愛兼備。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上官婉兒,上官儀孫女,其母鄭氏懷孕時,夢中見神人給六大秤,說:“拿這可稱量天下才。”婉兒聰慧能文,又習吏事,受武后喜愛,十四歲入宮為婕妤(妃嬪的稱號),中宗時立為昭容,每引名儒賜宴賦詩,則令他品評等級,量才選士。
才擅吟喔,竟稱上官新體;性惟清儉,追還老叟遺僉: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詩人上官儀,字游韶,陝州陝縣(今河南省三門峽)人。官至西台侍郎。其詩多應酬、奉和之作;其詞綺麗而婉媚;人多仿效,稱“上官體”。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進士上官凝,字成叔,邵武人。任銅陵尉,秩滿去,有老叟十數人饋藥數器,發之皆金,追而反之。終官尚書職今員外郎,通判處州,所至有聲。
典故趣事
上官鼻怎奈下官口
陳亞天性滑稽幽默。他在任潤州太守時,屬吏中有一個名叫上官弼的人,深得他的信任。上官弼任職屆滿,臨走時,陳亞問他:“您可有教誨我的高見?”上官弼誠懇地說:“您的才幹和品行都是沒得說的,只是太愛調謔,似乎過分了一些。”陳亞點頭笑道:“君乃上官弼(鼻),怎奈下官口何?”上官弼聞之,大笑而去。
——宋·范正敏《遁齋閒覽》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姓上官名尚光
據考證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城西上官崗村地名的由來,和司馬光砸缸故事一脈相承,上官崗原來存有“北宋上官崗感恩亭舊趾”,上官網崗軼事人才傳聞稱,北宋名相、歷史學家司馬光童時(乾興三年七歲時,即公元1025年)砸缸救出的小孩姓上官,名尚光,尚光成人後移居城西龍堤南坡,並建亭名日“感恩亭”, 以報司馬光救命之恩。(光山縣現居上官姓氏家譜中也有記載,上官姓氏後裔眾多知曉該故事),後人為了紀念此舉,遂將此坡改稱上官崗或尚光崗。
百家姓之複姓
複姓的來歷有幾種情況: 一、由封邑而來。 二、因居地而來。 三、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來。 |